草木土墙.pdf

上传人:Y94****206 文档编号:123117 上传时间:2018-01-26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13.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425844.1

申请日:

2012.10.31

公开号:

CN102926486A

公开日:

2013.02.13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E04B 2/70申请公布日:20130213|||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4B 2/70申请日:20121031|||公开

IPC分类号:

E04B2/70; E04G21/00

主分类号:

E04B2/70

申请人:

沈阳建筑大学

发明人:

张延年

地址:

110168 辽宁省沈阳市浑南新区浑南东路9号沈阳建筑大学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沈阳杰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07

代理人:

李宇彤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项发明提供一种草木土墙,主要由木材、草绳、草土泥和横向连接草绳等组成。特征在于,木材可采用圆木,两个木材之间采用草绳连接,草绳在木材上环绕一周后绑扎,草绳的竖向间距为100~500。横向连接草绳的间距为200~300。草绳、横向连接草绳以及草土泥中的草需进行防腐和防火处理。本发明的效果和优点是成本低,抗震性能好,墙体保温性能好。就地取材,而且能够消耗农业废弃物生产建筑墙体材料,而且使施工简单、经济、快捷,是实现高效率利用资源的有效途径。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一种草木土墙,包括木材(1)、草绳(2)、草土泥(3)和横向连接草绳(4),其特征在于,两个木材(1)之间采用草绳(2)连接,草绳(2)在木材(1)上环绕后绑扎,草绳(2)的竖向间距为100~500毫米,横向连接草绳(4)的间距为200~300毫米,草绳(2)、横向连接草绳(4)以及草土泥(3)中的草需进行防腐和防火处理,连接好的草木土墙内外浇灌有草土泥(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草木土墙,其特征在于,木材(1)采用圆木。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草木土墙,其特征在于,草土泥(3)包括粘土、水泥、生石灰、植物纤维、防火剂和防霉剂,粘土的体积比为60~70%;水泥的体积比为10~15%;生石灰的体积比为5~10%;增强剂的体积比为0.01~1%;植物纤维长度为20~50mm,体积比10~20%,加水固比为0.3~0.5的水。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草木土墙,其特征在于,草土泥(3)中加入适量的的塑化剂、早强剂、抗冻剂。
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草木土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步骤进行制备:
a. 制作草绳(2)和横向连接草绳(4),进行防火和防腐处理;
b. 架立木材(1);
c. 进行草绳(2)和横向连接草绳(4)的绑扎;
d. 制备草土泥(3),植物纤维进行防火和防腐处理,将除植物纤维的其他固体料按比例搅拌均匀,再加入水并搅拌均匀形成加强料,将植物纤维和加强料进行搅拌,进行堆砌;
e. 进行养护、表面保护处理和装饰。

