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站和无线资源分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为了确立与移动站的无线线路进行新的无线资源分配的基站以及无线资源分配方法。
背景技术
在采用CDMA(码分多址)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当从移动站有通信请求时,若基站能够为了与该移动站的通信可确保无线信道和硬资源(在每次呼叫中所分配的发送接收信号处理部分),就判断有通信请求时的无线资源使用量是否是不到分配用的阈值(预先设定的固定值),在该无线资源使用量不到分配用的阈值的场合,就进行新的无线资源的分配后确立与移动站的无线线路。
但是,由于基站在向移动站发送数据过程中要求高的发送功率,因此即使确立通信的移动站个数是固定的,无线资源使用量也会发生变动,并在进行上述那样的无线资源的分配的基站中将产生以下那样的问题。
例如,实际上,在与移动站的通信正在繁忙的状况下,也有时候向多个移动站的数据通信暂时减少后无线资源使用量变成不到分配用的阈值,这时,若有来自移动站的通信要求,就进行无线资源的分配,结果就会压制无线资源的容量。
另一方面,实际上,在与移动站的通信不怎么进行的状况下,也有时侯向多个移动站的数据发送暂时增加后无线资源使用量超过分配用的阈值,这时,若有来自移动站的通信请求,就不进行无线资源的分配,因此,不能有效地利用无线资源。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情况形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站以及无线资源分配方法,即,在移动通信系统中能够高效率地进行用于确立与移动站的无线线路的新的无线资源的分配。
为达到上述目的,涉及本发明的方案1的基站,根据来自移动站的通信要求确立与该移动站的无线线路,其特征在于,它具备以下设备:判断作为一定期间的无线资源使用量到达了第1阈值的时间范围的总和的总到达时间是否是在基准时间范围以外的到达时间判断设备;在总到达时间比基准时间范围的下限时间短的场合,增大对来自移动站的通信请求时的无线资源使用量的第2阈值,在总到达时间比基准时间范围的上限时间长的场合,减小第2阈值的增减设备;判断通信请求时的无线资源使用量是否是不到第2阈值的请求时使用量判断设备;以及在通信请求时的无线资源使用量不到第2阈值的场合,进行为确立与移动站的无线线路的新的无线资源分配的分配设备。
若依据该基站,在按照来自移动站的通信要求进行用于确立与该移动站的无线线路的新的无线资源分配时,通信请求时的无线资源使用量必需是不到第2阈值,但该第2阈值根据作为一定期间的无线资源使用量到达了第1阈值的时间的总和的总到达时间可以增减,以便在比基准时间范围的下限时间短的场合增大,在比基准时间范围的上限时间长的场合减小。因此,一定时间的无线资源使用量的变迁将作为无线资源使用量状况被掌握,这样的无线资源使用量状况必然会动态地反映在对于来自移动站的通信请求时的无线资源使用量的第2阈值上。因此,能够防止在与移动站的通信正在繁忙的状态下通过暂时减少无线资源使用量而进行的无线资源的分配,以及在与移动站的通信正在空闲的状态下暂时增加无线资源使用量但不进行无线资源的分配等,因此能高效率地进行为了确立与移动站的无线线路的新的无线资源的分配。
再者,上述基准时间范围意味着从下限时间到上限时间的规定的时间幅度,也包含从下限时间到上限时间的时间幅度为零的场合。
另外,在方案2中,增减设备最好在规定的范围内对第2阈值进行增减。由此,在与移动站的通信正在繁忙的状况或正在空闲状况继续的场合能够防止使第2阈值无限地增大或减小,并能将第2阈值收容在所希望的范围内。
在方案3中,增减设备最好当总到达时间在基准时间范围内的场合维持第2阈值。因此,当作为一定期间的无线资源使用量到达了第1阈值的时间的总和的总到达时间在基准时间范围内的场合,即在与移动站通信的混乱状况适当的场合能够不进行第2阈值的增减,以期达到使第2阈值稳定化。
但是,关于涉及上述方案1~3的基站的发明,若从无线资源分配方法的观点把握,就能记述如下。它们是根据与上述基站的发明相同的技术思想的发明,其解决手段也是根据与上述相同的思想的解决手段。
为达到上述目的,涉及本发明的方案4的无线资源分配方法,按照来自移动站的通信要求在确立与该移动站的无线线路的基站中被实行,其特征在于,它具备以下工序:判断作为一定期间的无线资源使用量到达第1阈值的时间总和的总到达时间是否在基准时间范围之外的到达时间判断工序;在总到达时间比基准时间范围的下限时间短的场合,增大对当来自移动站的通信请求时的无线资源使用量的第2阈值,在总到达时间比基准时间范围的上限时间长的场合,减小第2阈值的增减工序;判断通信请求时的无线资源使用量是否是不到第2阈值的请求时使用量判断工序;以及当在通信请求时的无线资源使用量不到第2阈值的场合,进行为确立与移动站的无线线路的新的无线资源的分配的分配工序。
