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头调背的全自动大蒜插播机.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1201471 上传时间:2018-04-05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1,020.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200900.2

申请日:

2010.06.17

公开号:

CN101878687A

公开日:

2010.11.10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A01C 7/04申请日:20100617授权公告日:20120411终止日期:20140617|||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C 7/04申请日:20100617|||公开

IPC分类号:

A01C7/04; A01C7/20

主分类号:

A01C7/04

申请人:

魏传水

发明人:

魏传水; 魏宁; 胡爱莲

地址:

271100 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鲁中西大街13号8号楼3单元3楼东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头调背的全自动大蒜插播机,包括动力传动机构和机架,其特征在于在机架上设有簸动送种箱(1)、逐瓣分离送种板(2)、翻转开口式蒜瓣平落器(3)、蒜瓣调头调背器(4)、蒜瓣垂直插播器(5),其进出口依次对应,翻转开口式蒜瓣平落器(3)、蒜瓣调头调背器(4)及蒜瓣垂直插播器(5)分别由控制蒜瓣有序下落的凸轮组(6)和控制插播的主动凸轮组(7)驱动控制。该大蒜插播机,能使蒜瓣在排出过程中不堵塞、不损伤、成排单瓣顺序输出;调头、调背及直立插播,能使蒜瓣种的弓背方向与播种的行向一致,可提高蒜的亩产量;可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自动化程度高。可广泛用于大蒜播种。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可调头调背的全自动大蒜插播机,包括动力传动机构和机架,其特征在于在机架上设有簸动送种箱(1)、逐瓣分离送种板(2)、翻转开口式蒜瓣平落器(3)、蒜瓣调头调背器(4)、蒜瓣垂直插播器(5),簸动送种箱(1)的出口与逐瓣分离送种板(2)的进口相对接,逐瓣分离送种板(2)的出口与翻转开口式蒜瓣平落器(3)的进口相对接,翻转开口式蒜瓣平落器(3)的下蒜口与蒜瓣调头调背器(4)的上口相对应,蒜瓣调头调背器(4)的下口与蒜瓣垂直插播器(5)的蒜瓣种落入口相对应,翻转开口式蒜瓣平落器(3)和蒜瓣调头调背器(4)由控制蒜瓣有序下落的凸轮组(6)驱动控制,蒜瓣垂直插播器(5)由控制插播的主动凸轮组(7)驱动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头调背的全自动大蒜插播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簸动送种箱(1),包括簸萁状箱体(101)、震动轴(102)、震动臂(103)、震动轴定位架(104)、箱体固定轴(105)构成,震动轴(102)的端部插入震动轴定位架(104)的斜孔(106)内,簸萁状箱体(101)的簸萁口置于震动轴定位架(104)的内侧,并与震动轴(102)固定,在震动轴定位架(104)的前侧固定断面为凹弧槽的下蒜瓣滑道(107),在震动轴(102)的中部焊接固定震动臂(103),震动臂(103)向下前方延伸,与凸轮(108)相接触,在簸萁状箱体(101)后端的底部设有箱体固定轴(10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头调背的全自动大蒜插播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逐瓣分离送种板(2),包括断面为“U”形的“U”形滑道槽(201)、“U”形滑道槽(201)的转动轴(202)、“U”形滑道槽(201)的震动臂(203)和“U”形滑道槽(201)的震动凸轮(204)构成,“U”形滑道槽(201)的下蒜种的一端向下倾斜,在“U”形滑道槽(201)的下种端底部焊接固定“U”形滑道槽(201)的震动臂(203),“U”形滑道槽(201)的震动臂(203)的下端触及“U”形滑道槽(201)的震动凸轮(20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头调背的全自动大蒜插播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翻转开口式蒜瓣平落器(3),包括左转动挡板(301)、右转动挡板(302)、左开口控制板(303)、右开口控制板(304)、开口楔块(305)、止蒜压板(306)、止蒜压板下压杆(307)构成,左转动挡板(301)和右转动挡板(302)分别通过相应的翻转轴(309)安装在机架上,在左转动挡