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结构.pdf

上传人:111****11 文档编号:1159207 上传时间:2018-04-03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434.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0134234.7

申请日:

2000.09.22

公开号:

CN1291811A

公开日:

2001.04.18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H01R24/02

主分类号:

H01R24/02

申请人:

三菱电线工业株式会社;

发明人:

神田隆义; 松田信义

地址:

日本兵库县

优先权:

1999.09.22 JP 269281/1999; 2000.02.25 JP 49415/2000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代理人:

林长安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连接器结构,具有一个同轴连接器(Y),同轴连接器(Y)具有一个内触点(1)和外触点(2),内触点(1)和外触点(2)分别连接到同轴电缆(C)的内导体(31)和外导体(32),同轴电缆(C)具有分别绝缘的内导体(31)和外导体(32),其中,内触点(1)具有一个自攻丝螺钉部分(4),自攻丝螺钉部分(4)拧入中空内导体(31)的内圆周面(35),进行自攻丝切削,自攻丝螺钉部分(4)具有一个导向部分(8),导向部分(8)平行于轴(P)形成并且其前端具有一个与内导体31的内径接近相同的外径。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连接器结构,包括一个同轴连接器(Y),同轴连接器(Y)具 有一个内触点(1)和外触点(2),内触点(1)和外触点(2)分别连接到同 轴电缆(C)的内导体(31)和外导体(32),同轴电缆(C)同轴地具有分 别绝缘的内导体(31)和外导体(32),其中,内触点(1)具有一个自攻丝 螺钉部分(4),自攻丝螺钉部分(4)通过自攻丝切削拧入内导体(31)的内 圆周面(35),自攻丝螺钉部分(4)具有一个导向部分(8),导向部分(8) 平行于轴(P)形成并且其前端具有一个与内导体(31)的内径接近相同的外 径。
2: 如权利要求1的连接器结构,其中,通过以预定角度在自攻丝螺钉部 分(4)的基端侧到导向部分(8)切削螺纹,形成斜切部分(9)。
3: 如权利要求1或2的连接器结构,其中,凸缘的接触部分(6)被配 置在内触点(1)的自攻丝螺钉部分(4)极端附近,并通过把自攻丝螺钉部分 (4)拧入内导体(31),接触部分(6)接触内导体(31)的端面。
4: 一种连接器结构,设有一个同轴电缆(C)和同轴连接器(Y),同 轴电缆(C)同轴地具有分别绝缘的内导体(31)和外导体(32),同轴连接 器(Y)具有分别连接到内导体(31)和外导体(32)的内触点(1)和外触 点(2),其中,外导体(32)形成一个覆盖有盖件(34)的波纹环,并具有 脊部(41)和底部(42),外触点(2)具有装配在外触点(2)内侧的环形第 一密封材料(17),第一密封材料(17)被压配到盖件(34),外触点(2) 被连接到外导体(32),从而覆盖外导体(32),包括一种结构,在该结构中, 第一密封材料(17)配置在盖件(34)的脊部(43)的位置上。
5: 如权利要求4的连接器,其中第二密封材料(18)被配置在外触点(2) 中第一密封材料(17)内侧,同时盖件(34)被压配到除去盖件(34)外导体 (32)的底部(42)。

说明书


连接器结构

    本发明涉及用于连接同轴电缆和同轴连接器的连接器结构。

    通常,同轴地具有分别绝缘的一个内导体和一个外导体的同轴电缆设有一个同轴连接器,同轴连接器具有一个内触点和一个外触点,内外触点分别在其端部连接到内导体和外导体,在同轴电缆之间或与通信装置进行机械或电连接。

    并且,在普通连接器结构中,同轴连接器的内触点在其连接到内导体的端部具有外螺纹。并且,当进行连接时,空心内导体的内圆周面被一个螺纹切削头车出螺纹,内触点的外螺纹部分拧入内导体螺纹孔。并且,同轴连接器的外触点被连接到同轴电缆的外导体,从而覆盖。

    但是,在进行连接期间拧同轴电缆的内导体耗费很多人工,尤其是进行连接时在很困难的工作地点,如山顶、建筑物顶部和铁塔顶部,工作效率非常低。并且,必须有对应于内导体尺寸的螺纹切削头,导致更多的成本。并且,当外触点的盖件上产生一个孔时,由于在外触点和外导体之间没有设置密封件,可能破坏防水性能。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器结构,通过该结构工作效率得到提高,成本降低,并改进了防水性能。

    根据本发明,通过包括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4的特征的连接器结构实现该目的。在从属权利要求2、3和5中描述了更详细的实施例。

    将参考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描述,在附图中:

    图1是一个半截面正视图,示出了构成本发明的连接器结构的同轴连接器;

    图2是本发明连接器结构的一个实施例的半截面正视图;

    图3是主要部分地放大视图,示出了内触点的自攻丝螺钉部分;

    图4是主要部分的放大截面视图,示出了自攻丝螺钉导向部分插入内导体的状态;

