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光片以及使用该导光片的可动触点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各种电子设备的操作部的导光片以及使用该导光片的可动触点体。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各种电子设备、特别是便携式电话等便携终端设备中,为了在周围较暗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地进行按钮、显示片等的识别、操作,使发光二极管、EL元件等发光而进行操作部的照明的设备逐渐增加。对于这些设备中所使用的可动触点体、开关,也要求容易使用、能够进行多样的照明的器件。
图11与图12分别是现有的开关601的剖视图与俯视图。导光片104具有由透光性薄膜构成的基材101。在基材101的上面上设有分别具有多个凸部的多个发光部102A、102B、102C。
在基材101的发光部102A的周围设有带状、大致字形状的缺口部103A。在基材101的发光部102C的周围设有带状、大致“L”字形状的缺口部103B。缺口部103A、103B贯通基材101的上面与下面之间。
基片105具有薄膜形状。多个可动触点106具有大致圆顶形状,由金属薄板形成。基片105的外周通过粘接剂粘贴在导光片104的下面上。多个可动触点106的上面,在发光部102A、102B、102C的正下方粘贴在基片105的下面上,构成可动触点体107。
在布线基板108的上下面上形成有多个布线图形。在布线基板108的上面上,设有分别具有中央固定触点109A和外侧固定触点109B的多个固定触点109。中央固定触点109A具有大致圆形状。外侧固定触点109B具有包围中央固定触点109A的大致马蹄形状或者大致环形状。
在布线基板108的上面上粘贴有可动触点体107。可动触点106的外周被载置在外侧固定触点109B上。可动触点106的下面的中央与中央固定触点109A具有预定的间隙而相对。
由发光二极管等发光部件构成的多个发光元件110A、110B被安装在导光片104的侧方的布线基板108的上面上。发光元件110A、110B的发光面分别朝向基材101的端面101C、101D。
显示片111为透光性并具有薄膜形状。在显示片111的下面上,通过印刷等形成有遮光部111A。遮光部111A的预定部位被挖成文字、记号等形状,形成多个显示部111B。显示部111B被配置在导光片104的发光部102A、102B、102C的正上方。
开关601被搭载在电子设备的操作面上,中央固定触点109A、外侧固定触点109B、发光元件110A、110B经由布线图形而连接在设备的电子电路上。
在图11中,中央固定触点109A与外侧固定触点109B被电切断。当操作者向下方按压操作显示片111的显示部111B时,导光片104、基片105挠曲,在可动触点106的中央部施加按压力。当该按压力超过预定的大小时,可动触点106伴随着咔哒感而向下方弹性翻转,可动触点106的下面的中央与中央固定触点109A接触。通过该接触,中央固定触点109A与外侧固定触点109B经由可动触点106电连接。
当解除对显示片111的按压力时,可动触点106因弹性复元力而向上方弹性翻转,可动触点106的下面的中央从中央固定触点109A离开。由此,中央固定触点109A与外侧固定触点109B被电切断。
与固定触点109A、109B的电气性通断相对应,设备的电子电路进行设备的各功能的切换,并且向发光元件110A、110B供给电源。在供给电源时,多个发光元件110A、110B发光。例如,在发光元件110A发出的光为橙色、发光元件110B发出的光为绿色时,橙色的光从导光片104的端面101C射入导光片104内,绿色的光从导光片104地与端面101C不同的端面104D射入导光片104的基材101内,这些光一边在基材101内反射一边向内侧行进。
射入基材101内的光由基材101的上面的多个发光部102A、102B、102C扩散反射,从下方照亮显示片111的显示部111B。在发光元件110A、110B所发的光为上述颜色时,显示部111B的发光部102A的正上方的部分被照为橙色,显示部111B的发光部102B、102C的正上方的部分被照为绿色。由此,即使在周围较暗的情况下,操作者也能够识别显示部111B的文字、记号等的显示,能够容易地进行设备的操作。
