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胆道取石器.pdf

上传人:e2 文档编号:1182937 上传时间:2018-04-04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37.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110984.5

申请日:

2011.04.29

公开号:

CN102151163A

公开日:

2011.08.17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A61B 17/221申请公布日:20110817|||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B 17/221申请日:20110429|||公开

IPC分类号:

A61B17/221

主分类号:

A61B17/221

申请人:

江苏省人民医院

发明人:

朱宏; 施瑞华; 陈晓星; 刘春俊

地址:

210029 江苏省南京市广州路300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代理人:

冯慧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胆道取石器,由端部向尾部依次设有网篮、外鞘管和操作手柄,所述的网篮撑开时为伞形结构,以导管为伞柄,伞面为镍钛记忆合金线编织成的网状结构,至少一根网篮拉丝穿过伞面边缘的一圈网眼后网篮拉丝的两端再与内鞘管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的网篮的网眼密度为10~20洞/cm2,导管外套设有同轴的内鞘管,内鞘管外套设有同轴的外鞘管。具有网篮直径可调节,且手术时不需要将导丝抽出,定位更精准的优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胆道取石器,由端部向尾部依次设有网篮(6)、外鞘管(1)和操作手柄(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网篮(6)撑开时为伞形结构,以导管(3)为伞柄,伞面为镍钛记忆合金线编织成的网状结构,至少一根网篮拉丝(5)穿过伞面边缘的一圈网眼后网篮拉丝(5)的两端再与内鞘管(2)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的网篮(6)的网眼密度为10~20洞/cm2,导管(3)外套设有同轴的内鞘管(2),内鞘管(2)外套设有同轴的外鞘管(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胆道取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管(3)为中空管,导管(3)贯穿整个胆道取石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胆道取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手柄(7)由端部向尾部依次设有外鞘管操作手柄(7-1)、内鞘管操作手柄(7-2)和导管操作手柄(7-3),外鞘管操作手柄(7-1)上还设有通用器械接口。

说明书

一种胆道取石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胆道内取石的医疗器械。

背景技术

胆道结石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外科疾病,国内每年新增患者几百万。治疗胆道结石目前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外科胆道手术取石,另一种为内镜取石。外科胆道手术取石可以适用于几乎所有的胆道结石的情况,且取石比较彻底,但是同时手术的创伤也比较大、恢复慢。随着内镜技术和设备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患者开始接受内镜微创取石,这种方法的特点在于创伤小、恢复快、痛苦轻,但是存在手术难度大,取石成功率及取尽率较低的缺点。

内镜微创取石主要分胆道术后常规性胆道镜取石和ERCP镜取石两大类,用到的工具主要为取石篮,取石篮的头部为四根金属丝构成的金属网状结构,藏于外套管内时为收缩状态,伸出外套管后撑开成网兜状,能将结石网住,拖出体外或者在胆道内挤碎。如专利号为ZL200820057990.2、名称为一种可旋转胆道取石器中所介绍的。但是此类取石网篮无法调节网篮打开的直径,导致贴壁结石经常从网篮和管壁之间滑脱。由于缺乏导丝的定向引导,所以导向性不好,难以定位送至肝内胆管等方向性较强的部位。目前有的胆道取石器是通过在内鞘管的头部外侧设有一个导丝穿管,以方便导丝穿过,操作时一般都是先插导丝进入胆管,然后通过导丝的引导对胆管进行切开胆管开口(十二指肠乳头)或是用气囊将胆管开口扩开,然后再撤出导丝,换用取石器,但是在操作时取石篮和导丝由于不是同心的,在定位上就不够精确而且步骤繁琐。而且目前的取石网篮由于仅采用四根金属丝构成的灯笼状的网篮,网眼过大,当遇到较小的结石时,在针对扩张明显的胆总管中较小的结石时,由于结石漂浮于胆汁中而难以套取。而且在直径明显扩张的胆总管中,往往存在取石气囊在充气后直径仍难以完全充满管腔,或者是即使充满管壁,但由于弹性较强而使得结石从气囊与管壁之间滑脱,造成结石遗漏而需要反复操作延长手术时间,增加患者痛苦。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网篮直径无法调节,网眼较大,导向性差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胆道取石器,具有网篮直径可调,导向性好,网眼密度大等优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胆道取石器,由端部向尾部依次设有网篮、外鞘管和操作手柄,所述的网篮撑开时为伞形结构,以导管为伞柄,伞面为镍钛记忆合金线编织成的网状结构,至少一根网篮拉丝穿过伞面边缘的一圈网眼后网篮拉丝的两端再与内鞘管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的网篮的网眼密度为10~20洞/cm2,导管外套设有同轴的内鞘管,内鞘管外套设有同轴的外鞘管。

