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心肾不交证的中药组合物.pdf

上传人:a2 文档编号:1182195 上传时间:2018-04-04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35.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004988.5

申请日:

2011.01.02

公开号:

CN102085324A

公开日:

2011.06.08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A61K 36/9062申请公布日:20110608|||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9062申请日:20110102|||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9062; A61P9/00; A61P9/04; A61P9/06; A61P9/10; A61P29/00; A61K33/28(2006.01)N; A61K35/02(2006.01)N; A61K35/10(2006.01)N; A61K35/34(2006.01)N

主分类号:

A61K36/9062

申请人:

张帅

发明人:

张帅; 魏龙海

地址:

264300 山东省荣成市荷塘南区87号楼205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心肾不交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组合而成:鹿心8-12,琥珀10-20,天冬10-20,远志10-30,当归10-35,丹参10-20,淫羊藿10-30,枣仁40-80,柏仁10-20,朱砂10-15,人参10-30,龙骨10-40,圆参10-20,茯苓10-30,肉桂10-15,牛膝10-20,熟地10-40,苁蓉10-40,五味子10-20,白术10-20,益智仁10-30。服用该中药组合物,经统计,有效率为94.4%,显效率88.8%,没有出现因服药引起的不良反应记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治疗心肾不交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组合而成:鹿心8-12,琥珀10-20,天冬10-20,远志10-30,当归10-35,丹参10-20,淫羊藿10-30,枣仁40-80,柏仁10-20,朱砂10-15,人参10-30,龙骨10-40,圆参10-20,茯苓10-30,肉桂10-15,牛膝10-20,熟地10-40,苁蓉10-40,五味子10-20,白术10-20,益智仁10-30。

说明书

一种治疗心肾不交证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治疗心肾不交证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中医五行理论认为心居上焦,肾居下焦。心属火,肾属水,心火必须下降到肾,使肾水不寒,肾火必上炎于心,使心火不亢;正常情况下,心与肾相互协调,相互制约,彼此交通,保持动态平衡,称为心肾相交,又谓水火相济。

中医对心律不齐引起的心悸,即心与肾生理协调失常的病理现象谓之心肾不交。中医对心肾不交的病因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点:1)体质虚弱:体质羸弱,萎靡不振,久病或劳欲过度,或各种失血,造成气血阴阳的亏虚,以致心失所养,发为心悸;2)久病体虚:热病伤阴,或房室过度,均可导致肾阴亏损,心火妄动,扰乱心神,形成心悸;3)饮食劳逸不当:劳倦太过伤脾,或久坐久卧伤气,引起生化之源不足、而致心血虚少,心失所养,神不潜藏,引起心悸;或饮食不节、酗酒无度,均可生痰蕴热化火,或伤脾而滋生痰浊、痰火扰心而致心悸;4)七情刺激:平素心虚胆怯之人,如骤遇惊恐,或情怀不适,悲哀过极,忧思不解等致七情扰动,忤犯心神,不能自主而心悸,所谓“思虑烦多则损心”,“悲哀愁忧则心动”。长期忧思惊恐则精神情绪过度紧张,心气虚怯,阴血暗耗,不能养心;或心气郁结,生痰动火,痰火扰心,心神失宁而为心悸;大怒伤肝,大恐伤肾,怒则气逆,恐则精却,阴虚于下,火逆于上,亦可动撼心神而发惊悸,若郁热内蕴,复加恚怒,变生肝火,肝火扰心;或痰火扰动心神,心神失宁,也易导致心悸;5)感受外邪: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痹证日久,复感外邪,内舍于心,邪阻心脉,阻塞经隧,心血营行受阻;或风寒、湿、热等外邪,由血脉内侵于心,耗伤心气或心阴,亦可引起心悸怔忡之证。温病、疫证日久,邪毒灼伤营阴,心肾失养,或邪毒传心扰神,亦可引起悸忡之症。如春温、风温、暑湿、白喉、梅毒等病,往往伴见心悸;6)药物过量:药物过量,可以损害心气,甚则损伤心体,引起心悸。如近代使用锑剂、洋地黄、奎尼丁、肾上腺素、阿托品等药过量或失当,均能引起“脉结代、心动悸”一类证候。

