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降低血清胆固醇的益生菌制剂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32 文档编号:1190801 上传时间:2018-04-04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390.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590788.8

申请日:

2010.12.12

公开号:

CN102028713A

公开日:

2011.04.27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61K 35/74申请公布日:20110427|||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5/74申请日:20101212|||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5/74; A23L1/30; A61P3/06

主分类号:

A61K35/74

申请人:

夏学德; 曲嫣红

发明人:

夏学德; 袁杰利; 孟祥宜; 曲嫣红

地址:

262700 山东省寿光市圣城街与郭家路交叉口东北角寿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降低血清胆固醇的益生菌制剂,包括屎肠球菌10-30份、鼠李糖乳杆菌10-30份和嗜酸乳杆菌10-30份。优点是:1.对3-羟基-3-甲基戊二酰COA还酶的抑制作用,该酶是胆固醇体内生物合成的限速酶;2.通过胆盐水解酶的作用,将部小肠内的胆盐水解,水解后的胆盐能与食物中的胆固醇发生共沉淀作用,从而促进食源中的胆固醇向粪便中转移;3.菌体对胆固醇的同化作用,直接分解胆固醇。屎链球菌、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三种菌分别在人或动物的不同肠段上定植,其降胆固醇的作用机制也不同,将三种菌组合起来可以发挥他们在各自肠段以不同机制共同发挥作用,优势互补。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于降低血清胆固醇的益生菌制剂,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益生菌制剂包括以下体 积配比的成分 : 屎肠球菌 10-30 份、 鼠李糖乳杆菌 10-30 份和嗜酸乳杆菌 10-30 份。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用于降低血清胆固醇的益生菌制剂,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益 生菌制剂包括以下体积配比的成分 : 屎肠球菌 20 份、 鼠李糖乳杆菌 20 份和嗜酸乳杆菌 20 份。
3: 如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用于降低血清胆固醇益生菌制剂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 (1) 屎肠球菌发酵液的制备 : 将屎肠球菌菌株种子液接入已经灭菌后的培养基中, 培 养 基 含 有 重 量 比 为 1 % -3 % 的 葡 萄 糖、 0.5-1.5 % 的 蛋 白 胨、 0.5-1 % 的 酵 母 浸 膏、 0.1-0.5 % 的 Na2HPO4 和 0.1-0.5 % KH2PO4, 余 量 为 作 为 溶 剂 的 水, 接 种 量 为 0.3 %, 在 32℃ -38℃下厌氧发酵后, 得到屎肠球菌发酵液 ; (2) 鼠李糖乳杆菌发酵液的制备 : 鼠李糖乳杆菌菌株种子液接入已经灭菌后的培养基 中, 培养基含有重量比为 1% -3%的葡萄糖、 0.5-1.5%的蛋白胨、 0.5-1%的酵母浸膏, 余 量为作为溶剂的水, 接种量为 0.3%, 在 32℃ -36℃下厌氧发酵后, 得到鼠李糖乳杆菌发酵 液; (3) 嗜酸乳杆菌发酵液的制备 : 嗜酸乳杆菌菌株种子液接入已经灭菌后的养基中, 培 养基含有重量比为 1% -3%的葡萄糖、 0.5-1.5%的蛋白胨、 0.5-1%的酵母浸膏, 余量为作 为溶剂的水, 接种量为 0.3%, 在 32℃ -36℃下厌氧发酵后, 得到嗜酸乳杆菌发酵液 ; (4) 将屎肠球菌发酵液、 鼠李糖乳杆菌发酵液和嗜酸乳杆菌发酵液按照以上比例混合, 得到降低血清胆固醇的益生菌制剂。