所述的导管为中空管,导管贯穿整个胆道取石器。

所述操作手柄由端部向尾部依次设有外鞘管操作手柄、内鞘管操作手柄和导管操作手柄,外鞘管操作手柄上还设有通用器械接口。

有益效果:

1.网篮张开直径可调节,通过内鞘管和导管之间的相对运动,带动网篮拉丝收紧网篮或是张开网篮来自由的调节网篮张开的直径,以满足在不同直径的胆管内取石的要求。

2.由于贯穿整个胆道取石器的导管为中空管,操作步骤简单,手术时不需再撤出导丝,导丝可以由中空的导管中贯穿胆道取石器,这样胆道取石器即可沿着导丝到达结石处,由于胆道取石器与导丝为同轴,操作时,网篮由导丝引导也就不会出现偏差,可以方便的进入方向性较强的部位进行取石操作。

3.特有的伞形外形以及较密的网眼结构,有利于在显著扩张的胆道内套取较小的结石,缩短操作时间,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手术成功率。

4.网篮由于采用的是钛镍记忆合金编织而成,能够保持良好的塑形,在胆管内能够自然扩张良好,且具有良好的弹性和光滑度,在取石牵拉过程中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胆管壁的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外鞘管,2为内鞘管,3为导管,4为导丝,5为网篮拉丝,6为网篮,7为操作手柄,7-1为外鞘管操作手柄,7-2为内鞘管操作手柄,7-3为导管操作手柄。

图2为本发明的胆道取石器头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胆道取石器,由端部向尾部依次设有网篮6、外鞘管1和操作手柄7,所述的网篮6撑开时为伞形结构,以导管3为伞柄,伞面为镍钛记忆合金线编织成的网状结构,至少一根网篮拉丝5穿过伞面边缘的一圈网眼后网篮拉丝5的两端再与内鞘管2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的网篮6的网眼密度为10~20洞/cm2,也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导管3为中空管,导管3贯穿整个胆道取石器,导管3外套设有同轴的内鞘管2,内鞘管2外套设有同轴的外鞘管1,导管3、内鞘管2和外鞘管1均具有前后伸缩和旋转两自由度,可以沿轴向进行抽拉和旋转。

所述操作手柄7与现有的通用操作手柄很类似,由端部向尾部依次设有外鞘管操作手柄7-1、内鞘管操作手柄7-2和导管操作手柄7-3,外鞘管操作手柄7-1上还设有通用器械接口,该接口可以通过内外鞘管之间的间隙向胆管内注入造影剂,显示胆管内影像。

