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发系统的接插件和短路组件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接插件。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触发系统的接插件,其带有可减少噪音的铁氧体件,和所使用的短路组件。背景技术
减少从外部进入电路的噪音已经是通常采取的作法。例如,汽车利用气袋在冲击期间保护乘客,对于操作气袋的电路,减少外部噪音要求使用减少噪音的元件。这样可防止气袋的触发系统出现故障,即不被噪音触发,使气袋事先就膨胀起来。出于这个原因,在这些电路上的电接插件中设置铁氧体件,用作减少噪音元件。
对于这种带有铁氧体件的电接插件的示例,已知有美国专利No.6,250,952中公开的一种点火器保险丝接头。该点火器保险丝接头可接合装置侧接插件,即气袋的接插件。用作噪音减少件的环形铁氧体头(铁氧体件)布置在绝缘壳体之中地点火器保险丝接头触点周围。
此外,美国专利No.5,314,345中公开了一种结构,其中铁氧体头(铁氧体件)设置在接插件内的导线周围。接插件与装置侧接插件接合。
对于这些传统的接插件,铁氧体件设置在与装置侧接插件接合的接插件内。另外,装置侧接插件通常设置短路部分,以便在两个接插件未连接的状态下,对装置侧的电路进行短路。这是因为,如果噪音在两个接插件接合之前进入装置侧电路,会存在装置侧触发系统出现故障的危险,造成气袋膨胀。由于这个原因,有必要将装置侧触点短路,闭合电路。
在上面介绍的传统接插件中,铁氧体件沿着电路设置在与装置分开的位置。因此,在噪音进入铁氧体件和触发系统之间电路的情况下,存在着触发系统出现故障的危险。因此,可以通过将铁氧体设置得尽可能靠近装置(触发系统)来减少发生故障的危险。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各点,开发研究了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触发系统的接插件,其具有很高的减少噪音效果,触发系统出现故障的危险很小;以及所使用的短路组件。
本发明的触发系统的接插件包括:
第一装置侧接插件,设有多个朝外的触点;
第二接插件,可连接到所述第一装置侧接插件;
短路组件,设有短路件,当所述第一装置侧接插件和所述第二接插件未连接时,可短路所述第一装置侧接插件的多个触点,所述短路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装置侧接插件和所述第二接插件之间;和
可减少噪音的铁氧体件,设置在包括所述第一装置侧接插件和所述第二接插件的电路上,其中,
所述铁氧体件设置在所述短路组件内,围绕所述多个触点。
本发明的短路组件包括:
第一装置侧接插件,设有多个触点;
绝缘壳体,设置在所述第一装置侧接插件和所述第二接插件之间,所述第二接插件可连接到所述第一装置侧接插件;和
短路件,当所述第一装置侧接插件和所述第二接插件未连接时,可短路所述第一装置侧接插件的多个触点,所述短路件设置在所述绝缘壳体内;其中,
所述绝缘壳体设置了可减少噪音的铁氧体件,其位于所述多个触点周围的位置。
本发明的触发系统的接插件包括第一装置侧接插件,可连接到第一装置侧接插件的第二接插件,和设置在第一装置侧接插件和第二接插件之间的短路组件,其中,可减少噪音的铁氧体件设置在所述短路组件内所述多个触点周围。因此,铁氧体件和装置(触发系统)之间的间距(距离)减少。因此,外部噪音从这些部分进入电路的可能性减少,得到了一种具有很强噪音减少功能的触发系统的接插件。
本发明的短路组件包括可减少噪音的铁氧体件,其设置在绝缘壳体内多个触点周围的位置。因此,铁氧体件和装置(触发系统)之间的间距(距离)减少。因此,外部噪音从这些部分进入电路的可能性减少,增强了减少噪音功能。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接插件的垂直剖视图;
图2是图1接插件使用的短路组件的平面图;
图3是短路组件沿图2的剖面3-3的剖视图;
