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钢筋的箍筋结构.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1164005 上传时间:2018-04-03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485.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20002264.5

申请日:

2009.01.13

公开号:

CN201351331Y

公开日:

2009.11.25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04C 5/16申请日:20090113授权公告日:20091125终止日期:20130113|||授权

IPC分类号:

E04C5/16

主分类号:

E04C5/16

申请人:

永峻工程顾问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陈景诚

地址:

中国台湾台北市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周长兴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柱钢筋的箍筋结构,用以围束同一平面的复数柱钢筋以提高柱钢筋及混凝土的围束强度,包括有:一箍筋框、及复数长度不同的系筋条。其中,箍筋框呈四边形,固设围绕于复数柱钢筋的外侧。而复数长度不同的系筋条的每一系筋条包括有一连结部、及位于连结部二端的二弯折部,且二弯折部分别钩结于箍筋框相邻两侧的复数柱钢筋其中之二。由此,每一系筋条的二端皆以相同的锐角角度围束定位每一柱钢筋,可有效确保每一柱钢筋于受压力时皆可被有效的围束,以提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震强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钢筋的箍筋结构,用以围束定位同一平面的复数柱钢筋,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箍筋框,呈四边形,固设于该复数柱钢筋的外侧;以及
复数系筋条,每一系筋条包括一连结部、及位于该连结部二端的二弯折部,该二弯折部分别钩结于该箍筋框相邻两侧的该复数柱钢筋其中之二。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钢筋的箍筋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箍筋框是由二钢筋对称弯折成形的结构。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钢筋的箍筋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四边形为正方形。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钢筋的箍筋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系筋条为钢筋一体弯折成形的结构。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钢筋的箍筋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系筋条的每一弯折部与该连结部约呈垂直。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钢筋的箍筋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二弯折部为同向弯折。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钢筋的箍筋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二弯折部为反向弯折。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钢筋的箍筋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复数系筋条分别钩结于该复数柱钢筋,不包括四个角落的柱钢筋。

