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铜和安装有该分铜的振动马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振动马达,特别涉及一种固定于振动马达回转轴上的分铜以及安装这种分铜的振动马达。
背景技术
日本专利第2518781号公开了一种振动马达中使用的分铜。如图18所示,该分铜101上表面形成有可插入回转轴105的沟槽103,沟槽上部隆起形成两个互相面对的凸起107,两个凸起107的内侧面107a为垂直面,外侧面107b为锥形面。为了将分铜101固定在回转轴105上,应将配套的成型模具安置在锥形面上并使凸起107面向回转轴105进行铆合。
但是,当上述分铜的凸起107面向回转轴进行铆合时,常常在凸起107的基部107c上产龟裂现象(图中用K表示)。这是因为凸起107的厚度不够均匀,导致凸起107铆和时地形变较大,应力就容易集中在凸起107的基部107c上,从而引起龟裂。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分铜,其在与回转轴铆合时不会在其凸起处产生损伤。
在按照本发明的分铜中,分铜上表面开设可插入回转轴的沟槽,沟槽两侧设置有互相对峙并且厚度均匀的凸起,所述凸起的内侧面和外侧面沿着插进沟槽的回转轴的外周面弯曲成圆弧状并且互相对峙的凸起的顶端之间的间距小于插进沟槽的回转轴的直径。
由于沟槽两侧凸起的厚度比较均匀,因此在铆合时,施加在凸起上的作用力比较均衡。又因为凸起内侧面和外侧面沿回转轴外周面弯曲成圆弧状,所以铆合时凸起的形变量较小,应力很难集中在凸起的基部,防止基部产生龟裂,从而避免铆合时凸起的损伤。另外,由于凸起顶部之间的间距小于回转轴直径,所以凸起内侧面与回转轴外周面之间的距离就变短,从而减少了凸起上的铆合量。
在上述分铜中,沟槽底部由多个连续的平坦面构成。由于沟槽底部由多个平坦面构成,所以铆合后回转轴的外周面将压接在沟槽底部的多个平坦面上,即使不采用粘接材料也可将分铜牢固地固定于回转轴上,从而降低制造成本。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牢固的振动马达。该振动马达包含:
上述结构的分铜;以及
固定于所述分铜沟槽内的回转轴。
【附图说明】
图1为按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分铜的剖面示意图,其中图1(a)表示已经插入回转轴但未铆合的分铜,而图1b表示凸起处已经铆合后的分铜。
图2为图1所示的分铜插入回转轴时的立体图。
图3为图2所示分铜的俯视图。
图4为图2所示分铜的侧视图。
图5为图2所示分铜的正视图。
图6为图2所示分铜的后视图。
图7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分铜插入回转轴时的立体图。
图8为图7所示分铜的俯视图。
图9为图7所示分铜的侧视图。
图10为图7所示分铜的正视图。
图11为图7所示分铜的后视图。
图12是按照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分铜插入回转轴时的立体图。
图13为图12所示分铜的俯视图。
图14为图12所示分铜的侧视图。
图15为图12所示分铜的正视图。
图16为图12所示分铜的后视图。
图17是按照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分铜插入回转轴时的立体图。
图18为现有技术的分铜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借助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2所示,分铜1被固定在振动马达3的回转轴5上,因此随着回转轴5的转动而产生振动。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和6所示,如沿振动马达3的回转轴5的轴线方向(水平方向)看,分铜1略呈半圆形状。
如图1a所示,分铜1上表面开设可插入回转轴5的沟槽7,该沟槽7两侧分别设有凸起9,凸起9从基部9d至顶端9a之间部分的厚度比较均匀并且沿振动马达3的回转轴5插入时的水平方向设置。凸起9的两部分互相对峙,其内侧面9b和外侧面9c沿着回转轴5的外周面5a弯曲成圆弧状。在本实施例中,凸起9的内侧面9b及外侧面9C与回转轴5的外周面5a具有相同的弧度。当回转轴5插入沟槽7时,将在凸起9的内侧面9b与回转轴5的外周面5a之间预留有设定间隙S,所以当回转轴5插进沟槽7时不会感到局促。又因为凸起9的顶端部9a之间的间距H小于回转轴5的直径,所以无法从沟槽7的开口处(即凸起9的顶部9a之间)插入回转轴5而只能沿水平方向插入回转轴5。
在本实施例中,沟槽底部11由与回转5的外侧面相切的2个平坦面11a和11b构成,剖面形状略呈V字型。当回转轴5下压时,沟槽7与回转轴5外周面相接触的部分A、B吸收回转轴5的下压力,并且平坦面11a和11b防止了回转轴5的弯曲。
以下描述将分铜1固定于回转轴5上的过程。首先,如图1a及图2所示,将振动马达3的回转轴5插进沟槽7,随后,再将左右凸起9向回转轴5的方向铆合。
本实施例中,凸起9的厚度比较均匀,因此铆合凸起9时可向其整体施加较均匀的力,从而防止局部应力的产生。又由于凸起9的内侧面9b和外侧面9c沿回转轴5的外周面5a弯曲成圆弧状,所以在铆合时,凸起9上不必要的形变量将相应减少。这样,凸起9基部9d上的应力也很难集中,因而基部9d上难以发生龟裂现象,从而防止了凸起9的损伤。
由于凸起9的内侧面9b和外侧面9c呈圆弧状并且顶端9a之间的间距小于回转轴5的直径R,所以凸起9的内侧面9b与回转轴5的外周面5a之间的距离变小(即间隙S变窄),从而减少凸起9上的铆合量。
如图1b所示,当凸起9铆合在回转轴5上后,如图1b所示,回转轴5的外周面5a被按压在凸起9的内侧面9b上,同时,沟槽底部11的平坦面11a和11b的区域A、B将回转轴5顶住。由于沟槽底部11由两个平坦面11a和11b构成,所以将凸起9与回转轴5铆合时,回转轴5的外周面5a压接在其与平坦面11a和11b相接触的2个接触点A、B上,所以即使不采用粘接剂,也可以将分铜1牢牢固定于回转轴5上,从而降低制造成本。
以下借助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其它较佳实施例。在下列描述中,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或相似的部分采用同一标号表示并且省略描述。
图7~11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其与第一实施例基本上相同,唯一的差别在于,如图7~9所示,沟槽7未贯穿整个分铜1的上表面而是延伸至分铜1上表面中央处即行中止。但是其实现的技术效果与第一实施例是相同的。
图12~16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其与第一实施例基本上相同,唯一的差别在于,如图12~14所示,沟槽7不仅延伸至分铜1的上表面中央处即行中止,而且沟槽7上方的凸起9沿沟槽方向分为几段。第三实施例除了能获得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技术效果以外,而且还因凸起9在轴线方向上的分段而减轻了分铜1重量,从而提高振动马达3的振动效率。
在第四实施例中,与第一实施例不同,如图17所示,沟槽7的沟槽底部11由与回转轴5外周面5a相接触的3个平坦面11c、1d和11e构成。但是第四实施例的技术效果与第一实施例相同。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几个实施例,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还可作各种改动。例如,分铜1的形状并不限于半圆形状,也可做成扇形状等。还有,在上述实施例中,虽然设定了2个或3个平坦面,但也可以设定4个以上的平坦面。
上述实施例中分铜1的材质并无特别限定,但一般采用比重较大、伸展性较好的材料。比较好的是采用W-Ni-Fe\W-Ni-Cu\W-Mo-Ni-Fe等系列的钨合金。
上述实施例的分铜固定在回转轴上构成完整的振动马达,这种振动马达具有结构牢固、制造成本低等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