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太阳能电池模块的终端盒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房子或类似物顶上的太阳能电池模块中的终端盒装置。本申请要求2002年4月10日提交的2002-108077号日本申请的优先权。
背景技术
通过在房子的房顶上安置许多以矩阵形式排列的太阳能电池模块,利用日光产生电能的太阳能发电系统是已知的。在太阳能发电系统中,每一个太阳能电池模块都具有一个用于将该太阳能电池模块与其他太阳能电池模块连接起来的连接终端盒装置。
附图15示出了一种传统太阳能电池模块1的示意性结构。这个太阳能电池模块在其表面上设置有多个太阳能电池3(电池组4),这些太阳能电池3串联连接。
终端盒装置5被设置在太阳能电池模块1本体1a的背面。如图17所示,终端盒装置5内含有作为旁路整流元件的旁路二极管6。该旁路二极管6以与电池组4地平行输出电压相反的方向连接,以便分流电池的反向偏压组4(或模块1)的电流。
如附图16所示,从位于太阳能电池模块的终端盒装置5伸出的两根模块连接电缆7中的一根可以连接到其他太阳能电池模块1的两个模块连接电缆7的另一根上。许多平行设置在房顶或类似物上的太阳能电池模块1可以依次串联连接。
如附图17的方框图所示,在输出每一个太阳能电池模块1的电能时,太阳能电池模块与一个太阳能电力系统9相连,并且这些依次串联的太阳能电池模块1连接一个转换器或连接盒10来将直流电流转换为交流电流。
如附图18所示,终端盒装置5具有一个用合成树脂模制成的盒子12。盒子12有一个近似长方形的盒体12a,该盒体有一容纳空间,并且其上表面是敞开的。盒子12还有一个安置在盒体12a上表面以盖住所述容纳空间的板形盖子(未示出)。
参照附图18,作为框架的插入孔,配线孔13沿着盒体12a底部的一边位于盒体12a上。穿有一对用于输出的模块连接电缆7的电缆插入孔14(附图18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位于主体12a底表面另一边的主体12a的侧壁上。
多个终端固定部分(未示出)平行地设置在主体12a的配线孔13和电缆插入孔14间的中部,该终端固定部分(附图18未示出)在左右方向上伸出主体12a的底表面。在平面上大约成T型的连接终端5通过热压或类似方式被安装在每一个终端固定件上。所述连接终端15的测部伸出部分向左右方向伸出,而其中部伸出部分朝着配线孔13伸出。
连接太阳能电池模块1的光电转换元件的这些连接终端(引线框,未示出)的每一个的端部通过配线孔13插入盒子12并焊接到相应的连接终端15的中部伸出部分上。
压紧于插入电缆插入孔14的模块连接电缆7一端上的连接终端16被紧固在盒子12两端的连接终端15上。旁路二极管6被焊接在相邻的连接终端15的伸出部分。旁路二极管6为一种模制的并具有甩到外部的引导管脚的二极管。该导引管脚被焊接在伸出部分上。旁路二极管6以与太阳能电池模块1的光电转换元件的平行输出电压相反的方向连接。由此,该旁路二极管6具有分流功能。
最近几年来,太阳能电池3逐渐变大,并且太阳能电池3产生的电流也越来越大。如果太阳能电池3被树叶覆盖,则旁通电路的旁路二极管6产生热量,使其温度升高。旁路二极管6的温度越高,太阳能电池输出的电流也越大。这样,就会降低外围元件部分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根据上述问题做出的。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用于提高长期使用的耐用性和可靠性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的终端盒装置。
为了实现该目的,在各种典型的实施例中,具有一个用于其上安装有盒子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的终端盒装置;多个设置在盒子内部,并与多个从太阳能电池模块的光电转换元件延伸出的连接元件相接的连接终端;一对输出取出模块连接电缆,电缆一端连接到连接终端的一端,而其另一端伸出盒子;多个分别跨接相邻连接终端的旁路整流元件。
每一个旁路整流元件有一个主体以及一对位于整流元件主体上表面和下表面、以相反的方向延伸的平行引导板;每一个引导板在其延伸侧具有一个宽的热辐射部分;并且每个热辐射部分焊接到一个以层状从每个连接终端伸出的热辐射部分容纳元件。