中医中药在治疗心肾不交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优势,如《医方类聚》记载“心肾丸:牛膝、熟地、苁蓉各60克,鹿茸、附子、五味子、人参、远志、当归、龙骨各30克,菟丝子90克”,《杏苑》则载心肾丸:“酸枣仁、益智仁、牡蛎、人参各50克,白茯苓、破故纸各100克、大茴香25克、白术150克”临床证明,该组方对心肾不交有明显治疗效果。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社会发展节奏日益加快,近年来由心肾不交证并发的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肌缺血或供血不足、心律不齐、心律衰竭、心动过速、心绞痛、脑动脉硬化等临床症状明显增多,又称为现代“富贵病”。传统中药“心肾丸”在治疗效果上已呈现出不足,而西医在临床上常常按照临症治疗,头疼医头,反复发作,加大了医疗成本,不能够从病因机制上给予彻底治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借助现代药理学的研究成果提供一种治疗心肾不交的中药组合物,以达行气开郁,填精补髓,益气养血,滋补肾阴,平衡三焦之火,则肾水上行,使心火下降、通心肾而心肾相交之目的。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心肾不交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组合而成:鹿心8-12,琥珀10-20,天冬10-20,远志10-30,当归10-35,丹参10-20,淫羊藿10-30,枣仁40-80,柏仁10-20,朱砂10-15,人参10-30,龙骨10-40,圆参10-20,茯苓10-30,肉桂10-15,牛膝10-20,熟地10-40,苁蓉10-40,五味子10-20,白术10-20,益智仁10-30。

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具有行气开郁、平衡三焦、填精补髓的功效。原料药物中取鹿心、琥珀、天冬、远志、当归、丹参活血通窍,化瘀止痛,安神益智之功,达扩张外周血管,改善微循环,增强免疫功能之效,故以为君药;取淫羊藿、枣仁、柏仁、朱砂、人参、龙骨、圆参、茯苓、肉桂、牛膝、熟地、苁蓉、五味子、白术、益智仁通心肾,填精补髓,益气养血,滋补肝肾,健运脾肺,消谷善饥之功,促心肾相交,引药下行,共为佐药;上述诸药相伍,各司其职,共奏消除胸闷、气短、心慌、乏力、心悸、失眠、头晕、肾虚等临床症状之效,进而达到治疗因心肾不交而引发的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肌缺血或供血不足、心律不齐、心律衰竭、心动过速、心绞痛、脑动脉硬化等临床疾病。

本发明所提供的中药组合物可采用下列方式进行服用:

所述中药组方,为克服中药在煎煮过程中带来的诸多不便,便于服用,本中药为传统丸剂。民间谓之“鹿心宝”,常温下可以保存1年以上。

其制作工艺如下:选取梅花鹿带血的新鲜或干燥心脏。鹿心宜先行炮制:用清水冲洗表面污物,干燥。用时砸成小块,捣碎或粉碎。

再对中药原料进行配伍,炙烤、粉碎、过筛、混匀、泛丸、干燥等工序。

临床应用:每日早晚各一丸,每丸10克,20日为一疗程。

下面通过具体病例对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所达到的临床效果做进一步说明。

1、李先生,48岁,2007年6月,患者自诉胸闷腹满,心情郁闷,精神恍惚,记忆力减退,喜怒无常;患有银屑病20多年,体质过敏,食欲极差,形体消瘦。诊断为心肾不交证。

病因分析:由于银屑病难以治愈,精神长期处于忧闷封闭状态,无法自我调整,病情日渐加重;忧愁思怒,思则气结;怒则气上,忧愁不已,伤及心肾。

经服用该配方炮制的药丸三个疗程,患者自我感觉良好,神清气爽;食欲大增,久治不愈的银屑病也消失的无影无踪。

2、王先生,59岁,企业高管。2008年9月患者自诉:时常感觉胸闷气短,心律失常,慵懒疲倦,血糖、血压偏高。

病因辨析:繁重的公务和激烈的市场竞争,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焦虑之中,生活缺少规律,睡眠少,情致郁结,气郁化火,肾水下降,心火上炎,累及正气,视为心肾不交。

