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结构.pdf

上传人:g**** 文档编号:1096572 上传时间:2018-03-31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674.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126504.2

申请日:

2008.06.24

公开号:

CN101562368A

公开日:

2009.10.21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H02K 7/08申请公布日:20091021|||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H02K7/08; H02K1/12; H02K5/167

主分类号:

H02K7/08

申请人:

建准电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洪银树; 单多年

地址:

中国台湾高雄苓雅区中正一路120号12楼之1

优先权:

2008.4.18 CN 200810094530.1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汇智英财专利代理事务所

代理人:

郑玉洁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马达结构,其包含一壳座、一转子及一定子组。该壳座设有一轴管,该轴管内置入一轴承,且该轴管的外周面设有一定位部;该转子可旋转的结合该轴承;该定子组具有一组装孔以套设于该轴管的外周壁,该定子组由一上绝缘套及一下绝缘套包夹硅钢片且缠绕一金属线圈所构成,其中该上绝缘套具有一抵压部,该下绝缘套具有一结合部,该下绝缘套的结合部定位于该轴管的定位部,以供该抵压部确实压接该轴承以防止松脱。藉此,可有效提升该定子组的定位结合效果及组装便利性。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马达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含:
一个壳座,中央设有一个轴管,该轴管内置入一个轴承,且该轴管的外周面设有一个定位部;
一个转子,中央设有一个转动轴,该转动轴旋转的结合该轴承;及
一个定子组,具有一个套设于该轴管的外周面的组装孔,该定子组由一个上绝缘套及一个下绝缘套包夹硅钢片且缠绕一个金属线圈所构成,其中该上绝缘套具有一个抵压部,该下绝缘套具有一个结合部,该下绝缘套的结合部定位于该轴管的定位部,该抵压部压接该轴承。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管具有一个上管部及一个下管部,该上管部的外径小于该下管部的外径,该轴管的定位部为形成于该上管部及下管部的管径断差处的一个环肩部,另该定子组的结合部为形成于该下绝缘套的内周面的一个内环凸缘,该内环凸缘定位于该环肩部。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为形成于该轴管的外周面的数个凸块,另该定子组的结合部为形成于该下绝缘套的内周面的一个内环凸缘,该内环凸缘定位于所述凸块。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为形成于该轴管的外周面的数个外凸圆,该结合部为形成于该下绝缘套的内周面的一个环槽,所述外凸圆卡掣于该环槽。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为形成于该轴管的外周面的数个轴向凸肋,另该定子组的结合部为形成于该下绝缘套的内周面的一个内环凸缘,该内环凸缘定位结合于所述轴向凸肋。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马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管的外周面形成一个限位凸肋,该限位凸肋的顶端轴向延伸至该轴管顶端,另该定子组的组装孔的内孔壁对应该限位凸肋形成有一个限位槽,该限位凸肋卡掣于该限位槽。

7、
  根据权利要求1、2、3、4或5所述的马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绝缘套的内孔壁顶缘向上延伸出一个环墙,该抵压部形成于该环墙的内周面。

8、
  根据权利要求1、2、3、4或5所述的马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组呈紧配合固定于该轴管的外周面。

9、
  根据权利要求1、2、3、4或5所述的马达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定子组呈粘着固定于该轴管的外周面。