说明书


一种用于降低血清胆固醇的益生菌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益生菌制剂, 具体地说, 涉及一种用于改善肠道微生态平衡, 降低 人或动物血清胆固醇的益生菌制剂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
     已有的益生菌的研究也只限于对单个菌种的研究, 没有针对益生菌群相互促进、 共生, 协调促进改善降低人或动物血清胆固醇的研究, 也没有协调促进降低人或动物血清 胆固醇的益生菌群制剂、 饲料添加剂及工艺。
     胆固醇是人体内重要的固醇类物质。但是, 围绕着胆固醇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在 世界范围内食品学界和食品工业界一直存在很大的争议自上世纪 30 年代国外研究者得出 “血管壁增厚即动脉粥样硬化症是不正常胆固醇代谢的结果” 这一结论以来, 已有越来越 多的试验和研究表明胆固醇与高脂血症、 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间的关系, 对此, 有人描述为 “one to two” 规律, 即降低 1%的血清胆固醇可随之减少 2%患冠心病的危险性。尽管存在 着降血脂化学药物, 但其可使转氨酶增高等不良反应使人们致力于探索和研究新的安全有 效的调脂药物, 以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为代表的微生态制剂得到了广泛青睐。益生菌作 为 “有生命的绿色药品” , 已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具有优效、 安全、 符合生态的诸多优点, 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人类疾病的各个领域。
     目前我国有近 1/3 的成年人的血脂偏高, 高脂血症现在已成为人类健康的第一隐 形杀手, 因此治疗高血脂是摆在医学界的首要课题。为了更好的了解益生菌是否具有体内 降解胆固醇的功能高脂动物模型在益生乳酸菌降胆固醇功能性实验研究中得到越来越广 泛的应用。高脂高胆固醇饲料可以诱发动物脂代谢紊乱, 血脂水平发生变化 : 血清胆固醇 (TC) 和肝脏胆固醇含量升高, 降血清功能性实验通常做法是饲喂高脂高胆固醇饲料建造高 脂实验动物模型后饲喂实验动物实验样品, 通过测定动物血清脂类含量的变化来确定实验 样品对动物血脂的影响效果。
     益生菌降胆固醇的研究现状, 近年来国内外的学者在益生菌降胆固醇方面做了大 量的研究。Akalin 等应用小鼠作为模型, 给小鼠饲喂含有嗜酸乳杆菌的酸奶和鲜奶, 并研 究了嗜酸乳杆菌对小鼠血清中 TC、 TG 和 LDL 的影响, 发现嗜酸乳杆菌可以降低小鼠血清中 这些脂蛋白的含量。肖琳琳从西藏传统发酵乳中分离筛选得到一株在液体培养基中降胆 固醇达到 51.8%的干酪乳杆菌 (Lactobacil lus casei), 用这株干酪乳杆菌制备的菌悬 液灌胃高脂模型小鼠 14d 后, 发现实验组小鼠血清中胆固醇和甘油三指浓度较对照组显著 降低 (P < 0.01), 同时 HDL- 胆固醇浓度有所增加, 动脉硬化指数低于对照组的水平。据报 道, 某些微生物能在以胆固醇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生长, 通过降解胆固醇来获得碳源和 能量, 并且有些微生物可以将胆固醇吸附在自身的细胞膜上, 进而同化胆固醇为细胞膜的 目前报道的主要有 : 诺卡氏菌属 (Noccardia 组成成分。 能够降解胆固醇的微生物种类很多, eythropoli s ; N.rhodochrous)、 链霉菌属 (Streptomyces lividans ; S.hygroscopicus)、 红 球 菌 属 (Rhodococcuse、 equi ; R.erythropoli s) 短 杆 菌 属 (Brevibacterium)、棒状 杆 菌 属 (Corynebacrerium spp)、 节 杆 菌 属 (Arthrobacter s implex)、 假单胞菌属 尹 (Pseudomonas fluorescens) 等。 这 些 菌 株 都 可 产 生 较 高 活 性 的 胆 固 醇 氧 化 酶 或 胆盐水解酶。有的可产生较高活性的胞内酶, 如诺卡氏菌属 (Noccardiaeythropolis ; N.rhodochrous) ; 还有的可产生较高活性的胞外酶, 如链霉菌属 (s.lividans) 和短杆菌属 (B.sterolicum) 等。
     益生菌的研究与应用, 在日本、 法国、 俄罗斯、 德国等国家较受到重视, 而且具有专 业化和系统性的研究。就目前的研究与应用水平而言, 日本处于较领先的地位。早在上一 世纪 30 年代初时, 日本的京都帝国大学微生物教研室的代田稔博士就已成功地分离出来 自于肠道的乳酸杆菌, 这种有益菌在经过强化培养后, 使之能活着到达肠内生存。 而这种后 来被人们称之为益力多菌的乳酸杆菌, 目前已被广泛地运用在日本的食品、 饮品、 医学等领 域。其中在乳制品上的运用成绩十分惊人, 据国外有关公司调查, 日本在 2000/2001 年由益 生菌所生产的乳制品, 其总产值就已达 22 亿美元。而今的益力多, 在日本已无人不晓, 利用 这种益生菌制作的乳制品成功地打入了国际奶品饮料市场, 目前已攻下了 25 个国家的城 池, 甚至在这些国家建造了 18 家加工厂, 使目前全球每天至少 2500 万人在饮用这种产品。 2005 年整个欧洲市场益生菌原料的市场规模估计约为 0.35 亿欧元, 到 2010 年能够达到 1.2 亿欧元。益生菌市场的产值估计为 25 亿欧元。目前市场上大约有 1000 多种不同的益 生菌产品。欧洲最主要的 4 类益生菌产品为 : 1) 传统的发酵乳制品, 例如酸奶。2) 益生菌 饮料产品。3) 浓缩的冻干的以胶囊、 片剂或粉剂销售的益生菌产品。4) 新型的益生菌产品 形式, 是益生菌在培养基或肠道内代谢的产物。 其中, 法国含有双歧杆菌和嗜酸乳杆菌产品 已经增长了 300%, 占总乳销售量的 4%。
     国外益生菌开发日益深入, 在发酵乳中添加益生菌, 可以大大提高发酵乳的营养 功效。除了改善对乳成分的消化吸收外, 还能促进肠道对矿物质的吸收和利用。这一研究 成果激发了益生菌食品热。
     益生菌在我国的研究与利用, 起步较迟。基础研究和开发利用, 与发达国相比, 尚 差一定的距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自身保健功能的需求, 益生菌的应用逐渐 受到了重视, 它已被人们科学地运用到食品工业生产中, 特别是在乳制品和一些功能性的 食品中已广为运用。目前我国已大量使用双歧杆菌和乳杆菌这些有益菌生产营养、 可口兼 有保健功能的酸牛奶。