    图5是主要部分的放大截面视图,示出了自攻丝螺钉斜切部分插入内导体的状态;

    图6是主要部分的放大截面视图,示出了自攻丝螺钉完全攻丝的状态;

    图7是主要部分的放大截面视图,示出了另一个同轴连接器;

    图8是一个半截面正视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同轴连接器结构的另一个实施例。

    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图1示出了构成本发明连接器结构的同轴连接器Y。图2示出了本发明连接器结构的一个实施例(即,同轴连接器Y连接到同轴电缆C端部的状态)。同轴电缆C设有一个空心内导体31、一个形成波纹环(单独地)具有脊部41和底部42的外导体32,一个放置在内导体31和外导体32之间由泡沫材料(泡沫塑料)形成的绝缘体33,和一个覆盖外导体32的盖件34。内导体31和外导体32被绝缘体33同轴地固定。

    同轴连接器Y具有一个内触点1、一个位于内触点1外侧的外触点2,和一个放置在内触点1和外触点2之间的短圆筒绝缘体3。内触点1和外触点2被绝缘体3同轴地固定。

    外触点2具有一个第一连接筒11、一个第二连接圆筒15、和一个对开夹21,第一连接筒11通过绝缘体3置于内触点1外侧,并在一端侧一个大直径部分12的内圆周面上具有内螺纹部分13,第二连接圆筒15在另一端侧的小直径部分16的圆柱面上具有外螺纹部分14,外螺纹部分14拧入第一连接筒11的内螺纹部分13,对开夹21由一对弧半体22组成,弧半体22装配到第二连接圆筒15的小直径部分16内。对开夹21在弧半体22的内表面上具有一对突起部21a,突起部21a具有与同轴电缆C外导体32的底部42相同的预定节距。

    并且,沿第二连接圆筒15一端侧的开口边缘形成一个凹面圆槽27,环的第一密封材料17装配到凹面圆槽27,相对于第一密封材料17,第二密封材料18被放置在外触点2的一个内部部件上(第二连接圆筒15另一端小直径部分16侧)。并且,第三密封材料19放置在第一连接筒11和第二连接圆筒15之间。第一、第二和第三密封材料17到19为O-形环。并且,标号20代表用于固定绝缘体3的O-形环。

    如图1到图3所示,内触点1具有一个自攻丝螺钉部分4和一个连接端子5,自攻丝螺钉部分4通过对同轴电缆C内导体31连接端上进行自螺纹切削(自攻丝)拧入内导体31的内圆周面35,连接端子5另一端上形成有多个切口。并且,接触内导体31端面24(参考图6)的凸缘的接触部分6形成在自攻丝螺钉部分4的另一端上,装配到绝缘体3的内圆周边缘的凹面圆槽7形成在接触部分6的另一端。通过接触部分6,形成作为电通路的接触面。

    如图1到图4所示,上述自攻丝螺钉部分4,例如,是由硬磷青铜构成,具有杰出的耐磨性,自攻丝螺钉部分4的前端4a具有导向部分8,导向部分8平行于轴P并且所形成的外径接近于同轴电缆C的内导体31的内径。此外,通过以预定角度θ(例如2°)切螺纹10,在自攻丝螺钉部分4的导向部分8之后的基端4b侧上形成斜切部分9。自攻丝螺钉部分4基端4b上的螺纹10被留下,没有切割。也就是说,在平行螺钉上形成斜切部分9,留下基端4b的螺纹10,然后,通过在平行于轴P的前端4a上切割斜切部分9形成导向部分8。

    因此,如后面所述,在把同轴连接器Y固定到同轴电缆C的工作中,省略了用螺纹切削头在同轴电缆C的内导体31的内圆周面35上车螺纹的过程,由于螺纹切削头(操作)不是必须的,因此,通过缩短固定操作的时间提高可加工性,并降低成本。

    接着,参考图1到图6,描述结构如上述同轴电缆C相同的同轴连接器Y的固定操作的一个例子。首先,同轴电缆C在预定位置(外导体32的脊部41和底部42之间)被切割,通过距电缆C的切割面预定长度切割盖件34,外导体32暴露出来。另一方面,同轴连接器Y被分解成与绝缘体3结合的内触点1和外触点2,外触点2被分解成第一连接筒11、具有第一密封材料17和第三密封材料19的第二连接圆筒15、和对开夹21(半体22)。

    然后,如图4所示,内触点1的自攻丝螺钉部分4的前端4a插入同轴电缆C端部的内导体31。在插入过程中,由于自攻丝螺钉部分4的导向部分8紧紧装配(不倾斜)到内导体31的内圆周面35,自攻丝螺钉部分4与内导体31的轴P′同轴定位。

