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辐射药物的分离纯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辐射药物的分离纯化方法。
背景技术
超滤技术是20世纪70代末8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的应用技术,它主要利用一种多孔的半透膜,凭借一定的压力,对液体进行分离,迫使小分子的物质通过,大分子物质被截留,从而达到分离、提纯、浓缩的目的。超滤膜的孔径规格一般以分子量截留值为指标,而不是以孔径尺寸为指标,故不同于一般传统的微孔滤材。超滤技术在医药工业中多用于制备药用纯水、注射剂除热原及生物制剂的浓缩、分离等。在中药液体制剂中,超漏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逐渐增多。水提醇沉、醇提水沉等传统除杂工艺,虽然基本上可以满足去除杂质、保留有效成娆及制剂成型等要求,但大量研究及实践证明此工艺依然存在不少问题:首先是有效成分的损失,中药中的部分有效成分本来含量就很低,再绋过水口醇沉、酸提水沉等除杂工艺这些成分可能全部被沉淀而除去;另外,由于杂质沉淀时的吸附和包埋等因素,也造成了有效成分较大的损失。其次,除杂效果不理想。中药提取液中的鞣质、淀粉、树脂和蛋白等,传统的水醇法不易除尽,因而固体收率依然很高,不仅给患者带来服用时的不便和痛苦,同时也使中药制剂容易吸潮变质,而且制剂口感较差。
1.超滤技术应用于中药液体制剂具有以下优点:
①超滤时无相变,有利于保存中药的生理活性及理化稳定性,且超滤技术的应用会尽量多地保留方剂中多种有效成分,肽保持中药方剂配伍的特点;
②由于不耗用有改溶剂,与传统方法相比,超滤可减少工序,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且整个工艺可连续进行,利于大规模生产;
③提高中药制剂的质量。高相对分子质量非药效成分或低药效成分的存在,降低了中药有效部位的浓度,加大了服用剂量,同时使中药口感差,易吸潮变质,难以保存。由于超滤能最大限度地除去高相对分子质量非药效成分或低药效成分,故可以降低服用剂量、改善制剂的口感和成品性质,从而提高制剂质量。
2超滤技术应用于中药液体制剂的依据
中药的化学成分十分复杂,通常含有生物碱、氨基酸、有机酸、酚类、皂苷、甾体、萜类化合物以及蛋白质、黏液质、鞣质、糖类、淀粉、纤维素、无机盐等。其相对分子质量的分布很宽,为几十至几百万道尔顿。其中,高相对分子质量的物质主要是胶体和纤维素等非药用成分或药用成分较差的成分,而中药有效成分如生物碱、黄酮类、苷类等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一般都在1000以下。由此可见,药的有效成分非药用成分的相对分子质量差别弈大,故选用适宜分子量载留值的滤膜,可选择性地去除杂质,保留有效成分。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抗辐射药物的分离纯化方法。本方法将超滤技术运用到当归红芪分离纯化过程中,最大限度地除去高相对分子质量非药效成分或低药效成分,可以降低服用剂量、改善制剂的口感和成品性质,从而提高制剂质量。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抗辐射药物的分离纯化方法,其步骤是:
取当归红芪饮片按重量1∶5比例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当归和红芪饮片重量6倍量水煎煮2h,第二次加当归和红芪饮片重量4倍量水煎煮1h,合并两次煎液静置过夜,200目筛过滤,得滤液;滤液再经超滤膜超滤,超滤压力≤0.4Mpa,温度≤40℃,超滤液经喷雾干燥,制成干粉。
上述的超滤膜为10‑2万分子量超滤膜膜为聚醚砜(PES),10万分子量膜孔径为0.05μm,5万分子量超滤膜孔径为0.25μm,2万分子量超滤膜孔径为0.01μm。
当归、红芪超滤膜提取物理化性质:
1.本品为淡黄色粉末,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甲醇。易吸潮,PH值5‑6。本品水溶液在365nm紫外灯下显紫色。
2.本品水溶液加入10%的α‑萘酚乙醇溶液3滴,摇匀后将试管倾斜,沿试管壁加入浓硫酸出现紫红色环。
本发明的优点:
1.超滤提取技术没有改变药液中的主要化学成分,能够有效地除去鞣质、蛋白质等大分子杂质,相对水提法能够提高中药中有效成分的含量。
对当归红芪水提物用10万、5万、2万分子量膜滤物,用高效液相色谱的方法,进行梯度洗脱,由图2可见,当归红芪水提物、超滤物色谱图比较一致,说明使用超滤提取技术没有改变药液中的主要化学成分。
2.10万分子量的超滤物中中药有效成分的含量高于5万和2万分子量的超滤物。
3.本发明制备的干粉通过对当归红芪中芒柄花素含量和多糖含量的测定,表明抗辐射效果好。
4.本法与水提醇沉相比工艺流程短、能有效除去杂质,能够减少药物服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工艺流程图。
图2为当归红芪水提物、10万分子量超滤物、5万分子量超滤物,2万分子量超滤物液相色谱图比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再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采用的中药材来自甘肃省岷县,当归购自岷县生产基地、黄芪、红芪均购自岷县药材站。
取当归红芪饮片按重量1∶5的比例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当归和红芪饮片重量6倍量水煎煮2h,第二次加当归和红芪饮片复生重量4倍量水煎煮1h,合并两次煎液静置过夜,200目筛过滤,得滤液;滤液再经小试平板超滤试验机超滤膜超滤(小试平板超滤试验机:型号:FLWMEM0250,膜板数量:6块,膜组件规格:380×240×230(mm),膜有效过滤面积为0·25m