说明书

柱钢筋的箍筋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钢筋的箍筋结构,尤其指一种适用于围束定位同一平面的复数柱钢筋的箍筋结构。
背景技术
建筑物的主要支撑结构是依靠建筑物的梁柱,而梁柱是于梁、柱内部设置复数钢筋笼后再灌浆,使其具有支撑作用。另中国台湾省位处环太平洋地震带,是世界上地震最频繁的区域之一,依「建筑法规」规定,所有的结构均需做耐震设计,而耐震设计中对于建筑物的梁柱的耐震强度皆有一定的要求。
此外,就建筑物的梁柱耐震强度而言,柱结构于受压力过程中,如何确保每支柱钢筋得到充份围束是相当重要的课题。即,纵向柱钢筋的箍筋工作的重要性甚至超过纵向柱钢筋的数量、或粗细。但公知的箍筋作法由于纵向柱钢筋数量太多,故实际施作箍筋时,往往无法对纵向柱钢筋做正确而有效的围束,使得结构的安全性大打折扣。
请配合参阅图1及图2,其分别为公知的柱钢筋箍筋结构立体图、及示意图,在建筑工程中,为稳固复数支纵向柱钢筋70,在配合灌注混凝土80进行灌浆作业以构筑梁柱之前,其需于该些纵向柱钢筋70的不同高度处分别框设复数层不同平面的箍筋结构,以提高该柱的整体强度。
目前配合纵向柱钢筋70组成的柱状箍筋结构,是预先弯折一箍筋框92并套设于该些纵向柱钢筋70外侧,再分别将复数支横向、纵向钢筋条93交错叉架于该箍筋框92上,且每一钢筋条93的两端恰钩结于两侧的纵向柱钢筋70之间,以此形成一平面的箍筋结构,如图2所示,每一支钢筋条93的第一端931形成一约90°的夹角,而第二端932则预先弯折出约45°的夹角。
施工时,施工者需先将钢筋条93的第二端932穿过两相邻的纵向柱钢筋70之间,直至第二端932突出对侧的纵向柱钢筋70的外侧后并做抽回动作,使第二端932的夹角得以勾住远程的纵向柱钢筋70,然后再使第一端931压入扣抵于近端的纵向柱钢筋70上。由此,以该些钢筋条93的第一端931与第二端932连结固定两侧对应的纵向柱钢筋70上;重复执行前述施工步骤,反复固定其它两相对应设立的纵向柱钢筋70,以完成其中一个平面的箍筋结构固定工作。
当完成一个平面的箍筋结构固定工作后,再于该些纵向柱钢筋70的其它不同高度处箍架其它不同高度的箍筋结构,始完成整体箍筋结构的固定工作,而后方能配合混凝土80的灌浆动作。
由此可知,公知制作箍筋框92以及配合钢筋条93以围束纵向柱钢筋70进行的箍筋结构,如图2所示,其中钢筋条93的第一端931所围束的柱钢筋70并不如第二端932牢固,因第一端931是呈90°夹角勾住柱钢筋70,而第二端932则呈45°夹角,两端所围束的力量并不平均,故位于第一端931的柱钢筋70于受压力过程中会提早产生挫屈如图2所示的箭头方向挫屈,并非十分理想,尚有改善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系在提供一种柱钢筋的箍筋结构,以确保每一柱钢筋于灌浆时皆可被正确而有效的围束定位,以提升梁柱结构的耐震强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柱钢筋的箍筋结构,是用以围束定位同一平面的复数柱钢筋以进行灌浆作业,钢筋的箍筋结构包括有:一箍筋框、及复数长度不同的系筋条。其中,箍筋框呈四边形,固设围绕于复数柱钢筋的外侧。而复数长度不同系筋条的每一系筋条包括有一连结部、及位于连结部二端的二弯折部,且二弯折部分别钩结于箍筋框相邻两侧的复数柱钢筋其中的二。
由此,每一系筋条的二端皆以相同的锐角角度围束定位每一柱钢筋,可有效确保每一柱钢筋于灌浆时皆可被正确而有效的围束定位,以提升梁柱结构的耐震强度。
此外,上述箍筋框可为由一钢筋一体弯折成形的结构,也可为由二钢筋对称弯折成形的结构,其皆可固设围绕于复数柱钢筋的外侧。另箍筋框的形状则可为正方形、或长方形。
再者,上述每一系筋条可为钢筋一体弯折成形的结构,且每一系筋条的每一弯折部与连结部可垂直相交,又每一系筋条的二弯折部可同向、或反向弯折。
又,上述复数系筋条可分别对应钩结于复数柱钢筋,但不包括四个角落的柱钢筋,四个角落的柱钢筋可直接由箍筋框围束定位。
附图说明
图1是公知的柱钢筋箍筋结构立体图。
图2是图1中的箍筋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的箍筋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的箍筋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中的箍筋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20柱钢筋;30,31箍筋框;41系筋条;411连结部;412弯折部;51系筋条;511连结部;512弯折部;61系筋条;611连结部;612弯折部;62系筋条;621连结部;622弯折部;70柱钢筋;80混凝土;92箍筋框;93钢筋条;931第一端;932第二端。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的箍筋结构示意图。在建筑工程中,为稳固复数支纵向柱钢筋20,如上述公知箍筋结构,在配合灌注混凝土进行灌浆作业以构筑梁柱前,其需于该些纵向柱钢筋20的不同高度处分别框设复数层不同平面的箍筋结构,以提高该柱的整体强度。
本实施例是有关于一种钢筋的箍筋结构,用以围束定位同一平面的复数柱钢筋20,以进行灌浆作业,箍筋结构包括有:一箍筋框30、及复数系筋条41。
