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终端移动状态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移动状态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当用户终端(UE)远离原服务小区逐渐靠近目标小区的时候,会发生重选或者切换的过程,重选评估和触发切换的事件评估都有一定的时长,当UE移动速度较快时可能会来不及触发重选/切换而导致服务小区的质量急剧下降,从而发生掉网或者掉话的现象。因此把UE的移动速度分成多个等级,当移动速度高时减少重选/切换的评估时间,加快UE的重选/切换。
在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中,UE的移动状态分为三种:普通状态、中速移动状态、高速移动状态。在空闲态(RRC IDLE)下移动状态的区分以一定时间内发生的重选次数来划分不同的等级。在连接态(RRC CONNECTED)下移动状态的区分以一定时间内发生切换的次数来划分不同的等级。
在RRC IDLE态下,如果邻区服务质量好,则会发生小区重选,但如果快速移动过程中正好进入一块信号覆盖不好的区域,如附图1所示的小区4和小区5之间的区域位置,则会导致UE进入不在服务区(Out Of Service,OOS)状态,当继续移动到服务质量良好的区域后,会发生小区选择的流程,按照目前的统计方法,这一次的小区选择并不能被计入用于等级划分的统计当中,从而会影响UE移动状态判断的准确性。
在RRC CONNECTED态下,当UE快速移动,导致还没有来得及切换时,无线链路已经失败,从而触发RRC连接重建的流程,RRC重建过程中服务小区也可能会变,但是根据目前的统计方法,重建并不能被计入用于等级划分的统计当中,从而也会影响UE移动状态判断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移动状态的处理方法及装置,用于解决UE在高速运动状态下,对UE的移动状态中的服务小区改变次数的统计不准确,从而影响对UE移动状态判断的准确性的技术缺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基于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出一种移动终端移动状态的处理方法,该方法中,移动终端以一定时间内小区的改变次数作为移动状态是否变化的判断依据。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中,在空闲状态(RRC_IDLE)下,所述小区的改变次数为:小区重选的次数与用户终端从不在服务区(OOS)状态进入服务区从而触发小区选择次数的累计值。所述小区重选的次数是指:用户终端成功重选到目标小区且所述目标小区不属于前两次的服务小区中的任何一个的次数;所述小区选择次数是指:用户终端从OOS状态重回服务区且驻留的小区不属于前两次的服务小区中的任何一个的次数。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中,在RRC_IDLE状态下,将一段时间内服务小区发生改变的次数作为判断标准,把用户终端的移动状态分为多个等级,分别为:移动速度等级1至移动速度等级n;判断门限分别为:Ni1至Nin-1;判断的周期分别为:Ti1至Tin;RRC_IDLE状态下的用户终端移动状态的判断方法为:
移动速度等级1的判断条件为:Ti1时间内小区改变的次数N小于Ni1,即满足:N<Ni1;
移动速度等级i的判断条件为:Tii时间内小区改变的次数N大于等于Nii-1且小于Nii,即满足:Nii-1<=N<Nii;
移动速度等级n的判断条件为:Tin时间内小区改变的次数大于等于Nin-1,即满足N>=Nin-1。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中,在连接状态(RRC_CONNECTED)下,所述小区地改变次数为:小区切换的次数与无线链路控制(RRC)连接重建成功的次数的累计值。所述小区切换的次数是指:用户终端成功切换到目标小区且切换后的服务小区不属于前两个服务小区中的任何一个的次数;所述RRC连接重建成功的次数指:RRC连接重建成功且RRC连接重建的服务小区不属于前两个服务小区中的任何一个的次数。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中,在RRC_CONNECTED状态下,将一段时间内服务小区发生改变的次数作为判断标准,把用户终端的移动状态分为多个等级,分别为:移动速度等级1至移动速度等级n;判断门限分别为:Nc1至Ncn-1;判断的周期分别为:Tc1至Tcn;RRC_CONNECTED状态下的用户终端移动状态的判断方法为:
移动速度等级1的判断条件为:Tc1时间内小区改变的次数N小于等于Nc1,即满足:N<Nc1;
移动速度等级i的判断条件为:Tci时间内小区改变的次数N大于等于Nci-1且小于Nci,即满足:Nci-1<=N<Nci;
