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中风偏瘫或中风先兆的中药组合物.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191343 上传时间:2018-04-04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20.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573986.3

申请日:

2010.12.01

公开号:

CN102058842A

公开日:

2011.05.18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9066申请日:20101201|||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9066; A61P9/10; A61P25/02; A61K35/62(2006.01)N; A61K35/64(2006.01)N

主分类号:

A61K36/9066

申请人:

介休市中医医院

发明人:

宋开夏

地址:

031200 山西省晋中市介休市东大街54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山西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 14100

代理人:

温彪飞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属于中药组合物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中风偏瘫或中风先兆的中药组合物,其采用如下重量比的原料药制成:黄芪100~130g,赤芍15~30g,水蛭6~12g,川芎10~16g,香附10~20g,鸡血藤20~30g,桃仁15~30g,石菖蒲10~20g,郁金20~30g,威灵仙15~30g,地龙15~30g,胆南星10~20g。本发明主治中风偏瘫、中风先兆。即脑血管疾病为脑血栓形成、脑梗塞、短暂脑缺血、动脉硬化性脑病所致的脑晕欲仆、偏身麻木、半身不遂、语言障碍诸证,总有效率达96.3%。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治疗中风偏瘫或中风先兆的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 制成 : 黄芪 100 ~ 130 份, 赤芍 15 ~ 30 份, 水蛭 6 ~ 12 份, 川芎 10 ~ 16 份, 香附 10 ~ 20 份, 鸡血藤 20 ~ 30 份, 桃仁 15 ~ 30 份, 石菖蒲 10 ~ 20 份, 郁金 20 ~ 30 份, 威灵仙 15 ~ 30 份, 地龙 15 ~ 30 份, 胆南星 10 ~ 20 份。
2: 根据权利要求 1 的治疗中风偏瘫或中风先兆的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重 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 黄芪 100 份、 赤芍 15 份、 水蛭 6 份、 川芎 10 份、 香附 10 份、 鸡血藤 20 份、 桃仁 15 份、 石菖蒲 10 份、 郁金 20 份、 威灵仙 15 份、 地龙 15 份、 胆南星 10 份。

