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波长跃迁受激拉曼和频激光波长转换装置.pdf

上传人:a3 文档编号:1107101 上传时间:2018-03-3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16.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549571.2

申请日:

2010.11.18

公开号:

CN102044839A

公开日:

2011.05.04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H01S 3/108申请公布日:20110504|||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1S 3/108申请日:20101118|||公开

IPC分类号:

H01S3/108; H01S3/16; H01S3/06

主分类号:

H01S3/108

申请人:

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发明人:

檀慧明; 王帆; 姜琛昱; 施燕博; 崔锦江; 田玉冰; 董宁宁

地址:

215163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科技城龙山路14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代理人:

楼高潮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波长跃迁受激拉曼和频激光波长转换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一共用谐振腔镜,一具有两个能级以上激光跃迁的激光增益介质,一受激拉曼晶体,一非线性和频晶体,一拉曼输出耦合镜和一激光输出耦合镜。本发明的双波长跃迁受激拉曼和频激光波长转换装置可以有效拓宽可用的单谱线激光波长数量。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双波长跃迁受激拉曼和频激光波长转换装置, 包括依次设置的一共用谐振腔 镜 (1), 一拉曼输出耦合镜 (5) 和一激光输出耦合镜 (6),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共用谐振腔镜 (1) 与拉曼输出耦合镜 (5) 之间依次设置有一具有两个能级以上激光跃迁的激光增益介质 (2), 一受激拉曼散射介质 (3) 和一非线性和频晶体 (4)。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双波长跃迁受激拉曼和频激光波长转换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共用谐振腔镜 (1) 的相关膜系制备在所述激光增益介质 (2) 的输入端表面, 构成制备 有腔镜的激光增益介质 (7)。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双波长跃迁受激拉曼和频激光波长转换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制备有腔镜的激光增益介质 (7) 表面可以是凹面、 平面或凸面中的任意一种。
4: 根据权利要求 1 至 3 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双波长跃迁受激拉曼和频激光波长转换装 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非线性和频晶体 (4) 为 LBO、 BiBO、 KTP 或 KTA 非线性和频晶体中的任 意一种。
5: 根据权利要求 2 或 3 所述的双波长跃迁受激拉曼和频激光波长转换装置, 其特征在 于: 所述制备有腔镜的激光增益介质 (7) 采用掺杂有稀土元素的激光晶体。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或 3 所述的双波长跃迁受激拉曼和频激光波长转换装置, 其特 征在于 :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受激拉曼散射介质 (3) 为 Ba(NO3)2 晶体。

