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台装置以及发射功率控制方法.pdf

上传人:00****42 文档编号:1092390 上传时间:2018-03-31 格式:PDF 页数:21 大小:762.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80113713.6

申请日:

2009.04.14

公开号:

CN102007802A

公开日:

2011.04.06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H04W 52/14申请公布日:20110406|||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4W 52/14申请日:20090414|||公开

IPC分类号:

H04W52/14; H04W36/18; H04W52/40

主分类号:

H04W52/14

申请人:

京瓷株式会社

发明人:

佐原彻

地址:

日本京都府

优先权:

2008.04.18 JP 2008-108737; 2008.04.18 JP 2008-108738

专利代理机构: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代理人:

樊建中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从基站(14-1)向基站(14-2)进行越区切换的移动台(12),算出由越区切换目的地的基站(14-2)发射的广播控制信道(S100)的传输损耗,并基于确知的基站希望接收功率以及所算出的传输损耗,修正对越区切换目的地的基站(14-2)的上行ANCH的发射功率(S124)。移动台(12)基于对通信中的基站(14-1)的上行信号的发射功率、由通信中的基站(14-1)发射的下行信号的传输损耗以及由越区切换目的地的基站(14-2)发射的广播控制信道(S100)的传输损耗,可修正对越区切换目的地的基站(14-2)的上行ANCH的发射功率(S124)。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移动台装置,从第一基站装置向第二基站装置进行越区切换,其特征在于,包括:传输损耗算出单元,其算出由所述第二基站装置发射的广播信号的传输损耗;和发射功率控制单元,其基于确知的基站希望接收功率以及由所述传输损耗算出单元算出的传输损耗,控制对所述第二基站装置的上行信号的发射功率。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损耗算出单元测量所述广播信号的接收功率,基于所述广播信号的发射功率以及该所测量的所述广播信号的接收功率,算出所述广播信号的传输损耗。3.如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移动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损耗算出单元基于确知的基站最大发射功率以及由所述第二基站装置通知的所述广播信号的发射功率控制信息,取得所述广播信号的发射功率。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站装置和所述第二基站装置,通过正交频分多址方式,与所述移动台装置进行通信。5.一种发射功率控制方法,是当从第一基站装置向第二基站装置进行越区切换时的发射功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算出由所述第二基站装置发射的广播信号的传输损耗的步骤;和基于确知的基站希望接收功率以及所述广播信号的传输损耗,控制对所述第二基站装置的上行信号的发射功率的步骤。6.一种移动台装置,进行从第一基站装置到第二基站装置的越区切换,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传输损耗算出单元,其算出由所述第一基站装置发射的下行信号的传输损耗;第二传输损耗算出单元,其算出由所述第二基站装置发射的广播信号的传输损耗;和发射功率控制单元,其基于对所述第一基站装置的上行信号的发射功率、以及由所述第一传输损耗算出单元算出的传输损耗与由所述第二传输损耗算出单元测量的传输损耗之差,控制对所述第二基站装置的上行信号的发射功率。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损耗算出单元测量所述下行信号的接收功率,基于所述下行信号的发射功率以及该所测量的所述下行信号的接收功率,算出所述下行信号的传输损耗;所述第二传输损耗算出单元测量所述广播信号的接收功率,基于所述广播信号的发射功率以及该所测量的所述广播信号的接收功率,算出所述广播信号的传输损耗。8.如权利要求6或者7所述的移动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损耗算出单元基于确知的基站最大发射功率以及由所述第一基站装置通知的所述下行信号的发射功率控制信息,取得所述下行信号的发射功率;所述第二传输损耗算出单元基于所述确知的基站最大发射功率以及由所述第二基站装置通知的所述广播信号的发射功率控制信息,取得所述广播信号的发射功率。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站装置和所述第二基站装置,通过正交频分多址方式,与所述移动台装置进行通信。10.一种发射功率控制方法,是当从第一基站装置向第二基站装置进行越区切换时的发射功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算出由所述第一基站装置发射的下行信号的传输损耗的步骤;算出由所述第二基站装置发射的广播信号的传输损耗的步骤;和基于对所述第一基站装置的上行信号的发射功率、以及所述下行信号的传输损耗与所述广播信号的传输损耗之差,控制对所述第二基站装置的上行信号的发射功率的步骤。

说明书

移动台装置以及发射功率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用于移动台装置以及发射功率控制方法,特别是用于越区切换高速化的技术。

背景技术

下一代PHS(Next Generation Personal Handy-phone System)是通过TDMA/TDD(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ime Division Duplex:时分多址/时分双工通信)方式以及OFDMA(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 Access:正交频分多址)方式实现高速通信的移动通信系统。在非专利文献1中规定了此下一代PHS的无线通信接口。

图9是表示下一代PHS的发起呼叫时序的图。如本图所示,基站定期地发射包含本站的基站ID和发射功率控制信息(表示实际的发射功率与基站最大发射功率的差的负值)等的广播(通知)控制信道(BCCH:Broadcast Control Channel)(S200)。移动台基于此广播控制信道,在建立下行方向(从基站向移动台的方向)的帧同步后(S202),将上行同步突发(burst)信号所对应的定时修正信道(TCCH:Timing Correct Channel)发射到基站(S204)。

接收到来自移动台的定时修正信道的基站,首先,算出作为定时修正量的、定时修正信道的接收定时与希望接收定时之间的偏差(S206)。其次,决定分配给移动台的ANCH(Anchor Channel:锚信道)用的一个通信信道(S208)。下一代PHS中的各通信信道,由基于TDMA的时隙中(例如,时隙长为625μs)的其中一个与基于OFDMA的子信道中的其中一个的两者的组合组成,被称作PRU(Physical Resource Unit:物理资源单元)。

进而,基站算出作为移动台发射功率的修正量的、定时修正信道的接收功率与希望接收功率之间的偏差(S210),并将信号控制信道(下行SCCH:Signaling Control Channel:信令控制信道)发射到移动台(S212),该信号控制信道包含在S206中算出的定时修正量、在S208中决定的ANCH用PRU和在S210中算出的移动台发射功率的修正量。

