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特别涉及到一种以中草药为原料制备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本发明还涉及该药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它通常以关节滑膜炎为特征。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呈逐年增多的趋势,滑膜炎持久反复发作,可导致关节内软骨和骨的破坏,关节功能障碍,甚至残废。血管炎病变累及全身各个器官,故本病又称为类风湿病。
目前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较多,但至今尚无特效疗法,仍停留于对炎症及后遗症的治疗,采取综合治疗,多数患者均能得到一定的疗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较多,这些药物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有不同的作用,大多是致力于表面症状的消失,不能标本兼治,不能消除复发,患者需要长期服用,有的药物的大量使用所产生的副作用也不容忽视。雷公藤是经国内多年实验研究出的具有良好疗效的药物,但该药物可以产生女性月经不调及停经,男性精子数量减少,皮疹,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腹痛腹泻等。在目前治疗风湿病比较常用的是通络开痹片等一些副作用比较少的纯中药,但类风湿就治愈后要很长时间来稳定病情,在服用各类药物过程中,对胃的伤害也是不可忽视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治疗效果好、成本低、副作用较小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
提供该药物的制备方法是本发明的另一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药物是由下述质量配比的原料制成:
萆 薢20-35 附 块15-30 生 姜5-15
白 术5-15 麻 黄5-15 生甘草5-15
知 母5-15 白 芍5-15 桂 枝8-15
泽 泻5-15 防 风5-15。
本发明药物各组份进一步的质量配比是:
萆 薢30 附 块20 生 姜9
白 术9 麻 黄9 生甘草9
知 母9 白 芍9 桂 枝12
泽 泻12 防 风9。
本发明药物的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取上述质量份数中药混合,加入150-300重量份的清水,文火煎0.5-2.5小时,反复煎3次后,取出药渣,将3次药液混合放入砂锅煎2-4小时,将药液浓缩成稠膏状,然后加入常规辅料,制成临床常用的片剂、胶囊剂、丸剂、颗粒、散剂、注射剂或膏剂。
祖国医学称本病为“痹症”。《素问·痹论篇》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也。”而《金匮要略》称本病为“历节病”,意即痛历遍身百节,乃痛痹之甚者。外邪侵袭经络,气血闭阻不能畅行,引起关节等处出现酸、痛、麻、重及屈伸不利等症状。也有因身体热盛,再受风寒湿邪,郁而化热,发为热痹者,故痹症又有寒痹和热痹之分。
本发明各药物的药理是:
桂枝:辛甘、温。入膀胱、心、肺三经。发汗解肌,温经通脉。治风寒表证,肩背肢节酸疼,胸痹痰饮,经闭。
白芍:性微寒,味苦、酸。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用于头痛眩晕、胁痛、腹痛、四肢挛痛、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
知母:性寒,味苦、甘。清热泻火,生津润燥。用于外感热病、肺热燥咳、骨蒸潮热、内热消渴、肠燥、便秘。
生甘草:性平,味甘。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缓解药物毒性。
麻黄:性温,味辛、微苦。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支气管哮喘。
白术:性温,味苦、甘。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
防风:性温,昧甘、辛。解表祛风,胜湿,止痉。用于感冒头痛、风湿痹痛、四肢拘挛、风湿瘙痒、破伤风。
方中麻黄加白术,诸痹的表证从汗而解,两药相配,不致过汗;桂附防风相合,能温经通阳;芍药知母养阴缓痛;生姜甘草和营调中,共奏通络行痹之效。这样能从根本上解决类风湿性关节炎问题,药方中各组份互补协同,辩证治疗,使得该药物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有很好疗效。
治疗时,将该药物于早、午、晚分三次服用。
应用本发明药物临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137例,结果显示,治愈89例,治愈率65%,有所好转31例,总有效率87.6%。临床试验结果证明,本发明药物效果明显、确切,并且无毒副作用,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
实施例1
按照下述重量准备原材料:
萆薢3kg、附块2kg、生姜0.9kg、白术0.9kg、麻黄0.9kg、生甘草0.9kg、知母0.9kg、白芍0.9kg、桂枝1.2kg、泽泻1.2kg、防风0.9。
将上述原料混合,加入30kg重量份的清水,文火煎1.5小时,反复煎3次后,取出药渣,将3次药液混合放入砂锅煎4小时,将药液浓缩成稠膏状,然后加入炼蜜,混合均匀,制成大蜜丸,包装后得成品。
实施例2
按照下述重量准备原材料:
萆薢3kg、附块2kg、生姜0.9kg、白术0.9kg、麻黄0.9kg、生甘草0.9kg、知母0.9kg、白芍0.9kg、桂枝1.2kg、泽泻1.2kg、防风0.9。
将上述原料混合,加入40kg重量份的清水,文火煎1小时,反复煎3次后,取出药渣,将3次药液混合放入砂锅煎3小时,将药液浓缩成稠膏状,然后将所得的稠膏状药物烘干、研碎、装胶囊,消毒,包装后得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