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于用量规检查触头平整度 的可在表面安装接插件及量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三排或多排触点的可在表面安装的接插件。本发明还涉及用于检查接插件中触点的所有端头是否平整或处于同一水平的物理量规。背景技术
接插件是人们所熟知的,它比如可以直接安装在印刷线路板上。这种接插件被称之为可在表面安装的接插件,或表面安装接插件。
有一种可在表面安装的接插件,它有三排或多排触点。接插件中通过焊接而固定连接至印刷线路板上的电路图案的所有触点端头或触头应当是平整的或者处于同一水平上,以确保与印刷线路板的可靠连接。
但是,对于具有三排或多排触点的接插件来说,还没有一种物理量规可以检查触点的所有端头是否在同一水平上。而且接插件的设计也没有考虑到用物理量规来进行检查。因此传统的方法是采用光学仪器来检查触点的设置。这种光学仪器是昂贵的,并且利用这种光学仪器进行检查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在表面安装地接插件,它的设计考虑了用物理量规来进行检查,同时本发明提供一种量规,它能够用于检查接插件中的所有触点端头是否处于同一水平上。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接插件1,包括:
长方形的绝缘体2,在沿第一方向的下部侧面上具有下表面2F,在垂直于第一方向之第二方向上具有两个侧表面2E;绝缘体2在沿第一方向的下部侧面上和沿着第二方向的两侧上具有两个切口状的边缘2B,在下表面2F上还具有至少一个沟槽2C,切口状的边缘2B以及该至少一个沟槽2C沿着与第一和第二方向垂直之第三方向直线形延伸;以及
固定安装在绝缘体上的三排或多排触点3,每个触点3具有一个接触部分3D、与接触部分3D相连的连接部分3A、与连接部分3A相连并朝向接触部分3D的侧面伸出的弯曲部分3B,以及与弯曲部分3B相连的平的端头部分3C;其中触点3的平端头部分3C处于同一水平上,属于最靠近侧表面2E的两排触点3的弯曲部分3B和平端头部分3C位于切口状边缘2B内,而其它弯曲部分3B和其它平端头部分3C位于所述至少一个沟槽内。
在接插件1中,属于最靠近侧表面2E的两排触点3的平端头部分3C可以位于沿着第二方向的侧表面2E内。
在接插件1中,每个切口状的边缘2B可以具有至少一个从对应的一个侧表面2E向对应的弯曲部分3B延伸的斜边缘2B1,该至少一个沟槽2C具有底部2C4和至少一个倾斜部分2C3,所述倾斜部分2C3从底部2C4朝着对应的弯曲部分3B延伸。
在接插件1中,切口状的边缘2B的斜边缘2B1以及倾斜部分2C3可以连同各自的弯曲部分3B和各自的平端头部分3C限定虚拟的三角形空间。
在接插件1的具体实施方案中,每个切口状的边缘2B还包括与斜边缘2B1相连并与下表面2F平行的第一表面2B2、以及连接第一表面2B2和下表面2F的第二表面2B3。第一和第二表面2B2、2B3限定了容纳对应的弯曲部分3B的空间。所述至少一个沟槽2C还具有与倾斜部分2C3相连并与下表面2F平行的第一部分2C2,以及连接第一部分2C2和下表面2F的第二部分2C1。第一和第二表面2C2、2C1限定了容纳对应的弯曲部分3B的空间。
根据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量规6,用以检查本发明接插件1中的平端头部分3C是否处于同一水平上,所述量规包括:
沿第一方向上部侧面的上表面6A,在检查的过程中将接插件安装在该表面上;
沿看第二方向的相对侧表面6E;
在上表面上沿第二方向的相对侧处设置相对侧突起6B、6C,所述突起自沿着第一方向的上表面6A突起,相对侧突起6B、6C具有带横向突出物6B1、6C1的钩形截面,该横向突出物分别朝着相对侧表面6E的内部伸出;以及
设在相对侧突起6B、6C之中央位置处的上表面6A上、并从第一方向的上表面6A突出的至少一个中央突起6D,所述至少一个中央突起6D对应于所述至少一个沟槽2C,并具有至少一个带横向突出物6D1、6D3的钩形截面,当进行检查时,所述横向突出物面对着各触点3;
其中,
相对侧突起6B、6C以及该至少一个中央突起6D沿着第三方向直线形延伸;
进行检查时,由上表面6A和相对侧突起6B、6C之侧突起6B1、6C1限定的间隙6B2、6C2用于容纳最靠近接插件1侧表面2E的平端头部分3C;
进行检查时,由上表面6A和该至少一个中央突起6D的横向突起6D1、6D3限定的另一个间隙6D2、6D4用于容纳对应的平端头部分3C;以及
