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接线装置.pdf

上传人:r7 文档编号:1130191 上传时间:2018-04-01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453.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3119238.6

申请日:

2003.03.05

公开号:

CN1444319A

公开日:

2003.09.24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H02G 7/00申请日:20030305授权公告日:20100428终止日期:20140305|||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H02G 7/00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中部电力株式会社变更后权利人:中部电力株式会社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日本爱知县变更后权利人:日本爱知县变更事项:共同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旭科技株式会社 东京电力株式会社变更后权利人:旭科技TDM株式会社 东京电力株式会社登记生效日:20120426|||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H02G7/00

主分类号:

H02G7/00

申请人:

中部电力株式会社; 旭科技株式会社; 东京电力株式会社

发明人:

北畠慎也; 仓田贤一; 水谷收; 加藤享; 佐藤隆司; 松冈直树

地址:

日本爱知县

优先权:

2002.03.07 JP 2002-061428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戈泊;程伟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跨接线成形性好的跨接线装置,它可连接由上线和下线的多根导体构成的输电线,该上线和下线分别延伸设置在以输电铁塔为中心的左右两侧,该装置具有:支承装置,其上端支承在将所述输电线支承于所述输电线铁塔上的绝缘子装置的该输电线上,而下端则支承在支承与该输电线的上线相对应的跨接线的夹钳上;以及固定零件,其上端与支承和所述输电线的上线相对的跨接线的夹钳连接,而下端则与支承和该输电线的下线相对应的跨接线的夹钳连接。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跨接线装置,它可连接由上线和下线的多根导体构成的输 电线,该上线和下线分别延伸设置在以输电铁塔为中心的左右两侧, 其特征为,该装置具有: 支承装置,其上端支承在将所述输电线支承于所述输电线铁塔上 的绝缘子装置的该输电线上,而下端则支承在支承与该输电线的上线 相对应的跨接线的夹钳上;和 固定零件,其上端与支承和所述输电线的上线相对应的跨接线的 夹钳连接,而下端则与支承和该输电线的下线相对应的跨接线的夹钳 连接。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接线装置,其特征为,夹钳在与跨接线 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和水平方向上,可自由转动地设置在固定零件 上。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跨接线装置,其特征为,在安装于固 定零件上的支承装置的连接零件上,设置在将该固定零件连接在支承 装置上时使用的工具安装孔。

说明书


跨接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跨接线装置,特别是涉及可提高由多根导体构成的跨接线装置的跨接线成形性的跨接线装置。背景技术

    目前,跨接线装置是将跨接线支承装置设置在分别设于输电线铁塔的臂的左右两侧的耐拉绝缘子装置上,在该跨接线支承装置的下端,设置刚性的水平件,在该水平件上添加设置跨接线而构成的(例如,实开昭60-51725号公报等)。但由于使用这种水平件的跨接线装置尺寸很大,为了避免这点,提出利用两个跨接线支承装置的下部,只夹持位于跨接线中的上线的跨接线,而位于下线地跨接线,则用间隔套管吊起的跨接线装置。

    然而,上述现有的跨接线装置,由于支承装置的下端支承在跨接线的上线上,当跨接线装置摇动时,处在上线的跨接线的电线变形大,而位于下线的跨接线,由于通过间隔套管支承在位于上线的跨接线上,因此,要将跨接线的形状保持为规定的形状比较困难。另外,跨接线装置施工也有问题。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上述缺点而提出的,其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在跨接线装置摇动时,可以抑制所产生的跨接线的电线的变形,跨接线成形性好,而且容易施工的跨接线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跨接线装置的第一方面为:一种跨接线装置,它可连接由上线和下线的多根导体构成的输电线,该上线和下线分别延伸设置在以输电铁塔为中心的左右两侧,其特征为,该装置具有:支承装置,其上端支承在将所述输电线支承于所述输电线铁塔上的绝缘子装置的该输电线上,而下端则支承在支承与该输电线的上线相对应的跨接线的夹钳上;以及固定零件,其上端与支承和所述输电线的上线相对应的跨接线的夹钳连接,而下端则与支承和该输电线的下线相对应的跨接线的夹钳连接。

    本发明跨接线装置的第二方面的特征为,夹钳在与跨接线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和水平方向上,可自由转动地设置在固定零件上。