板(301)和右转动挡板(302)的上部内侧焊接左开口控制板(303)和右开口控制板(304),左开口控制板(303)和右开口控制板(304)通过交接轴(310)形成夹口,在左开口控制板(303)和右开口控制板(304)之间的夹口内插入开口楔块(305),开口楔块(305)的上端固定在楔块连杆(308)上,楔块连杆(308)与控制蒜瓣有序下落的凸轮组(6)中控制翻转开口式蒜瓣平落器(3)下口开闭的凸轮(601)相接触,在左转动挡板(301)和右转动挡板(302)下端部内侧之间设有拉簧(312),在楔块连杆(308)的底部设有弹簧(311);停止蒜瓣进入的止蒜压板(306)的一端通过触簧与止蒜压板下压杆(307)连接,止蒜压板下压杆(307)上端穿过滑套与控制蒜瓣有序下落的凸轮组(6)中控制止蒜压板(306)起落的凸轮(603)相接触,在停止蒜瓣进入的止蒜压板(306)的上侧设有拉起弹簧(313),停止蒜瓣进入的止蒜压板(306)处在“U”形滑道槽(201)出蒜口的上侧,且与“U”形滑道槽(201)的平面平行。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头调背的全自动大蒜插播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蒜瓣调头调背器(4),包括内腔为球面的前壳体(401)、内腔为球面的后壳体(402)和铰接销轴(403)构成,内腔为球面的前壳体(401)和内腔为球面的后壳体(402)对扣为内腔为半球面的壳体,在对扣的口沿交接点上设有铰接销轴(403),在内腔为球面的前壳体(401)和内腔为球面的后壳体(402)的外壁角部设有固定架(404),内腔为球面的前壳体(401)和内腔为球面的后壳体(402)的外壁角部的活动轴(405)卡在相应的固定架(404)内,在一侧的铰接销轴(403)上连接上垂直拉杆(407),在垂直拉杆(407)上设有滑套(408),垂直拉杆(407)的上端穿过滑套(408)与垂直拉杆连杆(410)固定连接,垂直拉杆连杆(410)与控制蒜瓣有序下落的凸轮组(6)中控制蒜瓣调头调背器(4)下口开闭的凸轮(602)相接触,在滑套(408)的底部设有弹簧(409)。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头调背的全自动大蒜插播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蒜瓣垂直插播器(5),包括鸭嘴状插播腿(501)、鸭嘴状插播腿(501)的滑动托架(502)、鸭嘴状插播腿(501)的转动轴(503)、鸭嘴状插播腿(501)的闭口弹簧(504)、鸭嘴状插播腿(501)的开口控制夹板(505)、鸭嘴状插播腿(501)的滑杆(506)、滑杆(506)上的弹簧(507)、按压插播杆(508)、按压插播杆(508)的上提弹簧(509)和插播凸轮触板(510)构成,插播凸轮触板(510)与控制插播的主动凸轮组(7)中的插播凸轮(702)相接触,鸭嘴状插播腿(501)分左、右两片对扣而成,鸭嘴状插播腿(501)的左、右两片的中部均通过相应的转动轴(503)固定在鸭嘴状插播腿(501)的滑动托架(502)上,鸭嘴状插播腿(501)的滑动托架(502)中部的通孔套在鸭嘴状插播腿(501)的滑杆(506)上,在鸭嘴状插播腿(501)的中上部外侧设有鸭嘴状插播腿(501)的闭口弹簧(504),鸭嘴状插播腿(501)的上端卡在鸭嘴状插播腿(501)的开口控制夹板(505)的夹口内,在滑杆(506)上设有弹簧(507),滑杆(506)为水平设置,其后端与垂直的按压插播杆(508)的下端焊接固定为一体,在按压插播杆(508)的上端焊接固定上插播凸轮触板(510),在按压插播杆(508)的中部设有导向滑套(512),鸭嘴状插播腿(501)的开口控制夹板(505)的后端水平焊接固定在按压插播杆(508)上。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头调背的全自动大蒜插播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蒜瓣有序下落的凸轮组(6),包括转动轴(604)、控制翻转开口式蒜瓣平落器(3)下口开闭的凸轮(601)、控制蒜瓣调头调背器(4)下口开闭的凸轮(602)、控制止蒜压板(306)起落的凸轮(603)和伞形齿轮(605)构成,控制翻转开口式蒜瓣平落器(3)下口开闭的凸轮(601)、控制蒜瓣调头调背器(4)下口开闭的凸轮(602)和控制止蒜压板(306)起落的凸轮(603)固定在同一根转动轴(604)上,在转动轴(604)的端部设有伞形齿轮(605);控制蒜瓣有序下落的凸轮组(6)设的组数与大蒜规定的播种行数一致。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头调背的全自动大蒜插播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插播的主动凸轮组(7),由转动轴(701)和插播凸轮(702)构成,插播凸轮(702)固定在转动轴(701)上,在转动轴(701)上设有伞形齿轮(703),控制插播的主动凸轮组(7)上的伞形齿轮(703)和控制蒜瓣有序下落的凸轮组(6)上的伞形齿轮(605)啮合,插播凸轮(702)设定个数与大蒜规定的播种行数一致。