说明书


一种治疗中风偏瘫或中风先兆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组合物的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治疗中风偏瘫或中风先兆的中 药组合物, 商品名称之为芪芍通络胶囊。
     背景技术 中风偏瘫或中风先兆是临床上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病、 多发病, 通常表现为脑晕欲 仆、 偏身麻木、 半身不遂、 语言障碍等症。中风病即脑血管病, 发病率高、 致残率高。对中老 年的健康威胁与危害加重, 并且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经济负担和不良后果。目前有关如 何防治中风病是世界各国的研究课题。治疗中风病的中成药多, 如安滴丸、 中风回音丸、 脑 心通胶囊等, 这些药物对中风病都有一定治疗效果, 但都同程度存在着疗效不确, 不能根本 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中风偏瘫或中风先兆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
     一种治疗中风偏瘫或中风先兆的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重量份的原料 药制成 : 黄芪 100 ~ 130 份, 赤芍 15 ~ 30 份, 水蛭 6 ~ 12 份, 川芎 10 ~ 16 份, 香附 10 ~ 20 份, 鸡血藤 20 ~ 30 份, 桃仁 15 ~ 30 份, 石菖蒲 10 ~ 20 份, 郁金 20 ~ 30 份, 威灵仙 15 ~ 30 份, 地龙 15 ~ 30 份, 胆南星 10 ~ 20 份。
     所述的治疗中风偏瘫或中风先兆的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重量份的原 料药制成 : 黄芪 100 份、 赤芍 15 份、 水蛭 6 份、 川芎 10 份、 香附 10 份、 鸡血藤 20 份、 桃仁 15 份、 石菖蒲 10 份、 郁金 20 份、 威灵仙 15 份、 地龙 15 份、 胆南星 10 份。
     本发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 可采用现有公知技术制成常见的各种中药剂型, 各原 料药均从正规药店购得。其中黄芪, 性甘, 微温, 归肺、 脾、 肝、 肾经, 益气固表、 敛汗固脱。赤 芍, 味苦, 微寒, 归肝经, 清热凉血, 散瘀止痛。水蛭, 味咸苦、 性平, 有毒, 归肝、 膀胱经, 属血 肉有情之品, 用于肺心病、 冠心病、 脑出血、 高血脂等症。 川芎, 辛, 温, 归肝、 胆、 心包经, 活血 行气, 祛风止痛。 香附, 辛微苦甘, 平, 入肝、 三焦经, 理气解郁, 调经止痛。 鸡血藤, 苦、 甘, 温。 归肝、 肾经, 补血, 活血, 通络。桃仁, 苦、 甘, 平, 归心、 肝、 大肠经, 活血祛瘀, 润肠通便, 止咳 平喘。石菖蒲, 辛, 苦, 温。归心, 胃经, 化湿开胃, 开窍豁痰, 醒神益智。郁金, 辛、 苦, 寒, 归 肝、 心、 肺经, 行气化瘀, 清心解郁, 利胆退黄。威灵仙, 辛咸, 温, 有毒, 入膀胱经, 祛风除湿, 通络止痛, 消痰水, 散癖积。 地龙, 咸寒, 清热, 镇痉, 利尿, 解毒。 胆南星, 苦、 微辛, 凉。 归肺、 肝、 脾经, 清热化痰, 息风定惊。 各原料药相辅相成, 达到扶正固本, 活血祛瘀通络的作用, 中 风偏瘫、 中风先兆即脑血管疾病。 如脑血栓形成、 脑梗、 短暂脑缺血、 动脉侧心性脑病所致脑 晕欲仆、 偏身麻木、 半身不遂、 语言障碍诸证。
     本发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临床试验统计如下 :
     1、 病例及方法2008 ~ 2010 年, 接治患者 80 例, 男性 56 例, 女性 24 例, 平均年龄 45 岁。全部病 例均按中风偏瘫、 中风先兆即脑血管疾病临床表现为诊断标准确定。治疗时有针对性给予 本发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各种药学剂型、 如胶囊剂、 散剂、 汤剂等。 一般, 汤剂, 每日一剂, 分 二次服用 ; 散剂, 每次一包, 每日二次 ; 胶囊剂, 每次三粒, 每日二次。
     2、 疗效判定
     根据临床症状消失为准, 分为根治康复、 显效、 有效、 无效。
     根治康复 : 语言清晰、 行动自如、 生活自主, 能做一般劳动。
     显效 : 语言基本清晰, 行动基本自如, 能基本独立生活。
     有效 : 语言基本清晰, 但行动稍有不便。
     无效 : 脑晕欲仆、 偏身麻木、 半身不遂、 语言障碍。
     3、 疗效总结
     例数 根治康复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80 38 24 15 3 96.3%
     4、 典型病例
     临床病例 1