2),超滤条件为:压力小于等于0.4Mpa,温度小于等于40℃,过滤液经膜孔径为0.05μm的10万分子量超滤膜(截留分子量为10万)超滤,得超滤液。超滤液用喷雾干燥仪(型号:BUCHI Mini Spray Dryer B‑290)喷雾干燥,制成干粉。
实施例2
当归红芪提取液喷干粉防辐射的主要有效成分的测定:
文献(赵红,黄黎明.抗辐射中药的研究现状及进展[J]实用药物与临床.2008,(11)4:238‑240)报道:中药中多糖与黄酮类成分有抗辐射的作用,本发明分别用膜孔径为0.05μm的10万分子量膜膜超滤制备干粉、膜孔径为0.025μm的5万分子量膜膜超滤制备干粉、超滤液喷干粉、膜孔径为0.01μm的2万分子量膜膜超滤制备干粉分别对当归和红芪饮片中的活性成分芒柄花素(7‑羟基‑4′‑甲氧基异黄酮)和多糖进行含量测定,并建立了水提物及超滤物谱图(见图2),并且比较了当归红芪运用水提法和超滤技术这两种方法对药物有效成分的影响。
(一)、对具有抗辐射作用的芒柄花素进行测定:
Agilent(安捷伦)1100HPLC测定芒柄花素:
当归红芪中芒柄花素含量测定色谱条件与系统试用性试验色谱柱:TC
18柱(4.6×250mm,5μm);流动相:甲醇‑水(60∶40);流速:1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50nm。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干燥恒重的芒柄花素对照品2.8mg,用甲醇‑定容至100ml,精密量取1ml,置10ml容量瓶中,用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浓度为0.0028mg/ml的溶液。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本品喷干粉约1.0g,置10ml量瓶中,用甲醇定容至10ml超声30分钟,放置室温。过滤,取续滤液,经0.45μm滤膜过滤,滤液即为供试品液。供试品含量结果,见表1
表1当归红芪中芒柄花素的含量
当归红芪 芒柄花素(%)
提取物 0.0076
10KD超滤物 0.0195
5KD超滤物 0.0186
2KD超滤物 0.0139
由表1可得出:
(1)当归红芪提取物中芒柄花素的含量为0.0076%,远小于10万、5万、2万分子量超滤物中芒柄花素的含量;
(2)当归红芪超滤物中膜孔径为0.05um(10万分子量)超滤物中芒柄花素的含量为0.0195%,大于膜孔径为0.025um(5万分子量)和膜孔径为0.01um(2万分子量)超滤物中芒柄花素的含量。
从以上可知:用10万分子量超滤膜、5万分子量超滤膜、2万分子量超滤膜制备当归红芪喷干粉,首选10万分子量超滤膜。
紫外分光光度计(UV‑2401PC)测定多糖含量:
(二)、当归红芪中多糖的测定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105℃干燥至恒重的无水葡萄糖14mg,置100mL量瓶中,加适量水溶解,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中含无水葡萄糖0.14mg)。
标准曲线的制备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0.2mL,0.4mL,0.6mL,0.8mL,1.0mL,分别置具塞试管中,分别加水至2mL,各精密加入5%苯酚溶液1mL,摇匀,迅速精密加入硫酸6mL,摇匀,置40℃浴中10分钟,取出,置冰水浴中5分钟,取出,以相应的试剂为空白,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中国药典》2005版一部)。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490nm的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以吸收度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约1.5g,精密称定,置100mL容量瓶中溶解,加水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2mL,加乙醇10mL,振摇,离心,取沉淀加水溶解,置25mL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精密量取2mL,照标准曲线的制备项下的方法,自“加5%苯酚溶液1mL”起,依法测定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上读出供试品溶液中无水葡萄糖的重量(mg),计算,即得。供试品含量结果,见表2。
表2当归红芪中多糖含量
当归红芪 多糖含量(%)
提取物 3.0
10KD超滤物 6.08
5KD超滤物 3.65
2KD超滤物 1.8
从表2可以看出:当归红芪提取物多糖含量为3.0%,当归红芪用10万分子量超滤膜,当归红芪喷干粉多糖含量为6.08%。多糖含量高的抗辐射效果好。
由图2可见,对当归红芪水提物、10万、5万、2万分子量膜滤物,用高效液相色谱的方法,进行梯度洗脱,进行比较。当归红芪水提物、超滤物色谱图比较一致,说明使用超滤提取技术并没有改变药液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并且从表1和表2可见,超滤提取技术能够有效地除去鞣质、蛋白质等大分子杂质,相对水提法能够提高中药中抗辐射的有效成分多糖和芒柄花素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