移动台,当接收到基站来的信号控制信道,则从此信号控制信道取得ANCH用的PRU(S214)。接着,移动台基于信号控制信道所包含的发射功率修正量,修正ANCH的发射功率(S216),并且,基于信号控制信道所包含的定时修正量,修正发射定时,从而建立上行方向(移动台向基站的方向)的帧同步(S218)。然后,移动台使用在S214中取得的ANCH用PRU,以在S216中修正的发射功率以及在S218中修正的发射定时,将请求分配EXCH(Extra Channel:额外信道)用PRU的上行ANCH发射到基站(S220)。

接收到移动台来的上行ANCH的基站,决定由1个以上PRU组成的EXCH用PRU(S222),并将包含决定的EXCH用PRU的下行ANCH发射到移动台(S224)。

在采用OFDMA方式的下一代PHS中,不能在基站侧单独地修正由各移动台发射的上行信号的接收定时偏差以及接收功率偏差。因此,如上所述,通过在移动台侧修正上行信号的发射定时,从而防止码元间干扰(ISI:Inter-Symbol Interference)。另外,通过优化移动台的发射功率,从而防止对相邻小区的干扰。

非专利文献1:“ARIB STD-T95‘OFDMA/TDMA TDD BroadbandWireless Access System(Next Generation PHS)ARIB STANDARD’1.0版”,平成19年12月12日,社团法人电波产业会

但是,在下一代PHS中,有这样的问题:当移动台实施从通信中的基站到其他基站的越区切换时,由于在移动台与越区切换目的地的基站之间执行与上述发起呼叫时序相同的时序(参照图10的S300,S302,S318~S338),故越区切换需要时间。另外,即使是下一代PHS以外的移动通信系统,也要求越区切换的高速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鉴于现有技术的课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实现越区切换高速化的移动通信系统、移动台装置、基站装置以及越区切换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移动台装置,从第一基站装置向第二基站装置进行越区切换,其特征在于,包括:传输损耗算出单元,其算出由所述第二基站装置发射的广播信号的传输损耗;和,发射功率控制单元,其基于确知的基站希望接收功率以及由所述传输损耗算出单元算出的传输损耗,控制对所述第二基站装置的上行信号的发射功率。

根据本发明,越区切换目的地的基站装置不将发射功率修正量发射到移动台装置,而移动台装置合理地控制上行信号的发射功率。因此,能够从越区切换时序中省略移动台装置发射上行同步突发的步骤以及越区切换目的地的基站装置发射发射功率修正量的步骤,能够实现越区切换的高速化。另外,也能够防止对相邻小区的干扰。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形式,所述传输损耗算出单元测量所述广播信号的接收功率,基于所述广播信号的发射功率以及该所测量的所述广播信号的接收功率,算出所述广播信号的传输损耗。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形式,所述传输损耗算出单元基于确知的基站最大发射功率以及由所述第二基站装置通知的所述广播信号的发射功率控制信息,取得所述广播信号的发射功率。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形式,所述第一以及第二基站装置,通过正交频分多址方式,与所述移动台装置进行通信。

另外,本发明的发射功率控制方法,是当从第一基站装置向第二基站装置进行越区切换时的发射功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算出由所述第二基站装置发射的广播信号的传输损耗的步骤;基于确知的基站希望接收功率以及所述广播信号的传输损耗,控制对所述第二基站装置的上行信号的发射功率的步骤。

进而,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移动台装置,进行从第一基站装置到第二基站装置的越区切换,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传输损耗算出单元,其算出由所述第一基站装置发射的下行信号的传输损耗;第二传输损耗算出单元,其算出由所述第二基站装置发射的广播信号的传输损耗;和,发射功率控制单元,其基于对所述第一基站装置的上行信号的发射功率、以及由所述第一传输损耗算出单元算出的传输损耗与由所述第二传输损耗算出单元测量的传输损耗之差,控制对所述第二基站装置的上行信号的发射功率。

根据本发明,越区切换目的地的基站装置不会将发射功率修正量发射到移动台装置,而是移动台装置合理地控制上行信号的发射功率。因此,能够从越区切换时序中省略移动台装置发射上行同步突发的步骤以及越区切换目的地的基站装置发射发射功率修正量的步骤,能够实现越区切换的高速化。另外,也能够防止对相邻小区的干扰。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形式,所述第一传输损耗算出单元测量所述下行信号的接收功率,基于所述下行信号的发射功率以及该所测量的所述下行信号的接收功率,算出所述下行信号的传输损耗;所述第二传输损耗算出单元测量所述广播信号的接收功率,基于所述广播信号的发射功率以及该所测量的所述广播信号的接收功率,算出所述广播信号的传输损耗。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形式,所述第一传输损耗算出单元基于确知的基站最大发射功率以及由所述第一基站装置通知的所述下行信号的发射功率控制信息,取得所述下行信号的发射功率;所述第二传输损耗算出单元基于所述确知的基站最大发射功率以及由所述第二基站装置通知的所述广播信号的发射功率控制信息,取得所述广播信号的发射功率。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形式,所述第一以及第二基站装置,通过正交频分多址方式,与所述移动台装置进行通信。

另外,本发明的发射功率控制方法,是当从第一基站装置向第二基站装置进行越区切换时的发射功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算出由所述第一基站装置发射的下行信号的传输损耗的步骤;算出由所述第二基站装置发射的广播信号的传输损耗的步骤;基于对所述第一基站装置的上行信号的发射功率、以及所述下行信号的传输损耗与所述广播信号的传输损耗之差,控制对所述第二基站装置的上行信号的发射功率的步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整体构成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移动台的功能模块图。

图3是表示ANCH发射功率的算出方法的图。

图4是表示ANCH发射功率的其他算出方法的图。

图5是表示ANCH的发射定时的图。

图6是表示越区切换时移动台与基站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基站的功能模块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越区切换时序的图。

图9是表示下一代PHS的发起呼叫时序的图。

图10是表示下一代PHS的越区切换时序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10的整体构成图。如同图所示,移动通信系统10的构成包括:多个移动台12(在此仅表示1个)、多个基站14(在此表示与移动台12进行通信的基站(Serving Base Station)14-1和作为移动台12的越区切换目的地的基站(Target Base Station)14-2)、以及ASN网关18(ASN-GW:Access Service Network Gateway:接入业务网络网关)。基站14-1、14-2与ASN网关18经IP网16相互连接。

基站14采用TDMA/TDD方式以及OFDMA方式,并使用由基于TDMA的时隙中的其中一个与基于OFDMA的子信道中的其中一个的两者的组合组成的通信信道中的至少一个,与移动台12进行通信。