在用于太阳能电池模块的终端盒装置的各种典型实施例中,引导板中的一个板的厚度小于0.1mm;并且在整流元件所在的区域附近,通过以延伸方向上从其两侧交错地切割引导板来在垂直于延伸方向上形成狭长的缺口。
在用于太阳能电池模块的终端盒装置的各种典型实施例中,一个热辐射板被设置于引导板的热辐射部分和连接终端的热辐射容纳元件之间。
在用于太阳能电池模块的终端盒装置的各种典型实施例中,连接终端有一个热辐射表面部分,该部分延伸到安装在太阳能电池模块上的盒子的安装表面。
在用于太阳能电池模块的终端盒装置的各种典型实施例中,将一块金属板安装于盒子安装表面的一部分上,它对应于旁路整流元件的安装位置,该金属板安装在太阳能电池模块上。
在用于太阳能电池模块的终端盒装置的各种典型实施例中,与空气层接触的盒子表面是用金属制作的,所述的盒子安装在太阳能电池模块上。
在用于太阳能电池模块的终端盒装置的各种典型实施例中,盒子的所有外表面用金属盖覆盖。
在用于太阳能电池模块的终端盒装置的各种典型实施例中,所述的金属有较高的热辐射性能。
在各种典型的实施例中,具有一个带有安装在太阳能电池模块上的盒子的用于太阳能电池模块的终端盒装置;多个位于盒子内部,并连接到多个从太阳能电池模块的光电转换元件伸出的连接元件上的连接终端;一对输出取出模块连接电缆,该对电缆的一端接于其中的一个连接终端,而电缆的另一端伸出盒子;多个分别跨接相邻连接终端的旁路整流元件。
该盒子包括一个容纳一对输出取出装置模块连接电缆的主盒子和多个用以分别跨接各相邻连接终端的旁路整流元件的辅助盒子;并且主盒子的连接终端以及辅助盒子的连接终端依次与位于太阳能电池模块侧面的连接元件相互连接。
在各种典型的实施例中包括一个用于太阳能模块的终端盒装置,该太阳能模块带有一个安装在太阳能电池模块上的盒子;多个位于盒子内部并与多个连接元件相连的连接终端,所述的这些连接元件从太阳能电池模块的光电转换元件伸出;一对输出取出装置模块连接电缆,该对电缆的一端连接于其中的一个连接终端,而另一端伸出盒子;以及分别跨接各相邻连接终端而延伸的旁路整流元件。这些旁路整流元件以Z形布置。
在各种典型实施例里用于太阳能电池模块的终端盒装置中,设置有用来把相邻旁路整流元件相互隔开的绝热隔离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终端盒装置的平面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终端盒装置的主要部分的透视图;
图3是图2所示终端盒装置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终端盒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平面图;
图5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终端盒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分解透视图;
图6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连接终端的分解透视图;
图7是将图6中的终端盒装置安装在太阳能电池模块上的说明图;
图8是将图6中的终端盒装置安装在所述太阳能电池模块上的说明图;
图9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终端盒装置的盒子的仰视图;
图10是第五实施例的一种变形的主要部分的剖面图;
图11是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
图12是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
图13是本发明第八实施例主要部分的透视图;
图14是本发明第九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
图15是太阳能电池模块传统结构的示意图;
图16图示了多个传统太阳能电池模块的连接状态;
图17是一种传统太阳能电力系统方框图;
图18是一种传统终端盒装置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
图1示出了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模块的终端盒装置20。如上所述,终端盒装置20位于太阳能电池模块的背面,太阳能电池(电池组)形成在该模块的表面上。该太阳能电池起串联连接的光电转换元件的作用。