说明书

可调头调背的全自动大蒜插播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蒜播种设备的改进,属农业机械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可调头调背的全自动大蒜插播机。

背景技术

大蒜是我国北方的一种重要经济作物,具有杀菌、抑菌、抗毒等医疗和保健功能,对高血脂、糖尿病、心脏病及胃肠等癌症有减轻症状及治疗作用,因此不少人有食蒜的习惯,也产生了大蒜的加工系列产品。我国是全球最主要的大蒜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年产量大约占世界总产量的1/3,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但是,由于大蒜蒜瓣包括了鳞芽尖、弓形膨大体和根部,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和弓背,在人工插播过程中,一般采用南北向沟行,要求蒜瓣的鳞芽尖直立朝上和弓背朝前或朝后播种,这就导致了机械播种的困难。目前的播种方法,大多采用人工一瓣一瓣的插播,虽能保证鳞芽尖朝上和弓背朝前或朝后播种的要求,但存在着劳动强度大、费时费力、劳动效率低、生产成本高的不足,不适应大面积种植的要求。为了克服以上不足,许多科技人员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如有的研制了“大蒜平播机”,虽然经过试验平播不影响产量,但在蒜头的外形上有些变化,其蒜茎略有偏斜,在出口销售中多少受点影响,另外,也不符合通常播种的习惯,难以推广应用;再如一种“大蒜点播技术”,为蒜瓣的鳞芽尖朝上提出了方案,首先压出种穴,然后再用机械将蒜瓣送入种穴,蒜瓣在送入过程中,蒜鳞尖朝向处于自由状态,当投送到种穴内时,由于重心的作用,蒜鳞尖自然朝上,这种方案虽有一定效果,但劳动效率低,准确率低,垂直率低,所以也难以用于实践;还有一种“大蒜播种技术”,由蒜瓣分配机构、播穴管、按种杆组成,该技术基本上解决了蒜瓣的鳞芽尖向上问题,但所述的蒜瓣分配机构是用人工将蒜瓣的鳞芽尖朝向排好,所以,其劳动效率仍然较低;还有一种“大蒜栽植机”,包括机架、动力装置、行走机构、传动机构、排种器、蒜瓣鳞芽尖方向控制器、播种器构成,所述的蒜瓣鳞芽尖方向控制器为一后斜螺纹或波纹管体,蒜瓣在进入后斜螺纹或波纹管体内时,如蒜鳞芽尖已经朝上,蒜瓣在自身的重力下顺利通过,如果蒜鳞芽尖横着或向下,则蒜瓣鳞芽尖与波纹或螺纹发生碰撞,在阻力和蒜瓣的重力下,蒜瓣翻转,使鳞芽尖朝上,再进入播种器;所述的播种器为一直管,蒜瓣从直管内送入开出的蒜沟,最后覆土。这种“大蒜栽植机”虽有蒜瓣鳞芽尖方向控制器和播种器,但蒜瓣鳞芽尖朝上的准确率仍较低。另外,以上所有的播种机构均未解决弓背朝向对产量的影响问题。据试验数据统计,在以南北向行插播时,蒜瓣的弓背朝前或朝后,长出的蒜叶与行向垂直,接受阳光多而均匀,大蒜的产量可提高10-20%,显然,不解决蒜瓣弓背朝向的问题,对大蒜产量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目前,尚未见不仅能使蒜瓣鳞芽尖自动朝上插播,而且又能使蒜瓣弓背朝前或朝后插播技术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头调背的全自动大蒜插播机,该插播机,既能采用机械方式进行插播,从而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又能使蒜瓣的鳞芽朝上,直立插播,从而保证大蒜头有个好的外观;还能使蒜瓣的弓背朝前或朝后,在南北向行播中,使蒜叶接收更多的阳光,从而提高大蒜的产量。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可调头调背的全自动大蒜插播机,包括动力传动机构和机架,其特征在于在机架上设有簸动送种箱、逐瓣分离送种板、翻转开口式蒜瓣平落器、蒜瓣调头调背器、蒜瓣垂直插播器,簸动送种箱的出口与逐瓣分离送种板的进口相对接,逐瓣分离送种板的出口与翻转开口式蒜瓣平落器的进口相对接,翻转开口式蒜瓣平落器的下蒜口与蒜瓣调头调背器的上口相对应,蒜瓣调头调背器的下口与蒜瓣垂直插播器的蒜瓣种落入口相对应,翻转开口式蒜瓣平落器和蒜瓣调头调背器由控制蒜瓣有序下落的凸轮组驱动控制,蒜瓣垂直插播器由控制插播的主动凸轮组驱动控制。通过簸动送种箱的簸动原理使蒜瓣种逐步输入逐瓣分离送种板的滑道内;通过逐瓣分离送种板,使蒜瓣种在逐瓣分离送种板的滑道内分离成按单行排列行进的单瓣,并有次序的进入翻转开口式蒜瓣平落器内,使进入翻转开口式蒜瓣平落器内的蒜瓣的鳞芽朝侧上方或水平;通过翻转开口式蒜瓣平落器的下口打开,使翻转开口式蒜瓣平落器内的蒜瓣种落入蒜瓣调头调背器内,由于蒜瓣的重心靠近蒜根的弓背侧,而蒜瓣调头调背器的内腔为球形弧面,所以落入蒜瓣调头调背器内的蒜瓣,其鳞芽朝上方或朝侧上方,且蒜瓣的弓背朝下,使落入蒜瓣调头调背器内的蒜瓣进行了调头和调背。

所述的簸动送种箱,包括簸萁状箱体、震动轴、震动臂、震动轴定位架、箱体固定轴构成,震动轴的端部插入震动轴定位架的斜孔内,簸萁状箱体的簸萁口置于震动轴定位架的内侧,并与震动轴固定,在震动轴定位架的前侧固定断面为凹弧槽的下蒜瓣滑道,在震动轴的中部焊接固定震动臂,震动臂向下前方延伸,与凸轮相接触,在簸萁状箱体后端的底部设有箱体固定轴,凸轮、震动轴定位架和箱体固定轴均固定在机架上,凸轮通过动力传动机构连接转动,通过使簸萁状箱体产生簸萁的簸动动作,簸出的蒜瓣种进入断面为凹弧槽的下蒜瓣滑道;