说明书


一种双波长跃迁受激拉曼和频激光波长转换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激光波长装换装置, 具体的涉及一种双波长跃迁受激拉曼和频激 光波长转换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固体激光器的输出激光波长来自于激光材料的能级跃迁, 可实际应用的固体 激光材料不是很多, 每种固体激光材料也只有少数可用的激光跃迁谱线, 因此能够实用的 单谱线波长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
     随着非线性光学频率转换技术及相应的非线性光学晶体的研究发展, 通过非线性 光学频率转换技术可以把来自于激光晶体能级跃迁的波长转换为新的激光波长, 这些技术 分别称为非线性光学倍频、 和频、 差频和光学参量变换等技术。在非线性光学和频技术中, 最常用的是参与和频的两个不同波长的激光都是来自于激光材料的能级跃迁, 如美国专 利技术 No.5.345.457 的两个子谐振腔通过两个激光晶体的能级跃迁分别产生 1064nm 和 1318nm 两个不同波长的基频光, 这两个基频光束再通过谐振腔公共重合部分的和频晶体产 生了 589nm 的波长输出。类似的国内技术有申请号为 200410010917.6 的授权发明专利, 该 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腔内和频的折叠腔结构。 通过和频技术获得新波长的专利技术还有美 国专利 No. : US20040125834A1, 该专利技术中参与和频的两个不同波长的基频光中一个由 固体激光材料的准三能级跃迁获得, 另一个由固体激光材料的四能级跃迁获得。
     激光频率转换的另一种方法是受激拉曼散射技术, 该技术是通过拉曼散射介质的 受激拉曼散射引起的频移, 把入射并通过拉曼散射介质的基频光转换为新波长的激光。这 种新波长的激光又可继续通过非线性光学的倍频技术再转换为另一个波长的激光。 中国专 利申请了这种拉曼激光的倍频技术, 申请号分别为 200810138022.9 和 200720029555.4 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结合以上背景技术, 提出了一种双波长跃迁受激拉曼和频激光波 长转换装置, 进一步拓宽可用的单谱线激光波长数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
     一种双波长跃迁受激拉曼和频激光波长转换装置, 包括依次设置的一共用谐振腔 镜, 一拉曼输出耦合镜和一激光输出耦合镜, 所述共用谐振腔镜与所述拉曼输出耦合镜之 间依次设置有一具有两个能级以上激光跃迁的激光增益介质, 一受激拉曼散射介质和一非 线性和频晶体。
     优选的, 把共用谐振腔镜的相关膜系制备在所述激光增益介质的输入表面构成制 备有腔镜的激光增益介质, 从而取消单独的透镜, 其中, 所述制备有腔镜的激光增益介质的 表面可以是凹面, 也可以是平面或凸面。
     优选的, 所述制备有腔镜的激光增益介质采用掺杂有稀土元素的激光晶体。
     本发明的双波长跃迁受激拉曼和频激光波长转换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当谐振腔内的激光增益介质被外部光源发出的泵浦光泵浦时, 由于该激光增益介 质的不同能级跃迁分别产生了跃迁波长为 λ0 的激光和第二波长为 λ2 的激光能级跃迁激 光。其中, 所述波长为 λ0 的激光在共用谐振腔镜与激光输出耦合镜传播振荡, 所述第二波 长为 λ2 的激光能级跃迁激光在共用谐振腔镜与拉曼输出耦合镜之间传播振荡。所述波长 为 λ0 的激光光束通过所述受激拉曼散射介质时, 由于受激拉曼散射效应, 使波长为 λ0 的 激光频移产生了第一波长为 λ1 的受激拉曼频移激光, 并在共用谐振腔镜与拉曼输出耦合 镜之间传播振荡。当所述第一波长为 λ1 的受激拉曼频移激光光束和第二波长为 λ2 的激 光能级跃迁激光光束同时入射并通过非线性和频晶体时, 由于非线性和频相互作用, 产生 了不同于第一波长为 λ1 和第二波长为 λ2 的新的第三波长为 λ3 的和频激光。并由拉曼 输出耦合镜和激光输出耦合镜输出。
     其中, 所述 λ1、 λ2 和 λ3 应满足和频关系 1/λ3 = 1/λ2+1/λ1。所述非线性和 频晶体需要按所述 λ1、 λ2 和 λ3 的非线性和频相互作用的位相匹配方向切割, 使所述 λ1、 λ2 和 λ3 在所述非线性和频晶体中传播时满足位相匹配关系 和 其中, 都是矢量, 并分别是所述波长为 λ1 的受激拉曼频移激光、 波长为 λ2 的激光能级跃迁激光和波长为 λ3 的和频激光在所述非线性和频晶体中传播时的折射率。
     通过上述技术的应用, 本发明的双波长跃迁的受激拉曼和频激光波长转换装置可 以有效拓宽可用的单谱线激光波长数量。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 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 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 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 1 是本发明的双波长跃迁受激拉曼和频激光波长转换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 意图。
     图 2 是图 1 中揭露的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 1、 共用谐振腔镜, 2、 激光增益介质, 3、 受激拉曼散射介质, 4、 非线 性和频晶体, 5、 拉曼输出耦合镜, 6、 激光输出耦合镜, 7、 制备有腔镜的激光增益介质。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 1 所示, 一种双波长跃迁的受激拉曼和频激光波长转换装置, 包括依次设 置的一共用谐振腔镜 1, 一拉曼输出耦合镜 5 和一激光输出耦合镜 6, 所述共用谐振腔镜 1 与所述拉曼输出耦合镜 5 之间依次设置有一具有两个能级以上激光跃迁的激光增益介质 2, 一受激拉曼散射介质 3 和一非线性和频晶体 4。
