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010159950.0
2010.04.29
CN101828442A
2010.09.15
终止
无权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A01B 79/02申请日:20100429授权公告日:20111005终止日期:20140429|||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B 79/02申请日:20100429|||公开
A01B79/02
石河子大学
杨乐; 樊华; 崔静; 王开勇; 王海江; 张凤华
8320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河子市北四路石河子大学
石河子恒智专利代理事务所 65102
朱永慧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良盐渍化土壤的方法,尤其是一种利用棉粕改良盐渍化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播种前将棉粕均匀撒施在土壤表层,棉粕施用量为20~400kg/亩,撒施棉粕之后对土壤进行翻耕,翻耕深度为10-30c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是一种能有效降低盐渍化土壤盐分、改善土壤生态环境、促进作物生长、经济实用的利用棉粕改良盐渍化土壤的方法。
1. 一种利用棉粕改良盐渍化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播种前将棉粕均匀撒施在土壤表层,棉粕施用量为20~400kg/亩,撒施棉粕之后对土壤进行翻耕。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棉粕改良盐渍化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测定农田土壤盐分含量,确定农田盐渍化程度:盐分<1.0g/kg为非盐渍化土壤,盐分1.0~3.0g/kg为轻度盐渍化土壤,盐分3.0~5.0g/kg为中度盐渍化土壤,盐分5.0~10.0g/kg为重度盐渍化土壤,盐分>10.0为极重盐渍化土壤;(2)、在播种前1~2周将棉粕均匀撒施在土壤表层,依据农田盐渍化程度,确定棉粕施用量:盐分<1.0g/kg的非盐渍化土壤,棉粕施用量为20-80kg/亩;盐分1.0~3.0g/kg的轻度盐渍化土壤,棉粕施用量为50-150kg/亩;盐分3.0~5.0g/kg的中度盐渍化土壤,棉粕施用量为100-200kg/亩;盐分5.0~10.0g/kg的重度盐渍化土壤,棉粕施用量为200-300kg/亩;盐分>10.0的极重盐渍化土壤,棉粕施用量为200-400kg/亩;(3)撒施棉粕之后,对土壤进行翻耕,翻耕深度为10-30cm。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棉粕改良盐渍化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棉粕在撒施前进行破碎呈颗粒状,颗粒粒径≤1cm。4.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利用棉粕改良盐渍化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播种后农作物生长期对农田施入化肥,所述化肥与所施棉粕的重量比为1∶10~1∶20。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棉粕改良盐渍化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播种后农作物生长期对农田施入化肥,所述化肥与所施棉粕的重量比为1∶10~1∶20。