经服用该配方炮制的药丸四个疗程,血压、血糖恢复正常。

3、孙先生,56岁,2008年4月患者自述:心慌胸闷;某市人民医院诊断为糖尿病、风湿性心脏病。诊断为由于心肾不交诱发的心因性疾患。

经服用该配方炮制的药丸三个疗程后复诊,心脏大小、瓣膜开闭均恢复正常,血糖指数恢复到正常水平。

4、傅先生,57岁,2005年3月经某医院诊断为心肌缺血、冠心病伴有心绞痛,建议手术“搭桥”治疗。

服用四个疗程后,返回该医院复诊,超声心动显示心脏血管恢复正常。

5、隋先生,38岁,2006年9月患者自述:血压不稳,忽高忽低,心慌气短,四肢乏力,头晕失眠,脾气暴躁。

经服用该配方炮制的药丸两个疗程,症状消失,血压也稳定在正常水平。

6、季先生,32岁,主证:头晕耳鸣,四肢无力,心烦多梦,夜难入寐,健忘记忆力差,心悸不安,腰酸梦遗,口干津少,舌质红,脉细数。

病因辩证:肾阴损伤亏耗,不能上奉于心,水火不济,虚火上扰心神所致。

治疗方法:滋阴清心,安神,交通心肾。服用该配方炮制的丸药,两个疗程后,精神就恢复如常,所有症状也彻底消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治疗心肾不交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组合而成:鹿心10g,琥珀15g,天冬15g,远志20g,当归25g,丹参15g,淫羊藿20g,枣仁60g,柏仁15g,朱砂12g,人参20g,龙骨25g,圆参15g,茯苓20g,肉桂12g,牛膝15g,熟地20g,苁蓉25g,五味子15g,白术15g,益智仁20g。

实施例2

一种治疗心肾不交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组合而成:鹿心8g,琥珀20g,天冬10g,远志30g,当归10g,丹参20g,淫羊藿10g,枣仁80g,柏仁10g,朱砂15g,人参10g,龙骨40g,圆参10g,茯苓30g,肉桂10g,牛膝20g,熟地10g,苁蓉40g,五味子10g,白术20g,益智仁10g。

实施例3

一种治疗心肾不交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组合而成:鹿心12g,琥珀10g,天冬20g,远志10g,当归35g,丹参10g,淫羊藿30g,枣仁40g,柏仁20g,朱砂10g,人参30g,龙骨10g,圆参20g,茯苓10g,肉桂15g,牛膝10g,熟地40g,苁蓉10g,五味子20g,白术10g,益智仁30g。

实施例4

一种治疗心肾不交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组合而成:鹿心9g,琥珀18g,天冬12g,远志25g,当归12g,丹参18g,淫羊藿12g,枣仁65g,柏仁12g,朱砂12g,人参12g,龙骨35g,圆参12g,茯苓28g,肉桂12g,牛膝18g,熟地12g,苁蓉35g,五味子12g,白术18g,益智仁12g。

实施例5

一种治疗心肾不交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组合而成:鹿心12g,琥珀12g,天冬18g,远志12g,当归32g,丹参12g,淫羊藿28g,枣仁50g,柏仁18g,朱砂12g,人参28g,龙骨12g,圆参18g,茯苓12g,肉桂12g,牛膝12g,熟地38g,苁蓉15g,五味子18g,白术12g,益智仁28g。

上述中药组合物对36例符合心肾不交证诊断标准,年龄在28-80岁的患者进行临床研究,20天为一个疗程,治疗周期最长者不超过80天;凡肝肾功能不全者不纳入研究,研究中将详细观察症状、体征变化及有无药物不良反应,用药前、用药后10天及疗程结束后进行常规检查,疗效评价标准按显效、有效、无效三类评定。

经统计,服用该中药组合物对治疗心肾不交所引发的病症治疗有效34例,显效32例,无效2例,经统计,有效率为94.4%,显效率88.8%,没有出现因服药引起的不良反应记录。

