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车库的车架前立柱、前横梁和纵梁的连接结构.pdf

上传人:a1 文档编号:111034 上传时间:2018-01-25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497.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292427.5

申请日:

2010.09.22

公开号:

CN101979807A

公开日:

2011.02.23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4H 6/08申请日:20100922|||公开

IPC分类号:

E04H6/08; E04B1/58

主分类号:

E04H6/08

申请人:

朱建华

发明人:

朱建华

地址:

315013 浙江省宁波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木槿路99号宁波邦达实业有限公司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代理人:

姚娟英;陈洪娜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立体车库的车架前立柱、前横梁和纵梁的连接结构,包括有两两相互垂直的前立柱、前横梁和纵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第一凸台周面上开设有第一通孔,前横梁开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一通孔和第一安装孔之内穿设第一紧固件;第一凸台周面上开设有第二通孔,前横梁开设有第二安装孔,第二连接孔、第二通孔和第二安装孔内穿设第二紧固件;第二凸台周面上开设第三通孔,纵梁开设第三安装孔,第三通孔和第三安装孔之内穿设第三紧固件;第二凸台周面上还开设有第四通孔,纵梁开设第四安装孔,第四通孔和第四安装孔内穿设第四紧固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装配方便,连接精度高;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分别双向固定,控制连接部在两个自由度方位的形变,确保车库运行精度与使用安全性。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立体车库的车架前立柱、 前横梁和纵梁的连接结构, 该连接结构包括有两两相 互垂直的前立柱 (1)、 前横梁 (2) 和纵梁 (3),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连接结构还包括有连接所 述前立柱 (1) 和前横梁 (2) 的第一连接头 (4) 以及连接所述前横梁 (2) 和纵梁 (3) 的第二 连接头 (5) ; 所述第一连接头 (4) 包括有第一底板 (41) 和垂直设置于该第一底板 (41) 上的第一凸 台 (42), 所述第一底板 (41) 和所述前立柱 (1) 的侧壁固定相连, 所述第一凸台 (42) 和所述 前横梁 (2) 的横截面内腔插配相连 ; 所述第二连接头 (5) 包括有第二底板 (51) 和垂直设置 于该第二底板 (51) 上的第二凸台 (52), 所述第二凸台 (52) 和所述纵梁 (3) 的横截面内腔 插配相连, 所述第二底板 (51) 的相对两侧沿和所述前立柱 (1) 相平行的方向外伸有第二侧 翼 (511), 所述第二侧翼 (511) 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 (512) ; 其中, 所述第一凸台 (42) 在周面上开设有沿竖直方向贯穿的第一通孔 (422), 所述前 横梁 (2) 的侧壁沿竖直方向开设有和所述第一通孔 (422) 相对应的第一安装孔 (21), 所述 第一通孔 (422) 和第一安装孔 (21) 之内穿设有第一紧固件 ; 所述第一凸台 (42) 在周面上 还开设有沿平行于所述纵梁 (3) 方向贯穿的第二通孔 (423), 所述前横梁 (2) 的侧壁沿平行 于所述纵梁 (3) 方向开设有和所述第二通孔 (423) 相对应的第二安装孔 (22), 所述第二连 接孔 (512)、 第二通孔 (423) 和第二安装孔 (22) 内穿设有第二紧固件 ; 所述第二凸台 (52) 在周面上开设有沿竖直方向贯穿的第三通孔 (522), 所述纵梁 (3) 的侧壁沿竖直方向开设有和所述第三通孔 (522) 相对应的第三安装孔 (31), 所述第三通 孔 (522) 和第三安装孔 (31) 之内穿设有第三紧固件 ; 所述第二凸台 (52) 在周面上还开设 有沿平行于所述前横梁 (2) 方向贯穿的第四通孔 (523), 所述纵梁 (3) 的侧壁沿平行于所 述前横梁 (2) 方向开设有和所述第四通孔 (523) 相对应的第四安装孔 (32), 所述第四通孔 (523) 和第四安装孔 (32) 内穿设有第四紧固件。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立体车库的车架前立柱、 前横梁和纵梁的连接结构, 其特征 在于 : 所述第一底板 (41) 的相对两侧沿和所述后立柱 (1) 相平行的方向外伸有第一侧翼 (411), 该第一侧翼 (411) 上开设有第一连接通孔 (412), 所述前立柱 (1) 的侧壁上开设有 和所述第一连接通孔 (412) 相对应且贯穿该前立柱 (1) 的第一孔 (11), 所述第一连接孔 (412) 和第一孔 (11) 之内设置有第五紧固件。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立体车库的车架前立柱、 前横梁和纵梁的连接结构, 其特征 在于 : 所述的第一底板 (41) 和第一凸台 (42) 一体成型, 并且, 所述第一侧翼 (411) 上还设 置有第一加强筋 (414)。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或 3 所述的立体车库的车架前立柱、 前横梁和纵梁的连接结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第一凸台 (42) 的中心镂空并形成第一孔腔 (421), 所述第一底板 (41) 上 开设有和所述第一孔腔 (421) 相连通的第一开孔 (413)。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立体车库的车架前立柱、 前横梁和纵梁的连接结构, 其特征 在于 : 所述第二底板 (51) 和第二凸台 (52) 一体成型, 并且, 所述第二侧翼 (511) 上设置有 第二加强筋 (514)。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5 所述的立体车库的车架前立柱、 前横梁和纵梁的连接结构, 其特 征在于 : 所述第二凸台 (52) 的中心镂空并形成第二孔腔 (521), 所述第二底板 (51) 上开设 有和所述第二孔腔 (521) 相连通的第二开孔 (513)。