说明书

马达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马达结构,尤其是一种针对定子组与轴承的组装及定位方式加以改良的马达结构。
背景技术
请参照图1所示,现有马达结构包含一壳座70、一转子80与一定子组90。该壳座70中央具有一中空轴管71,且该轴管71内部可供置入如轴承72、扣环73、摩擦片74及油封盖75等构件;该转子80中央具有一转动轴81,该转动轴81可旋转的结合该轴承72;该定子组90是装设于该轴管71外周壁。藉此,该壳座70、转子80及定子组90可相互组装以构成一马达结构。
现有马达结构的定子组90通常固定于该轴管71的外周壁,该定子组90由一上绝缘套91与一下绝缘套92包夹硅钢片93且缠绕有一金属线圈94所构成。又,该上绝缘套91另设有一抵压部911,该抵压部911可设计为数个抵压片或为凸环状,使该抵压部911可压接该轴承72,以防止该轴承72松脱。
然而,现有马达结构于组装该定子组90的过程中,该轴管71并不能提供该定子组90组装时的定位作用,因而导致无法确切规范该定子组9一个准确的组装位置,因此容易造成以下缺点:
1、当该定子组90所组装的位置太高时,易产生不当噪音:如图1所示,现有马达结构为确保该轴承72的组装便利性,以及避免该轴管71受到该轴承72的挤压而变形,该轴承72与该轴管71两者之间采用具有微小间隙的松配合,因此当该定子组90的组装位置太高时,该轴承72虽不至于脱出,可是该上绝缘套91的抵压部911亦无法将该轴承72抵紧固定于预定位置,使该轴承72不易确实定位于该轴管71内部,导致现有马达结构运转时,会因该轴承72与其他相关构件的共震而产生噪音。
2、当该定子组90所组装的位置太低时,易造成该该上绝缘套91的抵压部911断裂:如图2所示,该上绝缘套91的抵压部911压接该轴承72时,是利用本身的适当弹性变形来抵压该轴承72,以防止该轴承72松脱或脱出,然而当该定子组9所组装的位置太低时,则容易迫使该抵压部911的变形量增加,进而可能超出该抵压部911本身最大允许变形量,导致该抵压部911产生断裂情形。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缺点,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马达结构,其借助一轴管外周面设有一定位部以供一定子组的结合部定位,使得本发明具有提升定位结合效果及组装便利性的功效。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马达结构,其是借助该定子组形成一环墙,以形成具有阻隔功能的保护墙,使得本发明具有防尘的功效。
根据本发明的马达结构,其包含一壳座、一转子及一定子组。该壳座设有一轴管,该轴管内置入一轴承,且该轴管的外周面设有一定位部;该转子可旋转的结合该轴承;该定子组具有一组装孔以套设于该轴管的外周壁,该定子组是由一上绝缘套及一下绝缘套包夹硅钢片且缠绕一金属线圈所构成,其中该上绝缘套具有一抵压部,该下绝缘套具有一结合部,该下绝缘套的结合部定位于该轴管的定位部,以供该抵压部确实压接该轴承以防止松脱。
本发明马达结构借助该定位部的结构设计,使该定子组套设于该轴管的外周面后,该定子组的结合部可恰好卡设定位于该定位部,并使该上绝缘套的抵压部同时适当压接该轴承;其中该定位部依据该定子组的预定组装位置而设置于该轴管的外周面适当位置,确切规范了该定子组的准确组装位置,进而可避免该定子组的组装位置过高而导致该轴承松动,或者亦可避免该定子组的组装位置过低而造成该抵压部断裂,藉此,可有效提升该定子组的定位结合效果及组装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现有马达结构于定子组的组装位置过高时的组合剖视图;
图2:现有马达结构于定子组的组装位置过低时的组合剖视图;
图3: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马达结构的组合剖视图;
图4: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马达结构的轴管的立体外观图;
图5: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马达结构的组合剖视图;
图6: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马达结构的轴管的立体外观图;
图7: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马达结构的组合剖视图;
图8: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马达结构的轴管的立体外观图;
图9: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马达结构的组合剖视图;
图10: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马达结构的轴管的立体外观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5 马达结构    10  壳座        11  轴管
111  上管部      112 下管部      12  轴承        13   扣环
14   摩擦片      15  定位部      151 环肩部
152  凸块        153 外凸圆      154 轴向凸肋    155  限位凸肋
20   转子        21  转动轴      30  定子组      31   组装孔
311  限位槽      32  上绝缘套    321 环墙        322  抵压部
33   下绝缘套    34  硅钢片      35  金属线圈    36   结合部
361  内环凸缘    362 内环凸缘    363 环槽
364  内环凸缘    70  壳座        71  轴管
72   轴承    73  扣环      74  摩擦片    75  油封盖
80   转子    81  转动轴    90  定子组    91  上绝缘套
