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玉米杂交种的制种方法.pdf

上传人:Y0****01 文档编号:1122890 上传时间:2018-04-01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69.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3143228.X

申请日:

2003.07.29

公开号:

CN1489897A

公开日:

2004.04.21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A01H 1/02申请日:20030729授权公告日:20050921终止日期:20130729|||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的备案合同备案号: 2008130000136让与人: 赵劲霖受让人: 石家庄蠡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发明名称: 一种玉米杂交种的制种方法申请日: 2003.7.29授权公告日: 2005.9.21许可种类: 独占许可备案日期: 2008.12.4合同履行期限: 2008.11.28至2018.11.28合同变更|||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A01H1/02

主分类号:

A01H1/02

申请人:

赵劲霖;

发明人:

赵劲霖

地址:

071401河北省蠡县李岗南2公里处蠡县玉米研究所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石家庄科诚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左燕生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玉米杂交种的制种方法,其方法如下:以自交系618为母本,以自交系811为父本,配制杂交种蠡玉6号。本产品具有高产、优质、多抗、保绿性好等优点,适合西南、西北、东北春播玉米区种植和华北、黄淮海玉米区麦陇套种或夏直播,特别适宜与豆类、薯类等矮杆作物间作。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玉米杂交种的制种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自交系618为母本,以 自交系811为父本,配制杂交种蠡玉6号。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杂交种的制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 交系618是以北美杂交种78575为基础,经与海南地方种琼崖黄杂交后,连 续自交分离8代选育而成。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杂交种的制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 交系811是以丹340改良系(136-87)的变异株,经连续自交三代分离选育, 从1000个株系中选留第811行株系而成。

说明书


一种玉米杂交种的制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玉米杂交种的制种方法,属于农作物杂种优势利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玉米是世界上杂种优势利用最早的作物,杂种优势的利用是获得玉米大面积增产的重要手段。目前,美国在玉米的科研与生产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从三十年代开始即进行玉米杂交育种工作,至1956年美国基本普及了玉米杂交种的种植生产。而1987年我国玉米杂交种的种植面积仅占到玉米生产总面积的80%。我国自1949年以来,玉米生产发展迅速,播种面积,单产、总产的增幅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目前已成为继美国之后的第二玉米生产大国。八十年代以来,我国从欧美玉米主产国引进了大批杂交种进行比较实验,迄今为止,尚未有品种在综合性状上符合我国生产推广应用的要求,其中有些品种在产量、抗倒伏性方面表现优异,但其抗病、抗逆性差、有的品种在抗性、抗绿性方面表现突出,但在丰产性方面明显不如国内现有的主推品种。所以经验告诉我们,玉米育种要有突破不能单靠引进外来种质,必须走外来种质与国内种质相结合的道路。而且由于目前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几个主要杂交种,大多具478血缘,抗病性较差,难有较大的突破;同时现有的大穗型品种,大多是株型高大,抗倒性差,生产应用有一定风险。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解决了大穗型品种抗倒性、能达到高产稳产的玉米杂交种的制种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玉米杂交种的制种方法,其方法如下:以自交系618为母本,以自交系811为父本,配制杂交种蠡玉6号。

    所述的自交系618是以北美杂交种78575为基础,经与海南地方种琼崖黄杂交后,连续自交分离8代选育而成;所述自交系811是以丹340改良系(136-87)的变异株,经连续自交三代分离选育,从1000个株系中选留第811行株系而成。

