绳环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楼火灾救生器材,特别是涉及一种由多个空心环内套用钢索而组成的绳环梯。
背景技术
火灾,本来就是十分恐怖的灾难,若是高楼火灾,人们就更是束手无策了。如果烟火封堵了通道口,对于较低楼层的人而言,用床单等编绳或许还有逃生的机会,但也不保断肢、摔死的可能。对于较高楼层的人来说,由于烟雾严重影响人们的视觉、呼吸,大多数人都只能等待消防人员的救助。若达20层以上的高楼,就目前世界的消防救援水平而言,都只能是实行多级喷枪灭火,其效率极低。即便是最先进的消防云梯,攀高不超过50米,水枪喷高也不超过60米。现在的大中城市数不胜数,高于20层的建筑物比比皆是,防火所采取的通用预防措施就是采用双通道设计。而当一旦发生火情,浓烟充斥整座建筑物时,人们在紧张、缺氧的情况下,往往会根据人的本能集中到窗口、阳台等暂时能避开浓烟的场所,等待别人的救援,就是因为这样一等,最佳的逃生机会也就丧失了,多少无辜的生命葬送于火海。令人痛心的是:那时他们连挣扎的机会都没有了。
打开中国专利网,各式各样的高楼逃生方案数不胜数,但社会得到推广使用的几乎为零。
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01241103)公告号为(2471350)的高楼救生器,带有盖板的壳体及组装其内的绳轮和钢丝绳,其中绳轮的一端固装有棘轮,与棘轮相啮合的棘爪铰接在手柄联杆控制的拉杆上,相互交叉铰接的手柄端部固定有包覆在绳轮阻尼盘外周的摩擦片。
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0610153819)公告号为(1939556)的缓降机,一种允许使用者利用一条逃生绳随其下降逃生的缓降机,采取了导杆与挂具结合在管状本体的结构方式。
以上专利结构复杂,造价昂贵,不便于控制,机械阻尼性没有安全保障,难于具体实施。所以,不能得到社会普遍推广。
就全社会而言,一种结构简单、性能稳定、便于收藏和使用、造价低廉、真正能普及推广的高楼火灾逃逸设备还没有问世,急待我们去探索、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由多个空心环内套用钢索而组成的绳环梯。
本发明是通过提供一种如下结构的绳环梯而解决上述所提技术问题的,该绳环梯包括:空心环、钢索、钢球、出索孔、加厚片、定位片、上横杠、下横杠、防滑片、挂钩组成。所述钢索既能十分牢固的将环与环之间连接,又能十分灵活的分别收藏于相邻两个空心环的半弧管内。
本发明绳环梯具有如下优点:
1、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它的受力件只有钢索、空心环和钢球,若采用不锈钢制作,其受力可以讲终生不变。同时不怕高温、不怕锐角割断。
2、不用维护、不易折断:它的钢球是可以任意在半弧的空心环内转动和滑动的,且钢索的长度很短,随意丢、放,钢索也不会折急弯、打死结。
3、适用范围广:可根据不同的楼高设计空心环和钢索的受力;同时,可以用于井下、悬崖的救生,因为它脚好踩、手好抓,解决需要多人往上或向下拖拽物体或人吊上或吊下的问题。
4、便于收藏并可以多段相连:长于三倍空心环直径的钢索,完全可以收缩于相邻的两个空心环半弧内,环与环紧靠体积很小,质地很轻,便于收藏和携带;若考虑单组绳环梯的受力问题,可以将整栋高楼同一对应的窗台设置,从而实现多段相连。
5、造价低廉、适于推广:绳环梯比除自制绳索之外的任何救生设备造价都低廉。而绳索与绳环梯相比,则有受力小、怕高温、易磨断、易霉烂等很多问题。
6、功能覆盖范围广:一户有绳环梯,可管楼下的多户安全。因为它的每一个环都可以作为上下的支点。甚至还可以从楼下往上抛。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三个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的单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多环伸展后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多环叠放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图2示出了本发明绳环梯中单环的具体结构:在空心环1的上、下分别开有仅用于钢索2滑动的出索口4,钢索2地两端均分别牢固的扎有可在空心管1内滑动的钢球3上,最顶端的钢索3的一端安装有挂钩10,当钢球3滑动进入至半弧时被定位片6挡住。每节钢索2的长度为空心环1直径的3.14倍左右。考虑到受力作用,出索口4的周围焊有加厚片5。在空心环1上分别焊接上横杠7和下横杠8,以防止空心环1受力时变形。在下横杠8上焊接带有小平面的防滑片9。空心环1、钢索2的粗细根据楼层的高低和受力的大小情况来确定。
在实际制作中,空心环1的直径宜在8-16公分左右,相应的钢索长度也就为25-50公分左右。那么,每一步上下之间的跨度就在33-66公分左右之间确定。
在储藏时,只要把钢索2分别伸进相邻的两个空心环1的半环内,并把所有的环依次叠加在一起,装在一个开启灵活的大小适中的圆柱筒内就行。
在使用前,只需在一个设有逃逸口的窗户边上固定一个受力点,与挂钩10相匹配。
在使用时,只要把挂钩10往窗户边上的受力点一挂(甚至长期挂着),把多个环往逃逸口外任意一丢,一张脚好踩、手好抓,并可以同时上下多人的楼梯就架好了。
如果是特别高层的大厦,若把各层的逃逸口都对应设立,那么,整栋大厦就有一条多通道的梯子了。逃生者可往上或往下尽量少爬几层,任意选择逃逸路径。
另外,还可以预备有两个钩子的保险带,分别单取一个钩子,慢慢的上、下移动。若是很小的孩子可由大人抱着逃逸。
还有,因为绳环梯的收缩比特大,质地轻巧,便于携带,适于做为悬崖、深井等情况紧急救助工具。
在使用后,按图3所示,把多个环叠放好装进圆柱形筒内就行了。
毫无疑问,本发明绳环梯还可以有多种变换及改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具体结构,如空心环的几何形状;上、下横杠的种种变幻等。总之,本发明绳环梯的保护范围还应包括那些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交换、替代及改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