说明书


立体车库的车架前立柱、 前横梁和纵梁的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装置, 特别是一种用于立体车库的车架前立柱、 前横梁和纵 梁之间的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 城市个人汽车保有量日益上升, 为了解决停车位占地面积与住 户商用面积的矛盾, 立体机械停车设备以其平均单车占地面积小的独特特性, 开始被越来 越多的用户所接受。
     一般地, 常见的立体车库的主体部分多为具有多层结构的立体车架, 该车架为一 框架结构, 通常包括有多个相互平行且竖直设置的前立柱、 多个相互平行且竖直设置的后 立柱、 水平设置的前横梁、 水平设置的后横档以及设置在前立柱和后立柱之间的纵梁, 其 中, 前立柱、 前横梁和纵梁之间分别两两垂直并连接于一体, 后立柱、 后横档和纵梁之间也 两两垂直且连接为一体。 为了实现前立柱、 前横梁和纵梁之间的固定连接以及后立柱、 后横 档和纵梁之间的固定连接, 现有技术中多采用在立柱和横梁的连接面之间直接通过销子定 位或螺钉紧固相连, 这种连接方式虽然操作简单、 施工方便, 但是由于立柱和横梁相互垂直 设置, 连接面的接触面积有限, 采用销钉或螺钉直接连接的方式连接精度较低, 连接强度和 连接刚度较差, 从而会影响立体车库的连接可靠性和安全性, 还会影响到立体车库的运行 精度和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安装精度高、 装 配便捷且连接更为安全可靠的立体车库的车架前立柱、 前横梁和纵梁之间的连接结构。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 该立体车库的车架前立柱、 前横 梁和纵梁的连接结构, 该连接结构包括有两两相互垂直的前立柱、 前横梁和纵梁, 其特征在 于: 所述的连接结构还包括有连接所述前立柱和前横梁的第一连接头以及连接所述前横梁 和纵梁的第二连接头 ;
     所述第一连接头包括有第一底板和垂直设置于该第一底板上的第一凸台, 所述第 一底板和所述前立柱的侧壁固定相连, 所述第一凸台和所述前横梁的横截面内腔插配相 连; 所述第二连接头包括有第二底板和垂直设置于该第二底板上的第二凸台, 所述第二凸 台和所述纵梁的横截面内腔插配相连, 所述第二底板的相对两侧沿和所述前立柱相平行的 方向各外伸有第二侧翼, 所述第二侧翼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 ;
     其中, 所述第一凸台在周面上开设有沿竖直方向贯穿的第一通孔, 所述前横梁的 侧壁沿竖直方向开设有和所述第一通孔相对应的第一安装孔, 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一安装孔 之内穿设有第一紧固件 ; 所述第一凸台在周面上还开设有沿平行于所述纵梁方向贯穿的第 二通孔, 所述前横梁的侧壁沿平行于所述纵梁方向开设有和所述第二通孔相对应的第二安 装孔, 所述第二连接孔、 第二通孔和第二安装孔内穿设有第二紧固件 ;所述第二凸台在周面上开设有沿竖直方向贯穿的第三通孔, 所述纵梁的侧壁沿竖 直方向开设有和所述第三通孔相对应的第三安装孔, 所述第三通孔和第三安装孔之内穿设 有第三紧固件 ; 所述第二凸台在周面上还开设有沿平行于所述前横梁方向贯穿的第四通 孔, 所述纵梁的侧壁沿平行于所述前横梁方向开设有和所述第四通孔相对应的第四安装 孔, 所述第四通孔和第四安装孔内穿设有第四紧固件。
     其中, 上述的第一紧固件、 第二紧固件、 第三紧固件和第四紧固件可以为螺栓、 螺 杆等现有技术中常见的各类紧固件。
     第一底板和前立柱侧壁之间的连接可以为粘接或焊接等各种连接方式, 作为优 选, 所述第一底板的相对两侧沿和所述后立柱相平行的方向外伸有第一侧翼, 该第一侧翼 上开设有第一连接通孔, 所述前立柱的侧壁上开设有和所述第一连接通孔相对应且贯穿该 前立柱的第一孔, 所述第一连接孔和第一孔之内设置有第五紧固件。 于是, 第一底板和前立 柱侧壁之间可以通过螺栓等各种现有的紧固件固定连接为一体, 安装更为简单、 方便。