     优选的, 参见图 2 所示, 把共用谐振腔镜 1 的相关膜系制备在所述激光增益介质 2 的输入表面构成具有谐振腔镜的激光增益介质 7, 从而取消单独的透镜, 其中, 所述具有谐 振腔镜的激光增益介质 7 的表面可以是凹面, 也可以是平面或凸面。
     以下以优选的方案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
     其中, 所述具有谐振腔镜的激光增益介质 7 采用具有 1064nm 和 1123nm 波长的激光跃迁谱线的掺杂有稀土元素的激光晶体, 如 Nd:YAG 晶体, 其与所述受激拉曼散射介质的 相反方向的表面可以是平面或曲面, 制备对波长为 1064nm、 1123nm 和 1198nm 的光束反射率 大于 99.5%, 对波长为 808nm 的光束透过率大于 90%的多层介质膜, 另一面制备对波长为 1064nm、 1123nm 和 1198nm 的光束透过率大于 99%的增透膜。所述受激拉曼散射介质 3 采 用 Ba(NO3)2 晶体, 两个通光面制备对 1064nm、 1123nm 和 1198nm 的双波长增透膜, 透过率大 于 99%。
     进一步的, 非线性和频晶体 4 采用 LBO、 BiBO、 KTP 或 KTA 等非线性和频晶体, 按 1123nm 波长与 1198nm 波长和频产生 580nm 波长的位相匹配方向切割, 非线性和频晶体 4 的 两个通光面都制备对 1064nm、 1123nm、 1198nm 和 580nm 等四个波长的光束的增透膜。
     进一步的, 拉曼输出耦合镜 5 的靠近非线性和频晶体 4 的表面膜系制备要求为 对 1064nm 和 1198nm 两个波长的光束的反射率大于 99.5%的多层介质膜, 对 1123nm 波长 的透过率大于 99.5%以及对 580nm 波长的透过率大于 95%, 的增透膜, 另一面制备要求对 1123nm 波长的透过率大于 99.5%和对 580nm 波长的透过率大于 95%的增透膜。 激光输出耦 合镜 6 的靠近拉曼输出耦合镜 5 表面的膜系制备要求对 1123nm 波长的反射率大于 99.5%, 对 580nm 波长的透过率大于 95 %的多层介质膜, 另一面制备对 580nm 波长的透过率大于 99%增透膜。
     当谐振腔内的 Nd:YAG 晶体被外部光源泵浦时, 产生了波长为 1064nm 和 1123nm 波 长的激光跃迁, 分别在共用谐振腔镜 1 和激光输出耦合镜 6 以及共用谐振腔镜 1 和拉曼输 出耦合镜 5 之间传播振荡。当波长为 1064nm 波长的激光束通过 Ba(NO3)2 晶体时, 由于受 激拉曼散射效应使 1064nm 波长的激光频移产生了波长为 1198nm 波长的激光, 该波长的激 光也在共用谐振腔镜 1 和拉曼输出耦合镜 5 之间传播振荡。由于非线性和频晶体 4 是按 1123nm 与 1198nm 波长和频产生 580nm 波长的位相匹配方向切割, 当 1123nm 与 1198nm 波长 的激光同时入射并通过非线性和频晶体 4 时, 由于非线性光学和频相互作用, 产生了波长 为 580nm 的和频激光, 并由拉曼输出耦合镜 5 和激光输出耦合镜 6 输出。
     进一步的, 所述拉曼输出耦合镜 5 与激光输出耦合镜 6 的位置可以对换, 所述拉曼 输出耦合镜 5 与激光输出耦合镜 6 的位置对换后, 所述受激拉曼散射介质 3 置于所述拉曼 输出耦合镜 5 与激光输出耦合镜 6 之间。
     上述实施例只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 其目的是在于让本领域内的 普通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 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 是根据本发明内容的实质所作出的等效的变化或修饰, 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一种双波长跃迁受激拉曼和频激光波长转换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双波长跃迁受激拉曼和频激光波长转换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双波长跃迁受激拉曼和频激光波长转换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双波长跃迁受激拉曼和频激光波长转换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双波长跃迁受激拉曼和频激光波长转换装置.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044839A43申请公布日20110504CN102044839ACN102044839A21申请号201010549571222申请日20101118H01S3/108200601H01S3/16200601H01S3/0620060171申请人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地址215163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科技城龙山路14号72发明人檀慧明王帆姜琛昱施燕博崔锦江田玉冰董宁宁74专利代理机构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2200代理人楼高潮54发明名称一种双波长跃迁受激拉曼和频激光波长转换装置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波长跃迁受激拉曼和频激光波长转换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