图4是短路组件使用的铁氧体件的透视图;
图5是图2的短路组件的后视图;
图6是图2的短路组件的右视图。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介绍本发明的触发系统接插件(下面简单称作接插件)的优选实施例。图1是本发明的接插件的垂直剖视图。下面,将参考图1进行介绍。
本发明的接插件包括:装置(气袋,未显示)侧接插件100(第一接插件),可连接到装置侧接插件的插接头150(第二接插件),和并联环,即短路组件2(SCR-短路环),设置在装置侧接插件100和插接头150之间。装置侧接插件100具有壳体106,其包括短路组件2置于其中的凹进部分102,以及从凹进部分102的周边面朝外的环形壁104。注意到壳体106仅涉及两个接插件之间接合部分的附近。
凹进部分102具有基本上是圆形的截面。装置侧接插件100的销状触点110向上通过底表面108突出到凹进部分102中。注意到为了方便,销状触点110与壳体106有相同的影线,但销状触点是与壳体106分开的金属件。在凹进部分102的内表面112上并沿内表面112的周边形成有环状接合凹槽114。接合凹槽114可与插入凹进部分102的短路组件2接合。接合的细节将在下面介绍。
接下来,将介绍插接头150。插接头150配置了绝缘壳体158,其包括:上壳体152,下壳体154和接插件定位保证机构(CPA156),该机构从上插入上和下壳体152和154。下壳体154具有向下突出的接合突出部160。接合突出部160是中空的,在其下边有开孔162,用于容纳销状触点110。
基本上是L状的阴触点164设置在绝缘壳体158的接合突出部160的中空部分中。导线166卷在阴触点164的另一端,并且导线166和阴触点164之间建立电连接。设置在接合突出部160内的阴触点164部分用作接触部分168,可与销状触点110接触。另外,下壳体154配置了接合腿(未显示),当插接头150与短路组件接合时,可锁定装置侧接插件100。设有两个接合腿,在与图1图面正交的方向上互相分开。
凹槽170在上壳体152上形成。CPA156固定在凹槽170。CPA156具有设置在前面提到的接合腿内的舌片(未显示),在插接头150与短路组件2接合后,从内侧对接合腿进行支承。形成有两个舌片,在与图1图面正交的方向上互相分开。舌片可以主动地保持插接头150和装置侧接插件100之间的接合状态。保持接合状态的机构都已知道的。因此,将省略对其详细介绍。注意到该保持接合的机构类似于日本公开特许公报No.2002-47385所公开的CPA。注意在插接头150中未设置铁氧体件。
接着,将参考图2到图6对短路组件进行介绍。图2是图1接插件使用的短路组件的平面图。图3是短路组件沿图2的剖面3-3的剖视图。图4是短路组件使用的铁氧体件的透视图。图5是图2的短路组件的后视图。图6是图2的短路组件的右视图。
短路组件2具有绝缘壳体3,其可安装到装置侧接插件100的壳体106的凹进部分102中。绝缘壳体3包括:基本是圆形的底壁8,直立于底壁8两侧的侧壁10和11,分别在侧壁10和11上边形成的横向延伸的凸缘4和6。侧壁10和11形成的内部空间是接合凹进部分22(见图3和图5),用于容纳插接头150的接合突出部160。
横向延伸的接合突出部28沿外周边在侧壁10和11的两端形成。适应形成的这些接合突出部28的开口30和凹槽32分别在凸缘4和6,以及侧壁10和11上形成。当短路组件插入装置侧接插件100时,接合突出部28通过与接合凹槽114接合来固定短路组件2。
转动止动部分29和31分别在凸缘4和6的下部和侧壁10和11上形成。转动止动部分29和31的截面是曲率半径小于侧壁10和11周边曲率半径的圆柱的一部分。当短路组件2放置在装置侧接插件100的凹进部分102时,转动止动部分29和31与凹进部分102中相对应的凹槽(未显示)接合,防止短路组件2在圆周向上转动。
压配合突出部分38和40沿短路组件2的插入/抽出方向延伸,在侧壁10和11的下端部的两侧形成。压配合突出部分38和40的结构是一部分圆柱。当短路组件2插入装置侧接插件100时,压配合突出部分38和40与凹进部分102的内表面112摩擦接合。即短路组件通过前面提到的接合突出部28和压配合突出部38和40固定在装置侧接插件100的凹进部分102。
