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式赛络纺立体紧密纺集束件.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1175211 上传时间:2018-04-03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270.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101615.2

申请日:

2009.08.20

公开号:

CN101638818A

公开日:

2010.02.03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D01H 5/72申请日:20090820授权公告日:20110601终止日期:20140820|||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D01H 5/72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朱爱萍变更后权利人:绍兴华裕纺机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312000 浙江省绍兴县安昌镇兴工路6号绍兴县华裕纺机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312073 浙江省绍兴县马鞍镇东联村地段绍兴华裕纺机有限公司登记生效日:20120202|||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D01H5/72

主分类号:

D01H5/72

申请人:

朱爱萍

发明人:

刘光容

地址:

312000浙江省绍兴县安昌镇兴工路6号绍兴县华裕纺机有限公司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方剑宏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入式赛络纺立体紧密纺集束件,属于细纱机紧密纺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本体紧靠于细纱机下罗拉的一面为弧形面,在本体面向下罗拉的弧形面上开设有用于使纱线集束的槽,槽的上部、中部、下部依次为互相连通的集束区、加捻区、导向区,其中,集束区包括两条面向纱线到来方向并行设置呈双漏斗状的集束槽,两条集束槽的槽底汇聚并延伸形成加捻区,加捻区的下端与呈倒喇叭状的导向区相连通。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集束效果好的优点。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导入式赛络纺立体紧密纺集束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本体紧靠于细纱机下罗拉的一面为弧形面,在本体面向下罗拉的弧形面上开设有用于使纱线集束的槽,槽的上部、中部、下部依次为互相连通的集束区、加捻区、导向区,其中,集束区包括两条面向纱线到来方向并行设置呈双漏斗状的集束槽,两条集束槽的槽底汇聚并延伸形成加捻区,加捻区的下端与呈倒喇叭状的导向区相连通。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入式赛络纺立体紧密纺集束件,其特征在于:导向区采用比集束区、加捻区更深的开槽深度。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导入式赛络纺立体紧密纺集束件,其特征在于:导向区为一通槽。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导入式赛络纺立体紧密纺集束件,其特征在于:在本体上还安装有用于使本体吸附于下罗拉上的磁钢,磁钢设置有两组,呈左、右设置于本体上以与下罗拉相对应。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导入式赛络纺立体紧密纺集束件,其特征在于:在本体上设有一轴孔,通过轴孔可方便地将本体安装于细纱机上。

