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防治龋病的药物.pdf

上传人:Y948****062 文档编号:1201093 上传时间:2018-04-05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33.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220579.4

申请日:

2010.07.08

公开号:

CN101884786A

公开日:

2010.11.17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A61K 38/44申请公布日:20101117|||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8/44申请日:20100708|||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8/44; A61P1/02

主分类号:

A61K38/44

申请人:

黄力子

发明人:

黄力子

地址:

410013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高鑫麓城2栋804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长沙永星专利商标事务所 43001

代理人:

周咏;陈书诚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防治龋病的药物,该药物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或者该药物由SOD与不损害SOD自身活性的辅助物质制成。使用时可直接配成SOD水溶液或生理盐水溶液漱口,也可以在牙膏挤上牙刷以后沾上一小点SOD粉刷牙,以预防龋病的形成。在治疗龋病时可将配制好的SOD粉剂直接作用到龋洞中,以根治龋病。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防治龋病的药物,其特征是该药物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或者该药物由SOD与不损害SOD自身活性的辅助物质制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防治龋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SOD采用粉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防治龋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不损害SOD自身活性的辅助物质为Nacl、水、棉球、凡士林、石蜡、虫胶、纤维素、碳酸钙、磷酸氢钙、水合硅酸、氢氧化铝中的一种或者一种以上组成。

说明书

用于防治龋病的药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防治牙科疾病的药物,尤其是涉及一种预防和治疗龋病的药物。

背景技术

龋病的病因机制不明,1890年西方牙科之父-美国的Miller提出了“化学细菌学说”,认为:口腔内的细菌酵解牙面残留的糖及食物渣屑产酸,酸使牙齿的钙化物溶解,腐蚀成龋洞,进而引起牙髓发炎坏死,故而牙痛。我国教授郭殿丞早在1953年就报道了100例硫酸厂工人中毒的牙齿酸蚀症,酸中毒只能引起牙齿普遍呈白垩色、易磨损而变短、牙齿敏感等症状,与龋病极易鉴别。郭教授根据日本学者的先例,将之称为牙齿酸蚀症。而在上世纪60-70年代,一些国外学者为了证实化学细菌学说,用酸浸泡拔出的人牙,也发现牙表面呈白垩色。至今龋病病因机制的学说很多,但酸腐蚀牙齿成龋,可以说已成为世界牙医界的共识。现有龋病防治产品也主要针对杀菌、抗酸、保持口腔清洁、恢复牙齿功能等目标进行的。对此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教授黄力子有着不同的想法,他认为龋病发病的原因应该是电化学腐蚀导致,1987他开始带领他的团队对龋病发病机理进行研究,并以“龋病发病机理的电化学研究”为课题,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受到评委、华西口腔医学院岳松龄教授、湘雅医学院刘蜀凡教授等国内口腔医学名流的大力支持,因而顺利通过评审,受到国家正式批准(基金资助号:3870830),通过多年的研究及反复的实验,黄力子的最初想法得到了证实,他们只用生理盐水浸泡牙齿,通入微安级的直流电,7天就制造出与临床上极相似的龋洞,进一步研究证明龋病发病的原因确实是源于电化学的腐蚀作用,当牙齿原电池形成,电子流沿途发生电化学腐蚀作用,使牙体组织发生锥形、倒锥形或纺锥形缺损,最后引起牙髓暴露感染,炎症坏死。所谓原电池,也叫自发电池,电化学家将其定义为:凡是能将化学能直接转变成电能的电化学装置叫做原电池或自发电池。所以叫原电池,因为它是一种电源;所以叫自发电池,因为原电池中的氧化还原反应是自发产生的。牙齿原电池在原来用金属修复牙齿比较多时,临床上比较多见。例如:一人上颌磨牙用镍铬合金做全冠,要在下颌与其相对的磨牙作银汞合金充填时,往往出现原电池现象。上下牙快接触时,患者会感到电击样闪痛,不敢咬合。这就是牙齿原电池现象。这是由于不同金属有不同的电动势,即不同的氧化还原的能力,氧化能力强的金属的电子会自发向氧化能力低的金属转移的结果。2003年由黄力子主编的《龋病与生物电和自由基》一书在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出版。2006年黄力子教授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主办的《医学研究杂志》上发表了有关医学发现的综述。然而如何利用上述发现,阻止或减少牙齿电化学腐蚀的作用来防治龋病,在本发明之前尚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防治龋病的药物,这种药物能有效阻止或减少牙齿电化学的腐蚀作用,使龋病得到很好的预防和治疗。

本发明用于防治龋病的药物是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或者本发明药物由SOD与不损害SOD自身活性的辅助物质制成。