说明书

草木土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墙体,特别是涉及一种节能建筑采用的草木土墙。
背景技术
生土建筑主要用未焙烧而仅作简单加工的原状土为材料营造主体结构的建筑。生土建筑始于人工凿穴,已有悠久的历史。从古代留存的烽火台、墓葬和故城遗址等,可以看到古人用生土营造建筑物的情况。生土建筑分布广泛,几乎遍及全球。1981年法国巴黎蓬皮杜艺术和文化中心曾举办世界各地生土建筑展览。现在世界上约有 1/3的人口居住在生土建筑中。
生土建筑是人类从原始进入文明的最具有代表性的特征之一,是中华民族历史文明的佐证与瑰宝,也是祖先留给我们丰富遗产中一个重要的内容。 生土建筑发源于中国的中西部地区,该地区干燥少雨,丰富的黄土层成为华夏文明初期的天然建筑材料。生土建筑结构体系大概经历了掩土结构体系(穴居、窑洞)、夯土结构体系及土坯结构体系三个阶段。 早在石器时代,原始人就建造了各种生土建筑,距今7 000年前的磁山文化、裴李岗文化、大地湾文化时期,已有圆形、方形的半地穴式房址。大约4000年前人类初步掌握的夯土技术,最具有特征的便是夯土建造的村社与城墙。土坯结构的出现,使生土建筑在保留人类与自然依恋关系与形式美感方面均达到很高的水准。我们今天能够看到的生土建筑有形史料,大都保留在黄土高原西北方向的地域。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经济的发展,广大农村建房已逐步用黏土砖代替土坯、土夯墙体,使这一古老的建筑材料走向消亡。然而,随着生态文明时代的到来,这个曾经被工业文明遗忘的人类瑰宝又一次引起有识之士关注。 
作为人类最早的建筑方式之一,生土建筑现在在很多地方的古文化遗址中,都有其文物遗留,像古长城的遗址、墓葬以及故城遣址等,都可以看到古人用生土营造建筑物的痕迹。生土建筑分布广泛,几乎遍及全球。 中国黄土高原64万平方公里范围内的乡村居民,大多仍然居住在窑洞及其他生土建筑中。由于地理条件、生活方式、历史传统、民族习俗的不同,各地区的生土建筑在施工技术和建筑风格上也各有特点,这已经成为各国建筑文化的组成部分。而福建省永定地区的多层土楼,堪称世界建筑的一个奇迹。
砌块的生产和应用与资源、能源、生态环境及居住状况有密切的关系。我国新型墙体材料的发展、产品结构调整、装备技术水平的提升、产品性能和质量的提高、施工应用技术的完善,都将进一步推动我国建材与建筑节能事业的发展,并对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产生积极地作用。砌块建筑作为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建筑形式,其优越性主要表现在:抗震性能较为突出;施工技术方便、速度快;对于减轻建筑物自重、提高砌筑效率、节约材料、减少运输量和降低工程造价都有重要作用,这无疑有着广阔的前景。
由于生土材料的抗弯、抗剪、抗折强度很低,致使生土建筑在抗震能力方面存在着先天性不足。我国又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绝大部分地区地震活动还相当强烈。历次地震后的宏观调查表明,生土建筑震害普遍十分严重,但也有一些生土建筑经历了几百年的风雨侵蚀和地震摇撼,依然完好无损。这就说明,生土结构只要设计合理,构造措施得当,也能满足抗震要求。
在人们普遍关注生态危机、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的今天,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致使该地区经济落后,森林资源缺乏,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大部分地区被缺水所困扰。从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及生态文明的社会层面上,重新审视“生土”这一古老的建筑材料时,就清醒地认识到“生土”有发展前景的绿色建筑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草木土墙,它能够降低村镇建筑的成本,并提高其抗震性能,提高其墙体保温性能。而且能够消耗农业废弃物生产建筑墙体材料,是实现高效率利用资源的有效途径,推进我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技术方案如下:
草木土墙包括木材(1)、草绳(2)、草土泥(3)和横向连接草绳(4)等,其特征在于,两个木材(1)之间采用草绳(2)连接,草绳(2)在木材(1)上环绕后绑扎,草绳(2)的竖向间距为100~500毫米。横向连接草绳(4)的间距为200~300毫米。草绳(2)、横向连接草绳(4)以及草土泥(3)中的草需进行防腐和防火处理。
草土泥(3)主要由粘土、水泥、生石灰、植物纤维、防火剂和防霉剂等组成,并可根据实际情况加入一定比例的塑化剂、早强剂、抗冻剂;粘土的体积比为60~70%;水泥的体积比为10~15%;生石灰的体积比为5~10%;增强剂的体积比为0.01~1%;植物纤维长度为20~50mm,体积比10~20%,加水固比为0.3~0.5的水。木材(1)可采用圆木。
采用如下步骤进行制备:
a. 制作草绳(2)和横向连接草绳(4),进行防火和防腐处理。
b. 架立木材(1)。
c. 进行草绳(2)和横向连接草绳(4)的绑扎。
d. 制备草土泥(3),植物纤维进行防火和防腐处理,将除植物纤维的其他固体料按比例搅拌均匀,再加入水并搅拌均匀形成加强料。将植物纤维和加强料进行搅拌,进行堆砌。
e. 进行养护、表面保护处理和装饰。
本发明的优点与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优点是成本低,抗震性能好,墙体保温性能好。就地取材,而且能够消耗农业废弃物生产建筑墙体材料,而且使施工简单、经济、快捷,是实现高效率利用资源的有效途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字形草木土墙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L”形草木土墙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T”形草木土墙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草木土墙的立面示意图。
图中,1为木材;2为草绳;3为草土泥;4为横向连接草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技术方案和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提出的草木土墙如图1~图4所示。整个装置主要由木材1、草绳2、草土泥3和横向连接草绳4等组成。
采用如下步骤进行制备:
a. 制作草绳2和横向连接草绳4,进行防火和防腐处理。
b. 架立木材1。
c. 进行草绳2和横向连接草绳4的绑扎。
d. 制备草土泥3,植物纤维进行防火和防腐处理,将除植物纤维的其他固体料按比例搅拌均匀,再加入水并搅拌均匀形成加强料。将植物纤维和加强料进行搅拌,进行堆砌。
e. 进行养护、表面保护处理和装饰。
在详细些写发明实现的过程。

