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前倾式坐姿坐椅.pdf

上传人:r7 文档编号:1185114 上传时间:2018-04-04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453.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154723.9

申请日:

2010.04.26

公开号:

CN102090802A

公开日:

2011.06.15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47C 1/022申请公布日:20110615|||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47C 1/022申请日:20100426|||公开

IPC分类号:

A47C1/022; A47C1/03; A47C4/04; A47C7/02; A47C7/38; A47C7/50; A47C7/74

主分类号:

A47C1/022

申请人:

胡木明

发明人:

胡木明

地址:

412000 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黄河南路工业区株洲日新生物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支撑以向前倾斜坐姿的人体部分的坐椅。包括上支撑部分组件和定位支撑部分组件。上支撑部分组件和定位支撑部分组件由固定支架联接成一体,固定支架由具有一定长度的直杆和上端固定于直杆中段、使直杆固定为前倾式的撑杆组成,撑杆与直杆的下端由至少一根横向拉杆横向牵拉固定,横向拉杆与直杆、撑杆在竖直平面内构成三角形结构,直杆与垂直线的夹角为20-40度。定位支撑部分组件包括坐骑式椅面,上支撑部分组件包括设置于直杆上端的头撑部件和设置于直杆上的胸衬部件。本发明能实现对前倾式坐姿的人体的独立支撑,使人体处于最舒适的状态,并方便进行医疗、美容等对人体施力的专业作业,占地面积小,使用于各种场合。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人体前倾式坐姿坐椅, 用于支撑向前倾斜坐姿的人体, 包括至少一个直接支撑 前倾斜坐姿人体的上部躯干和头部的上支撑部分组件, 其特征在于 : 它还包括支撑人体臀 部的定位支撑部分组件。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人体前倾式坐姿坐椅,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上支撑部分组件 和定位支撑部分组件由固定支架联接成一体, 所述的固定支架由具有一定长度的直杆和上 端固定于直杆中段、 使直杆固定为前倾式的撑杆组成, 所述的撑杆与直杆的下端由至少一 根横向拉杆横向牵拉固定, 所述的横向拉杆与直杆、 撑杆在竖直平面内构成三角形结构, 所 述的直杆与垂直线的夹角为 20-40 度。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人体前倾式坐姿坐椅,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定位支撑部分组 件包括可供人体夹骑直杆的坐骑式椅面, 坐骑式椅面固定于直杆上并水平向后伸出, 坐骑 式椅面的高度低于直杆与撑杆的联接点高度 ; 所述的上支撑部分组件包括设置于直杆上端 的头撑部件和设置于直杆上且高于直杆与撑杆联接点之上的胸衬部件, 所述的胸衬部件是 贴合于直杆表面的胸垫板。
4: 根据权利要求 2 或 3 所述的人体前倾式坐姿坐椅, 其特征在于 : 它还包括用于支撑 人体腿部的腿部支撑组件, 所述的腿部支撑组件是对称设置于直杆两侧的两块与水平方向 呈一定前倾夹角 γ 的长条形腿撑板。
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人体前倾式坐姿坐椅,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直杆和撑杆的下 终端分别由至少两个支脚支撑, 所述的直杆的支脚或撑杆的支脚均是通过各自的水平连接 杆与直杆或撑杆的下终端联接, 所述的长条形腿撑板跨设于直杆水平连接杆和撑杆水平连 接杆之间, 所述的长条形腿撑板的前倾夹角 γ 的大小由撑杆水平连接杆和直杆水平连接 杆的高度差调节。
6: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人体前倾式坐姿坐椅,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头撑部件包括衬 托件和将衬托件固定于直杆顶端并实现衬托件高度可调节的高度调节装置, 所述的衬托件 为水平托持头部下巴的下巴托或与面部贴合 支撑的面衬板。
7: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人体前倾式坐姿坐椅,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上支撑部分还包 括用于搁置手臂的、 自直杆伸出固定的辅助垫板, 所述的坐骑式椅面、 辅助垫板分别以可调 三角形支撑结构固定于直杆上, 所述的可调三角形支撑结构是 : 坐骑式椅面或辅助垫板一 端与直杆铰接, 其悬置的另一端由斜撑杆支撑于铰接点下方的、 固定于直杆上的定位座上, 构成坐骑式椅面、 直杆和斜撑杆或辅助垫板、 直杆和斜撑杆组成的可调三角形支撑结构, 所 述的可调三角形支撑结构为可拆卸的活动调节方式, 通过斜撑杆下端固定于直杆不同的高 度、 上端固定于坐骑式椅面或辅助垫板的不同水平位置、 调整斜撑杆长度三种方式中的一 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方式实现调整坐骑式椅面、 辅助垫板的高度。
8: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人体前倾式坐姿坐椅,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坐骑式椅面、 胸垫 板、 辅助垫板、 腿撑板均单独设置有加热装置。
9: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人体前倾式坐姿坐椅,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撑杆可收拢至与 直杆叠合, 所述的胸垫板活动式贴合于直杆表面并可上下滑移固定, 所述的腿撑板为活动 联接方式, 所述的胸垫板、 头撑部件、 辅助垫板的高度以坐骑式椅面为基准设置为满足人体 坐于坐骑式椅面上时与所对应部位的接触需要, 所述的腿撑板的高度和角度满足人体坐于 坐骑式椅面上并将小腿前部贴合于其上的需要, 所述的坐骑式椅面或辅助垫板的可调三角 2 形支撑结构的定位座是在直杆表面设置多个高度不同的卡齿, 所述的可调三角形支撑结构 的斜撑杆为下端可活动套接在卡齿上的空心套管。
10: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人体前倾式坐姿坐椅,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直杆和撑杆均 为空心管, 所述的直杆、 撑杆和斜撑杆均为不锈钢材质, 所述的横向拉杆与直杆、 撑杆至少 有一端为活动联接, 所述的调节衬托件高度的高度调节装置是插入直杆由紧固螺栓固定的 套管式结构, 所述的 α 为 25-35 度, 所述的撑杆的水平联接杆的高度高于直杆水平联接杆 6-15CM, 所述的面衬板中心设置有通孔, 所述的面衬板的俯仰角度可由铰链角度调节装置 在与垂直线成 35-45 度范围内调节固定。