一种利用棉粕改良盐渍化土壤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良盐渍化土壤的方法,尤其是一种利用油料作物提炼后得到的一种油粕副产品——棉粕在改良盐渍化土壤中的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在我国,据统计盐渍土面积为3.47×107hm2,土壤盐渍化是世界上许多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农业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土壤中过量的盐分能够引起土壤物理和化学性质的改变,从而导致大部分作物生长环境的退化,由于人类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不当,引起水文及水文地质恶化,尤其是发展灌溉农业以来,对于干旱地带的大多数灌区来说,土壤次生盐碱化的形成和发展是由于不合理的灌溉,用水不当,抬高了地下水位,加之强烈的蒸发而引起土壤盐碱化。土壤中过量的盐分能够引起土壤物理和化学性质的改变,从而导致大部分作物生长环境的退化。盐渍化土壤又称盐碱土,盐分离子包括Cl-、SO42-、HCO3-、CO32-,Na+、K+、Mg2+和Ca2+,Na+是主要的阳离子。由于生态系统受到盐分离子危害,农作物单产低下,严重制约了农业、牧业和林业生产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中期,研究者指出盐害并不能根治,而应对其进行调控,由于各国各地自然条件差异性很大,盐碱土类型各异,各国在研究和应用各项改良措施的同时,也都趋向于强调综合改良措施。 大多数研究者认为生物修复的方法防控盐渍化效果较好,能够减轻盐渍污染、维护生态平衡,尤其是它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盐渍化危害是由土壤中过多盐分离子引起的,土壤含盐量可以用电导率来表示,电导率的大小在一定范围内与土壤含盐量呈正相关。目前,聚合有机高分子化合物能有效改变降低土壤盐分,主要是通过有机酸产生络合、螯合作用降低土壤盐分离子危害。 由油料作物提炼后得到的一种油粕副产品——棉粕。棉粕中主要含有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等之外,还含有丰富的有机酸,如赖氨酸、蛋氨酸、色氨酸、精氨酸、苏氨酸等。棉粕中这些有机酸等物质可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及生化特性,增强土壤中营养元素(尤其是氮素)的有效性,提高土壤肥力和导水率,改良盐碱地,使土壤中的Na+、Cl-进入有机大分子内部被吸附,并对土壤pH值起到缓冲作用,使土壤中的盐分减少,碱化度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降低盐渍化土壤盐分、改善土壤生态环境、促进作物生长、经济实用的利用棉粕改良盐渍化土壤的方法。 一种利用棉粕改良盐渍化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播种前将棉粕均匀撒施在土壤表层,棉粕施用量为20~400kg/亩,撒施棉粕之后对土壤进行翻耕。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测定农田土壤盐分含量,确定农田盐渍化程度:盐分<1.0g/kg为非盐渍化土壤,盐分1.0~3.0g/kg为轻度盐渍化土壤,盐分3.0~5.0g/kg为中度盐渍化土壤,盐分5.0~10.0g/kg为重度盐渍化土壤,盐分>10.0为极重盐渍化土壤; (2)、在播种前1~2周将棉粕均匀撒施在土壤表层,依据农田盐渍化程度,确定棉粕施用量: 盐分<1.0g/kg的非盐渍化土壤,棉粕施用量为20-80kg/亩; 盐分1.0~3.0g/kg的轻度盐渍化土壤,棉粕施用量为50-150kg/亩; 盐分3.0~5.0g/kg的中度盐渍化土壤,棉粕施用量为100-200kg/亩; 盐分5.0~10.0g/kg的重度盐渍化土壤,棉粕施用量为200-300kg/亩; 盐分>10.0的极重盐渍化土壤,棉粕施用量为200-400kg/亩; (3)撒施棉粕之后,对土壤进行翻耕,翻耕深度为10-30cm。 所述的棉粕在撒施前最好进行破碎呈颗粒状,颗粒粒径≤1cm。 在播种后农作物生长期对农田施入化肥,所述化肥与所施棉粕的重量比为1∶10~1∶20。施入化肥的时间和方式为常规做法,所述化肥为常用农田化肥,如氮肥、磷肥、钾肥等。 