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防电磁波干扰的电缆组装方法及其结构.pdf

上传人:r7 文档编号:1120930 上传时间:2018-04-01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468.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2144005.0

申请日:

2002.09.29

公开号:

CN1486130A

公开日:

2004.03.31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H05K 7/00申请日:20020929授权公告日:20060315终止日期:20160929|||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H05K7/00; H05K7/02; H05K9/00

主分类号:

H05K7/00; H05K7/02; H05K9/00

申请人:

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陈正哲

地址:

台湾省桃园县龟山乡文化二路18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任永武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具有防电磁波干扰的电缆组装方法及其结构。此电缆结构包含电缆线、接地线与金属固定环。电缆线可用来连接笔记本电脑的液晶显示器与主机,接地线剥离部分外部绝缘层,并露出金属导线的接触位置,且接触位置对应于笔记本电脑中的导体材料固定夹的相对应位置。而金属固定环,则将电缆线与接地线的接触位置牢牢扣紧,使接地线与金属固定环导通,更使电磁干扰杂讯能传导至笔记本电脑的接地线路,并提高组装时的效率。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具有防电磁波干扰的电缆组装方法,使用于一电器装置,其特征 在于,该方法包含: 连接用来固定该电缆的导体材料固定夹与该电器装置的接地线路; 剥除该电缆的一接地线上的部分绝缘层,使该接地线于至少一曝露位置 将内部的金属导线裸露出来,其中该曝露位置是根据该导体材料固定夹相对 应的位置来确定; 使用金属固定环将该位置的金属导线与该电缆的一电缆线固定在一起; 以及 将该电缆顺着该导体材料固定夹压下,使该电缆固定于该导体材料固定 夹,并使该金属导线与该电器装置接地线路相连接。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缆是用来连接该电器 装置内的多个元件。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缆是用来在该元件之 间传输电源与信号。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导线与该电器装置 的接地线路相连接后,具有将电磁干扰杂讯传导至该电器装置的接地线路。
5: 一种具有防电磁波干扰的电缆结构,使用于一电器装置,且以导体材料 固定夹固定于该电器装置的固定板,该导体材料固定夹与该电器装置的接地 线路相连接,其特征在于,该电缆结构包含: 一电缆线,连接该电器装置内的多个元件; 一接地线,具有至少一个接触位置被剥离外部绝缘层并露出金属导线, 其中,该接触位置对应于该导体材料固定夹的位置;以及 至少一金属固定环,将该电缆线与该接地线的该接触位置扣紧,使该接 触位置与该金属固定环导通。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体材料固定夹包 含金属固定夹。
7: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缆是用来在该元 件之间传输电源与信号。
8: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导线与该电器 装置的接地线路相连接后,具有将电磁干扰杂讯传导至该电器装置的接地线 路。
9: 一种具有防电磁波干扰的液晶显示器电缆组装方法,使用于一笔记本电 脑,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含: 连接用来固定该液晶显示器电缆的导体材料固定夹与该笔记本电脑接地 线路; 剥除该液晶显示器电缆的一接地线上的部分绝缘层,使该接地线的金属 导线于至少一个曝露位置裸露出来,其中,该曝露位置是根据该导体材料固 定夹相对应的位置来确定; 使用金属固定环,将该位置的金属导线与该液晶显示器电缆的一电缆线 固定在一起;以及 将该液晶显示器电缆顺着该导体材料固定夹压下,使该液晶显示器电缆 固定于该导体材料固定夹,并使该金属导线与该笔记本电脑接地线路相连接。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晶显示器电缆是用 来连接该笔记本电脑的液晶显示器与该笔记本电脑的主机。
11: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晶显示器电缆是用 来在该液晶显示器与该主机之间传输电源与信号。
12: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导线与该笔记本 电脑接地线路相连接后,具有将电磁干扰杂讯传导至该笔记本电脑接地线路。
13: 一种具有防电磁波干扰的液晶显示器电缆结构,使用于一笔记本电脑, 且以导体材料固定夹固定于该笔记本电脑的固定板,该导体材料固定夹与该 笔记本电脑接地线路相连接,其特征在于,该液晶显示器电缆结构包含: 一电缆线,连接该笔记本电脑的液晶显示器与主机; 一接地线,具有至少一个接触位置被剥离外部绝缘层并露出金属导线, 其中,该接触位置对应于该导体材料固定夹的位置;以及 至少一金属固定环,将该电缆线与该接地线的该接触位置扣紧,使该接 触位置与该金属固定环导通。
14: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液晶显示器电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体 材料固定夹包含金属固定夹。
15: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液晶显示器电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晶 显示器电缆是用来在该液晶显示器与该主机之间传输电源与信号。
16: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液晶显示器电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 导线与该笔记本电脑接地线路相连接后,具有将电磁干扰杂讯传导至该笔记 本电脑接地线路。