终端盒装置20具有一个通过模制合成树脂而形成的盒子22。该盒子22为一大约为长方形的盒体22a,所述的盒体具有一个容纳空间以及一个敞开的上表面。盒子22还有一个板形的、安装在盒体22a上表面以便盖住所述容纳空间的盖子(未示出)。
与传统的结构相似,终端盒装置20的盒体22a的下表面被用粘合剂粘在太阳能电池模块盒体的背面。为了防水、抵御潮湿、热辐射以及防止凝露,盖子通过注入容纳空间的硅粘在盒体22a上。
一个作为盒体插入孔的配线孔23沿着盒体22a底面的一边缘形成在盒体22a上。其中穿有一对输出取出模块连接电缆24的电缆插入孔25(图1的左右两端)分别位于盒体22a底面另一侧上。
多个终端固定部分(未示出)被平行地设置在盒体22a的配线孔23与电缆插入孔25之间的中部。终端固定部分(未示出)以从右到左的方向从盒体22a的底面伸出。连接终端26和27被固定于终端固定部分。在第一实施例中,左右模块连接电缆24的金属线部分被压紧于左右连接终端26上。
作为连接元件,从太阳能电池模块1的光电转换元件延伸出的每一个引线框28的一端通过配线孔23插入盒子22,并焊接在相应的连接终端26和27的端部。
如图2和图3所示,作为一种旁路整流元件,与太阳能电池模块的光电转元件并接的旁路二极管30分别跨接于相邻的连接终端26和27之间。
即,旁路二极管30具有一作为整流元件的主体的片形裸露片二极管31以及一对平行的分别位于裸露片形二极管31的上、下表面上并以相反方向延伸的引导板32和33。该引导板32和33在其延伸侧分别具有宽的长方形热辐射部分32a和33a。上部引导板32在其宽度方向的中心部分有一个狭窄的伸出部32b。下部引导板33的热辐射部分33a是矩形的。
作为裸露片二极管31,使用一种用玻璃钝化的台式裸露片二极管。该裸露片二极管31在其垂直方向上依次具有一个正电极31a,一个P型区域31b,一个N型区域31c,以及一个负电极31d。作为保护膜的玻璃膜层31e形成在裸露片二极管31薄片制品侧面的周边。该保护膜层提高了相对于环境的阻抗。在P型区域31b一侧的正电极31a焊接在引导板32的伸出部分32b上。N型区域31c一侧的负电极31d焊接在引导板33的一个端部。
容纳元件26a和27a的长方形的对置热辐射区分别突出地位于相邻连接终端26和27上,所述的元件具有与热辐射部分32a和33a相同的形状和尺寸。如图2所示,在旁路二极管30中,引导板32的热辐射部分32a以及引导板33的热辐射部分33a分别以层状的形式焊接在容纳元件26a和27a的热辐射区。终端盒装置20类似于终端盒装置5来使用。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终端盒装置20中,裸露片二极管31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引导板32与33的宽的热辐射部分32a和33a以及连接终端26和27的容纳元件26a和27a的热辐射区辐射,其中元件26a和27a与引导板32和33的热辐射部分32a和33a的形状和尺寸相同。这样,能够有效地防止在一个宽的区域内,一部分热不能辐射出去,并在很宽的范围内辐射热。即能够提高热辐射效率。由此,能够提高裸露片二极管和其他组件的寿命,以便提供一种可以长期可靠使用的裸露片二极管和太阳能电池模块1。
热辐射部分容纳元件26a通过每一个连接终端26的孔25被插入,该连接终端26通过折叠或非折叠的方式压紧在模块连接电缆24上。在另一种方法中,连接终端26与模块连接电缆24的金属芯的一端压紧,所述的电缆插入电缆插孔25中。可以采用传统的方法将带有螺丝钉的连接终端26与安装在盒体22a内部的连接终端27固紧。
为了保证引导板32、33和连接终端26、27的热辐射效果,最好使用金属,例如具有较高热传导性的铜(最佳为非氧化铜)或铜合金构成这些部分。
第二实施例
图4示出了第二实施例的旁路二极管30。第二实施例中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构成部分仍用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标记表示,并且省略对它们的描述。
在第二实施例中,在旁路二极管30的引导板32的伸出部分32b附近,通过在引导板32的延伸(长度)方向上,从其两侧面切割该引导板,以垂直于引导板32的延伸(宽度)方向形成两个很深的狭长缺口35,从而形成一个Z形部分32c。
一个不带有缺口35的长方形部分被作为热辐射部分32a。引导板32由金属制作,其厚度小于0.1mm。类似于第一实施例,在旁路二极管30中,热辐射部分32a和33a以层状分别焊接于突出地形成在相邻设置的连接终端26和27上的热辐射部分容纳元件26a和27a。