911  抵压部  92  下绝缘套  93  硅钢片    94  金属线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及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照图3及4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马达结构1主要包含一壳座10、一转子20及一定子组30。其中:
该壳座10中央设有一轴管11,该轴管11底部为封闭形态,且该轴管11内可供置入轴承12、扣环13与摩擦片14等构件。另外,该轴管11的外周壁设有一定位部15,于本实施例中,该轴管11具有一上管部111及一下管部112,该上管部111的外径小于该下管部112的外径,藉此,使该定位部15为形成于该上管部111及下管部112的具管径断差处的一环肩部151。
该转子20中央设有一转动轴21,该转动轴21可旋转的结合该轴承12,以便该转子20可借助该轴承12于该壳座10上方旋转作动。
该定子组30具有轴向贯穿的一组装孔31,以便该定子组30可借助该组装孔31套设于该轴管11的外周壁,且该定子组30与该轴管11之间可以以紧配合方式、粘着方式或其他适当方式进行固定,以进一步确保该定子组与该轴管11之间的组装稳固性。该定子组30主要包含一上绝缘套32、一下绝缘套33、硅钢片34及一金属线圈35,其中该上绝缘套32及下绝缘套33包夹该硅钢片34,且该金属线圈35缠绕该硅钢片34,以构成该定子组30。
该上绝缘套32的内孔壁顶缘较佳是向上延伸出一环墙321,以利用该环墙321形成具有阻隔功能的保护墙,令该定子组30与该轴管11相互组装后,亦可有效的阻挡灰尘进入该轴管11内部。另外,该环墙321的内周面设有一抵压部322,该抵压部322可为数个抵压片设计,或亦可以为凸环状设计;该下绝缘套33则具有一结合部36,于本实施例中,该结合部36为形成于该下绝缘套33的内周面的一内环凸缘361。藉此,当该定子组30套设于该轴管11的外周面时,该内环凸缘361可确实定位于该环肩部151,以有效避免该定子组30的组装位置过高或过低,进而确保该上绝缘套32的抵压部322可适当压接该轴承12,以防止该轴承12自该轴管11内部松脱。
请参照图5及6所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马达结构3亦包含有该壳座10、转子20及定子组30,且其整体结构上大致相同,只是其中该壳座10的定位部15为形成于该轴管11的外周面的数个凸块152;该定子组30的结合部36为形成于该下绝缘套33的内周面的一内环凸缘362。藉此,当该定子组30套设于该轴管11的外周面时,该内环凸缘362的底部端面可确实定位于各该凸块152的顶部端面,而同样可确保该上绝缘套32的抵压部322适当压接该轴承12,以防止该轴承12自该轴管11内部松脱。
请参照图7及8所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马达结构4亦包含有该壳座10、转子20及定子组30,且其整体结构上大致相同,惟其中该壳座10的定位部15为形成于该轴管11的外周面的数个外凸圆153;该定子组30的结合部36为形成于该下绝缘套33的内周面的一环槽363。藉此,当该定子组30套设于该轴管11的外周面时,各该外凸圆153卡掣于该环槽363内,使得该定子组30与该轴管11之间可利用各该外凸圆153及环槽363的卡掣作用更为紧密的结合,并同样可确保该上绝缘套32的抵压部322适当压接该轴承12,以防止该轴承12自该轴管11内部松脱。
请参照图9及10所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马达结构5亦包含有该壳座10、转子20及定子组30,且其整体结构上大致相同,惟其中该壳座10的定位部15为环绕形成于该轴管11的外周面的数个轴向凸肋154,这些轴向凸肋154的顶端大致位于该轴管11的中段部位;另于该轴管11的外周面形成一限位凸肋155,该限位凸肋155位于其中二轴向凸肋154之间,且该限位凸肋155的顶端轴向延伸至该轴管11顶端;该定子组30的结合部36为形成于该下绝缘套33的内周面的一内环凸缘364,另该定子组30的组装孔31内孔壁对应该限位凸肋155形成一限位槽311。藉此,当该定子组30套设于该轴管11的外周面时,该内环凸缘364的底部端面可确实定位于各该轴向凸肋154的顶部端面,而同样可确保该上绝缘套32的抵压部322适当压接该轴承12,以防止该轴承12自该轴管11内部松脱。再者,该限位凸肋155亦可配合卡掣于该限位槽311,以进一步防止该定子组30组装套设于该轴管11的外周面的过程中任意转动,进而提升该定子组30的组装便利性。
如上所述,本发明马达结构借助该定位部15的结构设计,使该定子组30套设于该轴管11的外周面后,该定子组30的结合部36恰可卡设定位于该定位部15,并使该上绝缘套32的抵压部322同时适当压接该轴承12;其中该定位部15必须依据该定子组30的预定组装位置而设置于该轴管11的外周面适当位置,以便确切规范该定子组30的准确组装位置,进而可避免该定子组30的组装位置过高而导致该轴承12松动,或者亦可避免该定子组30的组装位置过低而造成该抵压部322断裂。藉此,本发明马达结构确实可提升该定子组30的组装便利性。

马达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马达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马达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达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达结构.pdf(1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马达结构,其包含一壳座、一转子及一定子组。该壳座设有一轴管,该轴管内置入一轴承,且该轴管的外周面设有一定位部;该转子可旋转的结合该轴承;该定子组具有一组装孔以套设于该轴管的外周壁,该定子组由一上绝缘套及一下绝缘套包夹硅钢片且缠绕一金属线圈所构成,其中该上绝缘套具有一抵压部,该下绝缘套具有一结合部,该下绝缘套的结合部定位于该轴管的定位部,以供该抵压部确实压接该轴承以防止松脱。藉此,可有效提升该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发电、变电或配电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