通过设置在发光部102A、102C的周围的缺口部103A、103B将进入基材101内的光切断。即,来自发光元件110A的橙色的光到达发光部102A。到达的光中的一部分由发光部102A扩散反射而将上方照亮,其他部分的光从此处进一步沿着基材101内前进。经发光部102A进入基材101内的光由大致字形状的缺口部103A切断,不会到达发光部102B、发光部102C等其他的发光部。同样,从发光元件110B发出的绿色的光到达发光部102B。到达的光中的一部分由发光部102B扩散反射而将上方照亮,其他部分的光从此处进一步沿着基材101内行进。经发光部102B进入基材101内的光由大致“L”字形状的缺口部103B切断。由此,防止以这些颜色混合而成的颜色进行照亮,防止照亮不希望照亮的部位。
图13是导光片104的俯视图。在制造可动触点体107、开关601的工序中,如图13所示,基材101的发光部102A、102C向上方、下方翻卷而难以粘贴在基片105的上面上,作业性变差。当此时基材101被较强地弯折时,存在弯折的部分在照明时产生发光不均的情况。
【发明内容】
一种导光片,包括:具有薄膜形状的基材;以及设置在基材上、使光扩散的第一发光部和第二发光部。在基材上形成有形成在第一发光部的周围的缺口部。缺口部具有大致带形状,该形状具有与第一发光部相对的第一边缘和第一边缘相反一侧的第二边缘。基材具有横穿缺口部而连结缺口部的第一边缘与第二边缘的多个栈部。
通过该导光片,能够得到容易制作、能够进行良好的照明的可动触点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开关的剖视图。
图2是实施方式1的开关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可动触点体的剖视图。
图4是使用了实施方式2的可动触点体的开关的俯视图。
图5是实施方式2的开关的剖视图。
图6是实施方式2的其他的可动触点体的俯视图。
图7A是实施方式2的可动触点体的缺口部的剖视图。
图7B是实施方式2的可动触点体的其他的缺口部的剖视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可动触点体的剖视图。
图9是使用了实施方式3的可动触点体的开关的俯视图。
图10是实施方式3的开关的剖视图。
图11是现有开关的剖视图。
图12是现有开关的导光片的俯视图。
图13是现有开关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与图2分别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开关602的剖视图与俯视图。导光片204具有由透光性薄膜构成的基材201。在基材201的上面上设有分别具有多个凸部的多个发光部202A、202B、202C、202D、202E、202F。
在基材201的发光部202A的外周设有隔着发光部202A相对的大致带状、大致字形状的缺口部203A、203B。在基材201的发光部202B、202C之间设有大致带状、大致直线状的缺口部203C。缺口部203A~203C贯通基材201的上面与下面之间。在基材201上,在发光元件210A与发光部202A之间,没有设置缺口部,并且设有连接端面101C与发光部202A的连接部3203A。另外,在基材201上,在发光元件210B与发光部202B之间,没有设置缺口部,并且设有连接端面101D与发光部202B的连接部3203C。
基片205具有薄膜形状。多个可动触点206具有大致圆顶形状,由金属薄板形成。基片205的外周通过粘接剂粘贴在导光片204的下面上。多个可动触点206的上面在发光部202A、202B、202C的正下方粘贴在基片205的下面上,构成可动触点体207。
在布线基板208的上下面上形成有多个布线图形。在布线基板208的上面上,设有分别具有中央固定触点209A和外侧固定触点209B的多个固定触点209。中央固定触点209A具有大致圆形状。外侧固定触点209B具有包围该中央固定触点209A的大致马蹄形状或者大致环形状。
在布线基板208的上面上粘贴有可动触点体207。可动触点206的外周被载置在外侧固定触点209B上。可动触点206的下面的中央与中央固定触点209A具有预定的间隙而相对。
由发光二极管等发光构件构成的多个发光元件210A、210B被安装在导光片204的侧方的布线基板208的上面上。发光元件210A、210B的发光面分别与基材201的端面201C、201D相对。
