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多跳网状网中缓存接纳控制方法.pdf

上传人:r5 文档编号:1094714 上传时间:2018-03-31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451.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001540.8

申请日:

2011.01.06

公开号:

CN102026291A

公开日:

2011.04.20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4W 28/14申请日:20110106|||公开

IPC分类号:

H04W28/14(2009.01)I; H04W28/26(2009.01)I

主分类号:

H04W28/14

申请人: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发明人:

盛敏; 刘凯; 张琰; 史琰; 李建东; 李红艳; 张凡; 焦万果; 陈中良

地址:

710071 陕西省西安市太白南路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陕西电子工业专利中心 61205

代理人:

王品华;朱红星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多跳网状网中缓存接纳控制方法,主要解决无线多跳网络中多跳远程业务因中转节点缓存队满而被丢弃的不公平性问题。其实现步骤为:中转节点初始化缓存分配并接纳分组;中转节点周期性地调整缓存份额的分配;判断中转节点的已用缓存总额是否达到阈值,若未达到阈值,则根据源节点的缓存份额、源节点已用缓存数目、中转节点剩余缓存数目和源节点数目进行接纳控制,若达到阈值,则根据缓存接纳函数进行分组接纳;当有新源节点的分组到达中转节点时,更新缓存份额的分配。本发明从中转节点缓存管理的角度有效解决多跳网络中多跳远程业务的“饥饿”问题,提高多跳远程业务质量,可用于保障中转节点对多跳远程业务的转发。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无线多跳网状网中缓存接纳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 (1) 中转 Mesh 节点对缓存进行初始化分配,即为每个源节点分配相同的缓存份额 buffshare,缓存份额的大小为缓存阈值 T 与源节点数目 n 的比值,即 其中,缓存 阈值 T 为预先设定的参数值,源节点数目 n 为大于或等于 1 的正整数 ; (2) 初始化分配后中转 Mesh 节点开始接纳业务分组,并对各源节点的平均分组到达 率进行认知,统计源节点各自使用的缓存数目 buffused 和中转 Mesh 节点的已用缓存数目总 额 bufftotal ; (3) 中转 Mesh 节点根据各源节点的平均分组到达率,周期性地调整缓存份额 buffshare 的分配,使得源节点的缓存份额 buffshare 与该源节点的平均分组到达率匹配 ; (4) 判断中转 Mesh 节点的已用缓存数目总额 bufftotal 是否达到缓存阈值 T,若未达到 缓存阈值 T,则根据源节点所分配的缓存份额 buffshare、源节点使用的缓存数目 buffused、 中转 Mesh 节点已用缓存数目总额 bufftotal 和源节点数目 n 进行接纳控制,若达到缓存阈值 T,则根据如下缓存接纳函数 fadm 进行分组的接纳 : 其中,缓存接纳函数 fadm 表示分组被中转 Mesh 节点接纳的概率 ;ω1 是接纳分组时跳 数这一因素的权重因子,ω2 是接纳分组时业务类别这一因素的权重因子,ω1 与 ω2 二者 之和为 1 ;h 为分组到达该中转 Mesh 节点所经过的跳数,hmax 为到达该中转 Mesh 节点的 分组所经过的跳数中的最大跳数值 ;l 为业务类别参数,对丢包率越敏感的业务,其业务 类别参数值越大, lmax 为对丢包率最敏感的业务的类别参数 ; (5) 当有来自新的源节点的分组到达中转 Mesh 节点时,源节点数目 n 的值增加 1, 更新缓存份额 buffshare 的分配,更新方式为从现有的每个源节点的缓存份额 buffshare 中各取 出占比为 1/(n+1) 的部分,分配给新源节点,使新源节点的初始缓存份额 buffshare 等于 T/ (n+1),重复步骤 (2) 至步骤 (4)。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缓存接纳控制方法,其中步骤 (2) 所述的中转 Mesh 节点开 始接纳业务分组,是指中转 Mesh 节点把一个来自于源节点的分组添加到缓存队列中,该 源节点使用的缓存数目 buffused 增加 1,中转 Mesh 节点的已用缓存数目总额 bufftotal 增加 1。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缓存接纳控制方法,其中步骤 (3) 所述的周期性地调整 缓存份额 buffshare 的分配,是根据所认知的平均分组到达率,为各源节点调整缓存份额 buffshare,使各源节点的缓存份额 buffshare 之比等于各源节点的平均分组到达率之比。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缓存接纳控制方法,其中步骤 (4) 所述的根据源节点所分 配的缓存份额 buffshare、源节点使用的缓存数目 buffused、中转 Mesh 节点已用缓存数目总额 bufftotal 和源节点数目 n 进行接纳控制,按如下步骤进行 : (4a) 判断该源节点的缓存份额 buffshare 是否用尽,若没有用尽,则接纳该分组 ; (4b) 若该源节点的缓存份额 buffshare 已用尽,判断剩余空闲缓存数目 buffspare 是否等于 0,若剩余空闲缓存数目 buffspare 等于 0,则丢弃该分组 ; (4c) 若剩余空闲缓存数目 buffspare 大于 0,则判断该源节点所用缓存 buffused 是否达到 上限,若该源节点所用缓存 buffused 达到上限,则丢弃该分组,否则,接纳该分组。 2 其中,剩余空闲缓存数目 buffspare 为缓存的阈值 T 与中转 Mesh 节点已用缓存数目总额 bufftotal 之差,即 buffspare = T-bufftotal ;源节点所用缓存 buffused 的上限为该源节点的缓存份 额 buffshare 与 之和。

