桅杆式工程机械设备及其桅杆机构润滑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桅杆式工程机械设备的桅杆机构润 滑系统。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具有上述桅杆机构润滑系统的桅杆式工程机械设备。
背景技术 桅杆式工程机械设备现已广泛应用于电力 ( 输配电塔架、 风力发电机 )、 信息 ( 移 动通信信号塔 )、 商业 ( 大型独立广告牌 )、 军事 ( 大型陆基卫星地面接收器 ) 等各领域, 其 中为保证设备的正常工作, 通常需要对设备旋转运动部件的相对运动面进行润滑。现以旋 挖钻机为例, 介绍对桅杆上旋转部件润滑的现有方法。
请参考图 1 和图 2, 图 1 为现有技术中一种典型的旋挖钻机桅杆润滑点分布示意 图; 图 2 为图 1 所示旋挖钻机桅杆的侧视示意图。
如图 1 和图 2 所示, 旋挖钻机的桅杆上装有卷扬减速机 1、 加压钢丝绳滑轮 2、 背轮 3、 头部大滑轮 4、 头部小滑轮 5, 其中卷扬减速机 1 的轴承和其他部件中的滑轮轴这些旋转 运动部件的相对运动面必须有可靠的润滑, 否则将加快运动部位的磨损, 运动机构卡滞或 早期损坏。
现有技术对旋挖钻机桅杆上这些旋转运动部件的润滑, 是通过在有润滑要求的部 位设置油嘴, 在保养时用润滑脂枪通过油嘴充注润滑脂满足部件的润滑。
采用现有润滑方式对桅杆上运动部位进行润滑脂加注时, 由于旋挖钻机桅杆的高 度很高 ( 头部滑轮离地可达 30 多米 ), 必须将桅杆倾倒, 使润滑点降低到人员可以达到的位 置进行操作。 对于前趴倒桅杆设计的旋挖钻机, 倾倒桅杆前必须把钻具、 钻杆和动力头卸下 才能将桅杆放倒至地面, 这些部件重达二三十吨, 进行这样的工作必须要起重机配合才能 顺利进行, 且安装拆卸也非常费力。
总之, 向润滑部件充注润滑脂容易, 倾倒桅杆困难。现有润滑方 法要充注润滑脂 又必须倾倒桅杆, 使得一般保养润滑时, 保养人员放弃对桅杆上润滑部位的润滑脂充注, 这 就相应增加了运动部位磨损卡死的风险。
因此, 如何研发出一种不用倾倒机械工程设备的桅杆, 就能对桅杆上旋转运动部 位进行保养的润滑系统, 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桅杆机构润滑系统, 使用所述桅杆机构润滑系 统, 可以不用倾倒桅杆, 实现对桅杆上润滑点的润滑, 使桅杆机构上的旋转部件不易磨损, 延长其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上述桅杆机构润滑系统的桅杆式工 程机械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第一个目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桅杆机构润滑系统, 用于对桅杆上 润滑点的润滑, 所述桅杆机构润滑系统包括润滑脂存储装置、 润滑脂泵送装置 ; 所述润滑脂 泵送装置的进油口与所述润滑脂存储装置连通, 所述润滑脂泵送装置的出油口通过管路与
所述桅杆上的润滑点连通。
优选地, 所述桅杆机构润滑系统还包括分配器 ; 所述分配器的进油口与所述润滑 脂泵送装置的出油口连通, 所述分配器的出油口与所述桅杆上的润滑点连通。
优选地, 所述分配器通过接头与所述桅杆上的润滑点连通。
优选地, 所述润滑脂泵送装置通过接头与所述桅杆上的润滑点连通。
优选地, 所述润滑脂泵送装置为由电机驱动的润滑脂泵。
优选地, 所述润滑脂泵送装置为由液压马达驱动的润滑脂泵。
优选地, 所述润滑脂泵送装置为手动润滑脂泵。
优选地, 所述桅杆机构润滑系统还包括润滑脂过滤器, 所述润滑脂过滤器设于所 述润滑脂泵送装置的进油口处。
优选地, 所述润滑脂存储装置为单独设置的润滑脂箱。
本发明提供的桅杆机构润滑系统, 包括润滑脂存储装置、 润滑脂泵送装置 ; 所述润 滑脂泵送装置的进油口与所述润滑脂存储装置连通, 所述润滑脂泵送装置的出油口通过管 路与所述桅杆上的润滑点连通。
当对桅杆上的润滑点润滑时, 开启所述润滑脂泵送装置, 润滑脂被从所述润滑脂 存储装置中抽出, 经连通所述润滑脂存储装置与所述润滑脂泵送装置进油口的管路进入所 述润滑脂泵送装置, 在所述润滑脂泵送装置的作用下, 从所述润滑脂泵送装置的出油口输 出, 进入连通桅杆润滑点的管路, 被输送到桅杆上的润滑点处, 对旋转部件的运动副进行润 滑。 与现有桅杆上旋转部件的润滑方法相比, 本发明提供的润滑系统, 能实现不用倾 倒桅杆, 对桅杆上润滑点的润滑, 使桅杆机构上的旋转部件不易磨损, 延长其使用寿命, 并 且该润滑系统操作工艺简单, 节省人力和物力。