所述的逐瓣分离送种板,包括断面为“U”形的“U”形滑道槽、“U”形滑道槽的转动轴、“U”形滑道槽的震动臂和“U”形滑道槽的震动凸轮构成,“U”形滑道槽的下蒜种的一端向下倾斜,“U”形滑道槽与水平面的夹角α可调,在“U”形滑道槽的下种端底部焊接固定“U”形滑道槽的震动臂,“U”形滑道槽的震动臂的下端触及“U”形滑道槽的震动凸轮,“U”形滑道槽的震动凸轮安装在机架上,通过动力传动机构连接转动,当“U”形滑道槽的震动凸轮转动时,震动凸轮的尖端部有节奏的撞击“U”形滑道槽的震动臂,使排列在“U”形滑道槽内的蒜瓣种产生一种向前上方移动的力,从而向前移动一定的距离,由于在“U”形滑道槽内的蒜瓣种所受的力臂从下种端至“U”形滑道槽的转动轴之间逐渐减小,所以在“U”形滑道槽内的蒜瓣种向前移动的距离也随之逐渐减小,所以在“U”形滑道槽内的蒜瓣种总是在下种端移动的最快,使蒜瓣种分离、有序的排入翻转开口式蒜瓣平落器内;

所述的翻转开口式蒜瓣平落器,包括左转动挡板、右转动挡板、左开口控制板、右开口控制板、开口楔块、止蒜压板、止蒜压板下压杆构成,左转动挡板和右转动挡板分别通过相应的翻转轴安装在机架上,在左转动挡板和右转动挡板的上部内侧焊接左开口控制板和右开口控制板,左开口控制板和右开口控制板通过交接轴形成夹口,在左开口控制板和右开口控制板之间的夹口内插入开口楔块,开口楔块的上端固定在楔块连杆上,楔块连杆与控制蒜瓣有序下落的凸轮组中控制翻转开口式蒜瓣平落器下口开闭的凸轮相接触,当控制蒜瓣有序下落的凸轮组转动时,其中的控制翻转开口式蒜瓣平落器下口开闭的凸轮按动楔块连杆,楔块连杆上的开口楔块下压,开口楔块向下插入左开口控制板和右开口控制板之间的夹口内,左转动挡板和右转动挡板便同时向外翻转开口,左转动挡板和右转动挡板之间的蒜瓣种落下,在左转动挡板和右转动挡板下端部内侧之间设有拉簧,当开口楔块向上提出开口左控制板和开口右控制板的夹口内时,在拉簧的作用下,左转动挡板和右转动挡板同时向内翻转,使左转动挡板和右转动挡板的下口闭合,楔块连杆端部滑动固定在机架的上下滑槽内,在楔块连杆的底部设有弹簧,弹簧安装在机架上;停止蒜瓣进入的止蒜压板的一端通过触簧与止蒜压板下压杆连接,止蒜压板下压杆上端穿过滑套与控制蒜瓣有序下落的凸轮组中控制止蒜压板起落的凸轮相接触,在停止蒜瓣进入的止蒜压板的上侧设有拉起弹簧,拉起弹簧的座端固定在机架上,停止蒜瓣进入的止蒜压板处在“U”形滑道槽出蒜口的上侧,且与“U”形滑道槽的平面平行,当控制蒜瓣有序下落的凸轮组中控制止蒜压板起落的凸轮的尖端部向下按动停止蒜瓣进入的止蒜压板连杆时,停止蒜瓣进入的止蒜压板连杆下压止蒜压板下压杆,则按压停止蒜瓣进入的止蒜压板,使处在“U”形滑道槽出蒜口内的蒜瓣种受压而停止落下,此动作与左转动挡板和右转动挡板同时向外翻转开口落蒜同时进行,同理,停止蒜瓣进入的止蒜压板上抬与左转动挡板和右转动挡板同时向内翻转闭口同时进行,由同一个控制蒜瓣有序下落的凸轮组进行驱动;

所述的蒜瓣调头调背器,包括内腔为球面的前壳体、内腔为球面的后壳体和铰接销轴构成,内腔为球面的前壳体和内腔为球面的后壳体对扣为内腔为半球面的壳体,在对扣的口沿交接点上设有铰接销轴,在内腔为球面的前壳体和内腔为球面的后壳体的外壁角部设有固定架,内腔为球面的前壳体和内腔为球面的后壳体的外壁角部的活动轴卡在相应的固定架内,在一侧的铰接销轴上连接上垂直拉杆,在垂直拉杆上设有滑套,垂直拉杆的上端穿过滑套与垂直拉杆连杆固定连接,垂直拉杆连杆与控制蒜瓣有序下落的凸轮组中控制蒜瓣调头调背器下口开闭的凸轮相接触,在滑套的底部设有弹簧当控制蒜瓣有序下落的凸轮组中控制蒜瓣调头调背器下口开闭的凸轮转动时,其尖端触及垂直拉杆连杆时,便按压垂直拉杆,垂直拉杆便同时下压内腔为球面的前壳体和内腔为球面的后壳体的铰接销轴处,使内腔为球面的前壳体和内腔为球面的后壳体同时沿活动轴向外转动,使内腔为球面的前壳体和内腔为球面的后壳体的下口敞开,使其内的蒜瓣种根部朝下、弓背朝前或朝后的落下;在滑套的底部设有弹簧,弹簧的弹簧座固定在机架上,当控制蒜瓣有序下落的凸轮组中控制蒜瓣调头调背器下口开闭的凸轮转动,使其尖端转在上方时,在弹簧的作用下,垂直拉杆上提,垂直拉杆便同时拉动内腔为球面的前壳体和内腔为球面的后壳体的铰接销轴处,使内腔为球面的前壳体和内腔为球面的后壳体同时向内转动,使内腔为球面的前壳体和内腔为球面的后壳体的下口闭合,等候下一个蒜瓣种的落入;

