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驱动装置.pdf

上传人:a1 文档编号:1208254 上传时间:2018-04-06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18.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300627.8

申请日:

2009.03.02

公开号:

CN101822902A

公开日:

2010.09.08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63H 29/22申请公布日:20100908|||公开

IPC分类号:

A63H29/22; A63H31/00

主分类号:

A63H29/22

申请人: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褚永鸿; 杨松龄

地址: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龙华镇油松第十工业区东环二路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玩具驱动装置,其包括一第一触足部、一第二触足部、一第一连接杆及一第二连接杆。第一触足部及第二触足部均包括一收容座、一盖体。收容座包括一顶板及一环绕所述顶板并垂直顶板设置的侧壁,该侧壁远离顶板的一端形成一个开口端。盖体盖设在该开口端上,第一连接杆的一端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一触足部的顶板上。第二连接杆的一端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二触足部的顶板上且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自由端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玩具驱动装置还进一步包括一第一驱动装置,该第一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内,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连接杆及第二连接杆相对转动,并带动所述第一触足部及第二触足部移动。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玩具驱动装置,其包括一第一触足部、一第二触足部、一第一连接杆及一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触足部及第二触足部均包括一收容座、一盖体,所述收容座包括一顶板及一环绕所述顶板并垂直所述顶板设置的侧壁,所述侧壁远离所述顶板的一端形成一个开口端,所述盖体盖设在所述开口端上,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一触足部的顶板上,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二触足部的顶板上且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自由端可转动地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玩具驱动装置还进一步包括一个第一驱动装置,该第一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内,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连接杆及第二连接杆相对转动,并带动所述第一触足部及第二触足部移动。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玩具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一马达及一传动齿轮,所述马达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杆上,所述传动齿轮安装在第二连接杆上。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玩具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远离所述侧壁的一侧垂直设置有一对凸耳,该对凸耳上分别开设有一第一轴孔,所述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的一端对应所述凸耳上的第一轴孔位置开设有第二轴孔,所述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通过一转轴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凸耳上。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玩具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足部与第二触足部还进一步分别包括一第二驱动装置,所述顶板靠近所述侧壁的一侧的表面中部垂直设置有一凸起,所述凸起上开设有一收容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固定设置在所述收容部内,该第二驱动装置包括一伸缩杆,用于改变所述盖体与支撑所述盖体的爬行面之间的接触面积。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玩具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玩具驱动装置还进一步包括一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与第二驱动装置的动作同步及调整所述第一、第二触足部的爬行速度。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玩具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是由具有弹性的材料做成。

说明书


玩具驱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玩具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玩具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发出一些仿生玩具,通过模仿爬行类动物的动作增加玩具的趣味性。在现有技术中,玩具的驱动装置一般是以发条作驱动力,其旋紧发条的旋扭杆从玩具中伸出。然而,此种以发条驱动的玩具的续航能力有限,并不能持久的驱动玩具运作,而且,受到发条本身的弹性限制,玩具爬行的速度不可调整,此外,此种设计不但不美观,而且儿童转动该旋扭杆时易碰伤手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外表美观且可持久续航的玩具驱动装置。

    一种玩具驱动装置,其包括一第一触足部、一第二触足部、一第一连接杆及一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触足部及第二触足部均包括一收容座、一盖体。所述收容座包括一顶板及一环绕所述顶板并垂直所述顶板设置的侧壁,所述侧壁远离所述顶板的一端形成一个开口端。所述盖体盖设在所述开口端上,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一触足部的顶板上。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二触足部的顶板上且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自由端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玩具驱动装置还进一步包括一个第一驱动装置,该第一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内,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连接杆及第二连接杆相对转动,并带动所述第一触足部及第二触足部移动。

    相对于现有技术,所述玩具驱动装置依靠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内,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触足部及第二触足部的第一驱动装置,为玩具提供可持久续航,同时第一驱动装置安装在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内,不会影响玩具的整体外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玩具驱动装置的立体组装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玩具驱动装置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沿III-III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玩具驱动装置100,其包括一第一触足部110、一第二触足部120、一第一连接杆132,一第二连接杆134、一第一驱动装置136及一控制单元140。