     据卫生部网站消息, 卫生部办公厅 2010 年 4 月近日印发 《可用于食品的菌种名单》 的通知, 根据 《食品安全法》 及其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 卫生部组织制定了 《可用于食品的菌 种名单》 。 发明内容 :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 提供一种能够降低人体或动物血清胆固醇 的益生菌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为解决以上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 一种用于降低血清胆固醇的益生菌制 剂,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益生菌制剂包括以下体积配比的成分 :
     屎肠球菌 10-30 份、 鼠李糖乳杆菌 10-30 份和嗜酸乳杆菌 10-30 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益生菌制剂包括以下体积配比的成分 :
     屎肠球菌 20 份、 鼠李糖乳杆菌 20 份和嗜酸乳杆菌 20 份。
     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
     (1) 屎肠球菌发酵液的制备 : 将屎肠球菌菌株种子液接入已经灭菌后的培养 基中, 培养基含有重量比为 1 % -3 %的葡萄糖、 0.5-1.5 %的蛋白胨、 0.5-1 %的酵母浸 膏、 0.1-0.5 %的 Na2HPO4 和 0.1-0.5 % KH2PO4, 余量为作为溶剂的水, 接种量为 0.3 %, 在 32℃ -38℃下厌氧发酵后, 得到屎肠球菌发酵液 ;
     (2) 鼠李糖乳杆菌发酵液的制备 : 鼠李糖乳杆菌菌株种子液接入已经灭菌后的培 养基中, 培养基含有重量比为 1 % -3 %的葡萄糖、 0.5-1.5 %的蛋白胨、 0.5-1 %的酵母浸 膏, 余量为作为溶剂的水, 接种量为 0.3%, 在 32℃ -36℃下厌氧发酵后, 得到鼠李糖乳杆菌 发酵液 ;
     (3) 嗜酸乳杆菌发酵液的制备 : 嗜酸乳杆菌菌株种子液接入已经灭菌后的养基 中, 培养基含有重量比为 1% -3%的葡萄糖、 0.5-1.5%的蛋白胨、 0.5-1%的酵母浸膏, 余 量为作为溶剂的水, 接种量为 0.3%, 在 32℃ -36℃下厌氧发酵后, 得到嗜酸乳杆菌发酵液 ;
     (4) 将屎肠球菌发酵液、 鼠李糖乳杆菌发酵液和嗜酸乳杆菌发酵液按照以上比例 混合, 得到降低血清胆固醇的益生菌制剂。
     本发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 具有以下优点 : 乳酸菌降胆固醇机制有多种方式, 对 3- 羟基 -3- 甲基戊二酰 COA 还酶的抑制作用, 该酶是胆固醇体内生物合成的限速酶 ; 通过 胆盐水解酶的作用, 将部小肠内的胆盐水解, 水解后的胆盐能与食物中的胆固醇发生共沉 淀作用, 从而促进食源中的胆固醇向粪便中转移 ; 3. 菌体对胆固醇的同化作用, 直接分解 胆固醇。屎肠球菌、 双歧杆菌、 嗜酸乳杆菌三种菌分别在人或动物的不同肠段上定植, 其降 胆固醇的作用机制也不同, 将三种菌组合起来可以发挥他们在各自肠段以不同机制共同发 挥作用, 优势互补。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一种用于降低血清胆固醇的益生菌制剂, 包括以下体积配比的成分 : 屎肠 球菌 20 份、 鼠李糖乳杆菌 20 份和嗜酸乳杆菌 20 份。
     益生菌制剂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
     (1) 屎肠球菌发酵液的制备 : 将屎肠球菌菌株种子液接入已经灭菌后的培养 基中, 培养基含有重量比为 1 % -3 %的葡萄糖、 0.5-1.5 %的蛋白胨、 0.5-1 %的酵母浸 膏、 0.1-0.5 %的 Na2HPO4 和 0.1-0.5 % KH2PO4, 余量为作为溶剂的水, 接种量为 0.3 %, 在 32℃ -38℃下厌氧发酵后, 得到屎肠球菌发酵液 ;
     (2) 鼠李糖乳杆菌发酵液的制备 : 鼠李糖乳杆菌菌株种子液接入已经灭菌后的培 养基中, 培养基含有重量比为 1 % -3 %的葡萄糖、 0.5-1.5 %的蛋白胨、 0.5-1 %的酵母浸 膏, 余量为作为溶剂的水, 接种量为 0.3%, 在 32℃ -36℃下厌氧发酵后, 得到鼠李糖乳杆菌 发酵液 ;
     (3) 嗜酸乳杆菌发酵液的制备 : 嗜酸乳杆菌菌株种子液接入已经灭菌后的养基 中, 培养基含有重量比为 1% -3%的葡萄糖、 0.5-1.5%的蛋白胨、 0.5-1%的酵母浸膏, 余量为作为溶剂的水, 接种量为 0.3%, 在 32℃ -36℃下厌氧发酵后, 得到嗜酸乳杆菌发酵液 ;
     (4) 将屎肠球菌发酵液、 鼠李糖乳杆菌发酵液和嗜酸乳杆菌发酵液按照以上比例 混合, 得到降低血清胆固醇的益生菌制剂。
     在对屎肠球菌降胆固醇作用研究中, 从 142 份健康儿童粪便中分离出一株具有在 体外降解胆固醇作用的菌株, 经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鉴定为屎肠球菌。通过药效学研究证 明与饲以高脂饲料的对照组大鼠相比, 在实验的第 14、 28 天分别测定大鼠血清 TC 浓度低与 对照组, 并有显著性差异 (p < 0.05)。通过计算显示高中剂量组 HDL/TC 比值高与对照组、 动脉硬化指数低与对照组并有显著性差异 (p < 0.05)。( 见表 1、 表 2、 表 3、 表 4)。根据 《保健食品功能学评价程序和检验方法》 的判定标准, 可以认为屎肠球菌具有调节大鼠血脂 的作用。通过人体实验证明本菌具有同样的作用 ( 见表 5)。药理学研究证明本菌无毒、 无 害、 安全。是人体内一种具有调节胆固醇代谢作用的正常生理性细菌。生产工艺研究表明, 屎肠球菌 DM891129 菌株经筛选、 驯化后, 采用发酵、 浓缩、 冷冻干燥等工艺可制成稳定的微 生态调节剂。
     表1: 实验前后各组大鼠体重变化 (g, M±SD, n = 10)
     组别 对照组 低剂量组 中剂量组初始体重 (g) 160.6±7.4 163.4±7.1 158.2±6.414 天 (g) 304.1±23.6 300.9±19.9 297.4±13.628 天 (g) 366.0±37.3 354.9±24.8 359.7±16.9高剂量组
     162.4±9.8304.8±28.1357.0±33.3三个实验组给于受试物屎肠球菌菌粉, 剂量分别为 : 低剂量组 225mg/kg.BW, 中剂 量组 450mg/kg.BW, 高剂量组 900mg/kg.BW, 分别相当于人体推荐量摄入量的 5、 10、 20 倍。
     表2: 实验前后各组大鼠血清 TC 浓度 (mg/dl、 M±SD, n = 10)
     组别 对照组 低剂量组 中剂量组 高剂量组
