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离子蓄电池正极材料LISUBX/SUBMNSUB2-Y/SUBTLSUBY/SUBOSUB4/SUB及其制造方法.pdf

上传人:大师****2 文档编号:1159103 上传时间:2018-04-03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273.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9115191.7

申请日:

1999.10.09

公开号:

CN1291799A

公开日:

2001.04.18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公开

IPC分类号:

H01M4/48; C04B35/01; C04B35/64

主分类号:

H01M4/48; C04B35/01; C04B35/64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

发明人:

刘兴泉; 于作龙

地址:

610041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九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掺杂金属铊(T1)离子的锂锰复合氧化物(LixMn2-yTlyO4,0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锂(离子)蓄电池用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该正极材料为一种掺杂金 属铊(Tl)离子的锂锰复合氧化物,其组成为Li x Mn 2-y Tl y O 4 ,其中:0<x<1.2, 最佳为0.8<x<1.1;0<y≤0.50,最佳为0≤y≤0.20,该正极材料是通过以下 方法制备的:将含锂的化合物与含铊的化合物按比例混合后研磨均匀,再 加入含锰的化合物,混合后继续研磨均匀,然后再加入适量无水乙醇,继 续研磨直至得到一种均匀的浆态混合物,然后将无水乙醇蒸干(80℃),105 ℃干燥除去水分后研细。置于马弗炉中,在空气气氛下700~800℃焙烧 6~60h,即得到组成为Li x Mn 2-y Tl y O 4 的复合氧化物。
2: 根据权利要求1,制备该正极材料的含锂化合物从硝酸锂,醋酸锂,氢氧 化锂和碳酸锂中选出。
3: 根据权利要求1,制备该正极材料的含锰化合物从硝酸锰,醋酸锰,碳酸 锰,化学二氧化锰(CMD)和电解二氧化锰(EMD)中选出。
4: 根据权利要求1,制备该正极材料的含铊化合物从含铊的氧化物和盐(如 氧化铊,硝酸铊,硝酸亚铊和醋酸铊等)中选出。
5: 根据权利要求1~4,锂/锰摩尔比为0.5∶2.0~1.2∶2.0。铊/锰摩尔比为0.001∶ 2.0~0.5∶2.0。

说明书


一种锂(离子)蓄电池正极材料LixMn2-yTlyO4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蓄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造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掺杂金属铊(Tl)离子的锂(离子)蓄电池用锂锰复合氧化物正极材料(LixMn2-yTlyO4,0<x<1.2,0<y≤0.50)及其制造方法。

    锂(离子)蓄电池常用的正极材料有以下几种:(1)日本索尼(Sony)能源技术公司开发的锂钴氧化物,主要为LiCoO2。(2)日本NEC公司控股的加拿大莫里(Moli)公司开发的锂镍氧化物,主要为LiNiO2。(3)美国贝尔科(Bellcore)公司开发的锂锰氧化物,包括层状的LiMnO2和尖晶石型的LiMn2O4。这几种材料具有以下特点:(1)LiCoO2性能较好。但资源有限,价格高昂。对环境有污染,不耐过充电,安全性差,不能做成方型电池。(2)LiNiO2资源较丰富,对环境污染小。但仍有价格高,不耐过充电,安全性差,不能做成方型电池的缺点。尤其是LiNiO2的制备和纯化十分困难。(3)LiMnO2资源丰富,对环境无污染。但由于Jahn-Teller效应十分显著,导致其容量衰减快,循环寿命短。由于仍是层状结构,因此仍有不耐过充电,安全性差,不能做成方型电池的缺点。(4)LiMn2O4资源丰富,对环境友好。由于是尖晶石结构,因此具有耐过充电和过放电,安全性好,可以做成方型电池的特点。但由于其中Mn3+的d4电子组态,导致Jahn-Teller效应明显,从而影响了其循环性,导致寿命短。同时由于Mn3+在电解质中的溶解和歧化,导致了在高于55℃的情况下使用寿命更短的不足。目前克服这些不足的方法有:一方面对LiMn2O4进行表面涂覆和包裹,使材料表面不与电解质溶液直接接触,以减少Mn3+的溶解和歧化。另一方面就是对尖晶石LiMn2O4进行阴离子和阳离子掺杂,以改变锰的价态和锰的含量,使Mn离子尽量避开d4电子组态,以减小Jahn-Teller畸变效应。