移动速度等级n的判断条件为:Tcn时间内小区改变的次数大于等于Ncn-1,即满足N>=Ncn-1。
基于本发明的方法,还提出一种移动终端移动状态的处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小区改变次数统计模块,用于统计在一定统计时间内小区的改变次数;
状态判断模块,用于根据小区改变次数统计模块的统计结果判断用户终端的移动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小区改变次数统计模块包括空闲态小区改变次数统计模块,用于在空闲状态(RRC_IDLE)下统计在一定时间内小区的改变次数,所述空闲态小区的改变次数为:小区重选的次数与用户终端从不在服务区(OOS)状态进入服务区从而触发小区选择次数的累计值;所述小区重选的次数是指:用户终端成功重选到目标小区且所述目标小区不属于前两次的服务小区中的任何一个的次数;所述小区选择次数是指:用户终端从OOS状态重回服务区且驻留的小区不属于前两次的服务小区中的任何一个的次数。
进一步地,所述小区改变次数统计模块包括连接态小区改变次数统计模块,用于在连接状态(RRC_CONNECTED)下统计在一定时间内小区的改变次数,所述连接态小区的改变次数为:小区切换的次数与无线链路控制(RRC)连接重建成功的次数的累计值;所述小区切换的次数是指:用户终端成功切换到目标小区且切换后的服务小区不属于前两个服务小区中的任何一个的次数;所述RRC连接重建成功的次数指:RRC连接重建成功且RRC连接重建的服务小区不属于前两个服务小区中的任何一个的次数。
本发明的方法,补充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完善了服务小区改变次数的统计方法,使UE的移动状态统计更为准确。
【附图说明】
图1为UE快速运动时进入信号覆盖不好的区域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在RRC_IDLE状态下UE从OOS状态进入服务区从而触发小区选择的次数统计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在RRC_CONNECTED状态下RRC连接重建成功的次数的统计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移动终端移动状态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基本思想是:以小区的改变次数作为UE移动状态判断的依据。对在空闲态(RRC_IDLE)和连接态(RRC_CONNECTED)下针对UE移动状态的划分发放进行修正,将小区重选的次数与UE从OOS状态进入服务区触发小区选择的次数的累计值(即小区改变的次数)作为判断RRC_IDLE状态下UE的移动状态的判断条件,以更加准确的判断RRC_IDLE态下UE的移动状态;将小区切换的次数与无线链路控制(RRC)连接重建成功的次数的累计值(即小区改变的次数)作为判断RRC_CONNECTED状态下UE的移动状态的判断条件,以更加准确的判断RRC_CONNECTE态下UE的移动状态。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举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UE处于RRC_IDLE态下的移动状态判断方法:
LTE协议36.304中5.2.4.3节有关UE移动状态判断的方法为:
中速移动的状态判断准则为:TCRmax时间周期内重选的次数超过NCR_M并且不超过NCR_H;快速移动的状态准则为:TCRmax时间周期内重选的次数超过NCR_H。由于该判断方法中,不包含处于OOS状态的UE重新进入服务区导致的小区选择次数,因此其不能准确的判断RRC_IDLE态下UE的移动状态。
为了更加准确的判断RRC_IDLE态下UE的移动状态,本发明中将TCRmax时间周期内发生的小区重选的次数与UE从OOS状态进入服务区从而触发小区选择的次数之和(即小区改变的次数)作为判断RRC_IDLE状态下UE的移动状态的判断条件。依据本发明给出的判断条件:当TCRmax时间周期内小区改变的次数超过NCR_M并且不超过NCR_H时,判断为中速移动的状态;当TCRmax内小区改变的次数超过NCR_H时,判断为快速移动状态。
本发明中,RRC_IDLE状态下服务小区的改变的次数为每发生下列任意一种情况时递增:
(1)成功重选到目标小区,目标小区不属于前两次的服务小区中的任何一个;
(2)从OOS状态重回服务区,驻留的小区不属于前两次的服务小区中的任何一个;
针对情况(1),现有协议中已有明确说明,针对情况2,本发明的统计步骤如图2所示,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201:在统计时间内,UE进入信号覆盖不好的区域,导致进入OOS状态,此时小区改变的次数不变;
步骤202:UE重回服务区,进入新小区;
步骤203:判断新小区和OOS前最近驻留过的两个服务小区中的任意一个是否相同,如果相同,则小区改变的次数不累加(步骤205);否则小区改变的次数累加1(步骤204)。