     杨普功, 男, 70 岁, 患有高血病 + 年余, 近日由于运动剧烈。而突感脑晕欲仆, 左侧 肢体麻木、 行走不稳、 语言不清、 心悸乏力、 时有流诞, 舌质黯淡, 苔白稍减。头颅 CT 报告为 : 右侧基底节放射冠多发性梗塞。脉证综合 : 证属中风中经络、 气虚血癖型, 治以益气活血、 开窍通络 . 给予本发明中药汤剂 5 剂每日一剂, 每剂煎二次, 早晚各一次。二诊诸证平妥好 转, 效不更方, 继用本发明汤剂 10 剂, 照前法服用, 并辅以针灸推拿、 康复锻炼。三诊脑晕未 作, 生活基本自理, 诸证明显好转, 但语言时有不清, 故加语言康复训练。 并再给予本发明方 散剂每包 6g, 每次一包, 一日两次, 连用 15 天量。 随访生活可自理, 嘱其坚持功能锻炼, 防治 基础病, 避免复发。
     临床病例 2
     霍龙凤, 女, 57 岁, 患有高血压病二年余, 近日劳累而致头晕、 右侧肢体麻木、 行走 乏力、 精神不振、 舌质淡、 苦薄白。头颅 CT 报告为 : 左侧基底节及丘脑梗阻症, 属中风先兆 中络、 气虚痰阻, 本虚标实证。治法宜益气化痰、 开窍通络。给予本发明中药汤 5 剂, 每日一 剂, 分二次煎服, 早晚各一次。二诊 诸证消失、 行走自如, 生活可自理, 为巩固疗效, 给予本 发明散剂 20 日量, 每次一包, 一日二饮, 并嘱坚持治疗基础病, 劳逸结合, 适当运动锻炼, 随 访康健如常。
     临床病例 3
     梁介生, 男, 62 岁, 患者高血压病 3 载, 近日因受阴寒而致头晕欲仆、 左侧肢体麻 木, 左下肢软而无力, 行走蹒跚, 舌质黯淡, 苔薄白, 脉弦迟。 头颅 CT 报告为 : 右侧丘脑梗塞, 证属中风中经络、 气虑血籍、 寒凝脉络。治以补气温经、 活血通络。给予本发中药汤剂, 五日 量, 一日一剂, 分二次煎服。二诊诸证明显好转, 但左下肢仍活动无力。故再服本发明中药 汤剂 10 剂, 配合针灸理疗、 肢体训练。三诊患者可生活自理、 行走平稳, 故再给予本发明中 药散剂 15 天, 每包 6 克, 一次一包, 一日二次、 口服。并嘱其再坚持康复锻炼、 防治基础病, 其后随访痊愈如常。临床病例 4
     降经旺, 男, 69 岁, 患有低血压史, 血压在 110 ~ 90/65 ~ 50mmhg。近日疲劳, 晨起 突感头晕眼花、 头重足轻, 如踩棉花感, 周身倦怠无力、 嗜睡欲卧、 言语不利、 面色灰白无华、 舌质淡黯、 苔薄白、 脉沉细无力。头颅 CT 报告为 :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 轻度脑萎缩。证 属中风中络气虚不运、 痹阻脉络、 治宜大补元气、 活血通络。给本发明方中药汤剂 5 日量, 5 剂, 每日一剂, 每剂煎服两次, 分早晚各服一饮。二诊患者诸证明显好转, 但仍时有头晕欲 睡 . 再给予本发明中药汤剂 5 剂, 如前法服用 . 三诊自感头脑清亮, 步履如常。再给予本发 明方散剂 20 日量, 每包 6 克, 每次一包, 每日二次口服以固疗效。
     临床病例 5
     马云香, 女, 49 岁, 患有高血氏病二年余, 近 1 月来劳作过甚, 突感脑晕 翻仆、 行走 不稳、 右侧肢体麻木、 动则汗出、 倦怠乏力、 舌质淡、 苔薄白、 脉弦细。 头颅 CT 报告为 : 左侧放 射冠脑梗塞。证属中风中络, 气虚血瘀、 络脉受阻型。治宜益气活血通络给予本发明中药汤 剂 5 剂, 5 天量, 一日一剂, 每剂煎 2 饮, 早晚各服一次, 水煎服。二诊诸证平妥好转, 但仍感 右侧肢体略有麻木, 故再给本发明中药汤剂 5 剂, 如前服用。三诊患者眩晕未作, 行走如常、 精神稍振, 为巩固疗效再给予本发明中药胶囊剂二十日量, 每粒 0.3 克, 每次服 3 粒, 每日二 次。一月后随访 : 诸证恢复如常, 嘱其坚持锻炼、 积极防治基础病, 要防重于治。
     另外, 本发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无毒副作用, 经急性毒性试验及长期毒性试验, 按 临床允许的药量给予小鼠灌胃, 小鼠活动正常 ; 按临床允许的最大浓度给大鼠给药, 大鼠活 动及各项检测结果无异常。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1 : 黄芪 100g、 赤芍 15g、 水蛭 6g、 川芎 10g、 香附 10g、 鸡血藤 20g、 桃仁 15g、 石菖蒲 10g、 郁金 20g、 威灵仙 15g、 地龙 15g、 胆南星 10g, 烘干后粉碎过 120 目的细末, 用天 秤称为每包 6 克。制成散剂。
     实施例 2 : 黄芪 120g, 赤芍 30g, 水蛭 10g, 川芎 16g, 香附 15g, 鸡血藤 25g, 桃仁 20g, 石菖蒲 15g, 郁金 30g, 威灵仙 25g, 地龙 20g, 胆南星 15g, 烘干后粉碎过 100 目筛成细粉, 装 入空心胶囊, 每粒 0.3g。
     实施例 3 : 黄芪 130g, 赤芍 20g, 水蛭 12g, 川芎 12g, 香附 20g, 鸡血藤 30g, 桃仁 30g, 石菖蒲 20g, 郁金 25g, 威灵仙 30g, 地龙 30g, 胆南星 20g 组合为一剂, 加水 800 毫升, 文火加 热 25 分钟, 每剂药煎两次每饮取汁 200 毫升制成汤剂。5