说明书


无线多跳网状网中缓存接纳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特别是涉及无线多跳网状网,具体的说是提出一种 基于跳数、业务类别、平均分组到达率多因素的缓存接纳控制方法,可用于保障中转节 点对多跳远程业务的转发。背景技术
     无线网状网 WMN 是使用多跳方式进行通信的无线网络,具有自组织、自配 置、自愈合的能力,能够大大增加无线系统的覆盖范围,降低网络部署成本,同时可以 提高无线系统的容量以及通信可靠性。 正因为如此,无线网状网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 注,并逐渐成为下一代无线通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按照无线网状网中节点的功能划 分,无线网状网 WMN 中的节点可以分为两类 :网状网路由器和网状网客户端,即 Mesh 路由器和 Mesh 客户端。 除了支持传统无线路由器的网关和网桥的功能外, Mesh 路由器 还具有支持 Mesh 连网的路由功能。 Mesh 路由器位置相对固定,具有较低的移动性,为 Mesh 客户端提供 Mesh 回程 ;Mesh 客户端可以是静止的,也可以是移动的节点 ;部分具 有网关功能的 Mesh 路由器通过有线的方式与 Internet 等实现互联。
     基础设施网状网的拓扑结构如图 1 所示, Mesh 路由器构成客户端连接网络的基 础设施,实线代表有线链接,虚线代表无线链接。 Mesh 路由器通过自配置、自愈合的方 式形成网状拓扑。 通过网关功能, Mesh 路由器可被连入 Internet ;通过 Mesh 路由器中 网关 / 网桥功能,为传统的客户端提供骨干网,并且使 WMN 与现有的无线网络能够集成 工作。 A 和 B 是带有网关功能的 Mesh 路由器,通过有线的方式接入 Internet。 C,D 和 E 是带有网关 / 网桥功能的 Mesh 路由器,既可以接入 Mesh 客户端,也可以与其他类型 接入网,如蜂窝网、无线局域网集成工作。 A, B, C, D 和 E 共同构成无线 Mesh 骨干 网。 以下将着重讨论骨干网中的 Mesh 路由器,并将其统称为 Mesh 节点。
     WMN 骨干网中的业务流大致可以分为短程业务和需要转发的多跳业务。 一股 来说, Mesh 节点产生相似的业务负载时,本节点产生的业务和来自相邻 Mesh 节点的业 务或者其他短程业务会迅速塞满该中转 Mesh 节点的缓存,而来自较远的 Mesh 源节点的 多跳业务到达中转节点时,会因为中转节点缓存队满而被丢弃。 在无线网状网队列管理 机制研究中, Nagesh S.Nandiraju, Deepti S.Nandiraju, Dave Cavalcanti 等人提出了一种队 列管理方法,该方法针对多跳网络中的不公平性,在中转节点为各个源节点平均分配缓 存,以保证多跳远程业务的公平性 ;通过剩余缓存的再次分配提高缓存的利用效率。
     目前广泛使用的链路层队列管理策略是 “去尾” (Drop tail) 策略。 所谓 “去 尾” 队列管理策略是指当缓存队满时,新到达的分组将被丢弃而不考虑该分组所经过的 跳数。 由于 WMN 是一个无线多跳的网络,现有的链路层队列管理机制大都没有考虑 数据分组传输所经过的跳数,这将导致严重的不公平现象和多跳远程业务的 “饥饿” 现 象。 现有的基于载波侦听多址接入 / 冲突避免 CSMA/CA 的介质访问控制 MAC 协议中, 无线信道的争用导致多跳远程业务到达率的下降,这加剧了多跳远程业务的 “饥饿” 现象和多跳远程业务性能的恶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无线 Mesh 网中由于短程业务迅速塞满中转 Mesh 节点缓存导致 多跳远程业务分组被丢弃的不公平问题,提出一种无线 Mesh 网中新型缓存接纳控制方 法,通过综合考虑分组所经过的跳数、业务类别、平均分组到达率,使多跳远程业务分 组获得公平性传输的机会,并在重负载时获得优先的传输机会,改善多跳远程业务的性 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 :
     (1) 中转 Mesh 节点对缓存进行初始化分配,即为每个源节点分配相同的缓存份
     额 buffshare,缓存份额的大小为缓存阈值 T 与源节点数目 n 的比值,即其中,缓存阈值 T 为预先设定的参数值,源节点数目 n 为大于或等于 1 的正整数 ;
     (2) 初始化分配后中转 Mesh 节点开始接纳业务分组,并对各源节点的平均分组 到达率进行认知,统计源节点各自使用的缓存数目 buffused 和中转 Mesh 节点的已用缓存数 目总额 bufftotal ;
