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音室的照明尖劈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音室的照明尖劈装置.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797303A43申请公布日20121128CN102797303ACN102797303A21申请号201210329672822申请日20120907E04B1/84200601E04F13/074200601E04F13/07520060171申请人苏州岸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地址215009江苏省苏州市新区塔园路369号72发明人付迅74专利代理机构苏州慧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39代理人丁秀华54发明名称消音室的照明尖劈装置57摘要本发明揭示了一种消音室的照明尖劈装置,包括吸音尖劈以及照明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音尖劈包括基部以及自基部向下延伸的尖部,所述照。
2、明灯安装于所述尖部的内部。这样,既可提供照明,又可以减少对声音的反射。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1/1页21一种消音室的照明尖劈装置,包括吸音尖劈以及照明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音尖劈包括基部以及自基部向下延伸的尖部,所述照明灯安装于所述尖部的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音室的照明尖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尖部包括内侧面,所述内侧面采用光滑反射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音室的照明尖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滑反射材料为镜面不锈钢板。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消音室的照明尖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
3、灯安装于所述内侧面的内表面上,并靠近所述基部。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音室的照明尖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面靠近所述基部的底端还包括强吸音材料。权利要求书CN102797303A1/2页3消音室的照明尖劈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消音室的照明尖劈装置。背景技术0002消音室、静音室以及消声箱以下以消音室为例被广泛应用在机械、电子以及医疗设备等产品上的声学测量,其可作为医疗测听诊断室、语言录音室、车间控制室或者噪声测量室。消音室的主要作用之一为形成内部自由声场的空间,即房间内部声音不反射,因此在墙面上铺设吸音尖劈,其主要作用为吸收声波,将声能转为热能。消音室内部一般需要照明设施,以方便。
4、测试,但一般的照明灯,如节能灯,其表面为不规则形状,且坚硬光滑,容易对声音产生反射,从而造成消音室内部自由声场的变化。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改进的消音室的照明尖劈装置,其既可以照明,又可以减小对声音的反射。0004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消音室的照明尖劈装置,包括吸音尖劈以及照明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音尖劈包括基部以及自基部向下延伸的尖部,所述照明灯安装于所述尖部的内部。0005此外,本发明还提供如下附属技术方案0006所述尖部包括内侧面,所述内侧面采用光滑反射材料。0007所述光滑反射材料为镜面不锈钢板。0008所述照明灯安装。
5、于所述内侧面的内表面上,并靠近所述基部。0009所述内侧面靠近所述基部的底端还包括强吸音材料。0010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势在于所提出的消音室的照明尖劈装置,通过将照明灯安装于吸音尖劈的内部,并且吸音尖劈的尖部采用光滑发射材料和强吸音材料,故而既可提供照明,又可以减少对声音的反射。附图说明0011图1是对应于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消音室的照明尖劈装置及其对光线反射的立体示意图。0012图2是图1的照明尖劈装置对声波反射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13以下结合较佳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非限制性的详细说明。0014参照图1,一种消音室的照明尖劈装置,包括吸音尖劈1以及照明灯4。所述。
6、吸音尖劈1包括基部3以及自基部3向下延伸的尖部2。所述尖部2的数量为两个并分别包括内侧面5。该内侧面5采用光滑反射材料制成,如镜面不锈钢板。所述照明灯4,可为LED灯,说明书CN102797303A2/2页4其数量也为两个,分别安装于所述尖部2的内侧面5的内表面上,并靠近所述基部3。当所述照明灯4开启后,由于所述内侧面5采用光滑反射材料,照明灯4所发出的光线8通过内侧面5不断向外反射光线,从而进行照明。0015进一步参照图2,所述内侧面5靠近所述基部3的底端还包括强吸音材料7。当外部声波9进入该吸音尖劈1时,根据反射原理,外部声波9通过内侧面5不断向尖部2的靠近基部1的底端进行反射,直至通过内侧面5的强吸音材料7进行吸收,以达成吸收声波的目的。0016可见,本发明所提出的消音室的照明尖劈装置,通过将照明灯安装于吸音尖劈的内部,并且吸音尖劈的尖部采用光滑发射材料和强吸音材料,故而既可提供照明,又可以减少对声音的反射。0017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较佳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说明书CN102797303A1/1页5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2797303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