棉粕作为盐渍化土壤的改良剂,施用量的不同,对于作物产量、生产效益存在着差别,所述差别分析如下: (1)对于轻度盐渍化棉田土壤的改良 试验于2008年3-10月,在新疆石河子市144团种植棉花,品种新陆早33号,面积100m2,考察不同棉粕施用量改良轻度盐分土壤的效果,结果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施用量为50kg/亩时,土壤盐分从1.657g/kg降到1.533g/kg,土壤盐分只降低了7.5%,产量增加了6.4%,效果不明显;当施用量为150kg/亩时,土壤盐分降到0.779g/kg,土壤盐分降低了53%,产量增加了21.5%,效果明显;当施用量为200kg/亩时,土壤盐分基本不再下降,产量只增加了23.4%。如棉粕按照市场价为1800-2500元/吨,棉花收购价按照4元/kg,当施用量大于150kg/亩,农民每亩收益出现下降。因而,棉粕的施用量为50-150kg/亩较合适。 表1144团轻度盐渍化土壤含盐量和棉田产量 (2)对于中度盐渍化棉田土壤的改良 试验于2008年3-10月,在新疆石河子市144团种植棉花,品种新陆早33号,面积100m2,考察不同棉粕施用量改良中度盐分土壤的效果,结果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当施用量为100kg/亩时,土壤盐分从3.657g/kg降到3.046g/kg,土壤盐分降低了16.7%,产量增加了38.9%;当施用量为200kg/亩时,土壤盐分降到1.756g/kg,土壤盐分降低了52%,产量增加了86.9%,效果明显;当施用量为250kg/亩时,土壤盐分基本不再下降,产量只增加了87.6%。如棉粕按照市场价为1800-2500元/吨,棉花收购价按照4元/kg,当施用量大于200kg/亩时,农民每亩收益出现下降。因此,棉粕的施用量为100-200kg/亩较合适。 表2144团中度盐渍化土壤含盐量和棉田产量 (3)对于重度盐渍化土壤室内的改良试验 试验土壤取自新疆石河子市147团重度盐渍化农田,在室内用直径约15cm,高约35cm的试验杯进行土壤改良培养试验,于恒温恒湿培养箱中20℃左右培养,在培养的第7天,考察不同棉粕施用量改良中度盐分土壤的效果,结果表明土施用量为200kg/亩,土壤盐分降低了5.7%,而施用量为300kg/亩,土壤盐分降低了8.3%,;施用量为350kg/亩时,土壤盐分基本不再下降,因此,棉粕的施用量为200-300kg/亩较合适。 (4)对于极重盐渍化土壤室内的改良试验 试验土壤取自新疆石河子市147团极重度盐渍化农田,在室内用直径约15cm,高约35cm的试验杯进行土壤改良培养试验,于恒温恒湿培养箱中20℃左右培养,在培养的第7天,考察不同棉粕施用量改良极重度盐分土壤的效果,结果表明棉粕施用量为200kg/亩时,土壤盐分降低了3.3%,当施用量为400kg/亩时,土壤盐分降低了6.1%,当施用量为450kg/亩时,土壤盐分基本不再下降。因此,棉粕的施用量为200~400kg/亩较合适。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有机物料具有有效降低土壤盐分、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棉田试验结果表明棉粕对轻度盐渍化土(含盐1~3g/kg)、中度盐渍化土(含盐3~5g/kg)和重度盐渍化土(含盐>5g/kg)有较强的土壤改良作用,其中对中度盐渍化农田土壤平均降盐率为54.5%,棉田产量平均提高57.67%,对轻度盐渍化土壤平均降盐率为54.9%,棉田产量平均提高15.0321.5%。重度盐渍化土壤室内检测结果表明棉粕对土壤有较好的降盐效果。由于棉粕施用后2~3年持续效应,其后续增值价值空间大,另外使用成本较低,生产上目前用于盐碱地改良的化学改良剂生产成本每吨一般在2-3万元左右,而棉粕的市场价为0.18~0.25万元/吨,大大节约了成本,应用后可持续改良盐渍化土壤,在使用过程中无污染、无公害,是一种经济实用的改良盐渍化土壤的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发明棉粕是从新疆石河子市普通榨油厂获得,是棉花籽经过提取棉油后得到的一种副产品,为浅黑色壳状物,灰分5%~8%,主要成分为粗蛋白≥40%,粗脂肪≤1.1%,粗纤维≤10%,赖氨酸2.5%~2.7%,蛋氨酸0.5%~0.7%,色氨酸0.5~0.7%,精氨酸3.2~3.6%,苏氨酸1.6~1.8%、氮61.134g/kg、磷1.712g/kg、钾0.277g/kg,此外,棉粕还含有丰富的硒、叶酸、木脂素、维生素E、维生素B6、植酸、Fe、Mg、Zn、Cu等活性物质。 