说明书


人体前倾式坐姿坐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坐椅,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支撑以向前倾斜坐姿的人体部分的坐椅。 背景技术
     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过程中, 有时需要以向前倾斜的坐姿方式进行, 如休息、 对人 体背部等部位进行医疗、 美容专业作业等。 而现有技术中所提供的坐椅大多为后靠式, 中国 专利 200680048597.0 公开了一种休息支撑架, 为向前倾斜的支撑板, 其发明目的在于用以 支撑以前倾式坐姿休息的人体, 其使用方法是在人体坐于坐椅上且后将此休息支撑架再架 设于大腿之上的胸前, 该专利申请具有以下缺陷 : 1、 其未提供全部支撑前倾式坐姿人体的 整体结构, 臀部仍由坐椅支承, 只适应于已有坐椅的条件下使用, 使用条件受到限制 ; 2、 在 其与坐椅的配合使用过程中对坐椅的椅面有宽度和平整度有要求, 无法适应于椅面窄于人 体的坐椅, 3、 由于其与坐椅无固定联接, 二者之间的整体稳定性有限, 在受到外力等状态下 容易倾翻而使人体受伤, 更不适应于医疗、 美容等对人体施力的专业作业, 4、 使用状态时通 常需要有坐椅支脚点、 人体落脚点、 休息支架的至少一个支点, 如此人体在前倾坐姿中多个 向下的承力点, 其平衡容易受其他因素的影响而被破坏, 且占地面积太大, 5、 人体处于坐椅 和该支架的包围中, 不方便对人体进行医疗、 美容等专业作业, 5、 人体的头、 胸、 腹由同一块 板支撑, 不能根据人体的不同体形进行调整各部位的支撑形式和位置, 人体的大腿仍处于 水平位, 躯干部分与大腿的折弯度大, 腿部未提供支撑, 上述各种因素均未使人体各部位之 间相关关节和肌肉组织的应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减小, 人体未处于最舒适状态, 6、 未设置加 热装置, 不便于根据需要对人体进行加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缺陷, 提供一种人体前倾式坐姿坐椅, 它能实现对前 倾式坐姿的人体的独立支撑, 使人体处于最舒适的状态, 并方便进行医疗、 美容等对人体施 力的专业作业, 占地面积小, 适用于各种场合。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
     一种人体前倾式坐姿坐椅, 用于支撑向前倾斜坐姿的人体, 包括至少一个直接支 撑前倾斜坐姿人体的上部躯干和头部的上支撑部分组件, 其特征在于 : 它还包括支撑人体 臀部的定位支撑部分组件。
     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的上支撑部分组件和定位支撑部分组件由固定 支架联接成一体, 所述的固定支架由具有一定长度的直杆和上端固定于直杆中段、 使直杆 固定为前倾式的撑杆组成, 所述的撑杆与直杆的下端由至少一根横向拉杆横向牵拉固定, 所述的横向拉杆与直杆、 撑杆在竖直平面内构成三角形结构, 所述的直杆与垂直线的夹角 为 20-40 度。
     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的定位支撑部分组件包括可供人体夹骑直杆的坐骑式椅面, 坐骑式椅面固定于直杆上并水平向后伸出, 坐骑式椅面的高度低于直杆与撑 杆的联接点高度 ; 所述的上支撑部分组件包括设置于直杆上端的头撑部件和设置于直杆上 且高于直杆与撑杆联接点之上的胸衬部件, 所述的胸衬部件是贴合于直杆表面的胸垫板。
     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 它还包括用于支撑人体腿部的腿部支撑组件, 所述 的腿部支撑组件是对称设置于直杆两侧的两块与水平方向呈一定前倾夹角 γ 的长条形腿 撑板。
     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的直杆和撑杆的下终端分别由至少两个支脚支 撑, 所述的直杆的支脚或撑杆的支脚均是通过各自的水平连接杆与直杆或撑杆的下终端联 接, 所述的长条形腿撑板跨设于直杆水平连接杆和撑杆水平连接杆之间, 所述的长条形腿 撑板的前倾夹角 γ 的大小由撑杆水平连接杆和直杆水平连接杆的高度差调节。
     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的头撑部件包括衬托件和将衬托件固定于直杆 顶端并实现衬托件高度可调节的高度调节装置, 所述的衬托件为水平托持头部下巴的下巴 托或与面部贴合支撑的面衬板。
     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的上支撑部分还包括用于搁置手臂的、 自直杆 伸出固定的辅助垫板, 所述的坐骑式椅面、 辅助垫板分别以可调三角形支撑结构固定于直 杆上, 所述的可调三角形支撑结构是 : 坐骑式椅面或辅助垫板一端与直杆铰接, 其悬置的另 一端由斜撑杆支撑于铰接点下方的、 固定于直杆上的定位座上, 构成坐骑式椅面、 直杆和斜 撑杆或辅助垫板、 直杆和斜撑杆组成的可调三角形支撑结构, 所述的可调三角形支撑结构 为可拆卸的活动调节方式, 通过斜撑杆下端固定于直杆不同的高度、 上端固定于坐骑式椅 面或辅助垫板的不同水平位置、 调整斜撑杆长度三种方式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方式 实现调整坐骑式椅面、 辅助垫板的高度。
     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的坐骑式椅面、 胸垫板、 辅助垫板、 腿撑板均单 独设置有加热装置。
     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的撑杆可收拢至与直杆叠合, 所述的胸垫板活 动式贴合于直杆表面并可上下滑移固定, 所述的腿撑板为活动联接方式, 所述的胸垫板、 头 撑部件、 辅助垫板的高度以坐骑式椅面为基准设置为满足人体坐于坐骑式椅面上时与所对 应部位的接触需要, 所述的腿撑板的高度和角度满足人体坐于坐骑式椅面上并将小腿前部 贴合于其上的需要, 所述的坐骑式椅面或辅助垫板的可调三角形支撑结构的定位座是在直 杆表面设置多个高度不同的卡齿, 所述的可调三角形支撑结构的斜撑杆为下端可活动套接 在卡齿上的空心套管。
     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的直杆和撑杆均为空心管, 所述的直杆、 撑杆和 斜撑杆均为不锈钢材质, 所述的横向拉杆与直杆、 撑杆至少有一端为活动联接, 所述的调节 衬托件高度的高度调节装置是插入直杆由紧固螺栓固定的套管式结构, 所述的 α 为 25-35 度, 所述的撑杆的水平联接杆的高度高于直杆水平联接杆 6-15CM, 所述的面衬板中心设置 有通孔, 所述的面衬板的俯仰角度可由铰链角度调节装置在与垂直线成 35-45 度范围内调 节固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
     1、 独立支撑, 稳定性好。由于本发明在具有上支撑组件的基础上设置有坐椅, 它 能实现对前倾式坐姿的人体的独立支撑, 无需与坐椅配合使用, 且各支撑部件固定于同一固定支架上, 增加了整体稳定性, 固定支架呈三角形结构, 人体可以坐骑的方式呈抱合式坐 姿, 各部分受力状态良好, 各部分的重力相对集中于坐姿中的人体胸前区域, 并由结构相对 稳定的三角形固定架支承, 无需多个向下承力点, 占地面积小, 坐椅结构稳定, 在医疗、 美容 作业中方便作业者控制 ;
     2、 舒适, 方便作业。本发明可为人体的头、 胸、 臀部提供独立的、 可调节支撑部件, 可适应不同部位、 不同人体体形的需要, 也可以再对腿作独立支撑, 使人体不与地面接触, 各部位均得到独立支撑, 无相互间的力量传递, 处于最舒适的状态。抱合式坐姿中, 人体的 后背裸露的表面积最大, 可方便医疗、 美容作业者对所需部位进行各种施力的专业作业, 作 业者可处于站姿作业, 施力方便且避免长期弯腰作业造成的职业病, 坐椅占地面积小, 使用 于各种场合。
     3、 结构可调节。头撑部件可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和调节高度, 如选择水平托持头部 下巴的下巴托, 以支承人体以前倾式坐姿阅读, 满足人体改变体位的需要 ; 选择与面部贴合 支撑的面衬板时, 可将头部固定支撑, 进行休息或接受医疗、 美容作业, 面衬板的俯仰角度 可根据需要调节, 方便对头、 颈部作业。 上支撑部分设置用于搁置手臂的辅助垫板可使人体 更舒适或托持书本等物品。 胸垫板、 头撑部件、 辅助垫板的高度可以坐骑式椅面为基准设置 为满足个性化的人体坐于坐骑式椅面上时与所对应部位的接触需要, 腿撑板的高度和角度 可设计为满足人体坐于坐骑式椅面上并将小腿前部贴合于其上的需要。 4、 坐骑式椅面、 胸垫板、 辅助垫板、 腿撑板均单独设置有加热装置。可用于治疗或 取暖。 如选用纳米复合型碳素纤维电热管, 加热效果更佳, 它是一种以辐射远红外线为主的 发热体。它所放射的远红外线波长在 2um--14um 之间, 占整体波长 80%以上, 纳米复合碳 素电热管辐射的热量可以达到 94%以上。远红外线包含在太阳光譜中, 地球上的人类以及 所有生物都受到远红外线能量的恩惠。波长在 2um-15um 的远红外线最适合于人类, 对生物 ( 包括人类 ) 生长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它活化组织细胞, 促进血液循环, 加速新陈代谢, 增 强免疫力。该发明在使用时, 可根据用户的需要, 开启任意一个或多个加热装置, 并可随意 调节其功率, 起到取暖和治疗的作用。
     5、 可折叠, 方便携带收藏。本发明的横向拉杆至少一端为活动联接即可实现直杆 与撑杆的叠合, 坐骑式椅面和辅助垫板可通过解除套接以实现与直杆的叠合, 以便坐椅在 不使用状态时收拢, 体积最小, 便于收藏、 携带。
