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类植物去表皮及脱胶的方法.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109628 上传时间:2018-01-25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68.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10040119.8

申请日:

2004.07.01

公开号:

CN1594719A

公开日:

2005.03.16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D06M 16/00申请日:20040701授权公告日:20060913终止日期:20090803|||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D06M16/00; //D06M101∶04

主分类号:

D06M16/00; //D06M101∶04

申请人:

徐奎元;

发明人:

徐奎元

地址:

635100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石桥铺镇上摄东路74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麻类植物去表皮及脱胶的方法,它是将从麻杆上剥下的麻皮,采用酸性酶两段去表皮、碱性酶加木质素净两段脱胶去木质的生物化学方法去表皮脱胶,革除了机械刮除麻表皮工序,从而避免了刮去麻表皮时纤维的损失,可提高出麻率15%,节省大量刮麻劳动力,同时,该生物去表皮脱胶方法较现有化学方法用水量少,去表皮脱胶时间短,煮液中酸碱浓度低,且煮液可循环利用,具有良好的经济环境效益。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麻类植物去表皮及脱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从麻杆上剥下的麻皮,先在酸性脱胶酶的酸性溶液中经低温、高温两段煮炼脱皮、漂洗除皮;再在碱性脱胶酶加木质素净的碱性溶液中低温、高温两段煮炼脱胶去木质、漂洗去胶去木质;中性脱胶酶酶洗去胶去杂。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麻类植物去表皮及脱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脱胶酶为枯草芽孢杆菌,如由中国农科院麻类作物研究所生产的T28、T66、T85菌种培育而配制的复合酶,其比例分别为20-30%、30-60%、20-40%;脱皮时,煮液酶浓度为0.6-1%,低温煮炼温度为50-70℃,时间1-2小时,高温煮炼温度为100-120℃,时间1-2小时,煮液酸碱度为PH=3-5,用草酸、冰醋酸、硫酸等调节酸碱度;脱胶去木质时,煮液酶浓度为1-1.5%,木质素净浓度为6-10PPM,低温煮炼温度为50-70℃,时间1-2小时,高温煮炼温度为100-130℃,时间1-2小时,煮液中按4-8g/L水加入NaOH调节酸碱度;酶洗洗液酶浓度为0.4-0.6%,时间1-2小时,温度50-60℃。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麻类植物去表皮及脱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漂洗除皮和漂洗去胶采用手工或机械揉搓方式。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麻类植物去表皮及脱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煮炼加热采用蒸汽加热的方式。