    本发明跨接线装置的第三方面的特征为,在安装于固定零件上的支承装置的连接零件上,设置在将该固定零件连接在支承装置上时使用的工具安装孔。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跨接线装置;图1(a)为以图中没有示出的输电线铁塔为中心的左半部分的正视图;图1(b)为图1(a)中的沿X-X轴线的放大截面图;图1(c)为图1(b)的右侧视图。

    图2(a)为从跨接线延伸方向看的夹钳的正视图;图2(b)为图2(a)的右侧视图。

    图3为表示跨接线装置的施工顺序的说明图。

    符号说明:L1~L4输电线;A臂;J1~J4跨接线;S间隔套管;1支承装置;2,4连接零件;3棚架(ラダ一)零件;10固定零件;10a上部片;10b下部片;10c连接片;20a~20d夹钳;30支承部;31盖;33a,33b孔;34a,34b支轴;35a,35b孔。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1表示一个实施方式的跨接线装置,图1(a)为以图中没有示出的输电线铁塔为中心的左半部的正视图,图1(b)为图1(a)中的沿X-X线所取的放大截面图,图1c为图1(b)的右侧视图。另外,以输电线铁塔为中心的右半部分,与图1(a)对称。

    图中,L1~L4为由4根导体组成的输电线。当从输电线的伸张方向看时,输电线L1~L4配置为分别位于正方形的顶点。在这些输电线中,输电线L1,L2为位于上端的上线,输电线L3,L4为位于下端的下线。

    这些输电线L1~L4,通过夹钳C1~C4,连接零件K1~K4,四根导体的双联拉伸用的固定轭铁Y,连接零件K0,双联绝缘子串B1,B2和连接零件K5,K6,分别与图中没有示出的输电线铁塔的臂A连接。

    图中J1~J4为跨接线。在跨接线J1~J4中,跨接线J1,J2分别与上线的输电线L1,L2对应,而余下的跨接线J3,J4分别与下线的输电线L3,L4对应。这些跨接线J1-J4也与输电线L1~L4同样,配置成位于正方形的项点位置(参见图1(b))。即:这些跨接线J1~J4,利用后述的四个悬垂型的夹钳20a~20d,和保持规定间隔而设置的的多个间隔套管S,S…定位在上述正方形的顶点位置上。间隔套管S由从跨接线J1~J4的伸张方向看时的形状为呈X形的整体的一个零件构成,在该X形的4个前端上,分别设有夹钳部。跨接线J1~J4分别固定在这些夹钳部上。

    支承装置1的一端(上端)与固定轭铁Y连接,另一端(下端)与固定零件10连接。支承装置1由设在固定轭铁Y上的多个连接零件2,2…,上端与连接零件2,2…最下面的连接零件2连接的棚架零件3,以及与棚架零件3的下端连接的多个连接零件4,4…构成。连接零件4,4…最下端的连接零件4,可自由转动地与固定零件10的挂钩部11连接。

    如图1(b),(c)所示,固定零件10具有用于支承上线的跨接线J1,J2用的上部片10a,用于支承下线的跨接线J3,J4用的下部片10b,和连接上部片10a和下部片10b的连接片10c。

    上部片10a具有将支承装置1的下部的I型连接零件4支承在中央上部的挂钩部11;还具有在以挂钩部11为中心,在左右两侧保持规定的等距离的凹形的夹钳支承部12a,12b。在与上部片10a的挂钩部11相对方向的下侧,设有向下的挂钩部11’,它可与I型连接片10c连接。

    下部片10b具有将连接片10c的下部支承在中央上部的挂钩部10b,还具有分别在以挂钩部10b’为中心的左右两侧,保持规定的等距离的凹形的夹钳支承部12c,12d。这些上部片10a,下部片10b和连接片10c的大小是这样决定的:应使利用分别设在各个夹钳支承部12a~12d上的悬垂型夹钳20a~20d固定的跨接线J1~J4的位置,位于规定的正方形的顶点。

    由于各个悬垂夹钳20a~20d为同一形状,以下,利用图2(a),(b)说明夹钳20a。在图1(b)中,夹钳20b,20d上,保持与夹钳20a,20c的对称关系地设置在夹钳支承部12b,12d上。