     总之, 本发明占地面积体小, 人体各部位之间相关关节和肌肉组织的应力得到最 大程度的减小, 人体处于最舒适状态。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 1 为本发明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主视图 图 2 为本发明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俯视图 图 3 为本发明的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主视图 图 4 为本发明的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俯视图 图 5 为本发明的下巴衬的结构示意图 图 6 为本发明收叠状态的结构示意俯视图图 7 为本发明收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左视图
     图中 :
     1- 人体, 2- 头部, 3- 躯干, 4- 臀部, 5- 手臂, 6- 大腿, 7- 小腿, 8- 直杆, 9- 支撑杆, 10- 保险绳, 11- 腿撑板与直杆的联接点, 12- 头部重力, 13- 躯干重力, 14- 头部重力平行直 杆的分力, 15- 躯干重力平行直杆的分力, 16- 头部重力垂直直杆的分力, 17- 躯干重力垂直 直杆的分力, 18- 坐骑式椅面, 19- 直杆与撑杆的联接点, 20- 面衬板, 21- 胸垫板, 22- 腿撑 板, 23- 直杆支脚, 24- 撑杆支脚, 25- 直杆水平联接杆, 26- 撑杆水平联接杆, 27- 头撑件高度 调节装置, 28- 辅助垫板, 29- 斜撑杆, 30- 铰链点, 31- 定位座, 32- 面衬板铰链角度调节装 置, 33- 下巴托。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1 :
     一种人体前倾式坐姿坐椅, 用于支撑向前倾斜坐姿的人体, 如图 1 和图 2 所示, 图 3 和图 4 示意性表示出当人体 1 在该坐椅上休息时需要考虑的各种因素。人体前倾式坐姿 坐椅包括一个直接支撑前倾斜坐姿人体 1 的上部躯干 3 和头部 2 的上支撑部分组件和支撑 人体臀部 4 的定位支撑部分组件。上支撑部分组件和定位支撑部分组件由固定支架联接成 一体, 固定支架由长度为 1500 毫米的直杆 8 和上端固定于直杆 8 中段、 使直杆 8 固定为前 倾式的撑杆 9 组成, 直杆 8 和撑杆 9 均为空心管, 直杆 8、 撑杆 9 均为不锈钢材质的空心管, 截面为方形, 撑杆 9 与直杆 8 的下端由横向拉杆横向牵拉固定, 横向拉杆与腿撑杆板 22 固 定成一体, 直杆 8 和撑杆 9 之间还设置有两端分别固定于直杆 8 和撑杆 9 上的保险绳 10, 腿撑杆板 22 与直杆 8、 撑杆 9 在竖直平面内构成三角形结构, 直杆 8 与垂直线的夹角为 20 度。 定位支撑部分组件包括可供人体 1 夹骑直杆 8 的坐骑式椅面 18, 坐骑式椅面 18 固 定于直杆 8 上并水平向后伸出, 坐骑式椅面 18 的高度低于直杆 8 与撑杆 9 的联接点 19 高 度; 上支撑部分组件包括设置于直杆 8 上端的头撑部件和设置于直杆 8 上且高于直杆 8 与 撑杆 9 联接点 19 之上的胸衬部件, 胸衬部件是贴合于直杆 8 表面的胸垫板 21, 胸垫板 21 是 铺设有使人体接触舒适柔软垫的平板。
     直杆 8 和撑杆 9 的下终端分别由两个支脚支撑, 直杆 8 的两个支脚 23 通过直杆水 平连接杆 25 与直杆 8 的下端点焊接固定成一体, 撑杆 9 的两个支脚 24 通过撑杆水平连接 杆 26 与撑杆 9 的下端点焊接固定成一体, 用于支撑人体 1 腿部 7 的长条形腿撑板 22 跨设 于直杆水平连接杆 25 和撑杆水平连接杆 26 之间, 有对称设置于直杆 8 两侧的两块, 长条形 腿撑板 22 与水平方向呈一定前倾夹角 γ, 长条形腿撑板 22 的前倾夹角 γ 的大小由撑杆水 平连接杆 26 和直杆水平连接杆 25 的高度差调节, 水平联接杆 26 的高度高于直杆 8 水平联 接杆 25 的高度 6-15CM。腿撑板 22 的一端与直杆水平连接杆 25 铰接固定, 另一端活动架设 于撑杆水平连接杆 26 上, 并设置有水平限定档板。
     头撑部件包括衬托件和将衬托件固定于直杆 8 顶端并实现衬托件高度可调节的 高度调节装置, 高度调节装置为插接套管结构并由螺栓固定, 衬托件的下端插接管直接插 入直杆 8 的空心管中, 衬托件为水平托持头部下巴的下巴托 33 或与面部贴合支撑的面衬板 20, 面衬板 20 的中心设置有通孔。面衬板 20 的俯仰角度可由铰链角度调节装置在与垂直
     线成 25-45 度范围内调节固定。下巴托 33 如图所示, 上表面为弧形, 下部有插接管, 面衬板 20 和下巴托 33 均可以与直杆 8 的分离, 根据使用需要更换。
     上支撑部分还包括用于搁置手臂 5 的、 自直杆 8 伸出固定的辅助垫板 28, 坐骑式 椅面 18、 辅助垫板 28 均为上表面铺有柔软面布的平板, 其轮廓边可以是适应人体坐骑需要 的任何形式, 坐骑式椅面 18、 辅助垫板 28 分别以可调三角形支撑结构固定于直杆 8 上, 可 调三角形支撑结构是 : 坐骑式椅面 18 的平板由固定杆支撑, 固定杆后段为向下的弧形折弯 段, 其终点由铰链铰接于直杆 8 上的铰接点 30, 其悬置的另一端由斜撑杆 29 斜撑固定, 斜撑 杆 29 为方形空心管, 上端固定于平板下的固定杆上, 下端支撑于铰接点 30 下方的、 固定于 直杆 8 上的齿形定位座 31 的任一卡齿上, 构成坐骑式椅面 18、 直杆 8 和斜撑杆 29 的可调三 角形支撑结构, 同样, 辅助垫板 28、 直杆 8 和斜撑杆也组成了的可调三角形支撑结构, 由于 其空心套管斜撑杆 29 下端与卡齿为套接方式, 二者可实现分离、 组合, 为可拆卸的活动调 节方式, 也可以通过斜撑杆 29 下端空心套接固定于直杆 8 不同的高度的卡齿上实现调整坐 骑式椅面 18、 辅助垫板 28 的高度。坐骑式椅面 18、 胸垫板 21、 辅助垫板 28、 腿撑板 22 均单 独设置有加热装置, 其加热装置为碳素纤维发热管及其电源组件, 各发热组件的电源为 36 伏安全电源, 其电源可统一由设置于辅助垫板 28 下的调压器提供。 胸垫板 21 活动式贴合于直杆 8 表面并可上下滑移固定, 胸垫板 21、 头撑部件 20、 辅助垫板 28 的高度以坐骑式椅面 18 为基准设置为满足人体 1 坐于坐骑式椅面 18 上时与 所对应部位的接触需要, 其与人体的接触面可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柔软材料, 腿撑板 22 的高度和角度满足人体坐于坐骑式椅面 18 上并将小腿 7 前部贴合于其上的需要。
     如图 6 和图 7 所示, 当该发明不使用时, 可折叠成扁平状。腿撑板 22 绕连接点 11 向上旋转至与直杆 8 同一平面中。支撑杆 9 绕联接铰链 19 向下旋转, 与直杆 8 并拢。斜杆 29 从定位座 31 中抽出, 绕铰链点 30 向下旋转, 使坐骑式椅面 18 和辅助垫板 28 分别与直杆 8 和支撑杆 9 平行。面衬板 20 通过角度调节装置 32 向下旋转至紧贴直杆 8。折叠后的座 椅, 体积最小, 便于收藏、 携带。
     使用时, 人体的头部 2 和躯干 3 均由于平行于竖直轴线的重力而施加向下的力 12, 13。这些向下的力 12, 13 均可相对于直杆 8 上的头衬板 20 和胸衬板 21 分解为相关的两个 分量。一个分力 16、 17 垂直于直杆 8, 并且因此分别全部由头衬板 20 和胸衬板 21 支撑。另 一个分力 14、 15 与直杆 8 平行, 并且可将躯干向下朝人体臀部 4 支撑。实际上, 大部分平行 分力 14、 15 可通过头衬板 20 和胸衬板 21 与头部 2 和躯干 3 之间的摩擦接合到直杆 8。虽 然图 3 中未示出, 如果小腿 7 支撑在腿撑板 22 上, 则小腿 7 存在一个垂直于腿撑板和一个 平行于腿撑板的分力。向前倾斜的直杆 8 上的头衬板 20 和胸衬板 21, 腿撑板 22 将因此基 本消除不同身体部分之间的任何关节和肌肉组织传送的应力。
     实施例 2
     一种人体前倾式坐姿坐椅, 用于支撑向前倾斜坐姿的人体, 如图 1 和图 2 所示, 图 3 和图 4 示意性表示出当人体 1 在该坐椅上休息时需要考虑的各种因素。人体前倾式坐姿 坐椅包括一个直接支撑前倾斜坐姿人体 1 的上部躯干 3 和头部 2 的上支撑部分组件和支撑 人体臀部 4 的定位支撑部分组件。上支撑部分组件和定位支撑部分组件由固定支架联接成 一体, 固定支架由长度为 1500 毫米的直杆 8 和上端固定于直杆 8 中段、 使直杆 8 固定为前 倾式的撑杆 9 组成, 直杆 8 和撑杆 9 均为空心管, 直杆 8、 撑杆 9 均为不锈钢材质的空心管,
     截面为方形, 撑杆 9 与直杆 8 的下端由横向拉杆横向牵拉固定, 横向拉杆与腿撑杆板 22 固 定成一体, 直杆 8 和撑杆 9 之间还设置有两端分别固定于直杆 8 和撑杆 9 上的保险绳 10, 腿撑杆板 22 与直杆 8、 撑杆 9 在竖直平面内构成三角形结构, 直杆 8 与垂直线的夹角为 30 度。
     定位支撑部分组件包括可供人体 1 夹骑直杆 8 的坐骑式椅面 18, 坐骑式椅面 18 固 定于直杆 8 上并水平向后伸出, 坐骑式椅面 18 的高度低于直杆 8 与撑杆 9 的联接点 19 高 度; 上支撑部分组件包括设置于直杆 8 上端的头撑部件和设置于直杆 8 上且高于直杆 8 与 撑杆 9 联接点 19 之上的胸衬部件, 胸衬部件是贴合于直杆 8 表面的胸垫板 21, 胸垫板 21 是 铺设有使人体接触舒适柔软垫的平板。
     直杆 8 和撑杆 9 的下终端分别由两个支脚支撑, 直杆 8 的两个支脚 23 通过直杆水 平连接杆 25 与直杆 8 的下端点焊接固定成一体, 撑杆 9 的两个支脚 24 通过撑杆水平连接 杆 26 与撑杆 9 的下端点焊接固定成一体, 用于支撑人体 1 腿部 7 的长条形腿撑板 22 跨设 于直杆水平连接杆 25 和撑杆水平连接杆 26 之间, 有对称设置于直杆 8 两侧的两块, 长条形 腿撑板 22 与水平方向呈一定前倾夹角 γ, 长条形腿撑板 22 的前倾夹角 γ 的大小由撑杆水 平连接杆 26 和直杆水平连接杆 25 的高度差调节, 水平联接杆 26 的高度高于直杆 8 水平联 接杆 25 的高度 8CM。腿撑板 22 的一端与直杆水平连接杆 25 铰接固定, 另一端活动架设于 撑杆水平连接杆 26 上, 并设置有水平限定档板。
