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820170080.5
2008.12.18
CN201347706Y
2009.11.18
终止
无权
避免重复授权放弃专利权IPC(主分类):E06B 9/262申请日:20081218授权公告日:20091118放弃生效日:20081218|||授权
E06B9/262; A47H23/02
E06B9/262
游 龙
312000浙江省绍兴县柯桥镇锦江花园9幢105室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胡红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易于折叠的窗帘,包括窗帘体,窗帘体由若干相互间隔的厚型织物段和折叠区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折叠区的纬纱线由2~3根折叠导引线和相邻折叠导引线之间的若干根折叠线构成,厚型织物段的纬纱线密度为折叠线的线密度的5~20倍,折叠导引线的线密度为折叠线的线密度的5~20倍。本实用新型的窗帘厚型织物段硬挺,折叠过渡区柔软,折叠整齐,美观大方。
1、 一种易于折叠的窗帘,包括窗帘体,窗帘体由若干相互间隔的厚型织物段和折叠区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折叠区的纬纱线由2~3根折叠导引线和相邻折叠导引线之间的若干根折叠线构成,厚型织物段的纬纱线密度为折叠线的线密度的5~20倍,折叠导引线的线密度为折叠线的线密度的5~20倍。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折叠区的边缘的两根折叠导引线之间的距离是厚型织物段的厚度的1~5倍。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折叠区的边缘的两根折叠导引线之间的距离是厚型织物段的厚度的1~2倍。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窗帘体边缘设置有废边纬纱线构成的装饰边。5、 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窗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窗帘体经纱线密度为6~16特克斯,厚型织物段的纬纱线密度为40~400特克斯。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相邻折叠导引线之间的折叠线为奇数根。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窗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相邻折叠导引线之间的折叠线为1或3根。
一种易于折叠的窗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窗帘,尤其指一种可以折叠的纺织品窗帘。 背景技术 在火车、汽车的窗内一般常设置有可收放折叠的窗帘,但现有产品中大多制作工艺复杂,折叠后不够平整。 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针织法织造,并且叶片必须采用合成纤维,软性可折件必须采用棉线或棉含量不低于20%的混纺纱线,利用叶片材料受热变硬而软性可折件材料受热不变硬的差异实现可折叠的功能。 该产品成型必须经230℃以上的高温,以5~10码/分钟的速度高温定型而成,定型温度接近叶片的合成纤维的熔点,但软性可折件在230℃以上的高温下会受热变性,如变脆、变黄或变焦,强度大幅下降,造成次品损耗在10%以上。 另外在叶片和软性可折件结合的部位有较大空隙,会发生透光现象。不仅如此该技术在织造过程中无法实现拆纬拼挡,会发生停车档,对产品外观有很大影响,也使产品的外观疵点比较多,一般50米的长度平均至少有5个甚至几十个疵点。该技术中帘体在宽度上一般只能织造到2.8米的宽幅,再宽的话需要进行拼接,拼接部位会发生花型、图案错位,影响美观。 中国发明申请(申请号200810062752.5)公开了一种窗帘体由若干相互间隔的厚型织物段和薄型织物段构成,在相邻的厚型织物段和薄型织物段的连接处设有一锁边组织的窗帘。