一种治疗中风偏瘫或中风先兆的中药组合物.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治疗中风偏瘫或中风先兆的中药组合物.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治疗中风偏瘫或中风先兆的中药组合物.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中风偏瘫或中风先兆的中药组合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中风偏瘫或中风先兆的中药组合物.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058842A43申请公布日20110518CN102058842ACN102058842A21申请号201010573986322申请日20101201A61K36/9066200601A61P9/10200601A61P25/02200601A61K35/62200601A61K35/6420060171申请人介休市中医医院地址031200山西省晋中市介休市东大街54号72发明人宋开夏74专利代理机构山西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14100代理人温彪飞54发明名称一种治疗中风偏瘫或中风先兆的中药组合物57摘要本发明属于中药组合物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中风偏瘫或中风先兆。

2、的中药组合物,其采用如下重量比的原料药制成黄芪100130G,赤芍1530G,水蛭612G,川芎1016G,香附1020G,鸡血藤2030G,桃仁1530G,石菖蒲1020G,郁金2030G,威灵仙1530G,地龙1530G,胆南星1020G。本发明主治中风偏瘫、中风先兆。即脑血管疾病为脑血栓形成、脑梗塞、短暂脑缺血、动脉硬化性脑病所致的脑晕欲仆、偏身麻木、半身不遂、语言障碍诸证,总有效率达963。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CN102058844A1/1页21一种治疗中风偏瘫或中风先兆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3、黄芪100130份,赤芍1530份,水蛭612份,川芎1016份,香附1020份,鸡血藤2030份,桃仁1530份,石菖蒲1020份,郁金2030份,威灵仙1530份,地龙1530份,胆南星1020份。2根据权利要求1的治疗中风偏瘫或中风先兆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黄芪100份、赤芍15份、水蛭6份、川芎10份、香附10份、鸡血藤20份、桃仁15份、石菖蒲10份、郁金20份、威灵仙15份、地龙15份、胆南星10份。权利要求书CN102058842ACN102058844A1/3页3一种治疗中风偏瘫或中风先兆的中药组合物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中药组合物的技术领域,具。

4、体涉及一种治疗中风偏瘫或中风先兆的中药组合物,商品名称之为芪芍通络胶囊。背景技术0002中风偏瘫或中风先兆是临床上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通常表现为脑晕欲仆、偏身麻木、半身不遂、语言障碍等症。中风病即脑血管病,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对中老年的健康威胁与危害加重,并且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经济负担和不良后果。目前有关如何防治中风病是世界各国的研究课题。治疗中风病的中成药多,如安滴丸、中风回音丸、脑心通胶囊等,这些药物对中风病都有一定治疗效果,但都同程度存在着疗效不确,不能根本等缺陷。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中风偏瘫或中风先兆的中药组合物。0004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00。