说明书

麻类植物去表皮及脱胶的方法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麻类植物去表皮及脱胶的方法,属纤维制备领域。
(二)背景技术
目前麻类植物去表皮的方法,是将从麻杆上剥下的麻皮,用机械的方法刮去麻皮的表皮,这将损失麻纤维15%左右,同时耗费较多的人力;脱胶则是采用化学的方法在酸碱溶液中高温煮炼,耗水量大,对麻纤维有损害,近来有采用生物方法脱胶的,但脱胶需要的时间很长,成本高,难以适应工业化生产,技术也尚不成熟,严重地制约着麻纺工业的发展。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纤维损失少、加工时间短、环境污染小、加工成本低的麻类植物生物化学去表皮及脱胶的方法。
解决本发明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在于;从麻杆上剥下的麻皮,先在酸性脱胶酶的酸性溶液中经低温、高温两段煮炼脱皮、漂洗除皮,再在碱性脱胶酶加木质素净的碱性溶液中低温、高温两段煮炼脱胶去木质、漂洗去胶去木质;酶洗去胶去杂。
上述方法中,脱胶酶为枯草芽孢杆菌,如由中国农科院麻类研究所生产的T28、T66、T85菌种培育而配制的复合酶,其比例分别为20-30%、30-60%、20-40%;脱皮时,煮液酶浓度为0.6-1%,低温煮炼温度为50-70℃,时间1-2小时,高温煮炼温度为100-120℃,时间1-2小时,煮液酸碱度为PH=3-5,用草酸、冰醋酸、硫酸等调节酸碱度;脱胶去木质时,煮液酶浓度为1-1.5%,木质素净浓度为6-10PPM,煮液中按4-8g/L水加入NaOH调节酸碱度,低温煮炼温度为50-70℃,时间1-2小时,高温煮炼温度为100-130℃,时间1-2小时;酶洗洗液酶浓度为0.4-0.6%,时间1-2小时,温度50-60℃。
上述方法中,漂洗除皮和漂洗去胶采用手工或机械揉搓方式。
上述方法中,煮炼加热采用蒸汽加热的方法。
上述方法中,脱皮、脱胶煮炼过程如加上0.05-0.1Mpa相对压力,可缩短煮炼时间。为了节约能源,脱皮、脱胶过程中的低温、高温两段煮炼,一般应连续进行;两段煮炼过程中,当温度达到设定值后,可以恒温,也可以不是恒温,只要把温度控制在上述相应的范围即可实现其目的,实践中一切从节约能源出发。
本发明方法适用于苎麻、亚麻、桐麻、黄麻等多种麻类植物的去皮脱胶。
有益效果:
1、变机械刮麻表皮为生物化学方法脱皮,减少麻纤维损失15%左右,同时节省了大量的刮麻劳动力。
2、变化学脱胶为生物化学脱胶,减少脱胶用水50%左右,且排放废水中酸碱含量大大降低,减少了水资源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降低了脱胶成本。
3、变化学脱胶为生物化学脱胶,避免了高酸高碱对麻纤维的损害,提高了麻纤维的纺织性能。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仅限于实施例。
实施例1
取中国农科院麻类研究所生产的脱胶酶T28、T66、T85菌种培育脱胶酶,并按25%、50%、25%配制成酸性复合酶,后配成酶浓度为0.6%的水溶液,再加入草酸,使溶液的PH=5左右,倒入煮锅中,将从麻杆上剥下的苎麻皮扎把放入煮锅中,打开蒸汽阀漫漫向煮锅中供汽,当锅中温度升至50℃时,关小蒸汽,保持锅中温度基本恒定持续1小时,再开大蒸汽,使温度升至100℃后,关小蒸汽,使锅中温度基本恒定持续1小时,关闭蒸汽,冷却至常温,从锅中捞出麻皮,用水冲洗,边冲边揉搓,除去麻表皮;取中国农科院麻类研究所生产的脱胶酶T28、T66、T85菌种培育脱胶酶,并按25%、50%、25%的比例配制成碱性复合酶,后配成酶浓度为1%的水溶液,再加入木质素净,使其浓度达到6PPM,按4g/L水加入NaOH调节酸碱度,倒入煮锅中,后将前道工序脱了表皮的苎麻扎把放入煮锅中,打开蒸汽阀漫漫向煮锅中供汽,当锅中温度升至50℃时,关小蒸汽,保持锅中温度基本恒定持续1小时,再开大蒸汽,使温度升至100℃后,关小蒸汽,使锅中温度基本恒定持续1小时,关闭蒸汽,冷却至常温,从锅中捞出麻条,用水冲洗,边冲边揉搓,除去麻胶质和木质;最后,取中国农科院麻类研究所生产的脱胶酶T28、T66、T85菌种培育脱胶酶,并按25%、50%、25%配制成中性复合酶,后配制成酶浓度为0.4%的洗液,倒入锅中,将前道工序除去了麻胶质和木质的麻条放入洗液中,通入蒸汽,当温度升至50℃时,关小蒸汽,使其基本恒温1小时,关闭蒸汽,降至常温,漂洗去胶除杂。即达到去表皮脱胶的目的。