一种治疗心肾不交证的中药组合物.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治疗心肾不交证的中药组合物.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治疗心肾不交证的中药组合物.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心肾不交证的中药组合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心肾不交证的中药组合物.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085324A43申请公布日20110608CN102085324ACN102085324A21申请号201110004988522申请日20110102A61K36/9062200601A61P9/00200601A61P9/04200601A61P9/06200601A61P9/10200601A61P29/00200601A61K33/28200601A61K35/02200601A61K35/10200601A61K35/3420060171申请人张帅地址264300山东省荣成市荷塘南区87号楼205室72发明人张帅魏龙海54发明名称一种治疗心肾不交证的中药组合。

2、物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心肾不交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组合而成鹿心812,琥珀1020,天冬1020,远志1030,当归1035,丹参1020,淫羊藿1030,枣仁4080,柏仁1020,朱砂1015,人参1030,龙骨1040,圆参1020,茯苓1030,肉桂1015,牛膝1020,熟地1040,苁蓉1040,五味子1020,白术1020,益智仁1030。服用该中药组合物,经统计,有效率为944,显效率888,没有出现因服药引起的不良反应记录。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

3、页CN102085327A1/1页21一种治疗心肾不交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组合而成鹿心812,琥珀1020,天冬1020,远志1030,当归1035,丹参1020,淫羊藿1030,枣仁4080,柏仁1020,朱砂1015,人参1030,龙骨1040,圆参1020,茯苓1030,肉桂1015,牛膝1020,熟地1040,苁蓉1040,五味子1020,白术1020,益智仁1030。权利要求书CN102085324ACN102085327A1/4页3一种治疗心肾不交证的中药组合物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治疗心肾不交证的中药组。

4、合物。背景技术0002中医五行理论认为心居上焦,肾居下焦。心属火,肾属水,心火必须下降到肾,使肾水不寒,肾火必上炎于心,使心火不亢;正常情况下,心与肾相互协调,相互制约,彼此交通,保持动态平衡,称为心肾相交,又谓水火相济。0003中医对心律不齐引起的心悸,即心与肾生理协调失常的病理现象谓之心肾不交。中医对心肾不交的病因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点1体质虚弱体质羸弱,萎靡不振,久病或劳欲过度,或各种失血,造成气血阴阳的亏虚,以致心失所养,发为心悸;2久病体虚热病伤阴,或房室过度,均可导致肾阴亏损,心火妄动,扰乱心神,形成心悸;3饮食劳逸不当劳倦太过伤脾,或久坐久卧伤气,引起生化之源不足、而致心血虚少,心失。

5、所养,神不潜藏,引起心悸;或饮食不节、酗酒无度,均可生痰蕴热化火,或伤脾而滋生痰浊、痰火扰心而致心悸;4七情刺激平素心虚胆怯之人,如骤遇惊恐,或情怀不适,悲哀过极,忧思不解等致七情扰动,忤犯心神,不能自主而心悸,所谓“思虑烦多则损心”,“悲哀愁忧则心动”。长期忧思惊恐则精神情绪过度紧张,心气虚怯,阴血暗耗,不能养心;或心气郁结,生痰动火,痰火扰心,心神失宁而为心悸;大怒伤肝,大恐伤肾,怒则气逆,恐则精却,阴虚于下,火逆于上,亦可动撼心神而发惊悸,若郁热内蕴,复加恚怒,变生肝火,肝火扰心;或痰火扰动心神,心神失宁,也易导致心悸;5感受外邪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痹证日久,复感外邪,内舍于心。

6、,邪阻心脉,阻塞经隧,心血营行受阻;或风寒、湿、热等外邪,由血脉内侵于心,耗伤心气或心阴,亦可引起心悸怔忡之证。温病、疫证日久,邪毒灼伤营阴,心肾失养,或邪毒传心扰神,亦可引起悸忡之症。如春温、风温、暑湿、白喉、梅毒等病,往往伴见心悸;6药物过量药物过量,可以损害心气,甚则损伤心体,引起心悸。如近代使用锑剂、洋地黄、奎尼丁、肾上腺素、阿托品等药过量或失当,均能引起“脉结代、心动悸”一类证候。0004中医中药在治疗心肾不交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优势,如医方类聚记载“心肾丸牛膝、熟地、苁蓉各60克,鹿茸、附子、五味子、人参、远志、当归、龙骨各30克,菟丝子90克”,杏苑则载心肾丸“酸枣仁、益智仁、牡蛎、。

