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远程电子听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远程电子听诊系统,尤其是一种通过无线局域网络和ADSL宽带网络传输方式实现医疗信息的广域网安全传输的远程电子听诊系统。
背景技术
普通听诊器利用空气传播声音的原理,将听诊头的声音直接传入耳中,已经广泛使用于医院中。但是,通过这种普通听诊器所能获得的声音信号,如病人的心跳声,往往偏小且不清晰,使得医生听诊的效果不佳,因而可能导致诊断不准确,延误病人病情的诊治。
目前市场上已有一些电子听诊器的产品,可以将信号进行放大,如中国专利第94220417号揭示了一种电子集成放大听诊器。它由听头、软管、金属三通管、弹性钢片、空心金属管组成,在听头与软管间设有一集成放大电路和一个接头,听头和软管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具有小巧、灵活、方便的优点,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原有听诊器声音过小的缺点,但是其采用的传音结构比较简单,如果听头和软管之间的螺纹没有连接好,就会使放大电路的输入信号失真甚至丢失,使得传音的准确度难以保证,相应的确症度就会被大打折扣。
第01225353号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增量听诊器,该听诊器的导音管上装有增音盒,该增音盒内装有三通,该三通的下管和上部两侧管分别与连接下部听头和上部两耳塞的导音管联通,增音盒底部装有音量放大器电子线路板,扬声器安装在听头内,扬声器密封在三通下管上口,三者通过导线构成电连接。这种听诊器可以避免前述现有技术中放大电路输入信号丢失情况的发生。
美国专利第6,396,931号提供了另一种电子听诊器,它在其内设的记忆磁盘上预先录制了正常心跳或者脉搏的声音和图像信号,这样,当医生使用这种电子听诊器给病人听诊时,就可以将病人的心跳或脉搏与正常地心跳或脉搏进行比较,从而使医生能够更正确、迅速地判断病人是否患病、病患原因为何等情况。
但是,上述现有技术的电子听诊器都只适合医生和病人面对面听诊的情况,如果病人所患病症具有传染性,那么与之接触过的医护人员就很可能被传染。特别是目前严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已经一定程度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工作、甚至社会的经济发展,而且还尚未完全得到根除。因其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为了有效控制病情的扩展,各地实施了特殊的隔离诊断措施。由于病人分布在各地,每天,专家医生们为了给患者们做诊断奔波于各医院,各病区之间,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在病人旁为他们听诊,了解他们的各项医学指标。为了尽量避免医疗专家们遭受SARS感染的可能,同时尽可能地减少他们在交通和来往奔波上的时间,而使更多的患者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治,进行远程会诊就成为当务之急。
第6,540,673号美国专利提供了一种远程诊断系统,其包括手套件和一个与该手套件相互连接的界面单元。该手套件戴在病人的手上,其上设有各种传感器可以获得病人的脉搏、体温、心跳等生理信息,并通过手套件袖口处的电接插件及其上的电线将信号传到界面单元,界面单元可通过电话线或者卫星通讯与一个远程控制中心进行信息通讯,从而得以实现远程会诊。
此远程听诊系统需要病人戴上其特制的手套件,并且手套件必须通过联机的方式方能将病人的生理参数信息传给界面单元,若诊断时病人病情已经很严重面行动不便时,则还需要有专门的医护人员在旁边帮助才行,因此使用起来不甚方便。而且,必须得用其配套使用的手套件,使得其应用范围受到限制,使用成本也会相应提高。另外,这个系统无法让病人与位于远程的医生进行实时的对话,医生仅能通过手套件上的传感器采集到的病人生理信息,难以保证其诊断的准确性,从而可能会延误对病人进行及时、正确的治疗。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采用普通听诊器的远程电子听诊系统,其通过无线局域网和宽带网能与远程的专家会诊系统提供实时通讯,从而能够准确、迅速地对病人进行会诊,确保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并可使病人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
本发明的技术要点是:提供一种远程电子听诊系统,包括:临床听诊系统;通信服务器,与临床听诊系统互连以进行信息交换;无线局域网(WLAN),用于传输通信转发服务器传送的信号;和远端系统,其通过国际互联网与无线局域网进行信息通讯,以获得临床听诊系统采集到的病人的生理参数及其变化信息。
该临床听诊系统包括普通听诊器和对普通听诊器采集到的声音信号进行放大及滤波等处理的信号处理装置。
该听诊器包括一对听耳、三通接头、连接听耳和三通接头的导管、听头、及连接三通接头和听头的导音管,该听头内设一拾音器,该拾音器通过导线与上述信号处理装置连接。
该拾音器可以是直接放置于听头内,也可以通过粘着或其它方式固定设置于听头的内壁上。
上述连接拾音器和信号处理装置的导线穿出听头,即伸入导音管,并自导音管与三通接头连接处伸出,并连接至信号处理装置。