时间为2009年3~10月,地点在新疆石河子市144团棉田,棉花品种为新陆早33号,种植面积为8亩,具体操作包括以下步骤: (1)、测定农田土壤盐分含量,确定农田盐渍化程度:测定盐分含量为1.934g/kg,确定为轻度盐渍化土壤; (2)、在播种前1周将棉粕均匀撒施在土壤表层,依据农田盐渍化程度,确定棉粕施用量:棉粕施用量为150kg/亩; (3)撒施棉粕之后,对土壤进行翻耕,翻耕深度为10cm。 棉花长势明显优于空白处理,空白处理即不撒施棉粕,土壤盐分由1.934g/kg降至0.876g/kg,降低了54.7%,棉花产量比对照增加14.99%,增产效果十分显著。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地方在于棉粕施用量为50kg/亩,撒施棉粕之后,对土壤进行翻耕,翻耕深度为12cm。在播种后农作物苗期对农田施入化肥,所述化肥与棉粕的重量比为1∶10。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不同地方在于棉粕施用量为55kg/亩,撒施棉粕之后,对土壤进行翻耕,翻耕深度为13cm。在播种后农作物花蕾期对农田施入化肥,所述化肥与棉粕的重量比为1∶11。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不同地方在于棉粕施用量为60kg/亩,撒施棉粕之后,对土壤进行翻耕,翻耕深度为15cm。在播种后农作物花蕾期对农田施入化肥,所述化肥与棉粕的重量比为1∶12。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地方在于棉粕施用量为70kg/亩,撒施棉粕之后,对土壤进行翻耕,翻耕深度为17cm。所述的棉粕在撤施前进行破碎呈颗粒状,颗粒粒径≤1cm。在播种后农作物花蕾期对农田施入化肥,所述化肥与棉粕的重量比为1∶13。 实施例6: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地方在于棉粕施用量为85kg/亩,撒施棉粕之后,对土壤进行翻耕,翻耕深度为19cm。所述的棉粕在撒施前进行破碎呈颗粒状,颗粒粒径≤0.9cm。在播种后农作物花蕾期对农田施入化肥,所述化肥与棉粕的重量比为1∶14。 实施例7: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地方在于棉粕施用量为90kg/亩,撒施棉粕之后,对土壤进行翻耕,翻耕深度为20cm。所述的棉粕在撒施前进行破碎呈颗粒状,颗粒粒径≤0.8cm。在播种后农作物花蕾期对农田施入化肥,所述化肥与棉粕的重量比为1∶15。 实施例8: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地方在于棉粕施用量为140kg/亩,撒施棉粕之后,对土壤进行翻耕,翻耕深度为22cm。所述的棉粕在撒施前进行破碎呈颗粒状,颗粒粒径≤0.6cm。在播种后农作物花蕾期对农田施入化肥,所述化肥与棉粕的重量比为1∶16。 实施例9: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地方在于棉粕施用量为100kg/亩,撒施棉粕之后,对土壤进行翻耕,翻耕深度为24cm。所述的棉粕在撒施前进行破碎呈颗粒状,颗粒粒径≤0.4cm。在播种后农作物花蕾期对农田施入化肥,所述化肥与棉粕的重量比为1∶17。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地方在于棉粕施用量为130kg/亩,撒施棉粕之后,对土壤进行翻耕,翻耕深度为26cm。所述的棉粕在撒施前进行破碎呈颗粒状,颗粒粒径≤0.3cm。在播种后农作物花蕾期对农田施入化肥,所述化肥与棉粕的重量比为1∶18。 实施例11: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地方在于确定农田盐渍化程度:测定盐分含量为1.865g/kg,确定为轻度盐渍化土壤;棉粕施用量为144kg/亩撒施棉粕之后,对土壤进行翻耕,翻耕深度为28cm。所述的棉粕在撒施前进行破碎呈颗粒状,颗粒粒径≤0.2cm。,在播种后农作物花蕾期对农田施入化肥,所述化肥与棉粕的重量比为1∶19。 棉花长势明显优于空白处理,土壤盐分由1.865g/kg降至0.862g/kg,降低了53。