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识别卡转换系统及其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式通信装置上的用户识别卡转换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自动判别及转换功能的用户识别卡转换系统及其方法。
用户识别卡(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Module;SIM)是在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GSM)中,移动电话用户取得网络服务的唯一途径。通过SIM卡,用户得以成为网络的注册使用者,而享受网络所提供各种服务。目前市面上的移动电话大部份都为单一SIM卡,但有很多人拥有一个以上的SIM卡,往往需要换卡后才可使用,相当的不方便。
随着国内移动电话用户的快速增长,普及率的迅速提高,一个用户同时拥有两张以上便携式通信装置用户识别卡,也就是SIM卡的人也越来越多,现阶段“多卡族”的解决方法,多半是同时携带多部移动电话,再不然,目前也有移动电话经营者,提供在手机背板改装SIM卡插槽的服务。不过,一次拿多部移动电话需要投下较大的钱去买手机,直接在手机背板改装,则会造成原厂不承认为原装货拒绝维修的后遗症,因此,也有经营者开发出双卡双号码的点子,只是SIM卡不装在手机,而是装在电池上,而运用电池通电、断电时,电压增压、减压时脉冲高低变化的原理,在两张SIM Card之间跳选服务,因此,消费者在需要从甲网络换成乙网络,即跳选识别卡服务时,必须先关机,并且在十秒钟之内再开机,因为电压改变的关系,就会强迫电流跳接到另一张SIM卡上,达到换卡换号的目的,但这种安装在电池上的方式可能会造成耗电量过多及易于磨损SIM卡的表面,而切换地过程也相当的不方便。
使用者使用双号码的目的,通常是为了管理及过滤来电电话,譬如说上班日使用公司提供的号码专供工作用途,假日时使用另一个私人电话号码,只提供给亲朋好友,因此,当使用工作用电话号码时,私密电话号码改用指定专接,所有来电者皆可接通,只有当启用私密电话时,才不接工作电话,另外,在多家移动电话纷纷推出“用户网内对打折扣”、“月租费通话费优惠”措施之际,使用多家不同的号码,使用者也可以视状况选择不同号码与系统,达到节省费用的效果。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用户识别卡转换系统,主要目的在于使用者使用一便携式通信装置时,针对拨出及接收的电话号码进行转换的功能,通过本发明所提供的数字信号处理模块自动进行控管,充分达到使用多个用户识别卡的最佳效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用户识别卡转换系统,其通过一便携式通信装置设立一数字信号处理模块,与一用户识别卡中的数据库检验并进行转换,该数字信号处理模块还包含:
一存储单元,用来提供一暂存器存放信息,并针对使用者拨出的一电话号码进行存储,而产生一存放信息;
一检测单元,用来判断拨出及接收的该电话号码兼容状况,并通过该存放信息,呼叫该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检验,而产生一判断信息;
一转换单元,用来转换不同用户识别卡的系统,并依据该判断信息进行转换用户识别卡的系统;及
其中通过上述的数字信号处理模块所提供的该存储单元、该检测单元及该转换单元而将每一次拨出及接收的电话号码进行转换。
所述的用户识别卡转换系统,其中该数字信号处理模块包含一切换单元,该切换单元为一手动接点开关,用来强制转换该用户识别卡。
所述的用户识别卡转换系统,其中该数据库包含多个栏目用来存放并区别不同属性的数据。
所述的用户识别卡转换系统,其中该每一栏目互相连接,还包含电话号码、姓名、该用户识别卡所属的系统、拨出及接收的时间及通话时间。
所述的用户识别卡转换系统,其中该数据库提供使用者存放自定义的电话号码,以供该数字信号处理模块为电话号码样本之用。
所述的用户识别卡转换系统,其中该存储单元是将该个人识别码做一纪录,用来提供下次呼叫之用。
所述的用户识别卡转换系统,其中来电信号是通过该转换单元保留至转换后的用户识别卡中。
本发明提出一种用户识别卡转换的方法,其通过一数字信号处理模块,完成用户识别卡的系统转换,该方法至少包含下列步骤:
提供多个用户识别卡并安装在一便携式通信装置中;
开启电源并拨出/接收一电话号码;
呼叫一数据库中的电话号码样本;
通过该数字信号处理模块比对该电话号码;
转换该用户识别卡;及
结束通话并待机。
所述的用户识别卡转换的方法,其中该开启电源并拨出/接收一电话号码步骤还包含,该数字信号处理模块会检测一手动接点的状态,该硬件接点的状态决定强制转换用户识别卡的系统。