如图所示,箍筋框30呈四边形,固设于复数柱钢筋20的外侧。而复数系筋条41是由长度不同、形状相同的复数系筋条41构成,每一系筋条41包括有一连结部411、及位于连结部411二端的二弯折部412,且二弯折部412分别钩结于箍筋框30相邻两侧的复数柱钢筋20其中之二。
在本实施例中,箍筋框30呈正方形,且箍筋框30是由二钢筋对称弯折成形的结构。又每一系筋条41为一钢筋一体弯折成形的结构,且每一系筋条41的每一弯折部412与连结部411约呈垂直,每一系筋条41的二弯折部412且同向弯折。又,复数系筋条41分别对应钩结于复数柱钢筋20,但不包括四个角落的柱钢筋20,四个角落的柱钢筋20直接由箍筋框30围束定位。
如图3所示,于组装时,箍筋框30先套设于该些纵向柱钢筋20外侧,再分别将复数支系筋条41交错叉架于箍筋框30上,且每一系筋条41的两端恰钩结于箍筋框30相邻两侧的纵向柱钢筋20之间,由此形成一平面的箍筋结构,每一系筋条41的二端皆呈约90°的夹角。
由此,每一系筋条41的二端皆以相近的锐角角度围束定位每一柱钢筋20,可有效确保每一柱钢筋20于受压力过程中时皆可被正确而有效的围束,防止柱钢筋过早产生挫屈,以提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震强度。
请再参阅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的箍筋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大致相同,仅是系筋条41的组设位置不同,亦即系筋条41组设于箍筋框30不同的相邻两侧。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箍筋结构包括有:一箍筋框30、及复数系筋条51。箍筋框30呈四边形,固设于复数柱钢筋20的外侧。而复数系筋条51是由长度不同、形状相同的复数系筋条51构成,每一系筋条51包括有一连结部511、及位于连结部511二端的二弯折部512,且二弯折部512分别钩结于箍筋框30相邻两侧的复数柱钢筋20其中之二。
由此,如同第一实施例的箍筋结构,本实施例的每一系筋条51的二端皆以相近的锐角角度围束定位每一柱钢筋20,可有效确保每一柱钢筋20于受压力过程中时皆可被正确而有效的围束,防止柱钢筋过早产生挫屈,以提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震强度,故本实施例也具有第一实施例的功效。
请继续参阅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中的箍筋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大致相同,仅是箍筋框31呈长方形,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箍筋结构包括有:一箍筋框31、及复数系筋条61,62,箍筋框31呈长方形,且是由一钢筋弯折成形的结构,固设于复数柱钢筋20的外侧。而复数系筋条61,62是由长度不同的复数系筋条61,62构成,其中系筋条61包括有一连结部611、及位于连结部611二端的二同向弯折部612,且二弯折部612分别钩结于箍筋框31相邻两侧的复数柱钢筋20其中之二,另系筋条62也包括有一连结部621、及位于连结部621二端的二反向弯折部622,且二弯折部622分别钩结于箍筋框31相邻两侧的复数柱钢筋20其中之
由此,如同第一实施例的箍筋结构,本实施例的每一系筋条61的二端皆以相近的锐角角度围束定位每一柱钢筋20,可有效确保每一柱钢筋20于受压力过程中时皆可被正确而有效的围束,防止柱钢筋过早产生挫屈,以提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震强度,故本实施例也具有第一实施例的功效。
上述实施例仅是为了方便说明而举例而已,本实用新型所主张的权利范围自应以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所述为准,而非仅限于上述实施例。

柱钢筋的箍筋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柱钢筋的箍筋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柱钢筋的箍筋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柱钢筋的箍筋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柱钢筋的箍筋结构.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柱钢筋的箍筋结构,用以围束同一平面的复数柱钢筋以提高柱钢筋及混凝土的围束强度,包括有:一箍筋框、及复数长度不同的系筋条。其中,箍筋框呈四边形,固设围绕于复数柱钢筋的外侧。而复数长度不同的系筋条的每一系筋条包括有一连结部、及位于连结部二端的二弯折部,且二弯折部分别钩结于箍筋框相邻两侧的复数柱钢筋其中之二。由此,每一系筋条的二端皆以相同的锐角角度围束定位每一柱钢筋,可有效确保每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