草木土墙.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草木土墙.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草木土墙.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草木土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草木土墙.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926486A43申请公布日20130213CN102926486ACN102926486A21申请号201210425844122申请日20121031E04B2/70200601E04G21/0020060171申请人沈阳建筑大学地址110168辽宁省沈阳市浑南新区浑南东路9号沈阳建筑大学72发明人张延年74专利代理机构沈阳杰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21207代理人李宇彤54发明名称草木土墙57摘要本项发明提供一种草木土墙,主要由木材、草绳、草土泥和横向连接草绳等组成。特征在于,木材可采用圆木,两个木材之间采用草绳连接,草绳在木材上环绕一周后绑扎,草绳的竖向间距为10。

2、0500。横向连接草绳的间距为200300。草绳、横向连接草绳以及草土泥中的草需进行防腐和防火处理。本发明的效果和优点是成本低,抗震性能好,墙体保温性能好。就地取材,而且能够消耗农业废弃物生产建筑墙体材料,而且使施工简单、经济、快捷,是实现高效率利用资源的有效途径。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2页1/1页21一种草木土墙,包括木材1、草绳2、草土泥3和横向连接草绳4,其特征在于,两个木材1之间采用草绳2连接,草绳2在木材1上环绕后绑扎,草绳2的竖向间距为100500毫米,横向连接草绳4的间距为2003。

3、00毫米,草绳2、横向连接草绳4以及草土泥3中的草需进行防腐和防火处理,连接好的草木土墙内外浇灌有草土泥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草木土墙,其特征在于,木材1采用圆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草木土墙,其特征在于,草土泥3包括粘土、水泥、生石灰、植物纤维、防火剂和防霉剂,粘土的体积比为6070;水泥的体积比为1015;生石灰的体积比为510;增强剂的体积比为0011;植物纤维长度为2050MM,体积比1020,加水固比为0305的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草木土墙,其特征在于,草土泥3中加入适量的的塑化剂、早强剂、抗冻剂。5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草木土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步骤进行制。

4、备A制作草绳2和横向连接草绳4,进行防火和防腐处理;B架立木材1;C进行草绳2和横向连接草绳4的绑扎;D制备草土泥3,植物纤维进行防火和防腐处理,将除植物纤维的其他固体料按比例搅拌均匀,再加入水并搅拌均匀形成加强料,将植物纤维和加强料进行搅拌,进行堆砌;E进行养护、表面保护处理和装饰。权利要求书CN102926486A1/3页3草木土墙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墙体,特别是涉及一种节能建筑采用的草木土墙。背景技术0002生土建筑主要用未焙烧而仅作简单加工的原状土为材料营造主体结构的建筑。生土建筑始于人工凿穴,已有悠久的历史。从古代留存的烽火台、墓葬和故城遗址等,可以看到古人用生土营造建。

5、筑物的情况。生土建筑分布广泛,几乎遍及全球。1981年法国巴黎蓬皮杜艺术和文化中心曾举办世界各地生土建筑展览。现在世界上约有1/3的人口居住在生土建筑中。0003生土建筑是人类从原始进入文明的最具有代表性的特征之一,是中华民族历史文明的佐证与瑰宝,也是祖先留给我们丰富遗产中一个重要的内容。生土建筑发源于中国的中西部地区,该地区干燥少雨,丰富的黄土层成为华夏文明初期的天然建筑材料。生土建筑结构体系大概经历了掩土结构体系穴居、窑洞、夯土结构体系及土坯结构体系三个阶段。早在石器时代,原始人就建造了各种生土建筑,距今7000年前的磁山文化、裴李岗文化、大地湾文化时期,已有圆形、方形的半地穴式房址。大约。

6、4000年前人类初步掌握的夯土技术,最具有特征的便是夯土建造的村社与城墙。土坯结构的出现,使生土建筑在保留人类与自然依恋关系与形式美感方面均达到很高的水准。我们今天能够看到的生土建筑有形史料,大都保留在黄土高原西北方向的地域。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经济的发展,广大农村建房已逐步用黏土砖代替土坯、土夯墙体,使这一古老的建筑材料走向消亡。然而,随着生态文明时代的到来,这个曾经被工业文明遗忘的人类瑰宝又一次引起有识之士关注。0004作为人类最早的建筑方式之一,生土建筑现在在很多地方的古文化遗址中,都有其文物遗留,像古长城的遗址、墓葬以及故城遣址等,都可以看到古人用生土营造建筑物的痕迹。生土建筑分布广泛。