所述的用户识别卡转换的方法,其中该电话号码样本是为使用者自行定义的。
所述的用户识别卡转换的方法,其中通过该数字信号处理模块比对该电话号码的步骤是将该数据库中的该电话号码样本逐一比对。
所述的用户识别卡转换的方法,其中该转换用户识别卡的步骤是依据该数字信号处理模块输入一预先定义该用户识别卡的个人识别码。
所述的用户识别卡转换的方法,其中该预先定义输入该用户识别卡的个人识别码,需先由使用者先行定义。
有关本发明的详细内容及技术,现结合附图就本发明的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图1是本发明所提供的用户识别卡转换系统的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所提用户识别卡转换系统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所提数字信号处理模块,未开启手动接点使用者拨号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所提数字信号处理模块,开启手动接点使用者拨号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所提数字信号处理模块,使用者接收来电的流程图。
本发明提出一种用户识别卡转换系统,针对拥有多个SIM卡的使用者,在拨号及接收时进行SIM卡转换的方法,通过系统提供的软件切换及硬件(接点)切换让使用者在SIM卡转换时有更多选择。软件切换由系统自动切换,而硬件切换则由使用者手动切换。
本发明以一较佳实施例说明本方法的具体可行性,通过系统监控不同的SIM卡,自动转换的动作让使用者可以有效运用数据库中的数据并创造最大的附加价值。而图1为本发明所提用户识别卡转换系统的结构图,现就其系统结构说明如下:
就本发明的系统结构图而言,包含下列几个单元与模块:
一便携式通信装置100提供一数字信号处理模块(Digital SignalProcessing;DSP)200;一用户识别卡150提供一存放使用者相关数据的数据库(Data Base;DB)180;该数字信号处理模块200还包含一存储单元210、一检测单元220、一转换单元230及一切换单元240,该四种单元的目的为控管不同SIM卡之间的转换过程,以下便针对该四种单元做进一步的说明:
1.存储单元210,该单元提供一暂存器将使用者所欲拨出的电话号码暂存在该单元,经过检验后便可拨出。并可通过使用者将不同的SIM卡150的个人识别码(Personal Identification Number;PIN)储存于该存储单元,便可在转换的过程中,使用者无须再次输入该PIN码,而只需呼叫该存储单元便可。
2.检测单元220,当使用者欲拨出的电话号码与使用者欲接收的电话时,该单元通过该数据库中180的数据,检查并判断该电话号码与便携式通信装置100中的SIM卡150系统是否兼容。
3.转换单元230,该单元将没有与该电话号码兼容的SIM卡150转换至兼容的SIM卡150,在转换的过程中持续保留使用者欲接收的电话号码,通过该单元使来电者无须被挂断。
4.切换单元240,该单元通过一硬件切换后具有高度优先性,可强制转换至任意SIM卡150系统中,而不通过上述转换单元230转换。
而该数据库180包含多个栏目用在存放并区别不同类型及格式的数据,如:基本信息(Administrative Information)、IC识别码(IC CardIdentification)、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nternational MobileSubscriber Identity;IMSI)、手机地址信息(Location Information)、系统运算密码(Ciphering Key;CK)、个人识别码(PersonalIdentification Number;PIN)及开锁码(PIN Unlock Key;PUK)等等数据。并可将不同电信运营商所属号码输入至该数据库180以作为辨别的标准。又由于便携式通信装置100可同时安装多个SIM卡150,而每一张SIM卡150均拥有该卡的数据库180,如此一来,通过数字信号处理(DSP)模块200的相互连接便可进行转换的动作。
图2是本发明所提出的用户识别卡转换系统的流程图,说明本发明转换用户识别卡系统的基本流程,说明如下:
首先提供多个SIM卡并安装在便携式通信装置中(步骤300),接着开启电源并拨出/接收一电话号码(步骤310),而后呼叫数据库中电话号码样本(步骤320),该数据库中存放使用者自定义的电话号码,再通过DSP比对该电话号码(步骤330),若比对结果需转换,则转换SIM卡(步骤340),最后结束通话并待机(步骤350);若无须转换,则进行步骤350。
