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中两层独户住宅小楼.pdf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18214 上传时间:2018-01-26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237.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4109280.1

申请日:

1994.08.22

公开号:

CN1108344A

公开日:

1995.09.13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E04H1/04

主分类号:

E04H1/04

申请人:

高泳;

发明人:

高泳

地址:

650031云南省昆明市新闻路54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云南省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竺路玲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设置在多层或高层住宅楼底部的楼中两层独户小楼。将多层或高层住宅楼的底层与二层水平两户住宅区域,沿横墙划分为竖向占据上下两层空间的A、B两户独立两层住宅小楼,进户门设置在底层,直接朝向室外。这种独户小楼克服了现有多层或高层住宅楼底层住宅通风采光差、阴冷潮湿,不适于作卧室,不受住户欢迎的问题,真正取消了底层住宅。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楼中两层独户住宅小楼,包括厅、卧室、厨房、卫生间,其特征在于该两层住宅小楼设置在多层或高层住宅楼的底部,不改变该多层或高层住宅楼的层高、外部尺寸、结构承重体系、公共楼梯间位置及总户数。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中两层独户住宅小楼,其特征在于将多层或高层住宅楼的底层与二层水平两户住宅区域沿横墙划分为竖向占据上下两层空间的A、B两户独立两层住宅小楼,进户门设置在底层,直接朝向室外。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中两层独户住宅小楼,其特征在于横墙上予留门洞,A、B两户同层相邻住宅的房间通过横墙上设置的门洞相通,使A区房间与B区房间在水平方向相互穿插,构成房间数不等的A、B两种户型。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中两层独户住宅小楼,其特征在于设有室内楼梯,沿纵墙或横墙设置。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中两层独户住宅小楼,其特征在于位于公共楼梯间一侧的住宅A户的底层在原公共楼梯间位置设置储藏室。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独户住宅小楼,其特征在于位于公共楼梯间一侧的住宅A户的二层保留原普通住宅进户门。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中两层独户住宅小楼,其特征在于底层外墙角上设有泄水孔。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楼中两层独户住宅小楼。

    现有的普通多层或高层住宅楼房,普遍存在着底层条件差的问题。由于底层住宅通风采光差,日照差,阴冷潮湿,不适于作卧室,因而不受住户欢迎,房屋售价也较低。同时,现有多层或高层住宅楼中的住宅内部结构设计单一刻板,不能满足不同住户的不同需求。根据中国专利局公开的专利申请号为92101528,名为“一种提高容积率和无底层住户的住宅”的专利申请,属于一种错层式住宅,每户拥有1.5层住宅。其特点是降低了层高,相对取消了底层住户,但不利于抗震,实际上也并不能完全取消底层住宅成为无底层住宅,仅仅将底层抬高了半层。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置在多层或高层住宅楼底部、层高不变的楼中两层独户住宅小楼。其室内房间布局可根据不同用户的需要,组合为不同结构不同户型的住宅,并使底部变为独门独户的小楼,真正取消底层住户。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楼中两层独户住宅小楼,包括厅、卧室、厨房、卫生间,该两层住宅小楼设置在多层或高层住宅楼的底部,且不改变该多层或高层住宅楼的层高、外部尺寸、结构承重体系、公共楼梯间位置及总户数。

    所述的楼中两层独户住宅小楼,将多层或高层住宅楼的底层与二层水平两户住宅区域沿横墙划分为竖向占据上下两层空间独立地A、B两户两层住宅小楼,进户门设置在底层,直接朝向室外。

    内横墙上予留门洞,A、B两户同层相邻住宅的房间通过横墙上设置的门洞相通,使A区房间与B区房间在水平方向相互穿插,构成房间数不等的A、B两种户型。

    设有室内楼梯,沿纵墙或横墙设置。

    位于公共楼梯间一侧的住宅A户的底层在原公共楼梯间位置设置储藏室,在二层保留原普通住宅进户门。

    小楼的底层外墙角上设有泄水孔。

    下面结合附图及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一进描述:

    图1为本发明立面图

    图2为一户普通住宅平面图

    图3为本发明A和B户的二层平面图

    图4为本发明A和B户的一层平面图

    图5为本发明A户的横剖面图

    1、2-横墙;3-予留门洞;4、7-门;5、6-进户门;8、9-泄水孔;10、18-厅;11、24-工作室;12、19-厨房;13、20-卫生间;14-储藏室;15、21-室内楼梯;16、17、22、23-卧室;

    如图1所示的本发明立面图,两户独户住宅小楼设置在多层住宅楼的底部,将原平面组合的普通住宅的一楼和二楼两户住宅变为竖向组合的左右A、B两户,各占半边平面、两层空间的楼中两层独户住宅小楼。进户门设置在底层一,直接朝向室外,不必通过公共楼梯间出入。