ASN网关18是进行基站间通信的中继、认证管理、无线资源管理、越区切换控制等的公知的服务器计算机。

在移动通信系统10中,能从如图10所示的越区切换时序中省略由移动台发射定时修正信道(TCCH)的步骤(S318)和由越区切换目的地的基站装置发射信号控制信道(下行SCCH)的步骤(S326),故能够实现高速的越区切换。

以下,关于为了实现上述越区切换的高速化、移动台12以及基站14具有的构成进行说明。

图2是移动台12的功能模块图。如同图所示,移动台12的构成包括:天线20、无线通信部22、下行帧同步部24、解调部26、数据检测部28、存储部30、传输损耗运算部32、发射功率控制部34、定时修正量运算部36、数据生成部38、调制部40以及上行帧同步部42。这些中的一部分由例如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或者DSP(Digital SignalProcessor:数字信号处理器)构成。

天线20接收无线信号,并将所接收的无线信号输出到无线通信部22。另外,天线20对基站14发射由无线通信部22供给的无线信号。无线信号的接收和发射,依照无线通信部22的指示,时分地进行切换。

无线通信部22的构成包括:低噪声运算放大器、功率运算放大器、局部振荡器、混频器(Mixer)以及滤波器。无线通信部22将由天线20输入的无线信号用低噪声运算放大器放大,并降频至中频信号,输出到下行帧同步部24。另外,无线通信部22将由上行帧同步部42输入的调制信号升频至无线信号,并用功率运算放大器放大到发射输出电平,供给到天线20。

下行帧同步部24检测由无线通信部22输入的信号与确知信号之间的相关,并将检测出规定值以上的相关的定时作为由基站14发射的下行信号的接收定时进行检测。然后,下行帧同步部24基于所检测出的下行信号的接收定时,与基站14之间建立下行方向的帧同步。另外,下行帧同步部24测量由基站14发射的下行信号的接收功率。

解调部26的构成包括:A/D变换器、串并变换器、FFT(Fast FourierTransform:快速傅里叶变换)运算部以及并串变换器。解调部26对由下行帧同步部24输入的信号实施保护间隔的消除、A/D变换、串并变换、离散傅里叶变换、并串变换等,并取得连续的复数码元串。将这样所取得的复数码元串输出到数据检测部28。

数据检测部28从由解调部26输入的复数码元串中检测符合码元的调制方式的数据比特串(接收数据),并将所检测出的接收数据输出到未图示的上层。

存储部30由例如半导体存储元件构成,并存储由下行帧同步部24检测出的下行信号的接收定时和由下行帧同步部24所测量的下行信号的接收功率等。

传输损耗运算部32算出由基站14发射的下行信号(下行公共信道(CCH:Common Channel)或者下行专用信道(ICH:Individual Channel))的传输损耗。广播控制信道(BCCH)是下行公共信道(CCH)的其中之一。

在此,基于图3说明由越区切换目的地的基站14-2发射的广播控制信道的传输损耗的算出方法。如同图所示,由越区切换目的地的基站14-2发射的广播控制信道的传输损耗LOSS_BS2是广播控制信道的发射功率Pt_BS2与在移动台12中的广播控制信道的接收功率RSSI_BS2之间的差,故表示为:LOSS_BS2=Pt_BS2-RSSI_BS2。另外,若令确知的基站最大发射功率为PtMAX_BS、广播控制信道的发射功率控制信息(广播控制信道所包含的负值)为ΔPt_BS2,则广播控制信道的发射功率Pt_BS2表示为:Pt_BS2=PtMAX_BS+ΔPt_BS2。因此,由越区切换目的地的基站14-2发射的广播控制信道的传输损耗LOSS_BS2由以下算出:LOSS_BS2=(PtMAX_BS+ΔPt_BS2)-RSSI_BS2。这样所算出的传输损耗LOSS_BS2可看作移动台12~基站14-2之间的传输损耗。

这样,传输损耗运算部32,基于确知的基站最大发射功率PtMAX_BS、广播控制信道所包含的发射功率控制信息ΔPt_BS2和存储部30所存储的广播控制信道的接收功率RSSI_BS2,算出广播控制信道的传输损耗LOSS_BS2。

发射功率控制部34,控制对基站14的上行信号的发射功率。特别地,当移动台12进行从基站14-1到基站14-2的越区切换时,发射功率控制部34控制ANCH的发射功率,以使越区切换目的地的基站14-2中的ANCH的接收功率与基站希望接收功率Z相等。与越区切换目的地的基站14-2进行通信所使用的ANCH用PRU(由1个通信信道组成的单一信道),如后述所示,通过通信中的基站14-1发射的越区切换应答,由越区切换目的地的基站14-2通知。

在此,基于图3说明对越区切换目的地的基站14-2的ANCH的发射功率的算出方法。如同图所示,为了使越区切换目的地的基站14-2中的ANCH的接收功率与确知的基站希望接收功率Z相等,将在基站希望接收功率Z的基础上累加上述的移动台12~基站14-2之间的传输损耗LOSS_BS2而得到的功率设置为ANCH的发射功率Pt_MS2即可。即,Pt_MS2=Z+LOSS_BS2即可。

这样,发射功率控制部34,基于由确知的基站希望接收功率Z和传输损耗运算部32算出的传输损耗LOSS_BS2,算出对越区切换目的地的基站14-2的ANCH的发射功率Pt_MS2。并将所算出的发射功率Pt_MS2供给到调制部40。

此外,发射功率控制部34,可以通过其他方法控制ANCH的发射功率Pt_MS2。图4是表示对越区切换目的地的基站14-2的ANCH的发射功率的其他算出方法的图。这种算出方法,是以预先控制对基站14-1的上行信号的发射功率为前提、以使通信中的基站14-1中的上行信号(上行CCH或者上行ICH)的接收功率与基站希望接收功率Z相等的方法。

