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艿的早熟高产栽培方法.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1212015 上传时间:2018-04-06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385.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129033.5

申请日:

2009.03.13

公开号:

CN101595799A

公开日:

2009.12.09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01G 1/00公开日:20091209|||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A01G1/00

主分类号:

A01G1/00

申请人:

孔赟荣

发明人:

孔赟荣

地址:

315207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蛟川街道炼化公司居民区184幢601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高新技术的农业种植技术,具体涉及芋艿的早熟高产栽培方法。本发明是利用“芋艿”的生长特性,创造近似的植物所需的空间、温度、光照条件,经对“芋艿”的良种选择、精耕细作、科学施肥、催苗育苗、地膜覆盖,提早下种、合理密植、精心培育、田间管理等措施,使芋艿栽培由4月份提早到上年12月上旬,采收时间从10月份,提早到每年7月上旬-8月上旬,亩产量由900-1000公斤,提高到2000-2500公斤,亩产值从1100元提高到3500元。芋艿的早熟高产栽培方法。可以达到大规模产业化生产,调节芋艿上市季节,满足食品工业对芋艿的加工需求,起到早产、增产、增收的目的。

权利要求书

1、  本发明属高新技术的农业种植技术,具体涉及“芋艿的早熟高产栽培方法”。本发明是利用“芋艿”的生长特性,创造近似的植物所需的空间、温度、光照条件,经对“芋艿”的良种选择、精耕细作、科学施肥、催苗育苗、地膜覆盖,提早下种、合理密植、精心培育、田间管理等措施,使芋艿栽培由4月份提早到上年12月上旬,采收时间从10月份,提早到每年7月上旬-8月上旬,亩产量由900-1000公斤,提高到2000-2500公斤,亩产值从1100元提高到3500元。

2、
  所述的技术通过培训技术人员都能实现该技术。

3、
  所述的具体内容包括“芋艿”的良种选择、实行早、中、晚熟品种搭配种植,精细整田,科学施肥,采用催芽育苗、苗床培育、早栽、无公害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合理密植,田间管理、用时培土、病虫防治,及时收获。