     作为进一步优选, 所述的第一底板和第一凸台为一体成型, 并且, 所述第一侧翼上 还设置有第一加强筋, 第一加强筋能够提高第一连接头的强度, 提高连接刚度和强度。
     为了减轻连接头的重量, 节省原材料, 作为进一步优选, 所述第一凸台的中心镂空 并形成第一孔腔, 所述第一底板上开设有和所述第一孔腔相连通的第一开孔。 作为优选, 所述第二底板和第二凸台一体成型, 并且, 所述第二侧翼上设置有第二 加强筋。
     为了减轻重量, 节省原材料, 作为进一步优选, 所述第二凸台的中心镂空并形成第 二孔腔, 所述第二底板上开设有和所述第二孔腔相连通的第二开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 首先, 第一连接头和前横梁之间、 第二连接 头和纵梁之间都是通过插配方式连接, 装配方便, 连接精度高 ; 其次, 由于采用插配连接方 式, 使得前横梁内腔含有第一凸起, 纵梁内腔含有第二凸起, 从而提高了前横梁和纵梁在连 接部位的强度和刚度 ; 再者, 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分别通过横向和竖向设置的两个相 互垂直的紧固件实现双向固定, 有效地控制车架的连接部在两个自由度方位的形变, 确保 了立体车库的运行精度与使用安全性 ; 最后, 第一连接头、 第二连接头均采用镂空结构, 使 得连接头的加工用料省、 整体重量减轻, 从而能够节省立体车库连接部位的整体材料消耗、 降低生产成本, 不仅改善了立柱和横梁的负荷条件, 还大幅度地提高了立体车库的综合刚 度与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 1 为本发明实施例立体车库的车架结构示意图。
     图 2 为图 1 中所示 I 部的立体分解图。
     图 3 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连接结构局部剖视图之一 ( 从第一连接头剖开 )。
     图 4 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连接结构局部剖视图之二 ( 从第二连接头剖开 )。
     图 5 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连接头结构示意图。
     图 6 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连接头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 1 ~图 6 所示, 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连接结构主要实现立体车 库的车架前立柱 1、 前横梁 2 和纵梁 3 之间的连接, 其中, 图 1 所示的前立柱 1、 前横梁 2 和 纵梁 3 分别两两垂直, 并且, 本实施例的前立柱 1、 前横梁 2 和纵梁 3 分别为由两个形状与尺 寸相同且等断面的长条形构件相互交错嵌套而成的薄壁空心柱体, 在前横梁 2 和纵梁 3 之 间设置有第一连接头 4, 前横梁 2 和纵梁 3 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头 5。
     第一连接头 4 包括有第一底板 41 和垂直于该第一底板 41 设置的第一凸台 42, 第 一底板 41 和第一凸台 42 一体成型, 第一底板 41 具有沿第一凸台 42 的轴向外伸的两个相 对而设的第一侧翼 411, 每个第一侧翼 411 上开设有两个第一连接通孔 412, 前立柱 1 的侧 壁和第一底板 41 固定连接, 该前立柱 1 的侧壁上开设有和相应的第一连接通孔 412 对应的 第一孔 11, 该第一孔 11 前后贯穿前立柱 1 的侧壁 ;