由听诊器采集的信号经由信号处理装置处理后,由视音频压缩板卡line in输入至通信服务器。输入的信号在该视音频压缩板卡经过16Khz采样、A/D转换、数字编码、以G.722语音压缩标准进行数字压缩,以音频流的方式送入通信服务器的无线网卡。
无线局域网设有相互连接的无线AP和宽带上网调制解调器;该宽带上网调制解调器为ADSL Modem。
通信转发服务器通过无线上网卡将数据送入无线局域网,并经由无线AP和宽带上网调制解调器,通过国际互联网与远程系统连接。通信服务器定时接收自临床听诊系统传送来的信号,经过A/D转换、数字采样、打包后,通过国际互联网转发到远端系统。
所述远端系统通过其网卡与国际互联网连接;该远端系统还包括音响设备,远端系统接收自通信转发服务器传来的数据信号,经过软件还原处理,由其内设的声卡将临床听诊系统采集到的声音信号输出至所述音响设备。
该远端系统可以是一个同时具有连接控制、系统控制、心电血氧波形的显示等功能的中央监护系统。
本发明首先通过临床听诊系统将普通电子听诊器采集到的声音信号数字化,再结合远程视频会议系统的声音传输,根据电子听诊器的频域要求,作一定的滤波、整形处理后,藉由国际互联网实现远程电子听诊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远程电子听诊系统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远程电子听诊系统临床听诊系统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听诊器的局部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通信服务器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远端系统接收信号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一种远程电子听诊系统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阅图1,本发明远程电子听诊系统包括:临床听诊系统、通信服务器2、无线局域网(WLAN)和远端系统3。其中,通信服务器2与临床听诊系统互连以进行信息交换的;该无线局域网用于传输通信服务器2传送的信号;该远端系统3通过国际互联网与无线局域网进行信息通讯,获得临床听诊系统采集到的病人的生理参数及其变化信息。
该临床听诊系统包括普通电子听诊器1和对普通听诊器1采集到的声音信号进行放大、滤波和整形等处理的信号处理装置10(图2)。
如图2及图3所示,该听诊器1包括一对听耳15、三通接头13、连接听耳15和三通接头13的导管14、听头11、及连接三通接头13和听头11的导音管12。该听头11内设一拾音器16,该拾音器16通过导线17与上述信号处理装置10连接。
该拾音器16可以是直接放置于听头11内,也可以通过粘着或其它方式固定设置于听头11的内壁上。
上述连接拾音器16和信号处理装置10的导线17穿出听头11,即伸入导音管12,并自导音管12与三通接头13连接处伸出,并连接至信号处理装置10。
由听诊器1采集的信号经由信号处理装置10处理后,由视音频压缩板卡21 line in输入至通信服务器2。输入的信号在该视音频压缩板卡21经过16Khz采样、A/D转换、数字编码、及G722语音压缩标准进行数字压缩,再以音频流的方式送入通信服务器2的无线网卡20。
无线局域网设有相互连接的无线AP 22和宽带上网调制解调器24;该宽带上网调制解调器24实际可采用宽带ADSL Modem。
通信转发服务器2通过无线上网卡20将经处理的信号数据送入无线局域网,并经由无线AP 22和宽带上网调制解调器24,通过国际互联网传输给远端系统3。通信服务器2定时接收自临床听诊系统传送来的信号,进行A/D转换、数字采样、打包后,通过国际互联网转发到远端系统3。通信服务器2将经信号处理装置10放大、滤波处理后的信号,进行声音采样、压缩后由LAN转发。
相应的软件功能是这样实现(图4):通过MP4_ClientSetNetPort设置用户接口IP;通过MP4_Client_StartUp进行客户端初始化;通过MP4_ClientStart启动客户端;及通过Mp4_ClientAudioStart启动客户端音频。
所述远端系统3通过其网卡30与国际互联网连接;该远端系统3还包括音响设备34,远端系统3接收自通信转发服务器2传来的数据信号,经过相关软件还原处理,由其内设的声卡(未图示)将临床听诊系统采集到的声音信号输出至所述音响设备34。
该远端系统3可以是一个同时具有连接控制、系统控制、心电血氧波形的显示等功能的中央监护系统。
所述中央监护系统首先对自通信服务器2传送来的数据进行数据译码,再进行声音回放。其工作流程大致为:设置信号流类型,包括视频流和声频流(采用ChannelHandle[i],STREAM_TYPE_AVSYNC);并启动服务器(MP4_ServerStart)。
本发明首先通过临床听诊系统将普通电子听诊器1采集到的声音信号数字化,再结合远程视频会议系统的声音传输,根据电子听诊器的频域要求,作一定的滤波、整形处理后,藉由国际互联网实现远程电子听诊的功能。
本发明的远程电子听诊系统仅采用普通听诊器并对之进行简单的修改,其通过无线局域网和宽带网能与远程的专家会诊系统提供实时通讯,从而能够准确、迅速地对病人进行会诊,确保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并可使病人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