5、05一种治疗中风偏瘫或中风先兆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黄芪100130份,赤芍1530份,水蛭612份,川芎1016份,香附1020份,鸡血藤2030份,桃仁1530份,石菖蒲1020份,郁金2030份,威灵仙1530份,地龙1530份,胆南星1020份。0006所述的治疗中风偏瘫或中风先兆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黄芪100份、赤芍15份、水蛭6份、川芎10份、香附10份、鸡血藤20份、桃仁15份、石菖蒲10份、郁金20份、威灵仙15份、地龙15份、胆南星10份。0007本发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可采用现有公知技术制成常见的各种中药剂型,各原料。

6、药均从正规药店购得。其中黄芪,性甘,微温,归肺、脾、肝、肾经,益气固表、敛汗固脱。赤芍,味苦,微寒,归肝经,清热凉血,散瘀止痛。水蛭,味咸苦、性平,有毒,归肝、膀胱经,属血肉有情之品,用于肺心病、冠心病、脑出血、高血脂等症。川芎,辛,温,归肝、胆、心包经,活血行气,祛风止痛。香附,辛微苦甘,平,入肝、三焦经,理气解郁,调经止痛。鸡血藤,苦、甘,温。归肝、肾经,补血,活血,通络。桃仁,苦、甘,平,归心、肝、大肠经,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石菖蒲,辛,苦,温。归心,胃经,化湿开胃,开窍豁痰,醒神益智。郁金,辛、苦,寒,归肝、心、肺经,行气化瘀,清心解郁,利胆退黄。威灵仙,辛咸,温,有毒,入膀。

7、胱经,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消痰水,散癖积。地龙,咸寒,清热,镇痉,利尿,解毒。胆南星,苦、微辛,凉。归肺、肝、脾经,清热化痰,息风定惊。各原料药相辅相成,达到扶正固本,活血祛瘀通络的作用,中风偏瘫、中风先兆即脑血管疾病。如脑血栓形成、脑梗、短暂脑缺血、动脉侧心性脑病所致脑晕欲仆、偏身麻木、半身不遂、语言障碍诸证。0008本发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临床试验统计如下00091、病例及方法说明书CN102058842ACN102058844A2/3页4001020082010年,接治患者80例,男性56例,女性24例,平均年龄45岁。全部病例均按中风偏瘫、中风先兆即脑血管疾病临床表现为诊断标准确定。治疗。

8、时有针对性给予本发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各种药学剂型、如胶囊剂、散剂、汤剂等。一般,汤剂,每日一剂,分二次服用;散剂,每次一包,每日二次;胶囊剂,每次三粒,每日二次。00112、疗效判定0012根据临床症状消失为准,分为根治康复、显效、有效、无效。0013根治康复语言清晰、行动自如、生活自主,能做一般劳动。0014显效语言基本清晰,行动基本自如,能基本独立生活。0015有效语言基本清晰,但行动稍有不便。0016无效脑晕欲仆、偏身麻木、半身不遂、语言障碍。00173、疗效总结0018例数根治康复显效有效无效有效率80382415396300194、典型病例0020临床病例10021杨普功,男,70岁。

9、,患有高血病年余,近日由于运动剧烈。而突感脑晕欲仆,左侧肢体麻木、行走不稳、语言不清、心悸乏力、时有流诞,舌质黯淡,苔白稍减。头颅CT报告为右侧基底节放射冠多发性梗塞。脉证综合证属中风中经络、气虚血癖型,治以益气活血、开窍通络给予本发明中药汤剂5剂每日一剂,每剂煎二次,早晚各一次。二诊诸证平妥好转,效不更方,继用本发明汤剂10剂,照前法服用,并辅以针灸推拿、康复锻炼。三诊脑晕未作,生活基本自理,诸证明显好转,但语言时有不清,故加语言康复训练。并再给予本发明方散剂每包6G,每次一包,一日两次,连用15天量。随访生活可自理,嘱其坚持功能锻炼,防治基础病,避免复发。0022临床病例20023霍龙凤,。