显示片211为透光性并具有薄膜形状。在显示片211的下面上,通过印刷等形成有遮光部211A。遮光部211A的预定部位被挖成文字、记号等形状,形成多个显示部211B。显示部211B被配置在导光片204的发光部202A、202B、202C的正上方。
开关602被安装在电子设备的操作面上,中央固定触点209A、外侧固定触点209B、发光元件210A、210B经由布线图形连接在设备的电子电路上。
在图2中,中央固定触点209A与外侧固定触点209B被电切断。在操作者向下方按压操作显示片211的显示部211B时,导光片204、基片205挠曲,在可动触点206的中央部施加按压力。当该按压力超过预定的大小时,可动触点206伴随着咔哒感而向下方弹性翻转,可动触点206的下面的中央与中央固定触点209A接触。通过该接触,中央固定触点209A与外侧固定触点209B经由可动触点206电连接。
当解除对显示片211的按压力时,可动触点206因弹性复元力而向上方弹性翻转,可动触点206的下面的中央从中央固定触点209A离开。由此,中央固定触点209A与外侧固定触点209B被电切断。
与固定触点209A、209B的电气性通断相对应,设备的电子电路进行设备的各功能的切换,并且向发光元件210A、210B供给电源。当供给电源时,多个发光元件210A、210B发光。例如,在发光元件210A发出的光为橙色、发光元件210B发出的光为绿色的情况下,橙色的光D1从导光片204的端面201C射入导光片204内,绿色的光M1从导光片204的与端面201C不同的端面201D射入导光片204内,这些光一边在基材201内反射一边向内侧行进。
射入基材201内的光由基材201的上面的多个发光部202A、202B扩散反射,从下方照亮显示片211的显示部211B。在发光元件210A、210B所发的光为上述颜色的情况下,显示部211B的发光部202A的正上方的部分被照为橙色,显示部211B的发光部202B的正上方的部分被照为绿色。由此,即使在周围较暗的情况下,操作者也能够识别显示部211B的文字、记号等的显示,能够容易地进行设备的操作。
通过设置在发光部202A、202B、202C的周围的缺口部203A、203B、203C将进入基材201内的光切断。即,橙色的光D1由大致字形状的缺口部203A、203B切断,绿色的光M1由直线状的缺口部203B切断。由此,防止以这些颜色混合而成的颜色进行照明,防止照亮不希望照亮的部位。
在导光片204上,在缺口部203A、203B双方的端部之间设有栈部203L,在缺口部203B、203C双方的端部之间设有栈部203M。栈部203L、203M防止发光部202A的卷曲、弯折,可动触点体207变得容易制作,能够进行良好的照明。
(实施方式2)
图3是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可动触点体127的剖视图。图4是使用了可动触点体127的开关1001的俯视图。透光性的基材121由具有挠性的薄膜构成,其中所述薄膜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聚氨酯(polyurethane)、硅树脂(silicone)等透光性材料形成。基材121具有上面121A和上面121A相反一侧的下面121B。基材121的上面121A与下面121B分别为导光片125的上面与下面。在基材121的上面121A的预定部位形成有多个发光部122、122A、122B、122C、122D。发光部122、122A、122B、122C、122D分别由通过印刷等由聚酯、环氧树脂等半透明部构件形成在基材121的上面121A上的多个凸部191形成。
发光部122、122A、122B排列在方向125A上。发光部122、122D、122C排列在方向125A上。发光部122A、122D排列在与方向125A垂直的方向125B上。发光部122B、122C排列在方向125B上。
在基材121的发光部122A的周围设有大致带状、大致字形状的缺口部123A。在基材121的发光部122C的周围设有大致带状、大致L字形状的缺口部123B。缺口部123A、123B贯通基材121的上面121A与下面121B之间。缺口部123A具有彼此位于相反一侧、在缺口部123A延伸的方向上延伸的边缘1123A、2123A。缺口部123A的边缘1123A与发光部122A相对。缺口部123B具有彼此位于相反一侧、在缺口部123B延伸的方向上延伸的边缘1123B、2123B。缺口部123B的边缘1123B与发光部122C相对。导光片125具有横穿缺口部123A而连结边缘1123A、2123A的多个栈部124A和横穿缺口部123B而连结边缘1123B、2123B的多个栈部124B、124C。