另外,在方案5中,在增减工序中,最好在规定的范围内增减第2阈值。
而且,在方案6中,在增减工序中,最好当总到达时间在基准时间范围内的场合维持第2阈值。
【附图说明】
图1是移动通信系统的概念图。
图2是表示基站的构成的方框图。
图3是表示由基站的分配阈值增减部分进行的分配用的阈值的增减处理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存储在基站的无线资源信息表中的无线资源使用量的变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与附图一起详细说明关于本发明的合适的实施形态。还有,假定在本实施形态的移动通信系统中采用CDMA方式。
参照图1说明关于本实施形态的移动通信系统10的构成。图1是本实施形态的移动通信系统10的概念图。如图示那样,移动通信系统10被构成包含以下各部分:基站12;圈在基站12的网格14内并使用无线与基站进行通信的移动站16;以及通过有线与基站12连接,进行无线线路的线路连接控制等的基站12的管理的基站控制站18。此外,基站控制站18通过有线与主干网20连接。
以下,参照图2说明关于上述的基站12的构成。图2是表示基站12的构成的方框图。如图示那样,基站12具备发送接收部分22、信号处理部分24、无线资源信息表26、到达次数判断部分(到达时间判断设备)28、分配用的阈值增减部分(增减设备)30、请求时使用量判断部分(请求时使用量判断设备32以及无线资源分配部分(分配设备)34。
发送接收部分22进行来自移动站16的通信请求信号等的接收、以及向移动站16的数据信号等的发送。
信号处理部分24具有通过与基站控制站18的呼叫控制信号的发送接收而进行无线线路的设定、释放等管理的控制功能部分,以及进行与移动站的发送接收信号的调制解调等处理的发送接收信号处理部分等。发送接收信号处理部分是在每次呼叫中所分配的有限的硬资源。
无线资源信息表26存储着无线资源使用量的变迁。具体地说,每经过一定时间取出在该一定时间中的无线资源使用量的平均值,并将平均值作为平均无线资源使用量存储起来。
到达次数判断部分28在无线资源信息表26中将一定时间的规定倍数(此处例如是6倍)作为一定期间而选取,并在该一定期间内判断平均无线资源使用量到达作为预先设定的固定值的变更用的阈值(第1阈值)的次数是否属于0或1次、2~4次中的任何1次,或者是否属于5或6次中的任何1次。
分配用的阈值增减部分30在下限值和上限值之间的范围内对来自后述的移动站16的通信请求时的无线资源使用量的分配用的阈值(第2阈值)进行增减。
此处,参照图3中表示的流程图说明关于分配用的阈值增减部分30的分配用的阈值的增减处理。在步骤S302中,当在上述的一定期间平均无线资源使用量到达变更用的阈值的次数(以下称做“到达次数”)是2~4次中的任何1次的场合,转移到步骤S304,并且不进行分配用的阈值的增减,维持该分配用的阈值。另一方面,在步骤S302中当到达次数不是2~4次中的任何1次的场合,转移到步骤S306。
在步骤S306中,在到达次数是0或1次的场合,转移到步骤S308,并判断分配用的阈值是否是上限值。这时,若是上限值,就转移到步骤S304后维持分配用的阈值。另一方面,若不是上限值,就转移到步骤S310,并将分配用的阈值仅增加预先设定的规定部分。
另外,在步骤S306中当到达次数不是0或1次的场合(即,到达次数是5或6次的场合),转移到步骤S312,并判断分配用的阈值是否是下限值。这时,若是下限值,就转移到步骤S304后维持分配用的阈值。另一方面,若不是下限值,就转移到步骤S314,并将分配用的阈值仅增加预先设定的规定部分。
再返回到图2,请求时使用量判断部分32根据无线资源信息表26的信息,判断来自移动站16的通信请求时的无线资源使用量是否不到分配用的阈值。
若来自移动站16的通信请求时的无线资源使用量不到分配用的阈值,那么在由请求时使用量判断部分32判断的场合,无线资源分配部分34进行为确立与移动站16的无线线路的新的无线资源分配。
接着,参照图4说明关于基站12的动作。图4是表示存储在无线资源信息表26中的无线资源使用量的变迁的图。还有,在基站12中,按照来自移动站16的通信请求,在进行为确立与该移动站16的无线线路的新的无线资源的分配时,必需能确保无线信道和硬资源(在信号处理部分24中在每次呼叫时被分配的发送接收信号处理部分),但在本动作中假定两者一同能确保而进行说明。
在t1时刻,因为给在过去一定期间(如上述那样是算出了平均无线资源使用量的一定时间的6倍)内的变更用的阈值的到达次数是0次,所以分配用的阈值增减部分30将分配用的阈值只增加规定部分。从时刻t1起经过一定期间后在时刻t2,因为到达次数是5次,所以将分配用的阈值只减少规定部分,从时刻t2起经过一定期间后在时刻t3,因为到达次数是4次,所以维持分配用的阈值,从时刻t3起经过一定期间后在时刻t4,因为到达次数是6次,所以将分配用的阈值只减少规定部分。