7、,几乎遍及全球。中国黄土高原64万平方公里范围内的乡村居民,大多仍然居住在窑洞及其他生土建筑中。由于地理条件、生活方式、历史传统、民族习俗的不同,各地区的生土建筑在施工技术和建筑风格上也各有特点,这已经成为各国建筑文化的组成部分。而福建省永定地区的多层土楼,堪称世界建筑的一个奇迹。0005砌块的生产和应用与资源、能源、生态环境及居住状况有密切的关系。我国新型墙体材料的发展、产品结构调整、装备技术水平的提升、产品性能和质量的提高、施工应用技术的完善,都将进一步推动我国建材与建筑节能事业的发展,并对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产生积极地作用。砌块建筑作为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建筑形式,其优越性主要表现在抗。

8、震性能较为突出;施工技术方便、速度快;对于减轻建筑物自重、提高砌筑效率、节约材料、减少运输量和降低工程造价都有重要作用,这无疑有着广阔的前景。0006由于生土材料的抗弯、抗剪、抗折强度很低,致使生土建筑在抗震能力方面存在着先天性不足。我国又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绝大部分地区地震活动还相当强烈。历次地震后的宏观调查表明,生土建筑震害普遍十分严重,但也有一些生土建筑经历了几百年的风雨侵蚀和地震摇撼,依然完好无损。这就说明,生土结构只要设计合理,构造措施得当,也能说明书CN102926486A2/3页4满足抗震要求。0007在人们普遍关注生态危机、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的今天,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致使该地。

9、区经济落后,森林资源缺乏,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大部分地区被缺水所困扰。从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及生态文明的社会层面上,重新审视“生土”这一古老的建筑材料时,就清醒地认识到“生土”有发展前景的绿色建筑材料。发明内容0008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草木土墙,它能够降低村镇建筑的成本,并提高其抗震性能,提高其墙体保温性能。而且能够消耗农业废弃物生产建筑墙体材料,是实现高效率利用资源的有效途径,推进我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0009技术方案如下草木土墙包括木材1、草绳2、草土泥3和横向连接草绳4等,其特征在于,两个木材1之间采用草绳2连接,草绳2在木材1上环绕后绑扎,草绳2的竖向间。

10、距为100500毫米。横向连接草绳4的间距为200300毫米。草绳2、横向连接草绳4以及草土泥3中的草需进行防腐和防火处理。0010草土泥3主要由粘土、水泥、生石灰、植物纤维、防火剂和防霉剂等组成,并可根据实际情况加入一定比例的塑化剂、早强剂、抗冻剂;粘土的体积比为6070;水泥的体积比为1015;生石灰的体积比为510;增强剂的体积比为0011;植物纤维长度为2050MM,体积比1020,加水固比为0305的水。木材1可采用圆木。0011采用如下步骤进行制备A制作草绳2和横向连接草绳4,进行防火和防腐处理。0012B架立木材1。0013C进行草绳2和横向连接草绳4的绑扎。0014D制备草土泥。

11、3,植物纤维进行防火和防腐处理,将除植物纤维的其他固体料按比例搅拌均匀,再加入水并搅拌均匀形成加强料。将植物纤维和加强料进行搅拌,进行堆砌。0015E进行养护、表面保护处理和装饰。0016本发明的优点与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优点是成本低,抗震性能好,墙体保温性能好。就地取材,而且能够消耗农业废弃物生产建筑墙体材料,而且使施工简单、经济、快捷,是实现高效率利用资源的有效途径。附图说明0017图1为本发明“一”字形草木土墙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L”形草木土墙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T”形草木土墙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草木土墙的立面示意图。0018图中,1为木材;2为草绳;3为草土泥;4为横向连接草绳。说明书。

12、CN102926486A3/3页5具体实施方式0019下面结合技术方案和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0020本发明提出的草木土墙如图1图4所示。整个装置主要由木材1、草绳2、草土泥3和横向连接草绳4等组成。0021采用如下步骤进行制备A制作草绳2和横向连接草绳4,进行防火和防腐处理。0022B架立木材1。0023C进行草绳2和横向连接草绳4的绑扎。0024D制备草土泥3,植物纤维进行防火和防腐处理,将除植物纤维的其他固体料按比例搅拌均匀,再加入水并搅拌均匀形成加强料。将植物纤维和加强料进行搅拌,进行堆砌。0025E进行养护、表面保护处理和装饰。0026在详细些写发明实现的过程。说明书CN102926486A1/2页6图1图2图3说明书附图CN102926486A2/2页7图4说明书附图CN102926486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