实施例2
取中国农科院麻类研究所生产的脱胶酶T28、T66、T85菌种培育脱胶酶,并按30%、30%、40%配制成酸性复合酶,后配成酶浓度调为1%的水溶液,再加入硫酸,使溶液的PH=3左右,倒入煮锅中,将从麻杆上剥下的苎麻皮扎把放入煮锅中,打开蒸汽阀漫漫向煮锅中供汽,当锅中温度升至70℃时,关小蒸汽,保持锅中温度基本恒定持续2小时,再开大蒸汽,使温度升至120℃后,关小蒸汽,使锅中温度基本恒定持续1.5小时,关闭蒸汽,冷却至常温,从锅中捞出麻皮,用水冲洗,边冲边揉搓,除去麻表皮;取中国农科院麻类研究所生产的脱胶酶T28、T66、T85菌种培育脱胶酶,并按25%、50%、25%的比例配制成碱性复合酶,后配成酶浓度为1.5%的水溶液,再加入木质素净,使其浓度达到10PPM,按8g/L水加入NaOH调节酸碱度,倒入煮锅中,后将前道工序脱了表皮的苎麻扎把放入煮锅中,打开蒸汽阀漫漫向煮锅中供汽,当锅中温度升至70℃时,关小蒸汽,保持锅中温度基本恒定持续1.3小时,再开大蒸汽,使温度升至130℃后,关小蒸汽,使锅中温度基本恒定持1小时,关闭蒸汽,冷却至常温,从锅中捞出麻条,用水冲洗,边冲边揉搓,除去麻胶质和木质;最后,取中国农科院麻类研究所生产的脱胶酶T28、T66、T85菌种培育脱胶酶,并按25%、40%、35%配制成中性复合酶,后配制成酶浓度为0.6%的洗液,倒入锅中,将前道工序除去了麻胶质和木质的麻条放入洗液中,通入蒸汽,当温度升至60℃时,关小蒸汽,使其恒温1小时,关闭蒸汽,降至常温,漂洗去胶除杂。即达到去表皮脱胶的目的。
实施例3
取中国农科院麻类研究所生产的脱胶酶T28、T66、T85菌种培育脱胶酶,并按30%、30%、40%配制成酸性复合酶,后配成酶浓度调为1%的水溶液,再加入硫酸,使溶液的PH=3左右,倒入煮锅中,将从麻杆上剥下的桐麻皮扎把放入煮锅中,打开蒸汽阀漫漫向煮锅中供汽,当锅中温度升至70℃时,关小蒸汽,保持锅中温度基本恒定持续2小时,再开大蒸汽,使温度升至120℃后,关小蒸汽,使锅中温度基本恒定持续2小时,关闭蒸汽,冷却至常温,从锅中捞出麻皮,用水冲洗,边冲边揉搓,除去麻表皮;取中国农科院麻类研究所生产的脱胶酶T28、T66、T85菌种培育脱胶酶,并按25%、50%、25%的比例配制成碱性复合酶,后配成酶浓度为1.5%的水溶液,再加入木质素净,使其浓度达到10PPM,按8g/L水加入NaOH调节酸碱度,倒入煮锅中,后将前道工序脱了表皮的苎麻扎把放入煮锅中,打开蒸汽阀漫漫向煮锅中供汽,当锅中温度升至70℃时,关小蒸汽,保持锅中温度基本恒定持续1.5小时,再开大蒸汽,使温度升至130℃后,关小蒸汽,使锅中温度基本恒定持续2小时,关闭蒸汽,冷却至常温,从锅中捞出麻条,用水冲洗,边冲边揉搓,除去麻胶质和木质;最后,取中国农科院麻类研究所生产的脱胶酶T28、T66、T85菌种培育脱胶酶,并按25%、40%、35%配制成中性复合酶,后配制成酶浓度为0.6%的洗液,倒入锅中,将前道工序除去了麻胶质和木质的麻条放入洗液中,通入蒸汽,当温度升至60℃时,关小蒸汽,使其恒温1小时,关闭蒸汽,降至常温,漂洗去胶除杂。即达到去表皮脱胶的目的。
实施例4
