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池.pdf

上传人:n****g 文档编号:1131231 上传时间:2018-04-01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677.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3106096.X

申请日:

2003.02.24

公开号:

CN1441506A

公开日:

2003.09.10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H01M2/06; H01M2/20

主分类号:

H01M2/06; H01M2/20

申请人:

京瓷株式会社;

发明人:

山崎真人; 渡部贵昭

地址:

日本京都府

优先权:

2002.02.26 JP 2002-050431

专利代理机构: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汪惠民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蓄电池,是由至少具备向一侧面突出的极端子的蓄电池部件、沿着上述蓄电池部件的至少2个侧面安装的布线基板以及覆盖上述布线基板和蓄电池部件的至少一部分而成一体的树脂模部构成,其中,上述布线基板是由载置器件的至少2个刚性基板部和连接上述刚性基板部之间且比上述刚性基板部柔软的软性基板部构成,在上述刚性基板部设置从厚度方向贯穿上述刚性基板部并嵌入上述极端子的贯穿孔,并在上述贯穿孔设置与上述刚性基板部的配线电连接且与上述极端子电连接的导电性部件。本发明还提供布线基板的安装结构。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蓄电池,是由至少具备向一侧面突出的极端子的蓄电池部 件、沿着上述蓄电池部件的至少2个侧面安装的布线基板以及覆盖上述布 线基板和蓄电池部件的至少一部分而成一体的树脂模部构成,其中,上 述布线基板是由载置器件的至少2个刚性基板部和连接上述刚性基板部之 间且比上述刚性基板部柔软的软性基板部构成,在上述刚性基板部设置 从厚度方向贯穿上述刚性基板部并嵌入上述极端子的贯穿孔,并在上述 贯穿孔设置与上述刚性基板部的配线电连接且与上述极端子电连接的导 电性部件。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其中上述器件还包括向外部露出 的连接端子,并且上述连接端子被固定在设有上述贯穿孔的刚性基板部。
3: 一种布线基板的安装结构,是在至少具备向一侧面突出的极端子 的蓄电池部件上安装布线基板,其中,上述布线基板是由载置器件的至 少2个刚性基板部和连接上述刚性基板部之间且比上述刚性基板部柔软的 柔性基板部构成,在上述刚性基板部设置沿上述刚性基板部的厚度方向 贯穿并嵌入上述极端子的贯穿孔,设置在上述贯穿孔并与上述刚性部的 布线电连接的导电性部件和被嵌入到上述贯穿孔状态的极端子实现电连 接。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布线基板的安装结构,其中上述导电性部 件和上述极端子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

说明书


蓄电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树脂模部,在蓄电池部件上一体化布线基板的蓄电池。背景技术

    作为以往的用于手机、简易型手机等携带终端中的蓄电池,可以提供如图9所示的蓄电池51。

    上述蓄电池51具备:矩形板状的蓄电池部件52、沿着上述蓄电池部件52的侧面52a设置的布线基板53、包住上述布线基板53并固定在蓄电池部件52的侧面52a、52b、52c上的树脂模部54、从上述树脂模部被引出的电缆55以及设置在电缆55前端的连接端子56。

    蓄电池部件52是通过在深拉深加工铝材料或铝合金材料而成的容器中密封通过隔膜分离的正极薄膜和负极薄膜的多层叠层体以及电解液而构成。如图10所示,在蓄电池部件52的侧面52d的中央突出地设有负极端子52d,而蓄电池部件52的另一表面成为正极端子。

    布线基板53具有用于控制蓄电池部件52的充电等的电子器件70,并安装在蓄电池部件52的侧面52a。另外,布线基板53通过金属连接板57、58,与蓄电池部件52地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52d连接。

    上述连接板57、58是把金属板弯曲加工成L字形而成的,通过把上述连接板的一端部57a、58a焊接在布线基板53的端部53c、53d的背面53b侧,并把另一端部57b、58b焊接在负极端子52d和正极端子,实现布线基板53和蓄电池部件52的电连接。

    另外,因为连接板57的另一端部57b是沿着蓄电池部件的侧面52a、52b被设置的,所以绝缘薄板59被设置于蓄电池部件52和连接板57之间,以便于连接板57不会与作为正极端子的侧面52a、52b接触而发生短路。

    上述连接板57,58包住上述蓄电池部件52,布线基板53被固定在上述蓄电池部件52上。另外,固定在蓄电池部件52上的布线基板53和连接板57、58被树脂模部54包住,与蓄电池部件52成为一体。

    连接端子56通过其与未图示携带终端的连接端子的连接,从蓄电池部件52向携带终端供给电力,并且它与电缆55连接。上述电缆55被焊接在布线基板53的端部53c的表面53a侧。