所述的蒜瓣垂直插播器,包括鸭嘴状插播腿、鸭嘴状插播腿的滑动托架、鸭嘴状插播腿的转动轴、鸭嘴状插播腿的闭口弹簧、鸭嘴状插播腿的开口控制夹板、鸭嘴状插播腿的滑杆、滑杆上的弹簧、按压插播杆、按压插播杆的上提弹簧和插播凸轮触板构成,插播凸轮触板与控制插播的主动凸轮组中的插播凸轮相接触,鸭嘴状插播腿分左、右两片对扣而成,鸭嘴状插播腿的左、右两片的中部均通过相应的转动轴固定在鸭嘴状插播腿的滑动托架上,鸭嘴状插播腿的滑动托架中部的通孔套在鸭嘴状插播腿的滑杆上,在鸭嘴状插播腿的中上部外侧设有鸭嘴状插播腿的闭口弹簧,鸭嘴状插播腿的上端卡在鸭嘴状插播腿的开口控制夹板的夹口内,在滑杆上设有弹簧,滑杆为水平设置,其后端与垂直的按压插播杆的下端焊接固定为一体,在按压插播杆的上端焊接固定上插播凸轮触板,在按压插播杆的中部设有导向滑套,导向滑套固定在机架上,鸭嘴状插播腿的开口控制夹板的后端水平焊接固定在按压插播杆上,当控制插播的主动凸轮组中的插播凸轮的尖端触及插播凸轮触板时,在插播凸轮触板上的按压插播杆下压,通过与其相连接固定的滑杆和滑杆上的滑动托架向下推动,使鸭嘴状插播腿快速插入土壤内,当鸭嘴状插播腿插入土壤内后,鸭嘴状插播腿受到土壤的阻力,停止跟随机架向前移动,这时,由于机架向前移动,而鸭嘴状插播腿受阻,所以滑杆向鸭嘴状插播腿的滑动托架的滑孔内插入,滑杆上的弹簧被压缩,与此同时,固定在按压插播杆上的开口控制夹板的后端狭窄端向前推,使鸭嘴状插播腿的上端卡入开口控制夹板的后端狭窄端的夹口内,使鸭嘴状插播腿的下端左、右两片同时向外转动,使鸭嘴状插播腿的下端开口;当控制插播的主动凸轮组中的插播凸轮转动,其尖端沿插播凸轮触板滑动而又离开插播凸轮触板时,按压插播杆的上提弹簧向上弹起,从而使按压插播杆上提,带动鸭嘴状插播腿提出土壤,鸭嘴状插播腿失去土壤的阻力,滑杆上的弹簧伸展,推动滑动托架向前移动,带动鸭嘴状插播腿向前移至与蒜瓣调头调背器相对应的位置,与此同时,鸭嘴状插播腿的上端也推入开口控制夹板的前端宽端的夹口内,使鸭嘴状插播腿的下端左、右两片在闭口弹簧的作用下同时向内转动,使鸭嘴状插播腿的下端口闭合。

所述的控制蒜瓣有序下落的凸轮组,包括转动轴、控制翻转开口式蒜瓣平落器下口开闭的凸轮、控制蒜瓣调头调背器下口开闭的凸轮、控制止蒜压板起落的凸轮和伞形齿轮构成,控制翻转开口式蒜瓣平落器下口开闭的凸轮、控制蒜瓣调头调背器下口开闭的凸轮和控制止蒜压板起落的凸轮固定在同一根转动轴上,在转动轴的端部设有伞形齿轮,转动轴通过轴承座固定在机架上;控制蒜瓣有序下落的凸轮组设的组数与大蒜规定的播种行数一致;

