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筋笼及其施工法.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15953 上传时间:2018-01-25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555.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4117026.8

申请日:

1994.10.11

公开号:

CN1120619A

公开日:

1996.04.17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申请的视为撤回公告日:1996.4.17||||||公开

IPC分类号:

E02D5/00; E02D7/00

主分类号:

E02D5/00; E02D7/00

申请人:

汉陆营造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蔡幸良; 余烈; 古明龙; 张茂辉; 杨景晴; 黄添成; 余清霖; 曾清贵; 陈坤莺; 吴汉津

地址:

中国台湾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李树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钢筋笼及其施工法,主要是用于地下有障碍物的连续壁施工中,其为多数钢筋组成而具闪躲地下障碍物缺口设计的“”型体,这种钢筋笼在其具缺口的一边上,可设有公母的接合卡榫,其一一配合利用自下而上交错吊放技巧,使于地下障碍物的底下,组成一完整连续壁的单元体。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钢筋笼,是由数个钢筋笼个体组成钢筋笼 主体,其特征在于: 该钢筋笼主体呈 型,其一侧上设有具有闪躲 障碍物的缺口,而另侧为连续壁预留的接合面,且接合 面的内侧,由上而下,等距相间,至少设有三个活动接 点与三个系吊用的固定接点;其中钢筋笼个体(1)、 (3)、(5)是组成一钢筋笼主体(L),而钢筋笼 个体(2)、(4)、(6)组成另一钢筋笼主体(L’ ),且组合后,其中两者所设的固定接点与活动接点是 处于一一相错的状态。
2: 依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笼,其特征在于:在 所述钢筋笼主体具缺口的一侧面上设有供公边或母边接 合的卡榫或卡槽。
3: 一种钢筋笼的施工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包 括: 步骤1在未吊放之前,先设法以一钢索引穿过地 下障碍物包覆体(A’)下,并系于包覆体(A’)的 左右两侧上端;且在跨于包覆体(A’)两边的钢索上, 分别设一系点; 步骤2开始吊放动作,各钢筋笼个体要吊下时, 须先在活动接点上系一钢索,该钢索一端是固定于地面 上,而另端则在穿过活动接点后,暂时寄绑在上述钢索 的系点上; 步骤3将钢筋笼个体(1),放入沟槽中,并使 深入到适当深度后,再以钢轨将其横架在地面上,令不 完全掉入沟槽中; 步骤4吊放位于包覆体(A’)另侧的钢筋笼个 体(2),该笼要吊下之时,先将上述系于钢索系点上 的钢索予拉近,并解下钢索使系固在钢筋笼个体(2) 上所设的固定点后,这端也以另一条钢索(S2’)以 上述第2步骤的方法,寄绑在另一点上带回; 步骤5将钢筋笼个体(2)放入沟槽中,并以步 骤3的方式架设好且拉回钢索,使上述另一条钢索带过, 取下使系于原钢筋笼个体(1)上所设的固定点上; 步骤6重复上述施工的步骤1-5,在钢筋笼个 体(1)、(2)上搭接另截钢筋笼个体(3)、(4) 、(5)、(6)直至组成钢筋笼主体(L)(L’) 为止; 步骤7令钢筋笼主体(L)(L’)在包覆体( A’)下方对正接合,首先将两相对的钢索一一系合, 后以吊车依序拉吊,使两钢筋笼主体(L)(L’)靠 拢,拉吊最终使钢筋笼主体(L)(L’)组成钢筋笼 (LL’),后再灌浆使与包覆体(A’)结成一连续 壁的单元体。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筋笼的施工法,其特征 在于:当与不具缺口的钢筋笼(LX)配合使用时,可 令钢筋笼(LX)先行吊放,在其上设固定支点,并预 先系绑钢索(S2),使固定在包覆体(A’)另侧, 待钢筋笼(L)吊下时,再一一分别系绑在其上所设的 活动接点,之后以拉单边靠拢方式完成接合。