     为了降低前横梁 2 的负荷条件, 第一凸台 42 的中心开设有第一孔腔 421, 第一底 板 41 上开设有和第一孔腔 421 相连通的第一开孔 413, 于是, 第一凸台 42 呈镂空的箱体结 构且能够插配在前横梁 2 的横截面内腔之中, 第一凸台 42 在箱体结构的四个周面上分别开 设有通孔, 每两个相对而设的周面上开设的通孔相互对齐, 其中, 第一凸台 42 在周面上开 设有沿竖直方向贯穿的第一通孔 422, 前横梁 2 的侧壁沿竖直方向开设有和第一通孔 422 相 对应的第一安装孔 21, 第一凸台 42 在周面上还开设有沿平行于纵梁 3 方向贯穿的第二通孔 423, 前横梁 2 的侧壁沿平行于纵梁 3 方向开设有和第二通孔 423 相对应的第二安装孔 22 ;
     为了提高第一连接头 4 的强度和刚性, 第一连接头 4 在第一底板 41 的两个第一侧 翼 411 上还分别设置有第一加强筋 414。
     第二连接头 5 包括有第二底板 51 和垂直设置于该第二底板 51 上的第二凸台 52, 第二底板 51 和第二凸台 52 同样一体成型, 第二底板 51 具有沿垂直于第二凸台 52 的轴向 外伸的两个相对而设的第二侧翼 511, 每个第二侧翼 511 上也开设有两个第二连接孔 512, 第二凸台 52 的第二底板 51 固定于前横梁 2 的侧壁上, 第二连接孔 512 和开设于前横梁 2 侧壁上的第二安装孔 22 相对应 ;
     为了减轻重量, 节省加工材料, 第二凸台 52 的中心开设有第二孔腔 521, 第二底板 51 上开设有和第二孔腔 521 相连通的第二开孔 513, 于是, 第二连接头 5 也呈镂空的箱体结 构且能够插配在纵梁 3 的横截面内腔之中, 第二凸台 52 在周面上开设有沿竖直方向贯穿的 第三通孔 522, 纵梁 3 的侧壁沿竖直方向开设有和第三通孔 522 相对应的第三安装孔 31, 第 二凸台 52 在周面上还开设有沿平行于前横梁 2 方向贯穿的第四通孔 523, 纵梁 3 的侧壁沿 平行于前横梁 2 方向开设有和第四通孔 523 相对应的第四安装孔 32 ; 为了提高第二连接头 5 的强度和刚性, 第二连接头 5 在第二底板 51 的两个第二侧翼 511 上同样分别设置有第二 加强筋 514。
     安装时, 将第一连接头 4 的第一凸台 42 插入前横梁 2 的横截面内腔中, 第一底板 41 的第一连接孔 412 和前立柱 1 侧壁的第一孔 11 之内穿过第五螺栓 65 实现第一底板 41 和前立柱 1 的固定相连 ;
     第一凸台 42 的第一通孔 422 和前横梁 2 侧壁上的第一安装孔 21 之内穿过第一螺 栓 61, 第二底板 51 的第二连接孔 512、 第一凸台 42 的第二通孔 423 和前横梁 2 侧壁上的第二安装孔 22 内穿过第二螺栓 62, 于是, 第一连接头 4 的第一凸台 42、 前横梁 2 和第二连接 头 5 的第二底板 51 之间通过双向垂直的第一螺栓 61 和第二螺栓 62 固定连接于一体 ;
     再将第二连接头 5 的第二凸台 52 插入纵梁 3 横截面的内腔中, 第二凸台 52 的第 三通孔 522 和纵梁 3 侧壁上的第三安装孔 31 之内穿过第三螺栓 63, 第二凸台 52 的第四通 孔 523 和纵梁 3 侧壁上的第四安装孔 32 内穿过第四螺栓 64, 于是, 纵梁 3 通过第二连接头 5 和前横梁 2 固定于一体。
     本实施例的前立柱 1、 前横梁 2、 第一连接头 4、 纵梁 3 和第二连接头 5 之间均采用 螺栓这种可拆式结构连接为一体, 使得装配和拆卸都十分方便, 而且为了确保第一连接头 4 和前立柱 1 之间具有良好的安装精度, 确保两者能够很好的贴合, 前立柱 1 相对于第一连接 头 4 的侧壁上沿纵向设置有第一凸条 12, 第一连接头 4 在第一底板 41 的底部设置有能与第 一凸条 12 相配合的第一导槽 415 ;
     同理, 为了确保前横梁 2 和第二连接头 5 之间的安装精度, 前横梁 2 的侧壁上沿纵 向设置有第二凸条 23, 第二连接头 5 在第二底板 51 的底部设置有能与第二凸条 23 相配合 的第二导槽 515, 于是, 前立柱 1 侧壁上的第一凸条、 前横梁 2 侧壁上的第二凸条在安装时能 够起到导向作用, 方便第一连接头 4 和第二连接头 5 的装配定位, 同时, 提高了连接头和梁 柱之间的装配精度和贴合精度, 提高装配的可靠性。 本实施例的连接结构除可应用于立体车库外, 同样适用于各类承载装置的梁柱连 接结构中。
    