    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技术进步是:蠡玉6号经河北省农作物品质检测中心测定:粗蛋白质含量11.77%,粗脂肪含量5.14%,赖氨酸含量0.29%,粗淀粉含量68.33%。经河北省农科院植保所抗病性接种鉴定结果:该品种抗小斑病(MR)、大斑病(HR)、青枯病(HR)、黑粉病(HR)、穗腐病(HR)、矮花叶病(S)、弯孢菌叶斑病(MR)等多种主要病害,抗性明显优于对照掖单13号。本发明成果蠡玉6号历年区域试验或指定签定,比较试验结果:1998年,在甘肃省玉米新杂交种品比实验中,折合亩产1000.4公斤,比对照中单2号增产66.3%,居参试品种第三位。在1999年品比试验中,比对照平均增产15.51%,居参试品种第一位。1999年,湖南省杂交玉米区试中,各试点平均亩产448.8公斤,比对照品种掖单13号亩增产52.2公斤,增产13.2%,达极显著水平,居中熟组第一位。在1999年湖南省稻田春玉米新品种引种试验中,平均亩产482.0公斤,比对照品种掖单13号增产7.7%,1999年,湖南省新宁县杂交玉米区试中,平均亩产564.8公斤,比对照品种掖单13号增产16.53%。同年,在保靖县农业局玉米引种实验中亩产645.4公斤,比对照品种湘玉10号增产70.0%,居参试10个品种之首。2002年,涟源市农业局玉米新品种引进筛选试验,亩产682公斤,比对照掖单4号增产27.2%。1999年,在河北省春玉米预备试验中,平均亩产596.53公斤,比对照掖单13号增产11.17%,居12个参试品种第一位。2000年,河北省春玉米区试中,3个点增产,1个点减产,平均增产9.41%,差异极显著,在12个参试品种中,居第一位。2001年河北省春玉米区试结果:本品种蠡玉6号平均亩产720.7公斤,比对照农大108平均亩产681.4公斤,亩增产39.3公斤,平均比对照增产5.8%。增产点7个,在11个参试品种中居第5位。2001年河北省春玉米生产试验结果:本品种平均亩产765.1公斤,比对照农大108平均亩产684.9公斤,亩增产80.2公斤,平均比对照增产11.7%,增产点5个,减产点1个,居本试验第1位。1999年,在河南省南阳地区玉米区试中,南阳市种子管理站平均亩产538.3公斤,比豫玉22号增产8.4%。2000年在河南省洛阳夏玉米新品种展示试验中,亩产729.8公斤,比对照郑单14号亩增产157.84公斤,增产27.6%。1999年在四川省广安区玉米新品种比试中,亩产553公斤,比对照1成单14号增产39%,比对照2川单13号增产18.7%,居参试品种之首。1998年在中国农科院贵州铜仁地区农科所点生产试验中,亩产为741.0公斤,位于第一位,比对照掖单13号增产77.7%。在1999年河北省引育中心大田示范试验中,亩产量居试验第二位,比冀丰58号增产12.2%。1999年在湖南省凤凰县新品种栽培示范中,亩产706公斤,比对照湘玉10号增产18.1%。1999年在平坝县新品种栽培示范中,蠡玉6号平均单产595.2公斤,增产11.5%。1999年在甘肃省张掖她区新品种生产示范中,亩产728.2公斤,比对照中单2号增产32.4%。2000年在甘肃省陇南地区新品种示范中,三试点平均亩产806.8公斤,比对照中单2号增产22.4%。在镇远农技站1999-2000年,本产品蠡玉6号试验示范总结中显示,平均亩产量523.7公斤,最高亩产量达568.0公斤,比农大108亩增产24.1公斤,增产4.8%,比川单平均亩产增产56.3公斤,增产率12.5%。2000年在江口县高产示范中,加权平均单产305.93公斤,比1999年亩净增产56.93公斤。在2000年开阳县高产示范中,加权平均单产694.65公斤,比该地区推广的安单136相比,亩增产163公斤,增产30.66%。本品种以其自身丰富的遗传基础和突出的杂种优势,解决了大穗型品种地抗倒性问题,同时两个亲本均与478无亲缘关系。其推广应用有利于改变生产上杂交种遗传基础单一化的状况,能抵御多种病害优势生理小种的侵染达到高产、稳产之目的。所以该品种从2000-2002年先后通过了湖南省、贵州省、甘肃省、河北省、河南省、陕西省、四川省、广西自治区、重庆市等9省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2001年又通过国家的审定。