     头撑部件包括衬托件和将衬托件固定于直杆 8 顶端并实现衬托件高度可调节的 高度调节装置, 高度调节装置为插接套管结构并由螺栓固定, 衬托件的下端插接管直接插 入直杆 8 的空心管中, 衬托件为水平托持头部下巴的下巴托 33 或与面部贴合支撑的面衬板 20, 面衬板 20 的中心设置有通孔。面衬板 20 的俯仰角度可由铰链角度调节装置在与垂直 线成 25-45 度内调节固定。下巴托 33 如图所示, 上表面为弧形, 下部有插接管, 面衬板 20 和下巴托 33 均可以与直杆 8 的分离, 根据使用需要更换。
     上支撑部分还包括用于搁置手臂 5 的、 自直杆 8 伸出固定的辅助垫板 28, 坐骑式椅 面 18、 辅助垫板 28 均为上表面铺有柔软面布的平板, 其轮廓边可以是适应人体坐骑需要的 任何形式, 坐骑式椅面 18、 辅助垫板 28 分别以可调三角形支撑结构固定于直杆 8 上, 可调三 角形支撑结构是 : 坐骑式椅面 18 的平板下的由固定杆支撑, 固定杆后段为向下的弧形折弯 段, 其终点由铰链铰接于直杆 8 上的铰接点 30, 其悬置的另一端由斜撑杆 29 斜撑固定, 斜撑 杆 29 为方形空心管, 上端固定于平板下的固定杆上, 下端支撑于铰接点 30 下方的、 固定于 直杆 8 上的齿形定位座 31 的任一卡齿上, 构成坐骑式椅面 18、 直杆 8 和斜撑杆 29 的可调三 角形支撑结构, 同样, 辅助垫板 28、 直杆 8 和斜撑杆也组成了的可调三角形支撑结构, 由于 其空心套管斜撑杆 29 下端与卡齿为套接方式, 二者可实现分离、 组合, 为可拆卸的活动调 节方式, 也可以通过斜撑杆 29 下端空心套接固定于直杆 8 不同的高度的卡齿上实现调整坐 骑式椅面 18、 辅助垫板 28 的高度。坐骑式椅面 18、 胸垫板 21、 辅助垫板 28、 腿撑板 22 均单 独设置有加热装置, 其加热装置为碳素纤维发热管及其电源组件, 各发热组件的电源为 36 伏安全电源, 其电源可统一由设置于辅助垫板 28 下的调压器提供。
     胸垫板 21 活动式贴合于直杆 8 表面并可上下滑移固定, 胸垫板 21、 头撑部件 20、 辅助垫板 28 的高度以坐骑式椅面 18 为基准设置为满足人体 1 坐于坐骑式椅面 18 上时与 所对应部位的接触需要, 其与人体的接触面可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柔软材料, 腿撑板 22的高度和角度满足人体坐于坐骑式椅面 18 上并将小腿 7 前部贴合于其上的需要。
     如图 6 和图 7 所示, 当该发明不使用时, 可折叠成扁平状。腿撑板 22 绕连接点 11 向上旋转至与直杆 8 同一平面中。支撑杆 9 绕联接铰链 19 向下旋转, 与直杆 8 并拢。斜杆 29 从定位座 31 中抽出, 绕铰链点 30 向下旋转, 使坐骑式椅面 18 和辅助垫板 28 分别与直杆 8 和支撑杆 9 平行。面衬板 20 通过角度调节装置 32 向下旋转至紧贴直杆 8。折叠后的座 椅, 体积最小, 便于收藏、 携带。
     使用时, 人体的头部 2 和躯干 3 均由于平行于竖直轴线的重力而施加向下的力 12, 13。这些向下的力 12, 13 均可相对于直杆 8 上的头衬板 20 和胸衬板 21 分解为相关的两个 分量。一个分力 16、 17 垂直于直杆 8, 并且因此分别全部由头衬板 20 和胸衬板 21 支撑。另 一个分力 14、 15 与直杆 8 平行, 并且可将躯干向下朝人体臀部 4 支撑。实际上, 大部分平行 分力 14、 15 可通过头衬板 20 和胸衬板 21 与头部 2 和躯干 3 之间的摩擦接合到直杆 8。虽 然图 3 中未示出, 如果小腿 7 支撑在腿撑板 22 上, 则小腿 7 存在一个垂直于腿撑板和一个 平行于腿撑板的分力。向前倾斜的直杆 8 上的头衬板 20 和胸衬板 21, 腿撑板 22 将因此基 本消除不同身体部分之间的任何关节和肌肉组织传送的应力。
     实施例 3 一种人体前倾式坐姿坐椅, 用于支撑向前倾斜坐姿的人体, 如图 1 和图 2 所示, 图 3 和图 4 示意性表示出当人体 1 在该坐椅上休息时需要考虑的各种因素。人体前倾式坐姿 坐椅包括一个直接支撑前倾斜坐姿人体 1 的上部躯干 3 和头部 2 的上支撑部分组件和支撑 人体臀部 4 的定位支撑部分组件。上支撑部分组件和定位支撑部分组件由固定支架联接成 一体, 固定支架由长度为 1600 毫米的直杆 8 和上端固定于直杆 8 中段、 使直杆 8 固定为前 倾式的撑杆 9 组成, 直杆 8 和撑杆 9 均为空心管, 直杆 8、 撑杆 9 均为不锈钢材质的空心管, 截面为方形, 撑杆 9 与直杆 8 的下端由横向拉杆横向牵拉固定, 横向拉杆与腿撑杆板 22 固 定成一体, 直杆 8 和撑杆 9 之间还设置有两端分别固定于直杆 8 和撑杆 9 上的保险绳 10, 腿撑杆板 22 与直杆 8、 撑杆 9 在竖直平面内构成三角形结构, 直杆 8 与垂直线的夹角为 40 度。
     定位支撑部分组件包括可供人体 1 夹骑直杆 8 的坐骑式椅面 18, 坐骑式椅面 18 固 定于直杆 8 上并水平向后伸出, 坐骑式椅面 18 的高度低于直杆 8 与撑杆 9 的联接点 19 高 度; 上支撑部分组件包括设置于直杆 8 上端的头撑部件和设置于直杆 8 上且高于直杆 8 与 撑杆 9 联接点 19 之上的胸衬部件, 胸衬部件是贴合于直杆 8 表面的胸垫板 21, 胸垫板 21 是 铺设有使人体接触舒适柔软垫的平板。
     直杆 8 和撑杆 9 的下终端分别由两个支脚支撑, 直杆 8 的两个支脚 23 通过直杆水 平连接杆 25 与直杆 8 的下端点焊接固定成一体, 撑杆 9 的两个支脚 24 通过撑杆水平连接 杆 26 与撑杆 9 的下端点焊接固定成一体, 用于支撑人体 1 腿部 7 的长条形腿撑板 22 跨设 于直杆水平连接杆 25 和撑杆水平连接杆 26 之间, 有对称设置于直杆 8 两侧的两块, 长条形 腿撑板 22 与水平方向呈一定前倾夹角 γ, 长条形腿撑板 22 的前倾夹角 γ 的大小由撑杆水 平连接杆 26 和直杆水平连接杆 25 的高度差调节, 水平联接杆 26 的高度高于直杆 8 水平联 接杆 25 的高度 15CM。腿撑板 22 的一端与直杆水平连接杆 25 铰接固定, 另一端活动架设于 撑杆水平连接杆 26 上, 并设置有水平限定档板。
     头撑部件包括衬托件和将衬托件固定于直杆 8 顶端并实现衬托件高度可调节的
     高度调节装置, 高度调节装置为插接套管结构并由螺栓固定, 衬托件的下端插接管直接插 入直杆 8 的空心管中, 衬托件为水平托持头部下巴的下巴托 33 或与面部贴合支撑的面衬板 20, 面衬板 20 的中心设置有通孔。面衬板 20 的俯仰角度是与垂直线成 30 度, 下巴托 33 如 图所示, 上表面为弧形, 下部有插接管, 面衬板 20 和下巴托 33 均可以与直杆 8 的分离, 根据 使用需要更换。
     上支撑部分还包括用于搁置手臂 5 的、 自直杆 8 伸出固定的辅助垫板 28, 坐骑式椅 面 18、 辅助垫板 28 均为上表面铺有柔软面布的平板, 其轮廓边可以是适应人体坐骑需要的 任何形式, 坐骑式椅面 18、 辅助垫板 28 分别以可调三角形支撑结构固定于直杆 8 上, 可调三 角形支撑结构是 : 坐骑式椅面 18 的平板下的由固定杆支撑, 固定杆后段为向下的弧形折弯 段, 其终点由铰链铰接于直杆 8 上的铰接点 30, 其悬置的另一端由斜撑杆 29 斜撑固定, 斜撑 杆 29 为方形空心管, 上端固定于平板下的固定杆上, 下端支撑于铰接点 30 下方的、 固定于 直杆 8 上的齿形定位座 31 的任一卡齿上, 构成坐骑式椅面 18、 直杆 8 和斜撑杆 29 的可调三 角形支撑结构, 同样, 辅助垫板 28、 直杆 8 和斜撑杆也组成了的可调三角形支撑结构, 由于 其空心套管斜撑杆 29 下端与卡齿为套接方式, 二者可实现分离、 组合, 为可拆卸的活动调 节方式, 也可以通过斜撑杆 29 下端空心套接固定于直杆 8 不同的高度的卡齿上实现调整坐 骑式椅面 18、 辅助垫板 28 的高度。坐骑式椅面 18、 胸垫板 21、 辅助垫板 28、 腿撑板 22 均单 独设置有加热装置, 其加热装置为碳素纤维发热管及其电源组件, 各发热组件的电源为 36 伏安全电源, 其电源可统一由设置于辅助垫板 28 下的调压器提供。 胸垫板 21 活动式贴合于直杆 8 表面并可上下滑移固定, 胸垫板 21、 头撑部件 20、 辅助垫板 28 的高度以坐骑式椅面 18 为基准设置为满足人体 1 坐于坐骑式椅面 18 上时与 所对应部位的接触需要, 其与人体的接触面可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柔软材料, 腿撑板 22 的高度和角度满足人体坐于坐骑式椅面 18 上并将小腿 7 前部贴合于其上的需要。
     如图 6 和图 7 所示, 当该发明不使用时, 可折叠成扁平状。腿撑板 22 绕连接点 11 向上旋转至与直杆 8 同一平面中。支撑杆 9 绕联接铰链 19 向下旋转, 与直杆 8 并拢。斜杆 29 从定位座 31 中抽出, 绕铰链点 30 向下旋转, 使坐骑式椅面 18 和辅助垫板 28 分别与直杆 8 和支撑杆 9 平行。面衬板 20 通过角度调节装置 32 向下旋转至紧贴直杆 8。折叠后的座 椅, 体积最小, 便于收藏、 携带。
     使用时, 人体的头部 2 和躯干 3 均由于平行于竖直轴线的重力而施加向下的力 12, 13。这些向下的力 12, 13 均可相对于直杆 8 上的头衬板 20 和胸衬板 21 分解为相关的两个 分量。一个分力 16、 17 垂直于直杆 8, 并且因此分别全部由头衬板 20 和胸衬板 21 支撑。另 一个分力 14、 15 与直杆 8 平行, 并且可将躯干向下朝人体臀部 4 支撑。实际上, 大部分平行 分力 14、 15 可通过头衬板 20 和胸衬板 21 与头部 2 和躯干 3 之间的摩擦接合到直杆 8。虽 然图 3 中未示出, 如果小腿 7 支撑在腿撑板 22 上, 则小腿 7 存在一个垂直于腿撑板和一个 平行于腿撑板的分力。向前倾斜的直杆 8 上的头衬板 20 和胸衬板 21, 腿撑板 22 将因此基 本消除不同身体部分之间的任何关节和肌肉组织传送的应力。
     本发明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 施方式进行了阐述, 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 ; 只 要采用了直杆和撑杆固定成一体并提供上支撑组件和定位支撑组件的结构形式, 即属于本 发明的保护范围。
    