如图4所示,由通信中的基站14-1发射的下行信号(下行CCH或者下行ICH)的传输损耗LOSS_BS1是下行信号的发射功率Pt_BS1与在移动台12中的下行信号的接收功率RSSI_BS1之间的差,故表示为:LOSS_BS1=Pt_BS1-RSSI_BS1。另外,若令下行信号的发射功率控制信息(下行信号所包含的负值)为ΔPt_BS1,则下行信号的发射功率Pt_BS1表示为:Pt_BS1=PtMAX_BS+ΔPt_BS1。因此,由通信中的基站14-1发射的下行信号的传输损耗LOSS_BS1由以下算出:LOSS_BS1=(PtMAX_BS+ΔPt_BS1)-RSSI_BS1。这样所算出的传输损耗LOSS_BS1可看作移动台12~基站14-1之间的传输损耗。

另外,决定对通信中的基站14-1的上行信号的发射功率Pt_MS1以使基站14-1中的上行信号的接收功率与基站希望接收功率Z相等,故若从上行信号的发射功率Pt_MS1中减去移动台12~基站14-1之间的传输损耗LOSS_BS1,则得到基站希望接收功率Z。即,基站希望接收功率Z通过以下算出:Z=Pt_MS1-LOSS_BS1。

如上所述,由于对越区切换目的地的基站14-2的ANCH的发射功率Pt_MS2表示为:Pt_MS2=Z+LOSS_BS2,故若将Z=Pt_MS1-LOSS_BS1代入上式,则为:Pt_MS2=Pt_MS1+(LOSS_BS2-LOSS_BS1)。

这样,发射功率控制部34,基于对通信中的基站14-1的上行信号的发射功率Pt_MS1、以及由通信中的基站14-1发射的下行信号的传输损耗LOSS_BS1与由越区切换目的地的基站14-2发射的广播控制信道的传输损耗LOSS_BS2的差,可以算出对越区切换目的地的基站14-2的ANCH的发射功率Pt_MS2。

定时修正量运算部36,当移动台12进行从基站14-1到基站14-2的越区切换时,如图5所示,算出作为定时修正量Δt的、由通信中的基站14-1发射的下行信号(下行CCH或者下行ICH)的接收定时与由越区切换目的地的基站14-2发射的广播控制信道(BCCH)的接收定时的定时差,并将所算出的定时修正量Δt供给到上行帧同步部42。定时修正量Δt的算出所使用的上述两个接收定时由存储部30读出。

但是,在移动通信系统10中,有时通信中的基站14-1发射下行信号的时隙与越区切换目的地的基站14-2发射广播控制信道的时隙不同。在这种情况下,定时修正量运算部36将从上述定时差进一步减去其时隙间的间隔(时隙长的倍数)所得到的值设为定时修正量Δt。

这样所算出的定时修正量Δt,如图6所示,与移动台12~基站14-1之间的距离d1与移动台12~基站14-2之间的距离d2的差成正比。即,若令光速为c,则Δt=(d1-d2)/c。

数据生成部38从未图示的上层将符合发射信道的格式的头信息等添加到数据比特串,生成发射数据。并将所生成的发射数据输出到调制部40。

调制部40的构成包括:串并变换器、IFFT(Inverse Fast FourierTransform:快速傅里叶逆变换)运算部、并串变换器以及D/A变换器。调制部40对由数据生成部38输入的发射数据进行符合调制方式的码元映射(Symbol Mapping)(振幅以及相位的分配),并得到复数码元串。

另外,调制部40将所得到的复数码元串分割成各子载波分量,并调整由基站14分配的PRU所对应的子载波分量,以使上行信号(上行ANCH等)的发射功率为由发射功率控制部34算出的发射功率。然后,调制部40对所调整的复数码元串的各载波分量实施串并变换、离散傅里叶逆变换、并串变换、D/A变换等,从而取得基带OFDM信号。对这样所取得的基带OFDM信号添加保护间隔后,输出到上行帧同步部42。

上行帧同步部42,当移动台12进行从建立了上行方向的帧同步的通信中的基站14-1到基站14-2的越区切换时,基于由定时修正量运算部36算出的定时修正量Δt,修正对越区切换目的地的基站14-2的ANCH的发射定时。

即,如图5所示,上行帧同步部42,当由越区切换目的地的基站14-2发射的BCCH比由通信中的基站14-1发射的下行信号(下行CCH或者下行ICH)晚|Δt|被接收到时,与对基站14-1的上行信号(上行CCH或者上行ICH)的发射定时相比,将ANCH用的信号早|Δt|发射到无线通信部22。反之,当由越区切换目的地的基站14-2发射的BCCH比由通信中的基站14-1发射的下行信号(下行CCH或者下行ICH)早|Δt|被接收到时,上行帧同步部42,与对基站14-1的上行信号(上行CCH或者上行ICH)的发射定时相比,将ANCH用的信号晚|Δt|发射到无线通信部22。

此外,当对通信中的基站14-1发射上行信号的时隙与对越区切换目的地的基站14-2发射ANCH的时隙不同时,上行帧同步部42,进一步考虑其时隙间的间隔(时隙长的倍数),并修正ANCH的发射定时。

图7是基站装置14的功能模块图。如同图所示,基站14的构成包括:天线50、无线通信部52、解调部54、数据检测部56、IP接口部58、通信信道控制部60、越区切换控制部62、数据生成部64以及调制部66。这些中的一部分由例如CPU或者DSP构成。

天线50接收无线信号,并将所接收的无线信号输出到无线通信部52。另外,天线50对移动台12发射由无线通信部52供给的无线信号。此外,无线信号的接收和发射,依照无线通信部52的指示,时分地进行切换。

无线通信部52的构成包括:低噪声运算放大器、功率运算放大器、局部振荡器、混频器(Mixer)以及滤波器。无线通信部52将由天线50输入的无线信号用低噪声运算放大器放大,并降频至中频信号后,输出到解调部54。另外,无线通信部52将由调制部66输入的调制信号升频至无线信号,并用功率运算放大器放大到发射输出电平,供给到天线50。

解调部54的构成包括:A/D变换器、串并变换器、FFT运算部以及并串变换器。解调部54对由无线通信部52输入的信号实施保护间隔的消除、A/D变换、串并变换、离散傅里叶变换、并串变换等,并取得连续的复数码元串。将这样所取得的复数码元串输出到数据检测部56。

数据检测部56从由解调部54输入的复数码元串检测符合码元的调制方式的数据比特串(接收数据),并将所检测出的接收数据输出到IP接口部58和越区切换控制部62等。

IP接口部58在由越区切换控制部62和数据生成部64输入的数据中添加规定的IP头,生成IP分组,并将此IP分组经IP网16发射到其他的基站14和ASN网关18。另外,IP接口部58经IP网16接收由其他的基站14和ASN网关18发射的IP分组,并将接收到的IP分组所包含的有效载荷数据供给到越区切换控制部62和数据生成部64等。