8%,棉花产量比对照增加14.78%,增产效果十分显著。 实施例1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地方在于确定农田盐渍化程度:测定盐分含量为2.017g/kg,确定为轻度盐渍化土壤;棉粕施用量为148kg/亩,撒施棉粕之后,对土壤进行翻耕,翻耕深度为30cm。所述的棉粕在撒施前进行破碎呈颗粒状,颗粒粒径≤0.1cm。在播种后农作物花蕾期对农田施入化肥,所述化肥与棉粕的重量比为1∶20。棉花长势明显优于空白处理,土壤盐分由2.017g/kg降至0.885g/kg,降低了56.1%,棉花产量比对照增加15.32%,增产效果十分显著。 实施例13: 时间为2009年3~10月,在新疆石河子市144团棉田,利用棉粕改良中度盐分土壤,种植棉花,品种为新陆早33号,面积5亩。 具体操作包括以下步骤: (1)、测定农田土壤盐分含量,确定农田盐渍化程度:测定盐分含量为3.134g/kg,确定为中度盐渍化土壤; (2)、在播种前2周将棉粕均匀撒施在土壤表层,依据农田盐渍化程度,确定棉粕施用量:棉粕施用量为200kg/亩; (3)撒施棉粕之后,对土壤进行翻耕,翻耕深度为10cm。 棉花长势明显优于空白处理,土壤盐分由3.134g/kg降至1.391g/kg,降低了55.6%,棉花产量比对照增加58.13%,增产效果十分显著。 实施例1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3不同地方在于棉粕施用量为100kg/亩,撒施棉粕之后,对土壤进行翻耕,翻耕深度为12cm。在播种后农作物苗期对农田施入化肥,所述化肥与棉粕的重量比为1∶10。 实施例15: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3不同地方在于棉粕施用量为110kg/亩,撒施棉粕之后,对土壤进行翻耕,翻耕深度为13cm。在播种后农作物花蕾期对农田施入化肥,所述化肥与棉粕的重量比为1∶11。 实施例16: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3不同地方在于棉粕施用量为115kg/亩,撒施棉粕之后,对土壤进行翻耕,翻耕深度为15cm。在播种后农作物花蕾期对农田施入化肥,所述化肥与棉粕的重量比为1∶12。 实施例17: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3不同地方在于棉粕施用量为125kg/亩,撒施棉粕之后,对土壤进行翻耕,翻耕深度为17cm。所述的棉粕在撒施前进行破碎呈颗粒状,颗粒粒径≤1cm。在播种后农作物花蕾期对农田施入化肥,所述化肥与棉粕的重量比为1∶13。 实施例18: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3不同地方在于棉粕施用量为140kg/亩,撒施棉粕之后,对土壤进行翻耕,翻耕深度为19cm。所述的棉粕在撒施前进行破碎呈颗粒状,颗粒粒径≤0.8cm。在播种后农作物花蕾期对农田施入化肥,所述化肥与棉粕的重量比为1∶14。 实施例19: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3不同地方在于棉粕施用量为150kg/亩,撒施棉粕之后,对土壤进行翻耕,翻耕深度为20cm。所述的棉粕在撒施前进行破碎呈颗粒状,颗粒粒径≤0.8cm。在播种后农作物花蕾期对农田施入化肥,所述化肥与棉粕的重量比为1∶15。 实施例20: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3不同地方在于棉粕施用量为160kg/亩,撒施棉粕之后,对土壤进行翻耕,翻耕深度为22cm。所述的棉粕在撒施前进行破碎呈颗粒状,颗粒粒径≤0.7cm。在播种后农作物花蕾期对农田施入化肥,所述化肥与棉粕的重量比为1∶16。 实施例21: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3不同地方在于棉粕施用量为170kg/亩,撒施棉粕之后,对土壤进行翻耕,翻耕深度为24cm。所述的棉粕在撒施前进行破碎呈颗粒状,颗粒粒径≤0.45cm。在播种后农作物花蕾期对农田施入化肥,所述化肥与棉粕的重量比为1∶16.5。 实施例2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3不同地方在于棉粕施用量为180kg/亩,撒施棉粕之后,对土壤进行翻耕,翻耕深度为26cm。