更进一步地,本发明将一段时间内发生的服务小区发生改变的次数作为判断标准,把UE的在RRC_IDLE状态下的移动状态分为多个等级:移动速度等级1、移动速度等级2、移动速度等级3、……、移动速度等级n。从移动速度等级1到移动速度等级n移动速度是逐渐升高的。移动状态的判断参数包含:
小区改变次数判断门限参数:Ni1、Ni2、……、Nin-1;
统计周期参数:Ti1、Ti2、……、Tin;
其中,Ni1<Ni2<…Nii<…<Nin-1;
所述小区改变次数判断门限参数、统计周期参数由网络侧通过配置消息或系统消息下发给用户终端。
移动速度的判断方法为:
移动速度等级1的判断条件为:Ti1时间小区改变的次数N小于Ni1,即满足:N<Ni1;
移动速度等级2的判断条件为:Ti2时间内小区改变的次数N大于等于Ni1且小于Ni2,即满足:Ni1<=N<Ni2;
移动速度等级3的判断条件为:Ti3时间内小区改变的次数N大于等于Ni2且小于Ni3,即满足:Ni2<=N<Ni3;
移动速度等级i的判断条件为:Tii时间内小区改变的次数N大于等于Nii-1且小于Nii,即满足:Ni1<=N<Ni2;
移动速度等级n的判断条件为:Tin时间内小区改变的次数大于等于Nin-1,即满足N>=Nin-1。
实施例2:UE处于RRC_CONNECTED状态下的移动状态判断方法:
LTE协议36.331中5.5.6.2节有关UE移动状态判断的方法为:“UE采用36.304中的移动状态检测方法,唯一不同的是:用切换取代重选”。
为了更加准确的判断RRC_CONNECTED状态下UE的移动状态,本发明中将TCRmax时间周期内发生的小区切换的次数与RRC连接重建成功的次数之和(即小区改变的次数)作为判断RRC_CONNECTED状态下UE的移动状态的判断条件。依据本发明给出的判断条件:当TCRmax时间周期内小区改变的次数超过NCR_M并且不超过NCR_H时,判断为中速移动的状态;当TCRmax内小区改变的次数超过NCR_H时,判断为快速移动状态。
本发明中,RRC_CONNECTED状态下服务小区的改变的次数为每发生下列一种情况时递增:
(1)成功切换到目标小区,且切换后的服务小区不属于前两个服务小区中的任何一个;
(2)RRC连接重建成功,且RRC连接重建的服务小区不属于前两个服务小区中的任何一个;
针对情况(1),现有协议中已有明确说明,针对情况2,本发明的统计步骤如图3所示,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301:UE发生重建,重建成功;
步骤302:判断当前小区与重建前最近的两个服务小区之一是否相同,若相同则小区改变的次数不累加(步骤304);否则小区改变的次数累加1(步骤303)。
更进一步地,本发明将一段时间内发生的服务小区发生改变的次数作为判断标准,把UE的在RRC_CONNECTED状态下移动状态分为多个等级:移动速度等级1、移动速度等级2、移动速度等级3、……、移动速度等级n。从移动速度等级1到移动速度等级n移动速度是逐渐升高的。移动状态的判断包含以下参数:
小区改变次数判断门限参数:Nc1,Nc2,……Ncn-1;
统计周期参数:Tc1、Tc2……Tcn;
其中,Nc1<Nc2<…Nci<…<Ncn-1;
所述小区改变次数判断门限参数、统计周期参数由网络侧通过配置消息或系统消息下发给用户终端。
RRC_CONNECTED状态下UE的移动状态的判断方法为:
移动速度等级1:Tc1时间内小区改变的次数N小于等于Nc1,即满足:N<Nc1;
移动速度等级2的判断条件为:Tc2时间内小区改变的次数N大于Nc1且小于等于Nc2,即满足:Nc1<N<=Nc2;
移动速度等级3的判断条件为:Tc3时间内小区改变的次数N大于Nc2且小于Nc3,即满足:Nc2<N<=Nc3;
移动速度等级n的判断条件为:Tcn时间内小区改变的次数大于Ncn-1,即满足N>Ncn-1。
实施例3:移动终端移动状态的处理装置
图4为本发明移动终端移动状态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所述装置包括:小区改变次数统计模块及状态判断模块。
小区改变次数统计模块用于统计在一定统计时间内小区的改变次数,以作为在空闲态和连接态下用户终端移动状态的判断依据。
状态判断模块用于根据小区改变次数统计模块的统计结果,依据网络侧通过配置消息或系统消息下发的判断门限参数和统计周期参数判断用户终端的移动状态。
所述小区改变次数统计模块进一步包括:空闲态小区改变次数统计模块和连接态小区改变次数统计模块。
空闲态小区改变次数统计模块用于在空闲状态(RRC_IDLE)下统计在一定时间内小区的改变次数,所述空闲态小区的改变次数为:小区重选的次数与用户终端从不在服务区(OOS)状态进入服务区从而触发小区选择次数的累计值;
连接态小区改变次数统计模块用于在连接状态(RRC_CONNECTED)下统计在一定时间内小区的改变次数,所述连接态小区的改变次数为:小区切换的次数与无线链路控制(RRC)连接重建成功的次数的累计值;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