由此,第二实施例具有类似于第一实施例的效果。由于Z形部分32c为一种挠性结构,所以裸露二极管31与引导板32以及引导板33之间的连接部分可放心地经受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压力。因此,可有效地防止裸露片二极管31与引导板32以及引导板33之间连接件分离。
在第二实施例中,伸出部分32b和Z形部分32c位于连接裸露片二极管31的P型区域31b的引导板32一侧。另外,伸出部分32b和Z形部分32c也可位于连接N型区域31c的引导板33一侧。
第三实施例
图5示出了第三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第三实施例的构成部分使用与第一实施例同样的标记表示,并且省略对它们的描述。
在第三实施例中,旁路二极管30的引导板32和33的热辐射部分32a和33a分别焊接于连接终端26和27的热辐射部分容纳元件26a和27a上,放在热辐射部分32a和33a两者之间的一个长方形热辐射金属板37几乎具有与所述的热辐射部分32a和33a相同的形状和尺寸。
由此,第三实施例具有与第一实施例类似的效果,并且由于提供了热辐射板37来增加热容量而改善了热辐射效果。
由于热辐射板37所显示的热辐射效果,可以制造较薄的连接终端26和27并改善连接终端26、27与引线框28相互焊接的操作性。
热辐射板37位于热辐射部分32a与热辐射部分容纳元件26a之间和热辐射部分33a与热辐射部分容纳元件27a。但该热辐射板37还可以位于热辐射部分32a和热辐射部分容纳元件26a之间或热辐射部分33a和热辐射部分容纳元件27a之间。
第四实施例
图6至图8示出了第四实施例。第四实施例中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构成部分仍用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标记表示,并且省略对它们的描述。
在第四实施例中,连接终端27具有一个从热辐射部分容纳元件27a的一边延伸出的腿部部分27b,通过向着盒子22的安装表面22b弯曲腿部部分27b,将其安装在太阳能电池模块上。连接终端27还包括一个从腿部部分27b开始弯曲的热辐射表面部分27c,该热辐射表面部分27c与热辐射部分容纳元件27a平行。连接终端27另外包括一个弹簧片部分27d,该弹簧片通过将其一端的热辐射表面27c的一端朝着热辐射部分容纳元件27a的弯曲而形成。
图8所述的安装状态是通过将热辐射表面部分27c和弹簧片部分27d从位于盒子22终端固定件22c一侧的插入孔22d插入盒子22而形成的。在这种安装状态下,由于弹簧片部分27d要弹性地返回初始状态,所以弹簧片部分27d的上端被锁在终端固定部分22c的锁定件22e中。在这种安装状态下,热辐射表面部分27c被暴露在盒子22安装表面22b一侧的外侧。
与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类似,旁路二极管30的引导板32和33以层状焊接到每个热辐射部分容纳元件27a,并且引导板32和33跨过连接终端26和27的热辐射部分容纳元件26a和27a。
由此,第四实施例具有与第一实施例类似的效果。此外,由于连接终端27的热辐射表面部分27c暴露在太阳能电池模块背面外,所以能够通过热辐射表面27c来提高太阳能电池模块盒体的热辐射性能。因此,能够改善热辐射效果。
第五实施例
图9示出了第五实施例的盒子22。第五实施例中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构成部分仍用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标记表示,并且省略对它们的描述。
在第五实施例中,一个长且窄的金属板39安装在与旁路二极管安装位置相应的盒子22的安装表面22b的一部分上,以此安装在太阳能电池模块上。
该金属板39被粘接剂粘在安装表面22b上。另一种方法为当盒子22整体模制成形时,金属板39被插入盒子22中。还有另外一种方法,如图10所示,金属板39由一开口边缘上形成的突起不可移动地束缚住,将该金属板39安装在安装表面22b上形成的装配好的空腔22f中。
由此,第五实施例的效果类似于第一实施例。此外,通过安装在盒子22的安装表面22b的一部分上的金属板37能够提高太阳能电池模块的盒体的热辐射性能,所述的金属板被安装在太阳能电池模块上的与旁路二极管安装位置相应的部分上。因此,能够改善热辐射效果。