    目前进行掺杂的阴离子有F-[Amatucci G G,Tarascon J M.USP5674646]和I-[Kim J,Manthiram A.Nature,1997,390:265]。进行掺杂的阳离子有Cr3+[Sigala C,Guyomard D,et al.Solid State Ionics,1995,81:167],Al3+[F Le Cras,D Bloch,et al.Solid State Ionics,1996,89:203],Ni2+[E Rossen,J R Dahn,et al.Solid State Ionics,1992,57:311],Co2+[Wakihara M,et.al.Solid State Ionics,1996,86~88:907,Liu Z L,Lee J Y,et al.J Power Sources,1998,74:228]和Ga3+[Pistoia G,Bellitto C,Antonini A.PCT WO97/37394]等。但掺杂这些离子后,虽然对材料的性能有所改善,但都不尽理想。固相反应是锂(离子)蓄电池正极材料的传统制备方法,此法虽然简单,但仍有许多缺点,如反应温度高,反应时间长,锂损失严重,容易生成缺陷化合物等。本发明采用改进地固相反应,克服了传统固相反应的缺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性能优异的锂(离子)蓄电池用正极材料LixMn2-yTlyO4。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制造这种材料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将一种含锂的化合物和一种含铊的化合物按比例混合后,在玛瑙研钵中研磨均匀,然后将一种含锰的化合物按比例加入其中,混合后继续研磨均匀,再加入适量的无水乙醇(以刚浸没固体为宜)继续在玛瑙研钵(或高能球磨机)中研磨,直至形成均匀的淤浆状混合物。然后将无水乙醇蒸干(80℃),105℃干燥后稍加研磨。置于马弗炉中,在空气中700~800℃焙烧6~60h,即得到组成为LixMn2-yTlyO4的复合氧化物。其中含锂的化合物从硝酸锂,醋酸锂,氢氧化锂和碳酸锂中选择。含锰的化合物从硝酸锰,醋酸锰,碳酸锰,化学二氧化锰(CMD)和电解二氧化锰(EMD)中选择。含铊的化合物从含铊的氧化物和盐中选择,如氧化铊,硝酸铊,硝酸亚铊和醋酸铊等。

    本发明的原理是,由于LiMn2O4是尖晶石结构,属立方晶系,空间群为Fd3m,a=8.24。Li+占据四面体的8a位,Mn3+和Mn4+分别占据八面体的16c和16d位。掺杂金属铊离子后,在高温下铊离子进入尖晶石晶格,取代部分锰离子而占据锰离子的位置,但仍为尖晶石结构(见图1)。铊离子的掺杂并未改变LiMn2O4的尖晶石结构。由于铊离子的原子半径(尤其是离子半径)较大,使尖晶石中的隧道结构更为明显,有利于Li+的嵌入和脱嵌。另一方面,由于铊取代锰后,使Mn4+/Mn3+比值增大,d4电子组态(Mn3+)减少,降低了Jahn-Teller畸变带来的不可逆性。因此综合这两方面的因素,铊的添加增加了材料的循环稳定性和比容量。

    本发明的优点是通过掺杂金属铊离子,可大大改善母体正极材料LiMn2O4的比容量和循环稳定性,同时也简化了制备正极材料的步骤和条件。通过掺杂铊离子后,产品的质量大大提高,电化学性能和稳定性好,放电容量高,循环寿命长,并可以快速充放电。