    由于所述第二触足部120与第一触足部110的结构类似,因此,以下仅以第一触足部110的结构为例进行说明。

    所述第一触足部110包括一收容座112、一盖体113、第二驱动装置116。所述收容座112为一中空圆柱状,其包括一顶板112a及一环绕所述顶板112a并垂直所述顶板112a设置的侧壁112b,所述侧壁112b远离所述顶板112a的一端形成一个开口端112c。所述顶板112a远离所述侧壁112b的一侧垂直设置有一对凸耳112d,该对凸耳112d上分别开设有一第一轴孔112e。所述盖体113盖设在所述收容座112的开口端112c上以封闭所述收容座112。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盖体113是由具有弹性的材料做成,如橡胶、硅胶等。所述顶板112a靠近所述侧壁112b的一侧的表面中部垂直设置有一凸起128,所述凸起128上开设有一收容部1282。所述第二驱动装置116固定设置在所述收容部1282内。该第二驱动装置116为一线性马达,其包括一伸缩杆1162,所述伸缩杆1162的一端可伸缩地连接在所述盖体113,用于改变所述盖体113与支撑所述盖体113的爬行面之间的接触面积。所述第一触足部110与第二触足部120可以在所述爬行面上爬行。在自然状态下,所述盖体113原始状态相对爬行面呈凹陷状,使所述盖体113与爬行面之间形成一容气腔114,由于容气腔114内的空气压强小于外部压强,因此所述收容座112吸附爬行面。当所述第二驱动装置116的伸缩杆1162驱动使所述盖体113相对爬行面持平时,容气腔114内的气体压强与外部压强相同,以使所述收容座112与爬行面的吸附力降至零。

    所述第一连接杆132的一端对应所述凸耳112d上的第一轴孔122e位置开设有第二轴孔1322,并通过一个转轴135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一触足部110的收容座112的凸耳112d上。对称地,所述第二连接杆134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二触足部120上用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杆132的自由端可转动地连接。

    所述第一驱动装置136包括一旋转式压电马达1362及一传动齿轮1364。所述马达1362包括一与所述传动齿轮1364相匹配的驱动齿轮1366。所述马达1362可根据通电电流的极性不同,实现转动方向的不同,并通过对通电时间的控制来驱动齿轮1366的转动角度。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旋转式压电马达1362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杆132的远离所述第一触足部110的一端上。所述传动齿轮1364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杆134靠近所述第一连接杆132的一端上。所述马达1362的驱动齿轮1366与所述第二连接杆134上的传动齿轮1364相啮合。所述第一连接杆132与第二连接杆134通过所述马达1362的驱动齿轮1366与传动齿轮1364的配合而发生相对移动。

    实际应用中,所述马达1362也可安装在所述第二连接杆134上,而传动齿轮1364安装在第一连接杆132上,并不限于本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单元140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杆132内,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控制单元140也可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杆134内。所述控制单元140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驱动装置136与第二驱动装置116的动作同步及调整所述第一、第二触足部110、120的爬行速度。

    使用时,当所述第一触足部110需向前运动时,所述控制单元140控制所述第一触足部110内的第二驱动装置116的伸缩杆1162带动所述盖体113向靠近爬行面方向运动,以使所述第一触足部110的收容座112与爬行面的吸附力降至零,同时使所述第二触足部120内的第二驱动装置116的伸缩杆1162不动,以使所述第二触足部120吸附爬行面,同时控制第一驱动装置136的马达1362逆时针旋转以使所述第一触足部110向远离所述第二触足部120的方向运动。当所述第二触足部120需向前运动时,所述控制单元140控制所述第二触足部120内的第二驱动装置116的伸缩杆1162带动所述盖体113向靠近爬行面方向运动,以使所述第二触足部120的收容座与爬行面的吸附力降至零,同时使所述第一触足部110内的第二驱动装置116的伸缩杆1162不动,以使所述第一触足部110吸附爬行面,同时控制第一驱动装置136的马达1362顺时针旋转以使所述第二触足部120向靠近所述第一触足部110的方向运动。重复上述步骤,便可实现玩具驱动装置100的爬行。

    优选地,所述控制单元140可通过控制第一连接杆132与第二连接杆134之间的转动角度来控制第一驱动装置136。当第一连接杆132与第二连接杆134之间的转动角度小于65度或大于150度时,所述控制单元140切换第一驱动装置136的马达1362的通电电流的极性,改变马达1362的转动方向。

    所述玩具驱动装置依靠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内,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触足部及第二触足部的第一驱动装置,为玩具提供可持久续航,同时第一驱动装置安装在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内,不会影响玩具的整体外观。

    可以理解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与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与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玩具驱动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玩具驱动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玩具驱动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玩具驱动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玩具驱动装置.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玩具驱动装置,其包括一第一触足部、一第二触足部、一第一连接杆及一第二连接杆。第一触足部及第二触足部均包括一收容座、一盖体。收容座包括一顶板及一环绕所述顶板并垂直顶板设置的侧壁,该侧壁远离顶板的一端形成一个开口端。盖体盖设在该开口端上,第一连接杆的一端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一触足部的顶板上。第二连接杆的一端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二触足部的顶板上且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自由端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玩具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运动;游戏;娱乐活动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