详细叙述缺口部123A、123B的形状。
大致字形状的缺口部123A包括:直线形状的缺口部173A;通过角部3123A与缺口部173A连结的直线形状的缺口部183A;和通过角部4123A与缺口部183A连结的直线形状的缺口部193A。缺口部173A、193A在方向125B上延伸,缺口部183A在方向125A上延伸。缺口部173A位于发光部122、122A之间。缺口部183A位于发光部122A、122D之间。缺口部193A位于发光部122A、122B之间。多个栈部124A被设在缺口部123A中的缺口部183A上。
大致“L”字形状的缺口部123B包括:直线形状的缺口部173B;和通过角部3123B与缺口部173B连结的直线形状的缺口部183B。缺口部173B在方向125B上延伸,缺口部183B在方向125A上延伸。缺口部173B位于发光部122C、122D之间。缺口部183B位于发光部122C的与发光部122B相反的一侧。栈部124B被设在缺口部123B中的缺口部173B上,栈部124C被设在缺口部123B中的缺口部183B上。
基片105具有薄膜形状。可动触点106具有大致圆顶形状,其中所述大致圆顶形状具有作为凸面的上面106A和作为上面106A的相反一侧的凹面的下面106B,该可动触点106由铜合金、钢等导电金属薄板形成。可动触点106的上面106A被粘贴在基片105的下面105B上而被保持。基片105的外周的预定部位通过粘接剂粘贴在导光片125的下面121B上。多个可动触点106的上面106A通过基片105的下面105B粘贴在发光部122、122A、122B、122C、122D的正下方的部分上。
薄膜状的隔片(separator)126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树脂薄膜构成,以覆盖整个面的方式粘贴在基片105的下面105B上,防止在保管时、搬运时在可动触点106的下面106B上附着灰尘、污垢。
大致字形状的缺口部123A的边缘1123A、2123A通过多个栈部124A连结,大致“L”字形状的缺口部123B的边缘1123B、2123B通过多个栈部124B、124C连结。因此,在将导光片125粘贴在基片105上时,基材121的发光部122A、122C的周围的部分不会向上方、下方翻卷。因此,不会产生导光片125的基材121的发光部122A、122C的周围的部分的弯折,能够容易地制作可动触点体127,在发光部122A、122C不会产生折痕。
图5是使用了可动触点体127的开关1001的剖视图。布线基板108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酰亚胺、聚碳酸酯等树脂构成,具有薄膜形状,或者由酚醛纸、混有玻璃的环氧树脂等绝缘材料形成,具有板形状。在布线基板108的上面108A和下面108B上形成有由铜等导电材料形成的多个布线图形。在上面108A上设有包含中央固定触点109A和外侧固定触点109B的多个固定触点109。中央固定触点109A由铜、碳等导电材料形成,具有大致圆形状。外侧固定触点109B由铜、碳等导电材料形成,具有包围该中央固定触点109A的大致马蹄形状或者大致环形状。
将隔片126从可动触点体127剥离。然后,将可动触点体127的基片105的下面105B粘贴在布线基板108的上面108A上。可动触点106的外周106C被载置在外侧固定触点109B上,可动触点106的下面106B的中央与中央固定触点109A具有预定的间隙而相对。
由发光二极管等发光部件构成的多个发光元件110A、110B被设置在布线基板108的上面108A上。如图4所示,发光元件110A被设置在靠近发光部122A的基材121的端面121C上,具有向端面121C发光的发光面1110A。发光元件110B被设置在靠近发光部122B、122C的基材121的端面121D上,具有向端面121D发光的发光面1110B。在基材121上,在发光元件110A与发光部122A之间,没有设置缺口部,并且设有连接端面121C与发光部122A的连接部5123A。另外,在基材121上,在发光元件110B与发光部122B之间和发光元件110B与发光部122C之间,没有设置缺口部,并且设有连接端面121D与发光部122B、122C的连接部5123B、5123C。