立体车库的车架前立柱、前横梁和纵梁的连接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立体车库的车架前立柱、前横梁和纵梁的连接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立体车库的车架前立柱、前横梁和纵梁的连接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立体车库的车架前立柱、前横梁和纵梁的连接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立体车库的车架前立柱、前横梁和纵梁的连接结构.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1979807A43申请公布日20110223CN101979807ACN101979807A21申请号201010292427522申请日20100922E04H6/08200601E04B1/5820060171申请人朱建华地址315013浙江省宁波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木槿路99号宁波邦达实业有限公司72发明人朱建华74专利代理机构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2代理人姚娟英陈洪娜54发明名称立体车库的车架前立柱、前横梁和纵梁的连接结构57摘要一种立体车库的车架前立柱、前横梁和纵梁的连接结构,包括有两两相互垂直的前立柱、前横梁和纵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连接头。

2、和第二连接头;第一凸台周面上开设有第一通孔,前横梁开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一通孔和第一安装孔之内穿设第一紧固件;第一凸台周面上开设有第二通孔,前横梁开设有第二安装孔,第二连接孔、第二通孔和第二安装孔内穿设第二紧固件;第二凸台周面上开设第三通孔,纵梁开设第三安装孔,第三通孔和第三安装孔之内穿设第三紧固件;第二凸台周面上还开设有第四通孔,纵梁开设第四安装孔,第四通孔和第四安装孔内穿设第四紧固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装配方便,连接精度高;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分别双向固定,控制连接部在两个自由度方位的形变,确保车库运行精度与使用安全性。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

3、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6页CN101979812A1/1页21一种立体车库的车架前立柱、前横梁和纵梁的连接结构,该连接结构包括有两两相互垂直的前立柱1、前横梁2和纵梁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结构还包括有连接所述前立柱1和前横梁2的第一连接头4以及连接所述前横梁2和纵梁3的第二连接头5;所述第一连接头4包括有第一底板41和垂直设置于该第一底板41上的第一凸台42,所述第一底板41和所述前立柱1的侧壁固定相连,所述第一凸台42和所述前横梁2的横截面内腔插配相连;所述第二连接头5包括有第二底板51和垂直设置于该第二底板51上的第二凸台52,所述第二凸台52和所述纵梁3的横截面内腔插配相连,所述第二。

4、底板51的相对两侧沿和所述前立柱1相平行的方向外伸有第二侧翼511,所述第二侧翼511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512;其中,所述第一凸台42在周面上开设有沿竖直方向贯穿的第一通孔422,所述前横梁2的侧壁沿竖直方向开设有和所述第一通孔422相对应的第一安装孔21,所述第一通孔422和第一安装孔21之内穿设有第一紧固件;所述第一凸台42在周面上还开设有沿平行于所述纵梁3方向贯穿的第二通孔423,所述前横梁2的侧壁沿平行于所述纵梁3方向开设有和所述第二通孔423相对应的第二安装孔22,所述第二连接孔512、第二通孔423和第二安装孔22内穿设有第二紧固件;所述第二凸台52在周面上开设有沿竖直方向贯穿的第。