通信信道控制部60,应移动台12来的请求,决定分配给移动台12的ANCH用PRU(由1个通信信道组成的单一信道)和EXCH用PRU(由1个以上的通信信道组成的复合信道)等,并将决定的PRU通知给移动台。

越区切换控制部62,当由数据检测部56检测出的接收数据是通信中的移动台12来的越区切换请求(Switching Request)时,生成包含通信信道控制部60分配给移动台12的ANCH用PRU的越区切换请求,并将此越区切换请求经ASN网关18发射到越区切换目的地的基站14-2。其后,越区切换控制部62将由越区切换目的地的基站14-2返回的越区切换应答(Switching Response)所包含的新的ANCH用PRU通知给通信信道控制部60,并且,指示数据生成部64将此越区切换应答发射到移动台12。

在这种情况下,通信信道控制部60根据需要改变EXCH用PRU的分配,以使由越区切换控制部62通知的新的ANCH用PRU的时隙与分配给移动台12的EXCH用PRU的时隙不重复。即,通信信道控制部60将分配给移动台的EXCH用PRU限制为除去了由越区切换控制部62通知的新的ANCH用PRU的时隙的时隙。

另一方面,越区切换控制部62,当由IP接口部58输入的数据是与移动台正进行通信的基站14-1来的越区切换请求时,将此越区切换请求所包含的ANCH用PRU通知给通信信道控制部60。在这种情况下,通信信道控制部60,将与由越区切换控制部62通知的ANCH用PRU的时隙不同的时隙所包含的1个空闲PRU决定为新的ANCH用PRU。然后,越区切换控制部62生成包含通信信道控制部60决定的新的ANCH用PRU的越区切换应答,并将此越区切换应答经ASN网关18返回给基站14-1。

数据生成部64从IP接口部58和越区切换控制部62将符合发射信道的格式的头信息等添加到数据比特串,生成发射数据。并将所生成的发射数据输出到调制部66。

调制部66的构成包括:串并变换器、IFFT运算部、并串变换器以及D/A变换器。调制部66对由数据生成部64输入的发射数据实施码元映射、串并变换、离散傅里叶逆变换、并串变换、D/A变换等,从而取得基带OFDM信号。对这样所取得的基带OFDM信号添加保护间隔后,输出到无线通信部52。

接下来,基于图8说明移动台12进行从通信中的基站14-1到基站14-2的越区切换时的越区切换时序。此越区切换是移动台12与通信中的基站14-1以及越区切换目的地的基站14-2之间同时进行通信的软越区切换。此外,令移动台12在与通信中的基站14-1之间已建立完上行方向的帧同步。另外,令对基站14-1的上行信号(上行CCH或者上行ICH)的发射功率Pt_MS1的控制完成,以使基站14-1中的上行信号的接收功率与基站希望接收功率Z相等。

如同图所示,基站14定期地发射包含本站的基站ID以及发射功率控制信息的广播控制信道(BCCH)(S100)。移动台12基于在由各基站14发射的广播控制信道中的接收功率最高的广播控制信道(在此为由基站14-2发射的广播控制信道),在与基站14-2之间建立下行方向的帧同步(S 102)。此时,移动台12将由基站14-2发射的广播控制信道的接收定时和接收功率保存到存储部30。

接下来,移动台12对通信中的基站14-1发射到基站14-2的越区切换请求(S104)。接收到移动台12来的越区切换请求的基站14-1,生成包含基站14-1分配给移动台12的ANCH用PRU的越区切换请求,并将此越区切换请求通过ASN网关18发射到越区切换目的地的基站14-2(S106,S108)。

接收到基站14-1来的越区切换请求的基站14-2,在与ASN网关18之间进行了路径注册请求、路径注册应答、认证信息等的交换后(S110),

将与越区切换请求所包含的ANCH用PRU的时隙不同的时隙所包含的1个空闲PRU决定为新的ANCH用PRU(S112)。然后,将包含所决定的新的ANCH用PRU的越区切换应答通过ASN网关18发射到基站14-1(S114,S116)。

接收到基站14-2来的越区切换应答的基站14-1,将包含由基站14-2决定的新的ANCH用PRU的越区切换应答发射到移动台12(S118)。在此,基站14-1根据需要改变EXCH用PRU的分配,以使由基站14-2决定的新的ANCH用PRU的时隙与基站14-1分配给移动台12的EXCH用PRU的时隙不重复。

移动台12当接收到通信中的基站14-1来的越区切换请求,则从此越区切换请求取得新的ANCH用PRU(S120)。接下来,移动台12基于确知的基站最大发射功率、由S100接收的广播控制信道所包含的发射功率控制信息以及存储部30所存储的广播控制信道的发射功率,算出广播控制信道的传输损耗,即移动台12~基站14-2之间的传输损耗。然后,基于确知的基站希望接收功率和算出的移动台12~基站14-2之间的传输损耗,并算出、修正对越区切换目的地的基站14-2的ANCH的发射功率(S122,S124)。

进一步地,移动台12从存储部30读出由通信中的基站14-1发射的下行信号(下行CCH或者下行ICH)的接收定时、以及由越区切换目的地的基站14-2发射的广播控制信道的接收定时,并算出作为定时修正量的、上述两者之间的定时差(S126)。然后,基于所算出的定时修正量修正ANCH的发射定时,从而在与越区切换目的地的基站14-2之间建立上行方向的帧同步(S128)。

其后,移动台12使用在S120中取得的ANCH用PRU,以在S124中修正的发射功率以及在S128中修正的发射定时,将请求分配EXCH用PRU的上行ANCH发射到越区切换目的地的基站14-2(S130)。

接收到移动台12的上行ANCH的基站14-2,决定由分配给移动台12的1个以上的PRU组成的EXCH用PRU(S132),并将包含决定了的EXCH用PRU的下行ANCH发射到移动台12(S134)。通过这样,移动台12从越区切换目的地的基站14-2接收ANCH用PRU与EXCH用PRU的分配。