显示片111具有透光性并具有薄膜形状。在显示片111的下面111D上,设有通过印刷等形成的遮光部111A和多个显示部111B。显示部111B是将遮光部111A的预定部位挖成文字、记号等形状而形成的。显示部111B被配置在导光片125的发光部122、122A、122B、122C、122D的正上方。
开关1001被搭载在电子设备的操作面上,并且多个中央固定触点109A、外侧固定触点109B、多个发光元件110A、110B经由布线图形而连接在电子设备的电子电路上。在图5所示的状态下,固定触点109A、109B被互相电切断。
当操作者向下方按压操作显示片111的预定的显示部111B时,导光片125、基片105挠曲,在可动触点106的凸面即上面106A上施加按压力。当该按压力超过预定的大小时,可动触点106的大致圆顶形状伴随着咔哒感而弹性翻转,上面106A从凸面变化成凹面,下面106B从凹面变化成凸面。通过该变化,可动触点106的下面106B的中央与中央固定触点109A接触,中央固定触点109A与外侧固定触点109B经由可动触点106电连接。
当解除对显示片111施加的按压力时,可动触点106的圆顶形状因弹性复元力而弹性翻转,可动触点106的下面106B的中央从中央固定触点109A离开,中央固定触点109A与外侧固定触点109B被电切断。
与固定触点109(109A、109B)的电气性通断相对应,电子电路切换电子设备的各功能,向发光元件110A、110B供给电源。当供给电源时,发光元件110A、110B分别发出光D101、M101。例如,在发光元件110A发出的光D101为橙色、发光元件110B发出的光M101为绿色时,橙色的光D101从端面121C射入导光片125内,绿色的光M101从端面121D射入导光片125内。入射的光D101、M101一边在基材121内反射一边向基材121的内侧行进。
光D101由基材121的上面121A的发光部122A扩散反射,从下方照亮显示片111的显示部111B。光M101由基材121的上面121A的发光部122B、122C扩散反射,从下方照亮显示片111的显示部111B。由此,发光部122A的正上方的显示部111B的部分被照为橙色,发光部122B、122C的正上方的显示部111B的部分被照为绿色。由此,即使在周围较暗的情况下,操作者也能够识别显示部111B的文字、记号等的显示,能够通过开关1001容易地进行设备的操作。
缺口部123A、123B分别切断发光元件110A、110B发出的光D101、M101。因此,能够在光D101、M101的颜色不同的情况下、以及发光元件110A、110B中的一方发光而另一方熄灭的情况下,防止光D101、M101在导光片125内混合而以光D101、M101的颜色混合而成的颜色照亮发光部122A、122B、122C,防止应该熄灭的发光部被隐约照亮。
通过栈部124A、124B、124C防止基材121的翻卷、弯折,不会在发光部122A、122C产生折痕,所以能够没有亮度不均地良好地照亮发光部122A、122B、122C。
即使代替设置在缺口部123A上的两个栈部124A和设置在缺口部123B上的两个栈部124B、124C,而在缺口部123A上设置1个栈部124A、在缺口部123B上设置1个栈部124B,也能够防止发光部122A、122C周围的基材121的部分的较大的翻卷。但是,以预定的间隔设置在缺口部123A上的多个栈部124A可以设置在角部3123A、4123A的附近,以预定的间隔设置在缺口部123B上的多个栈部124B、124C将角部3123B夹在中间。因此,多个栈部124A和多个栈部124B、124C能够更可靠地防止发光部122A、122C周围的基材121的翻卷、弯折,能够进行没有发光不均的良好的照明。
图6是实施方式2的其他的可动触点体165的俯视图。在图6中,对与图3、图4所示的可动触点体127相同的部分标记相同的参照符号,并省略其说明。在可动触点体165,设置比缺口部123A、123B多的例如6个栈部124A、4个栈部124B、124C,由此能够在几乎没有发光部122A、122C周围的翻卷、弯折的状态下,将导光片175粘贴在基片105上。