10、女,57岁,患有高血压病二年余,近日劳累而致头晕、右侧肢体麻木、行走乏力、精神不振、舌质淡、苦薄白。头颅CT报告为左侧基底节及丘脑梗阻症,属中风先兆中络、气虚痰阻,本虚标实证。治法宜益气化痰、开窍通络。给予本发明中药汤5剂,每日一剂,分二次煎服,早晚各一次。二诊诸证消失、行走自如,生活可自理,为巩固疗效,给予本发明散剂20日量,每次一包,一日二饮,并嘱坚持治疗基础病,劳逸结合,适当运动锻炼,随访康健如常。0024临床病例30025梁介生,男,62岁,患者高血压病3载,近日因受阴寒而致头晕欲仆、左侧肢体麻木,左下肢软而无力,行走蹒跚,舌质黯淡,苔薄白,脉弦迟。头颅CT报告为右侧丘脑梗塞,证属中风。

11、中经络、气虑血籍、寒凝脉络。治以补气温经、活血通络。给予本发中药汤剂,五日量,一日一剂,分二次煎服。二诊诸证明显好转,但左下肢仍活动无力。故再服本发明中药汤剂10剂,配合针灸理疗、肢体训练。三诊患者可生活自理、行走平稳,故再给予本发明中药散剂15天,每包6克,一次一包,一日二次、口服。并嘱其再坚持康复锻炼、防治基础病,其后随访痊愈如常。说明书CN102058842ACN102058844A3/3页50026临床病例40027降经旺,男,69岁,患有低血压史,血压在11090/6550MMHG。近日疲劳,晨起突感头晕眼花、头重足轻,如踩棉花感,周身倦怠无力、嗜睡欲卧、言语不利、面色灰白无华、舌质。

12、淡黯、苔薄白、脉沉细无力。头颅CT报告为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轻度脑萎缩。证属中风中络气虚不运、痹阻脉络、治宜大补元气、活血通络。给本发明方中药汤剂5日量,5剂,每日一剂,每剂煎服两次,分早晚各服一饮。二诊患者诸证明显好转,但仍时有头晕欲睡再给予本发明中药汤剂5剂,如前法服用三诊自感头脑清亮,步履如常。再给予本发明方散剂20日量,每包6克,每次一包,每日二次口服以固疗效。0028临床病例50029马云香,女,49岁,患有高血氏病二年余,近1月来劳作过甚,突感脑晕翻仆、行走不稳、右侧肢体麻木、动则汗出、倦怠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细。头颅CT报告为左侧放射冠脑梗塞。证属中风中络,气虚血瘀、络脉。

13、受阻型。治宜益气活血通络给予本发明中药汤剂5剂,5天量,一日一剂,每剂煎2饮,早晚各服一次,水煎服。二诊诸证平妥好转,但仍感右侧肢体略有麻木,故再给本发明中药汤剂5剂,如前服用。三诊患者眩晕未作,行走如常、精神稍振,为巩固疗效再给予本发明中药胶囊剂二十日量,每粒03克,每次服3粒,每日二次。一月后随访诸证恢复如常,嘱其坚持锻炼、积极防治基础病,要防重于治。0030另外,本发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无毒副作用,经急性毒性试验及长期毒性试验,按临床允许的药量给予小鼠灌胃,小鼠活动正常;按临床允许的最大浓度给大鼠给药,大鼠活动及各项检测结果无异常。具体实施方式0031实施例1黄芪100G、赤芍15G、水蛭。

14、6G、川芎10G、香附10G、鸡血藤20G、桃仁15G、石菖蒲10G、郁金20G、威灵仙15G、地龙15G、胆南星10G,烘干后粉碎过120目的细末,用天秤称为每包6克。制成散剂。0032实施例2黄芪120G,赤芍30G,水蛭10G,川芎16G,香附15G,鸡血藤25G,桃仁20G,石菖蒲15G,郁金30G,威灵仙25G,地龙20G,胆南星15G,烘干后粉碎过100目筛成细粉,装入空心胶囊,每粒03G。0033实施例3黄芪130G,赤芍20G,水蛭12G,川芎12G,香附20G,鸡血藤30G,桃仁30G,石菖蒲20G,郁金25G,威灵仙30G,地龙30G,胆南星20G组合为一剂,加水800毫升,文火加热25分钟,每剂药煎两次每饮取汁200毫升制成汤剂。说明书CN102058842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