4、
  所述的“芋艿早熟高产栽培方法”。可以达到大规模产业化生产,调节芋艿上市季节,满足食品工业对芋艿的加工需求,起到芋艿早产、增产、增收的目的。

说明书

芋艿的早熟高产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高新技术的农业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芋艿的高产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本发明属个人生产实践的发明创造,已有5年的试种经验,本发明无资料可寻,无法引证。
“跑过三关六码头,吃过奉化芋艿头”是古时对宁波人见多识广的写照。芋艿是浙江宁波的挙头产品,尤其是“奉化芋艿头”更是名杨四海的宁波特产,人们到蒋介石老家——奉化溪口去旅游,无不想品尝一下“奉化芋艿头”和由奉化市溪口龙门千层饼厂生产的中国发明专利产品——“芋艿头饼”及奉化特产“臭芋艿梗”。
到目前为止,有关芋艿的我国发明专利已有3件,他们是:发明申请号:200410035609.9,由青岛华菱食品有限公司的“芋艿梗蔬菜的加工方法”;发明申请号:0013840.0,由奉化市溪口龙门千层饼厂的“芋艿头饼的制作方法”;和发明申请号:200610030777.8,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的“芋艿头油炸片及其制作方法”,它为芋艿食品的精细加工,对开发芋艿资源,提高农产品的经济效益创造了条件,但是,传统的芋艿栽培技术、芋艿的收获晚、产量低、效益差的现实,制约着芋艿农业生产的发展,同时也不能满足现代食品加工业的需要。
为改变传统的芋艿栽培方式,本人经科学试种和发明芋艿早熟高效栽培技术,取得成功。通过培训技术人员都能实现该技术。
传统的芋艿种植在每年4月份,采收在10月份,通过发明芋艿早熟高效栽培技术——地膜覆盖,良种选择、精耕细作、科学施肥、催苗育苗,提早下种、合理密植、精心培育、田间管理等措施,使芋艿栽培由4月份提早到上年12月上旬,采收时间从10月份,提早到每年7月上旬-8月上旬,亩产量由900-1000公斤,提高到2000-2500公斤,亩产值从1100元提高到3500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芋艿的早熟高产栽培方法,选用芋艿早熟、高产优良品种,采用高产栽培技术——地膜覆盖,提早催芽、提早下种、合理施肥、精心培育、田间管理、防病治虫等措施,实现芋艿早下种、早采收,早上市、高产量,提高农业收益,满足食品工业加工需要。
发明的主要栽培技术特征是:
1、选用良种,实行早、中、晚熟品种搭配种植:
选用成熟期早、产量高、质优、食口性好、适应性强的芋艿品种进行合理搭配种植。挑选个头均匀、顶芽健壮、完整、无病虫伤斑、单个重50克至75克左右的子芋或母芋作种芋。实行早、中、晚熟品种搭配种植:
先择芋艿品种要以适应种植的地方的优良品种为主,要先择成熟期早、产量高的优良品种。芋艿按芋秆的颜色划分,可分为青秆芋、乌秆芋、红秆芋、白杆芋等。青杆芋早熟,芋形长小,产量低,一般亩产在600-800公斤左右,但上市早,价格高。乌秆芋中熟,芋形圆大,产量高,一般亩产在900-1100公斤左右。奉化红秆芋,品质优、产量高,迟熟,芋形大,一般亩产可达1500-2000公斤以上,香粳芋,芋形大,产量高,亩产量2000-2500公斤,市场销售看好,但上市较迟。
综合考虑市场与季节因素,现多选择乌秆芋或奉化红秆芋或香粳芋为当家品种。
种植面积大的可适当搭配早、中、晚熟品种种植,早、中、晚熟的青秆芋、乌秆芋、红杆芋、香粳芋有利错开上市季节,提高经济效益。
今后,由于“芋艿的早熟高产栽培方法”的发明和推广应用,芋艿的早、中、晚熟品种将不受其限制,可调节芋艿的种植期,来调节芋艿的成熟期。
2、精细整田,施足基肥。
芋艿忌连作,要选用土层深厚,肥沃疏松,灌排方便,两年内未种过芋艿的壤土,在晚稻收割后及早翻耕,冻晒,在12月上旬开始翻耕整地,精细整畦,畦连沟宽1.5-1.6米,其中畦面宽1.3-1.4米。要施足基肥足,有机肥与化肥搭配施用,一般亩施栏肥1000至2000公斤,氮、磷、钾复合肥25-30公斤,焦泥灰500至750公斤或草木灰150-300公斤作基肥。