凸缘4和6沿侧壁10和11分别具有圆弧形边4a和6a。如图3所清楚地显示,横向延伸到侧壁11且开口开在侧壁10一侧的空间14在底壁8上形成。当从上面看基本是矩形的开口12与空间14连通并开口朝上,其在空间14上方形成。铁氧体件16从侧壁10的侧面插入空间14。铁氧体件16将在后面详细介绍。
垂直延伸的接触壳体槽18在侧壁10形成。朝下的台阶18a(见图3)在接触壳体槽18内垂直方向的近似中点处形成。接触壳体槽18与侧壁10侧面的空间14连通。短路触点20(短路件)设置在接触壳体槽18内。短路触点20有两个分开的结合到基部20a的接触片24,短路触点插入接触壳体槽18。
接触片24具有从基部20a突起的支撑部分24c。接触片24在接触壳体槽18的上边弯曲,使其在接合凹进部分22内朝底壁8弯曲。接触片24的远端部分24a稍微向上延伸。
接触片24的尖端24b超过对应于前面提到的销状触点110的位置。即,当销状触点110放置在接合凹进部分22当中时,接触片24的尖端24b弹性对接到销状触点110。锁定舌片26在接触片的支撑部分24c上在对应前面提到的台肩18a的位置形成。短路触点20通过锁定舌片26和台肩18a的接合固定在接触壳体槽18内。
接下来,将介绍设置在短路组件2上的铁氧体件16。铁氧体件16基本上是铁饼状,其上的一部分切掉形成平表面32,如图4清楚地显示。铁氧体16具有沿外周边的斜面33,大体上为矩形的凹槽34位于两个侧面上的中心部分。在插接头150与短路组件2接合期间,凹槽34可使插接头150的接合突出部分160的尖端脱离。在铁氧体16的两侧设置凹槽34的理由是,这样可使铁氧体件16能够插入前面提到的空间14,无须考虑那一个侧面是要插入的侧面。即,凹槽34设置在铁氧体件16的两侧有助于安装。两个供销状触点110插入的小孔36在凹槽34中对应销状触点110的位置形成。
当铁氧体件16插入空间14,平表面32位于侧壁10的侧面上。然后,当接触片24插入接触壳体槽18时,短路触点20的基部20a位于平表面32上。这样,基部20a可防止铁氧体16的抽出,还可以防止铁氧体16在空间14转动。如果铁氧体16在空间14内转动,小孔36的位置将改变,这将防止销状触点110穿过小孔36。将铁氧体件16沿旋转方向固定在短路触点20的基体20a上可防止出现这样的未对准。
接下来将介绍安装接插件1的步骤。当前面提到的短路组件2插入装置侧接插件100的凹进部分102时,侧壁10和11沿凹进部分102的内表面112插入。同时,由于接合突出部28侧壁10和11向内弯曲。当接合突出部28与接合凹槽114接合时,侧壁10和11弹性回复并固定在凹进部分102中。另外,前面提到的压配合突出部38和40压向凹进部分102的内表面112,建立摩擦接合。同时,销状触点110从铁氧体件16的小孔36突出,使接触片24弯曲,并定位于短路组件2的接合凹槽22中。
接下来,当插接头150插入接合凹进部分22以完成接合时,阴触点164的接触部分168与销状触点110接触,在其间建立电连接。此时,CPA156尚未压入上壳体152。前面提到的接合腿位于短路组件2的接合凹槽22中的与图1图面正交的方向上。
此后,CPA156压入上壳体152,如图1所示。前面提到的接合腿通过CPA156的舌片朝短路组件2的接合凹槽22的外部展开,与前面提到的环状接合凹槽114接合。另外,从CPA156向下延伸的舌片172使短路触点20的接触片24弯曲。通过接触片24弯曲,接触片的尖端24b与销状触点110分开,因此打开关闭的电路,使触发系统进行电操作。
通过将铁氧体16固定到短路组件2,其位置非常接近装置侧接插件。因此,噪音进入铁氧体件16和装置侧触发系统之间电路的危险变得非常低。因此,提高了减少噪音效果,减少了气袋出故障的危险。在本发明中,铁氧体件16设置在短路组件2的底壁8,这个位置非常接近装置侧接插件。因此,进一步增强了减少噪音效果。
注意到,在所介绍的实施例中,铁氧体件16插入模制的绝缘壳体3。也可以将铁氧体件16模制插入绝缘壳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