     (3) 中转 Mesh 节点根据各源节点的平均分组到达率,周期性地调整缓存份额 buffshare 的分配,使得源节点的缓存份额 buffshare 与该源节点的平均分组到达率匹配 ;
     (4) 判断中转 Mesh 节点的已用缓存数目总额 bufftotal 是否达到缓存阈值 T,若未达 到缓存阈值 T,则根据源节点所分配的缓存份额 buffshare、源节点使用的缓存数目 buffused、 中转 Mesh 节点已用缓存数目总额 bufftotal 和源节点数目 n 进行接纳控制,若达到缓存阈值 T,则根据如下缓存接纳函数 fadm 进行分组的接纳 :
     其中,缓存接纳函数 fadm 表示分组被中转 Mesh 节点接纳的概率 ;ω1 是接纳分组 时跳数这一因素的权重因子,ω2 是接纳分组时业务类别这一因素的权重因子,ω1 与 ω2 二者之和为 1 ;h 为分组到达该中转 Mesh 节点所经过的跳数,hmax 为到达该中转 Mesh 节 点的分组所经过的跳数中的最大跳数值 ;l 为业务类别参数,对丢包率越敏感的业务,其 业务类别参数值越大, lmax 为对丢包率最敏感的业务的类别参数 ;
     (5) 当有来自新的源节点的分组到达中转 Mesh 节点时,源节点数目 n 的值增加 1,更新缓存份额 buffshare 的分配,更新方式为从现有的每个源节点的缓存份额 buffshare 中各 取出占比为 1/(n+1) 的部分,分配给新源节点,使新源节点的初始缓存份额 buffshare 等于 T/(n+1),重复步骤 (2) 至步骤 (4)。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
     1) 本发明由于在缓存的初始化分配时采用了平均分配的方式,保证了不同源节 点之间的初始公平性 ;引入缓存阈值这一参数,为解决重负载时多跳远程业务的 “饥 饿” 现象预留了缓存资源 ;
     2) 本发明由于采用认知源节点的平均分组到达率,进行缓存份额周期性调整的 机制,既保证了多跳远程业务的公平性,又提高了缓存的使用效率 ;
     3)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在已用缓存数目总额达到缓存阈值的情况下根据缓存接纳 函数进行分组的接纳,保护了对多跳远程业务和对丢包率敏感业务的优先接纳 ;
     4) 本发明在处理有新源节点的分组到达的情况时,由于采用了缓存份额的更新 机制,既可以保证对新源节点的公平性对待,又可以使对已有源节点缓存的分配影响最 小,提高缓存份额分配的收敛速度。 附图说明
     图 1 是本发明使用的基础设施网状网拓扑结构示意图 ;
     图 2 是本发明中缓存接纳控制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 2,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
     步骤 1,中转 Mesh 节点进行缓存的初始化分配。
     中转 Mesh 节点是指无线多跳网状网中既可以产生自身的业务分组,也能为其他 Mesh 源节点转发业务分组的 Mesh 节点,中转 Mesh 节点的缓存被自身业务和转发业务共 同使用。
     采用平均分配方式对缓存分配进行初始化,即为每个源节点分配相同的缓存份 其额 buffshare,缓存份额 buffshare 大小为缓存阈值 T 与源节点数目 n 的比值,即中,缓存阈值 T 为预先设定的参数值,缓存阈值 T 根据系统不同的性能要求动态取值,源 节点数目 n 为大于或等于 1 的正整数。
     采用了平均分配的方式,保证了不同源节点之间的初始公平性 ;引入了缓存阈 值 buffshare 这一参数,为重负载时解决多跳远程业务的 “饥饿” 现象预留了缓存资源。
     步骤 2,中转 Mesh 节点开始接纳业务分组,并对各源节点的平均分组到达率进 行认知,统计源节点各自使用的缓存数目 buffused 和中转 Mesh 节点的已用缓存数目总额 bufftotal。
     接纳业务分组具体方式是 :中转 Mesh 节点把一个来自于源节点的分组添加到缓 存队列中,该源节点使用的缓存数目 buffused 增加 1,中转 Mesh 节点的已用缓存数目总额 bufftotal 增加 1。 该统计源节点各自使用的缓存数目 buffused 和中转 Mesh 节点的已用缓存数 目总额 bufftotal,是为步骤 4 中的缓存接纳控制提供判断依据。
     所述的对各源节点的平均分组到达率进行认知,是为步骤 3 中缓存份额 buffshare 的周期性调整提供依据,其具体认知方式采用滑动平均的方式,即以当前时间为截止时 间,设定一个滑动窗口,在该滑动窗口时间段内求得分组到达率的平均值。