5、三通孔522,所述纵梁3的侧壁沿竖直方向开设有和所述第三通孔522相对应的第三安装孔31,所述第三通孔522和第三安装孔31之内穿设有第三紧固件;所述第二凸台52在周面上还开设有沿平行于所述前横梁2方向贯穿的第四通孔523,所述纵梁3的侧壁沿平行于所述前横梁2方向开设有和所述第四通孔523相对应的第四安装孔32,所述第四通孔523和第四安装孔32内穿设有第四紧固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车库的车架前立柱、前横梁和纵梁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板41的相对两侧沿和所述后立柱1相平行的方向外伸有第一侧翼411,该第一侧翼411上开设有第一连接通孔412,所述前立柱1的侧壁上开设有和所述第。

6、一连接通孔412相对应且贯穿该前立柱1的第一孔11,所述第一连接孔412和第一孔11之内设置有第五紧固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体车库的车架前立柱、前横梁和纵梁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底板41和第一凸台42一体成型,并且,所述第一侧翼411上还设置有第一加强筋414。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立体车库的车架前立柱、前横梁和纵梁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台42的中心镂空并形成第一孔腔421,所述第一底板41上开设有和所述第一孔腔421相连通的第一开孔41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车库的车架前立柱、前横梁和纵梁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底板51和第二凸台52一体成型,并。

7、且,所述第二侧翼511上设置有第二加强筋514。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立体车库的车架前立柱、前横梁和纵梁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台52的中心镂空并形成第二孔腔521,所述第二底板51上开设有和所述第二孔腔521相连通的第二开孔513。权利要求书CN101979807ACN101979812A1/4页3立体车库的车架前立柱、前横梁和纵梁的连接结构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立体车库的车架前立柱、前横梁和纵梁之间的连接装置。背景技术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个人汽车保有量日益上升,为了解决停车位占地面积与住户商用面积的矛盾,立体机械停车设备以其平均单车占地面。

8、积小的独特特性,开始被越来越多的用户所接受。0003一般地,常见的立体车库的主体部分多为具有多层结构的立体车架,该车架为一框架结构,通常包括有多个相互平行且竖直设置的前立柱、多个相互平行且竖直设置的后立柱、水平设置的前横梁、水平设置的后横档以及设置在前立柱和后立柱之间的纵梁,其中,前立柱、前横梁和纵梁之间分别两两垂直并连接于一体,后立柱、后横档和纵梁之间也两两垂直且连接为一体。为了实现前立柱、前横梁和纵梁之间的固定连接以及后立柱、后横档和纵梁之间的固定连接,现有技术中多采用在立柱和横梁的连接面之间直接通过销子定位或螺钉紧固相连,这种连接方式虽然操作简单、施工方便,但是由于立柱和横梁相互垂直设置。

9、,连接面的接触面积有限,采用销钉或螺钉直接连接的方式连接精度较低,连接强度和连接刚度较差,从而会影响立体车库的连接可靠性和安全性,还会影响到立体车库的运行精度和使用寿命。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安装精度高、装配便捷且连接更为安全可靠的立体车库的车架前立柱、前横梁和纵梁之间的连接结构。0005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立体车库的车架前立柱、前横梁和纵梁的连接结构,该连接结构包括有两两相互垂直的前立柱、前横梁和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结构还包括有连接所述前立柱和前横梁的第一连接头以及连接所述前横梁和纵梁的第二连接头;0006所述第一。

10、连接头包括有第一底板和垂直设置于该第一底板上的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前立柱的侧壁固定相连,所述第一凸台和所述前横梁的横截面内腔插配相连;所述第二连接头包括有第二底板和垂直设置于该第二底板上的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和所述纵梁的横截面内腔插配相连,所述第二底板的相对两侧沿和所述前立柱相平行的方向各外伸有第二侧翼,所述第二侧翼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0007其中,所述第一凸台在周面上开设有沿竖直方向贯穿的第一通孔,所述前横梁的侧壁沿竖直方向开设有和所述第一通孔相对应的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一安装孔之内穿设有第一紧固件;所述第一凸台在周面上还开设有沿平行于所述纵梁方向贯穿的第二通孔,所述前横梁。

