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实施方式
下边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饮水缓释消毒片的制备:
将50克二氯海因和1.5g硬脂酸镁粉末混合均匀,加入15毫升的3g/100ml的聚乙烯醇水溶液,拌匀混合、用20目的筛子过筛、制成颗粒,经70℃烤干,加入适量滑石粉,用普通压片机压片,制成的饮水缓释消毒片,平均片重1克。
在锥形瓶中加入2L的蒸馏水,放入1片本实施例的饮水缓释消毒片,每天在固定的时间换水,并测定有效氯含量。经测定,第51、52天的有效氯含量降低至0.29mg/L、0.27mg/L,此前有效氯含量一直高于国家饮水标准规定的余氯含量大于等于0.3mg/L的限值,因此,饮水缓释消毒剂的缓释期在50天。
实施例2
一种饮水缓释消毒片的制备:
将50克二氯海因和15g硬脂酸镁混合均匀,加入15毫升的30g/100ml的聚乙烯醇水溶液,拌匀混合、用5目的筛子过筛、制成颗粒,经70℃烤干,加入适量滑石粉,用普通压片机压片,制成的饮水缓释消毒片,平均片重1克。
在锥形瓶中加入2L的蒸馏水,放入1片本实施例的饮水缓释消毒片,每天在固定的时间换水,并测定效氯含量。经测定,第51、52天的有效氯含量降低至0.29mg/L、0.28mg/L,此前有效氯含量一直高于国家饮水标准规定的余氯含量大于等于0.3mg/L的限值,因此,饮水缓释消毒剂的缓释期在50天。
实施例3
一种饮水缓释消毒片的制备:
将50克二氯海因和30g硬脂酸镁混合均匀,加入15毫升的15g/100ml的聚乙烯醇水溶液,拌匀混合、用20目的筛子过筛、制成颗粒,经70℃烤干,加入适量滑石粉,用普通压片机压片,制成的饮水缓释消毒片,平均片重1克。
在锥形瓶中加入2L的蒸馏水,放入1片本实施例的饮水缓释消毒片,每天在固定的时间换水,并测定效氯含量。经测定,第51、52天的有效氯含量降低至0.28mg/L、0.27mg/L,此前有效氯含量一直高于国家饮水标准规定的余氯含量大于等于0.3mg/L的限值,因此,饮水缓释消毒剂的缓释期在50天。
实施例4
一种饮水缓释消毒片,是用下述方法制成:
按50g:10g的比例称取二氯海因与硬脂酸镁粉末混合均匀,加入10ml浓度为5g/100ml的聚乙烯醇水溶液,充分混合,用25目的筛子过筛、制成颗粒,干燥,压片,即制成一种饮水缓释消毒片。
在锥形瓶中加入2L的蒸馏水,放入1片本实施例的饮水缓释消毒片,每天在固定的时间换水,并测定有效氯含量。经测定,第51、52天的有效氯含量降低至0.28mg/L、0.26mg/L,此前有效氯含量一直高于国家饮水标准规定的余氯含量大于等于0.3mg/L的限值,因此,饮水缓释消毒剂的缓释期在50天。
实施例5
一种饮水缓释消毒片,是用下述方法制成:
按50g:10g的比例称取二氯海因与硬脂酸镁粉末混合均匀,加入20ml浓度为2g/100ml的聚乙烯醇水溶液,充分混合,用20目的筛子过筛、制成颗粒,干燥,压片,即制成一种饮水缓释消毒片。
在锥形瓶中加入2L的蒸馏水,放入1片本实施例的饮水缓释消毒片,每天在固定的时间换水,并测定有效氯含量。经测定,第51、52天的有效氯含量降低至0.27mg/L、0.27mg/L,此前有效氯含量一直高于国家饮水标准规定的余氯含量大于等于0.3mg/L的限值,因此,饮水缓释消毒剂的缓释期在50天。
实施例6
用本发明的饮水缓释消毒片配制成饮水缓释消毒水溶液。
取5个烧杯,每个烧杯中加入1L蒸馏水,利用水浴调节水温为20℃,调节pH分别为5.0、6.0、7.0、8.0、9.0,均以1.5~4*104cfu/mL的浓度人工污染大肠杆菌(8099),然后加入实施例1的饮水缓释消毒水溶液,使各烧杯中余氯含量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中规定的最低含量0.3mg/L的要求,在作用10、15、30分钟后取250ml水样,立即用质量浓度为10%的灭菌硫代硫酸钠水溶液中和余氯,终止反应。以加入饮水缓释消毒水溶液前的水样作对照,分别检测加入饮水缓释消毒水溶液后水样中的菌落总数和总大肠菌群,评价消毒效果。经培养计数,加入饮水缓释消毒水溶液后的水样中菌落总数和总大肠菌群均未检出(经检验对照水样中菌落总数和总大肠菌群的检出值与投加的菌落总数和总大肠菌群数值一致),且消毒后的pH分别为4.9、5.8、6.9、7.9、8.8,说明本研制的饮水缓释消毒片在消毒的同时对原水的pH影响较小。