7、人参各50克,白茯苓、破故纸各100克、大茴香25克、白术150克”临床证明,该组方对心肾不交有明显治疗效果。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社会发展节奏日益加快,近年来由心肾不交证并发的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肌缺血或供血不足、心律不齐、心律衰竭、心动过速、心绞痛、脑动脉硬化等临床症状明显增多,又称为现代“富贵病”。传统中药“心肾丸”在治疗效果上已呈现出不足,而西医在临床上常常按照临症治疗,头疼医头,反复发作,加大了医疗成本,不能够从病因机制上给予彻底治疗。发明内容0005本发明的目的是借助现代药理学的研究成果提供一种治疗心肾不交的中药组合说明书CN102085324ACN1020。

8、85327A2/4页4物,以达行气开郁,填精补髓,益气养血,滋补肾阴,平衡三焦之火,则肾水上行,使心火下降、通心肾而心肾相交之目的。0006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心肾不交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组合而成鹿心812,琥珀1020,天冬1020,远志1030,当归1035,丹参1020,淫羊藿1030,枣仁4080,柏仁1020,朱砂1015,人参1030,龙骨1040,圆参1020,茯苓1030,肉桂1015,牛膝1020,熟地1040,苁蓉1040,五味子1020,白术1020,益智仁1030。0007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

9、物具有行气开郁、平衡三焦、填精补髓的功效。原料药物中取鹿心、琥珀、天冬、远志、当归、丹参活血通窍,化瘀止痛,安神益智之功,达扩张外周血管,改善微循环,增强免疫功能之效,故以为君药;取淫羊藿、枣仁、柏仁、朱砂、人参、龙骨、圆参、茯苓、肉桂、牛膝、熟地、苁蓉、五味子、白术、益智仁通心肾,填精补髓,益气养血,滋补肝肾,健运脾肺,消谷善饥之功,促心肾相交,引药下行,共为佐药;上述诸药相伍,各司其职,共奏消除胸闷、气短、心慌、乏力、心悸、失眠、头晕、肾虚等临床症状之效,进而达到治疗因心肾不交而引发的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肌缺血或供血不足、心律不齐、心律衰竭、心动过速、心绞痛、脑动脉硬化等临床疾病。00。

10、08本发明所提供的中药组合物可采用下列方式进行服用0009所述中药组方,为克服中药在煎煮过程中带来的诸多不便,便于服用,本中药为传统丸剂。民间谓之“鹿心宝”,常温下可以保存1年以上。0010其制作工艺如下选取梅花鹿带血的新鲜或干燥心脏。鹿心宜先行炮制用清水冲洗表面污物,干燥。用时砸成小块,捣碎或粉碎。0011再对中药原料进行配伍,炙烤、粉碎、过筛、混匀、泛丸、干燥等工序。0012临床应用每日早晚各一丸,每丸10克,20日为一疗程。0013下面通过具体病例对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所达到的临床效果做进一步说明。00141、李先生,48岁,2007年6月,患者自诉胸闷腹满,心情郁闷,精神恍惚,记忆力。

11、减退,喜怒无常;患有银屑病20多年,体质过敏,食欲极差,形体消瘦。诊断为心肾不交证。0015病因分析由于银屑病难以治愈,精神长期处于忧闷封闭状态,无法自我调整,病情日渐加重;忧愁思怒,思则气结;怒则气上,忧愁不已,伤及心肾。0016经服用该配方炮制的药丸三个疗程,患者自我感觉良好,神清气爽;食欲大增,久治不愈的银屑病也消失的无影无踪。00172、王先生,59岁,企业高管。2008年9月患者自诉时常感觉胸闷气短,心律失常,慵懒疲倦,血糖、血压偏高。0018病因辨析繁重的公务和激烈的市场竞争,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焦虑之中,生活缺少规律,睡眠少,情致郁结,气郁化火,肾水下降,心火上炎,累及正气,视为心肾。