     步骤 3,中转 Mesh 节点根据不同源节点的平均分组到达率,周期性地调整缓存 份额 buffshare 的分配。
     周期性地调整缓存份额 buffshare 的分配,是根据所认知的平均分组到达率,为各 源节点调整缓存份额 buffshare,使各源节点的缓存份额 buffshare 之比等于各源节点的平均分 组到达率之比。 这样可以保证源节点间成比例的公平性,即不同源节点业务流的吞吐量 与该源节点产生的业务量成正比,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缓存的 “按需分配”,提高了缓存的使用效率和网络整体的吞吐量。
     步骤 4,根据中转 Mesh 节点的已用缓存数目总额 bufftotal 是否达到了阈值 T,采 取相应的缓存接纳机制。
     (4A) 若中转 Mesh 节点的已用缓存数目总额 bufftotal 未达到缓存阈值 T,则根据源 节点所分配的缓存份额 buffshare、源节点使用的缓存数目 buffused、中转 Mesh 节点已用缓存 数目总额 bufftotal 和源节点数目 n 进行接纳控制,具体方式如下 :
     A1) 判断该源节点的缓存份额 buffshare 是否用尽,若没有用尽,则接纳该分组 ;
     A2) 若该源节点的缓存份额 buffshare 已用尽,判断剩余空闲缓存数目 buffspare 是否 等于 0,若剩余空闲缓存数目 buffspare 等于 0,则丢弃该分组 ;
     A3) 若剩余空闲缓存数目 buffspare 大于 0,则判断该源节点所用缓存 buffused 是否达 到上限,若该源节点所用缓存 buffused 达到上限,则丢弃该分组,否则,接纳该分组 ;
     其中,剩余空闲缓存数目 buffspare 为缓存的阈值 T 与中转 Mesh 节点已用缓存数目 总额 bufftotal 之差,即 buffspare = T-bufftotal ;源节点所用缓存 buffused 的上限为该源节点的缓 存份额
     之和 ;上述步骤中对剩余空闲缓存数目 buffspare 的使用满足了重负载的源节点对缓存的 需求,提高了中转 Mesh 节点缓存的使用效率,又可以避免出现某一源节点的业务对缓存 占用过多的问题。
     (4B) 若中转 Mesh 节点的已用缓存数目总额 bufftotal 达到阈值 T,则按照缓存接纳 函数 fadm 进行分组接纳,缓存接纳函数值越大,该分组被接纳的概率越大。
     缓存接纳函数 fadm 定义式如下 :
     其中, ω1 是接纳分组时跳数这一因素的权重因子, ω2 是接纳分组时业务类别 这一因素的权重因子,ω1 与 ω2 二者之和为 1 ;h 为分组到达该中转 Mesh 节点所经过的 跳数,hmax 为到达该中转 Mesh 节点的分组所经过的跳数中的最大跳数值 ;l 为业务类别参 数,对丢包率越敏感的业务,其业务类别参数值越大, lmax 为对丢包率最敏感的业务的类 别参数。
     设计上述缓存接纳函数 fadm 的出发点是考虑到多跳分组到达该中转 Mesh 节点 时,已经消耗了可观的资源,丢之可惜,予以优先接纳 ;对丢包率敏感的业务类型由于 其敏感性也应该予以优先接纳,从而降低该类业务丢包率,提升用户体验。
     步骤 5,当有来自新的源节点的分组到达中转 Mesh 节点时,采用自组织的方式 为新源节点分配初始缓存份额,之后重复步骤 2 至步骤 4。
     考虑到原有源节点的缓存份额 buffshare 的分配是与对应源节点的平均分组到达 率长期自适应的结果,因而采用的缓存份额更新机制既需要保证对新源节点的公平性对 待,又需要使对原有源节点缓存份额 buffshare 分配的影响最小,提高缓存份额分配的收敛 速度。 采用了一种自组织方式的缓存份额更新机制,具体方式如下 :
     源节点数目 n 的值增加 1,从现有的每个源节点的缓存份额 buffshare 中各取出占比 为 1/(n+1) 的部分,分配给新源节点,使新源节点的初始缓存份额 buffshare 等于 T/(n+1)。
     为新的源节点分配缓存份额 buffshare 之后,中转 Mesh 节点根据该新节点的缓存份 额 buffshare 开始接纳该节点的业务分组,并采取与原有源节点相同的处理方式,即按照步 骤 2 至步骤 4,完成对该源节点分组的接纳控制。
     术语解释
     WMN :Wireless Mesh Network,无线网状网 ;
     MAC :Media Access Control,介质访问控制 ;
     CSMA/CA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Collision Avoid,载波侦听多址接入 / 冲突避免。

