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合式多头牵开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分合式多头牵开器。背景技术 现有的手术中使用的牵开器, 其牵开头与手柄通常是一个整体, 这样的设计虽然 结构简单, 但由于牵开头易损坏, 同时又与手柄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因此完好的手柄也 会因为牵开头的损坏而成为废品, 这使手术器械的成本过高, 造成浪费。同时, 牵开头分有 多个不同的型号, 每个型号的牵开头配备一个独立的手柄会造成材料上的浪费。
由于手术前后医疗器械需要进行消毒处理, 手柄进入消毒设备后会占据较大的空 间, 一方面增加了消毒的成本, 同时也降低了消毒的效率。
要避免上述问题, 就必须使牵开头与其手柄可分离, 但要做到二者之间既能方便 的快速连接和快速拆卸、 更换, 又要使二者之间能够稳定、 牢固、 无松动地结合, 这是本领域 技术人员多年来一直渴望解决却又一直没能够彻底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既能实现牵开头与手柄之间方便的快速 连接和快速拆卸、 更换, 又能使二者之间能够稳定、 牢固、 无松动地结合的分合式多头牵开 器。
解决本发明技术问题的方案是 :
分合式多头牵开器由牵开头柄、 柄槽、 牵开头、 主手柄、 弹簧、 导向槽、 滑槽、 转轴、 锁定件、 副手柄、 副滑槽、 凸块、 主竖通槽和副竖通槽构成。
牵开头的尾端是与牵开头为一整体的条形的牵开头柄, 牵开头柄的横截面为矩 形, 牵开头柄的中部有一纵向的柄槽。
主手柄和副手柄均为横截面为等直径的半圆形的条形体。 主手柄和副手柄的条形 平面壁相互靠接且二者的左端平齐。主手柄的右端与牵开器的把手结合为一体。副手柄的 右端的直边与主手柄的条形平面壁通过与主手柄为一整体的转轴铰接。 主手柄的侧壁上有 一条纵向的滑槽和与滑槽垂直相交且相通的主竖通槽, 副手柄的侧壁上有一条副滑槽和与 副滑槽垂直相交且相通的副竖通槽。主竖通槽和副竖通槽在竖直方向对齐且相通。
主竖通槽交于滑槽的左端, 副竖通槽的左侧壁与副滑槽的左侧壁的水平距离大于 锁定件的竖直段的左侧壁与下平段左侧壁之间的水平距离。 主竖通槽以及副竖通槽的左右 侧壁之间的水平距离均大于锁定件的下平段的左侧壁与竖直段右侧壁之间的水平距离且 小于竖直段的左侧壁与上平段右侧壁之间的水平距离。
在主手柄和副手柄的条形平面壁上各有一条纵向的直槽, 两直槽的位置上下对齐 且两直槽的左端均与主手柄和副手柄的左端平齐且开敞。 在副手柄的所述直槽上有一与副 手柄为一整体的凸块, 凸块为立方形。牵开头柄处于开在主手柄和副手柄的条形平面壁上 的两纵向的直槽构成的左端开敞的条形空间内。凸块处于柄槽内的右端, 牵开头柄的右端
边框被卡在凸块和所述条形空间右端壁之间。
滑槽的纵向两侧壁上分别有一条纵向的导向槽。
锁定件是由上平段、 插条、 竖直段和下平段构成的带有两个直角转折的条形体。 其 中上平段、 竖直段和下平段均是横截面为相互全等的矩形的条形体, 上平段与下平段平行, 竖直段的上端与上平段的左端垂直相交, 竖直段的下端与下平段的右端垂直相交。在上平 段的两纵向侧壁上各有一纵向的、 与上平段为一整体的插条。
锁定件的上平段处于所述滑槽中并与滑槽成装配动配合关系, 两插条分别处于两 导向槽中并与导向槽成动配合关系。竖直段至上而下贯通主竖通槽和副竖通槽, 下平段处 于副滑槽中并与副滑槽成动配合关系。
在滑槽中的上平段右侧壁与滑槽的右端壁之间设有弹簧。
需要将牵开头取下时, 只需用拇指贴在上平段上表面并将锁定件向右端滑动, 当 下平段的左边缘处于副竖通槽中时, 锁定件对主手柄和副手柄的连接作用消失, 可将副手 柄绕转轴旋转使主手柄和副手柄的条形平面壁分开, 再将柄槽绕过凸块的阻挡就可取出。
采用上述方案, 能达到以下效果 :
1. 由于本发明将牵开头这些具有多种型号且易损坏的器械制作成可替换的构件 并与操作杆分离设置, 这样大大降低了手术器械的成本, 避免了浪费, 同时由于牵开头可单 独集中进行消毒, 节省了消毒空间和运输成本。 2. 由于本发明采用了锁定件和凸块对牵开头柄的双重锁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 在 使用过程中完全杜绝了牵开头与手柄之间打滑的情况发生, 具有良好的稳固性。