在做ERCP操作时,先通过十二指肠镜找到胆管开口(十二指肠乳头),通过十二指肠镜钳道插入导丝进入胆管,然后通过该导丝的引导,利用切开刀切开胆管开口或者用气囊将胆管开口扩开,然后通过十二指肠钳道在导丝引导下插入取石器,由于本发明的胆道取石器的导管是中空管,这时就不需要象其他取石器一般的撤出导丝,而是直接从网篮6顶端的导管开口处插入导丝4,导丝4贯穿整个胆道取石器,这样胆道取石器就可以沿导丝方向经过胆管开口比较顺利地到达结石所在位置。未准备好取石前,网篮6是收缩于外鞘管1与内鞘管2之间的空腔中的,当到达患处需要进行取石操作时,只要将操作手柄7的外鞘管操作手柄7-1上的限位螺母拧松,将外鞘管操作手柄7-1向胆道取石器尾部抽拉直至网篮6连同网篮拉丝5都露出外鞘管1的端部,然后再根据患者胆道内的实际情况,通过操作内鞘管操作手柄7-2和导管操作手柄7-3以控制导管3和内鞘管2的相对运动来达到控制网篮6张开直径的大小。当导管操作手柄7-3和内鞘管操作手柄7-2之间的距离最大时网篮拉丝5拉力最大,网篮6的伞面直径最小,为收起状态,当逐渐缩小导管操作手柄7-3和内鞘管操作手柄7-2之间的距离时,网篮拉丝5松弛,通过网篮6伞面钛镍记忆合金丝的自膨作用,网篮6的伞面直径逐渐变大。而且由于网篮6的网眼较一般取石篮的要小,这样对于漂浮在胆汁中的小结石也比较好操作。当套住结石后,将内鞘管手柄7-2拉向导管操作手柄7-3,适当收紧网篮6,使网篮6内的细小结石不容易漏出,再将收紧的网篮6整体拉出胆管开口(十二指肠乳头)进入十二指肠腔,推动内鞘管手柄7-2,使网篮6张开,将结石释放入肠腔内。取石结束后,调节导管操作手柄7-3和内鞘管操作手柄7-2之间的距离,使之最大,网篮6呈完全收起状态后,推动外鞘管操作手柄7-1,使外鞘管完全套住网篮6,进而从十二指肠镜钳道内退出取石器。

一种胆道取石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胆道取石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胆道取石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胆道取石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胆道取石器.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151163A43申请公布日20110817CN102151163ACN102151163A21申请号201110110984522申请日20110429A61B17/22120060171申请人江苏省人民医院地址210029江苏省南京市广州路300号72发明人朱宏施瑞华陈晓星刘春俊74专利代理机构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2200代理人冯慧54发明名称一种胆道取石器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胆道取石器,由端部向尾部依次设有网篮、外鞘管和操作手柄,所述的网篮撑开时为伞形结构,以导管为伞柄,伞面为镍钛记忆合金线编织成的网状结构,至少一根网篮拉丝穿过伞面边缘的一圈网眼后网。

2、篮拉丝的两端再与内鞘管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的网篮的网眼密度为1020洞/CM2,导管外套设有同轴的内鞘管,内鞘管外套设有同轴的外鞘管。具有网篮直径可调节,且手术时不需要将导丝抽出,定位更精准的优点。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2页CN102151163A1/1页21一种胆道取石器,由端部向尾部依次设有网篮(6)、外鞘管(1)和操作手柄(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网篮(6)撑开时为伞形结构,以导管(3)为伞柄,伞面为镍钛记忆合金线编织成的网状结构,至少一根网篮拉丝(5)穿过伞面边缘的一圈网眼后网篮拉丝(5)的两端再与内鞘管(2)的端部固。

3、定连接,所述的网篮(6)的网眼密度为1020洞/CM2,导管(3)外套设有同轴的内鞘管(2),内鞘管(2)外套设有同轴的外鞘管(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胆道取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管(3)为中空管,导管(3)贯穿整个胆道取石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胆道取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手柄(7)由端部向尾部依次设有外鞘管操作手柄(71)、内鞘管操作手柄(72)和导管操作手柄(73),外鞘管操作手柄(71)上还设有通用器械接口。权利要求书CN102151163A1/3页3一种胆道取石器0001技术领域0002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胆道内取石的医疗器械。0003背景技术0004胆道结。

