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渗灌种植方法.pdf

上传人:n****g 文档编号:1205907 上传时间:2018-04-05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48.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219699.2

申请日:

2010.06.25

公开号:

CN101878716A

公开日:

2010.11.10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01G 1/00公开日:20101110|||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G 1/00申请日:20100625|||公开

IPC分类号:

A01G1/00; A01G25/06

主分类号:

A01G1/00

申请人:

内蒙古农业大学; 内蒙古民丰薯业有限公司

发明人:

樊明寿; 张国; 李慧成; 杜文亮; 孙上峰; 张子义

地址:

010018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昭乌达路306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呼和浩特北方科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5100

代理人:

王社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马铃薯渗灌种植方法。其种植过程为先开沟,沟宽为19-23cm、沟深为6-10cm,沟内交错播种二行马铃薯种薯,行距18-22cm、株距23-42cm,覆土起低垄,上述二行为一垄,相邻垄距为87-93cm,在垄上浅铺地埋式滴灌带,地埋式滴灌带铺设于二行中间上方,并位于覆土地表下2-5cm,待出苗10天后再培土起垄。本种植方法可以节约水资源,减少肥料淋洗,降低病虫害的发生,增加产量,保护环境。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马铃薯渗灌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开沟,沟宽为19-23cm、沟深为6-10cm,沟内交错播种二行马铃薯种薯,行距18-22cm、株距23-42cm,覆土起低垄,上述二行为一垄,相邻垄距为87-93cm,在垄上浅铺地埋式滴灌带,地埋式滴灌带铺设于二行中间上方,并位于覆土地表下2-5cm,待出苗10天后再培土起垄。

说明书

马铃薯渗灌种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马铃薯的种植方法,具体地说是在播马铃薯种薯的过程中,通过铺设地埋式滴灌带,在需水时滴灌带缓慢滴水渗入土壤,供马铃薯所需水肥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马铃薯生长过程耗水较多,在北方干旱地区受水源水量影响,制约了种植面积的扩大。马铃薯的传统种植方法中,供水、追肥和喷药分别进行,难以实现水肥一体化;而目前的马铃薯铺膜滴灌种植方法,费工费时,薯块在膜下生长,产量受到影响。在此生产过程中,混在土壤里的地膜也影响后茬植物根系发育,并污染环境。研究一种可节约水资源、降低地表空气湿度、减少病虫害发生、实现水肥一体化的马铃薯地埋式滴灌种植方法,有利于集约化经营,稳产高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马铃薯地埋式滴灌种植方法,这种种植方法综合采用马铃薯种薯在种植土层的空间合理分布,将地埋式滴灌带铺设在种子带的有效位置,使土壤养分、苗间通风、光照和水肥利用得到改善。本方法可节约水资源、减少肥料淋洗、降低病虫害发生、增加产量,所用的地埋式滴灌带可回收再利用,不污染环境。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由如下方案来解决:一种马铃薯地埋式滴灌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开沟,沟宽为19-23cm、沟深为6-10cm,沟内交错播种二行马铃薯种薯,行距18-22cm、株距23-42cm,覆土起低垄,上述二行为一垄,相邻垄距为87-93cm,在垄上浅铺地埋式滴灌带,地埋式滴灌带铺设于二行中间上方,并位于覆土地表下2-5cm,待出苗10天后再培土起垄。根据农艺要求分两次中耕起垄,培土垄高距沟底24-32cm。

本发明的优点是:马铃薯种薯在种植土层的空间合理分布,地埋式滴灌带铺设与种子带的有效布置,使土壤养分、苗间通风、光照和水肥利用得到改善。播马铃薯种薯的过程中,在行间浅层铺设地埋式滴灌带,通过滴灌带滴头缓慢滴水渗入附近土壤,再借助土壤毛细管和水的渗透作用,将水扩散到整个根层。本种薯方法可节约水资源,减少肥料淋洗,降低病虫害的发生频率,增加产量。地埋式滴灌带可回收再利用,不污染环境。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举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马铃薯地埋式滴灌种植方法剖面示意图

图2是马铃薯地埋式滴灌种植方法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在商品薯的生产中,先开沟宽度为22cm,开沟距地表深度为8cm。马铃薯种薯2行距20cm、株距以40cm交错排列。相邻垄距为90cm。覆土起低垄,垄高距沟底14cm。地埋式滴灌带1铺设于马铃薯种薯2的两行中间上方,且位于覆土后的地表下2cm。出苗10天后再培土起垄,根据农艺要求分两次中耕起垄,培土垄高距沟24-32cm。该模式可保证马铃薯根系在土壤中合理分布,充分利用土壤水肥资源,并获得较高的商品薯率。

实施例2:如图1、图2所示,在种薯的生产中,先开沟宽度为22cm,开沟距地表深度为8cm。马铃薯种薯2小行距20cm、株距以25cm交错排列。相邻垄距为90cm。覆土起低垄,垄高距沟底14cm。地埋式滴灌带1铺设于马铃薯种薯2的两行中间上方,且位于覆土后的地表下2cm。出苗10天后再培土起垄,根据农艺要求分两次中耕起垄,培土垄高距沟24-32cm。该模式可保证马铃薯根系在土壤中合理分布,充分利用土壤水肥资源,并获得较高的商品薯率。

马铃薯渗灌种植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马铃薯渗灌种植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马铃薯渗灌种植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铃薯渗灌种植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铃薯渗灌种植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马铃薯渗灌种植方法。其种植过程为先开沟,沟宽为19-23cm、沟深为6-10cm,沟内交错播种二行马铃薯种薯,行距18-22cm、株距23-42cm,覆土起低垄,上述二行为一垄,相邻垄距为87-93cm,在垄上浅铺地埋式滴灌带,地埋式滴灌带铺设于二行中间上方,并位于覆土地表下2-5cm,待出苗10天后再培土起垄。本种植方法可以节约水资源,减少肥料淋洗,降低病虫害的发生,增加产量,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