3. 由于本发明采用了带有两个直角转折的条形的锁定件, 既能有效地连接主、 副 手柄, 同时又固定了牵开头柄, 而锁定件的锁定作用的接触仅通过移动锁定件的上平段就 可实现, 因此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 安装或拆卸过程更加方便快捷。
4. 由于本发明的牵开头柄的结构简单, 其形状仅为简单的几何体, 易加工, 成本 低。
附图说明
图 1 为牵开头柄的结构示意图 ;
图 2 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
图 3 为图 2 的 A-A 剖面图 ;
图 4 为锁定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
图 5 为图 2 的 B-B 剖面图。
图中 : 1. 牵开头柄 2. 柄槽 3. 牵开头 4. 主手柄 5. 弹簧 6. 导向槽 7. 滑槽 8. 转轴 9. 锁定件 10. 副手柄 11. 副滑槽 12. 凸块 13. 主通槽 14. 副通槽 91. 上平段 92. 插条 93. 竖直段 94. 下平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分合式多头牵开器由牵开头柄 1、 柄槽 2、 牵开头 3、 主手柄 4、 弹簧 5、 导向槽 6、 滑 槽 7、 转轴 8、 锁定件 9、 副手柄 10、 副滑槽 11、 凸块 12、 主竖通槽 13 和副竖通槽 14 构成。牵开头 3 的尾端是与牵开头 3 为一整体的条形的牵开头柄 1, 牵开头柄 1 的横截面 为矩形, 牵开头柄 1 的中部有一纵向的柄槽 2。
主手柄 4 和副手柄 10 均为横截面为等直径的半圆形的条形体。主手柄 4 和副手 柄 10 的条形平面壁相互靠接且二者的左端平齐。主手柄 4 的右端与牵开器的把手结合为 一体。副手柄 10 的右端的直边与主手柄 4 的条形平面壁通过与主手柄 4 为一整体的转轴 8 铰接。主手柄 4 的侧壁上有一条纵向的滑槽 7 和与滑槽 7 垂直相交且相通的主竖通槽 13, 副手柄 10 的侧壁上有一条副滑槽 11 和与副滑槽 11 垂直相交且相通的副竖通槽 14。主竖 通槽 13 和副竖通槽 14 在竖直方向对齐且相通。
主竖通槽 13 交于滑槽 7 的左端, 副竖通槽 14 的左侧壁与副滑槽 11 的左侧壁的水 平距离大于锁定件 9 的竖直段 93 的左侧壁与下平段 94 左侧壁之间的水平距离。主竖通槽 13 以及副竖通槽 14 的左右侧壁之间的水平距离均大于锁定件 9 的下平段 94 的左侧壁与竖 直段 93 右侧壁之间的水平距离且小于竖直段 93 的左侧壁与上平段 91 右侧壁之间的水平 距离。
在主手柄 4 和副手柄 10 的条形平面壁上各有一条纵向的直槽, 两直槽的位置上下 对齐且两直槽的左端均与主手柄 4 和副手柄 10 的左端平齐且开敞。在副手柄 10 的所述直 槽上有一与副手柄 10 为一整体的凸块 12, 凸块 12 为立方形。牵开头柄 1 处于开在主手柄 4 和副手柄 10 的条形平面壁上的两纵向的直槽构成的左端开敞的条形空间内。凸块 12 处 于柄槽 2 内的右端, 牵开头柄 1 的右端边框被卡在凸块 12 和所述条形空间右端壁之间。
滑槽 7 的纵向两侧壁上分别有一条纵向的导向槽 6。
锁定件 9 是由上平段 91、 插条 92、 竖直段 93 和下平段 94 构成的带有两个直角转 折的条形体。其中上平段 91、 竖直段 93 和下平段 94 均是横截面为相互全等的矩形的条形 体, 上平段 91 与下平段 94 平行, 竖直段 93 的上端与上平段 91 的左端垂直相交, 竖直段 93 的下端与下平段 94 的右端垂直相交。在上平段 91 的两纵向侧壁上各有一纵向的、 与上平 段 91 为一整体的插条 92。
锁定件 9 的上平段 91 处于所述滑槽 7 中并与滑槽 7 成装配动配合关系, 两插条 92 分别处于两导向槽 6 中并与导向槽 6 成动配合关系。竖直段 93 至上而下贯通主竖通槽 13 和副竖通槽 14, 下平段 94 处于副滑槽 11 中并与副滑槽 11 成动配合关系。
在滑槽 7 中的上平段 91 右侧壁与滑槽 7 的右端壁之间设有弹簧 5。
需要将牵开头 3 取下时, 只需用拇指贴在上平段 91 上表面并将锁定件 9 向右端滑 动, 当下平段 94 的左边缘处于副竖通槽 14 中时, 锁定件 9 对主手柄 4 和副手柄 10 的连接 作用消失, 可将副手柄 10 绕转轴 8 旋转使主手柄 4 和副手柄 10 的条形平面壁分开, 再将柄 槽 2 绕过凸块 12 的阻挡就可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