并且在2000-2003年中仅四年的时间,本产品蠡玉6号积推广面积已突破800万亩,预计到2005年累积推广面积超过2千万亩,可创社会效益6亿元,本产品适合西南、西北、东北春播玉米区种植和华北、黄淮海玉米区麦陇套种或夏直播,特别适宜与豆类、薯类等矮杆作物间作,麦后直播力争在6月10日之前播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选育系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发明以自交系618为母本,以自交系811为父本,配制杂交种蠡玉6号。亲本自交系618是以北美杂交种78575为基础材料,经与海南地方琼崖黄杂交后生成杂交一代F1,再连续自交分离多代稳定成系,其主要表现为:幼苗期叶鞘紫红色,叶片呈紫晕色,前期长势较弱,生长速度较慢,七叶一心以后生长速度逐渐加快,植株由弱转强。茎杆坚韧,富有弹性,株型半紧凑,叶片直立半上举,株高170厘米左右,穗位80厘米,雄花分枝8-14个,花粉量中等,雌穗花丝粉红色,雌雄协调,果穗筒型,穗长16厘米左右,穗行数12-16行,穗轴红色,粒型半硬粒,粒色深黄,光泽度好、角质硬、品质优、千粒重高,抗旱、抗病,后期保绿性好,一般配合力高。生育期春播125天左右,夏播103天左右,栽培密度4000-4500株/亩。811自交系是以引进系136-87(丹340改良系)的变异株,经连续自交分离选育而成,从一千个株系中选留了第811行株系,定名为811。其主要表现是:株高180厘米,穗位高80厘米,全株19-21片叶,幼苗叶片绿色,苗势健壮,成株株型半紧凑,叶片宽大半上举,茎杆粗壮有韧性,雌穗发达,花粉量大,花药黄色护颖绿色,雌穗丝状柱头绿色,自身雌雄稍不协调,较抗大、小斑病、中感眼斑病;果穗粗筒型,穗长18-19厘米,穗粗5厘米,穗行数14-16行,行粒数30粒左右,白轴、黄粒、浅马齿型、品质优、千粒重较高,出籽粒80%左右,生育期春播128天左右,夏播105天左右,种植密度4000株/亩左右;将自选的高产,优质、抗病、高配合力的自交系618和产量高,抗性好、优质、粗穗的自改良系811杂交;育成了高产、优质、多抗、保绿性好的大穗型玉米杂交种蠡玉6号。该品种蠡玉6号属高产、多抗、大穗、大粒、中晚熟型品种,株高260厘米,穗位高108厘米,全株19-21片叶,穗上叶6-7片,株型半紧凑,果穗简型,结实性好,穗长21-26厘米,穗粗5.5-6厘米,穗行数15-18行,行粒数36-46粒,穗轴红色,黄粒半马齿。生育期春播127天,夏播104天,叶片持绿期长,活杆绿叶成熟,籽粒品质优良。其栽培技术要点:因该品种叶片比较宽厚,果穗属粗长大稳、大粒型,所以要充分发挥其穗大、粒大、单株产量高的优势,严格控制密度,中等肥力以上2500株/亩左右,高水肥地2800株/亩左右为宜。最好采用宽窄行种植方式,追肥要前轻、中重、后补为原则,喇叭口期用药剂拌颗粒剂捏心,防治玉米螟。

一种玉米杂交种的制种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玉米杂交种的制种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玉米杂交种的制种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玉米杂交种的制种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玉米杂交种的制种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玉米杂交种的制种方法,其方法如下:以自交系618为母本,以自交系811为父本,配制杂交种蠡玉6号。本产品具有高产、优质、多抗、保绿性好等优点,适合西南、西北、东北春播玉米区种植和华北、黄淮海玉米区麦陇套种或夏直播,特别适宜与豆类、薯类等矮杆作物间作。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