4、石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外科疾病,国内每年新增患者几百万。治疗胆道结石目前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外科胆道手术取石,另一种为内镜取石。外科胆道手术取石可以适用于几乎所有的胆道结石的情况,且取石比较彻底,但是同时手术的创伤也比较大、恢复慢。随着内镜技术和设备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患者开始接受内镜微创取石,这种方法的特点在于创伤小、恢复快、痛苦轻,但是存在手术难度大,取石成功率及取尽率较低的缺点。0005内镜微创取石主要分胆道术后常规性胆道镜取石和ERCP镜取石两大类,用到的工具主要为取石篮,取石篮的头部为四根金属丝构成的金属网状结构,藏于外套管内时为收缩状态,伸出外套管后撑开成网兜状,能将结石网住,拖出体外。

5、或者在胆道内挤碎。如专利号为ZL2008200579902、名称为一种可旋转胆道取石器中所介绍的。但是此类取石网篮无法调节网篮打开的直径,导致贴壁结石经常从网篮和管壁之间滑脱。由于缺乏导丝的定向引导,所以导向性不好,难以定位送至肝内胆管等方向性较强的部位。目前有的胆道取石器是通过在内鞘管的头部外侧设有一个导丝穿管,以方便导丝穿过,操作时一般都是先插导丝进入胆管,然后通过导丝的引导对胆管进行切开胆管开口(十二指肠乳头)或是用气囊将胆管开口扩开,然后再撤出导丝,换用取石器,但是在操作时取石篮和导丝由于不是同心的,在定位上就不够精确而且步骤繁琐。而且目前的取石网篮由于仅采用四根金属丝构成的灯笼状的网。

6、篮,网眼过大,当遇到较小的结石时,在针对扩张明显的胆总管中较小的结石时,由于结石漂浮于胆汁中而难以套取。而且在直径明显扩张的胆总管中,往往存在取石气囊在充气后直径仍难以完全充满管腔,或者是即使充满管壁,但由于弹性较强而使得结石从气囊与管壁之间滑脱,造成结石遗漏而需要反复操作延长手术时间,增加患者痛苦。0006发明内容0007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网篮直径无法调节,网眼较大,导向性差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胆道取石器,具有网篮直径可调,导向性好,网眼密度大等优点。0008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胆道取石器,由端部向尾部依次设有网篮、外鞘管和操作手柄,所述的网篮撑开时为伞形结构,以导管为伞柄,伞面为。

7、镍钛记忆合金线编织成的网状结构,至少一根网篮拉丝穿过伞面边缘的一圈网眼后网篮拉丝的两端再与内鞘管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的网篮的网眼密度为1020洞/CM2,导管外套设有同轴的内鞘管,内鞘管外套设有同轴的外鞘管。说明书CN102151163A2/3页40009所述的导管为中空管,导管贯穿整个胆道取石器。0010所述操作手柄由端部向尾部依次设有外鞘管操作手柄、内鞘管操作手柄和导管操作手柄,外鞘管操作手柄上还设有通用器械接口。0011有益效果1网篮张开直径可调节,通过内鞘管和导管之间的相对运动,带动网篮拉丝收紧网篮或是张开网篮来自由的调节网篮张开的直径,以满足在不同直径的胆管内取石的要求。00122由。

8、于贯穿整个胆道取石器的导管为中空管,操作步骤简单,手术时不需再撤出导丝,导丝可以由中空的导管中贯穿胆道取石器,这样胆道取石器即可沿着导丝到达结石处,由于胆道取石器与导丝为同轴,操作时,网篮由导丝引导也就不会出现偏差,可以方便的进入方向性较强的部位进行取石操作。00133特有的伞形外形以及较密的网眼结构,有利于在显著扩张的胆道内套取较小的结石,缩短操作时间,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手术成功率。00144网篮由于采用的是钛镍记忆合金编织而成,能够保持良好的塑形,在胆管内能够自然扩张良好,且具有良好的弹性和光滑度,在取石牵拉过程中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胆管壁的损伤。0015附图说明0016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