所述的棉粕在撒施前进行破碎呈颗粒状,颗粒粒径≤0.25cm。在播种后农作物花蕾期对农田施入化肥,所述化肥与棉粕的重量比为1∶17.5。 实施例2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3不同地方在于确定农田盐渍化程度:测定盐分含量为3.326g/kg,确定为中度盐渍化土壤;棉粕施用量为195kg/亩,撒施棉粕之后,对土壤进行翻耕,翻耕深度为25.5cm。所述的棉粕在撒施前进行破碎呈颗粒状,颗粒粒径≤0.15cm。在播种后农作物花蕾期对农田施入化肥,所述化肥与棉粕的重量比为1∶14.5。 棉花长势明显优于空白处理,土壤盐分由3.326g/kg降至1.520g/kg,降低了54.3%,棉花产量比对照增加57.56%,增产效果十分显著。 实施例2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3不同地方在于确定农田盐渍化程度:测定盐分含量为3.512g/kg,确定为中度盐渍化土壤;棉粕施用量为198kg/亩,撒施棉粕之后,对土壤进行翻耕,翻耕深度为30cm。所述的棉粕在撒施前进行破碎呈颗粒状,颗粒粒径≤0.05cm。在播种后农作物花蕾期对农田施入化肥,所述化肥与棉粕的重量比为1∶20。 棉花长势明显优于空白处理,土壤盐分由3.512g/kg降至1.633g/kg,降低了53.5%,棉花产量比对照增加57.32%,增产效果十分显著。 实施例25: 新疆石河子市147团重度盐渍化农田,种植棉花品种为新陆早33号,面积为10亩,具体操作包括以下步骤: (1)、测定农田土壤盐分含量,确定农田盐渍化程度:测定盐分含量为5.134g/kg,确定为重度盐渍化土壤; (2)、在播种前1.5周将棉粕均匀撒施在土壤表层,依据农田盐渍化程度,确定棉粕施用量:棉粕施用量为220kg/亩; (3)撒施棉粕之后,对土壤进行翻耕,翻耕深度为15cm。 所述的棉粕在撒施前进行破碎呈颗粒状,颗粒粒径≤1cm。在播种后农作物花蕾期对农田施入化肥,所述化肥与棉粕的重量比为1∶10。 实施例26: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5不同地方在于棉粕施用量为200kg/亩,撒施棉粕之后,对土壤进行翻耕,翻耕深度为18cm。所述的棉粕在撒施前进行破碎呈颗粒状,颗粒粒径≤0.7cm。在播种后农作物花蕾期对农田施入化肥,所述化肥与棉粕的重量比为1∶15。 实施例27: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5不同地方在于棉粕施用量为250kg/亩,撒施棉粕之后,对土壤进行翻耕,翻耕深度为20cm。所述的棉粕在撒施前进行破碎呈颗粒状,颗粒粒径≤0.5cm。在播种后农作物苗期对农田施入化肥,所述化肥与棉粕的重量比为1∶17。 实施例28: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5不同地方在于棉粕施用量为270kg/亩,撒施棉粕之后,对土壤进行翻耕,翻耕深度为24cm。所述的棉粕在撒施前进行破碎呈颗粒状,颗粒粒径≤0.37cm。在播种后农作物花蕾期对农田施入化肥,所述化肥与棉粕的重量比为1∶19。 实施例29: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5不同地方在于棉粕施用量为285kg/亩,撒施棉粕之后,对土壤进行翻耕,翻耕深度为27cm。所述的棉粕在撒施前进行破碎呈颗粒状,颗粒粒径≤0.24cm。在播种后农作物花蕾期对农田施入化肥,所述化肥与棉粕的重量比为1∶20。 实施例30: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5不同地方在于棉粕施用量为300kg/亩,撒施棉粕之后,对土壤进行翻耕,翻耕深度为19.6cm。所述的棉粕在撒施前进行破碎呈颗粒状,颗粒粒径≤0.03cm。在播种后农作物花蕾期对农田施入化肥,所述化肥与棉粕的重量比为1∶16。 实施例31: 新疆石河子市144团非盐渍化农田,种植棉花品种为新陆早33号,面积为10亩,具体操作包括以下步骤: (1)、测定农田土壤盐分含量,确定农田盐渍化程度:测定盐分含量为0.834g/kg,确定为非盐渍化土壤; (2)、在播种前0.8周将棉粕均匀撒施在土壤表层,依据农田盐渍化程度,确定棉粕施用量:棉粕施用量为20kg/亩; (3)撒施棉粕之后,对土壤进行翻耕,翻耕深度为18cm。 