3、采用催芽育苗、苗床培育、早栽、无公害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
(1)催芽育苗:12月初,选好芋艿良种后,用子芋或母芋作种,先晒种2~3天,并将干枯叶鞘除去,以便于与土壤接触,吸收水分,促进发芽。然后再选择背风向阳处保温催芽育苗;方法是:先在地面上铺一层地膜或薄膜,膜上放些软湿的稻草,再在草上铺5-6厘米潮湿的细熟土,然后将芋艿芽向上,排6~7层,后再盖5~6厘米潮湿的细熟土,盖上薄薄的一层稻草,以充分吸收阳光的热量;最后,覆盖薄膜,四周密封,晚上在薄膜上盖草帘,使催芽床温度保持在10℃-15℃以上,经8~10天的催芽,当芋艿芽长出2~3厘米左右时,再播于育苗床内。
(2)育苗床播种:苗床同样要选择在背风向阳处,一般床宽1.2-1.5米,床土深度30-35厘米左右,要求床土疏松、养分全、肥效足,水分适中、肥土配比合理。育苗规格为行、株距各14-16厘米,播种深度以芽埋入土为好;播种好后,在芋艿种苗上,薄薄的散一层稻草或草木灰,以保证吸收阳光热量,保持芋艿吸收水份。播后平铺地膜、再搭小弓棚覆薄膜保温。床内温度白天保持在13~16℃,夜间10~12℃;芽出土后,揭去地膜,并视土壤湿度补充水分,,当苗龄达三叶一心时即可移栽大田。
(3)、适时早栽:改田间育苗为集中育苗、改露地种植为地膜覆盖保温技术栽培,栽种期提早到12月中、下旬至1月上旬。
通过对芋艿种的催芽育苗,苗床培育,当芋艿苗龄达三叶一心时即可移栽大田,糼苗移栽至大田,移栽时为防止霜冻低温对芋艿糼苗的危害,做到一苗一空栽种、栽种时做到深坑种栽,使种好的芋艿糼苗低于畦面10-15厘米,便于地膜覆盖,改露地种植为无公害地膜覆盖保温高产技术栽培。促使芋艿苗快速成长,争取高产、早熟、丰收。
4、合理密植:株距0.4米,行距0.7米,每亩定栽芋艿苗2000-2200株,确保芋艿生长具有充足的阳光。
5、田间管理。当芋艿苗长到4-5叶时,此时的平均气温在10℃以上时,要及时破膜,在苗周围盖好泥,使幼苗及时出土以防高温伤苗。在苗长到4-6叶时,应及时拔除芋艿株脚的杂草,并亩施尿素20公斤作追肥或每亩施15%人粪。500-1000公斤,去地膜,起沟掀泥上畦,保护芋子生长期不出青,同时做好灌水、排水、搁田管理;在霉季过后,要注意干旱,如发现中午芋叶萎蔫就必须补水抗旱,可灌跑马水,始终保持芋艿田沟底部有水。在芋艿生长盛期适当断水,防止叶片徒长,达到控上促下,但不能太干,防止土壤开裂。要施好发棵肥、结芋肥,在6月上旬和下旬,分别每亩施优质人畜粪肥700-1000公斤,或施总含量为25%的氮磷钾三元复合肥作追肥,以保结芋多、产量高。
6、及时培土:培土能提高芋艿的产量和商品性,培土的好坏对芋艿产量和外观影响极大。当子芋隆起2-3个子芋、子叶抽出地面时即可培土,将下部无叶和子叶一起压入土中,然后把沟里的细泥土糊上,这样可以减少明子芋,增加暗子芋,从而提高芋艿的质量和出售价格。
7、病虫防治:7月份是斜纹夜蛾的盛发期,会暴食叶片,可选用农药防治。芋艿的病害主要有芋疫病和腐败病,两病多在高温高湿天气发生,除实行轮作、选用无病品种,减少叶片损伤,降低田间湿度等措施外,可在发病初期喷1∶200波尔多液或600倍绿亨二号或500~600倍65%的可湿性代森锌;害虫主要有红蜘蛛和蛴螬,发生初期可分别用达螨灵和甲基异柳磷等药剂防治。
8、及时收获,满足晚稻种植。根据市场行情和食品工业对芋艿的加工需求,一般在7月上旬芋艿开始上市,到7月25日左右结束,迟熟品种也可提早到8月初上市,实现芋艿的早熟、高产和高效,赶在晚稻播种季节前采收,满足晚稻种植。
具体实施方式
实例1
“奉芋2号”芋艿的早熟高产栽培技术:
1、土壤条件。选择砂粘适中、土层深厚,肥沃疏松,灌排方便的水旱轮作田块。
2、选择轮用土地。芋艿忌连作,需做到轮作,且以水旱轮作为好。
3、整地要求:深耕细耙,深沟高畦。要求畦宽1.5米,其中畦面宽1.3-1.4米。畦沟宽0.25-0.30米,畦面平整。