在实施方式2中,缺口部123A的边缘1123A、2123A之间的宽度、缺口部123B的边缘1123B、2123B之间的宽度为0.1mm~1mm左右,边缘1123A、2123A、1123B、2123B的延伸的方向的栈部124A、124B、124C的宽度为1mm~5mm左右。因此,光D101、M101几乎不会通过栈部124A、124B、124C泄漏。但是,在通过增加发光元件110A、110B的个数而进行更明亮的照明的情况下,如图6所示,也可以在基材121上形成与栈部124A、124B、124C相对的多个缺口部123D。通过缺口部123D切断从栈部124A、124B、124C漏出的光,由此能够大致完全防止光的漏出。
在实施方式2中,在可动触点106的正上方的基材121的上面121A的部分上,通过印刷形成有发光部122、122A、122B、122C、122D。在实施方式2中,发光部122、122A、122B、122C、122D也可以不形成在基材121的上面121A上而形成在下面121B上。另外,除印刷以外,也可以通过粘贴、冲压加工、成形加工等各种方法形成分别具有多个凸部的发光部122、122A、122B、122C、122D。另外,发光部也可以是形成有凹部而不是凸部的发光部。
在图5中,将在下面105B上粘贴有多个可动触点106的基片105粘贴在导光片125的下面121B上。实施方式2的可动触点体也可以不具备基片105。此时,在导光片125的下面121B上直接粘贴多个可动触点106的上面106A,由此能够进一步减少整体的结构部件个数,使可动触点体127、165变得更简易且廉价。
图7A是缺口部123A(123B)的剖视图。也可以在缺口部123A(123B)中填充吸收光的材料501A(例如黑色等暗色的墨水)。通过缺口部123A(123B)与材料501A能够将光更可靠地切断。
图7B是其他的缺口部123A(123B)的剖视图。也可以通过吸收光的材料501B(例如黑色等暗色的墨水)覆盖缺口部123A(123B)的边缘1123A、2123A(1123B、2123B)。通过缺口部123A(123B)与材料501B能够将光更可靠地切断。
(实施方式3)
图8是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可动触点体222的剖视图。图9是使用了可动触点体222的开关2001的俯视图。透光性的基材201由具有挠性的薄膜构成,其中所述薄膜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碳酸酯、聚氨酯、硅树脂等透光性材料形成。基材201具有上面201A和上面2021A相反一侧的下面201B。基材201的上面201A与下面201B分别为图10所示的导光片220的上面与下面。在基材201的上面201A的预定部位形成有多个发光部202、202A、202B、202C、202D。发光部202、202A、202B、202C、202D分别由通过印刷等由聚酯、环氧树脂等半透明构件形成在基材201的上面201A上的多个凸部191形成。
发光部202、202A、202B排列在方向222A上。发光部202、202D、202C排列在方向222A上。发光部202A、202D排列在与方向222A垂直的方向222B上。发光部202B、202C排列在方向222B上。
在基材201的发光部202A的周围设有大致带状、大致字形状的缺口部253。在基材201的发光部202B、202C之间设有大致带状、大致直线形状的缺口部216。缺口部253、216贯通基材201的上面201A与下面201B之间。缺口部253具有彼此位于相反一侧、在缺口部253延伸的方向上延伸的边缘1253、2253。缺口部253的边缘1253与发光部202A相对。缺口部216具有彼此位于相反一侧、在缺口部216延伸的方向上延伸的边缘1216、2216。缺口部216的边缘1216与发光部202B相对。导光片220具有横穿缺口部253而连结边缘1253、2253的栈部255、256。
详细叙述缺口部216、253的形状。
大致字形状的缺口部253包括:直线形状的缺口部213;通过角部3253与缺口部213连结的直线形状的缺口部254;和通过角部4253与缺口部254连结的直线形状的缺口部214。缺口部213、214在方向222B上延伸,缺口部254在方向222A上延伸。缺口部213位于发光部202、202A之间。缺口部254位于发光部202A、202D之间。缺口部214位于发光部202A、202B之间。多个栈部255、256被设在缺口部253中的缺口部254上。栈部255位于角部3253的附近,栈部256位于比栈部255更靠近角部4253的部位。