     初始 TC(mg/kg) 80.8±4.5 80.4±5.4 81.6±3.9 83.8±5.314 天 95.2±17.8 65.1±3.6* 67.9±5.8* 66.0±6.4*28 天 108.0±47.2 69.0±5.8* 70.0±6.3* 65.1±5.7*表3: 各组大鼠血清 HDL-C/TC 比值 (%, M±SD)6102028713 A CN 102028715说组别 对照组 低剂量组 中剂量组 高剂量组 动物数 10 10 10 10明书14 天 0.43±0.06 0.64±0.05* 0.67±0.12* 0.68±0.09* 28 天 0.34±0.11 0.48±0.09* 0.43±0.05* 0.49±0.11*5/8 页
     * 与对照组相比 P < 0.05 表4: 各组大鼠动脉硬化指数 (AI(M±SD) 组别 动物数 14 天 28 天对照组 低剂量组 中剂量组 高剂量组
     10 10 10 101.37±0.41 0.55±0.14* 0.52±0.23* 0.52±0.22*2.39±1.54 1.19±0.43* 1.32±0.27* 1.15±0.47* 计算而动脉硬化指数 (AI) 是反应心血管疾病易患程度的一个指标, 由来, 该指数越高, 心血管疾病的易患程度越高, 从表 6 可以看出高、 中、 低剂量组, 在第 14 天 及 28 天时均低于对照组 (P < 0.05)。
     表5: 人体试验血清胆固醇、 甘油三酯水平 (mmol/L)
     时间 对照组 TC 试验组 TC 对照组 TG 试验组 TG
     开始 4.2±0.91(5) 6.65±0.54(11) 2.17±1.85(5) 1.61±0.19(11)第4周 4.12±0.81(5) 5.56±0.72(10) 1.41±0.49(5) 1.50±0.33(10)第8周 5.4±0.82(5) 5.61±0.84(11) 2.09±1.52(5) 1.52±0.21(11)第 12 周 4.5±1.32(5) 5.0±0.62(11) 2.02±2.11(5) 1.44±0.21(11)1、 正常对照组及第 1 组服药 4 周, 停药 4 周, 再继续服药 4 周, 共观察 12 周, 每阶 段服药前后各查一次各项指标 ;2、 TC 第 8w 时血 TC 水平略有上升, 此为第一阶段结束, 第二阶段服药前的结果, 但 其数值仍在正常范围之内, 第二阶段服药后又略下降, 与服药前水平相近。 可见此制剂对正 常血 TC 水平及 T G 水平无明显影响, 各阶段相应指标比较无显著意义 (P > 0.05)。
     嗜酸乳杆菌是具有同化胆固醇能力的乳酸菌, 体外试验试验表明 : 嗜酸乳杆菌对 低胆固醇或正常水平胆固醇的同化降解能力不显著, 而对高水平胆固醇的同化降解作用比 较明显。结果见表 6。
     表6: 嗜酸乳杆菌对不同浓度胆固醇的同化能力
     培养基中胆固醇水平 高浓度 (mmol/L) 中浓度 (mmol/L) 低浓度 (mmol/L)
     0 小时 8.2±0.3 5.2±0.4 2.1±0.512 小时 4.3±0.4 4.1±0.7 2.0±0.418 小时 3.7±0.3 3.6±0.4 1.9±0.424 小时 3.4±0.5. 3.4±0.5 2.0±0.4将三浓度胆固醇加入 MRS 培养基中, 接入 10%嗜酸乳杆菌种子液, 在不同时间测 定培养基中胆固醇含量, 以确定胆固醇被同化的数量。
     鼠李糖乳杆菌是一株具有降胆固醇功能乳酸菌, 通过给高脂模型小鼠灌胃高低剂 量本乳杆菌活菌制剂在降低血清胆固醇方面, 灌胃组小鼠具有明显的降低血清胆固醇的作 用, 在经过 28 天的灌胃后, 小鼠血清胆固醇基本恢复到与正常小鼠相似的水平。在肝脏胆 固醇方面, 经灌胃 28 天后小鼠肝脏胆固醇有了明显的下降, 虽略高于对照组小鼠, 但明显 低于高脂组 (P < 0.05)。这表明该乳杆菌可以减少胆固醇在肝脏中的积存。对于上诉各实 验指标用高剂量菌体灌胃要比低剂量菌体灌胃作用明显, 说明在一定范围内, 体内该菌的 活菌数越多起到的降胆固醇作用越明显。 综合上诉实验说明该菌株可能具有降低血清胆固 醇, 抑制肝脏胆固醇堆积的功能, 为将来利用该菌株制作出降胆固醇功能的食品或药品提 供了实验基础, 实验结果见表 7、 表8
     表7: 灌胃菌体对小鼠血清胆固醇的影响
     ★★★ 代表 P ≤ 0.05 ; 代表 P ≤ 0.01 表8: 灌胃菌体对小鼠肝脏胆固醇的影响8102028713 A CN 102028715
     说明书肝脏中胆固醇的降解率% 68.82 61.367/8 页组别 对照 高脂对照 高剂量 低剂量
     ★每克肝脏胆固醇含量 (mg) 11.9020±2.0489 45.4884±17.9233 14.1851±2.6616 ★★ 17.5785±3.6438 ★★★ 代表 P ≤ 0.05 ; 代表 P ≤ 0.01
     鼠李糖乳杆菌、 屎场球菌和嗜酸乳杆菌都是人体正常菌群, 在维护人体生态平衡、 抑制腐败型细菌及各种肠内有毒物质发挥重要作用。 将三种菌联合应用于降血清胆固醇可 发挥其三菌不同降胆固醇机制, 全方位调节人体血清胆固醇水平。
     试验 1, 将实施例制备的益生菌发酵液用于肉鸡进行试验, 将 40 只试验用肉鸡随 机分为两组, 每组 20 只, 对照组肉鸡喂食普通饲料, 试验组肉鸡喂食含有实施例 1 制备的益 腿肌重 生菌发酵液 1%的饲料, 喂食 50 天后, 进行血样的采集及测定肉鸡血清、 胸肌组织、 的降胆固醇含量, 益生菌对肉鸡血清和其他组织胆固醇含量的影响及其降低率 (% ) 如下 表:
     组别 对照组 试验组 降低率 (% ) 血清总胆固醇 0.179±0.042 0.085±0.027 * 52.5 胸肌组织 0.624±0.085 0.310±0.102 * 50.3 腿肌组织 0.891±0.204 0.532±0.121 * 41.3 肝脏组织 1.52±0.102 1.4200±0.055 6
     经 t 检验, 对照组与试验组 OD560 差异显著, *表示 p < 0.05。
     通过体外试验表明, 本益生菌其对肉鸡血清、 胸肌组织、 腿肌组织胆固醇含量也具 有明显的降低作用。
     试验 2, 将实施例制备的益生菌发酵液用于杜洛克仔猪进行试验, 将 12 只试验用 杜洛克仔猪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6 只, 对照组仔猪喂食普通饲料, 试验组仔猪喂食含有实施 例 1 制备的益生菌发酵液 1%的饲料, 喂食 90 天后, 进行血样的采集并屠宰测定腰大肌中和 血清中胆固醇含量, 益生菌对仔猪血清和腰肌组织胆固醇含量 (mg/100g) 的影响如下表 :
     组别 对照组血清总胆固醇 158.5±6.25腰肌组织 98.5±5.829102028713 A CN 102028715说试验组 降低率 (% )明书72.3±6.32 * 26.68/8 页125.2±8.52 * 21.1通过体外试验表明, 本益生菌其对仔猪血清、 腰肌组织胆固醇含量也具有明显的 降低作用。
     10