人体前倾式坐姿坐椅.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体前倾式坐姿坐椅.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体前倾式坐姿坐椅.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体前倾式坐姿坐椅.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体前倾式坐姿坐椅.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090802A43申请公布日20110615CN102090802ACN102090802A21申请号201010154723922申请日20100426A47C1/022200601A47C1/03200601A47C4/04200601A47C7/02200601A47C7/38200601A47C7/50200601A47C7/7420060171申请人胡木明地址412000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黄河南路工业区株洲日新生物科技实业有限公司72发明人胡木明54发明名称人体前倾式坐姿坐椅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支撑以向前倾斜坐姿的人体部分的坐椅。包括上支撑部分组件和定位。

2、支撑部分组件。上支撑部分组件和定位支撑部分组件由固定支架联接成一体,固定支架由具有一定长度的直杆和上端固定于直杆中段、使直杆固定为前倾式的撑杆组成,撑杆与直杆的下端由至少一根横向拉杆横向牵拉固定,横向拉杆与直杆、撑杆在竖直平面内构成三角形结构,直杆与垂直线的夹角为2040度。定位支撑部分组件包括坐骑式椅面,上支撑部分组件包括设置于直杆上端的头撑部件和设置于直杆上的胸衬部件。本发明能实现对前倾式坐姿的人体的独立支撑,使人体处于最舒适的状态,并方便进行医疗、美容等对人体施力的专业作业,占地面积小,使用于各种场合。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8页。

3、附图3页CN102090807A1/2页21一种人体前倾式坐姿坐椅,用于支撑向前倾斜坐姿的人体,包括至少一个直接支撑前倾斜坐姿人体的上部躯干和头部的上支撑部分组件,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支撑人体臀部的定位支撑部分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前倾式坐姿坐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支撑部分组件和定位支撑部分组件由固定支架联接成一体,所述的固定支架由具有一定长度的直杆和上端固定于直杆中段、使直杆固定为前倾式的撑杆组成,所述的撑杆与直杆的下端由至少一根横向拉杆横向牵拉固定,所述的横向拉杆与直杆、撑杆在竖直平面内构成三角形结构,所述的直杆与垂直线的夹角为2040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前倾式坐姿坐椅,。

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支撑部分组件包括可供人体夹骑直杆的坐骑式椅面,坐骑式椅面固定于直杆上并水平向后伸出,坐骑式椅面的高度低于直杆与撑杆的联接点高度;所述的上支撑部分组件包括设置于直杆上端的头撑部件和设置于直杆上且高于直杆与撑杆联接点之上的胸衬部件,所述的胸衬部件是贴合于直杆表面的胸垫板。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人体前倾式坐姿坐椅,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用于支撑人体腿部的腿部支撑组件,所述的腿部支撑组件是对称设置于直杆两侧的两块与水平方向呈一定前倾夹角的长条形腿撑板。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人体前倾式坐姿坐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直杆和撑杆的下终端分别由至少两个支脚支撑,所述的直杆的支脚或撑杆的支脚均是。

5、通过各自的水平连接杆与直杆或撑杆的下终端联接,所述的长条形腿撑板跨设于直杆水平连接杆和撑杆水平连接杆之间,所述的长条形腿撑板的前倾夹角的大小由撑杆水平连接杆和直杆水平连接杆的高度差调节。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人体前倾式坐姿坐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头撑部件包括衬托件和将衬托件固定于直杆顶端并实现衬托件高度可调节的高度调节装置,所述的衬托件为水平托持头部下巴的下巴托或与面部贴合支撑的面衬板。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人体前倾式坐姿坐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支撑部分还包括用于搁置手臂的、自直杆伸出固定的辅助垫板,所述的坐骑式椅面、辅助垫板分别以可调三角形支撑结构固定于直杆上,所述的可调三角形支撑结构是坐骑式。

6、椅面或辅助垫板一端与直杆铰接,其悬置的另一端由斜撑杆支撑于铰接点下方的、固定于直杆上的定位座上,构成坐骑式椅面、直杆和斜撑杆或辅助垫板、直杆和斜撑杆组成的可调三角形支撑结构,所述的可调三角形支撑结构为可拆卸的活动调节方式,通过斜撑杆下端固定于直杆不同的高度、上端固定于坐骑式椅面或辅助垫板的不同水平位置、调整斜撑杆长度三种方式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方式实现调整坐骑式椅面、辅助垫板的高度。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人体前倾式坐姿坐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坐骑式椅面、胸垫板、辅助垫板、腿撑板均单独设置有加热装置。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人体前倾式坐姿坐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撑杆可收拢至与直杆叠合,所述的胸垫板。

7、活动式贴合于直杆表面并可上下滑移固定,所述的腿撑板为活动联接方式,所述的胸垫板、头撑部件、辅助垫板的高度以坐骑式椅面为基准设置为满足人体坐于坐骑式椅面上时与所对应部位的接触需要,所述的腿撑板的高度和角度满足人体坐于坐骑式椅面上并将小腿前部贴合于其上的需要,所述的坐骑式椅面或辅助垫板的可调三角权利要求书CN102090802ACN102090807A2/2页3形支撑结构的定位座是在直杆表面设置多个高度不同的卡齿,所述的可调三角形支撑结构的斜撑杆为下端可活动套接在卡齿上的空心套管。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人体前倾式坐姿坐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直杆和撑杆均为空心管,所述的直杆、撑杆和斜撑杆均为不锈钢材。

8、质,所述的横向拉杆与直杆、撑杆至少有一端为活动联接,所述的调节衬托件高度的高度调节装置是插入直杆由紧固螺栓固定的套管式结构,所述的为2535度,所述的撑杆的水平联接杆的高度高于直杆水平联接杆615CM,所述的面衬板中心设置有通孔,所述的面衬板的俯仰角度可由铰链角度调节装置在与垂直线成3545度范围内调节固定。权利要求书CN102090802ACN102090807A1/8页4人体前倾式坐姿坐椅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坐椅,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支撑以向前倾斜坐姿的人体部分的坐椅。背景技术0002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过程中,有时需要以向前倾斜的坐姿方式进行,如休息、对人体背部等部位进行医疗、美容专。

9、业作业等。而现有技术中所提供的坐椅大多为后靠式,中国专利2006800485970公开了一种休息支撑架,为向前倾斜的支撑板,其发明目的在于用以支撑以前倾式坐姿休息的人体,其使用方法是在人体坐于坐椅上且后将此休息支撑架再架设于大腿之上的胸前,该专利申请具有以下缺陷1、其未提供全部支撑前倾式坐姿人体的整体结构,臀部仍由坐椅支承,只适应于已有坐椅的条件下使用,使用条件受到限制;2、在其与坐椅的配合使用过程中对坐椅的椅面有宽度和平整度有要求,无法适应于椅面窄于人体的坐椅,3、由于其与坐椅无固定联接,二者之间的整体稳定性有限,在受到外力等状态下容易倾翻而使人体受伤,更不适应于医疗、美容等对人体施力的专业。

10、作业,4、使用状态时通常需要有坐椅支脚点、人体落脚点、休息支架的至少一个支点,如此人体在前倾坐姿中多个向下的承力点,其平衡容易受其他因素的影响而被破坏,且占地面积太大,5、人体处于坐椅和该支架的包围中,不方便对人体进行医疗、美容等专业作业,5、人体的头、胸、腹由同一块板支撑,不能根据人体的不同体形进行调整各部位的支撑形式和位置,人体的大腿仍处于水平位,躯干部分与大腿的折弯度大,腿部未提供支撑,上述各种因素均未使人体各部位之间相关关节和肌肉组织的应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减小,人体未处于最舒适状态,6、未设置加热装置,不便于根据需要对人体进行加热。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人。