    但是,在上述的蓄电池51中,因为布线基板53通过连接板57,58焊接在蓄电池部件52的侧面52a上,所以存在布线基板53相对于蓄电池部件52的定位困难的问题。

    并且因为设有电缆55,所以蓄电池的小型化存在局限性,从而不适应于近年来的携带终端的小型化要求。

    另外,因为从蓄电池部件52的各端子,通过电缆55与携带终端连接,所以上述电缆55的存在使电池组电池52和携带终端之间存在多余的电阻,从而出现蓄电池部件52的电力供给效率下降的问题。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确定布线基板相对于蓄电池部件的位置的电池组。

    为了完成上述课题,本发明之1的蓄电池是由至少具备向一侧面突出的极端子的蓄电池部件、沿着上述蓄电池部件的至少2个侧面安装的布线基板以及覆盖上述布线基板和蓄电池部件的至少一部分而成一体的树脂模部构成,其中,上述布线基板是由载置器件的至少2个刚性基板部和连接上述刚性基板部之间且比上述刚性基板部柔软的软性基板部构成,在上述刚性基板部设置从厚度方向贯穿上述刚性基板部并嵌入上述极端子的贯穿孔,并在上述贯穿孔设置与上述刚性基板部的配线电连接且与上述极端子电连接的导电性部件。

    根据本发明,在蓄电池部件的一侧面上设置一个刚性基板部的状态下,通过弯曲柔软的柔性基板部,能够沿着蓄电池部件的另一侧面设置另一刚性基板部。

    另外,因为通过把突出的极端子嵌入到刚性基板部的贯穿孔,而在蓄电池部件的侧面上固定刚性基板部,所以能够精确且容易地确定刚性基板部相对于蓄电池部件侧面的位置。

    另外,通过在上述贯穿孔内设置导电性材料,而电连接突出的极端子和布线基板,从而能够从蓄电池部件向布线基板的各器件供电。

    本发明之2是在本发明之1的蓄电池中,上述器件还包括向外部露出的连接端子,并且上述连接端子被固定在设有上述贯穿孔的刚性基板部。

    根据本发明之2,因为连接端子通过树脂模部与布线基板一同在蓄电池部件一体化,所以能够实现蓄电池的小型化。另外,因为连接端子没有通过电缆而直接固定在布线基板上,所以向携带终端等负荷供电时能够实现低电阻化。

    并且,因为把上述连接端子固定在设置贯穿孔的刚性基板部,所以能够精确地确定连接端子相对于蓄电池部件的位置。

    本发明之3是在至少具备向一侧面突出的极端子的蓄电池部件上安装布线基板的安装结构,其中上述布线基板是由载置器件的至少2个刚性基板部和连接上述刚性基板部之间且比上述刚性基板部柔软的柔性基板部构成,在上述刚性基板部设置沿上述刚性基板部的厚度方向贯穿并用于嵌入上述极端子的贯穿孔,设置在上述贯穿孔并与上述刚性部的布线电连接的导电性部件和被嵌入到上述贯穿孔状态的极端子实现电连接。

    根据本发明之3,在蓄电池部件的一侧面设置一个刚性基板部的状态下,通过弯曲柔软的柔性基板部,而能够沿着另一侧面设置另一刚性基板部。

    另外,因为通过把突出的极端子嵌入到刚性基板部的贯穿孔内而在蓄电池部件的侧面上固定刚性基板部,所以能够精确且容易地确定相对于蓄电池部件侧面的刚性基板部的位置。

    另外,通过在上述贯穿孔内设置导电性材料而电连接突出的极端子和布线基板,从而能够从蓄电池部件向布线基板的各部件供电。

    本发明之4是在本发明之3的布线基板的安装结构中,上述导电性部件和上述极端子通过焊接而连接在一起。

    根据本发明之4,通过焊接设置在贯穿孔的导电性部件和被嵌合在贯穿孔孔的极端子,实现蓄电池部件和布线基板之间的电连接。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蓄电池的立体图。

    图2是用于图1蓄电池中的蓄电池部件的立体图。

    图3是用于图1蓄电池中的布线基板的立体图。

    图4是图1蓄电池的形成树脂模部之前状态的立体图。

    图5是图1蓄电池的从蓄电池中除去树脂模部后分解成为蓄电池部件、刚性基板部、连接端子以及金属板部件状态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6是图1蓄电池的负极端子和金属板部件嵌合在刚性基板部的贯穿孔状态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7是图1蓄电池的从蓄电池中除去树脂模部后分解成为蓄电池部件、刚性基板部以及金属板部件状态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8是图1蓄电池的金属板部件嵌合在刚性基板部的贯穿孔中的状态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9是表示以往蓄电池一例的立体图。

