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旋转体的轴承机架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电机旋转体的轴承机架结构,具体为通过3个支点对轴承进行支撑的电机旋转体的轴承机架结构。
背景技术
图1所示为一般的采用滑动方式的特别用于磁带录音机的主导轮电机。一般的主导轮电机包括具有产生旋转力的电磁铁1a的定子1和内表面附有磁铁M的转子2。另外,主导轮电机还具有与转子2一起旋转的旋转轴3,旋转轴3的下端与传递动力的滑轮4结合。在定子1上固定有内表面贯通形成引导孔6a的轴承固定器6,轴承固定器6的上、下内表面分别具有环形上、下卡台7。
轴承固定器6的上、下卡台7和旋转轴3之间以咬合方式插入上、下轴承8,使旋转轴3在被稳定支撑的状态下旋转。但是,上述传统的主导轮电机,对齐上、下卡台7的中心比较困难,容易出现偏心现象。
当上、下卡台7出现偏心时,在设置上、下轴承8的状态下很难组装旋转轴3,在组装后也会由于过载而产生噪音,降低电机特性。
为克服上述问题,如图2和图3所示,专利申请号为20-1998-0018140的韩国专利申请固定有里面贯通形成引导孔61的轴承固定器60。轴承固定器60的上、下部的内表面分别一体形成有下卡台62和上卡台63,从而能够搭载轴承8,对旋转轴3进行滑动支撑。
与轴承固定器60的下部的内表面一体形成的下卡台62具有环形结构。另外,轴承固定器60的上部的内表面形成的上卡台63至少等角度延伸形成2个以上。这里,形成上卡台63的轴承固定器60的外表面以与卡台63相同的宽度从上方向形成卡台63的部位切开,与外部连通,这是为了对轴承固定器60进行拉模铸造或射出成型的过程中,通过销(pin)完成成型。但是,上述以前申请的发明,同样需要固定里面贯通形成引导孔61的轴承固定器60,不仅消耗大量材料,而且不容易完成轴承压入作业。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其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外轮上的3个支点对轴承进行支撑,从而提高同心性能,将机架的压入轴承的部分进行3等分,从而产生一定弹性,提高成对使用轴承时前后轴承间的中心校准性能,同时能够减少压入或插入轴承的制造工程步骤,降低成本的电机旋转体的轴承机架结构。
本发明的电机旋转体的轴承机架结构,其特点是,在机架支撑体上固定了3个等间隔分布且在内侧具有卡台以能够对轴承进行支撑的轴承机架。
本发明涉及的电机旋转体的轴承机架组件,将轴承机架上压入轴承的部分等分为3个部分,因此,具有一定弹性,不仅容易完成压入作业,而且能够提高轴承成对使用时前后轴承之间的中心校准性能,另外,还能够减少压入或插入轴承的制造工程步骤,特别是,轴承机架采用3等分的结构,相比一个圆筒形的轴承机架,在降低成本方面具有很大优势。
【附图说明】
图1是一般主导轮电机的部分剖面示意图;
图2是以往发明涉及的主导轮电机的轴承固定器斜视图;
图3是图2沿A-A线剖开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涉及的电机旋转体的轴承机架结构的斜视图;
图5是本发明涉及的电机旋转体的轴承机架结构上安装有轴承的状态的斜视图。
附图标记
100:轴承机架 115:卡台
130:机架支撑体 150: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4和图5对本发明地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在机架支撑体130上固定有等间隔分布且在内侧具有卡台115的轴承机架100。
这样,轴承150可以压入轴承机架100内侧,并通过卡台115限制其下部位置。
轴承150可以两个重叠使用。
由于3个轴承机架100等间隔分布,可以支撑轴承150外轮上的3个支点。
轴承机架100上压入轴承150的部分等分为3个部分,因此,具有一定弹性,不仅容易完成压入作业,而且能够提高轴承150成对使用时前后轴承之间的中心校准性能。
由于在轴承机架100内压入轴承150的作业变得很容易,从而能够减少压入或插入轴承的制造工程步骤。
特别是,轴承机架100采用3等分结构,相比一个圆筒形的轴承机架,在降低成本方面具有很大优势。
上述说明仅为本发明涉及的电机旋转体的轴承机架结构的一个实施方式,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所述的本发明要旨的范围内,具有本发明所属领域背景知识者,可以进行多种变更,这些均应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