无线多跳网状网中缓存接纳控制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无线多跳网状网中缓存接纳控制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无线多跳网状网中缓存接纳控制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无线多跳网状网中缓存接纳控制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线多跳网状网中缓存接纳控制方法.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026291A43申请公布日20110420CN102026291ACN102026291A21申请号201110001540822申请日20110106H04W28/14200901H04W28/2620090171申请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地址710071陕西省西安市太白南路2号72发明人盛敏刘凯张琰史琰李建东李红艳张凡焦万果陈中良74专利代理机构陕西电子工业专利中心61205代理人王品华朱红星54发明名称无线多跳网状网中缓存接纳控制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多跳网状网中缓存接纳控制方法,主要解决无线多跳网络中多跳远程业务因中转节点缓存队满而被丢弃的不公平性问题。。

2、其实现步骤为中转节点初始化缓存分配并接纳分组;中转节点周期性地调整缓存份额的分配;判断中转节点的已用缓存总额是否达到阈值,若未达到阈值,则根据源节点的缓存份额、源节点已用缓存数目、中转节点剩余缓存数目和源节点数目进行接纳控制,若达到阈值,则根据缓存接纳函数进行分组接纳;当有新源节点的分组到达中转节点时,更新缓存份额的分配。本发明从中转节点缓存管理的角度有效解决多跳网络中多跳远程业务的“饥饿”问题,提高多跳远程业务质量,可用于保障中转节点对多跳远程业务的转发。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5页附图2页CN102026306A1/2页21一种无线。

3、多跳网状网中缓存接纳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中转MESH节点对缓存进行初始化分配,即为每个源节点分配相同的缓存份额BUFFSHARE,缓存份额的大小为缓存阈值T与源节点数目N的比值,即其中,缓存阈值T为预先设定的参数值,源节点数目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2初始化分配后中转MESH节点开始接纳业务分组,并对各源节点的平均分组到达率进行认知,统计源节点各自使用的缓存数目BUFFUSED和中转MESH节点的已用缓存数目总额BUFFTOTAL;3中转MESH节点根据各源节点的平均分组到达率,周期性地调整缓存份额BUFFSHARE的分配,使得源节点的缓存份额BUFFSHARE与该源节点的平均分组到达率。

4、匹配;4判断中转MESH节点的已用缓存数目总额BUFFTOTAL是否达到缓存阈值T,若未达到缓存阈值T,则根据源节点所分配的缓存份额BUFFSHARE、源节点使用的缓存数目BUFFUSED、中转MESH节点已用缓存数目总额BUFFTOTAL和源节点数目N进行接纳控制,若达到缓存阈值T,则根据如下缓存接纳函数FADM进行分组的接纳其中,缓存接纳函数FADM表示分组被中转MESH节点接纳的概率;1是接纳分组时跳数这一因素的权重因子,2是接纳分组时业务类别这一因素的权重因子,1与2二者之和为1;H为分组到达该中转MESH节点所经过的跳数,HMAX为到达该中转MESH节点的分组所经过的跳数中的最大跳数。

5、值;L为业务类别参数,对丢包率越敏感的业务,其业务类别参数值越大,LMAX为对丢包率最敏感的业务的类别参数;5当有来自新的源节点的分组到达中转MESH节点时,源节点数目N的值增加1,更新缓存份额BUFFSHARE的分配,更新方式为从现有的每个源节点的缓存份额BUFFSHARE中各取出占比为1/N1的部分,分配给新源节点,使新源节点的初始缓存份额BUFFSHARE等于T/N1,重复步骤2至步骤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存接纳控制方法,其中步骤2所述的中转MESH节点开始接纳业务分组,是指中转MESH节点把一个来自于源节点的分组添加到缓存队列中,该源节点使用的缓存数目BUFFUSED增加1,中转。

6、MESH节点的已用缓存数目总额BUFFTOTAL增加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存接纳控制方法,其中步骤3所述的周期性地调整缓存份额BUFFSHARE的分配,是根据所认知的平均分组到达率,为各源节点调整缓存份额BUFFSHARE,使各源节点的缓存份额BUFFSHARE之比等于各源节点的平均分组到达率之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存接纳控制方法,其中步骤4所述的根据源节点所分配的缓存份额BUFFSHARE、源节点使用的缓存数目BUFFUSED、中转MESH节点已用缓存数目总额BUFFTOTAL和源节点数目N进行接纳控制,按如下步骤进行4A判断该源节点的缓存份额BUFFSHARE是否用尽,若没有用。