第六实施例
图11示出了第六实施例的盒子22。第六实施例中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构成部分仍用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标记表示,并且省略对它们的描述。
设置在盒子22内的连接连接终端26和27的结构和旁路二极管30类似于第一至第五实施例中的。
在第六实施例中,与空气层接触的盒子22的表面用金属盖41盖住,盒子22设置在太阳能电池模块的背面。所述的盖子用具有较高热辐射系数的材料制成,如“Kobe Honetsu”。通过将位于其两侧面上的锁定片41a弯曲至盒子22的安装表面22b上,就能够使所述的盖子41安装在盒子22上。
由此,第六实施例的效果类似于第一至第五实施例。此外,能够通过位于盒子表面的金属盖41将盒子内部的热量辐射到外部并提高热辐射性能。盖子41由具有较高热辐射系数和/或散热性能的材料制成。因此,第六实施例可以改善热辐射的效果。
在第六实施例中,已经描述了盒子22上的盖子41的安装结构。安装在盒子22的盒体22a上的开口部分的盖子由金属制成。其上安装有盖子41的盒子22的上表面可以由金属制成。
第七实施例
图12示出了第七实施例的盒子22。第七实施例中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构成部分仍用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标记表示,并且省略对它们的描述。
设置在盒子22内的连接连接终端26和27的结构和旁路二极管30类似于第一至第五实施例中的。
在第七实施例中,盒子22的所有外表面用金属盖子42盖住。类似于第六实施例,盖子42由具有较高热辐射性能的材料制成,如“Kobe Honetsu”。盖子42可以通过沿着盒子22的侧面将位于顶壁面42a和底壁面42b一边的锁定片42c弯曲来进行安装。
与盒子22的配线孔23相应的配线孔位于底壁表面42b上。底壁表面42b为一种双片结构。在盒子22上安装盖子42的,可以通过朝向安装表面22b弯曲具有双片结构的底壁表面42b来防止盖子影响引线框28。
由此,第七实施例具有与第一至第五实施例类似的效果。此外,可以通过设置在盒子全部外表面上的金属盖子42将盒子22内部的热量辐射至外部并热辐射性能。
此外,盖子41由具有较高热辐射性能的材料制成。因此,第七实施例可以改善热辐射的效果。
在第七实施例中,盖子42从设置有模块连接电缆24一边相对的另一边安装在盒子22上。另外,盖子42还可从侧边,即以箭头P和Q所示的方向,安装于盒子22上。在这种情况下,底壁表面42b不必为两片结构。
第八实施例
图13示出了第八实施例。第八实施例中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构成部分仍用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标记表示,并且省略对它们的描述。
在第八实施例中,盒子22包括一个主盒子44A,该主盒子容纳有分别与一对模块连接电缆24连接的连接终端26以及多个用于旁路二极管30的辅助盒子44B和44C,这些旁路二极管30分别跨接于相邻连接终端27之间。主盒子44A和辅助盒子44B和44C被放置在确定的空间位置。
主盒子44A的连接终端26以及辅助盒子44B和44C的连接终端27顺序与位于太阳能电池模块1侧面上的引线框28相互连接。
根据第八实施例,辅助盒子44B和44C分别用于容纳作为热源的旁路二极管30。这样,热源能够分散开,并且能够改善热辐射效果。由此,能够提高旁路二极管30的耐久性,并提供一种具有较长使用寿命的太阳能电池模块1。
由于主盒子44A以及辅助盒子44B和44C被放置在确定的空间,所以第八实施例具有可将热辐射效果提高到一个较高程度的优点。
由于在连接终端27与相应的旁路二极管30相互连接结构上适当地采用了第一至第五实施例的结构,第八实施例能够显示出与第一至第五实施例相同的效果。
第九实施例
图14示出了第九实施例。第九实施例中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构成部分仍用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标记表示,并且省略对它们的描述。
在第九实施例中,延伸跨接在相邻连接终端26和27之间的旁路二极管30在从右到左的方向上不象图1所示的那样处于一排,而是如图14所示在从右到左的方向上为Z形。