所述的控制插播的主动凸轮组,由转动轴和插播凸轮构成,插播凸轮固定在转动轴上,在转动轴上设有伞形齿轮,控制插播的主动凸轮组上的伞形齿轮和控制蒜瓣有序下落的凸轮组上的伞形齿轮啮合,插播凸轮设定个数与大蒜规定的播种行数一致,转动轴通过轴承座固定在机架上;通过伞形齿轮使控制蒜瓣有序下落的凸轮组和控制插播的主动凸轮组同步转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目前所使用的大蒜播种机相比,由于采用了机械震动簸出方式排种,所以能使蒜瓣在排出过程中不堵塞、不损伤、成排单瓣顺序输出;由于增加了调头、调背及直立插播机构,所以蒜瓣种不仅能直立插入土壤中,而且能使蒜瓣种的弓背方向与播种的行向一致,据试验监测,可使蒜的亩产量提高10-20%;由于能在停止状态下插播,且自动覆土,所以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效率、自动化程度高。可广泛用于大蒜播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装配结构侧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簸动送种箱装配侧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簸动送种箱装配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逐瓣分离送种板装配侧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翻转开口式蒜瓣平落器装配侧视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沿图5A-A剖视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蒜瓣调头调背器前视放大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蒜瓣调头调背器沿图7C-C俯视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蒜瓣垂直插播器装配侧视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蒜瓣垂直插播器装配后视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沿图9B-B剖视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开口控制夹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控制蒜瓣有序下落的凸轮组和控制插播的主动凸轮组装配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本实施例为六行大蒜播种机,采用小汽油发动机作为动力机构,采用传动带传动。参照附图1、2、3、4、5、6、7、8、9、10、11、12、13制作本实施例。该可调头调背的全自动大蒜插播机,包括动力传动机构和机架(因为是现有技术,所以图中未标出),其特征在于在机架上设有簸动送种箱1、逐瓣分离送种板2、翻转开口式蒜瓣平落器3、蒜瓣调头调背器4、蒜瓣垂直插播器5,簸动送种箱1的出口与逐瓣分离送种板2的进口相对接,逐瓣分离送种板2的出口与翻转开口式蒜瓣平落器3的进口相对接,翻转开口式蒜瓣平落器3的下蒜口与蒜瓣调头调背器4的上口相对应,蒜瓣调头调背器4的下口与蒜瓣垂直插播器5的蒜瓣种落入口相对应,翻转开口式蒜瓣平落器3和蒜瓣调头调背器4由控制蒜瓣有序下落的凸轮组6驱动控制,实现翻转开口式蒜瓣平落器3开口而蒜瓣调头调背器4闭口的交替运行,蒜瓣垂直插播器5由控制插播的主动凸轮组7驱动控制,实现蒜瓣垂直插播器5插播。通过簸动送种箱1的簸动原理使蒜瓣种逐步输入逐瓣分离送种板2的滑道内;通过逐瓣分离送种板2,使蒜瓣种在逐瓣分离送种板2的滑道内分离成按单行排列行进的单瓣,并有次序的进入翻转开口式蒜瓣平落器3内,使进入翻转开口式蒜瓣平落器3内的蒜瓣的鳞芽朝侧上方或水平;通过翻转开口式蒜瓣平落器3的下口打开,使翻转开口式蒜瓣平落器3内的蒜瓣种落入蒜瓣调头调背器4内,由于蒜瓣的重心靠近蒜根的弓背侧,而蒜瓣调头调背器4的内腔为球形弧面,所以落入蒜瓣调头调背器4内的蒜瓣,其鳞芽朝上方或朝侧上方,且蒜瓣的弓背朝下,使落入蒜瓣调头调背器4内的蒜瓣进行了调头和调背。

所述的簸动送种箱1,如图2、3所示,包括簸萁状箱体101、震动轴102、震动臂103、震动轴定位架104、箱体固定轴105构成,震动轴102的端部插入震动轴定位架104的斜孔106内,簸萁状箱体101的簸萁口置于震动轴定位架104的内侧,并与震动轴102固定,在震动轴定位架104的前侧固定断面为凹弧槽的下蒜瓣滑道107,在震动轴102的中部焊接固定震动臂103,震动臂103向下前方延伸,与凸轮108相接触,在簸萁状箱体101后端的底部设有箱体固定轴105,凸轮108、震动轴定位架104和箱体固定轴105均固定在机架上,凸轮108通过动力传动机构连接转动,在使用中,将蒜瓣种装在簸萁状箱体101内,当凸轮108转动其尖部触及震动臂103时,有节奏的撞击震动臂103,带动震动轴102沿斜孔106向前上方移动,从而簸萁状箱体101的口部向前上方送,当凸轮108转动其尖端部脱离震动臂103时,震动轴102在簸萁状箱体101的重力作用下,迅速回位,从而使簸萁状箱体101产生簸萁的簸动动作,簸出的蒜瓣种进入断面为凹弧槽的下蒜瓣滑道107;

所述的逐瓣分离送种板2,如图4所示,包括断面为“U”形的“U”形滑道槽201、“U”形滑道槽201的转动轴202、“U”形滑道槽201的震动臂203和“U”形滑道槽201的震动凸轮204构成,“U”形滑道槽201的下蒜种的一端向下倾斜,“U”形滑道槽201与水平面的夹角α205可调,在“U”形滑道槽201的下种端底部焊接固定“U”形滑道槽201的震动臂203,“U”形滑道槽201的震动臂203的下端触及“U”形滑道槽201的震动凸轮204,“U”形滑道槽201的震动凸轮204安装在机架上,通过动力传动机构连接转动,当“U”形滑道槽201的震动凸轮204转动时,震动凸轮204的尖端部有节奏的撞击“U”形滑道槽201的震动臂203,使排列在“U”形滑道槽201内的蒜瓣种产生一种向前上方移动的力,从而向前移动一定的距离,由于在“U”形滑道槽201内的蒜瓣种所受的力臂从下种端至“U”形滑道槽201的转动轴202之间逐渐减小,所以在“U”形滑道槽201内的蒜瓣种向前移动的距离也随之逐渐减小,所以在“U”形滑道槽201内的蒜瓣种总是在下种端移动的最快,使蒜瓣种分离、有序的排入翻转开口式蒜瓣平落器3内;