取中国农科院麻类研究所生产的脱胶酶T28、T66、T85菌种培育脱胶酶,并按20%、45%、35%配制成酸性复合酶,后配成酶浓度调为0.7%的水溶液,再加入冰醋酸,使溶液的PH=5左右,倒入煮锅中,将从麻杆上剥下的亚麻皮扎把放入煮锅中,打开蒸汽阀漫漫向煮锅中供汽,当锅中温度升至60℃时,关小蒸汽,保持锅中温度基本恒定持续1.5小时,再开大蒸汽,使温度升至110℃后,关小蒸汽,使锅中温度基本恒定持续1.5小时,关闭蒸汽,冷却至常温,从锅中捞出麻皮,用水冲洗,边冲边揉搓,除去麻表皮;取中国农科院麻类研究所生产的脱胶酶T28、T66、T85菌种培育脱胶酶,并按20%、45%、35%的比例配制成碱性复合酶,后配成酶浓度为1.3%的水溶液,再加入木质素净,使其浓度达到8PPM,按6g/L水加入NaOH调节酸碱度,倒入煮锅中,后将前道工序脱了表皮地亚麻扎把放入煮锅中,打开蒸汽阀漫漫向煮锅中供汽,当锅中温度升至60℃时,关小蒸汽,保持锅中温度基本恒定持续1.4小时,再开大蒸汽,使温度升至120℃后,关小蒸汽,使锅中温度基本恒定持续1.4小时,关闭蒸汽,冷却至常温,从锅中捞出麻条,用水冲洗,边冲边揉搓,除去麻胶质和木质;最后,取中国农科院麻类研究所生产的脱胶酶T28、T66、T85菌种培育脱胶酶,并按20%、45%、35%配制成中性复合酶,后配制成酶浓度为0.4%的洗液,倒入锅中,将前道工序除去了麻胶质和木质的麻条放入洗液中,通入蒸汽,当温度升至60℃时,关小蒸汽,使其恒温1.2小时,关闭蒸汽,降至常温,漂洗去胶除杂。即达到去表皮脱胶的目的。
实施例5
取中国农科院麻类研究所生产的脱胶酶T28、T66、T85菌种培育脱胶酶,并按25%、40%、35%配制成酸性复合酶,后配成酶浓度调为0.8%的水溶液,再加入冰醋酸,使溶液的PH=5左右,倒入煮锅中,将从麻杆上剥下的黄麻皮扎把放入煮锅中,打开蒸汽阀漫漫向煮锅中供汽,当锅中温度升至60℃时,关小蒸汽,保持锅中温度在50℃以上持续1.5小时,再开大蒸汽,使温度升至110℃后,关小蒸汽,使锅中温度在100℃以上持续1.2小时,关闭蒸汽,冷却至常温,从锅中捞出麻皮,用水冲洗,边冲边揉搓,除去麻表皮;取中国农科院麻类研究所生产的脱胶酶T28、T66、T85菌种培育脱胶酶,并按25%、40%、35%的比例配制成碱性复合酶,后配成酶浓度为1.4%的水溶液,再加入木质素净,使其浓度达到8PPM,按7g/L水加入NaOH调节酸碱度,倒入煮锅中,后将前道工序脱了表皮的亚麻扎把放入煮锅中,打开蒸汽阀漫漫向煮锅中供汽,当锅中温度升至60℃时,关小蒸汽,保持锅中温度在50℃以上持续2小时,再开大蒸汽,使温度升至120℃后,关小蒸汽,使锅中温度在100℃以上持续1.5小时,关闭蒸汽,冷却至常温,从锅中捞出麻条,用水冲洗,边冲边揉搓,除去麻胶质和木质;最后,取中国农科院麻类研究所生产的脱胶酶T28、T66、T85菌种培育脱胶酶,并按25%、40%、35%配制成中性复合酶,后配制成酶浓度为0.4%的洗液,倒入锅中,将前道工序除去了麻胶质和木质的麻条放入洗液中,通入蒸汽,当温度升至60℃时,关小蒸汽,使其恒温1小时,关闭蒸汽,降至常温,漂洗去胶除杂。即达到去表皮脱胶的目的。

麻类植物去表皮及脱胶的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麻类植物去表皮及脱胶的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麻类植物去表皮及脱胶的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麻类植物去表皮及脱胶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麻类植物去表皮及脱胶的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麻类植物去表皮及脱胶的方法,它是将从麻杆上剥下的麻皮,采用酸性酶两段去表皮、碱性酶加木质素净两段脱胶去木质的生物化学方法去表皮脱胶,革除了机械刮除麻表皮工序,从而避免了刮去麻表皮时纤维的损失,可提高出麻率15,节省大量刮麻劳动力,同时,该生物去表皮脱胶方法较现有化学方法用水量少,去表皮脱胶时间短,煮液中酸碱浓度低,且煮液可循环利用,具有良好的经济环境效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造纸 > 织物等的处理;洗涤;其他类不包括的柔性材料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