其后,当移动台12发射到越区切换目的地的基站14-2的连接请求时(S136),接收到连接请求的基站14-2在与ASN网关18之间进行越区切换的执行确认后(S138),将连接应答返回给移动台12(S140)。此时,ASN网关18对基站14-1发射路径删除请求(S142),并解除移动台12与基站14-1之间的连接(S144)。

根据以上说明的移动通信系统10,由于越区切换时序中没有包括:移动台12发射定时修正信道(对应上行同步突发信号)的步骤、以及越区切换目的地的基站14-2发射信号控制信道(包括定时修正量、新的ASCH用PRU以及发射功率修正量的信息)的步骤,故能够实现越区切换的高速化和无线资源利用率的提高。另外,能够防止对相邻小区的干扰。

此外,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

即,本发明不限于采用TDMA/TDD方式以及OFDMA方式的下一代PHS,而能够广泛应用于包括第一以及第二基站、进行从第一基站到第二基站的越区切换的移动台的所有移动通信系统。

移动台装置以及发射功率控制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移动台装置以及发射功率控制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移动台装置以及发射功率控制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移动台装置以及发射功率控制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移动台装置以及发射功率控制方法.pdf(2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007802A43申请公布日20110406CN102007802ACN102007802A21申请号200980113713622申请日20090414200810873720080418JP200810873820080418JPH04W52/14200601H04W36/18200601H04W52/4020060171申请人京瓷株式会社地址日本京都府72发明人佐原彻74专利代理机构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021代理人樊建中54发明名称移动台装置以及发射功率控制方法57摘要从基站141向基站142进行越区切换的移动台12,算出由越区切换目的地的基站142发。

2、射的广播控制信道S100的传输损耗,并基于确知的基站希望接收功率以及所算出的传输损耗,修正对越区切换目的地的基站142的上行ANCH的发射功率S124。移动台12基于对通信中的基站141的上行信号的发射功率、由通信中的基站141发射的下行信号的传输损耗以及由越区切换目的地的基站142发射的广播控制信道S100的传输损耗,可修正对越区切换目的地的基站142的上行ANCH的发射功率S124。30优先权数据85PCT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2010101886PCT申请的申请数据PCT/JP2009/0575272009041487PCT申请的公布数据WO2009/128456JA2009102251IN。

3、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9页附图9页CN102007816A1/2页21一种移动台装置,从第一基站装置向第二基站装置进行越区切换,其特征在于,包括传输损耗算出单元,其算出由所述第二基站装置发射的广播信号的传输损耗;和发射功率控制单元,其基于确知的基站希望接收功率以及由所述传输损耗算出单元算出的传输损耗,控制对所述第二基站装置的上行信号的发射功率。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损耗算出单元测量所述广播信号的接收功率,基于所述广播信号的发射功率以及该所测量的所述广播信号的接收功率,算出所述广播信号的传输损耗。3如权利要求1或者2。

4、所述的移动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损耗算出单元基于确知的基站最大发射功率以及由所述第二基站装置通知的所述广播信号的发射功率控制信息,取得所述广播信号的发射功率。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站装置和所述第二基站装置,通过正交频分多址方式,与所述移动台装置进行通信。5一种发射功率控制方法,是当从第一基站装置向第二基站装置进行越区切换时的发射功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算出由所述第二基站装置发射的广播信号的传输损耗的步骤;和基于确知的基站希望接收功率以及所述广播信号的传输损耗,控制对所述第二基站装置的上行信号的发射功率的步骤。6一种移动台装置,进行从第一基站装置到第二基站。

5、装置的越区切换,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传输损耗算出单元,其算出由所述第一基站装置发射的下行信号的传输损耗;第二传输损耗算出单元,其算出由所述第二基站装置发射的广播信号的传输损耗;和发射功率控制单元,其基于对所述第一基站装置的上行信号的发射功率、以及由所述第一传输损耗算出单元算出的传输损耗与由所述第二传输损耗算出单元测量的传输损耗之差,控制对所述第二基站装置的上行信号的发射功率。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损耗算出单元测量所述下行信号的接收功率,基于所述下行信号的发射功率以及该所测量的所述下行信号的接收功率,算出所述下行信号的传输损耗;所述第二传输损耗算出单元测量所述广播。

6、信号的接收功率,基于所述广播信号的发射功率以及该所测量的所述广播信号的接收功率,算出所述广播信号的传输损耗。8如权利要求6或者7所述的移动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损耗算出单元基于确知的基站最大发射功率以及由所述第一基站装置通知的所述下行信号的发射功率控制信息,取得所述下行信号的发射功率;所述第二传输损耗算出单元基于所述确知的基站最大发射功率以及由所述第二基站装置通知的所述广播信号的发射功率控制信息,取得所述广播信号的发射功率。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站装置和所述第二基站装置,通过正交频分多址方式,与所述移动台装置进行通信。权利要求书CN102007802ACN。

7、102007816A2/2页310一种发射功率控制方法,是当从第一基站装置向第二基站装置进行越区切换时的发射功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算出由所述第一基站装置发射的下行信号的传输损耗的步骤;算出由所述第二基站装置发射的广播信号的传输损耗的步骤;和基于对所述第一基站装置的上行信号的发射功率、以及所述下行信号的传输损耗与所述广播信号的传输损耗之差,控制对所述第二基站装置的上行信号的发射功率的步骤。权利要求书CN102007802ACN102007816A1/9页4移动台装置以及发射功率控制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用于移动台装置以及发射功率控制方法,特别是用于越区切换高速化的技术。背景技术000。

8、2下一代PHSNEXTGENERATIONPERSONALHANDYPHONESYSTEM是通过TDMA/TDDTIMEDIVISIONMULTIPLEACCESS/TIMEDIVISIONDUPLEX时分多址/时分双工通信方式以及OFDMAORTHOGONAL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ACCESS正交频分多址方式实现高速通信的移动通信系统。在非专利文献1中规定了此下一代PHS的无线通信接口。0003图9是表示下一代PHS的发起呼叫时序的图。如本图所示,基站定期地发射包含本站的基站ID和发射功率控制信息表示实际的发射功率与基站最大发射功率的差的负值等的广播通知控制信道B。