    并且,如图5所示,通过自攻丝切削,自攻丝螺钉部分4的斜切部分9被拧入内导体31的内圆周面35。在这种情况下,减小了螺旋转矩(螺旋阻力),对应于内导体31的轴P′的自攻丝螺钉部分4能够以较小的力直线平稳拧入。并且,如图2和图6所示,当自攻丝螺钉部分4被完全拧入基端4b上的螺纹10并且内触点1的接触部分6的端面23接触内导体31的端面24时,完成攻丝。也就是说,完成内触点1到内导体31的固定。

    接下来,如图2所示,第二密封材料18被装配到暴露的外导体32的圆周面上的底部42,被切的同轴电缆C的端部被插入到外触点2的第二连接圆筒15,第二连接圆筒15被临时移动到盖件34侧。然后,对开夹21的每一个半体22被固定到外导体32,同时弧突起部21a接触外导体32端部上的底部42,第二连接圆筒15被移动到同轴电缆C的端部侧,固定对开夹21。

    然后,第一连接筒11的内螺纹部分13被拧到第二连接圆筒15的外螺纹部分14时,第一连接筒11靠近对开夹21侧,对开夹21和外导体32的端面接触第一连接筒11的阶梯部分25。从而完成外触点2到外导体32的固定(同轴连接器Y到同轴电缆C的固定被完成)。

    并且,在同轴连接器Y内的内触点1的自攻丝螺钉部分4中,基端4b侧到导向部分8可以是锥形螺钉部分26,如图7所示。锥形螺钉部分26的锥角θ与斜切部分9(如图3所描述)的角度(例如2°)相同。并且,如图3和7所示,并且优选的是,设置导向部分8的外径与斜切部分9底部直径相同或比之小,如虚线E所示。

    接下来,图8示出了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与图2相比,下面的结构不同。也就是说,第一密封材料17被配置在盖件34的脊部43的位置。

    具体地描述,盖件34紧紧覆盖外导体32并形成一个波纹环(单独地),波纹环具有对应于脊部41和底部42的脊部43和底部44。并且,当同轴连接器Y被固定到同轴电缆C时,装配到外触点2内的第一密封材料17被配置在在盖件34的脊部43的位置,盖件34覆盖在外导体32上。

    因此,第一密封材料17被充分压配到外触点2和盖件34,同轴连接器Y和同轴电缆C被密封,提高了防水性能。并且,第二密封材料18被压配到外导体32的底部42,在这里除去了盖件,以防止盖件34上有孔的情况下水进入同轴连接器Y。

    凹面圆槽27配置在第二连接圆筒15的预定部位(例如,如图1所示,和小直径部分16的端面28分开预定距离的位置),并且当如上所述在预定位置被切割的同轴电缆C被连接到同轴连接器Y时,设置为装配到凹面圆槽27的第一密封材料17被压配到盖件34的脊部43。这是通过把第一密封材料17固定到盖件34的脊部43上而不是盖件34的底部44上,以提高防水性能。

    并且,第一密封材料17的预定位置对应于同轴电缆C的种类设置。也就是说,通过盖件34(外导体32)的脊部43(41)和底部44(42)的节距尺寸确定第一密封材料17的预定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器结构,在把同轴连接器Y固定到同轴电缆C的固定操作中,省略了通过螺纹切削头在同轴电缆C的内导体31的内圆周面35上攻丝的过程,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了工作时间,并且由于不再需要螺纹切削头,降低了成本。并且,通过内触点1的自攻丝螺钉部分4的导向部分8,自攻丝螺钉部分4能够与内导体31同轴地定位,自攻丝螺钉部分4能够被平稳地直线拧入内导体31。

    并且,通过自攻丝切削,降低了把内触点1的自攻丝螺钉部分4拧入同轴电缆C的内导体31内时的螺旋转矩(螺旋阻力),通过较小的力平稳地拧入。

    并且,在固定到同轴电缆C的同轴连接器Y中,内触点1的接触部分6接触同轴电缆C的内导体31,形成作为电通道的接触面。

    并且,由于第一密封材料17被配置在盖件34的脊部43上,第一密封材料17足够紧密地装配到外触点2和盖件34,同轴电缆C和同轴连接器Y之间的密封性能被提高,获得极好的防水性。并且,不需要通常使用的防水垫,节约了劳动力,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此外,由于第二密封材料18配置在第一密封材料17内,在盖件34上有孔的情况下防止了水进入同轴连接器Y,这又提高了防水性。

    由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已经在该说明书中被描述,应当理解,因为在该精神和必要特征内各种变化都有可能,因此是说明本发明而不是限定本发明。

连接器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连接器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连接器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连接器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连接器结构.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连接器结构,具有一个同轴连接器(Y),同轴连接器(Y)具有一个内触点(1)和外触点(2),内触点(1)和外触点(2)分别连接到同轴电缆(C)的内导体(31)和外导体(32),同轴电缆(C)具有分别绝缘的内导体(31)和外导体(32),其中,内触点(1)具有一个自攻丝螺钉部分(4),自攻丝螺钉部分(4)拧入中空内导体(31)的内圆周面(35),进行自攻丝切削,自攻丝螺钉部分(4)具有一个导向部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基本电气元件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