所述的翻转开口式蒜瓣平落器3,如图5、6所示,包括左转动挡板301、右转动挡板302、左开口控制板303、右开口控制板304、开口楔块305、止蒜压板306、止蒜压板下压杆307构成,左转动挡板301和右转动挡板302分别通过相应的翻转轴309安装在机架上,在左转动挡板301和右转动挡板302的上部内侧焊接左开口控制板303和右开口控制板304,左开口控制板303和右开口控制板304通过交接轴310形成夹口,在左开口控制板303和右开口控制板304之间的夹口内插入开口楔块305,开口楔块305的上端固定在楔块连杆308上,楔块连杆308与控制蒜瓣有序下落的凸轮组6中控制翻转开口式蒜瓣平落器3下口开闭的凸轮601相接触,当控制蒜瓣有序下落的凸轮组6转动时,其中的控制翻转开口式蒜瓣平落器3下口开闭的凸轮601按动楔块连杆308,楔块连杆308上的开口楔块305下压,开口楔块305向下插入左开口控制板303和右开口控制板304之间的夹口内,左转动挡板301和右转动挡板302便同时向外翻转开口,左转动挡板301和右转动挡板302之间的蒜瓣种落下,在左转动挡板301和右转动挡板302下端部内侧之间设有拉簧312,当开口楔块305向上提出开口左控制板303和开口右控制板304的夹口内时,在拉簧312的作用下,左转动挡板301和右转动挡板302同时向内翻转,使左转动挡板301和右转动挡板302的下口闭合,楔块连杆308端部滑动固定在机架的上下滑槽内,在楔块连杆308的底部设有弹簧311,弹簧311安装在机架上;停止蒜瓣进入的止蒜压板306的一端通过触簧与止蒜压板下压杆307连接,止蒜压板下压杆307上端穿过滑套与控制蒜瓣有序下落的凸轮组6中控制止蒜压板306起落的凸轮603相接触,在停止蒜瓣进入的止蒜压板306的上侧设有拉起弹簧313,拉起弹簧313的座端固定在机架上,停止蒜瓣进入的止蒜压板306处在“U”形滑道槽201出蒜口的上侧,且与“U”形滑道槽201的平面平行,当控制蒜瓣有序下落的凸轮组6中控制止蒜压板306起落的凸轮603的尖端部向下按动停止蒜瓣进入的止蒜压板连杆312时,停止蒜瓣进入的止蒜压板连杆312下压止蒜压板下压杆307,则按压停止蒜瓣进入的止蒜压板306,使处在“U”形滑道槽201出蒜口内的蒜瓣种受压而停止落下,此动作与左转动挡板301和右转动挡板302同时向外翻转开口落蒜同时进行,同理,停止蒜瓣进入的止蒜压板306上抬与左转动挡板301和右转动挡板302同时向内翻转闭口同时进行,由同一个控制蒜瓣有序下落的凸轮组6进行驱动;

所述的蒜瓣调头调背器4,如图7、8所示,包括内腔为球面的前壳体401、内腔为球面的后壳体402和铰接销轴403构成,内腔为球面的前壳体401和内腔为球面的后壳体402对扣为内腔为半球面的壳体,在对扣的口沿交接点上设有铰接销轴403,在内腔为球面的前壳体401和内腔为球面的后壳体402的外壁角部设有固定架404,内腔为球面的前壳体401和内腔为球面的后壳体402的外壁角部的活动轴405卡在相应的固定架404内,在一侧的铰接销轴403上连接上垂直拉杆407,在垂直拉杆407上设有滑套408,垂直拉杆407的上端穿过滑套408与垂直拉杆连杆410固定连接,垂直拉杆连杆410与控制蒜瓣有序下落的凸轮组6中控制蒜瓣调头调背器4下口开闭的凸轮602相接触,在滑套408的底部设有弹簧409,当控制蒜瓣有序下落的凸轮组中控制蒜瓣调头调背器下口开闭的凸轮602转动时,其尖端触及垂直拉杆连杆410时,便按压垂直拉杆407,垂直拉杆407便同时下压内腔为球面的前壳体401和内腔为球面的后壳体402的铰接销轴403处,使内腔为球面的前壳体401和内腔为球面的后壳体402同时向外转动,使内腔为球面的前壳体401和内腔为球面的后壳体402的下口敞开,使其内的蒜瓣种根部朝下、弓背朝前或朝后的落下;在滑套408的底部设有弹簧409,弹簧409的弹簧座406固定在机架上,当控制蒜瓣有序下落的凸轮组中控制蒜瓣调头调背器下口开闭的凸轮602转动,使其尖端转在上方时,在弹簧409的作用下,垂直拉杆407上提,垂直拉杆407便同时拉动内腔为球面的前壳体401和内腔为球面的后壳体402的铰接销轴403处,使内腔为球面的前壳体401和内腔为球面的后壳体402同时向内转动,使内腔为球面的前壳体401和内腔为球面的后壳体402的下口闭合,等候下一个蒜瓣种的落入;