9、CCHBROADCASTCONTROLCHANNELS200。移动台基于此广播控制信道,在建立下行方向从基站向移动台的方向的帧同步后S202,将上行同步突发BURST信号所对应的定时修正信道TCCHTIMINGCORRECTCHANNEL发射到基站S204。0004接收到来自移动台的定时修正信道的基站,首先,算出作为定时修正量的、定时修正信道的接收定时与希望接收定时之间的偏差S206。其次,决定分配给移动台的ANCHANCHORCHANNEL锚信道用的一个通信信道S208。下一代PHS中的各通信信道,由基于TDMA的时隙中例如,时隙长为625S的其中一个与基于OFDMA的子信道中的其中一个的两。

10、者的组合组成,被称作PRUPHYSICALRESOURCEUNIT物理资源单元。0005进而,基站算出作为移动台发射功率的修正量的、定时修正信道的接收功率与希望接收功率之间的偏差S210,并将信号控制信道下行SCCHSIGNALINGCONTROLCHANNEL信令控制信道发射到移动台S212,该信号控制信道包含在S206中算出的定时修正量、在S208中决定的ANCH用PRU和在S210中算出的移动台发射功率的修正量。0006移动台,当接收到基站来的信号控制信道,则从此信号控制信道取得ANCH用的PRUS214。接着,移动台基于信号控制信道所包含的发射功率修正量,修正ANCH的发射功率S216。

11、,并且,基于信号控制信道所包含的定时修正量,修正发射定时,从而建立上行方向移动台向基站的方向的帧同步S218。然后,移动台使用在S214中取得的ANCH用PRU,以在S216中修正的发射功率以及在S218中修正的发射定时,将请求分配EXCHEXTRACHANNEL额外信道用PRU的上行ANCH发射到基站S220。0007接收到移动台来的上行ANCH的基站,决定由1个以上PRU组成的EXCH用PRUS222,并将包含决定的EXCH用PRU的下行ANCH发射到移动台S224。0008在采用OFDMA方式的下一代PHS中,不能在基站侧单独地修正由各移动台发射的上行信号的接收定时偏差以及接收功率偏差。。

12、因此,如上所述,通过在移动台侧修正上行信号的发射定时,从而防止码元间干扰ISIINTERSYMBOLINTERFERENCE。另外,通过优化移动台的发射功率,从而防止对相邻小区的干扰。说明书CN102007802ACN102007816A2/9页50009非专利文献1“ARIBSTDT95OFDMA/TDMATDDBROADBANDWIRELESSACCESSSYSTEMNEXTGENERATIONPHSARIBSTANDARD10版”,平成19年12月12日,社团法人电波产业会0010但是,在下一代PHS中,有这样的问题当移动台实施从通信中的基站到其他基站的越区切换时,由于在移动台与越区切换。

13、目的地的基站之间执行与上述发起呼叫时序相同的时序参照图10的S300,S302,S318S338,故越区切换需要时间。另外,即使是下一代PHS以外的移动通信系统,也要求越区切换的高速化。发明内容0011本发明正是鉴于现有技术的课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实现越区切换高速化的移动通信系统、移动台装置、基站装置以及越区切换方法。0012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移动台装置,从第一基站装置向第二基站装置进行越区切换,其特征在于,包括传输损耗算出单元,其算出由所述第二基站装置发射的广播信号的传输损耗;和,发射功率控制单元,其基于确知的基站希望接收功率以及由所述传输损耗算出单元算出的传输损耗,控。

14、制对所述第二基站装置的上行信号的发射功率。0013根据本发明,越区切换目的地的基站装置不将发射功率修正量发射到移动台装置,而移动台装置合理地控制上行信号的发射功率。因此,能够从越区切换时序中省略移动台装置发射上行同步突发的步骤以及越区切换目的地的基站装置发射发射功率修正量的步骤,能够实现越区切换的高速化。另外,也能够防止对相邻小区的干扰。0014另外,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形式,所述传输损耗算出单元测量所述广播信号的接收功率,基于所述广播信号的发射功率以及该所测量的所述广播信号的接收功率,算出所述广播信号的传输损耗。0015另外,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形式,所述传输损耗算出单元基于确知的基站最大发射功率以。

15、及由所述第二基站装置通知的所述广播信号的发射功率控制信息,取得所述广播信号的发射功率。0016另外,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形式,所述第一以及第二基站装置,通过正交频分多址方式,与所述移动台装置进行通信。0017另外,本发明的发射功率控制方法,是当从第一基站装置向第二基站装置进行越区切换时的发射功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算出由所述第二基站装置发射的广播信号的传输损耗的步骤;基于确知的基站希望接收功率以及所述广播信号的传输损耗,控制对所述第二基站装置的上行信号的发射功率的步骤。0018进而,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移动台装置,进行从第一基站装置到第二基站装置的越区切换,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传输损耗。

16、算出单元,其算出由所述第一基站装置发射的下行信号的传输损耗;第二传输损耗算出单元,其算出由所述第二基站装置发射的广播信号的传输损耗;和,发射功率控制单元,其基于对所述第一基站装置的上行信号的发射功率、以及由所述第一传输损耗算出单元算出的传输损耗与由所述第二传输损耗算出单元测量的传输损耗之差,控制对所述第二基站装置的上行信号的发射功率。0019根据本发明,越区切换目的地的基站装置不会将发射功率修正量发射到移动台装置,而是移动台装置合理地控制上行信号的发射功率。因此,能够从越区切换时序中省略移说明书CN102007802ACN102007816A3/9页6动台装置发射上行同步突发的步骤以及越区切换。

17、目的地的基站装置发射发射功率修正量的步骤,能够实现越区切换的高速化。另外,也能够防止对相邻小区的干扰。0020另外,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形式,所述第一传输损耗算出单元测量所述下行信号的接收功率,基于所述下行信号的发射功率以及该所测量的所述下行信号的接收功率,算出所述下行信号的传输损耗;所述第二传输损耗算出单元测量所述广播信号的接收功率,基于所述广播信号的发射功率以及该所测量的所述广播信号的接收功率,算出所述广播信号的传输损耗。0021另外,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形式,所述第一传输损耗算出单元基于确知的基站最大发射功率以及由所述第一基站装置通知的所述下行信号的发射功率控制信息,取得所述下行信号的发射功率;。