按上述实验方法对实施例2、3、4或5的饮水缓释消毒片配制成饮水缓释消毒水溶液进行检测,经检测加入饮水缓释消毒水溶液后的水样中菌落总数和总大肠菌群也均未检出,且对原水的pH影响均较小。
实施例7
用本发明实施例1的饮水缓释消毒片配制成饮水缓释消毒水溶液。
取4个烧杯,每个烧杯中加入1L蒸馏水,调节pH分别为7.0,利用水浴调节水温分别为0℃、10℃、20℃、30℃,以1.5~4*104cfu/mL的浓度人工污染大肠杆菌(8099),然后加入饮水缓释消毒水溶液,使各烧杯中余氯含量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中规定的最低含量0.3mg/L的要求,在作用10、15、30分钟后取250ml水样,立即用质量浓度为10%的灭菌硫代硫酸钠水溶液中和余氯,终止反应。以加入饮水缓释消毒水溶液前的水样作对照,分别检测加入饮水缓释消毒水溶液后水样中的菌落总数和总大肠菌群,评价消毒效果。经培养计数,加入饮水缓释消毒水溶液后的水样中菌落总数和总大肠菌群均未检出(经检验对照水样中菌落总数和总大肠菌群的检出值与投加的菌落总数和总大肠菌群数值一致),说明水温在0℃-30℃时对饮水缓释消毒片的消毒效果影响不显著。
按上述实验方法对实施例2、3、4或5的饮水缓释消毒片配制成饮水缓释消毒水溶液进行检测,经检测加入饮水缓释消毒水溶液后的水样中菌落总数和总大肠菌群也均未检出,且水温在0℃-30℃时对饮水缓释消毒片的消毒效果影响不显著。
实施例8
用本发明实施例1的饮水缓释消毒片配制成饮水缓释消毒水溶液。
取4个烧杯,每个烧杯中加入1L蒸馏水,调节pH分别为7.0,利用水浴调节水温为20℃,用中性腐殖酸溶液调节待消毒水的水色度分别为5、10、20、30度,以1.5~4*104cfu/mL的浓度人工污染大肠杆菌(8099),然后加入饮水缓释消毒水溶液,使各烧杯中余氯含量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中规定的最低含量0.3mg/L的要求,在作用10、15、30分钟后取250ml水样,立即用质量浓度为10%的灭菌硫代硫酸钠水溶液中和余氯,终止反应。以加入饮水缓释消毒水溶液前的水样作对照,分别检测加入饮水缓释消毒水溶液后水样中的菌落总数和总大肠菌群,评价消毒效果。经培养计数,加入饮水缓释消毒水溶液后的水样中菌落总数和总大肠菌群均未检出(经检验对照水样中菌落总数和总大肠菌群的检出值与投加的菌落总数和总大肠菌群数值一致),有机物对饮水缓释消毒的消毒效果影响不显著。
按上述实验方法对实施例2、3、4或5的饮水缓释消毒片配制成饮水缓释消毒水溶液进行检测,经检测加入饮水缓释消毒水溶液后的水样中菌落总数和总大肠菌群也均未检出,且有机物对饮水缓释消毒的消毒效果影响不显著。
实施例7
取深井水分别置于4个烧杯中,以1.5~4*104cfu/mL的浓度人工污染大肠杆菌(8099),以水样中有效氯含量分别达到0.3mg/L、0.5mg/L、0.7mg/L、0.9mg/L的浓度投加用实施例1制备的饮水缓释消毒片配制的水溶液,在作用10、15、30分钟后采取250ml的水样,立即用质量浓度为10%的灭菌硫代硫酸钠水溶液中和余氯,终止反应。以加入饮水缓释消毒水溶液前的水样作对照,分别检测加入饮水缓释消毒水溶液后水样中的菌落总数和总大肠菌群,评价消毒效果。经培养计数,加入饮水缓释消毒水溶液后的水样中菌落总数和总大肠菌群均未检出(经检验对照水样中菌落总数和总大肠菌群的检出值与投加的菌落总数和总大肠菌群数值一致),说明饮水缓释消毒片能够保证生活饮用水的微生物学安全。
按上述实验方法对实施例2、3、4或5的饮水缓释消毒片配制成饮水缓释消毒水溶液进行检测,经检测加入饮水缓释消毒水溶液后的水样中菌落总数和总大肠菌群也均未检出,且说明饮水缓释消毒片能够保证生活饮用水的微生物学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