9、结构示意图。0017其中,1为外鞘管,2为内鞘管,3为导管,4为导丝,5为网篮拉丝,6为网篮,7为操作手柄,71为外鞘管操作手柄,72为内鞘管操作手柄,73为导管操作手柄。0018图2为本发明的胆道取石器头部的结构示意图。0019具体实施方式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0021一种胆道取石器,由端部向尾部依次设有网篮6、外鞘管1和操作手柄7,所述的网篮6撑开时为伞形结构,以导管3为伞柄,伞面为镍钛记忆合金线编织成的网状结构,至少一根网篮拉丝5穿过伞面边缘的一圈网眼后网篮拉丝5的两端再与内鞘管2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的网篮6的网眼密度为1020洞/CM2,也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10、0022导管3为中空管,导管3贯穿整个胆道取石器,导管3外套设有同轴的内鞘管2,内鞘管2外套设有同轴的外鞘管1,导管3、内鞘管2和外鞘管1均具有前后伸缩和旋转两自由度,可以沿轴向进行抽拉和旋转。0023所述操作手柄7与现有的通用操作手柄很类似,由端部向尾部依次设有外鞘管操作手柄71、内鞘管操作手柄72和导管操作手柄73,外鞘管操作手柄71上还设有通用器械接口,该接口可以通过内外鞘管之间的间隙向胆管内注入造影剂,显示胆管内影像。0024在做ERCP操作时,先通过十二指肠镜找到胆管开口(十二指肠乳头),通过十二指肠镜钳道插入导丝进入胆管,然后通过该导丝的引导,利用切开刀切开胆管开口或者用气说明书C。

11、N102151163A3/3页5囊将胆管开口扩开,然后通过十二指肠钳道在导丝引导下插入取石器,由于本发明的胆道取石器的导管是中空管,这时就不需要象其他取石器一般的撤出导丝,而是直接从网篮6顶端的导管开口处插入导丝4,导丝4贯穿整个胆道取石器,这样胆道取石器就可以沿导丝方向经过胆管开口比较顺利地到达结石所在位置。未准备好取石前,网篮6是收缩于外鞘管1与内鞘管2之间的空腔中的,当到达患处需要进行取石操作时,只要将操作手柄7的外鞘管操作手柄71上的限位螺母拧松,将外鞘管操作手柄71向胆道取石器尾部抽拉直至网篮6连同网篮拉丝5都露出外鞘管1的端部,然后再根据患者胆道内的实际情况,通过操作内鞘管操作手柄。

12、72和导管操作手柄73以控制导管3和内鞘管2的相对运动来达到控制网篮6张开直径的大小。当导管操作手柄73和内鞘管操作手柄72之间的距离最大时网篮拉丝5拉力最大,网篮6的伞面直径最小,为收起状态,当逐渐缩小导管操作手柄73和内鞘管操作手柄72之间的距离时,网篮拉丝5松弛,通过网篮6伞面钛镍记忆合金丝的自膨作用,网篮6的伞面直径逐渐变大。而且由于网篮6的网眼较一般取石篮的要小,这样对于漂浮在胆汁中的小结石也比较好操作。当套住结石后,将内鞘管手柄72拉向导管操作手柄73,适当收紧网篮6,使网篮6内的细小结石不容易漏出,再将收紧的网篮6整体拉出胆管开口(十二指肠乳头)进入十二指肠腔,推动内鞘管手柄72,使网篮6张开,将结石释放入肠腔内。取石结束后,调节导管操作手柄73和内鞘管操作手柄72之间的距离,使之最大,网篮6呈完全收起状态后,推动外鞘管操作手柄71,使外鞘管完全套住网篮6,进而从十二指肠镜钳道内退出取石器。说明书CN102151163A1/2页6图1说明书附图CN102151163A2/2页7图2说明书附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