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固定器.pdf

上传人:g**** 文档编号:1205965 上传时间:2018-04-05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342.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136626.4

申请日:

2009.05.08

公开号:

CN101879087A

公开日:

2010.11.10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61B 17/70公开日:20101110|||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B 17/70申请日:20090508|||公开

IPC分类号:

A61B17/70

主分类号:

A61B17/70

申请人:

宝楠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叶安时

地址:

中国台湾台北市瑞光路258巷50号3楼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代理人:

何文彬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椎间固定器,包括有一板体及一本体,在该板体上设置有至少一弯折部,该至少一弯折部的厚度略薄于该板体与该多个耳部的厚度,透过该弯折部使得该椎间固定器的板体可弹性调整其弧度,让该板体上的耳部及另一耳部可弹性调整贴附于二颈椎体,使该椎间固定器完全配合每一病患颈椎弧度的生理状态,从而解决现有椎间固定器在手术后发生凸出、防止锁固于现有椎间固定器上的锁固组件松脱,及造成病患需再次手术的诸多困扰与不便等缺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椎间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板体,其一端具有一耳部,该耳部的中央部位开设有一第一孔洞,该板体的另一端具有一另一耳部,该另一耳部的中央部位开设有一第二孔洞,且于该第一孔洞及该第二孔洞的一个侧面分别设有多个翼片,并于该板体的中央部位开设有一第三孔洞,且该板体上设有至少一弯折部,该至少一弯折部的厚度略薄于该板体与该多个耳部的厚度;以及一本体,位在该板体的一个面并介于该耳部及该另一耳部之间,且该本体在对应该板体的第三孔洞处开设有一螺孔,该螺孔可供一锁固组件锁入其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间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板体为一弹性塑料材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椎间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多个翼片用以防止一另一锁固组件于锁固后松脱。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椎间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三孔洞于对应该本体的面设有一凸环,该凸环与该螺孔相接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椎间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凸环可与该板体一体成形或选自一垫圈。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椎间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至少一弯折部可设置在该板体的一个面、另一面,或设置在该板体的二个面上。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椎间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椎间固定器通过该至少一弯折部调整其弹性的弧度。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椎间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板体与该本体可为一体成形。

说明书

椎间固定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椎间固定器,尤其指一椎间固定器在其板体上设置有至少一弯折部,该至少一弯折部的厚度略薄于该板体与该多个耳部的厚度,透过该弯折部让该椎间固定器可弹性调整其弧度。

背景技术

人类的身体通过内部的各部位骨架加以支撑,以使得人体上的肌肉及血管不会因为重力的作用而堆栈在一起,而人体的骨架中,以脊椎为最重要部位,其自脑部向下延伸至股部,在脊椎中含有多数神经,而由多个脊椎节骨串接而成,若其中任一脊椎体产生位移,便会导致人体行动上的不便,倘若脊椎体产生位移严重,会导致终生无法行动的遗憾。

在脊椎中,以人类颈部的颈椎为最脆弱且纤细,此部位的结构与人类背部的脊椎结构相同,只是尺寸较小,且也更佳脆弱。

一般脊椎节骨在进行位移矫正时所使用的现有固定器,虽可提供矫正固定,但每个人的颈椎节骨的弧度大小不一样,病患在使用现有固定器进行矫正固定后,即有可能在手术后发生现有椎间固定器凸出或锁固于现有椎间固定器上的锁固组件松脱的情形。

参见图1,为现有椎间固定器1的立体示意图,该椎间固定器1由一板体11与一本体12一体成形,其中该板体11的一端侧向外平行延伸一凸耳111,该凸耳111上开设一孔洞1110,且于该板体11的另一端侧向外平行延伸一另一凸耳112,该另一凸耳112上开设另一孔洞1120;而于该板体11的一侧面延伸设有一本体12,使该本体12与该板体11呈现一体成形,并于该本体12的顶面与底面分别设有多个卡合齿121、122,该等卡合齿121、122为分别咬合二颈椎体间的接触面(图中未示),且于该本体12未与该板体11相延伸的各面上分别开设有一开口123,该等开口123为用以放置软骨等软组织。