11、体前倾式坐姿坐椅,它能实现对前倾式坐姿的人体的独立支撑,使人体处于最舒适的状态,并方便进行医疗、美容等对人体施力的专业作业,占地面积小,适用于各种场合。000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0005一种人体前倾式坐姿坐椅,用于支撑向前倾斜坐姿的人体,包括至少一个直接支撑前倾斜坐姿人体的上部躯干和头部的上支撑部分组件,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支撑人体臀部的定位支撑部分组件。0006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上支撑部分组件和定位支撑部分组件由固定支架联接成一体,所述的固定支架由具有一定长度的直杆和上端固定于直杆中段、使直杆固定为前倾式的撑杆组成,所述的撑杆与直杆的下端由至少一根横向拉杆横向牵拉固定,所述的横向。

12、拉杆与直杆、撑杆在竖直平面内构成三角形结构,所述的直杆与垂直线的夹角为2040度。0007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定位支撑部分组件包括可供人体夹骑直杆的说明书CN102090802ACN102090807A2/8页5坐骑式椅面,坐骑式椅面固定于直杆上并水平向后伸出,坐骑式椅面的高度低于直杆与撑杆的联接点高度;所述的上支撑部分组件包括设置于直杆上端的头撑部件和设置于直杆上且高于直杆与撑杆联接点之上的胸衬部件,所述的胸衬部件是贴合于直杆表面的胸垫板。0008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它还包括用于支撑人体腿部的腿部支撑组件,所述的腿部支撑组件是对称设置于直杆两侧的两块与水平方向呈一定前倾夹角。

13、的长条形腿撑板。0009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直杆和撑杆的下终端分别由至少两个支脚支撑,所述的直杆的支脚或撑杆的支脚均是通过各自的水平连接杆与直杆或撑杆的下终端联接,所述的长条形腿撑板跨设于直杆水平连接杆和撑杆水平连接杆之间,所述的长条形腿撑板的前倾夹角的大小由撑杆水平连接杆和直杆水平连接杆的高度差调节。0010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头撑部件包括衬托件和将衬托件固定于直杆顶端并实现衬托件高度可调节的高度调节装置,所述的衬托件为水平托持头部下巴的下巴托或与面部贴合支撑的面衬板。0011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上支撑部分还包括用于搁置手臂的、自直杆伸出固定的辅助垫板,所。

14、述的坐骑式椅面、辅助垫板分别以可调三角形支撑结构固定于直杆上,所述的可调三角形支撑结构是坐骑式椅面或辅助垫板一端与直杆铰接,其悬置的另一端由斜撑杆支撑于铰接点下方的、固定于直杆上的定位座上,构成坐骑式椅面、直杆和斜撑杆或辅助垫板、直杆和斜撑杆组成的可调三角形支撑结构,所述的可调三角形支撑结构为可拆卸的活动调节方式,通过斜撑杆下端固定于直杆不同的高度、上端固定于坐骑式椅面或辅助垫板的不同水平位置、调整斜撑杆长度三种方式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方式实现调整坐骑式椅面、辅助垫板的高度。0012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坐骑式椅面、胸垫板、辅助垫板、腿撑板均单独设置有加热装置。0013作为对本发。

15、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撑杆可收拢至与直杆叠合,所述的胸垫板活动式贴合于直杆表面并可上下滑移固定,所述的腿撑板为活动联接方式,所述的胸垫板、头撑部件、辅助垫板的高度以坐骑式椅面为基准设置为满足人体坐于坐骑式椅面上时与所对应部位的接触需要,所述的腿撑板的高度和角度满足人体坐于坐骑式椅面上并将小腿前部贴合于其上的需要,所述的坐骑式椅面或辅助垫板的可调三角形支撑结构的定位座是在直杆表面设置多个高度不同的卡齿,所述的可调三角形支撑结构的斜撑杆为下端可活动套接在卡齿上的空心套管。0014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直杆和撑杆均为空心管,所述的直杆、撑杆和斜撑杆均为不锈钢材质,所述的横向拉杆与直杆、撑杆。

16、至少有一端为活动联接,所述的调节衬托件高度的高度调节装置是插入直杆由紧固螺栓固定的套管式结构,所述的为2535度,所述的撑杆的水平联接杆的高度高于直杆水平联接杆615CM,所述的面衬板中心设置有通孔,所述的面衬板的俯仰角度可由铰链角度调节装置在与垂直线成3545度范围内调节固定。00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00161、独立支撑,稳定性好。由于本发明在具有上支撑组件的基础上设置有坐椅,它能实现对前倾式坐姿的人体的独立支撑,无需与坐椅配合使用,且各支撑部件固定于同一说明书CN102090802ACN102090807A3/8页6固定支架上,增加了整体稳定性,固定支架呈三角形结构,人体可以坐骑的方式。

17、呈抱合式坐姿,各部分受力状态良好,各部分的重力相对集中于坐姿中的人体胸前区域,并由结构相对稳定的三角形固定架支承,无需多个向下承力点,占地面积小,坐椅结构稳定,在医疗、美容作业中方便作业者控制;00172、舒适,方便作业。本发明可为人体的头、胸、臀部提供独立的、可调节支撑部件,可适应不同部位、不同人体体形的需要,也可以再对腿作独立支撑,使人体不与地面接触,各部位均得到独立支撑,无相互间的力量传递,处于最舒适的状态。抱合式坐姿中,人体的后背裸露的表面积最大,可方便医疗、美容作业者对所需部位进行各种施力的专业作业,作业者可处于站姿作业,施力方便且避免长期弯腰作业造成的职业病,坐椅占地面积小,使用于。

18、各种场合。00183、结构可调节。头撑部件可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和调节高度,如选择水平托持头部下巴的下巴托,以支承人体以前倾式坐姿阅读,满足人体改变体位的需要;选择与面部贴合支撑的面衬板时,可将头部固定支撑,进行休息或接受医疗、美容作业,面衬板的俯仰角度可根据需要调节,方便对头、颈部作业。上支撑部分设置用于搁置手臂的辅助垫板可使人体更舒适或托持书本等物品。胸垫板、头撑部件、辅助垫板的高度可以坐骑式椅面为基准设置为满足个性化的人体坐于坐骑式椅面上时与所对应部位的接触需要,腿撑板的高度和角度可设计为满足人体坐于坐骑式椅面上并将小腿前部贴合于其上的需要。00194、坐骑式椅面、胸垫板、辅助垫板、腿撑板均。

19、单独设置有加热装置。可用于治疗或取暖。如选用纳米复合型碳素纤维电热管,加热效果更佳,它是一种以辐射远红外线为主的发热体。它所放射的远红外线波长在2UM14UM之间,占整体波长80以上,纳米复合碳素电热管辐射的热量可以达到94以上。远红外线包含在太阳光譜中,地球上的人类以及所有生物都受到远红外线能量的恩惠。波长在2UM15UM的远红外线最适合于人类,对生物包括人类生长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它活化组织细胞,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该发明在使用时,可根据用户的需要,开启任意一个或多个加热装置,并可随意调节其功率,起到取暖和治疗的作用。00205、可折叠,方便携带收藏。本发明的横向拉杆至。

20、少一端为活动联接即可实现直杆与撑杆的叠合,坐骑式椅面和辅助垫板可通过解除套接以实现与直杆的叠合,以便坐椅在不使用状态时收拢,体积最小,便于收藏、携带。0021总之,本发明占地面积体小,人体各部位之间相关关节和肌肉组织的应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减小,人体处于最舒适状态。附图说明00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0023图1为本发明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主视图0024图2为本发明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俯视图0025图3为本发明的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主视图0026图4为本发明的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俯视图0027图5为本发明的下巴衬的结构示意图0028图6为本发明收叠状态的结构示意俯视图说明书CN1020908。

21、02ACN102090807A4/8页70029图7为本发明收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左视图0030图中00311人体,2头部,3躯干,4臀部,5手臂,6大腿,7小腿,8直杆,9支撑杆,10保险绳,11腿撑板与直杆的联接点,12头部重力,13躯干重力,14头部重力平行直杆的分力,15躯干重力平行直杆的分力,16头部重力垂直直杆的分力,17躯干重力垂直直杆的分力,18坐骑式椅面,19直杆与撑杆的联接点,20面衬板,21胸垫板,22腿撑板,23直杆支脚,24撑杆支脚,25直杆水平联接杆,26撑杆水平联接杆,27头撑件高度调节装置,28辅助垫板,29斜撑杆,30铰链点,31定位座,32面衬板铰链角度调节装置。

22、,33下巴托。具体实施方式0032实施例10033一种人体前倾式坐姿坐椅,用于支撑向前倾斜坐姿的人体,如图1和图2所示,图3和图4示意性表示出当人体1在该坐椅上休息时需要考虑的各种因素。人体前倾式坐姿坐椅包括一个直接支撑前倾斜坐姿人体1的上部躯干3和头部2的上支撑部分组件和支撑人体臀部4的定位支撑部分组件。上支撑部分组件和定位支撑部分组件由固定支架联接成一体,固定支架由长度为1500毫米的直杆8和上端固定于直杆8中段、使直杆8固定为前倾式的撑杆9组成,直杆8和撑杆9均为空心管,直杆8、撑杆9均为不锈钢材质的空心管,截面为方形,撑杆9与直杆8的下端由横向拉杆横向牵拉固定,横向拉杆与腿撑杆板22固。