为了实现上述第二个目的,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桅杆式工程机械设备, 该桅杆式 工程机械设备具有上述的润滑系统, 由于上述的桅杆式润滑系统具有上述技术效果, 具有 该桅杆式工程机械的润滑系统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 1 为一种旋挖钻机桅杆润滑点分布示意图 ;
图 2 为图 1 所示旋挖钻机桅杆的侧视示意图 ;
图 3 为本发明所提供桅杆机构润滑系统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桅杆机构润滑系统, 该桅杆机构润滑系统可以实现 不用倾倒桅杆, 对桅杆上的润滑点进行润滑。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上述桅 杆机构润滑系统的桅杆式工程机械设备。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 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 3, 图 3 为本本发明所提供桅杆机构润滑系统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示 意图。如图 3 所示, 本发明提供的桅杆机构润滑系统包括润滑脂存储装置 11、 润滑脂泵 送装置 12 ; 该桅杆机构润滑系统中, 润滑脂泵送装置 12 的进油口可以通过管路与润滑脂存 储装置 11 的出油口连通, 润滑脂泵送装置 12 的出油口通过管路 13 与桅杆 15 上的润滑点 连通。
当桅杆 15 上的旋转部件需要润滑时, 开启润滑脂泵送装置 12, 润滑脂被从润滑脂 存储装置 11 中抽出, 经连通润滑脂存储装置 11 与润滑脂泵送装置 12 的管路进入润滑脂泵 送装置 12, 在润滑脂泵送装置 12 的作用下, 润滑脂从润滑脂泵送装置 12 的出油口被输出, 进入连通桅杆 15 润滑点的管路 13, 被输送到桅杆 15 上的润滑点处, 对旋转部件的运动副进 行润滑。
使用上述桅杆机构润滑系统, 可以不用倾倒桅杆 15, 实现对桅杆 15 上润滑点的润 滑, 使桅杆机构上的旋转部件不易磨损, 延长其使用寿命, 并且该润滑系统操作工艺简单, 节省人力和物力。
请再次参考图 3,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 上述桅杆机构润滑系统还包括分配器 14, 分配器 14 进油口通过管路 15 与润滑脂泵送装置 12 出油口连通, 分配器 14 出油口通过 管路分别与桅杆 15 上不同的润滑点连通。所述分配器 14 可以为电动控制的分配器, 也可 以为手动控制的分配器, 分配器可以使用钣金件固定在桅杆合适位置。
通过上述分配器 14 可以将从润滑脂泵送装置 12 输送过来的润滑脂定量地均匀分 配到各个润滑点。一般地, 从润滑脂泵送装置 12 出油口出来的油压比较高, 这就要求润滑 脂泵送装置 12 出油口的连接油管具有较高的耐压的性能, 通常承压能力越高的材料价格 越贵。
而润滑脂进入分配器 14 后, 压力会降低, 分配器 14 出油口的连接管路相对承受的 压力就比较小, 可以使用承压相对较小的材料, 为了使润滑脂平缓的注入润滑点, 可以进一 步增大连接润滑点附近的油管管径, 进一步降低油压,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节约了润滑脂系 统的成本。无论管件间采取何种方式连接, 都要保证连接部位的连接可靠,不能泄漏。
本实施例的润滑系统还可以包括接头, 分配器 14 通过接头连接桅杆上的润滑点。 通过接头可以更准确的将润滑脂注入桅杆润滑点, 减少润滑脂的浪费, 节约成本。 接头可以 使用插入焊接式, 也可以使用锥密封焊接式, 无论使用哪种接头都要保证与管路连接的可 靠性。
以上实施例中的润滑脂泵送装置 12, 可以使用独立设置的电机驱动的润滑脂泵, 其泵体内有二组活塞, 即上组活塞和下组活塞, 每组由一个主活塞和副活塞组成, 当一组活 塞完成吸油过程时另一组活塞完成压油过程。当滑叉到达右极限位置, 上组活塞完成吸油 过程, 下组活塞完成压油过程。 滑叉开始向左移动, 下组活塞中副活塞在弹簧的作用下关闭 出油口, 主活塞和副活塞之间形成真空。在移动过程中, 主活塞超过吸油口时, 润滑脂在大 气压力作用下进入主、 副活塞间空腔内。滑叉移动到左极限位置, 下组活塞完成吸油过程。 运动过程的同时, 上活塞组中主活塞关闭吸油口, 副活塞在压力作用下打开出油口, 已吸入 的油脂在主活塞的作用下从出油口排出, 上活塞组完成压油过程。 滑叉右移, 完成与之相反 的另半个工作周期。如此周而复始地循环, 二组活塞交替地将润滑脂压出供送到系统中。