    图10是图9蓄电池的从蓄电池除去树脂模部后分解成为蓄电池部件、布线基板以及连接板状态的主要部分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7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蓄电池1具备矩形板状的蓄电池部件2、沿着上述蓄电池部件2的狭窄侧面2a、2b、2c设置的布线基板3、包住上述布线基板3并固定在蓄电池部件2的侧面2a、2b、2c的树脂模部4。

    蓄电池部件2与上述结构相同,是在由铝合金等构成的矩形板状容器内密封隔膜、电极以及电解液后构成的,如图2所示,在侧面2b的中央部形成突出的负极端子(极端子)2d,除上述负极端子2d以外的蓄电池部件2的表面成为正极端子。因此,突出的负极端子2d与侧面2b电绝缘。

    如图3所示,因为布线基板3是沿着蓄电池部件的侧面被设置的,所以形成狭窄的形状,并且它是由刚性基板部3a、3b、3c和柔性基板部3d、3e构成。上述刚性基板部3a、3b、3c和柔性基板部3d、3e成为一体。

    刚性基板部3a、3b、3c是合成树脂材料配线用薄板的多层层叠物,上述配线薄板是在其表面上通过照相平版印刷技术形成配线导体而成的。通过上述配线用薄板的多层层叠,能够在狭窄的刚性基板部3a、3b、3c设置多个配线。并且,因为上述刚性基板部3a、3b、3c是层叠相同数量配线用薄板后得到的叠层物,所以具有相同的厚度尺寸。

    在刚性基板部3a的表面设有用于控制蓄电池部件的充电并防止过电流的多个电子器件(器件)5。在刚性基板部3b的表面设有用于电连接未图示的携带终端的连接端子(器件)6和用于与蓄电池部件的负极端子电连接的金属板部件(导电性部件)7。另外,如图5所示,在上述刚性基板部3b形成用于嵌入蓄电池部件2的负极端子2d的贯穿孔3f。

    如图6所示,金属板部件7形成从其表面7a突出的突出部7b,突出部7b形成能够嵌入到贯穿孔3f的形状。上述金属板部件7是在负极端子2d嵌入到贯穿孔3f的状态下,与负极端子2d连接。另外,通过点焊上述负极端子2d和金属板部件7,在蓄电池部件2的负极端子2d和刚性基板3b之间实现电连接。

    如图7所示,在刚性基板部3c设有贯穿其厚度方向的贯穿孔3g,以便于能够向上述贯穿孔3g嵌入金属材料金属板部件8。

    即,如图8所示,金属板部件8形成从其表面8a突出的突出部8b,突出部8b形成能够嵌入到贯穿孔3g的形状。上述金属板部件8是在嵌入到贯穿孔3g的状态下,与刚性基板部3c一同连接在侧面2c。另外,通过点焊上述负金属板部件8和侧面2c,在蓄电池部件2的正极端子和刚性基板3c之间实现电连接。

    如图3所示,柔性基板部3d、3e是延长刚性基板部3a、3b、3c的被层叠的配线薄板的一部分而构成的,它可以柔软地弯曲。因此,如图4所示,通过弯曲上述柔性基板部3d、3e,能够把刚性基板部3a、3b、3c分别设置在蓄电池部件2的侧面2a、2b、2c上。另外,通过分别电连接蓄电池部件2的负极端子和刚性基板部3b以及正极端子和刚性基板部3c,实现蓄电池部件2和布线基板3的电连接,能够从连接端子6向携带终端供给蓄电池部件2的电力。

    如上所述,上述蓄电池1是在把布线基板3设置在蓄电池部件2的侧面2a、2b、2c的状态下,通过树脂包住布线基板3,并如图1所示,通过形成树脂模部4,把布线基板3固定在蓄电池部件2上。

    下面说明具有以上结构的蓄电池1的制造方法。

    首先,把电子器件5固定在刚性基板部3a,同时把连接端子6和金属板部件7固定在刚性基板部3b上,并且把金属板部件8固定在刚性基板部3c上。然后向贯穿孔3f嵌合从侧面2b突出的负极端子2d,沿着侧面2b固定基板部3b,同时连接金属板部件7和负极端子2d。接着,弯曲柔性基板部3d、3e,沿着蓄电池部件2的侧面2a、2c设置刚性基板3a、3c。并且通过点焊连接金属板部件7、8和负极端子2d以及正极端子。由此,如图4所示,形成布线基板3和蓄电池部件2电连接的蓄电池单元10。