23、定成一体,直杆8和撑杆9之间还设置有两端分别固定于直杆8和撑杆9上的保险绳10,腿撑杆板22与直杆8、撑杆9在竖直平面内构成三角形结构,直杆8与垂直线的夹角为20度。0034定位支撑部分组件包括可供人体1夹骑直杆8的坐骑式椅面18,坐骑式椅面18固定于直杆8上并水平向后伸出,坐骑式椅面18的高度低于直杆8与撑杆9的联接点19高度;上支撑部分组件包括设置于直杆8上端的头撑部件和设置于直杆8上且高于直杆8与撑杆9联接点19之上的胸衬部件,胸衬部件是贴合于直杆8表面的胸垫板21,胸垫板21是铺设有使人体接触舒适柔软垫的平板。0035直杆8和撑杆9的下终端分别由两个支脚支撑,直杆8的两个支脚23通过直。

24、杆水平连接杆25与直杆8的下端点焊接固定成一体,撑杆9的两个支脚24通过撑杆水平连接杆26与撑杆9的下端点焊接固定成一体,用于支撑人体1腿部7的长条形腿撑板22跨设于直杆水平连接杆25和撑杆水平连接杆26之间,有对称设置于直杆8两侧的两块,长条形腿撑板22与水平方向呈一定前倾夹角,长条形腿撑板22的前倾夹角的大小由撑杆水平连接杆26和直杆水平连接杆25的高度差调节,水平联接杆26的高度高于直杆8水平联接杆25的高度615CM。腿撑板22的一端与直杆水平连接杆25铰接固定,另一端活动架设于撑杆水平连接杆26上,并设置有水平限定档板。0036头撑部件包括衬托件和将衬托件固定于直杆8顶端并实现衬托件。

25、高度可调节的高度调节装置,高度调节装置为插接套管结构并由螺栓固定,衬托件的下端插接管直接插入直杆8的空心管中,衬托件为水平托持头部下巴的下巴托33或与面部贴合支撑的面衬板20,面衬板20的中心设置有通孔。面衬板20的俯仰角度可由铰链角度调节装置在与垂直说明书CN102090802ACN102090807A5/8页8线成2545度范围内调节固定。下巴托33如图所示,上表面为弧形,下部有插接管,面衬板20和下巴托33均可以与直杆8的分离,根据使用需要更换。0037上支撑部分还包括用于搁置手臂5的、自直杆8伸出固定的辅助垫板28,坐骑式椅面18、辅助垫板28均为上表面铺有柔软面布的平板,其轮廓边可以。

26、是适应人体坐骑需要的任何形式,坐骑式椅面18、辅助垫板28分别以可调三角形支撑结构固定于直杆8上,可调三角形支撑结构是坐骑式椅面18的平板由固定杆支撑,固定杆后段为向下的弧形折弯段,其终点由铰链铰接于直杆8上的铰接点30,其悬置的另一端由斜撑杆29斜撑固定,斜撑杆29为方形空心管,上端固定于平板下的固定杆上,下端支撑于铰接点30下方的、固定于直杆8上的齿形定位座31的任一卡齿上,构成坐骑式椅面18、直杆8和斜撑杆29的可调三角形支撑结构,同样,辅助垫板28、直杆8和斜撑杆也组成了的可调三角形支撑结构,由于其空心套管斜撑杆29下端与卡齿为套接方式,二者可实现分离、组合,为可拆卸的活动调节方式,也。

27、可以通过斜撑杆29下端空心套接固定于直杆8不同的高度的卡齿上实现调整坐骑式椅面18、辅助垫板28的高度。坐骑式椅面18、胸垫板21、辅助垫板28、腿撑板22均单独设置有加热装置,其加热装置为碳素纤维发热管及其电源组件,各发热组件的电源为36伏安全电源,其电源可统一由设置于辅助垫板28下的调压器提供。0038胸垫板21活动式贴合于直杆8表面并可上下滑移固定,胸垫板21、头撑部件20、辅助垫板28的高度以坐骑式椅面18为基准设置为满足人体1坐于坐骑式椅面18上时与所对应部位的接触需要,其与人体的接触面可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柔软材料,腿撑板22的高度和角度满足人体坐于坐骑式椅面18上并将小腿7前部贴。

28、合于其上的需要。0039如图6和图7所示,当该发明不使用时,可折叠成扁平状。腿撑板22绕连接点11向上旋转至与直杆8同一平面中。支撑杆9绕联接铰链19向下旋转,与直杆8并拢。斜杆29从定位座31中抽出,绕铰链点30向下旋转,使坐骑式椅面18和辅助垫板28分别与直杆8和支撑杆9平行。面衬板20通过角度调节装置32向下旋转至紧贴直杆8。折叠后的座椅,体积最小,便于收藏、携带。0040使用时,人体的头部2和躯干3均由于平行于竖直轴线的重力而施加向下的力12,13。这些向下的力12,13均可相对于直杆8上的头衬板20和胸衬板21分解为相关的两个分量。一个分力16、17垂直于直杆8,并且因此分别全部由头。

29、衬板20和胸衬板21支撑。另一个分力14、15与直杆8平行,并且可将躯干向下朝人体臀部4支撑。实际上,大部分平行分力14、15可通过头衬板20和胸衬板21与头部2和躯干3之间的摩擦接合到直杆8。虽然图3中未示出,如果小腿7支撑在腿撑板22上,则小腿7存在一个垂直于腿撑板和一个平行于腿撑板的分力。向前倾斜的直杆8上的头衬板20和胸衬板21,腿撑板22将因此基本消除不同身体部分之间的任何关节和肌肉组织传送的应力。0041实施例20042一种人体前倾式坐姿坐椅,用于支撑向前倾斜坐姿的人体,如图1和图2所示,图3和图4示意性表示出当人体1在该坐椅上休息时需要考虑的各种因素。人体前倾式坐姿坐椅包括一个直。

30、接支撑前倾斜坐姿人体1的上部躯干3和头部2的上支撑部分组件和支撑人体臀部4的定位支撑部分组件。上支撑部分组件和定位支撑部分组件由固定支架联接成一体,固定支架由长度为1500毫米的直杆8和上端固定于直杆8中段、使直杆8固定为前倾式的撑杆9组成,直杆8和撑杆9均为空心管,直杆8、撑杆9均为不锈钢材质的空心管,说明书CN102090802ACN102090807A6/8页9截面为方形,撑杆9与直杆8的下端由横向拉杆横向牵拉固定,横向拉杆与腿撑杆板22固定成一体,直杆8和撑杆9之间还设置有两端分别固定于直杆8和撑杆9上的保险绳10,腿撑杆板22与直杆8、撑杆9在竖直平面内构成三角形结构,直杆8与垂直线。

31、的夹角为30度。0043定位支撑部分组件包括可供人体1夹骑直杆8的坐骑式椅面18,坐骑式椅面18固定于直杆8上并水平向后伸出,坐骑式椅面18的高度低于直杆8与撑杆9的联接点19高度;上支撑部分组件包括设置于直杆8上端的头撑部件和设置于直杆8上且高于直杆8与撑杆9联接点19之上的胸衬部件,胸衬部件是贴合于直杆8表面的胸垫板21,胸垫板21是铺设有使人体接触舒适柔软垫的平板。0044直杆8和撑杆9的下终端分别由两个支脚支撑,直杆8的两个支脚23通过直杆水平连接杆25与直杆8的下端点焊接固定成一体,撑杆9的两个支脚24通过撑杆水平连接杆26与撑杆9的下端点焊接固定成一体,用于支撑人体1腿部7的长条形。

32、腿撑板22跨设于直杆水平连接杆25和撑杆水平连接杆26之间,有对称设置于直杆8两侧的两块,长条形腿撑板22与水平方向呈一定前倾夹角,长条形腿撑板22的前倾夹角的大小由撑杆水平连接杆26和直杆水平连接杆25的高度差调节,水平联接杆26的高度高于直杆8水平联接杆25的高度8CM。腿撑板22的一端与直杆水平连接杆25铰接固定,另一端活动架设于撑杆水平连接杆26上,并设置有水平限定档板。0045头撑部件包括衬托件和将衬托件固定于直杆8顶端并实现衬托件高度可调节的高度调节装置,高度调节装置为插接套管结构并由螺栓固定,衬托件的下端插接管直接插入直杆8的空心管中,衬托件为水平托持头部下巴的下巴托33或与面部。

33、贴合支撑的面衬板20,面衬板20的中心设置有通孔。面衬板20的俯仰角度可由铰链角度调节装置在与垂直线成2545度内调节固定。下巴托33如图所示,上表面为弧形,下部有插接管,面衬板20和下巴托33均可以与直杆8的分离,根据使用需要更换。0046上支撑部分还包括用于搁置手臂5的、自直杆8伸出固定的辅助垫板28,坐骑式椅面18、辅助垫板28均为上表面铺有柔软面布的平板,其轮廓边可以是适应人体坐骑需要的任何形式,坐骑式椅面18、辅助垫板28分别以可调三角形支撑结构固定于直杆8上,可调三角形支撑结构是坐骑式椅面18的平板下的由固定杆支撑,固定杆后段为向下的弧形折弯段,其终点由铰链铰接于直杆8上的铰接点3。