说明书


一种钢筋笼及其施工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钢筋笼及其施工法。

    在习用连续壁施工中,钢筋笼的放置,需在所掘成的沟槽内,绝无障碍物存在的情况下,方能吊放使用,即挖掘中早将沟槽内任何存有的障碍物(如地下管线等)先予迁除后,方能进行钢筋笼的吊放作业,是以很明显的由于习用钢筋笼除左右侧设有彼此间的衔接设计外,其单元体上不设有任何具闪躲障碍物的缺口,故当面临沟槽内存有障碍物的特殊施工情况时,根本无法使用,惟待障碍物统统排除后,方能进行吊放,这使施工进度大受影响,并也相对的使工程费用提高,且此间障碍物(管路)的迁移再埋设等虚功作业,在人力、物力上,(如电信管、自来水管及地下电缆等)更是一项不必要的浪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所掘成的沟槽内尚存有既有管线障碍物的情况下,为便于施工而提供一种钢筋笼及其施工法,可简单而轻松地在地下障碍物底接合成一完整的连续壁钢筋笼单元体,而不必迁除地下障碍物。

    本发明的目的是以如下方式达到的:

    一种钢筋笼,是由数个钢筋笼个体组成钢筋笼主体,其特征在于:

    该钢筋笼主体呈型,其一侧上设有具有闪躲障碍物的缺口,而另侧为连续壁预留的接合面,且接合面的内侧,由上而下,等距相间,至少设有三个活动接点与三个系吊用的固定接点;其中钢筋笼个体1、3、5是组成一钢筋笼主体L,而钢筋笼个体2、4、6组成另一钢筋笼主体L’,且组合后,其中两者所设地固定接点与活动接点是处于一一相错的状态。

    所述的钢筋笼,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钢筋笼主体具缺口的一侧面上可设有供公边或母边接合的卡榫或卡槽。

    一种钢筋笼的施工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包括:

    步骤1在未吊放之前,先设法以一钢索引穿过地下障碍物包覆体A’下,并系于包覆体A’的左右两侧上端;且在跨于包覆体A’两边的钢索上,分别设一系点;

    步骤2开始吊放动作,各钢筋笼个体要吊下时,须先在活动接点上系一钢索,该钢索一端是固定于地面上,而另端则在穿过活动接点后,暂时寄绑在上述钢索的系点上;

    步骤3将钢筋笼个体1,放入沟槽中,并使深入到适当深度后,再以钢轨将其横架在地面上,令不完全掉入沟槽中;

    步骤4吊放位于包覆体A’另侧的钢筋笼个体2,该笼要吊下之时,先将上述系于钢索系点上的钢索予拉近,并解下钢索使系固在钢筋笼个体2上所设的固定点后,这端也以另一条钢索S2’以上述第2步骤的方法,寄绑在另一点上带回;

    步骤5将钢筋笼个体2放入沟槽中,并以步骤3的方式架设好且拉回钢索,使上述另一条钢索带过,取下使系于原钢筋笼个体1上所设的固定点上;

    步骤6重复上述施工的步骤1—5,在钢筋笼个体1、2上搭接另截钢筋笼个体3、4、5、6直至组成钢筋笼主体L、L’为止;

    步骤7令钢筋笼主体L、L’在包覆体A’下方对正接合,首先将两相对的钢索一一系合,后以吊车依序拉吊,使两钢筋笼主体L、L’靠拢,拉吊最终使钢筋笼主体L、L’组成钢筋笼LL’,后再灌浆使与包覆体A’结成一连续壁的单元体。

    所述的钢筋笼的施工法,其特征在于:当与不具缺口的钢筋笼LX配合使用时,可令钢筋笼LX先行吊放,在其上设固定支点,并预先系绑钢索S2,使固定在包覆体A’另侧,待钢筋笼L吊下时,再一一分别系绑在其上所设的活动接点,之后以拉单边靠拢方式完成接合。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施工不用占据过大的地方,于都市区内操作不会妨碍交通,适于有限空间下使用。

    2、施工快速实施方便,有节省营造成本及缩短工时的实际利益。

    3、施工中,工地附近居民不会有停电、停水的困扰。

    4、由于施工不必迁移地下管线,能有效避免因迁移施工不当所引发的危险如误触高压电或瓦斯管爆裂及损坏电信管线自来水管等情况发生。

    为能深入了解本发明结构及技术手段,兹配合图式,详细说明于后:

    图1为本发明钢筋笼结构的平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钢筋笼结构在地下障碍物底接合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交互吊放时的操作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使两钢筋笼接合时的操作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钢筋笼卡榫的接合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是由数个钢筋笼个体1、3、5所组成的钢筋笼主体L,其中:

    一钢筋笼主体L组成时,呈型体,其一侧上适当处设有具有闪躲障碍物的缺口L1,而另侧L2为连续壁当然预留的接合面,且接合面的内侧,由上而下,等距相间,至少设有三个活动接点(滑车)LA与三个系吊用的固定接点(环)LB。

    如在特殊的施工中,我们即可将上述钢筋笼主体L具缺口L1的一侧面上设成具有公边或母边卡榫(槽)的钢筋笼主体L、L’,并且将其上所设的活动接点LA与固定接点LB予适当的对称相错后,俾方便一一吊放,并使在障碍物底下接合成一完整的钢筋笼单元体。

    如图2所示,本钢筋笼主体L结构,主要适用于连续壁挖掘中沟槽内依旧存有障碍物的施工中,该工法的大致介绍为:

    1、在地下管线(障碍物)A所在,开挖成一槽坑。

    2、在槽坑内设模灌浆,由地面至略低于地下管线(障碍物)A处形成一短截连续壁块体即包覆体A’。

    3、以连续壁挖掘机在包覆体A’两侧开挖到工程预定深度。

    4、再将包覆体A’以下的土掏空,并以超音波测定。

    5、吊放本发明的钢筋笼主体L、L’结构。

    6、令本发明的钢筋笼主体L、L’在包覆体A’下接系靠合。

    7、定位后灌浆使与包覆体A’结成一完整的连续壁单元体。

    其中由于该工法是为躲避包覆体A’所在位置,故其采用本发明钢筋笼主体L的结构及其吊放技术也甚为特殊;

    如上所述的钢筋笼主体L、L’于施工中,因碍于实际的工地情况,其钢筋笼主体L、L’不可能一次就做得那么长(一般在40米-50米间,视设计不同而异),所以大部分都是在吊放过程中以数截搭接而成,且如图3、4所示,本法的吊放方式是在交互吊放的方式下进行完成,其吊放的顺序为钢筋笼个体1先下而后依序为钢筋笼个体2、3、4、5、6,且可注意到的是其中钢筋笼个体1、3、5是组成一钢筋笼主体L,而钢筋笼个体2、4、6组成另一钢筋笼主体L’,且组合后,其中两者所设的固定接点LB、L’B与活动接点(滑车)LA、L’A是一一相错的状态存在,即钢筋笼主体L上所设的活动接点(滑车)LA对正于另钢筋笼主体L’上所设的固定接点(环)L’B的所在位置。

    而在此之前当钢筋笼个体1、2、3、4、5、6要吊入掘好的沟槽中时,其独特的吊放技术为:

    步骤1在未吊放之前,先设法以一钢(绳)索引穿过包覆体A’下,并系于包覆体A’的左右两侧上端;其详细的方法为,以一L型空心管,深至包覆体A’下,并于其中穿引一钢(绳)索S1到包覆体A’底的另侧,之后在地面上以吊勾类似物,将钢(绳)索S1头钩上即可,且在跨于包覆体A’两边的钢(绳)索S1上,分别设一系点S11、S12。

    步骤2开始吊放动作,各钢筋笼个体1(或2乃至3、4、5、6等)要吊下时,须先在活动接点(滑车)LA上系一钢索S2,该钢索S2一端是固定于地面上,而另端则在穿过活动接点(滑车)LA后,暂时寄绑在钢(绳)索S1的系点S11上,(预备以后用以系在由包覆体A’另侧所吊下钢筋笼个体2的固定接点L’B上)。

    步骤3将钢筋笼个体1,放入沟槽中,并使深入到适当深度后,再以钢轨R将其横架在地面上,令不完全掉入沟槽中,如图3所示。

    步骤4吊放位于包覆体A’另侧的钢筋笼个体2,该笼要吊下之时,先将上述系于钢(绳)索S1系点S11上的钢索S2拉近,并解下钢索S2使系固在钢筋笼个体2上所设的固定点(环)L’B后,这端也以钢索(S2’)以上述第2步骤的方法,寄绑在系点S12上。