说明书

导入式赛络纺立体紧密纺集束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细纱机,具体而言是涉及一种细纱机的导入式赛络纺立体紧密纺集束件,属于细纱机紧密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细纱机赛络纺纱工序中,两根经牵伸的纱条以一定宽度并且在自由状态下离开前罗拉后,就立即被加工成纱线,此时在纱线的加捻形成区域会形成一个纺纱三角区,由于纺纱三角区松散的纤维不能被很好的控制,从而使纱条外围的许多纤维须头会提前失散而不能集束,失散的纤维由于不能被抿入纱中而伸出纱外形成纺纱中出现的“毛羽”,严重影响了成纱质量,降低了纤维利用率。因此,须改善加捻前纱条的输送形态,即使纱条平行、伸直、紧密排列。目前,较常用的方法是在牵伸部件中加装赛络紧密纺纱结构。目前,用于细纱机的赛络紧密纺纱结构主要有机械式和负压式两种,负压式紧密纺集束效果好,但结构复杂,生产成本较高;机械式采用带两条单独的集束沟槽的集束件,被集束后的两根须条经过输出皮辊和罗拉接触的钳口后,再被加捻成赛络纺纱,其缺点是结构复杂,加捻形成的反包角过大,造成须条容易断头,从而影响纱线质量和生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集束效果好的导入式赛络纺立体紧密纺集束件
本发明的主要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导入式赛络纺立体紧密纺集束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本体紧靠于细纱机下罗拉的一面为弧形面,在本体面向下罗拉的弧形面上开设有用于使纱线集束的槽,槽的上部、中部、下部依次为互相连通的集束区、加捻区、导向区,其中,集束区包括两条面向纱线到来方向并行设置呈双漏斗状的集束槽,两条集束槽的槽底汇聚并延伸形成加捻区,加捻区的下端与呈倒喇叭状的导向区相连通。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如下:
导向区采用比集束区、加捻区更深的开槽深度。
导向区为一通槽。
在本体上还安装有用于使本体吸附于下罗拉上的磁钢,磁钢设置有两组,呈左、右设置于本体上以与下罗拉相对应。
在本体上设有一轴孔,通过轴孔可方便地将本体安装于细纱机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独特的双喇叭集束槽设计,可有效的对两根纱线进行集束,集束效果良好;
2、加捻区紧连于集束区,并由双喇叭集束槽汇聚成单槽延伸而成,在完成纱线集聚的同时完成加捻;
3、独特的导向区设计,有效地防止了毛羽的产生;
4、磁钢与轴孔的设计,使集束件能方便、紧凑地安装于下罗拉和下皮辊的输出端。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安装于细纱机上的工作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的导入式赛络纺立体紧密纺集束件,包括本体1,本体1可选择光滑的、有利于纱线运行的材料制成,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瓷件,本体1具有两个面,其中,一面11为弧形面,紧靠于细纱机的下罗拉2上,另一面12为弧形面或平面设置于下皮辊3下方,在本体1上设有一轴孔13,通过轴孔13可方便地安装于细纱机上,如方便地安装于下皮辊3的轴上,在本体1面向下罗拉2的弧形面11上开设有用于使纱线4集束的槽,槽的上部、中部、下部依次为互相连通的集束区14、加捻区15、导向区16,其中,集束区14包括两条面向纱线4到来方向并行设置呈双漏斗状的集束槽141,集束槽141的槽顶(纱线进入部)宽,槽底窄,有利于纱线的集束,两条集束槽141的槽底汇聚成单槽并延伸形成加捻区15,加捻区15的下端与呈倒喇叭状的导向区16相连通,导向区16可以采用比集束区14、加捻区15更深的开槽深度(以下简称槽深),当导向区16的槽深足够深时,导向区16即为一通槽,亦即本集束件的下部从一侧看来为一叉状体,在本体1上还安装有用于使本体1吸附于下罗拉2上的磁钢17,磁钢17设置有两组,呈左、右设置于本体1上以于下罗拉2相对应。
请再结合图3所示,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工作时,只需要将本集束件安装于下罗拉2和下皮辊3的输出端,其通过轴孔13方便地安装于下皮辊3的轴上,由于磁钢17的作用,集束件会被紧靠于下罗拉2上,工作时,由于细纱机的下罗拉2旋转,会带动压紧在下罗拉2上的下皮辊3同步旋转,在下罗拉2与下皮辊3的作用下,两根纱线4被牵伸,并由牵伸区的输出端进入到集束件的集束区14内,两根纱线4分别在双漏斗状的集束槽141作用下分别被集束,最后通向集束槽141的输出端进入到加捻区15内,通向加捻区15的输出端18处的握持点,被细纱机锭子加捻,变成细纱,再经过导纱钩后绕入锭子中的纡子上,完成立体紧密纺纱的工艺过程。在加捻区15的下部呈倒喇叭状的导向区16,由于具有比集束区14、加捻区15更深的开槽深度(以下简称槽深),这样,当有部分纱线从集束槽141中跳出的时候,由于导向区16的作用,纱线4会在导向区16的导向下,沿导向区16进入到集束槽141中被集束,从而有效地防止毛羽的产生,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集束效果好的优点。

导入式赛络纺立体紧密纺集束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导入式赛络纺立体紧密纺集束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导入式赛络纺立体紧密纺集束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导入式赛络纺立体紧密纺集束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导入式赛络纺立体紧密纺集束件.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入式赛络纺立体紧密纺集束件,属于细纱机紧密纺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本体紧靠于细纱机下罗拉的一面为弧形面,在本体面向下罗拉的弧形面上开设有用于使纱线集束的槽,槽的上部、中部、下部依次为互相连通的集束区、加捻区、导向区,其中,集束区包括两条面向纱线到来方向并行设置呈双漏斗状的集束槽,两条集束槽的槽底汇聚并延伸形成加捻区,加捻区的下端与呈倒喇叭状的导向区相连通。本发明具有结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造纸 > 天然或人造的线或纤维;纺纱或纺丝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