34、0,其悬置的另一端由斜撑杆29斜撑固定,斜撑杆29为方形空心管,上端固定于平板下的固定杆上,下端支撑于铰接点30下方的、固定于直杆8上的齿形定位座31的任一卡齿上,构成坐骑式椅面18、直杆8和斜撑杆29的可调三角形支撑结构,同样,辅助垫板28、直杆8和斜撑杆也组成了的可调三角形支撑结构,由于其空心套管斜撑杆29下端与卡齿为套接方式,二者可实现分离、组合,为可拆卸的活动调节方式,也可以通过斜撑杆29下端空心套接固定于直杆8不同的高度的卡齿上实现调整坐骑式椅面18、辅助垫板28的高度。坐骑式椅面18、胸垫板21、辅助垫板28、腿撑板22均单独设置有加热装置,其加热装置为碳素纤维发热管及其电源组件,。

35、各发热组件的电源为36伏安全电源,其电源可统一由设置于辅助垫板28下的调压器提供。0047胸垫板21活动式贴合于直杆8表面并可上下滑移固定,胸垫板21、头撑部件20、辅助垫板28的高度以坐骑式椅面18为基准设置为满足人体1坐于坐骑式椅面18上时与所对应部位的接触需要,其与人体的接触面可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柔软材料,腿撑板22说明书CN102090802ACN102090807A7/8页10的高度和角度满足人体坐于坐骑式椅面18上并将小腿7前部贴合于其上的需要。0048如图6和图7所示,当该发明不使用时,可折叠成扁平状。腿撑板22绕连接点11向上旋转至与直杆8同一平面中。支撑杆9绕联接铰链19向。

36、下旋转,与直杆8并拢。斜杆29从定位座31中抽出,绕铰链点30向下旋转,使坐骑式椅面18和辅助垫板28分别与直杆8和支撑杆9平行。面衬板20通过角度调节装置32向下旋转至紧贴直杆8。折叠后的座椅,体积最小,便于收藏、携带。0049使用时,人体的头部2和躯干3均由于平行于竖直轴线的重力而施加向下的力12,13。这些向下的力12,13均可相对于直杆8上的头衬板20和胸衬板21分解为相关的两个分量。一个分力16、17垂直于直杆8,并且因此分别全部由头衬板20和胸衬板21支撑。另一个分力14、15与直杆8平行,并且可将躯干向下朝人体臀部4支撑。实际上,大部分平行分力14、15可通过头衬板20和胸衬板2。

37、1与头部2和躯干3之间的摩擦接合到直杆8。虽然图3中未示出,如果小腿7支撑在腿撑板22上,则小腿7存在一个垂直于腿撑板和一个平行于腿撑板的分力。向前倾斜的直杆8上的头衬板20和胸衬板21,腿撑板22将因此基本消除不同身体部分之间的任何关节和肌肉组织传送的应力。0050实施例30051一种人体前倾式坐姿坐椅,用于支撑向前倾斜坐姿的人体,如图1和图2所示,图3和图4示意性表示出当人体1在该坐椅上休息时需要考虑的各种因素。人体前倾式坐姿坐椅包括一个直接支撑前倾斜坐姿人体1的上部躯干3和头部2的上支撑部分组件和支撑人体臀部4的定位支撑部分组件。上支撑部分组件和定位支撑部分组件由固定支架联接成一体,固定。

38、支架由长度为1600毫米的直杆8和上端固定于直杆8中段、使直杆8固定为前倾式的撑杆9组成,直杆8和撑杆9均为空心管,直杆8、撑杆9均为不锈钢材质的空心管,截面为方形,撑杆9与直杆8的下端由横向拉杆横向牵拉固定,横向拉杆与腿撑杆板22固定成一体,直杆8和撑杆9之间还设置有两端分别固定于直杆8和撑杆9上的保险绳10,腿撑杆板22与直杆8、撑杆9在竖直平面内构成三角形结构,直杆8与垂直线的夹角为40度。0052定位支撑部分组件包括可供人体1夹骑直杆8的坐骑式椅面18,坐骑式椅面18固定于直杆8上并水平向后伸出,坐骑式椅面18的高度低于直杆8与撑杆9的联接点19高度;上支撑部分组件包括设置于直杆8上端。

39、的头撑部件和设置于直杆8上且高于直杆8与撑杆9联接点19之上的胸衬部件,胸衬部件是贴合于直杆8表面的胸垫板21,胸垫板21是铺设有使人体接触舒适柔软垫的平板。0053直杆8和撑杆9的下终端分别由两个支脚支撑,直杆8的两个支脚23通过直杆水平连接杆25与直杆8的下端点焊接固定成一体,撑杆9的两个支脚24通过撑杆水平连接杆26与撑杆9的下端点焊接固定成一体,用于支撑人体1腿部7的长条形腿撑板22跨设于直杆水平连接杆25和撑杆水平连接杆26之间,有对称设置于直杆8两侧的两块,长条形腿撑板22与水平方向呈一定前倾夹角,长条形腿撑板22的前倾夹角的大小由撑杆水平连接杆26和直杆水平连接杆25的高度差调节。

40、,水平联接杆26的高度高于直杆8水平联接杆25的高度15CM。腿撑板22的一端与直杆水平连接杆25铰接固定,另一端活动架设于撑杆水平连接杆26上,并设置有水平限定档板。0054头撑部件包括衬托件和将衬托件固定于直杆8顶端并实现衬托件高度可调节的说明书CN102090802ACN102090807A8/8页11高度调节装置,高度调节装置为插接套管结构并由螺栓固定,衬托件的下端插接管直接插入直杆8的空心管中,衬托件为水平托持头部下巴的下巴托33或与面部贴合支撑的面衬板20,面衬板20的中心设置有通孔。面衬板20的俯仰角度是与垂直线成30度,下巴托33如图所示,上表面为弧形,下部有插接管,面衬板20。

41、和下巴托33均可以与直杆8的分离,根据使用需要更换。0055上支撑部分还包括用于搁置手臂5的、自直杆8伸出固定的辅助垫板28,坐骑式椅面18、辅助垫板28均为上表面铺有柔软面布的平板,其轮廓边可以是适应人体坐骑需要的任何形式,坐骑式椅面18、辅助垫板28分别以可调三角形支撑结构固定于直杆8上,可调三角形支撑结构是坐骑式椅面18的平板下的由固定杆支撑,固定杆后段为向下的弧形折弯段,其终点由铰链铰接于直杆8上的铰接点30,其悬置的另一端由斜撑杆29斜撑固定,斜撑杆29为方形空心管,上端固定于平板下的固定杆上,下端支撑于铰接点30下方的、固定于直杆8上的齿形定位座31的任一卡齿上,构成坐骑式椅面18。

42、、直杆8和斜撑杆29的可调三角形支撑结构,同样,辅助垫板28、直杆8和斜撑杆也组成了的可调三角形支撑结构,由于其空心套管斜撑杆29下端与卡齿为套接方式,二者可实现分离、组合,为可拆卸的活动调节方式,也可以通过斜撑杆29下端空心套接固定于直杆8不同的高度的卡齿上实现调整坐骑式椅面18、辅助垫板28的高度。坐骑式椅面18、胸垫板21、辅助垫板28、腿撑板22均单独设置有加热装置,其加热装置为碳素纤维发热管及其电源组件,各发热组件的电源为36伏安全电源,其电源可统一由设置于辅助垫板28下的调压器提供。0056胸垫板21活动式贴合于直杆8表面并可上下滑移固定,胸垫板21、头撑部件20、辅助垫板28的高。

43、度以坐骑式椅面18为基准设置为满足人体1坐于坐骑式椅面18上时与所对应部位的接触需要,其与人体的接触面可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柔软材料,腿撑板22的高度和角度满足人体坐于坐骑式椅面18上并将小腿7前部贴合于其上的需要。0057如图6和图7所示,当该发明不使用时,可折叠成扁平状。腿撑板22绕连接点11向上旋转至与直杆8同一平面中。支撑杆9绕联接铰链19向下旋转,与直杆8并拢。斜杆29从定位座31中抽出,绕铰链点30向下旋转,使坐骑式椅面18和辅助垫板28分别与直杆8和支撑杆9平行。面衬板20通过角度调节装置32向下旋转至紧贴直杆8。折叠后的座椅,体积最小,便于收藏、携带。0058使用时,人体的头部。

44、2和躯干3均由于平行于竖直轴线的重力而施加向下的力12,13。这些向下的力12,13均可相对于直杆8上的头衬板20和胸衬板21分解为相关的两个分量。一个分力16、17垂直于直杆8,并且因此分别全部由头衬板20和胸衬板21支撑。另一个分力14、15与直杆8平行,并且可将躯干向下朝人体臀部4支撑。实际上,大部分平行分力14、15可通过头衬板20和胸衬板21与头部2和躯干3之间的摩擦接合到直杆8。虽然图3中未示出,如果小腿7支撑在腿撑板22上,则小腿7存在一个垂直于腿撑板和一个平行于腿撑板的分力。向前倾斜的直杆8上的头衬板20和胸衬板21,腿撑板22将因此基本消除不同身体部分之间的任何关节和肌肉组织传送的应力。0059本发明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只要采用了直杆和撑杆固定成一体并提供上支撑组件和定位支撑组件的结构形式,即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说明书CN102090802ACN102090807A1/3页12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2090802ACN102090807A2/3页13图3图4图5说明书附图CN102090802ACN102090807A3/3页14图6图7说明书附图CN102090802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家具;家庭用的物品或设备;咖啡磨;香料磨;一般吸尘器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