由树脂热绝缘材料制成的热绝缘隔离壁46被垂直地设置在相邻的旁路二极管30之间,以便将相邻的旁路二极管30隔离开。
在第九实施例中,作为热源的旁路二极管30分开设置。这样,能够有效地防止由于在相邻旁路二极管30之间没有干涉而产生的温度升高,并且由于分开设置热源而改善了热辐射效果。由此,可以提高旁路二极管30的耐用性,并提供一种具有较长使用寿命的太阳能电池模块。
热绝缘隔离壁46也可以防止由于在旁路二极管30之间没有干涉而产生的温度升高,并且将热辐射效果提高到一个较高的水平。
由于在连接终端27与旁路二极管30相互连接结构上适当地采用了第一至第七实施例的结构,所以第九实施例能够显示出与第一至第七实施例相同的效果。
在第一至第九实施例的每一个实施例中,旁路二极管30的数量,连接终端26和27的数量,以及它们的配置可根据需要适当地确定。
在各典型实施例的用于太阳能电池模块的终端盒装置中,每一个旁路整流元件具有主体和一对平行的引导板,所述的引导板位于旁路整流元件主体的上、下表面并以相反的方向延伸。每一个引导板在其延伸侧有宽的热辐射部分,每一个热辐射部分以层状焊接于从每个连接终端伸出的热辐射部分容纳元件。由此,旁路整流元件产生的热量通过宽的热辐射部分和热辐射部分容纳元件辐射出去。这样,就可以提高旁路整流元件和用于太阳能电池模块的、具有较长使用寿命的终端盒装置的耐用性。
在各典型实施例的用于太阳能电池模块的终端盒装置中,每一块引导板的厚度小于0.1mm。在旁路整流元件主体连接一对引导板的另一个引导板的区域附近,在引导板延伸方向上,通过分别从其两侧面交错地切开引导板,以垂直于引导板的延伸方向形成狭长形缺口。由于形成引导板缺口的部分为一挠性结构,故温度变化引起的压力被放心地施加于整流元件主体与每一个引导板的连接部分。这样,能够有效地防止整流元件与每一个引导板之间的连接部分的分离。
在各典型实施例的用于太阳能电池模块的终端盒装置中,热辐射板被放入引导板的热辐射部分与连接终端的热辐射容纳元件之间。这样,由于提供了热辐射板而增加热容量的原因,所以能够改善热辐射效果。
在各典型实施例的用于太阳能电池模块的终端盒装置中,连接终端具有延伸于安装在太阳能电池模块上的盒子的安装表面的热辐射表面部分。
在各典型实施例的用于太阳能电池模块的终端盒装置中,与整流元件的安装位置相应,金属板被安装在盒子安装表面的一部分上,从而被安装在太阳能电池模块上。由此,太阳能电池模块主体的热辐射性能通过金属板而得到提高,因此,能够改善热辐射效果。
在各典型实施例的用于太阳能电池模块的终端盒装置中,与空气层接触的盒子表面由金属制成,盒子是安装在太阳能电池模块上的。由此,通过设置在其表面上的金属盖子能够将盒子内部的热量辐射出去,并提高热辐射性能。
在各典型实施例的用于太阳能电池模块的终端盒装置中,盒子的全部外表面由金属盖覆盖。由此,能够通过设置在盒子所有外表面上的金属盖将盒子内部的热量辐射出去,并提高热辐射性能。
在各典型实施例的用于太阳能电池模块的终端盒装置中,金属盖具有较高的热辐射性能。因此,能够提高热辐射性能。
在各典型实施例的用于太阳能电池模块的终端盒装置中,所述的盒子包括容纳一对输出取出模块连接电缆的主盒体和多个为旁路整流元件设置的辅助盒体,所述的旁路整流元件分别跨接在相邻连接终端之间。主盒体的连接终端以及辅助盒体的连接终端顺序与位于太阳能电池模块侧的连接元件相互连接。辅助盒体分别用于容纳作为热源的旁路整流元件。这样,热源能够被分散开并改善热辐射效果。由此,能够提高整流元件的耐用性,并提供一种具有较长使用寿命的太阳能电池模块。
在各典型实施例的用于太阳能电池模块的终端盒装置中,旁路整流元件以Z形设置,这样,能够由于分散地设置热源而改善热辐射效果。由此,可以提高旁路整流元件的耐用性,并提供一种具有较长使用寿命的太阳能电池模块。
在各典型实施例的用于太阳能电池模块的终端盒装置中,设有用于将相邻的旁路整流元件相互隔开的热绝缘隔离壁。该热绝缘隔离壁能够防止由于在相邻旁路整流元件之间没有干涉而形成的温度上升,并将热辐射效果提高到一个较高的水平。
在结合上述特定实施例描述本发明的同时,许多替换、结合、更改和变化对本领于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发明上述对典型实施例的描述是一种说明,而非限制。只要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或超出其范围,可以进行各种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