一种用于降低血清胆固醇的益生菌制剂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一种用于降低血清胆固醇的益生菌制剂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一种用于降低血清胆固醇的益生菌制剂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用于降低血清胆固醇的益生菌制剂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用于降低血清胆固醇的益生菌制剂及其制备方法.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028713A43申请公布日20110427CN102028713ACN102028713A21申请号201010590788822申请日20101212A61K35/74200601A23L1/30200601A61P3/0620060171申请人夏学德地址262700山东省寿光市圣城街与郭家路交叉口东北角寿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申请人曲嫣红72发明人夏学德袁杰利孟祥宜曲嫣红54发明名称一种用于降低血清胆固醇的益生菌制剂及其制备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降低血清胆固醇的益生菌制剂,包括屎肠球菌1030份、鼠李糖乳杆菌1030份和嗜酸乳杆菌1030份。优点是1对3羟基。

2、3甲基戊二酰COA还酶的抑制作用,该酶是胆固醇体内生物合成的限速酶;2通过胆盐水解酶的作用,将部小肠内的胆盐水解,水解后的胆盐能与食物中的胆固醇发生共沉淀作用,从而促进食源中的胆固醇向粪便中转移;3菌体对胆固醇的同化作用,直接分解胆固醇。屎链球菌、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三种菌分别在人或动物的不同肠段上定植,其降胆固醇的作用机制也不同,将三种菌组合起来可以发挥他们在各自肠段以不同机制共同发挥作用,优势互补。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8页CN102028715A1/1页21一种用于降低血清胆固醇的益生菌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益生菌制剂包括以下体积。

3、配比的成分屎肠球菌1030份、鼠李糖乳杆菌1030份和嗜酸乳杆菌1030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降低血清胆固醇的益生菌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益生菌制剂包括以下体积配比的成分屎肠球菌20份、鼠李糖乳杆菌20份和嗜酸乳杆菌20份。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用于降低血清胆固醇益生菌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屎肠球菌发酵液的制备将屎肠球菌菌株种子液接入已经灭菌后的培养基中,培养基含有重量比为13的葡萄糖、0515的蛋白胨、051的酵母浸膏、0105的NA2HPO4和0105KH2PO4,余量为作为溶剂的水,接种量为03,在3238下厌氧发酵后,得到屎肠球菌发酵液;2鼠李糖乳。

4、杆菌发酵液的制备鼠李糖乳杆菌菌株种子液接入已经灭菌后的培养基中,培养基含有重量比为13的葡萄糖、0515的蛋白胨、051的酵母浸膏,余量为作为溶剂的水,接种量为03,在3236下厌氧发酵后,得到鼠李糖乳杆菌发酵液;3嗜酸乳杆菌发酵液的制备嗜酸乳杆菌菌株种子液接入已经灭菌后的养基中,培养基含有重量比为13的葡萄糖、0515的蛋白胨、051的酵母浸膏,余量为作为溶剂的水,接种量为03,在3236下厌氧发酵后,得到嗜酸乳杆菌发酵液;4将屎肠球菌发酵液、鼠李糖乳杆菌发酵液和嗜酸乳杆菌发酵液按照以上比例混合,得到降低血清胆固醇的益生菌制剂。权利要求书CN102028713ACN102028715A1/8。