该发明公开的窗帘虽然外观平整、便于表面处理,但仍有待改进之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易于折叠的窗帘及该窗帘的生产方法,本实用新型的窗帘厚型织物段硬挺,折叠过渡区柔软,解决了现有的折叠窗帘折叠后不整齐和无法利用废边纬纱线作为装饰边的技术问题。 一种易于折叠的窗帘,包括窗帘体,窗帘体由若干相互间隔的厚型织物段和折叠区构成,所述的折叠区的纬纱线由2~3根折叠导引线和相邻折叠导引线之间的若干根折叠线构成,厚型织物段的纬纱线密度大于等于折叠线的线密度的5倍(一般5~20倍),折叠导引线的线密度为折叠线的线密度的5~20倍。 折叠导引线的线密度优选为折叠线的线密度的5~10倍,倍数过大的话,由于织物表面厚度差太大,会在后处理印花过程中会产生局部无法上色,发生“白条”现象。 相邻折叠导引线之间的若干根折叠线与窗帘体经纱线构成折叠过渡区,宽折叠过渡区的宽度根据厚型织物段的厚度来确定。 厚型织物段可以由两层经线织造构成,便于通过提花工艺使相邻厚型织物段的花纹连续,达到美观的效果。 所述的折叠区的边缘的两根折叠导引线之间的距离是厚型织物段的厚度的1~5倍,优选1~2倍,距离太大容易使折叠后的厚型织物段发生错位现象,造成边缘不整齐,宽窄不一。 当折叠区有2根折叠导引线时,折叠区的边缘的两根折叠导引线之间的距离就是指2根折叠导引线之间的折叠过渡区的宽度。 当折叠区有3根折叠导引线时,折叠区的边缘的两根折叠导引线之间的距离就是指中间1根折叠导引线加上该折叠导引线两侧的折叠过渡区的宽度。 窗帘体边缘还设置有废边纬纱线构成的装饰边。 窗帘体经纱线密度为6~16特克斯,厚型织物段的纬纱线密度为40~400特克斯;通常厚型织物段的纬纱线密度越大,厚型织物段越硬挺。 相邻折叠导引线之间即一个折叠过渡区内的折叠线为奇数根,如果是偶数根,由于织造原因会造成这两条折叠导引线分别位于织物的两侧,使折叠过渡区两侧的织物不对称,纹理有较大差异,形成不同风格,影响美观,不仅如此也会造成力学性能的差异,热处理后难以保持平整。 由于折叠过渡区的宽度不宜太宽,所以一般相邻折叠导引线之间的折叠线为1根或3根。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该易于折叠的窗帘的生产方法,采用机织法将窗帘体经纱线与不同线密度的纬纱间隔织造出厚型织物段和折叠区,织造完成后,将织物进行平幅漂染、热定型及折叠热处理得到窗帘体。 考虑到一般通用窗帘体的厚度及易于加工等因素,窗帘体整体可采用线密度为6~16特克斯的经纱线,厚型织物段和折叠过渡区的线密度及具体织造步骤如下: (1)用为40~400特克斯的纬纱线与经纱线织造形成厚型织物段; (2)用2~3条线密度为64~120特克斯的折叠导引线以及相邻折叠导引线之间线密度小于8特克斯的折叠线织造形成折叠过渡区; (3)重复步骤(1)~步骤(2)直至得到预定长度的织物; (4)将织物进行平幅漂染、热定型及折叠热处理得到窗帘体。 为了得到本实用新型性质特殊的窗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实施平幅漂染的平幅漂染机,所述的平幅漂染机由带保温层的壳体,设置在壳体内输送织物的至少一对传动辊和位于传动辊下方的加热装置构成。 由于漂染是在140℃左右温度下进行,所以需要加压操作,壳体需要可以承受一定的压力,为便于操作,壳体上方设有带开口窗的密封盖。 所述的加热装置由加热蒸汽管和设置在加热蒸汽管下方的保温蒸汽管构成。 所述的平幅漂染机,在壳体下部分成多个隔室,所述的加热蒸汽管和保温蒸汽管分布于各个隔室内,加热蒸汽管将蒸汽朝上输入壳体。 为了得到本实用新型性质特殊的窗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实施热定型的毯带式定型机,包括一加热定型辊,设置在加热定型辊四周的毛毯张力辊,及加热定型辊和毛毯张力辊的驱动机构,绕置在毛毯张力辊上的毛毯半包于加热定型辊。 为了进一步美化窗帘体,可在织造时进行提花或在热定型后进行轧花、烫金、印花等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的窗帘的厚型织物段的厚度一般大于等于折叠过渡区厚度的5倍,折叠导引线部位的厚度为折叠过渡区厚度的5~20倍。这种结构的窗帘在生产时厚型织物段直接接触加热定型棍,使其纤维收缩变硬,而折叠过渡区因折叠过渡线部位较厚,无法直接接触加热定型辊,只是受到热辐射,仍可保持柔软。 2、折叠过渡区的宽度小于等于3毫米,适当的宽度可保证折叠后厚型织物段整齐。 