    另外,把上述蓄电池单元10装入未图示的金属模中。上述金属模中具有在装入蓄电池单元10的状态下形成图1所示的树脂模部4的内腔,面对上述内腔设有供给树脂的注入口。通过从上述注入口供给树脂,形成包住布线基板3的树脂模部4。

    根据上述实施例的蓄电池1,通过向刚性基板部3b的贯穿孔3f嵌合突出的负极端子2d,因为刚性基板部3b被固定在蓄电池部件2的侧面2b,所以能够容易且精确地确定刚性基板3a、3b、3c相对于蓄电池部件2的侧面2a、2b、2c的位置。

    并且,因为只要焊接嵌合到贯穿孔3f、3g的金属板部件7、8和嵌合到贯穿孔3f的负极端子2d以及正极端子就可以,所以能够容易地实现蓄电池部件2和布线基板3之间的电连接。

    另外,因为刚性基板部3a、3b、3c具有相同的厚度,所以能够把电子器件5固定在刚性基板3a,把连接端子6和金属板部件7固定在刚性基板部3b上,同时把金属板部件8固定在刚性基板部3c。

    因此,缩短蓄电池1的制造时间,由此能够降低制造费用。

    另外,因为连接端子6被固定在基板部3b上,所以不需要把连接端子连接在布线基板的电缆。因此,从蓄电池部件2向携带终端供给电力时的电阻小,能够提高蓄电池部件2的供电效率。并且实现蓄电池1的小型化,也能够实现安装有该蓄电池1的携带终端的小型化。

    另外,因为连接端子6被固定在设有贯穿孔3f的刚性基板部3b上,所以能够精确地确定连接端子6相对于蓄电池部件2的位置。因此,能够可靠地与携带终端电连接。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刚性基板部3a、3b、3c是配线用薄板的多层层叠物,但并不限于此,可以具有在1个或多个配线用薄板上设置具有一定厚度且在内部设有用于连接电子器件5等的配线的合成树脂板结构。在这种情况下,配线薄板中的设有合成树脂板的部分构成刚性基板部3a、3b、3c,而作为配线用薄板的部分构成柔性基板部3d、3e。

    另外,具有突出部7b的金属板部件7嵌合在贯穿孔3f中,但可以把没有突出部的导电性板材设置在贯穿孔3f中。但是,在这种情况下,负极端子2d的厚度与刚性基板部3a的厚度需要相同,以便于连接导电性板材和负极端子2d。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刚性基板部3a、3b、3c具有相同的厚度,但是在不考虑缩短蓄电池1的制造时间的情况下,厚度可以不相同。

    另外,本实施例中沿着蓄电池部件2的3个侧面2a、2b、2c安装刚性基板3a、3b、3c,只要至少沿着侧面2a、2b安装刚性基板3a、3b就可以。这时,设置沿刚性基板部3a的厚度方向贯穿的贯穿孔,在上述贯穿孔中嵌合金属板部件,同时把金属板部件与蓄电池部件2的侧面2a连接,从而实现蓄电池部件2的正极端子和布线基板的电连接。

    如上述的说明,根据本发明之1,因为能够精确容易地确定刚性基板部相对于蓄电池部件侧面的位置,所以能够缩短制造时间、降低制造成本。

    根据本发明之2,因为能够小型化蓄电池,例如能够实现安装上述蓄电池的携带终端的小型化。另外,因为向携带终端等负荷供给电力时能够实现低电阻化,所以能够提高向携带终端等负荷供电时的供电效率。

    并且,因为能够精确地确定连接端子相对于蓄电池电池的位置,所以能够可靠地与携带终端等负荷电连接。

    根据本发明之3,因为能够精确容易地确定刚性基板部相对于蓄电池部件侧面的位置,所以能够缩短制造时间、降低制造成本。

    根据本发明之4,因为能够容易地电连接蓄电池组和布线基板,所以能够缩短制造时间、降低制造成本。

蓄电池.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蓄电池.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蓄电池.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蓄电池.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蓄电池.pdf(1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蓄电池,是由至少具备向一侧面突出的极端子的蓄电池部件、沿着上述蓄电池部件的至少2个侧面安装的布线基板以及覆盖上述布线基板和蓄电池部件的至少一部分而成一体的树脂模部构成,其中,上述布线基板是由载置器件的至少2个刚性基板部和连接上述刚性基板部之间且比上述刚性基板部柔软的软性基板部构成,在上述刚性基板部设置从厚度方向贯穿上述刚性基板部并嵌入上述极端子的贯穿孔,并在上述贯穿孔设置与上述刚性基板部的配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基本电气元件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