5、页3一种用于降低血清胆固醇的益生菌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益生菌制剂,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改善肠道微生态平衡,降低人或动物血清胆固醇的益生菌制剂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0002已有的益生菌的研究也只限于对单个菌种的研究,没有针对益生菌群相互促进、共生,协调促进改善降低人或动物血清胆固醇的研究,也没有协调促进降低人或动物血清胆固醇的益生菌群制剂、饲料添加剂及工艺。0003胆固醇是人体内重要的固醇类物质。但是,围绕着胆固醇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在世界范围内食品学界和食品工业界一直存在很大的争议自上世纪30年代国外研究者得出“血管壁增厚即动脉粥样硬化症是不正常胆固醇代谢的结果”这一。

6、结论以来,已有越来越多的试验和研究表明胆固醇与高脂血症、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间的关系,对此,有人描述为“ONETOTWO”规律,即降低1的血清胆固醇可随之减少2患冠心病的危险性。尽管存在着降血脂化学药物,但其可使转氨酶增高等不良反应使人们致力于探索和研究新的安全有效的调脂药物,以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为代表的微生态制剂得到了广泛青睐。益生菌作为“有生命的绿色药品”,已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具有优效、安全、符合生态的诸多优点,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人类疾病的各个领域。0004目前我国有近1/3的成年人的血脂偏高,高脂血症现在已成为人类健康的第一隐形杀手,因此治疗高血脂是摆在医学界的首要课题。为了更好的了解。

7、益生菌是否具有体内降解胆固醇的功能高脂动物模型在益生乳酸菌降胆固醇功能性实验研究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高脂高胆固醇饲料可以诱发动物脂代谢紊乱,血脂水平发生变化血清胆固醇TC和肝脏胆固醇含量升高,降血清功能性实验通常做法是饲喂高脂高胆固醇饲料建造高脂实验动物模型后饲喂实验动物实验样品,通过测定动物血清脂类含量的变化来确定实验样品对动物血脂的影响效果。0005益生菌降胆固醇的研究现状,近年来国内外的学者在益生菌降胆固醇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AKALIN等应用小鼠作为模型,给小鼠饲喂含有嗜酸乳杆菌的酸奶和鲜奶,并研究了嗜酸乳杆菌对小鼠血清中TC、TG和LDL的影响,发现嗜酸乳杆菌可以降低小鼠血清中这。

8、些脂蛋白的含量。肖琳琳从西藏传统发酵乳中分离筛选得到一株在液体培养基中降胆固醇达到518的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CASEI,用这株干酪乳杆菌制备的菌悬液灌胃高脂模型小鼠14D后,发现实验组小鼠血清中胆固醇和甘油三指浓度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同时HDL胆固醇浓度有所增加,动脉硬化指数低于对照组的水平。据报道,某些微生物能在以胆固醇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生长,通过降解胆固醇来获得碳源和能量,并且有些微生物可以将胆固醇吸附在自身的细胞膜上,进而同化胆固醇为细胞膜的组成成分。能够降解胆固醇的微生物种类很多,目前报道的主要有诺卡氏菌属NOCCARDIAEYTHROPOLIS;NRHODO。

9、CHROUS、链霉菌属STREPTOMYCESLIVIDANS;SHYGROSCOPICUS、红球菌属RHODOCOCCUSE、EQUI;RERYTHROPOLIS短杆菌属BREVIBACTERIUM、棒说明书CN102028713ACN102028715A2/8页4状杆菌属CORYNEBACRERIUMSPP、节杆菌属ARTHROBACTERSIMPLEX、假单胞菌属尹PSEUDOMONASFLUORESCENS等。这些菌株都可产生较高活性的胆固醇氧化酶或胆盐水解酶。有的可产生较高活性的胞内酶,如诺卡氏菌属NOCCARDIAEYTHROPOLIS;NRHODOCHROUS;还有的可产生较高活。

10、性的胞外酶,如链霉菌属SLIVIDANS和短杆菌属BSTEROLICUM等。0006益生菌的研究与应用,在日本、法国、俄罗斯、德国等国家较受到重视,而且具有专业化和系统性的研究。就目前的研究与应用水平而言,日本处于较领先的地位。早在上一世纪30年代初时,日本的京都帝国大学微生物教研室的代田稔博士就已成功地分离出来自于肠道的乳酸杆菌,这种有益菌在经过强化培养后,使之能活着到达肠内生存。而这种后来被人们称之为益力多菌的乳酸杆菌,目前已被广泛地运用在日本的食品、饮品、医学等领域。其中在乳制品上的运用成绩十分惊人,据国外有关公司调查,日本在2000/2001年由益生菌所生产的乳制品,其总产值就已达22。

11、亿美元。而今的益力多,在日本已无人不晓,利用这种益生菌制作的乳制品成功地打入了国际奶品饮料市场,目前已攻下了25个国家的城池,甚至在这些国家建造了18家加工厂,使目前全球每天至少2500万人在饮用这种产品。2005年整个欧洲市场益生菌原料的市场规模估计约为035亿欧元,到2010年能够达到12亿欧元。益生菌市场的产值估计为25亿欧元。目前市场上大约有1000多种不同的益生菌产品。欧洲最主要的4类益生菌产品为1传统的发酵乳制品,例如酸奶。2益生菌饮料产品。3浓缩的冻干的以胶囊、片剂或粉剂销售的益生菌产品。4新型的益生菌产品形式,是益生菌在培养基或肠道内代谢的产物。其中,法国含有双歧杆菌和嗜酸乳杆。

12、菌产品已经增长了300,占总乳销售量的4。0007国外益生菌开发日益深入,在发酵乳中添加益生菌,可以大大提高发酵乳的营养功效。除了改善对乳成分的消化吸收外,还能促进肠道对矿物质的吸收和利用。这一研究成果激发了益生菌食品热。0008益生菌在我国的研究与利用,起步较迟。基础研究和开发利用,与发达国相比,尚差一定的距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自身保健功能的需求,益生菌的应用逐渐受到了重视,它已被人们科学地运用到食品工业生产中,特别是在乳制品和一些功能性的食品中已广为运用。目前我国已大量使用双歧杆菌和乳杆菌这些有益菌生产营养、可口兼有保健功能的酸牛奶。0009据卫生部网站消息,卫生部办公厅201。