7、尽,则接纳该分组;4B若该源节点的缓存份额BUFFSHARE已用尽,判断剩余空闲缓存数目BUFFSPARE是否等于0,若剩余空闲缓存数目BUFFSPARE等于0,则丢弃该分组;4C若剩余空闲缓存数目BUFFSPARE大于0,则判断该源节点所用缓存BUFFUSED是否达到上限,若该源节点所用缓存BUFFUSED达到上限,则丢弃该分组,否则,接纳该分组。权利要求书CN102026291ACN102026306A2/2页3其中,剩余空闲缓存数目BUFFSPARE为缓存的阈值T与中转MESH节点已用缓存数目总额BUFFTOTAL之差,即BUFFSPARETBUFFTOTAL;源节点所用缓存BUFFUS。

8、ED的上限为该源节点的缓存份额BUFFSHARE与之和。权利要求书CN102026291ACN102026306A1/5页4无线多跳网状网中缓存接纳控制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特别是涉及无线多跳网状网,具体的说是提出一种基于跳数、业务类别、平均分组到达率多因素的缓存接纳控制方法,可用于保障中转节点对多跳远程业务的转发。背景技术0002无线网状网WMN是使用多跳方式进行通信的无线网络,具有自组织、自配置、自愈合的能力,能够大大增加无线系统的覆盖范围,降低网络部署成本,同时可以提高无线系统的容量以及通信可靠性。正因为如此,无线网状网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并逐渐成为下一代无线通。

9、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无线网状网中节点的功能划分,无线网状网WMN中的节点可以分为两类网状网路由器和网状网客户端,即MESH路由器和MESH客户端。除了支持传统无线路由器的网关和网桥的功能外,MESH路由器还具有支持MESH连网的路由功能。MESH路由器位置相对固定,具有较低的移动性,为MESH客户端提供MESH回程;MESH客户端可以是静止的,也可以是移动的节点;部分具有网关功能的MESH路由器通过有线的方式与INTERNET等实现互联。0003基础设施网状网的拓扑结构如图1所示,MESH路由器构成客户端连接网络的基础设施,实线代表有线链接,虚线代表无线链接。MESH路由器通过自配置、自愈。

10、合的方式形成网状拓扑。通过网关功能,MESH路由器可被连入INTERNET;通过MESH路由器中网关/网桥功能,为传统的客户端提供骨干网,并且使WMN与现有的无线网络能够集成工作。A和B是带有网关功能的MESH路由器,通过有线的方式接入INTERNET。C,D和E是带有网关/网桥功能的MESH路由器,既可以接入MESH客户端,也可以与其他类型接入网,如蜂窝网、无线局域网集成工作。A,B,C,D和E共同构成无线MESH骨干网。以下将着重讨论骨干网中的MESH路由器,并将其统称为MESH节点。0004WMN骨干网中的业务流大致可以分为短程业务和需要转发的多跳业务。一股来说,MESH节点产生相似的业。

11、务负载时,本节点产生的业务和来自相邻MESH节点的业务或者其他短程业务会迅速塞满该中转MESH节点的缓存,而来自较远的MESH源节点的多跳业务到达中转节点时,会因为中转节点缓存队满而被丢弃。在无线网状网队列管理机制研究中,NAGESHSNANDIRAJU,DEEPTISNANDIRAJU,DAVECAVALCANTI等人提出了一种队列管理方法,该方法针对多跳网络中的不公平性,在中转节点为各个源节点平均分配缓存,以保证多跳远程业务的公平性;通过剩余缓存的再次分配提高缓存的利用效率。0005目前广泛使用的链路层队列管理策略是“去尾”DROPTAIL策略。所谓“去尾”队列管理策略是指当缓存队满时,新。

12、到达的分组将被丢弃而不考虑该分组所经过的跳数。由于WMN是一个无线多跳的网络,现有的链路层队列管理机制大都没有考虑数据分组传输所经过的跳数,这将导致严重的不公平现象和多跳远程业务的“饥饿”现象。现有的基于载波侦听多址接入/冲突避免CSMA/CA的介质访问控制MAC协议中,无线信道的争用导致多跳远程业务到达率的下降,这加剧了多跳远程业务的“饥饿”现说明书CN102026291ACN102026306A2/5页5象和多跳远程业务性能的恶化。发明内容0006本发明针对上述无线MESH网中由于短程业务迅速塞满中转MESH节点缓存导致多跳远程业务分组被丢弃的不公平问题,提出一种无线MESH网中新型缓存接。