2、一共用谐振腔镜,一具有两个能级以上激光跃迁的激光增益介质,一受激拉曼晶体,一非线性和频晶体,一拉曼输出耦合镜和一激光输出耦合镜。本发明的双波长跃迁受激拉曼和频激光波长转换装置可以有效拓宽可用的单谱线激光波长数量。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1页CN102044843A1/1页21一种双波长跃迁受激拉曼和频激光波长转换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一共用谐振腔镜1,一拉曼输出耦合镜5和一激光输出耦合镜6,其特征在于所述共用谐振腔镜1与拉曼输出耦合镜5之间依次设置有一具有两个能级以上激光跃迁的激光增益介质2,一受激拉曼散射介质3和一非线性和频晶体。

3、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波长跃迁受激拉曼和频激光波长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共用谐振腔镜1的相关膜系制备在所述激光增益介质2的输入端表面,构成制备有腔镜的激光增益介质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波长跃迁受激拉曼和频激光波长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有腔镜的激光增益介质7表面可以是凹面、平面或凸面中的任意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双波长跃迁受激拉曼和频激光波长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线性和频晶体4为LBO、BIBO、KTP或KTA非线性和频晶体中的任意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双波长跃迁受激拉曼和频激光波长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有腔镜的激光增益介质7采用掺杂有。

4、稀土元素的激光晶体。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双波长跃迁受激拉曼和频激光波长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所述受激拉曼散射介质3为BANO32晶体。权利要求书CN102044839ACN102044843A1/3页3一种双波长跃迁受激拉曼和频激光波长转换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激光波长装换装置,具体的涉及一种双波长跃迁受激拉曼和频激光波长转换装置。背景技术0002通常固体激光器的输出激光波长来自于激光材料的能级跃迁,可实际应用的固体激光材料不是很多,每种固体激光材料也只有少数可用的激光跃迁谱线,因此能够实用的单谱线波长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0003随着非线性光学频率转换技术及相。

5、应的非线性光学晶体的研究发展,通过非线性光学频率转换技术可以把来自于激光晶体能级跃迁的波长转换为新的激光波长,这些技术分别称为非线性光学倍频、和频、差频和光学参量变换等技术。在非线性光学和频技术中,最常用的是参与和频的两个不同波长的激光都是来自于激光材料的能级跃迁,如美国专利技术NO5345457的两个子谐振腔通过两个激光晶体的能级跃迁分别产生1064NM和1318NM两个不同波长的基频光,这两个基频光束再通过谐振腔公共重合部分的和频晶体产生了589NM的波长输出。类似的国内技术有申请号为2004100109176的授权发明专利,该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腔内和频的折叠腔结构。通过和频技术获得新波长。

6、的专利技术还有美国专利NOUS20040125834A1,该专利技术中参与和频的两个不同波长的基频光中一个由固体激光材料的准三能级跃迁获得,另一个由固体激光材料的四能级跃迁获得。0004激光频率转换的另一种方法是受激拉曼散射技术,该技术是通过拉曼散射介质的受激拉曼散射引起的频移,把入射并通过拉曼散射介质的基频光转换为新波长的激光。这种新波长的激光又可继续通过非线性光学的倍频技术再转换为另一个波长的激光。中国专利申请了这种拉曼激光的倍频技术,申请号分别为2008101380229和2007200295554等。发明内容0005本发明的目的是结合以上背景技术,提出了一种双波长跃迁受激拉曼和频激光波。

7、长转换装置,进一步拓宽可用的单谱线激光波长数量。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0007一种双波长跃迁受激拉曼和频激光波长转换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一共用谐振腔镜,一拉曼输出耦合镜和一激光输出耦合镜,所述共用谐振腔镜与所述拉曼输出耦合镜之间依次设置有一具有两个能级以上激光跃迁的激光增益介质,一受激拉曼散射介质和一非线性和频晶体。0008优选的,把共用谐振腔镜的相关膜系制备在所述激光增益介质的输入表面构成制备有腔镜的激光增益介质,从而取消单独的透镜,其中,所述制备有腔镜的激光增益介质的表面可以是凹面,也可以是平面或凸面。0009优选的,所述制备有腔镜的激光增益。

8、介质采用掺杂有稀土元素的激光晶体。0010本发明的双波长跃迁受激拉曼和频激光波长转换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说明书CN102044839ACN102044843A2/3页40011当谐振腔内的激光增益介质被外部光源发出的泵浦光泵浦时,由于该激光增益介质的不同能级跃迁分别产生了跃迁波长为0的激光和第二波长为2的激光能级跃迁激光。其中,所述波长为0的激光在共用谐振腔镜与激光输出耦合镜传播振荡,所述第二波长为2的激光能级跃迁激光在共用谐振腔镜与拉曼输出耦合镜之间传播振荡。所述波长为0的激光光束通过所述受激拉曼散射介质时,由于受激拉曼散射效应,使波长为0的激光频移产生了第一波长为1的受激拉曼频移激光,并在共。

9、用谐振腔镜与拉曼输出耦合镜之间传播振荡。当所述第一波长为1的受激拉曼频移激光光束和第二波长为2的激光能级跃迁激光光束同时入射并通过非线性和频晶体时,由于非线性和频相互作用,产生了不同于第一波长为1和第二波长为2的新的第三波长为3的和频激光。并由拉曼输出耦合镜和激光输出耦合镜输出。0012其中,所述1、2和3应满足和频关系1/31/21/1。所述非线性和频晶体需要按所述1、2和3的非线性和频相互作用的位相匹配方向切割,使所述1、2和3在所述非线性和频晶体中传播时满足位相匹配关系其中,和都是矢量,并分别是所述波长为1的受激拉曼频移激光、波长为2的激光能级跃迁激光和波长为3的和频激光在所述非线性和频。