    为了更好的阐明本发明的科学意义和实际价值,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

    以碳酸锂为锂前驱物,电解二氧化锰(EMD)为锰前驱物,硝酸亚铊为铊前驱物。将3.89g碳酸锂和1.35g硝酸亚铊混合后研磨均匀,然后将18.5g电解二氧化锰(EMD)加入其中,混合后继续研磨均匀,再加入适量的无水乙醇,研磨直至得到一种浆状混合物。然后在80℃时蒸去无水乙醇,105℃下干燥除去水分,得到疏松的块状固体,研细,在780℃空气气氛中焙烧24h,即得到材料组成为LiMn1.95Tl0.05O4的黑色粉末。该材料的表观堆密度为2.7~3.2。呈尖晶石结构(见图1)。然后以此做正极材料,乙炔黑为导电剂,聚四氟乙烯(PTFE)乳液为粘接剂,三者之重量比为80∶15∶5。以铝箔为集电极进行涂片,以1.0Mol/L LiClO4/EC+DEC(1∶1 vo1.)为电解液,金属锂片为对电极,美国Cellgard 2400为隔膜,在充满氩气的不锈钢手套箱中装配成模拟扣式电池。然后在0.4mA/cm2(0.4C)条件下恒流充放电,充放电电压截止范围为3.3~4.35V。其首次放电容量达到131.80mAh/g,效率达到98.7%。循环200次后,放电容量仍保持在100mAh/g(见图2),效率大于99.5%。实施例2

    除以碳酸锰为锰前驱物之外,其余同实施例1。其首次放电容量达到128.80mAh/g,效率达到97.8%。循环20次后,放电容量仍保持在118.70mAh/g,效率大于99.5%。实施例3

    除焙烧温度为730℃之外,其余同实施例1。其首次放电容量达到123.00mAh/g,效率达到96.9%。循环20次后,放电容量仍保持在119.80mAh/g,效率大于99.8%。实施例4

    除焙烧时间不同(12h)之外,其余同实施例1。其首次放电容量达到128.70mAh/g,效率达到93.7%。循环20次后,放电容量仍保持在120.80mAh/g,效率大于98.5%。实施例5

    除焙烧时间不同(36h)之外,其余同实施例1。其首次放电容量达到125.80mAh/g,效率达到98.7%。循环20次后,放电容量仍保持在119.50mAh/g,效率大于98.5%。实施例6

    除焙烧温度为750℃之外,其余同实施例1。其首次放电容量达到133.50mAh/g,效率达到99.7%。循环20次后,放电容量仍保持在122.90mAh/g,效率大于99.5%。    实施例7

    除焙烧温度为700℃之外,其余同实施例1。材料的首次放电容量达到121.80mAh/g,效率达到95.6%。循环20次后,放电容量仍保持在117.20mAh/g,效率大于99.7%。实施例8

    除材料的组成不同之外,为LiMn1.9Tl0.10O4,其余同实施例1。材料的首次放电容量达到129.70mAh/g,效率达到99.0%。循环20次后,放电容量仍保持在116.60mAh/g,效率大于99.5%。

一种锂离子蓄电池正极材料LISUBX/SUBMNSUB2-Y/SUBTLSUBY/SUBOSUB4/SUB及其制造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一种锂离子蓄电池正极材料LISUBX/SUBMNSUB2-Y/SUBTLSUBY/SUBOSUB4/SUB及其制造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一种锂离子蓄电池正极材料LISUBX/SUBMNSUB2-Y/SUBTLSUBY/SUBOSUB4/SUB及其制造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锂离子蓄电池正极材料LISUBX/SUBMNSUB2-Y/SUBTLSUBY/SUBOSUB4/SUB及其制造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锂离子蓄电池正极材料LISUBX/SUBMNSUB2-Y/SUBTLSUBY/SUBOSUB4/SUB及其制造方法.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掺杂金属铊(T1)离子的锂锰复合氧化物(LixMn2yTlyO4,0x1.2,0y0.50)及其制造方法。其中掺杂铊离子的锂锰复合氧化物是一种均匀的黑色超细粉末,可被用做锂(离子)蓄电池的正极材料,具有优良的电化学性能。在3.34.35V和0.4mA/cm2(0.4C)条件下恒流充放电,首次放电容量大于130mAh/g,循环200次后,放电容量仍保持在100mAh/g。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基本电气元件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