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相梯度混合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相色谱分析技术领域, 更具体地说, 涉及一种液相梯度混合器。背景技术 在二元梯度洗脱装置中, 两种不同溶剂经两台高压输液泵增压后, 在梯度混合器 进行混合, 混合后的流动相再进入进样阀和色谱柱。
高压液相梯度混合器主要有静态混合器和动态混合器两种类型。其中 : 所述动态 混合器是指在壳体或者管道内设置有高速旋转的部件, 流体在高速旋转部件的作用下产生 很大的剪切力, 不同流体在剪切力的作用下实现混合。所述静态混合器是相对于动态搅拌 混合器而定名的, 其内部构件没有运动, 而是依靠流体本身的动力, 流经混合器内的各混合 元件以达到混合的目的。 具体的, 难溶或不相溶的物质受到流道形状和截面变化等约束, 产 生分流切割、 合流剪切、 旋转搅动等运动, 最后达到良好的分散和混合效果。
现有的静态混合器主要为饶管型混合器, 是一种饶成圆环状的不锈钢管, 然而, 由 于其为圆环形状, 死体积较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相梯度混合器, 以解决现有的静态混合器死体积较 大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 提出的技术方案如下 :
一种液相梯度混合器, 包括 : 横截面为方形的第一混合腔和第二混合腔, 其中 :
所述第一混合腔和第二混合腔内填充有氧化锆珠, 且所述第一混合腔的一端设置 有流动相进口, 另一端通过传输管与所述第二混合腔一端相连, 所述第二混合腔的另一端 设置有流动相出口。
优选地, 还包括横截面为方形的第三混合腔和第四混合腔, 其中 :
所述第三混合腔和第四混合腔内填充有氧化锆珠, 且所述第三混合腔一端与所述 第二混合腔的流动相出口相连, 另一端通过传输管与所述第四混合腔一端相连 ;
所述第四混合腔的另一端设置有流动相出口。
优选地, 还包括 : 包括横截面为方形的第五混合腔和第六混合腔, 其中 :
所述第五混合腔和第六混合腔内填充有氧化锆珠, 且所述第五混合腔一端与所述 第四混合腔的流动相出口相连, 另一端通过传输管与所述第六混合腔一端相连 ;
所述第六混合腔的另一端设置有流动相出口。
优选地, 所述第一混合腔液设置有 2 个或 4 个流动相进口。
优选地, 所述第一混合腔和第二混合腔为圆柱体或长方体。
优选地, 所述第三混合腔和第四混合腔为圆柱体或长方体。
优选地, 所述第五混合腔和第六混合腔为圆柱体或长方体。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 本发明公开的液相梯度混合器, 采用横截面为方形、且通过传输管相连接的两个混合腔作为混合流动相的容器, 流动相能够占用混合器的大部 分体积, 解决了现有的静态混合器死体积较大的问题。
并且, 该混合器的混合腔采用氧化锆珠填充, 氧化锆珠具有整度好、 表面光滑、 密 度高、 强度好、 惰性、 坚硬、 稳定性能佳, 以及耐强酸和强碱等优点, 可以起到很好的混合效 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 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 发明的一些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 还可以 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 1 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液相梯度混合器的结构示意图 ;
图 2 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液相梯度混合器的结构示意图 ;
图 3 为本发明再一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液相梯度混合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 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 本发明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 实施例, 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液相梯度混合器, 以解决现有的静态混合器死体积较大 的问题。
如图 1 所示, 该液相梯度混合器包括 : 横截面为方形的第一混合腔 1 和第二混合腔 2, 其中 :
第一混合腔 1 和第二混合腔 2 内填充有氧化锆珠 7, 且第一混合腔 1 的一端设置有 流动相进口, 另一端通过传输管与第二混合腔 2 一端相连, 第二混合腔 2 的另一端设置有流 动相出口 13。
并且, 第一混合腔 1 和第二混合腔 2 可以为圆柱体或长方体, 内部设置放置氧化锆 珠的空腔。