然而本发明提供一手动接点(硬件切换),该手动接点为一开关(Switch)可置于便携式通信装置100上任意范围,如:拨号按键、电池、便携式通信器的外壳及便携式通信装置本体上等,当未开启手动接点时,使用者拨号的详细流程图如下(请参阅图3):
首先将多组不同的SIM卡装入移动电话(步骤400)中并开启移动电话(步骤402),因开启电源,故将多组SIM卡同时连至移动电话控制电路(步骤404),而后呼叫DSP进行控管(步骤406),并选择使用其中一张SIM卡(步骤408),当SIM卡系统要求输入PIN码时,通过DSP功能自动输入该SIM卡的PIN码并待机(步骤410)。如上所述,DSP可在存储单元210中找到该SIM卡的PIN码,当使用拨号功能并拨出一电话号码(步骤412)时,DSP会自行判断该拨出电话号码的系统是否已存在于其中一张SIM卡中(步骤420),若该拨出电话号码的系统已存在于其中一张SIM卡,则通过DSP自动转换至该拨出电话号码所属系统的SIM卡(步骤422)并通过DSP功能自动输入转换后SIM卡的PIN码(步骤424);若该拨出电话号码的系统未存在于其中一张SIM卡,DSP便判断该拨出电话号码的系统是否与其中一张SIM卡系统有优惠措施(步骤430),若有优惠措施,则进行步骤422;若无优惠措施,则直接从起始的SIM卡拨出该电话号码(步骤432),之后完成拨号(步骤440),当结束通话并选择欲使用的SIM卡系统(步骤450),并重复步骤410持续待机,直至关机为止。
上述的优惠措施,为不同通信运营商为提高竞争力的促销方法,使用者可自行在SIM卡中定义,如A运营商拨出或接收B运营商的电话号码有优惠,则通过此一定义,DSP便可从A运营商的SIM卡转换至B运营商的SIM卡,但此一优惠对C运营商无效,此一功能,可依照使用者不同需求。
当开启手动接点时,使用者拨号的流程图如下(请参阅图4):
首先将多组不同的SIM卡装入移动电话(步骤500)并开启移动电话(步骤502),因开启电源,故将多组SIM卡同时连至移动电话控制电路(步骤504),而后呼叫DSP进行控管(步骤506),当使用者开启一手动接点(步骤508)便自行选择切换至特定SIM卡(步骤510),当SIM卡系统要求输入PIN码时,通过DSP功能自动输入该SIM卡的PIN码并待机(步骤512)。如上所述,DSP可在存储单元210中找到该SIM卡的PIN码,当进行拨号功能并拨出一电话号码(步骤514)时,直接完成拨号(步骤516),而不会通过DSP进行转换,而后结束通话并选择欲使用的SIM卡系统或关机(步骤518),若选择更改SIM卡系统则重回步骤510;若选择不更改系统,则重回步骤512,直至关机为止。
另一种情况则为当使用者接收来电时,其流程图如下(请参阅图5):
首先将多组不同的SIM卡装入移动电话(步骤600)中,并开启移动电话(步骤602),因开启电源,故将多组SIM卡同时连接至移动电话控制电路(步骤604),而后呼叫DSP进行控管(步骤606),接着使用者选择是否开启手动接点(步骤610),若选择开启手动接点,则切换到特定SIM卡(步骤620),并通过DSP功能自动输入该SIM卡的PIN码并待机(步骤622),当便携式通信装置产生一来电信息(步骤624)时,直接应答该来电(步骤650),而后结束通话并选择欲使用的SIM卡系统或关机(步骤660),若要继续待机则重复步骤622,直至关机为止;若选择不开启手动接点,则选择使用其中一张SIM卡(步骤630),并通过DSP功能自动输入该SIM卡的PIN码并待机(步骤632),当产生一来电信息(步骤634)时,DPS会判断该来电电话号码是否与其中一张SIM卡系统兼容(步骤636),若来电电话号码已与其中一张SIM卡系统兼容则应答该来电(步骤650);若来电电话号码未与其中一张SIM卡系统兼容,则自动转换至该来电的电话号码所兼容的SIM卡(步骤638),并通过DSP功能自动输入转换后SIM卡的PIN码(步骤640),再应答该来电(步骤650),而后结束通话并选择欲使用的SIM卡系统或关机(步骤660),若要继续待机则重复步骤632,直至关机为止。
上述与来电的电话号码兼容的SIM卡系统,乃指同一家SIM卡系统运营商,及不同家SIM卡系统运营商,但彼此间有优惠措施,而此一优惠措施,为使用者自行定义。
然而上面所给出的实施例,其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任何熟习此技术的人,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为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所涵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