10、晶体中传播时的折射率。0013通过上述技术的应用,本发明的双波长跃迁的受激拉曼和频激光波长转换装置可以有效拓宽可用的单谱线激光波长数量。0014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附图说明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0016图1是本发明的双波长跃迁受激拉曼和频激光波长转换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0017图2是图1中揭露的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的结构示意图。0018图中标号说明1、共用谐振腔镜,2、激光增益介。

11、质,3、受激拉曼散射介质,4、非线性和频晶体,5、拉曼输出耦合镜,6、激光输出耦合镜,7、制备有腔镜的激光增益介质。具体实施方式0019参见图1所示,一种双波长跃迁的受激拉曼和频激光波长转换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一共用谐振腔镜1,一拉曼输出耦合镜5和一激光输出耦合镜6,所述共用谐振腔镜1与所述拉曼输出耦合镜5之间依次设置有一具有两个能级以上激光跃迁的激光增益介质2,一受激拉曼散射介质3和一非线性和频晶体4。0020优选的,参见图2所示,把共用谐振腔镜1的相关膜系制备在所述激光增益介质2的输入表面构成具有谐振腔镜的激光增益介质7,从而取消单独的透镜,其中,所述具有谐振腔镜的激光增益介质7的表面可以。

12、是凹面,也可以是平面或凸面。0021以下以优选的方案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0022其中,所述具有谐振腔镜的激光增益介质7采用具有1064NM和1123NM波长的激说明书CN102044839ACN102044843A3/3页5光跃迁谱线的掺杂有稀土元素的激光晶体,如NDYAG晶体,其与所述受激拉曼散射介质的相反方向的表面可以是平面或曲面,制备对波长为1064NM、1123NM和1198NM的光束反射率大于995,对波长为808NM的光束透过率大于90的多层介质膜,另一面制备对波长为1064NM、1123NM和1198NM的光束透过率大于99的增透膜。所述受激拉曼散射介质3采用BANO32晶。

13、体,两个通光面制备对1064NM、1123NM和1198NM的双波长增透膜,透过率大于99。0023进一步的,非线性和频晶体4采用LBO、BIBO、KTP或KTA等非线性和频晶体,按1123NM波长与1198NM波长和频产生580NM波长的位相匹配方向切割,非线性和频晶体4的两个通光面都制备对1064NM、1123NM、1198NM和580NM等四个波长的光束的增透膜。0024进一步的,拉曼输出耦合镜5的靠近非线性和频晶体4的表面膜系制备要求为对1064NM和1198NM两个波长的光束的反射率大于995的多层介质膜,对1123NM波长的透过率大于995以及对580NM波长的透过率大于95,的增。

14、透膜,另一面制备要求对1123NM波长的透过率大于995和对580NM波长的透过率大于95的增透膜。激光输出耦合镜6的靠近拉曼输出耦合镜5表面的膜系制备要求对1123NM波长的反射率大于995,对580NM波长的透过率大于95的多层介质膜,另一面制备对580NM波长的透过率大于99增透膜。0025当谐振腔内的NDYAG晶体被外部光源泵浦时,产生了波长为1064NM和1123NM波长的激光跃迁,分别在共用谐振腔镜1和激光输出耦合镜6以及共用谐振腔镜1和拉曼输出耦合镜5之间传播振荡。当波长为1064NM波长的激光束通过BANO32晶体时,由于受激拉曼散射效应使1064NM波长的激光频移产生了波长为。

15、1198NM波长的激光,该波长的激光也在共用谐振腔镜1和拉曼输出耦合镜5之间传播振荡。由于非线性和频晶体4是按1123NM与1198NM波长和频产生580NM波长的位相匹配方向切割,当1123NM与1198NM波长的激光同时入射并通过非线性和频晶体4时,由于非线性光学和频相互作用,产生了波长为580NM的和频激光,并由拉曼输出耦合镜5和激光输出耦合镜6输出。0026进一步的,所述拉曼输出耦合镜5与激光输出耦合镜6的位置可以对换,所述拉曼输出耦合镜5与激光输出耦合镜6的位置对换后,所述受激拉曼散射介质3置于所述拉曼输出耦合镜5与激光输出耦合镜6之间。0027上述实施例只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是在于让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是根据本发明内容的实质所作出的等效的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说明书CN102044839ACN102044843A1/1页6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2044839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基本电气元件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