    图2(a)为从跨接线J1的伸张方向看的夹钳20a的正视图,图2(b)为图2(a)的右侧视图。夹钳20a具有支承部30和盖31。支承部30在装载跨接线J1的上表面上有凹形槽30a。盖31具有容纳载置在支承部30上的跨接线J1的上部的凹形槽31a,并与支承部30相对设置。支承部30和盖31用由一对夹紧跨接线J1的螺钉螺母构成的紧固件32a,32b固定。

    在支承部30的左右两侧,在与跨接线J1的伸张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分别设置在水平方向敞开的孔33a,33b。另外,在安放夹钳20a的夹钳支承部12a(参见图1(b))上,在与孔33a,33b相对的位置上,分别设置孔35a,35b,使支轴34a,34b插入该孔35a,35b中的夹钳20a可以相对于夹钳支承部12a自由转动。

    图3表示跨接线装置施工顺序的说明图。即:图3表示将支承装置1的棚架零件3安装在固定轭铁Y上(参见图1(a)),在将各个跨接线J1~J4安装在固定零件10上时,连接棚架零件3与固定零件10时的施工顺序。

    即:利用支承装置1支承跨接线J1~J4时,棚架零件3的上部,通过连接零件2,2…安装在固定轭铁Y上。连接零件4,4…的一部分安装在棚架零件3的下部。另一方面,跨接线J1~J4,通过夹钳20a~20d,安装在固定零件10上,同时,支承装置1余下的连接零件4,4…安装在固定零件10的挂钩部11上。在与挂钩部11最接近的连接零件4上设置安装孔4a,辅助零件5通过螺钉螺母5’安装在其上。

    其次,在设置于辅助零件5的前端的孔5a和棚架零件3之间,安装着由图3中的粗线所示的滑轮装置组成的工具,可以缩小棚架零件3的下端和固定零件10之间的间隔。当设置在棚架零件3的下端的连接零件4,和设在固定零件10上的连接零件4成为可连接的状态时,两个连接零件4,4连接起来。在连接以后,松开工具,用棚架零件3支承固定零件10。在固定零件10被棚架零件3支承后,即通过固定零件10,用支承装置1支承跨接线J1~J4以后,取出工具和辅助零件5,跨接线装置的施工完毕。另外,在构成跨接线装置的情况下,先用支承装置1支承上线(J1,J2)后,再支承下线(J3,J4)的施工顺序也可以。

    在上述结构的跨接线装置中,由于支承装置1的下部的跨接线J1~J4的支承,可以通过能将各个跨接线的位置定位在规定位置上的固定零件10,来支承上线(J1,J2)和下线(J3,J4),因此跨接线的成形性好。另外,因为各跨接线J1~J4可自由转动地支承,故即使跨接线装置摇动,也可有效地防止电线的变形。另外,跨接线装置容易施工也是一个特点。

    另外,在上述的例子中,作为多个导体构成的跨接线表示了四根导体的例子,也可是倒三角形的三根导线,垂直形的两根导体或6根导体等多根导体。另外,绝缘子串也可是1串,3串或4串等。

    根据本发明的跨接线装置,因为该装置具有:支承装置,其上端支承在将所述输电线支承于所述输电线铁塔上的绝缘子装置的该输电线上,而下端则支承在支承与该输电线的上线相对应的跨接线的夹钳上;以及固定零件,其上端与支承和所述输电线的上线相对应的跨接线的夹钳连接,而下端则与支承和该输电线的下线相对应的跨接线的夹钳连接,故跨接线成形性好。

    根据本发明的跨接线装置,因为夹钳在与跨接线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和水平方向上,可自由转动地设置在固定零件上,故即使跨接线装置摇动,也可以有效地防止电线变形。

    根据本发明的跨接线装置,因为在安装于固定零件上的支承装置的连接零件上,设置在将该固定零件连接在支承装置上时使用的工具安装孔,故跨接线装置的施工容易进行。

跨接线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跨接线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跨接线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跨接线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跨接线装置.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跨接线成形性好的跨接线装置,它可连接由上线和下线的多根导体构成的输电线,该上线和下线分别延伸设置在以输电铁塔为中心的左右两侧,该装置具有:支承装置,其上端支承在将所述输电线支承于所述输电线铁塔上的绝缘子装置的该输电线上,而下端则支承在支承与该输电线的上线相对应的跨接线的夹钳上;以及固定零件,其上端与支承和所述输电线的上线相对的跨接线的夹钳连接,而下端则与支承和该输电线的下线相对应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发电、变电或配电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