所述SOD采用粉剂。

所述不损害SOD自身活性的辅助物质为Nacl、水、棉球、凡士林、石蜡、虫胶、纤维素、碳酸钙、磷酸氢钙、水合硅酸、氢氧化铝中的一种或者一种以上组成。

SOD为超氧化物歧化酶的英文(Super Oxide Dismutese)缩写,中国法定编号为ECI.15.1.1:CAS[905489]1。它是源于生命体的具有活性蛋白质的酶、也可以称为含不同金属离子的酶蛋白,是生物体防御氧化损伤的一种十分重要的生物酶。本发明用它来预防和治疗龋病具有非常好的效果,其机理是:由于致龋菌-变形链球菌和其他口腔杂菌在牙面形成了牙菌斑,同时变形链球菌在菌斑内产生大量超氧化物阴离子自由基,自由基在生物电化学上被称为“电活性粒子”,它带有一个或一个以上不配对的电子,这些不配对的电子具有高度活性,从而使菌斑牙面带有大量电子,氧化还原电位为负电位,成为原电池的阳极;电子流从这里通过牙齿中心的牙髓,最后通向这个原电池的阴极-人体(人体与大地相连,故氧化还原电位为0,而0>-1),于是形成了牙齿原电池的装置。在这一过程中,牙菌斑的形成使其中的致龋菌-变形链球菌有了释放其外毒素-超氧化物阴离子自由基的基地,而超氧化物阴离子自由基的释放和堆集才是牙齿导致龋病的罪魁祸首,是它使人体发生了牙齿电化学腐蚀。本发明用于防治龋病的药物能有效防止牙菌斑内超氧化物阴离子自由基的释放和堆集,由此阻止或破坏了引发龋病过程的牙齿原电池的形成,最终达到预防和治疗龋病的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发明人及团队在对龋病进行治疗时做的试验:

试验一:这是一个传统的用机械磨牙的方式对龋病治疗的试验,先磨牙制洞,然后用银汞合金充填窝洞,恢复牙齿的外形和功能。

用氧化还原电位仪(以下简称Eh仪)在24例病人补牙时,于去龋磨牙制洞的前后,分别测量同一龋洞的氧化还原电位,结果如下表。(单位:mV)

组别    例数  均数     标准差    t         p

制洞前  24    -138.70  63.83

制洞后  24    -4.98    15.87     10.471    <0.01

从这个试验可以看出用机械磨牙的方式也能够破坏并去除自由基,它是用机械方式达到治疗龋病的目的,但是不能保证继发龋病不发生;同时治疗时使患者感到恐惧和难以忍受的酸痛,而且在磨牙过程中,由于磨牙器械与牙体组织间发生物理作用,致使牙体组织及其切割碎屑发生胶质状变性,并和牙本质液、唾液、细菌等粘合,从而在牙齿窝洞壁上形成一层异构层,此层污物并进入牙本质小管而堵塞,特称“管塞”,异构层及“管塞”,统称“玷污层”。此玷污层对复合树脂及粘结剂与牙齿窝洞壁互相粘结,有特大的阻碍、破坏作用,而成为现代牙齿粘结技术的大难题。因为两个面如果是靠机械嵌合力的粘合,则希望甲面有更多突起嵌入乙面的凹陷内,或者反之,甲面和乙面才能紧密嵌合。本来牙本质龋洞壁是有这个条件的,它有很多牙本质小管,天然形成很多凹陷,正可以容纳嵌入补物面的树脂突,这样机械嵌合力会很大。但机械磨牙形成了玷污层,特别是“管塞”,先塞住了小管的空穴,致使粘接不牢固。如果两个面是靠化合力粘结,则两个面之间更容不得任何玷污,两个面的分子之间才能得到最好的化合。所以现代牙科正在掀起复合树脂代替银汞合金、非创伤性补牙代替磨牙补牙的高潮。非创伤性修复(ART)、化学机械微创法(Carisolv伢典凝胶)正是这个高潮的代表。我们提出“不磨牙”,用SOD粉剂去除自由基,相当于机械磨牙去除了自由基,破坏了牙齿原电池装置,而又没有机械磨牙的创伤和副作用-玷污层形成。

试验二:这是一个用本发明药物预防和治疗龋病的试验。

先在30名志愿者牙面上制造成菌斑,然后对菌斑牙面用Eh仪不间断测量,先纪录原始对照数据,先后于菌斑牙面滴0.5ml生理盐水和0.5ml的浓度为0.1mg的SOD生理盐水稀释液,分别测试纪录这两个时段牙面的氧化还原电位,结果如下表。(单位:mV)