采用电机驱动, 可使驱动装置动力源独立, 该润滑系统可以不受工程机械设备工 况影响, 根据需要随时对旋转部件提供润滑。上述润滑脂泵送装置 12 可以采用螺栓连接方式将其固定于工程机械设备的底盘 上, 也可以采用焊接方式将其焊接于底盘上。
除上述外, 电驱动润滑脂泵送装置 12 可以是可移动的装置。可移动的润滑脂泵送 装置 12 安装不受工程设备底盘空间的影响, 不工作时可以将其存储在条件较好的环境中, 降低润滑脂泵送装置 12 的维护频率, 延长其使用寿命。
具体地, 润滑脂泵送装置 12 可以为液压马达驱动的柱塞式润滑脂泵, 用于驱动润 滑脂泵送装置 12 的液压油源来自工程机械设备的液压控制系统的动力源。
使用该润滑系统对润滑点进行润滑, 不需额外动力, 这种方案结 构简单, 成本较 低。
具体地, 润滑脂泵送装置 12 还可以为手动驱动的润滑脂泵, 以人力作为润滑脂泵 工作的动力源。
这种结构的润滑系统采用手动润滑泵向桅杆机构的润滑点提供润滑脂, 不需要任 何外界动力, 可以节省能源消耗, 设备成本较低。
具体地, 以上实施例中的润滑脂存储装置 11 可以设计成与工程机械设备一体化 的密封箱体, 根据具体工程机械设备底盘的空间情况, 选择润滑脂存储装置 11 的安装位 置, 可以采用螺栓固定, 也可以采用焊接方式固定。 这种润滑脂存储装置 11 与工程机械设备一体化的结构, 其优势在于, 润滑脂可以 提前被装到润滑脂存储装置中, 润滑时无需另寻找油源, 可根据需要, 随时对桅杆上的润滑 点润滑, 节省润滑时间, 从而也提高了设备的工作效率。
可以对上述润滑脂系统进行进一步地改进。
可以将润滑脂存储装置 11 设计成与工程机械设备分离的、 独立的润滑脂箱。
考虑到桅杆式工程机械设备基本上都是进行野外作业, 所处气候环境条件比较恶 劣, 众所周知, 环境对润滑脂的性能有一定的影响, 外界气温过高, 润滑脂粘度下降、 油压下 降, 以及润滑脂容易被氧化 ; 外界气温过低, 润滑脂粘度增加, 润滑脂不易到达润滑部位, 尤 其是当润滑点所处位置较高时, 润滑脂更不易到达, 从而影响需润滑部件的润滑效果。
故将润滑脂存储装置 11 设计成与工程机械设备分离的、 独立的润滑脂箱, 这样就 可以将其存放到条件比较好的环境中, 当需要对桅杆机构润滑时, 放置润滑脂存储装置 11 于适当位置, 连接润滑脂存储装置 11 出油口与润滑脂泵送装置 12 进油口间的管路, 然后开 启润滑脂泵送装置 12, 完成对桅杆上润滑点的润滑。 通过这种分离式设计, 保证了润滑脂存 储装置 11 中润滑脂的质量和对润滑部件的润滑效果。
除此之外, 工程设备在夏季和冬季一般会使用不同粘度的润滑 脂, 因此, 安装在 工程设备上的润滑脂存储装置 11 就需要定期更换或清洗, 而使用与设备分离的润滑脂存 储装置 11, 就可以单独设置不同润滑脂的润滑脂存储装置 11, 避免上述麻烦。
在润滑脂泵送装置 12 进油口处还可以安装润滑脂过滤器, 可以进一步过滤润滑 脂, 避免杂质进入泵体造成阻塞, 可以减少润滑脂泵内部零件的磨损, 延长润滑脂泵的使用 寿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桅杆式工程机械设备, 该桅杆式工程机械设备具有上述的桅 杆机构润滑系统, 由于上述的桅杆机构润滑系统具有上述技术效果, 具有该桅杆式工程机 械设备的润滑系统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桅杆式工程机械设备及其润滑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 本文 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 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 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 应当指出, 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 在不 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 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 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 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