13、0年4月近日印发可用于食品的菌种名单的通知,根据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卫生部组织制定了可用于食品的菌种名单。发明内容0010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能够降低人体或动物血清胆固醇的益生菌制剂及其制备方法。0011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降低血清胆固醇的益生菌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益生菌制剂包括以下体积配比的成分0012屎肠球菌1030份、鼠李糖乳杆菌1030份和嗜酸乳杆菌1030份。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说明书CN102028713ACN102028715A3/8页50014所述益生菌制剂包括以下体积配比的成分0015屎肠球菌20份、。

14、鼠李糖乳杆菌20份和嗜酸乳杆菌20份。0016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00171屎肠球菌发酵液的制备将屎肠球菌菌株种子液接入已经灭菌后的培养基中,培养基含有重量比为13的葡萄糖、0515的蛋白胨、051的酵母浸膏、0105的NA2HPO4和0105KH2PO4,余量为作为溶剂的水,接种量为03,在3238下厌氧发酵后,得到屎肠球菌发酵液;00182鼠李糖乳杆菌发酵液的制备鼠李糖乳杆菌菌株种子液接入已经灭菌后的培养基中,培养基含有重量比为13的葡萄糖、0515的蛋白胨、051的酵母浸膏,余量为作为溶剂的水,接种量为03,在3236下厌氧发酵后,得到鼠李糖乳杆菌发酵液;00193嗜酸乳杆菌发酵液的。

15、制备嗜酸乳杆菌菌株种子液接入已经灭菌后的养基中,培养基含有重量比为13的葡萄糖、0515的蛋白胨、051的酵母浸膏,余量为作为溶剂的水,接种量为03,在3236下厌氧发酵后,得到嗜酸乳杆菌发酵液;00204将屎肠球菌发酵液、鼠李糖乳杆菌发酵液和嗜酸乳杆菌发酵液按照以上比例混合,得到降低血清胆固醇的益生菌制剂。0021本发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乳酸菌降胆固醇机制有多种方式,对3羟基3甲基戊二酰COA还酶的抑制作用,该酶是胆固醇体内生物合成的限速酶;通过胆盐水解酶的作用,将部小肠内的胆盐水解,水解后的胆盐能与食物中的胆固醇发生共沉淀作用,从而促进食源中的胆固醇向粪便中转移;3菌体对胆固醇。

16、的同化作用,直接分解胆固醇。屎肠球菌、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三种菌分别在人或动物的不同肠段上定植,其降胆固醇的作用机制也不同,将三种菌组合起来可以发挥他们在各自肠段以不同机制共同发挥作用,优势互补。0022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具体实施方式0023实施例,一种用于降低血清胆固醇的益生菌制剂,包括以下体积配比的成分屎肠球菌20份、鼠李糖乳杆菌20份和嗜酸乳杆菌20份。0024益生菌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00251屎肠球菌发酵液的制备将屎肠球菌菌株种子液接入已经灭菌后的培养基中,培养基含有重量比为13的葡萄糖、0515的蛋白胨、051的酵母浸膏、0105的N。

17、A2HPO4和0105KH2PO4,余量为作为溶剂的水,接种量为03,在3238下厌氧发酵后,得到屎肠球菌发酵液;00262鼠李糖乳杆菌发酵液的制备鼠李糖乳杆菌菌株种子液接入已经灭菌后的培养基中,培养基含有重量比为13的葡萄糖、0515的蛋白胨、051的酵母浸膏,余量为作为溶剂的水,接种量为03,在3236下厌氧发酵后,得到鼠李糖乳杆菌发酵液;00273嗜酸乳杆菌发酵液的制备嗜酸乳杆菌菌株种子液接入已经灭菌后的养基中,培养基含有重量比为13的葡萄糖、0515的蛋白胨、051的酵母浸膏,余说明书CN102028713ACN102028715A4/8页6量为作为溶剂的水,接种量为03,在3236下。

18、厌氧发酵后,得到嗜酸乳杆菌发酵液;00284将屎肠球菌发酵液、鼠李糖乳杆菌发酵液和嗜酸乳杆菌发酵液按照以上比例混合,得到降低血清胆固醇的益生菌制剂。0029在对屎肠球菌降胆固醇作用研究中,从142份健康儿童粪便中分离出一株具有在体外降解胆固醇作用的菌株,经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鉴定为屎肠球菌。通过药效学研究证明与饲以高脂饲料的对照组大鼠相比,在实验的第14、28天分别测定大鼠血清TC浓度低与对照组,并有显著性差异P005。通过计算显示高中剂量组HDL/TC比值高与对照组、动脉硬化指数低与对照组并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表2、表3、表4。根据保健食品功能学评价程序和检验方法的判定标准,可以认为。

19、屎肠球菌具有调节大鼠血脂的作用。通过人体实验证明本菌具有同样的作用见表5。药理学研究证明本菌无毒、无害、安全。是人体内一种具有调节胆固醇代谢作用的正常生理性细菌。生产工艺研究表明,屎肠球菌DM891129菌株经筛选、驯化后,采用发酵、浓缩、冷冻干燥等工艺可制成稳定的微生态调节剂。0030表1实验前后各组大鼠体重变化G,MSD,N100031组别初始体重G14天G28天G对照组16067430412363660373低剂量组16347130091993549248中剂量组15826429741363597169高剂量组1624983048281357033300320033三个实验组给于受试物屎。