4、对基肥要求:有机肥与化肥搭配施用,一般亩施栏肥1000至2000公斤,氮、磷、钾复合肥25-30公斤,焦泥灰500至750公斤、草木灰150-300公斤左右。
5、种芋选择及处理。种芋先择“奉芋2号”宜适用一代子芋作芋种。要求种芋每只在50-65克左右,无病变,无虫蛀,亩用种量约为140-150公斤。
6、播前晒种2-3天。
7、做好催芽。在12月下旬进行催芽。催芽方法:一是采用大棚内温室催芽。二是土法催芽,将晒种后的种芋按个平铺于种苗地上,种芋之间最好不要接触,以免病菌互相传染,选择地块干湿适当、砂粘适中土壤,铺上8-10厘米厚的砂性土,散上薄薄的一层稻草,以充分吸收阳光的热量,盖上地膜,让膜下土温白天保持在15℃以上,晚上保持在10℃以上;四周挖15-20厘米深的沟,确保排水畅通。如遇寒冷气候时,上面可铺上一层稻草保温。
8、适时早播,合理密植。当芋芽长至2-3厘米长时,一般在1月底至2月上旬进行早播。要求畦宽1.5米,其中畦面宽1.3-1.4米,畦沟宽0.25-0.30米,畦面平整。提倡三行种植,株距为0.30-0.35米左右,每亩2700-2800株做到合理密植,让芋艿生长阳光充足。
9、施足基肥,追施苗肥、结芋肥。整地时施入腐熟有机肥或栏肥1000-2000公斤/亩,孔底肥为氮磷钾复合肥25-30公斤/亩,盖少量泥,然后放种,盖一撮灰及细土,然后浇水或浇淡人粪尿。苗期追肥以施淡人粪尿加过磷酸钙为宜。5月中旬结合拔草培土,可视苗情追施复合肥20公斤/亩。要施好发棵肥、结芋肥,6月上旬和下旬分别每亩施优质人畜粪肥700-1000公斤,或施总含量为25%的氮磷钾三元复合肥作追肥,以保结芋多、产量高。
10、地膜覆盖。播种覆土后先用乙草胺除草,再盖地膜。盖地膜时注意五点:
(1)要先喷湿土壤,再均匀喷施乙草胺。
(2)地膜要盖住沟沿并用土压紧。
(3)出苗时严防苗尖灼伤,必须每天及时破膜露苗。
(4)露苗后要用土压膜。
(5)4-5月份天气炎热时,应及时破膜。
11、及时培土:培土能提高芋艿的产量和商品性,培土的好坏对芋艿产量和外观影响极大。当子芋隆起2-3个子芋、子叶抽出地面时即可培土,将下部无叶和子叶一起压入土中,然后把沟里的细泥土糊上,这样可以减少明子芋,增加暗子芋,从而提高芋艿的质量和出售价格。
12、田间管理。春季、梅雨季节要及时清沟排水,不能在畦面、畦沟中积水。高温季节要防止干旱苗,当土壤发白时可灌跑马水浸润畦土。芋艿斜纹夜蛾可交替用抑太保、农地乐防治。芋疫病和腐败病,两病多在高温高湿天气发生,除实行轮作、选用无病品种,减少叶片损伤,降低田间湿度等措施外,可在发病初期喷1∶200波尔多液或600倍绿亨二号或500~600倍65%的可湿性代森锌;害虫主要有红蜘蛛和蛴螬,发生初期可分别用达螨灵和甲基异柳磷等药剂防治。
芋艿的早熟高产栽培方法,可以达到大规模产业化生产,调节芋艿上市季节,满足食品工业对芋艿的加工需求,起到早产、增产、增收的目的。

芋艿的早熟高产栽培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芋艿的早熟高产栽培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芋艿的早熟高产栽培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芋艿的早熟高产栽培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芋艿的早熟高产栽培方法.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高新技术的农业种植技术,具体涉及芋艿的早熟高产栽培方法。本发明是利用“芋艿”的生长特性,创造近似的植物所需的空间、温度、光照条件,经对“芋艿”的良种选择、精耕细作、科学施肥、催苗育苗、地膜覆盖,提早下种、合理密植、精心培育、田间管理等措施,使芋艿栽培由4月份提早到上年12月上旬,采收时间从10月份,提早到每年7月上旬-8月上旬,亩产量由900-1000公斤,提高到2000-2500公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