组别        例数  均数       标准差

原始对照组  30    -141.97    62.97

生理盐水组  30    -122.87    56.03

SOD组(本发明药物组)30-54.87  30.82

三组数据进行方差分析,两两比较,对照组和盐水组相差不显著。SOD组和对照组之间、以及SOD组和盐水组之间、相差都非常显著。传统的医学科研以概率论为数学理论基础的《医用统计学》、用“均数”“标准差”等各项实验数据,采用各种规定的公式,来计算二组或多组数据之间的相差:“显著”、“非常显著”、“不显著”,相差显著表示出现的概率为<5%,相差非常显著表示出现的概率为<1%,相差不显著表示出现的概率>5%。此实验第一个比较“相差不显著”说明二组自由基变化不大;第二个比较、第三个比较“相差非常显著”说明SOD除去自由基的效果非常好,完全可以取代机械磨牙,并且不存在玷污层,补牙材料可以依靠与牙齿之间形成的机械嵌合力和化合力固位,不会脱落,并能抵抗咬合力不会折裂,解决了机械磨牙牙齿粘结技术中一个大难题-玷污层(Smear layer)问题。从这一角度来说用本发明药物治疗龋病具有机械磨牙治疗不可替代的优点,一方面不会给患者带来酸痛和恐惧,另一方面补牙粘接牢固,不易脱落,从此可以“不磨牙补牙”,从根子上消灭玷污层,促进牙科粘结技术的发展。

本发明药物以粉剂进行储放较好(包括精粉及粗粉),其主要原因是SOD在干燥、防潮、防热、防光的条件下、它作为具有活性的蛋白质的活性保持最长久;同时,考虑到预防、治疗用途不一,剂量可变,方式能改,粉剂适于随时变化。例如用于预防,可临时配成适当浓度SOD的水溶液或生理盐水溶液漱口,也可以在牙膏挤上牙刷以后沾上一小点SOD粉刷牙。又如用于治疗,给患者补牙前,可以根据龋洞的大小、形状、位置不同而用不同药量、用药方式、用药次数等等。可以将注入银汞合金的“银枪”改造成SOD粉注入器直接给药,也可用盐水棉球沾药涂搽或封药。因此本发明药物既可用于预防龋病,又可用于治疗龋病,使用的方式和采用的剂型也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以下给出了几种有代表性的实施方式:[注:所用SOD粉设定为本省沅江洪元公司生产的植物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干粉(ECI.15.1.1),活性标准>&=3000IU/mg(国际单位)。]

实施方式一:

取SOD粉1克、蒸馏水或生理盐水10,000毫升,将SOD粉倒入水中进行混合摇匀,作为漱口水使用,以防止牙菌斑内超氧化物阴离子自由基的储留和堆集,从而阻止了牙齿原电池装置的形成,达到预防龋病的目的。本方式适用於1岁-6岁初步学习刷牙的儿童,必要时父母可用纱布沾药液代替牙刷搽洗乳牙。本方式特别适用于猖獗性龋病的青少年和老年人及脑中风患者的牙根质的猖獗性龋病。

实施方式二:

取一小瓶SOD粉及一瓶消毒盐水棉球备用。牙医用上海第一医疗器械厂ART手工器械清理龋洞大致完成后,可用牙科镊夹取盐水棉球,沾适量SOD粉反复涂搽龋洞底部及四壁,约1分钟后,用我们已申报专利的龋病诊疗仪检测,观察自由基是否消除,即巳治疗过的龋洞是否电位已至0电位或接近0电位。如果负电位仍高于-20mV,应再次清理并用SOD棉球搽拭龋洞,也可将SOD棉球暂封在龋洞内,数日后复诊处理。从现有理论来看,彻底去除了超氧化物阴离子自由基,电位至少会明显降低,会接近0电位的。我们在龋病诊疗仪中订了一个参考标准(约在+10mV到-20mV),达到这个参考标准就可进行复合树脂常规补牙。

本发明药物可以是SOD也可以是由SOD与不损害SOD自身活性的辅助物质制成。不损害SOD自身活性的辅助物质为一般为Nacl、水、棉球、凡士林、石蜡、虫胶、纤维素、碳酸钙、磷酸氢钙、水合硅酸、氢氧化铝等。其中Nacl(生理盐水)、水在上述的实施例中已提到它们可以与SOD粉一起制成漱口液,沾有SOD的棉球可作牙科封药,凡士林、石蜡、虫胶、纤维素、碳酸钙、磷酸氢钙、水合硅酸、氢氧化铝等可与SOD配制成药膏或药膜等。所以辅助物质只是用作施与SOD的载体,目的是根据需要能选择一种最佳的载体使SOD的药性能充分发挥,因此凡是不损害SOD自身活性的辅助物质都是可以的。

用于防治龋病的药物.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用于防治龋病的药物.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用于防治龋病的药物.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于防治龋病的药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防治龋病的药物.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防治龋病的药物,该药物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或者该药物由SOD与不损害SOD自身活性的辅助物质制成。使用时可直接配成SOD水溶液或生理盐水溶液漱口,也可以在牙膏挤上牙刷以后沾上一小点SOD粉刷牙,以预防龋病的形成。在治疗龋病时可将配制好的SOD粉剂直接作用到龋洞中,以根治龋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