11、的侧壁沿平行于所述纵梁方向开设有和所述第二通孔相对应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连接孔、第二通孔和第二安装孔内穿设有第二紧固件;说明书CN101979807ACN101979812A2/4页40008所述第二凸台在周面上开设有沿竖直方向贯穿的第三通孔,所述纵梁的侧壁沿竖直方向开设有和所述第三通孔相对应的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三通孔和第三安装孔之内穿设有第三紧固件;所述第二凸台在周面上还开设有沿平行于所述前横梁方向贯穿的第四通孔,所述纵梁的侧壁沿平行于所述前横梁方向开设有和所述第四通孔相对应的第四安装孔,所述第四通孔和第四安装孔内穿设有第四紧固件。0009其中,上述的第一紧固件、第二紧固件、第三紧固件和第。

12、四紧固件可以为螺栓、螺杆等现有技术中常见的各类紧固件。0010第一底板和前立柱侧壁之间的连接可以为粘接或焊接等各种连接方式,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底板的相对两侧沿和所述后立柱相平行的方向外伸有第一侧翼,该第一侧翼上开设有第一连接通孔,所述前立柱的侧壁上开设有和所述第一连接通孔相对应且贯穿该前立柱的第一孔,所述第一连接孔和第一孔之内设置有第五紧固件。于是,第一底板和前立柱侧壁之间可以通过螺栓等各种现有的紧固件固定连接为一体,安装更为简单、方便。0011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的第一底板和第一凸台为一体成型,并且,所述第一侧翼上还设置有第一加强筋,第一加强筋能够提高第一连接头的强度,提高连接刚度和强度。0。

13、012为了减轻连接头的重量,节省原材料,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一凸台的中心镂空并形成第一孔腔,所述第一底板上开设有和所述第一孔腔相连通的第一开孔。0013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底板和第二凸台一体成型,并且,所述第二侧翼上设置有第二加强筋。0014为了减轻重量,节省原材料,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二凸台的中心镂空并形成第二孔腔,所述第二底板上开设有和所述第二孔腔相连通的第二开孔。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首先,第一连接头和前横梁之间、第二连接头和纵梁之间都是通过插配方式连接,装配方便,连接精度高;其次,由于采用插配连接方式,使得前横梁内腔含有第一凸起,纵梁内腔含有第二凸起,从而提高了前横。

14、梁和纵梁在连接部位的强度和刚度;再者,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分别通过横向和竖向设置的两个相互垂直的紧固件实现双向固定,有效地控制车架的连接部在两个自由度方位的形变,确保了立体车库的运行精度与使用安全性;最后,第一连接头、第二连接头均采用镂空结构,使得连接头的加工用料省、整体重量减轻,从而能够节省立体车库连接部位的整体材料消耗、降低生产成本,不仅改善了立柱和横梁的负荷条件,还大幅度地提高了立体车库的综合刚度与使用寿命。附图说明0016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立体车库的车架结构示意图。0017图2为图1中所示I部的立体分解图。0018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连接结构局部剖视图之一从第一连接头剖开。0019图。

15、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连接结构局部剖视图之二从第二连接头剖开。0020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连接头结构示意图。0021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连接头结构示意图。说明书CN101979807ACN101979812A3/4页5具体实施方式0022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0023如图1图6所示,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本实施例的连接结构主要实现立体车库的车架前立柱1、前横梁2和纵梁3之间的连接,其中,图1所示的前立柱1、前横梁2和纵梁3分别两两垂直,并且,本实施例的前立柱1、前横梁2和纵梁3分别为由两个形状与尺寸相同且等断面的长条形构件相互交错嵌套而成的薄壁空心柱体,在前横梁2和纵。

16、梁3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头4,前横梁2和纵梁3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头5。0024第一连接头4包括有第一底板41和垂直于该第一底板41设置的第一凸台42,第一底板41和第一凸台42一体成型,第一底板41具有沿第一凸台42的轴向外伸的两个相对而设的第一侧翼411,每个第一侧翼411上开设有两个第一连接通孔412,前立柱1的侧壁和第一底板41固定连接,该前立柱1的侧壁上开设有和相应的第一连接通孔412对应的第一孔11,该第一孔11前后贯穿前立柱1的侧壁;0025为了降低前横梁2的负荷条件,第一凸台42的中心开设有第一孔腔421,第一底板41上开设有和第一孔腔421相连通的第一开孔413,于是,第一凸台4。