当该椎间固定器1置入二颈椎体间后,可透过二锁固组件21、22分别穿过该等凸耳111、112上的孔洞1110及另一孔洞1120后锁固于该二颈椎体的中央部位(图中未示),由于人体的颈椎设置具有一定的弧度,而该椎间固定器1板体11上的多个凸耳111、112却呈水平设置,使得该椎间固定器1在置入与锁固在该二颈椎体间后,无法完全配合该颈椎的弧度生理状态,进而使手术后该椎间固定器1发生凸出,或锁固该椎间固定器1上的锁固组件21、22松脱,造成病患需再次手术的诸多困扰与不便。

参见图2,为现有另一椎间固定器3的立体示意图,该另一椎间固定器3由一板体31与一本体32一体成形,其中该板体31的一端侧向外倾斜延伸一凸耳311,该凸耳311上开设一孔洞3110,且于该板体31的另一端侧向外倾斜延伸另一凸耳312,该另一凸耳上开设有另一孔洞3120,并于该板体31的中央部位开设一开孔313;而于该板体31的一个侧面延伸设有一本体32,使该本体32与该板体31呈现一体成形,且该本体32呈一U型中空状,该本体32的顶面321略呈一弧形以符合二颈椎体间的接触面(图中未示)的弧形生理状态。

当该另一椎间固定器3置入二颈椎体间后,可透过二锁固组件41、42分别穿过该等凸耳311、312上的孔洞3110及该另一孔洞3120后锁固于二颈椎体的中央部位(图中未示),即便该板体31上的凸耳311及另一凸耳312已分别设计为向该本体32方向倾斜一弧度,以此符合二颈椎体串接后的弧度,但该另一椎间固定器3由于为金属材质所制,除了弹性度较为不佳之外,该多个凸耳311、312的倾斜弧度设置,并不一定完全符合每一病患的颈椎整体弧度,因此在置入该另一椎间固定器3时,仍可能发生与病患颈椎弧度无法完全配合的生理状态,同样地会使手术后该另一椎间固定器3发生凸出,或锁固该另一椎间固定器3上的锁固组件松脱41、42,造成病患需再次手术的诸多困扰与不便。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椎间固定器1、3无法真正符合每个人的颈椎整体弧度,因此,如何提供较佳的椎间固定器以满足现实所需,即为本发明此次申请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有鉴于上述现有椎间固定器仍有诸多缺点;因此,发明人经过长久努力研究与实验,终于开发设计出本发明的一种「椎间固定器」。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椎间固定器,在板体上设置有至少一弯折部,透过该弯折部使得该椎间固定器可弹性调整其弧度,使该椎间固定器完全配合每一病患颈椎整体弧度的生理状态,从而达到改善手术后现有椎间固定器发生凸出、防止锁固于现有椎间固定器上的锁固组件松脱,及使病患无需再次手术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椎间固定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现有另一椎间固定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椎间固定器的板体一面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椎间固定器的板体另一面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椎间固定器的本体立体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椎间固定器的组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参见图3至图6,分别为本发明椎间固定器5的板体立体示意图及该椎间固定器5的组合立体示意图,该椎间固定器5由一板体51及一本体52所构成。