说明书


具有防电磁波干扰的电缆组装方法及其结构

    (1)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一种具有防电磁波干扰的电缆组装方法及其结构,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具有防电磁波干扰的液晶显示器电缆组装方法及其结构。

    (2)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社会不断的创新与发展,电脑的制造技术亦有长足的进步,尤其是携带方便且轻便短小的笔记本电脑,近年来更受到极大的注意与重视。然而随着笔记本电脑的体积不断的缩小,在制造其各类元件时除了朝着增加操作速度的目标前进外,在兼顾较小的外观尺寸,也同时希望有较大的液晶显示器(LiquidCrystal Display;LCD)的显示面积。

    一般而言,在电脑主机与液晶显示器之间,需要一条用以传输电源与信号的液晶显示器电缆。由于此液晶显示器电缆,连接于主机与LCD之间,因此,电脑主机上的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杂讯与LCD的EMI杂讯均可通过此电缆向外辐射。为了消除多余的电磁波所产生的电磁干扰以免影响电脑的正常运作与显示器显示的品质,在机构设计上必须使用电波遮蔽物(Shielding)的方式加以遮蔽,同时在此电缆线的一端,也必须包含有接地的设计。

    参考图1,如图中所示为习知地液晶显示器电缆与接地线的设计示意图。传统上,液晶显示器电缆100包含一电缆线130与一接地线120。电缆线130连接液晶显示器与主机,是用来传送电源与信号用。接地线120是用来将EMI杂讯传输至电脑主机的接地线路中,以消除EMI杂讯的干扰。液晶显示器电缆100的接地方式,一般而言,使用一接地端子110,在接地线120的尾端,使用钳紧的方式将接地端子110固定于接地线120的金属导线上。

    参见图2,是为习知的液晶显示器电缆与接地线的安装方式的示意图。如图中所示,金属固定板210上,已安装数个固定夹220,而此固定夹220是用来固定液晶显示器电缆100上的电缆线130,而接地线120则由接地线固定螺栓230直接锁附在金属固定板210上。此时,金属固定板210是直接与电脑主机的接地线路连接。因此由接地线120所传送的EMI杂讯,将直接传送至主机的接地线路上。

    虽然,将液晶显示器电缆100连接主机的接地线路以后,EMI已能规格符合要求。但是,由于在接地线120的尾端安装一接地端子110,当欲组装电脑时,必须使用接地线固定螺栓230,将接地端子110固定于金属固定板210上。一方面增加了组立的工时,且维修时亦需反复拆装此接地线固定螺栓230,增加维修所需工时。且拆装的过程中,并不易区分同时拆下的螺栓,易造成混淆。尤其在电脑使用过程中,若因为接地端子110与接地线120松脱时,有可能使接地线接触电脑主机中的电路板,而造成短路或其他的问题。总之,传统的液晶显示器电缆在组装时,必须使用接地线固定螺栓,将接地端子固定。这不仅增加组立的困难,且增加维修所需工时,更易造成混淆。尤其在电脑使用过程中,若因接地线松脱时,有可能造成接地线接触电脑主机中的电子零件,造成短路或其他的问题。

    因此,如何有效的将液晶显示器电缆与主机的接地线路相连接,且简化组立以减少组立工时,更有效的防止接地端子与接地线的松脱,为笔记本电脑制造厂商所共同的目标。

    (3)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防电磁干扰的电缆组装方法及其结构,以使笔记本电脑组立容易,更减少维修时的困扰并可减少使用时的短路危险。

    根据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具有防电磁波干扰的电缆组装方法,使用于笔记本电脑的组立中,此液晶显示器电缆组装方法包含下列步骤:先连接用来固定液晶显示器电缆的导体材料固定夹与笔记本电脑接地线路;剥除液晶显示器电缆的接地线上的部分绝缘层,使接地线的金属导线露出至少一个位置,且这些位置,是依据上述的导体材料固定夹所固定的相对应位置来确定;再使用金属固定环,将金属导线的露出位置与电缆线固定在一起;最后,将液晶显示器电缆顺着导体材料固定夹压下,由这些导体材料固定夹将其固定,并使接地线与笔记本电脑接地线路相连接。