缺口部254包含缺口部215,其中所述缺口部215具有分别到达栈部255、256的端215C、215D。在基材201上设有将光切断的大致带形状的遮光部215A。遮光部215A包括:从缺口部215的端215C起在从发光部202A远离的方向上延伸的部分315A;和从部分315A起在方向222A上延伸的部分415A。遮光部215A超过栈部255,在方向222A上到达角部3253。遮光部215A由从缺口部253(254)空着间隔地设置在基材201上的缺口构成。
大致直线形状的缺口部216在方向222A上延伸,位于发光部202B、202C之间。缺口部216包括:与缺口部253相对的端216C;和比端216C远离缺口部253的端216D。在基材201上设有将光切断的大致带形状的遮光部216A。遮光部216A包括:从缺口部216的端216C起在从发光部202A、202B远离的方向上延伸的部分316A;和从部分316A起在方向222A上延伸的部分416A。遮光部216A超过栈部256,在方向222A上到达与缺口部215相对的部分。遮光部216A由从缺口部253(254)空着间隔地设置在基材201上的缺口构成。
在实施方式3中,缺口部253的边缘1253、2253之间的宽度、缺口部216的边缘1216、2216之间的宽度为0.1mm~1mm左右,边缘1253、2253的延伸的方向的栈部255、256的宽度为1mm~5mm左右。遮光部215A、216A的宽度与缺口部253、216相同。
基片205具有薄膜形状。可动触点206具有大致圆顶形状,其中所述大致圆顶形状具有作为凸面的上面206A和作为上面206A的相反一侧的凹面的下面206B,该可动触点206由铜合金、钢等导电金属薄板形成。基片205的外周的预定部位通过粘接剂粘贴在导光片220的下面201B上。多个可动触点206的上面206A通过基片205的下面205B粘贴在发光部202、202A、202B、202C、202D的正下方的部分上。
薄膜状的隔片221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树脂薄膜构成,以覆盖整个面的方式粘贴在基片205的下面205B上,防止在保管时、搬运时在可动触点206的下面206B上附着灰尘、污垢。
图10是使用了可动触点体222的开关2001的剖视图。布线基板208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酰亚胺、聚碳酸酯等树脂构成,具有薄膜形状,或者由酚醛纸、混有玻璃的环氧树脂等绝缘材料形成,具有板形状。在布线基板208的上面208A和下面208B上形成有由铜等导电材料形成的多个布线图形。在上面208A上设有包含中央固定触点209A和外侧固定触点209B的多个固定触点209。中央固定触点209A由铜、碳等导电材料形成,具有大致圆形状。外侧固定触点209B由铜、碳等导电材料形成,具有包围中央固定触点209A的大致马蹄形状或者大致环形状。
将隔片221从可动触点体222剥离。然后,将可动触点体222的基片205的下面205B粘贴在布线基板208的上面208A上。可动触点206的外周206C被载置在外侧固定触点209B上,可动触点206的下面206B的中央与中央固定触点209A具有预定的间隙而相对。
由发光二极管等发光部件构成的多个发光元件210A、210B被设置在布线基板208的上面208A上。如图9所示,发光元件210A被设置在靠近发光部202A的基材201的端面220C上,具有向端面220C发光的发光面1210A。发光元件210B被设置在靠近发光部202B的基材201的端面220D上,具有向端面220D发光的发光面1210B。在基材201上,在发光元件210A与发光部202A之间,没有设置缺口部,并且设有连接端面201C与发光部202A的连接部5555A。另外,在基材201上,在发光元件210B与发光部202B之间,没有设置缺口部,并且设有连接端面201D与发光部202B的连接部5555B。
显示片211具有透光性并具有薄膜形状。在显示片211的下面211D上,设有通过印刷等形成的遮光部211A和多个显示部211B。显示部211B是将遮光部211A的预定部位挖成文字、记号等的形状而形成的。显示部211B被配置在导光片220的发光部202、202A、202B、202C、202D的正上方。
开关2001被搭载在电子设备的操作面上,并且多个中央固定触点209A、外侧固定触点209B、多个发光元件210A、210B经由布线图形连接在电子设备的电子电路上。在图10所示的状态下,固定触点209A、209B被互相电切断。