3、采用平幅漂染机,即使采用线密度较大的纬纱线织造厚型织物段也可以进行漂染,通常纬纱线密度越大,织物越硬挺,但使用现有技术(一般采用J型缸)对这种织物进行漂染时,容易扭烂硬挺织物,造成非常大的损失,本实用新型的平幅漂染机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漂染机无法漂染硬挺织物的技术问题。 4、利用废边纬纱线作为装饰边,既美观大方,又能节约大约1/15的材料,而现有技术中的窗帘在加热定型时边幅易受污染,往往需要将窗帘体的边幅裁剪掉,即使留有废边的边幅,这些边幅中的纬纱线在定型处理时容易绞在一起,无法作为装饰边利用。但本实用新型采用平幅漂染,使得废边纬纱线在漂染依然可以保持平整,可作为装饰边。 5、现有技术中为了便于折叠往往对窗帘体的经纱线的线密度有较高要求,而本实用新型由于折叠过渡区的特殊构成,即折叠导引线与折叠线纬纱线密度的较大差异,使得对窗帘体的经纱线的线密度没有特殊要求,根据预期的窗帘体厚度可较宽泛的选取经纱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窗帘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窗帘体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窗帘体的横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窗帘体纵向折叠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窗帘体横向折叠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平幅漂染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毯带式定型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折叠热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的折叠热处理装置加盖盖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加热折叠热处理装置的烘箱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窗帘的窗帘体由若干相互间隔的厚型织物段1和折叠区构成,所述的折叠区的纬纱线由折叠导引线3、折叠导引线5和两者之间的若干根折叠线构成。若干根折叠线构成折叠过渡区2,折叠导引线3、折叠导引线5位于折叠区边缘与厚型织物段1的连接。 厚型织物段1、折叠区都是经纱和纬纱采用平纹组织织造。本实施例的窗帘体统一采用线密度为10特克斯的经纱。厚型织物段1的纬纱线密度为40特克斯。折叠线的线密度为8特克斯。折叠导引线的线密度为70特克斯。织造后的厚型织物段1的厚度一般大于折叠过渡区2的厚度的5倍。 窗帘体厚型织物段1的宽度为3厘米,折叠过渡区2的宽度为2毫米,折叠过渡区2使用1根折叠线织造。 本实施例的窗帘体的经纱线密度统一采用10特克斯,生产方法如下所示: (1)用线密度为40特克斯的纬纱线与经纱线织造形成厚型织物段; (2)织入一条线密度为70特克斯的第一折叠导引线; (3)用线密度为8特克斯的纬纱和经纱线织造形成第一折叠过渡区; (4)织入一条线密度为70特克斯的第二折叠导引线; (5)重复步骤(1)~步骤(4)直至得到预定长度的织物; (6)将织物通过平幅漂染机漂染、毯带式定型机定型和折叠热处理后得到窗帘体。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窗帘体结构如图2、3所示,与图1不同之处在于折叠区织有3根折叠导引线,分别为折叠导引线3、折叠导引线4、折叠导引线5,其中折叠导引线3、折叠导引线5织在与厚型织物段1的连接处。另一根折叠导引线4织在折叠导引线3和折叠导引线5的中间。 折叠导引线3和折叠导引线4之间为折叠过渡区2a,折叠导引线4和折叠导引线5之间为折叠过渡区2b。 本实施例的窗帘体经纱线密度统一为12特克斯,厚型织物段1的纬纱线密度为50特克斯。折叠过渡区2内的折叠线的线密度为9特克斯,折叠导引线的线密度为90特克斯。织造后的厚型织物段厚度一般大于折叠过渡区厚度的5倍。 折叠过渡区2的宽度为5毫米,在窗帘体下侧边缘还留有废边的纬纱线构成的装饰边6。 本实施例的窗帘体的经纱线密度统一采用12特克斯,生产方法如下所示: (1)用线密度为50特克斯的纬纱线与经纱线织造形成厚型织物段; (2)织入一条线密度为90特克斯的第一折叠导引线; (3)用线密度为9特克斯的纬纱和经纱线织造形成第一折叠过渡区; (4)织入一条线密度为90特克斯的第二折叠导引线; (5)用线密度为9特克斯的纬纱和经纱线织造形成第二折叠过渡区; (6)织入一条线密度为90特克斯的第三折叠导引线; (7)重复步骤(1)~步骤(6)直至得到预定长度的织物; (8)将织物通过平幅漂染机漂染、毯带式定型机定型和折叠热处理后得到窗帘体。 