根据混合器混合流动相数量的不同, 可以分为二元高压和四元低压混合的梯度混 合器, 其中 : 二元高压是指两种流动相按照设定的比例进行高压混合, 混合器需要两个流动 相进口 ; 四元低压是指四种流动相按照设定的比例进行低压混合, 混合器需要四个流动相 进口。
为了便于说明, 以下均以二元高压形式举例说明。
对照图 1, 此时, 设置在混合器的第一混合腔一端的流动相进口分为两个, 分别为 第一流动相进口 11 和第二流动相进口 12。流动相 A 通过第一流动相进口 11 进入第一混合 腔 1 体内, 流动相 B 通过第二流动相进口 12 进入第一混合腔 1 体内, 在设置在第一混合腔 体 1 内的氧化锆珠 7 的挤压、 剪切的作用下, 流动相 A 和流动相 B 不断混合, 其混合液通过 传输管流入第二混合腔 2 体内, 同样, 在设置有第二混合腔体 2 内的氧化锆珠挤压、 剪切的
作用下, 流动相 A 和流动相 B 继续混合, 最终通过流动相出口 13 流出。
从流动相口 13 流出的混合液的混合容积较小, 为了增加流动相的混合容积, 提高 流动相的混合效果, 先提出了另一实施例, 如图 2 所示, 本实施例公开的混合器与上述实施 例公开的混合器相比, 还包括 : 横截面均为方形的第三混合腔 3 和第四混合腔 4, 其具体同 样可以为圆柱体或者长方体, 其中 : 两个混合腔内部也填充有氧化锆珠, 第三混合腔 3 的一 端设置有传输管 14, 该传输管与流动相出口 13 相连, 另一端通过传输管与第四混合腔 4 的 一端相连, 第四混合腔 4 的另一端设置有流动相出口 15。
此时, 流动相 A 和流动相 B 经过第一、 第二混合腔的混合后, 并不直接通过流动相 出口 13 流出, 而是沿箭头方向流入传输管 14, 进而流入第三混合腔 3 内, 在经过传输管流入 第四混合腔 4 内, 最终通过流动相出口 15 流出。
同样, 第三混合腔 3 和第四混合腔 4 的氧化锆珠继续剪切、 挤压流动相 A 和流动相 B 的混合液, 使其继续混合, 形成混合程度较高、 混合容积较大的混合液, 并通过流动相出口 15 流出。
为了继续增强流动相的混合程度, 如图 3 所示,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 液相梯度混合器, 还包括 : 横截面为方形的第五混合腔 5 和第六混合腔 6, 其中 : 两个混合腔 内同样填充有氧化锆珠, 并且, 第五混合腔 5 的一端设置有传输管 16, 该传输管与流动相出 口 15 相连, 另一端通过传输管与第六混合腔 6 的一端相连, 第六混合腔的另一端设置有流 动相出口 17。
流动相 A 和流动相 B 经过第一、 第二、 第三和第四混合腔的混合后, 再沿箭头方向 流入传输管 16, 进而流入第五混合腔 5 内, 在经过传输管流入第六混合腔 6 内, 最终通过流 动相出口 17 流出。
在第五混合腔 5 和第六混合腔 6 的氧化锆珠剪切、 挤压作用下, 流动相 A 和流动相 B 可以被充分混合, 形成混合容积最大的混合液, 通过流动相出口 17 流出。
与上述两个实施例相同, 第五混合腔 5 和第六混合腔 6 可以为圆柱体或者长方体。
在上述三个实施例中, 混合器的混合腔内填充的为氧化锆珠, 由于其具有整度好、 表面光滑、 密度高, 强度好、 惰性、 坚硬、 稳定性能佳以及耐强酸和强碱等优点, 可以优化流 动相 A 和流动相 B 的混合效果。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 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 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 在本文中, 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 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 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 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 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 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 本文中所定义的 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 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 因此, 本发明 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 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 致的最宽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