所述的蒜瓣垂直插播器5,如图9、10、11、12所示,包括鸭嘴状插播腿501、鸭嘴状插播腿501的滑动托架502、鸭嘴状插播腿501的转动轴503、鸭嘴状插播腿501的闭口弹簧504、鸭嘴状插播腿501的开口控制夹板505、鸭嘴状插播腿501的滑杆506、滑杆506上的弹簧507、按压插播杆508、按压插播杆508的上提弹簧509和插播凸轮触板510构成,插播凸轮触板510与控制插播的主动凸轮组7中的插播凸轮702相接触,鸭嘴状插播腿501分左、右两片对扣而成,鸭嘴状插播腿501的左、右两片的中部均通过相应的转动轴503固定在鸭嘴状插播腿501的滑动托架502上,鸭嘴状插播腿501的滑动托架502中部的通孔套在鸭嘴状插播腿501的滑杆506上,在鸭嘴状插播腿501的中上部外侧设有鸭嘴状插播腿501的闭口弹簧504,鸭嘴状插播腿501的上端卡在鸭嘴状插播腿501的开口控制夹板505的夹口内,在滑杆506上设有弹簧507,滑杆506为水平设置,其后端与垂直的按压插播杆508的下端焊接固定为一体,在按压插播杆508的上端焊接固定上插播凸轮触板510,在按压插播杆508的中部设有导向滑套512,导向滑套512固定在机架上,鸭嘴状插播腿501的开口控制夹板505的后端水平焊接固定在按压插播杆508上,当控制插播的主动凸轮组7中的插播凸轮702的尖端触及插播凸轮触板510时,在插播凸轮触板510上的按压插播杆508下压,通过与其相连接固定的滑杆506和滑杆506上的滑动托架502向下推动,使鸭嘴状插播腿501快速插入土壤内,当鸭嘴状插播腿501插入土壤内后,鸭嘴状插播腿501受到土壤的阻力,停止跟随机架向前移动,这时,由于机架向前移动,而鸭嘴状插播腿501受阻,所以滑杆506向鸭嘴状插播腿501的滑动托架502的滑孔内插入,滑杆506上的弹簧507被压缩,与此同时,固定在按压插播杆508上的开口控制夹板505的后端狭窄端向前推,使鸭嘴状插播腿501的上端卡入开口控制夹板505的后端狭窄端的夹口内,使鸭嘴状插播腿501的下端左、右两片同时向外转动,使鸭嘴状插播腿501的下端开口,鸭嘴状插播腿501内的蒜瓣种落入土壤中;当控制插播的主动凸轮组7中的插播凸轮702转动,其尖端沿插播凸轮触板510滑动而又离开插播凸轮触板510时,按压插播杆508的上提弹簧509向上弹起,从而使按压插播杆508上提,带动鸭嘴状插播腿501提出土壤,鸭嘴状插播腿501失去土壤的阻力,滑杆506上的弹簧507伸展,推动滑动托架502向前移动,带动鸭嘴状插播腿501向前移至与蒜瓣调头调背器4相对应的位置,与此同时,鸭嘴状插播腿501的上端也推入开口控制夹板505的前端宽端的夹口内,使鸭嘴状插播腿501的下端左、右两片在闭口弹簧504的作用下同时向内转动,使鸭嘴状插播腿501的下端口闭合,等待下一次的蒜瓣种落入。

所述的控制蒜瓣有序下落的凸轮组6,如图13所示,包括转动轴604、控制翻转开口式蒜瓣平落器3下口开闭的凸轮601、控制蒜瓣调头调背器4下口开闭的凸轮602、控制止蒜压板306起落的凸轮603和伞形齿轮605构成,控制翻转开口式蒜瓣平落器3下口开闭的凸轮601、控制蒜瓣调头调背器4下口开闭的凸轮602和控制止蒜压板306起落的凸轮603固定在同一根转动轴604上,在转动轴604的端部设有伞形齿轮605,转动轴604通过轴承座固定在机架上;控制蒜瓣有序下落的凸轮组6设的组数与大蒜规定的播种行数一致,在本实施例中设有6组;

所述的控制插播的主动凸轮组7,如图13所示,由转动轴701和插播凸轮702构成,插播凸轮702固定在转动轴701上,在转动轴701上设有伞形齿轮703,控制插播的主动凸轮组7上的伞形齿轮703和控制蒜瓣有序下落的凸轮组6上的伞形齿轮605啮合,插播凸轮702设定个数与大蒜规定的播种行数一致,在本实施例中设有6个,转动轴701通过轴承座固定在机架上;通过伞形齿轮使控制蒜瓣有序下落的凸轮组6和控制插播的主动凸轮组7同步转动。

2008年10月1日至2009年5月20日,采用本实施例在莱芜市莱城区羊里镇作试验,共试种了5亩地,土壤为沙壤土,并跟踪检测,一直到蒜的收获。其检测项目及其结果分析:1、在播种过程中,未出现堵塞现象,未发现播下的蒜瓣种有损伤现象;2、种植时间共用了6个小时,平均一亩地用1小时12分,而人工种植一亩需7个工;3、平均长出的蒜茎成直行排例,株距均匀,共有12株缺苗,漏插率极低,未进行补种;4、种植行向为南北向,蒜叶的展开方向有82%为东西向,蒜的平均亩产量比相邻蒜地提高了16%。

可调头调背的全自动大蒜插播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可调头调背的全自动大蒜插播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可调头调背的全自动大蒜插播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可调头调背的全自动大蒜插播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调头调背的全自动大蒜插播机.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头调背的全自动大蒜插播机,包括动力传动机构和机架,其特征在于在机架上设有簸动送种箱(1)、逐瓣分离送种板(2)、翻转开口式蒜瓣平落器(3)、蒜瓣调头调背器(4)、蒜瓣垂直插播器(5),其进出口依次对应,翻转开口式蒜瓣平落器(3)、蒜瓣调头调背器(4)及蒜瓣垂直插播器(5)分别由控制蒜瓣有序下落的凸轮组(6)和控制插播的主动凸轮组(7)驱动控制。该大蒜插播机,能使蒜瓣在排出过程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