该板体51的一端向上延伸一耳部511,该耳部511的中央部位开设有一第一孔洞5110,该本体51的另一端向下延伸另一耳部512,该另一耳部512的中央部位开设有一第二孔洞5120,且于该第一孔洞5110及该第二孔洞5120的一个侧面分别设有多个翼片5111、5121;而该板体51的中央部位开设有一第三孔洞513,该第三孔洞513于对应该本体52的面设有一凸环5130(在本实施例中,该凸环5130与该板体51一体成形,也可选自一垫圈),且于该板体51上设置有至少一弯折部514(如图3及图4所示),该至少一弯折部514的厚度略薄于该板体51与该多个耳部511、512的厚度,从而使得该椎间固定器5可弹性弯折,该板体51为一弹性塑料材质所制成。其中,该板体51的厚度是指该板体51上除该至少一弯折部514、耳部511和512之外剩余部分的厚度,该至少一弯折部514的厚度略薄于该剩余部分的厚度,并且,该至少一弯折部514的厚度略薄于耳部511的厚度,以及略薄于耳部512的厚度。通常该剩余部分、耳部511和耳部512均为等厚的,当然这三个部分中的任一个也可以为不等厚的,无论该剩余部分、耳部511和耳部512中哪一个为不等厚时,该至少一弯折部514的厚度均略薄于该不等厚部分中的最薄厚度。

在本发明中,该弯折部514的位置可设置在该板体51的一个面、另一面,或同时设置于该板体51的一个面及另一面上,从而使得该椎间固定器可弹性弯折,使该椎间固定器5完全配合每一病患颈椎整体弧度的生理状态。

该本体52的一个侧面开设有一螺孔520(如图5所示),该螺孔520可透过一锁固组件6(如图6所示)与该板体51的第三孔洞513相螺合,且与该凸环5130相接触,使该本体52与该板体51相组合,让该本体52位于该板体51的一个面并介于该耳部511及该另一耳部512之间,而前述该板体51与该本体52的组合方式并不以此为限,该板体51与该本体52也可一体成形。

该本体52的顶面与底面分别设有多个卡合齿521、522,及设置有一自该顶面中央部位贯穿至该底面中央部位的贯穿孔523,(如图5所示),该贯穿孔523用以置放病患的一植骨组织。

通过上述构件,使用时,将该本体52置入二颈椎体间后,可透过一另一锁固组件7a、7b(如图6所示)分别穿过该多个耳部511、512的孔洞5110、5120后锁固于该二颈椎体的中央部位(图中未示),且通过该多个孔洞5110、5120的多个翼片5111可防止该多个另一锁固组件7a、7b松脱,以使该椎间固定器5的板体51透过该弯折部514弹性调整其弧度,从而完全配合病患颈椎整体弧度的生理状态,有效改善手术后该椎间固定器5凸出,或防止锁固于该椎间固定器5的另一锁固组件7a、7b松脱,及使病患无需再次手术,进行颈椎病变的治疗。

由此可知,本发明有别于现有技术的关键为:本发明椎间固定器5在板体51上设置有至少一弯折部514,该至少一弯折部514的厚度略薄于该板体51与该多个耳部511、512的厚度,透过该弯折部514可使该椎间固定器5具有较佳且灵活的弹性,以进行灵活地调整该椎间固定器5耳部511及另一耳部512的弧度,令其能够完全符合每一病患颈椎弧度的生理状态,有效改善现有椎间固定器1、3的凸耳111、112、311、312(如第一、二图所示)不是呈水平设置无法完全配合该颈椎的弧度生理状态,就是倾斜弧度设置不一定完全符合每一病患的颈椎整体弧度,所造成手术后的诸多困扰与风险,故本发明实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及实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椎间固定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椎间固定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椎间固定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椎间固定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椎间固定器.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一种椎间固定器,包括有一板体及一本体,在该板体上设置有至少一弯折部,该至少一弯折部的厚度略薄于该板体与该多个耳部的厚度,透过该弯折部使得该椎间固定器的板体可弹性调整其弧度,让该板体上的耳部及另一耳部可弹性调整贴附于二颈椎体,使该椎间固定器完全配合每一病患颈椎弧度的生理状态,从而解决现有椎间固定器在手术后发生凸出、防止锁固于现有椎间固定器上的锁固组件松脱,及造成病患需再次手术的诸多困扰与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