所述的棉粕在撒施前进行破碎呈颗粒状,颗粒粒径≤1cm。在播种后农作物花蕾期对农田施入化肥,所述化肥与棉粕的重量比为1∶10。 实施例3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1不同地方在于棉粕施用量为40kg/亩,撒施棉粕之后,对土壤进行翻耕,翻耕深度为20cm。所述的棉粕在撒施前进行破碎呈颗粒状,颗粒粒径≤0.8cm。在播种后农作物花蕾期对农田施入化肥,所述化肥与棉粕的重量比为1∶15。 实施例3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1不同地方在于棉粕施用量为80kg/亩,撒施棉粕之后,对土壤进行翻耕,翻耕深度为30cm。所述的棉粕在撒施前进行破碎呈颗粒状,颗粒粒径≤0.3cm。在播种后农作物花蕾期对农田施入化肥,所述化肥与棉粕的重量比为1∶20。 实施例34: 新疆石河子市147团极重盐渍化农田,种植棉花品种为新陆早33号,面积为15亩,具体操作包括以下步骤: (1)、测定农田土壤盐分含量,确定农田盐渍化程度:测定盐分含量为11.52g/kg,确定为极重盐渍化土壤; (2)、在播种前0.8周将棉粕均匀撒施在土壤表层,依据农田盐渍化程度,确定棉粕施用量:棉粕施用量为200kg/亩; (3)撒施棉粕之后,对土壤进行翻耕,翻耕深度为10cm。 所述的棉粕在撒施前进行破碎呈颗粒状,颗粒粒径≤1cm。在播种后农作物花蕾期对农田施入化肥,所述化肥与棉粕的重量比为1∶10。 实施例35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4不同地方在于棉粕施用量为250kg/亩,撒施棉粕之后,对土壤进行翻耕,翻耕深度为17cm。所述的棉粕在撒施前进行破碎呈颗粒状,颗粒粒径≤0.8cm。在播种后农作物花蕾期对农田施入化肥,所述化肥与棉粕的重量比为1∶15。 实施例36: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4不同地方在于棉粕施用量为300kg/亩,撒施棉粕之后,对土壤进行翻耕,翻耕深度为22cm。所述的棉粕在撒施前进行破碎呈颗粒状,颗粒粒径≤0.5cm。在播种后农作物花蕾期对农田施入化肥,所述化肥与棉粕的重量比为1∶17.5。 实施例37: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4不同地方在于棉粕施用量为330kg/亩,撒施棉粕之后,对土壤进行翻耕,翻耕深度为27cm。所述的棉粕在撒施前进行破碎呈颗粒状,颗粒粒径≤0.45cm。在播种后农作物花蕾期对农田施入化肥,所述化肥与棉粕的重量比为1∶19。 实施例38: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4不同地方在于棉粕施用量为360kg/亩,撒施棉粕之后,对土壤进行翻耕,翻耕深度为29cm。所述的棉粕在撒施前进行破碎呈颗粒状,颗粒粒径≤0.32cm。在播种后农作物花蕾期对农田施入化肥,所述化肥与棉粕的重量比为1∶20。 实施例39: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4不同地方在于棉粕施用量为400kg/亩,撒施棉粕之后,对土壤进行翻耕,翻耕深度为30cm。所述的棉粕在撒施前进行破碎呈颗粒状,颗粒粒径≤0.05cm。在播种后农作物花蕾期对农田施入化肥,所述化肥与棉粕的重量比为1∶15.5。
《一种利用棉粕改良盐渍化土壤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利用棉粕改良盐渍化土壤的方法.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良盐渍化土壤的方法,尤其是一种利用棉粕改良盐渍化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播种前将棉粕均匀撒施在土壤表层,棉粕施用量为20400kg/亩,撒施棉粕之后对土壤进行翻耕,翻耕深度为10-30c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是一种能有效降低盐渍化土壤盐分、改善土壤生态环境、促进作物生长、经济实用的利用棉粕改良盐渍化土壤的方法。。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