17、2呈镂空的箱体结构且能够插配在前横梁2的横截面内腔之中,第一凸台42在箱体结构的四个周面上分别开设有通孔,每两个相对而设的周面上开设的通孔相互对齐,其中,第一凸台42在周面上开设有沿竖直方向贯穿的第一通孔422,前横梁2的侧壁沿竖直方向开设有和第一通孔422相对应的第一安装孔21,第一凸台42在周面上还开设有沿平行于纵梁3方向贯穿的第二通孔423,前横梁2的侧壁沿平行于纵梁3方向开设有和第二通孔423相对应的第二安装孔22;0026为了提高第一连接头4的强度和刚性,第一连接头4在第一底板41的两个第一侧翼411上还分别设置有第一加强筋414。0027第二连接头5包括有第二底板51和垂直设置于该。

18、第二底板51上的第二凸台52,第二底板51和第二凸台52同样一体成型,第二底板51具有沿垂直于第二凸台52的轴向外伸的两个相对而设的第二侧翼511,每个第二侧翼511上也开设有两个第二连接孔512,第二凸台52的第二底板51固定于前横梁2的侧壁上,第二连接孔512和开设于前横梁2侧壁上的第二安装孔22相对应;0028为了减轻重量,节省加工材料,第二凸台52的中心开设有第二孔腔521,第二底板51上开设有和第二孔腔521相连通的第二开孔513,于是,第二连接头5也呈镂空的箱体结构且能够插配在纵梁3的横截面内腔之中,第二凸台52在周面上开设有沿竖直方向贯穿的第三通孔522,纵梁3的侧壁沿竖直方向开。

19、设有和第三通孔522相对应的第三安装孔31,第二凸台52在周面上还开设有沿平行于前横梁2方向贯穿的第四通孔523,纵梁3的侧壁沿平行于前横梁2方向开设有和第四通孔523相对应的第四安装孔32;为了提高第二连接头5的强度和刚性,第二连接头5在第二底板51的两个第二侧翼511上同样分别设置有第二加强筋514。0029安装时,将第一连接头4的第一凸台42插入前横梁2的横截面内腔中,第一底板41的第一连接孔412和前立柱1侧壁的第一孔11之内穿过第五螺栓65实现第一底板41和前立柱1的固定相连;0030第一凸台42的第一通孔422和前横梁2侧壁上的第一安装孔21之内穿过第一螺栓61,第二底板51的第二。

20、连接孔512、第一凸台42的第二通孔423和前横梁2侧壁上的第说明书CN101979807ACN101979812A4/4页6二安装孔22内穿过第二螺栓62,于是,第一连接头4的第一凸台42、前横梁2和第二连接头5的第二底板51之间通过双向垂直的第一螺栓61和第二螺栓62固定连接于一体;0031再将第二连接头5的第二凸台52插入纵梁3横截面的内腔中,第二凸台52的第三通孔522和纵梁3侧壁上的第三安装孔31之内穿过第三螺栓63,第二凸台52的第四通孔523和纵梁3侧壁上的第四安装孔32内穿过第四螺栓64,于是,纵梁3通过第二连接头5和前横梁2固定于一体。0032本实施例的前立柱1、前横梁2、第。

21、一连接头4、纵梁3和第二连接头5之间均采用螺栓这种可拆式结构连接为一体,使得装配和拆卸都十分方便,而且为了确保第一连接头4和前立柱1之间具有良好的安装精度,确保两者能够很好的贴合,前立柱1相对于第一连接头4的侧壁上沿纵向设置有第一凸条12,第一连接头4在第一底板41的底部设置有能与第一凸条12相配合的第一导槽415;0033同理,为了确保前横梁2和第二连接头5之间的安装精度,前横梁2的侧壁上沿纵向设置有第二凸条23,第二连接头5在第二底板51的底部设置有能与第二凸条23相配合的第二导槽515,于是,前立柱1侧壁上的第一凸条、前横梁2侧壁上的第二凸条在安装时能够起到导向作用,方便第一连接头4和第。

22、二连接头5的装配定位,同时,提高了连接头和梁柱之间的装配精度和贴合精度,提高装配的可靠性。0034本实施例的连接结构除可应用于立体车库外,同样适用于各类承载装置的梁柱连接结构中。说明书CN101979807ACN101979812A1/6页7图1说明书附图CN101979807ACN101979812A2/6页8图2说明书附图CN101979807ACN101979812A3/6页9图3说明书附图CN101979807ACN101979812A4/6页10图4说明书附图CN101979807ACN101979812A5/6页11图5说明书附图CN101979807ACN101979812A6/6页12图6说明书附图CN101979807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