从时刻t4起在经过一定期间之前的t5,如果从移动站16有通信请求,那么请求时使用量判断部分30就判断在t5的无线资源使用量是否不足分配用的阈值。如图示那样,由于在时刻t5的无线资源使用量超过分配用的阈值,因此无线资源分配部分34不进行为确立与移动站16的无线线路的新的无线资源的分配。在这种场合,基站12也可以将不可确立无线线路的意思通知移动站16。
接下来,从时刻t4起经过一定期间后在时刻t6,因为到达次数是5次,所以将分配用的阈值只减少规定部分。由于在时刻t6分配用的阈值已变成下限值,因此从时刻t6起经过一定期间后在时刻t7到达次数是6次,但分配用的阈值增减部分30不是减少而是维持分配用的阈值。从时刻t7起经过一定期间后在时刻t8,因为到达次数是3次,所以维持分配用的阈值,从时刻t8起经过一定期间后在时刻t9,因为到达次数是0次,所以将分配用的阈值只增加规定部分,从时刻t9起经过一定期间后在时刻t10,因为到达次数也是0次,所以将分配用的阈值只增加规定能够部分。
从时刻t10起在经过一定期间前的时刻t11,若从移动站16有通信请求,那么请求时使用量判断部分32就判断在时刻t11的无线资源使用量是否不到分配用的阈值。如图示那样,由于在时刻t11的无线资源使用量在分配用的阈值以下,因此无线资源分配部分34将进行为确立与移动站16的无线线路的新的无线资源的分配。由此,基站12能够确立与移动站6的无线线路。并且,从时刻10起经过一定期间后在时刻t12,因为到达此时是0次,所以将分配用的阈值只增加规定部分。
这样,若依据基站12,在按照来自移动站16的通信请求进行为确立与移动站16的无线线路的新的无线资源的分配时,通信请求时的无线资源使用量必需是不到分配用的阈值,但根据一定时间的平均无线资源使用量到达了变更用的阈值的一定期间的到达次数,在该分配用的阈值是0或1次的场合,该分配用的阈值将只增加规定部分,在该到达次数是5或6次的场合只减少规定部分。因此,将一定期间的无线资源使用量的变迁作为无线资源使用量状况被掌握,并且这样的无线资源使用量状况将动态地被反映在对来自移动站16的通信请求时的无线资源使用量的分配用的阈值中。
因此,在与移动站16的通信正在繁忙的状况下,在无线资源使用量暂时减少的场合(图4所示的时刻t5),若使用作为固定值的现有的分配用的阈值判断,那么就进行无线资源的分配,结果将会压制无线资源的容量,但如上述那样,在这样的场合能防止进行无线资源的分配。另外,在与移动站16的通信正在空闲的状态下,在无线资源使用量暂时增加的场合(图4所示的时刻t11),若使用作为固定值的现有的分配用的阈值判断,那么就不进行无线资源的分配,因而不能有效地利用无线资源,但如上述那样,在这样的场合,能防止无线资源的分配不被进行。因此,能够高效地进行为确立与移动站16的无线线路的新的无线资源的分配,进而能有效地利用无线资源。
另外,由于分配用的阈值增减部分30在下限值和上限值之间的范围内对分配用的阈值进行增减,因此当与移动站16的通信正在繁忙的状况或空闲的状况还在继续的场合,能够防止使分配用的阈值无限地增加或减少,并能将分配用的阈值收容在所希望的范围内。
而且,分配用的阈值增减部分30在到达次数是2~4的任何1次的场合,由于维持分配用的阈值,因此在与移动站16的通信的混乱状况是适当的场合,能够不进行分配用的阈值的增减,以期达到分配用的阈值的稳定化。
以上,详细地说明了关于本发明的合适的实施形态,但本发明也可以不受上述实施形态的限制。例如,在上述实施形态中,根据一定时间的平均无线资源使用量到达了变更用的阈值的一定期间的到达次数进行分配用的阈值的增减,但本发明也可以根据作为一定期间的无线资源使用量到达了变更用的阈值的时间的总和的总到达时间进行分配用的阈值的增减。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若依据本发明,在按照来自移动站的通信请求进行为确立与该移动站的无线线路的新的无线资源的分配时,必需使通信请求时的无线资源使用量不满第2阈值,但该第2阈值根据作为一定期间的无线资源使用量到达了第1阈值的时间的总和的总到达时间可以增减,以便在该总到达时间比基准时间范围的下限时间短的场合增大,在该总到达时间比基准时间范围的上限时间长的场合减小。因此,一定期间的无线资源使用量的变迁将作为无线资源使用量状况被掌握,这样的无线资源使用量状况结果会动态地反映在对来自移动站的通信请求时的无线资源使用量的第2阈值中。因此,能够防止不可在与移动站的通信正在繁忙的状况下通过暂时减少无线资源使用量的无线资源的分配,以及在与移动站的通信正在空闲的状况下通过暂时增加无线资源使用量的无线资源的分配等,并能高效地进行为确立与移动站的无线线路的新的无线资源的分配,即,能有效地利用无线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