进行检查时,该至少一个中央突起6D容纳在接插件1的至少一个沟槽2C内。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实施方案插座接插件的俯视平面图;
图2是图1之接插件的侧视图;
图3是沿图1的III-III线所取的接插件剖面图;
图4是图1的接插件、尤其是绝缘体和触点的放大局部透视图,其中触点没有装配在绝缘体中;
图5是图1的接插件、尤其是绝缘体和触点的放大局部透视图,其中触点装配在绝缘体中;
图6是图1接插件和本发明实施方案量规的剖面图;
图7是作为图1接插件之配套接插件的插头接插件侧视图;
图8是图7的接插件的仰视平面图;
图9是沿图8中IX-IX线所取的接插件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3,插座接插件1包括绝缘体2和多排触点3。在这种实施方案中,触点3的排数是4。
绝缘体2大致为长方形,沿X方向的下部侧面上具有下表面2F,沿垂直于X方向之Y方向具有两个侧面2E。下表面2F比如是要安装在印刷线路板上的表面。绝缘体2在其沿X方向的上表面中设有两个大的槽2D,其中装入插头接插件,作为配套接插件。这两个大槽沿垂直于X和Y方向的Z方向彼此平行,并沿Y方向相互分开。
具体地说,绝缘体2具有在两个平面内为矩形截面的外部形式,其中一个平面由X方向和Z方向限定,而另一个平面由Y方向和Z方向限定。由于以下原因,绝缘体2在X和Y方向限定的平面内具有特定的截面外部形式。
如图3所示,绝缘体2具有两个切口状的边缘2B和沟槽2C。切口状的边缘2B设置在X方向的下侧和Y方向的相对侧上。沟槽2C设置在下表面2F上。切口状边缘2B和沟槽2C沿着Z方向直线延伸。
每个切口状边缘2B具有倾斜的边缘2B1、表面2B2和表面2B3。倾斜的边缘2B1从对应的一个侧表面2E向下并朝向侧表面2E的内部延伸。表面2B2与倾斜的表面2B1相连,并与下表面2F平行。表面2B3连接表面2B2和下表面2F。本实施方案中的表面2B3也是倾斜的表面。每个切口状边缘2B的形状可以表示为两个斜面和一个单级楼梯的组合。
沟槽2C具有底部2C4、两个倾斜部分2C3、两个部分2C2和两个部分2C1。倾斜部分2C3从底部2C4向下并朝向各侧表面2E延伸。部分2C2与各倾斜部分2C3相连,并平行于下表面2F。部分2C1连接各部分2C2和下表面2F。本实施方案中的部分2C1具有倾斜表面。沟槽2C的形状可以表示为两个梯形的组合,其中就沿Y方向而言,一个梯形比另一个大。较小梯形的顶表面限定了沟槽2C的底部2C4。
如图4所示,绝缘体2设有多个孔2A,每个孔具有包括壁2A1的预定形状,从而可使触点3固定容纳于其中。多个孔2A沿每个大槽2D的两侧按一定间隔而设置,并与相应的一个大槽2D相连。以下描述触点3与绝缘体2的固定。
如图3-5所示,每个触点3具有接触部分3D、连接部分3A、弯曲部分3B和平端头部分3C。接触部分3D是与下文所述之插头接插件的另一个触点相接触的部分。连接部分3A是S形部分,与接触部分3D相连。连接部分3A为触点3提供了强迫接触部分3D与插头接插件的触点牢固接触的弹性力。弯曲部分3B与连接部分3A相连,被形成为朝着接触部分3D的侧面伸出。平端头部分3C与弯曲部分3B相连。如图4所示,接触部分3D、连接部分3A、弯曲部分3B和平端头部分3C彼此一体形成而成为一个部件。
如图4所示,在连接部分3A之与弯曲部分3B相连的部分3A1两侧上面,设有多个突起3A2。突起3A2用作为对绝缘体2所设之孔2A的壁2A1的销钉。因此当触点3被按压并插入孔2A中时,突起3A2被强迫装配进入壁2A1,从而触点3可以固定于绝缘体2(见图5),并且触点3的所有平端头部分3C处于同一水平。接触部分3D略微伸入对应的一个大槽2D,如图3所示。
如图3所示,属于最靠近侧表面2E的两个排的触点3的弯曲部分3B和平端头部分3C位于切口状的边缘2B内。本实施方案中,切口状边缘2B的表面2B2和2B3限定容纳那些触点3之弯曲部分3B的空间。那些触点3的平端头部分3C位于沿着Y方向的侧表面2F内。那些触点3的弯曲部分2B表面上连接至切口状边缘2B的各倾斜边缘2B1,从而该倾斜边缘2B1连同各自弯曲部分3B和各自平端头部分3C一同限定了虚拟的三角形空间。
另一方面,其它弯曲部分3B和其它平端头部分3C位于沟槽2C内。本实施方案中,各对部分2C2和部分2C1分别限定容纳各其它弯曲部分3B的空间。所述各其它弯曲部分3B表面上是连接至各倾斜部分2C3,从而该倾斜部分连同各自弯曲部分3B和各自平端头部分限定了虚拟的三角形空间。
以下解释用于检查该实施方案的接插件1中所有平端头部分3C是否在同一水平的量规。