13、纳控制方法,通过综合考虑分组所经过的跳数、业务类别、平均分组到达率,使多跳远程业务分组获得公平性传输的机会,并在重负载时获得优先的传输机会,改善多跳远程业务的性能。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00081中转MESH节点对缓存进行初始化分配,即为每个源节点分配相同的缓存份额BUFFSHARE,缓存份额的大小为缓存阈值T与源节点数目N的比值,即其中,缓存阈值T为预先设定的参数值,源节点数目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00092初始化分配后中转MESH节点开始接纳业务分组,并对各源节点的平均分组到达率进行认知,统计源节点各自使用的缓存数目BUFFUSED和中转MESH节点的已用缓存数目总。

14、额BUFFTOTAL;00103中转MESH节点根据各源节点的平均分组到达率,周期性地调整缓存份额BUFFSHARE的分配,使得源节点的缓存份额BUFFSHARE与该源节点的平均分组到达率匹配;00114判断中转MESH节点的已用缓存数目总额BUFFTOTAL是否达到缓存阈值T,若未达到缓存阈值T,则根据源节点所分配的缓存份额BUFFSHARE、源节点使用的缓存数目BUFFUSED、中转MESH节点已用缓存数目总额BUFFTOTAL和源节点数目N进行接纳控制,若达到缓存阈值T,则根据如下缓存接纳函数FADM进行分组的接纳00120013其中,缓存接纳函数FADM表示分组被中转MESH节点接纳的。

15、概率;1是接纳分组时跳数这一因素的权重因子,2是接纳分组时业务类别这一因素的权重因子,1与2二者之和为1;H为分组到达该中转MESH节点所经过的跳数,HMAX为到达该中转MESH节点的分组所经过的跳数中的最大跳数值;L为业务类别参数,对丢包率越敏感的业务,其业务类别参数值越大,LMAX为对丢包率最敏感的业务的类别参数;00145当有来自新的源节点的分组到达中转MESH节点时,源节点数目N的值增加1,更新缓存份额BUFFSHARE的分配,更新方式为从现有的每个源节点的缓存份额BUFFSHARE中各取出占比为1/N1的部分,分配给新源节点,使新源节点的初始缓存份额BUFFSHARE等于T/N1,重。

16、复步骤2至步骤4。0015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00161本发明由于在缓存的初始化分配时采用了平均分配的方式,保证了不同源节点之间的初始公平性;引入缓存阈值这一参数,为解决重负载时多跳远程业务的“饥饿”现象预留了缓存资源;00172本发明由于采用认知源节点的平均分组到达率,进行缓存份额周期性调整的机制,既保证了多跳远程业务的公平性,又提高了缓存的使用效率;说明书CN102026291ACN102026306A3/5页600183本发明由于采用了在已用缓存数目总额达到缓存阈值的情况下根据缓存接纳函数进行分组的接纳,保护了对多跳远程业务和对丢包率敏感业务的优先接纳;00194本发明在处理有新源节点的分。

17、组到达的情况时,由于采用了缓存份额的更新机制,既可以保证对新源节点的公平性对待,又可以使对已有源节点缓存的分配影响最小,提高缓存份额分配的收敛速度。附图说明0020图1是本发明使用的基础设施网状网拓扑结构示意图;0021图2是本发明中缓存接纳控制方法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0022参照图2,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步骤如下0023步骤1,中转MESH节点进行缓存的初始化分配。0024中转MESH节点是指无线多跳网状网中既可以产生自身的业务分组,也能为其他MESH源节点转发业务分组的MESH节点,中转MESH节点的缓存被自身业务和转发业务共同使用。0025采用平均分配方式对缓存分配进行初始化,即为每个源节点。

18、分配相同的缓存份额BUFFSHARE,缓存份额BUFFSHARE大小为缓存阈值T与源节点数目N的比值,即其中,缓存阈值T为预先设定的参数值,缓存阈值T根据系统不同的性能要求动态取值,源节点数目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0026采用了平均分配的方式,保证了不同源节点之间的初始公平性;引入了缓存阈值BUFFSHARE这一参数,为重负载时解决多跳远程业务的“饥饿”现象预留了缓存资源。0027步骤2,中转MESH节点开始接纳业务分组,并对各源节点的平均分组到达率进行认知,统计源节点各自使用的缓存数目BUFFUSED和中转MESH节点的已用缓存数目总额BUFFTOTAL。0028接纳业务分组具体方式是中。

19、转MESH节点把一个来自于源节点的分组添加到缓存队列中,该源节点使用的缓存数目BUFFUSED增加1,中转MESH节点的已用缓存数目总额BUFFTOTAL增加1。该统计源节点各自使用的缓存数目BUFFUSED和中转MESH节点的已用缓存数目总额BUFFTOTAL,是为步骤4中的缓存接纳控制提供判断依据。0029所述的对各源节点的平均分组到达率进行认知,是为步骤3中缓存份额BUFFSHARE的周期性调整提供依据,其具体认知方式采用滑动平均的方式,即以当前时间为截止时间,设定一个滑动窗口,在该滑动窗口时间段内求得分组到达率的平均值。0030步骤3,中转MESH节点根据不同源节点的平均分组到达率,周。