    上述的导体材料固定夹包含金属固定夹,而液晶显示器电缆是用来连接笔记本电脑的液晶显示器与笔记本电脑的主机,且用来传输电源与信号,使利用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电缆的笔记本电脑可将电磁干扰杂讯传导至笔记本电脑接地线路。

    根据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具有防电磁波干扰的电缆结构,可使用于笔记本电脑,且以导体材料固定夹固定于笔记本电脑的金属固定板,而导体材料固定夹与笔记本电脑接地线路相连接;此液晶显示器电缆结构包含:电缆线,接地线与金属固定环;电缆线,用来连接笔记本电脑的液晶显示器与主机;接地线,具有被剥离外部绝缘层并露出金属导线的接触位置,其中接触位置对应导体材料固定夹的相对应位置;而金属固定环,则将电缆线与接地线的接触位置牢牢扣紧,使接地线与金属固定环导通。

    上述的导体材料固定夹包含金属固定夹,液晶显示器电缆是用来在液晶显示器与主机之间传输电源与信号,而接地线则具有将电磁干扰杂讯传导至笔记本电脑接地线路的功能。

    因此,如何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电缆,有效的与笔记本电脑的接地线路相连接,简化组立以减少工时,更有效的预防接地线的松脱,提高维修时的效率。

    (4)附图说明

    为更清楚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点和优点,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习知的液晶显示器电缆与接地线的设计示意图;

    图2为习知的液晶显示器电缆与接地线的安装方式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电缆与接地线的设计示意图;以及

    图4为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电缆与接地线的安装方式的示意图。

    (5)具有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改善传统的液晶显示器电缆的接地设计,可简化组立以减少组立工时,更可有效的防止接地端子与接地线的松脱。以下将以图示及详细说明清楚阐述本发明的精神,如熟悉此技术的人员在了解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后,当可由本发明所教示的技术,加以改变及替换,其并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与范围。

    参阅图3,此为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电缆与接地线的设计示意图。如图3中所示,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电缆300,包含电缆线130,接地线320与金属固定环310。其中本发明的接地线320于特定部位,将其电线上所包覆绝缘层加以剥除,在接地线320上形成数个裸露接地线位置330。然后再以金属固定环310将电缆线130与接地线320,由裸露接地线位置330处,将电缆线130与接地线320紧紧的固定在一起。

    参阅图4,此为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电缆与接地线的安装方式的示意图。如图4中所示,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电缆300与固定板410组立的方式,仅需将与接地线320牢牢地固定在一起的电缆线,用力压入原先已安装在固定板410上的接地固定夹420的中即可。由于接地固定夹420是为导体材料所构成,一般采用金属材料来制作,而且其与主机的接地线路相互电性连接,所以,当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电缆300与接地固定夹420完成连接后,此液晶显示器电缆300也与主机的接地线路完成连接。因此,原先用来固定接地线端子的接地线固定孔及固定螺栓,经使用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电缆后,已不再需要。

    本发明在相对于固定板410的位置上,形成接地线320的裸露接地线位置330,再利用金属固定环310,将其固定,并直接夹持在与接地线路相连接的接地固定夹420上。由于接地固定夹420顺着电缆线上,将电缆线固定,故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电缆,将可被有效的固定在固定板410上,即使松脱时,电缆线与接地线仍然牢牢的固定在一起,故接地线路不至于因松脱而接触其他零件,因此有效的改善传统接地端子松脱所造成的问题。

    本发明所揭露的具有防电磁波干扰的电缆组装方法及其结构,亦可应用于一般家用电器。如熟悉此技术的人员所了解的,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申请专利范围;凡其它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下所完成的等效改变或替换,均应包含在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具有防电磁波干扰的电缆组装方法及其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具有防电磁波干扰的电缆组装方法及其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具有防电磁波干扰的电缆组装方法及其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具有防电磁波干扰的电缆组装方法及其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具有防电磁波干扰的电缆组装方法及其结构.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具有防电磁波干扰的电缆组装方法及其结构。此电缆结构包含电缆线、接地线与金属固定环。电缆线可用来连接笔记本电脑的液晶显示器与主机,接地线剥离部分外部绝缘层,并露出金属导线的接触位置,且接触位置对应于笔记本电脑中的导体材料固定夹的相对应位置。而金属固定环,则将电缆线与接地线的接触位置牢牢扣紧,使接地线与金属固定环导通,更使电磁干扰杂讯能传导至笔记本电脑的接地线路,并提高组装时的效率。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其他类目不包含的电技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