参考图6,量规6大致为长方形,它包括沿X方向之上部侧面上的上表面6A和沿Y方向的相对侧表面6E。在进行检查时,在上表面6A上安装接插件1。另外,量规6包括三个突起6B、6C和6D,他们自X方向的上表面6A上突起,与接插件1的切口状边缘2B和沟槽2C相对应。
两个突起6B和6C对应于切口状边缘2B,并设在Y方向上的相对侧上。另一个突起6D对应于沟槽2C,并设在相对侧突起6B和6C之间的中央部分。相对侧突起6B和6C自X方向上的上表面6A上突起。相对侧突起6B和6C具有钩形截面。该钩形截面具有尖端、横向突出物或侧突起6B1和6C1,它们分别伸向相对侧表面6E的内部。横向突出物6B1和6C1设有上表面,该表面可以是倾斜的,与接插件1的切口状边缘2B的倾斜边缘2B1平行。相对侧突起6B和6C沿着Z方向直线延伸。上表面6A和相对侧突起6B及6C的横向突出物6B1及6C1之间限定了间隙或空间6B2和6C2。在进行检查时,所述间隙6B2和6C2用于容纳最靠近侧表面2E的正常的平端头部分3C。换句话说,间隙6B2和6C2具有相同的预定尺寸,如果最靠近侧表面2E的平端头部分3C不能容纳于间隙6B2或6C2中,则这个间隙可以用来于判断接插件1是否是次品。
另一方面,中央突起6D对应于接插件1的沟槽2C,在进行检查时,这个突起要容纳在沟槽2C内。中央突起6D具有两个钩形截面部分。钩形截面部分具有尖端、横向突出物或侧突起6D1和6D3;在进行检查时,它们面对接插件1的各自的触点3。在本实施方案中,两个钩形截面部分彼此一体形成,从而横向突出物6D1和6D3从彼此分别朝向不同方向伸出或沿就Y向而言彼此相对的方向延伸。横向突出物6D1和6D3可以有倾斜的上表面,这个上表面与沟槽2C的倾斜部分2C3平行。换句话说,本实施方案的中央突起6D为伞状或蘑菇状。中央突起6D沿着Z方向直线延伸。上表面6A和横向突出物6D1及6D3之间限定了间隙或空间6D2和6D4。进行检查时,所述间隙6D2和6D4用于容纳除最靠近侧表面2E的平端头部分之外的正常平端头部分3C。换句话说,间隙6D2和6D4具有与间隙6B2和6C2相同的预定尺寸,如果除了最靠近侧表面2E的平端头部分之外的一个平端头部分不能容纳在间隙6D2或6D4中,则该间隙可以用于判断接插件1是否是次品。
以下描述用于检查接插件1中的触点3的所有平端头部分3C是否在同一水平的方法。
如图6所示,当进行检查时,将位于接插件1沿着Z方向的第一侧处的平端头部分3C插入到量规6的各自间隙6B2、6C2、6D2和6D4中。此时,插入到各自间隙6B2、6C2、6D2和6D4中的平端头部分3C与量规6的上表面相接触或相靠近。在倾斜边缘2B1和相对侧突起6B及6C的横向突出物6B1之间分别有间隙。在倾斜部分2C3和中央突起6D的横向突出物6D1及6D3之间分别也有间隙。相对侧突起6B及6C的横向突出物6B1和6C1容纳在由倾斜边缘2B1和各自弯曲部分3B以及各自平端头部分3C所限定的虚拟三角形空间内。中央突起6D的横向突出物6D1和6D3容纳在由倾斜部分2C3和各自弯曲部分3B以及各自平端头部分3C限定的虚拟三角形空间内。
当接插件1在量规6上沿Z方向滑动时,更多的平端头部分3C插入到各自间隙6B2、6C2、6D2和6D4中。此时,接插件1也可沿X和Y方向移动,因为这里有如上所述的许多间隙。如果一个平端头部分3C是弯的或是变形的而使得接插件1是次品,则该平端头部分3C就不能平滑地插入到间隙6B2、6C2、6D2和6D4中相对应的一个间隙中,而是碰到侧突起6B1、6C1、6D1和6D3中相对应的一个侧突起上。否则就可以认为所有的平端头部分3C基本在同一个水平上。因此使用量规6很容易进行检查。
本实施方案中,触点3的排数是4。但这个排数并不限于4,而可以是3、5或更多。
为了进行参考,以下描述与图1之插座接插件配套的插头接插件实施例。
参考图7-9,插头接插件1包括绝缘体12和多个触点13,每个触点为L形。绝缘体12具有基部12A和两个支撑12B。基部12A具有矩形的薄板,在其中央设有矩形开口12C,如图8所示。支撑12B的位置使得开口12C夹在它们中间。每个支撑12B沿Z向延伸,并从基部12A向下沿着X方向伸出。每个触点13的一个边缘固定在基部沿X方向的上表面上,而每个触点13的另一个边缘固定在相应的一个支撑12B的侧表面上。具体地说,一对触点13对称地设置在同一个支撑12B沿着Y方向的相对侧面上。触点13有四排。当两个支撑12B分别插入到两个大槽2D中而使得插头接插件11装配在插座接插件1中,触点13与各触点3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