参见图4、图5,本实用新型窗帘既可以纵向折叠悬挂也可以横向折叠悬挂,图4中纵向折叠后的窗帘悬挂在窗轨35上,图5中横向折叠后的窗帘通过若干个挂钩36悬挂在窗轨35上。 平幅漂染机 参见图6,本实用新型的平幅漂染机包括壳体7、传动辊、加热蒸汽管8、保温蒸汽9管和驱动传动辊的驱动机构。 壳体7四周及底面设有保温层10,壳体7上方设有带开口窗14的密封盖11。开口窗14设置在传动辊的上方,便于将待漂染的织物放置到传动辊上。 传动辊有两组,水平设置在壳体7内。每组传动辊有上下两个,上方的为镜面辊12,下方的为硅胶或橡胶制成的弹性辊13。弹性辊13靠近镜面辊12,当织物通过时,受到弹性辊13和镜面辊12的挤压力,提高除污漂染速度。 传动辊下方固定有多孔板15,多孔板15下方被隔成多个小室。小室内设置有加热蒸汽管8,加热蒸汽管8将蒸汽通过多孔板15的小孔送入壳体7内。各个加热蒸汽管8连接壳体7外的蒸汽锅炉。 在加热蒸汽管8下方,是保温蒸汽管9。保温蒸汽管9排列成环形,维持壳体7内的温度在160℃左右。织物一般在平幅漂染机内漂染半小时左右,漂染效率比现有技术提高一倍以上。 毯带式定型机 如图7所示的毯带式定型机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加热定型辊16,设置在加热定型辊四周的毛毯张力辊17、张力辊18、张力辊19、张力辊20、张力辊21,及驱动加热定型辊和毛毯张力辊的驱动机构,绕置在毛毯张力辊上的毛毯22半包于加热定型辊16。 织物经过整纬机28处理后,将纬纱调整到与经纱90度垂直,之后再输送到毯带式定型机。 如图8所示的局部放大视图,织物通过张紧的毛毯22的作用,紧贴在加热定型辊16上。因为窗帘体的厚型织物段较厚,窗帘体紧贴加热定型辊后16后,厚型织物段可以直接接触到加热定型辊16,因而纤维收缩变硬。折叠过渡区因厚度小于厚型织物段厚度的1/5,折叠导引线的线密度是折叠线的线密度的8~10倍,所以折叠过渡区没有直接与热定型辊后16接触,只是受到热辐射作用,不会产生收缩变硬,达到易于折叠的目的。 折叠区的宽度不宜太宽,折叠导引线的线密度与折叠线的线密度的差也不宜太小(线密度倍数不宜太低),否则都会使折叠过渡区在毛毯22的作用下接触到加热定型辊16,而受热变硬。 加热定型辊16的温度在200℃左右,通过控制温度和驱动机构的转速,便可使织物达到所需的硬挺度。 折叠热处理装置 为了便于热定型处理后的织物便于折叠,在定型后对织物进行折叠热处理。 如图9所示的折叠热处理装置,包括托板23,托板23上设有两个夹板,活动夹板24和固定夹板25,活动夹板24通过伸缩杆27连接动力装置26,折叠好的窗帘体置于活动夹板24和固定夹板25之间,使用时动力装置26通过伸缩杆27的传动推进活动夹板24,使活动夹板24和固定夹板25夹紧折叠好的窗帘体,参见图10,利用盖板30将活动夹板24和固定夹板25之间的折叠好的窗帘体覆盖,盖板30上设有若干透气孔31。 将承载有折叠好的窗帘体的折叠热处理装置整体置入蒸汽烘箱中,为便于操作可在托板23底部装若干轮子32。 参见图11,蒸汽烘箱底部为加热蒸汽管33,侧壁带有若干用于承载折叠热处理装置的滑轨34,折叠热处理装置放入烘箱后,其托板23底部的轮子32支撑在滑轨34上。 在烘箱中进行高温高压加热处理时一般在160℃、4个大气压条件下处理30分钟,加热时在折叠好的窗帘体上方和下方同时加热,保证其受热均匀,这样可以避免现有技术中加热不均匀,织物局部发生形变的问题。
《一种易于折叠的窗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易于折叠的窗帘.pdf(1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易于折叠的窗帘,包括窗帘体,窗帘体由若干相互间隔的厚型织物段和折叠区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折叠区的纬纱线由23根折叠导引线和相邻折叠导引线之间的若干根折叠线构成,厚型织物段的纬纱线密度为折叠线的线密度的520倍,折叠导引线的线密度为折叠线的线密度的520倍。本实用新型的窗帘厚型织物段硬挺,折叠过渡区柔软,折叠整齐,美观大方。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