当操作者向下方按压操作显示片211的预定的显示部211B时,导光片220、基片205挠曲,在可动触点206的凸面即上面206A上施加按压力。当该按压力超过预定的大小时,可动触点206的大致圆顶形状伴随着咔哒感而弹性翻转,上面206A从凸面变化成凹面,下面206B从凹面变化成凸面。通过该变化,可动触点206的下面206B的中央与中央固定触点209A接触,中央固定触点209A与外侧固定触点209B经由可动触点206电连接。
当解除对显示片211施加的按压力时,可动触点206的圆顶形状因弹性复元力而弹性翻转,可动触点206的下面206B的中央从中央固定触点209A离开,中央固定触点209A与外侧固定触点209B被电切断。
与固定触点209(209A、209B)的电气性通断相对应,电子电路切换电子设备的各功能,向发光元件210A、210B供给电源。当供给电源时,发光元件210A、210B分别发出光D201、M201。例如,在发光元件210A发出的光D201为橙色、发光元件210B发出的光M201为绿色的情况下,橙色的光D201从端面220C射入导光片220的基材201内,绿色的光M201从端面220D射入导光片220内。入射的光D201、M201一边在基材201内反射一边向基材201的内侧行进。
光D201由基材201的上面201A的发光部202A扩散反射,从下方照亮显示片211的显示部211B。光M201由基材201的上面201A的发光部202B扩散反射,从下方照亮显示片211的显示部211B。由此,发光部202A的正上方的显示部211B的部分被照为橙色,发光部202B的正上方的显示部211B的部分被照为绿色。由此,即使在周围较暗的情况下,操作者也能够识别显示部211B的文字、记号等的显示,能够通过开关2001容易地进行设备的操作。
缺口部253、216分别切断发光元件210A、210B发出的光D201、M201。从发光元件210A发出、通过栈部255泄漏的光D202被遮光部215A切断,从而不会到达发光部202、202D。从发光元件210A发出、通过栈部256泄漏的光D203被遮光部216A切断,从而不会到达发光部202D。另外从发光元件210B发出的、通过缺口部216的端216C与缺口部253的角部4253之间泄漏的光M202被遮光部216A切断,从而不会到达发光部202C、202D。因此,能够在光D201、M201的颜色不同情况下、以及发光元件210A、210B中的一方发光而另一方熄灭的情况下,防止光D201、M201在导光片220内混合而以光D201、M201的颜色混合而成的颜色照亮发光部202A、202B,防止应该熄灭的发光部被隐约照亮。
大致字形状的缺口部253的边缘1253、2253通过多个栈部255、256连结。因此,在将导光片220粘贴在基片205上时,基材201的发光部202A的周围的部分不会向上方、下方翻卷。因此,不会产生导光片220的基材201的发光部202A的周围的部分的弯折,能够容易地制作可动触点体222,不会在发光部202A产生折痕。因此,能够没有亮度不均地良好地照亮发光部202A。
在实施方式3中,在可动触点206的正上方的基材201的上面201A的部分上,通过印刷形成有发光部202、202A、202B、202C、202D。在实施方式3中,发光部202、202A、202B、202C、202D也可以不形成在基材201的上面201A上而形成在下面201B上。另外,除印刷以外,也可以通过粘贴、冲压加工、成形加工等各种方法形成分别具有多个凸部的发光部202、202A、202B、202C、202D。另外,发光部也可以是形成有凹部而不是凸部的发光部。
在图10中,将在下面205B上粘贴有多个可动触点206的基片205粘贴在导光片220的下面201B的预定位置。实施方式3的可动触点体也可以不具备基片205。此时,在导光片220的下面201B上直接粘贴多个可动触点206的上面206A,由此能够减少整体的结构部件个数,使可动触点体222变得更简易且廉价。
在实施方式中,“上面”、“下面”、“正上方”、“正下方”等表示方向的用语,表示仅由基材121、201、基片105、205、可动触点106、206等可动触点体127、222的结构构件的相对的位置决定的相对的方向,并不表示上下方向等绝对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