    步骤5将钢筋笼个体2放入沟槽中,并以步骤3的方法架设好且拉回钢(绳)索S1,使钢索S2’带过,取下使系于原钢筋笼个体1上所设的固定点(环)LB上。再将钢筋笼个体1、2吊放到掘好的沟槽内。

    步骤6重复上述施工步骤在钢筋笼个体1、2上搭接另截钢筋笼个体3、4、5、6直至组成钢筋笼主体L、L’为止。

    步骤7令钢筋笼主体L、L’在包覆体A’下方对正接合,如图4所示,由于透过上述钢筋笼主体L、L’的设计,及再由其活动接点(滑车)LA、L’A与固定接点(环)LB、L’B适当的相错安排,即使本法可以六条钢索S2、S2’等来拉动12个点,以促使钢筋笼在平稳而正确的状态下,于包覆体A’底做对正接合的动作,其方法为首先将两相对的钢索S2、S2’,S21、S21’及S22、S22’一一系合,后以吊车依由下而上的顺序接吊,使两钢筋笼主体L、L’靠拢,拉吊最终透过钢筋笼主体L、L’上所设缺口L1、L1’的安排,将使设于两钢筋笼主体L、L’主体的公边及母边卡榫接合,在包覆体A’下,成一完整钢筋笼LL’,后再灌浆使与包覆体A’结成一连续壁的单元体,如图5所示。

    如图6、7所示,是本法实际施工的示意图。

    其中所采用的方式,是本创作衍生应用的精华所在,如图示中其不具缺口的一般习用钢筋笼LX是先行一次吊放并灌浆建造好的连续壁的单元体,而在吊放过程中其上每一固定接点LXB所应系有的钢索S2等,业经预先穿好,并分别拉至系绑在包覆体A’的另侧,以候另一本发明的钢筋笼L吊下时,再一一分别系在其上所设的活动接点LA上,最后再拉拢本发明的钢筋笼L使靠近原先已造成连续壁的习用钢筋笼LX并接合;使完成整个地下施工作业,其详细的施工数据为:

    1、习用钢筋笼LX为21.75m深,版长4.6m吊放钢筋笼前在固定接点XB点深16米、19米两处固定钢索S2。

    2、本发明的钢筋笼L为21.75m深,版长2m。公母单元吊放时接由固定接点LXB点的钢索延伸其活动接点LA往上,活动接点LA也在深16米及深19米两处焊上滑轮各一组,又上述钢索S2等约30m及35m各一条。

    3、作为管线贯穿施工期可能高达整个月,且其间因停电的结果,使都会区办公陷于半瘫痪状态的损失将难以估计,是故依习用钢筋笼及连续壁的施工法,根本无法完成。而本发明的结构及方式就是在要使用于这种面临实务操作困难,施工无望情况下的一套独具特色的施工方式,而且试验期间仅花短短的三天时间即予完成,且尤值一提的是施工中并不须采限电或停电的措施,即能完成连续壁的设置,其结构与手法,堪称一绝。

    又依一般工地实务,通常在无障碍物下设置一连续壁单元大约在一天左右的时间,而依本法在有障碍物底设置一连续壁单元,大约要花3天的时间,若采习用钢筋笼及其施工作业(即迁除后再设置的方式),其所花的时间在简单的工程中至少也要1周以上方能达成,(更何况居中人力、物力所耗费的成本,犹未包含在内)单凭这点可见本发明结构及吊放方式,不但具实施方便,且具有极高的产业价值。

一种钢筋笼及其施工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一种钢筋笼及其施工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一种钢筋笼及其施工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钢筋笼及其施工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钢筋笼及其施工法.pdf(1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钢筋笼及其施工法,主要是用于地下有障碍物的连续壁施工中,其为多数钢筋组成而具闪躲地下障碍物缺口设计的“”型体,这种钢筋笼在其具缺口的一边上,可设有公母的接合卡榫,其一一配合利用自下而上交错吊放技巧,使于地下障碍物的底下,组成一完整连续壁的单元体。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