20、肠球菌菌粉,剂量分别为低剂量组225MG/KGBW,中剂量组450MG/KGBW,高剂量组900MG/KGBW,分别相当于人体推荐量摄入量的5、10、20倍。0034表2实验前后各组大鼠血清TC浓度MG/DL、MSD,N100035组别初始TCMG/KG14天28天对照组808459521781080472低剂量组804546513669058中剂量组816396795870063高剂量组8385366064651570036表3各组大鼠血清HDLC/TC比值,MSD0037说明书CN102028713ACN102028715A5/8页7组别动物数14天28天对照组10043006034011。

21、低剂量组10064005048009中剂量组10067012043005高剂量组100680090490110038与对照组相比P0050039表4各组大鼠动脉硬化指数AIMSD0040组别动物数14天28天对照组10137041239154低剂量组10055014119043中剂量组10052023132027高剂量组100520221150470041动脉硬化指数AI是反应心血管疾病易患程度的一个指标,由计算而来,该指数越高,心血管疾病的易患程度越高,从表6可以看出高、中、低剂量组,在第14天及28天时均低于对照组P005。0042表5人体试验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MMOL/L0043时。

22、间开始第4周第8周第12周对照组TC4209154120815540825451325试验组TC6650541155607210561084115006211对照组TG2171855141049520915252022115试验组TG1610191115003310152021111440211100441、正常对照组及第1组服药4周,停药4周,再继续服药4周,共观察12周,每阶段服药前后各查一次各项指标;说明书CN102028713ACN102028715A6/8页800452、TC第8W时血TC水平略有上升,此为第一阶段结束,第二阶段服药前的结果,但其数值仍在正常范围之内,第二阶段服药后又。

23、略下降,与服药前水平相近。可见此制剂对正常血TC水平及TG水平无明显影响,各阶段相应指标比较无显著意义P005。0046嗜酸乳杆菌是具有同化胆固醇能力的乳酸菌,体外试验试验表明嗜酸乳杆菌对低胆固醇或正常水平胆固醇的同化降解能力不显著,而对高水平胆固醇的同化降解作用比较明显。结果见表6。0047表6嗜酸乳杆菌对不同浓度胆固醇的同化能力0048培养基中胆固醇水平0小时12小时18小时24小时高浓度MMOL/L8203430437033405中浓度MMOL/L5204410736043405低浓度MMOL/L21052004190420040049将三浓度胆固醇加入MRS培养基中,接入10嗜酸乳杆菌。

24、种子液,在不同时间测定培养基中胆固醇含量,以确定胆固醇被同化的数量。0050鼠李糖乳杆菌是一株具有降胆固醇功能乳酸菌,通过给高脂模型小鼠灌胃高低剂量本乳杆菌活菌制剂在降低血清胆固醇方面,灌胃组小鼠具有明显的降低血清胆固醇的作用,在经过28天的灌胃后,小鼠血清胆固醇基本恢复到与正常小鼠相似的水平。在肝脏胆固醇方面,经灌胃28天后小鼠肝脏胆固醇有了明显的下降,虽略高于对照组小鼠,但明显低于高脂组P005。这表明该乳杆菌可以减少胆固醇在肝脏中的积存。对于上诉各实验指标用高剂量菌体灌胃要比低剂量菌体灌胃作用明显,说明在一定范围内,体内该菌的活菌数越多起到的降胆固醇作用越明显。综合上诉实验说明该菌株可能。

25、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抑制肝脏胆固醇堆积的功能,为将来利用该菌株制作出降胆固醇功能的食品或药品提供了实验基础,实验结果见表7、表80051表7灌胃菌体对小鼠血清胆固醇的影响00520053代表P005;代表P0010054表8灌胃菌体对小鼠肝脏胆固醇的影响说明书CN102028713ACN102028715A7/8页90055组别每克肝脏胆固醇含量MG肝脏中胆固醇的降解率对照11902020489高脂对照454884179233高剂量141851266166882低剂量1757853643861360056代表P005;代表P0010057鼠李糖乳杆菌、屎场球菌和嗜酸乳杆菌都是人体正常菌群,在维。

26、护人体生态平衡、抑制腐败型细菌及各种肠内有毒物质发挥重要作用。将三种菌联合应用于降血清胆固醇可发挥其三菌不同降胆固醇机制,全方位调节人体血清胆固醇水平。0058试验1,将实施例制备的益生菌发酵液用于肉鸡进行试验,将40只试验用肉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只,对照组肉鸡喂食普通饲料,试验组肉鸡喂食含有实施例1制备的益生菌发酵液1的饲料,喂食50天后,进行血样的采集及测定肉鸡血清、胸肌组织、腿肌重的降胆固醇含量,益生菌对肉鸡血清和其他组织胆固醇含量的影响及其降低率如下表0059组别血清总胆固醇胸肌组织腿肌组织肝脏组织对照组0179004206240085089102041520102试验组00850。

27、0270310010205320121142000055降低率525503413600600061经T检验,对照组与试验组OD560差异显著,表示P005。0062通过体外试验表明,本益生菌其对肉鸡血清、胸肌组织、腿肌组织胆固醇含量也具有明显的降低作用。0063试验2,将实施例制备的益生菌发酵液用于杜洛克仔猪进行试验,将12只试验用杜洛克仔猪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只,对照组仔猪喂食普通饲料,试验组仔猪喂食含有实施例1制备的益生菌发酵液1的饲料,喂食90天后,进行血样的采集并屠宰测定腰大肌中和血清中胆固醇含量,益生菌对仔猪血清和腰肌组织胆固醇含量MG/100G的影响如下表0064组别血清总胆固醇腰肌组织对照组1585625985582说明书CN102028713ACN102028715A8/8页10试验组1252852723632降低率2112660065通过体外试验表明,本益生菌其对仔猪血清、腰肌组织胆固醇含量也具有明显的降低作用。说明书CN102028713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