    如图2所示的多层住宅楼普通住宅一户住宅区域平面图,以横墙1为界,划分为左右两个区:A区和B区。

    实施例1:参照图1-4,将图2所示的多层住宅楼的普通住宅的一层和二层水平两户住宅区域沿横墙1划分为竖向占据上下两层空间的A、B两户两层独户住宅小楼。A户一层为A1区,二层为A2区,B户一层为B1区,二层为B2区。

    A1区保留厨房、卫生间,A2区拆除厨房、卫生间;B1区增设厨房、卫生间。A户一层A1区设有:厅10、工作室11、厨房12、卫生间13,在原公共楼梯间位置设置储藏室14,A1区外墙脚设置泄水孔8用于排出室内积水,室内楼梯15沿横墙2固定设置,用于联系上下两层空间,进户门5设在一层A1区,直接朝向室外;二层A2区设置卧室16、17,保留原住宅进户门7,便于搬运较大家具,利于夏季通风,也为家庭成员分层居住创造条件。这样组成包括厅10、工作室11、卧室16、17的三室一厅两层独户住宅小楼A户。

    B户一层B1区设有:厅18、厨房19、卫生间20,B2区设有卧室22、23,工作室24通过横墙上设置的门洞4穿插设置在A2区。B1区外墙脚设置泄水孔9用于排出因下水道堵塞而流入B1区的污水。室内楼梯21沿横墙2设置,用于联系上下两层空间,进户门6设在一层B1区直接朝向室外。这样组成包括厅18、工作室24、卧室22、23的三室一厅两层独户住宅小楼B户,A户与B户为面积不等的同户型住宅。

    实施例2:参照图4,A户一层A1区设有:厅10、厨房12、卫生间13,在原公共楼梯间位置设置储藏室14,室内楼梯15;二层A2区设有:卧室16、17,工作室24。这样组成包括厅10、卧室16、17,工作室24的三室一厅A户。进户门5设在A1区,直接朝向室外,二层A2区保留原住宅进户门7;

    B户一层B1区包括:厅18、厨房19、卫生间20、工作室11设置在A1区,由横墙1上的予留门洞3连通、二层B2区包括:卧室22、23。这样组成包括厅18、工作室11、卧室22、23的三室一厅B户。进户门6设在一层B1区,直接朝向室外。室内楼梯21沿横墙2设置,用于联系上下两层空间。

    实施例3:参照图4,A户一层A1区设置:厅10、厨房12、卫生间13、储藏室14、室内楼梯15;二层A2区包括:卧室16、卧室17。这样组成包括厅10、卧室16、17的二室一厅A户型。进户门5设在一层A1区直接朝向室外,二层A2区保留原住宅进户门7;

    B户一层B1区包括:厅18、工作室11、厨房19、卫生间20、室内楼梯21;二层B2区设有:卧室22、23,工作室24通过横墙1上的门洞4穿插设置在A2区,形成包括厅18、工作室11、卧室22、23,工作室24的四室一厅B户型,进户门6设在一层B1区,直接朝向室外。

    A1、B1各设有泄水孔8、9。

    本发明将多层或层住宅楼的底部改造为两层独户住宅小楼,具有以下优点:

    1.克服了底层住宅采光通风差、日照差、底层下水道易堵塞、阴暗潮湿,不受住户欢迎等问题,能将不易受干扰、不怕阴暗潮湿的卫生间、厨房、厅等设置在底层,将卧室设置在二层。也便于老年人和行动不便者住底层。

    2.变平面组合住宅为竖向组合住宅,使住宅结构布局多样化,A、B两区在同一水平方向可互相穿插,构成不同面积的同户型或不同房间数的不同户型,因而可以满足不同住户的不同需求。

    3.由于本发明在横墙上予留了门洞,因此便于进行室内改造,根据住户的不同需求或随着家庭成员结构变化等可以容易地进行户型改造。

    4.本发明是针对目前我国修建量最大的普通多层或高层住宅楼底层住宅进行改造,不必改变原住宅楼的层高、外部尺寸、结构承重体系、公共楼梯间位置及总户数,只需在原设计基础上进行较小改进即可实施,因此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楼中两层独户住宅小楼.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楼中两层独户住宅小楼.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楼中两层独户住宅小楼.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楼中两层独户住宅小楼.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楼中两层独户住宅小楼.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一种设置在多层或高层住宅楼底部的楼中两层独户小楼。将多层或高层住宅楼的底层与二层水平两户住宅区域,沿横墙划分为竖向占据上下两层空间的A、B两户独立两层住宅小楼,进户门设置在底层,直接朝向室外。这种独户小楼克服了现有多层或高层住宅楼底层住宅通风采光差、阴冷潮湿,不适于作卧室,不受住户欢迎的问题,真正取消了底层住宅。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