12、不交。0019经服用该配方炮制的药丸四个疗程,血压、血糖恢复正常。00203、孙先生,56岁,2008年4月患者自述心慌胸闷;某市人民医院诊断为糖尿病、风湿性心脏病。诊断为由于心肾不交诱发的心因性疾患。0021经服用该配方炮制的药丸三个疗程后复诊,心脏大小、瓣膜开闭均恢复正常,血糖指数恢复到正常水平。00224、傅先生,57岁,2005年3月经某医院诊断为心肌缺血、冠心病伴有心绞痛,建议说明书CN102085324ACN102085327A3/4页5手术“搭桥”治疗。0023服用四个疗程后,返回该医院复诊,超声心动显示心脏血管恢复正常。00245、隋先生,38岁,2006年9月患者自述血压不稳。

13、,忽高忽低,心慌气短,四肢乏力,头晕失眠,脾气暴躁。0025经服用该配方炮制的药丸两个疗程,症状消失,血压也稳定在正常水平。00266、季先生,32岁,主证头晕耳鸣,四肢无力,心烦多梦,夜难入寐,健忘记忆力差,心悸不安,腰酸梦遗,口干津少,舌质红,脉细数。0027病因辩证肾阴损伤亏耗,不能上奉于心,水火不济,虚火上扰心神所致。0028治疗方法滋阴清心,安神,交通心肾。服用该配方炮制的丸药,两个疗程后,精神就恢复如常,所有症状也彻底消失。具体实施方式0029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0030实施例10031一种治疗心肾不交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

14、料药物组合而成鹿心10G,琥珀15G,天冬15G,远志20G,当归25G,丹参15G,淫羊藿20G,枣仁60G,柏仁15G,朱砂12G,人参20G,龙骨25G,圆参15G,茯苓20G,肉桂12G,牛膝15G,熟地20G,苁蓉25G,五味子15G,白术15G,益智仁20G。0032实施例20033一种治疗心肾不交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组合而成鹿心8G,琥珀20G,天冬10G,远志30G,当归10G,丹参20G,淫羊藿10G,枣仁80G,柏仁10G,朱砂15G,人参10G,龙骨40G,圆参10G,茯苓30G,肉桂10G,牛膝20G,熟地10G,苁蓉40。

15、G,五味子10G,白术20G,益智仁10G。0034实施例30035一种治疗心肾不交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组合而成鹿心12G,琥珀10G,天冬20G,远志10G,当归35G,丹参10G,淫羊藿30G,枣仁40G,柏仁20G,朱砂10G,人参30G,龙骨10G,圆参20G,茯苓10G,肉桂15G,牛膝10G,熟地40G,苁蓉10G,五味子20G,白术10G,益智仁30G。0036实施例40037一种治疗心肾不交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组合而成鹿心9G,琥珀18G,天冬12G,远志25G,当归12G,丹参18。

16、G,淫羊藿12G,枣仁65G,柏仁12G,朱砂12G,人参12G,龙骨35G,圆参12G,茯苓28G,肉桂12G,牛膝18G,熟地12G,苁蓉35G,五味子12G,白术18G,益智仁12G。0038实施例50039一种治疗心肾不交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组合而成鹿心12G,琥珀12G,天冬18G,远志12G,当归32G,丹参12G,淫羊藿28G,枣仁50G,柏仁18G,朱砂12G,人参28G,龙骨12G,圆参18G,茯苓12G,肉桂12G,牛膝12G,熟地38G,苁蓉15G,五味子18G,白术12G,益智仁28G。0040上述中药组合物对36例符合心肾不交证诊断标准,年龄在2880岁的患者进行临说明书CN102085324ACN102085327A4/4页6床研究,20天为一个疗程,治疗周期最长者不超过80天;凡肝肾功能不全者不纳入研究,研究中将详细观察症状、体征变化及有无药物不良反应,用药前、用药后10天及疗程结束后进行常规检查,疗效评价标准按显效、有效、无效三类评定。0041经统计,服用该中药组合物对治疗心肾不交所引发的病症治疗有效34例,显效32例,无效2例,经统计,有效率为944,显效率888,没有出现因服药引起的不良反应记录。说明书CN102085324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