20、期性地调整缓存份额BUFFSHARE的分配。0031周期性地调整缓存份额BUFFSHARE的分配,是根据所认知的平均分组到达率,为各源节点调整缓存份额BUFFSHARE,使各源节点的缓存份额BUFFSHARE之比等于各源节点的平均分组到达率之比。这样可以保证源节点间成比例的公平性,即不同源节点业务流的吞吐量与该源节点产生的业务量成正比,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缓存的“按需分配”,提高了缓说明书CN102026291ACN102026306A4/5页7存的使用效率和网络整体的吞吐量。0032步骤4,根据中转MESH节点的已用缓存数目总额BUFFTOTAL是否达到了阈值T,采取相应的缓存接纳机制。003。

21、34A若中转MESH节点的已用缓存数目总额BUFFTOTAL未达到缓存阈值T,则根据源节点所分配的缓存份额BUFFSHARE、源节点使用的缓存数目BUFFUSED、中转MESH节点已用缓存数目总额BUFFTOTAL和源节点数目N进行接纳控制,具体方式如下0034A1判断该源节点的缓存份额BUFFSHARE是否用尽,若没有用尽,则接纳该分组;0035A2若该源节点的缓存份额BUFFSHARE已用尽,判断剩余空闲缓存数目BUFFSPARE是否等于0,若剩余空闲缓存数目BUFFSPARE等于0,则丢弃该分组;0036A3若剩余空闲缓存数目BUFFSPARE大于0,则判断该源节点所用缓存BUFFUSE。

22、D是否达到上限,若该源节点所用缓存BUFFUSED达到上限,则丢弃该分组,否则,接纳该分组;0037其中,剩余空闲缓存数目BUFFSPARE为缓存的阈值T与中转MESH节点已用缓存数目总额BUFFTOTAL之差,即BUFFSPARETBUFFTOTAL;源节点所用缓存BUFFUSED的上限为该源节点的缓存份额之和;0038上述步骤中对剩余空闲缓存数目BUFFSPARE的使用满足了重负载的源节点对缓存的需求,提高了中转MESH节点缓存的使用效率,又可以避免出现某一源节点的业务对缓存占用过多的问题。00394B若中转MESH节点的已用缓存数目总额BUFFTOTAL达到阈值T,则按照缓存接纳函数FA。

23、DM进行分组接纳,缓存接纳函数值越大,该分组被接纳的概率越大。0040缓存接纳函数FADM定义式如下00410042其中,1是接纳分组时跳数这一因素的权重因子,2是接纳分组时业务类别这一因素的权重因子,1与2二者之和为1;H为分组到达该中转MESH节点所经过的跳数,HMAX为到达该中转MESH节点的分组所经过的跳数中的最大跳数值;L为业务类别参数,对丢包率越敏感的业务,其业务类别参数值越大,LMAX为对丢包率最敏感的业务的类别参数。0043设计上述缓存接纳函数FADM的出发点是考虑到多跳分组到达该中转MESH节点时,已经消耗了可观的资源,丢之可惜,予以优先接纳;对丢包率敏感的业务类型由于其敏感。

24、性也应该予以优先接纳,从而降低该类业务丢包率,提升用户体验。0044步骤5,当有来自新的源节点的分组到达中转MESH节点时,采用自组织的方式为新源节点分配初始缓存份额,之后重复步骤2至步骤4。0045考虑到原有源节点的缓存份额BUFFSHARE的分配是与对应源节点的平均分组到达率长期自适应的结果,因而采用的缓存份额更新机制既需要保证对新源节点的公平性对待,又需要使对原有源节点缓存份额BUFFSHARE分配的影响最小,提高缓存份额分配的收敛速度。采用了一种自组织方式的缓存份额更新机制,具体方式如下0046源节点数目N的值增加1,从现有的每个源节点的缓存份额BUFFSHARE中各取出占比为1/N1。

25、的部分,分配给新源节点,使新源节点的初始缓存份额BUFFSHARE等于T/N1。说明书CN102026291ACN102026306A5/5页80047为新的源节点分配缓存份额BUFFSHARE之后,中转MESH节点根据该新节点的缓存份额BUFFSHARE开始接纳该节点的业务分组,并采取与原有源节点相同的处理方式,即按照步骤2至步骤4,完成对该源节点分组的接纳控制。0048术语解释0049WMNWIRELESSMESHNETWORK,无线网状网;0050MACMEDIAACCESSCONTROL,介质访问控制;0051CSMA/CACARRIERSENSEMULTIPLEACCESS/COLLISIONAVOID,载波侦听多址接入/冲突避免。说明书CN102026291ACN102026306A1/2页9图1说明书附图CN102026291ACN102026306A2/2页10图2说明书附图CN102026291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电通信技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