18、所述第二传输损耗算出单元基于所述确知的基站最大发射功率以及由所述第二基站装置通知的所述广播信号的发射功率控制信息,取得所述广播信号的发射功率。0022另外,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形式,所述第一以及第二基站装置,通过正交频分多址方式,与所述移动台装置进行通信。0023另外,本发明的发射功率控制方法,是当从第一基站装置向第二基站装置进行越区切换时的发射功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算出由所述第一基站装置发射的下行信号的传输损耗的步骤;算出由所述第二基站装置发射的广播信号的传输损耗的步骤;基于对所述第一基站装置的上行信号的发射功率、以及所述下行信号的传输损耗与所述广播信号的传输损耗之差,控制对所述第二基站。

19、装置的上行信号的发射功率的步骤。附图说明0024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整体构成图。0025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移动台的功能模块图。0026图3是表示ANCH发射功率的算出方法的图。0027图4是表示ANCH发射功率的其他算出方法的图。0028图5是表示ANCH的发射定时的图。0029图6是表示越区切换时移动台与基站的位置关系的图。0030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基站的功能模块图。0031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越区切换时序的图。0032图9是表示下一代PHS的发起呼叫时序的图。0033图10是表示下一代PHS的越区切换时序的图。具体实施方式0034以下,基于附图详细说明。

20、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0035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10的整体构成图。如同图所示,移动通信系统10的构成包括多个移动台12在此仅表示1个、多个基站14在此表示与移动台12进行通信的基站SERVINGBASESTATION141和作为移动台12的越区切换目的地的基站TARGETBASESTATION142、以及ASN网关18ASNGWACCESSSERVICENETWORKGATEWAY接入业务网络网关。基站141、142与ASN网关18经IP网16相互连接。说明书CN102007802ACN102007816A4/9页70036基站14采用TDMA/TDD方式以及OFDMA方式,。

21、并使用由基于TDMA的时隙中的其中一个与基于OFDMA的子信道中的其中一个的两者的组合组成的通信信道中的至少一个,与移动台12进行通信。0037ASN网关18是进行基站间通信的中继、认证管理、无线资源管理、越区切换控制等的公知的服务器计算机。0038在移动通信系统10中,能从如图10所示的越区切换时序中省略由移动台发射定时修正信道TCCH的步骤S318和由越区切换目的地的基站装置发射信号控制信道下行SCCH的步骤S326,故能够实现高速的越区切换。0039以下,关于为了实现上述越区切换的高速化、移动台12以及基站14具有的构成进行说明。0040图2是移动台12的功能模块图。如同图所示,移动台1。

22、2的构成包括天线20、无线通信部22、下行帧同步部24、解调部26、数据检测部28、存储部30、传输损耗运算部32、发射功率控制部34、定时修正量运算部36、数据生成部38、调制部40以及上行帧同步部42。这些中的一部分由例如CPUCENTRAL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器或者DSPDIGITALSIGNALPROCESSOR数字信号处理器构成。0041天线20接收无线信号,并将所接收的无线信号输出到无线通信部22。另外,天线20对基站14发射由无线通信部22供给的无线信号。无线信号的接收和发射,依照无线通信部22的指示,时分地进行切换。0042无线通信部22的构成包括低噪声运算放大。

23、器、功率运算放大器、局部振荡器、混频器MIXER以及滤波器。无线通信部22将由天线20输入的无线信号用低噪声运算放大器放大,并降频至中频信号,输出到下行帧同步部24。另外,无线通信部22将由上行帧同步部42输入的调制信号升频至无线信号,并用功率运算放大器放大到发射输出电平,供给到天线20。0043下行帧同步部24检测由无线通信部22输入的信号与确知信号之间的相关,并将检测出规定值以上的相关的定时作为由基站14发射的下行信号的接收定时进行检测。然后,下行帧同步部24基于所检测出的下行信号的接收定时,与基站14之间建立下行方向的帧同步。另外,下行帧同步部24测量由基站14发射的下行信号的接收功率。。

24、0044解调部26的构成包括A/D变换器、串并变换器、FFTFASTFOURIERTRANSFORM快速傅里叶变换运算部以及并串变换器。解调部26对由下行帧同步部24输入的信号实施保护间隔的消除、A/D变换、串并变换、离散傅里叶变换、并串变换等,并取得连续的复数码元串。将这样所取得的复数码元串输出到数据检测部28。0045数据检测部28从由解调部26输入的复数码元串中检测符合码元的调制方式的数据比特串接收数据,并将所检测出的接收数据输出到未图示的上层。0046存储部30由例如半导体存储元件构成,并存储由下行帧同步部24检测出的下行信号的接收定时和由下行帧同步部24所测量的下行信号的接收功率等。。

25、0047传输损耗运算部32算出由基站14发射的下行信号下行公共信道CCHCOMMONCHANNEL或者下行专用信道ICHINDIVIDUALCHANNEL的传输损耗。广播控制信道BCCH是下行公共信道CCH的其中之一。0048在此,基于图3说明由越区切换目的地的基站142发射的广播控制信道的传输损说明书CN102007802ACN102007816A5/9页8耗的算出方法。如同图所示,由越区切换目的地的基站142发射的广播控制信道的传输损耗LOSS_BS2是广播控制信道的发射功率PT_BS2与在移动台12中的广播控制信道的接收功率RSSI_BS2之间的差,故表示为LOSS_BS2PT_BS2R。

26、SSI_BS2。另外,若令确知的基站最大发射功率为PTMAX_BS、广播控制信道的发射功率控制信息广播控制信道所包含的负值为PT_BS2,则广播控制信道的发射功率PT_BS2表示为PT_BS2PTMAX_BSPT_BS2。因此,由越区切换目的地的基站142发射的广播控制信道的传输损耗LOSS_BS2由以下算出LOSS_BS2PTMAX_BSPT_BS2RSSI_BS2。这样所算出的传输损耗LOSS_BS2可看作移动台12基站142之间的传输损耗。0049这样,传输损耗运算部32,基于确知的基站最大发射功率PTMAX_BS、广播控制信道所包含的发射功率控制信息PT_BS2和存储部30所存储的广播。

27、控制信道的接收功率RSSI_BS2,算出广播控制信道的传输损耗LOSS_BS2。0050发射功率控制部34,控制对基站14的上行信号的发射功率。特别地,当移动台12进行从基站141到基站142的越区切换时,发射功率控制部34控制ANCH的发射功率,以使越区切换目的地的基站142中的ANCH的接收功率与基站希望接收功率Z相等。与越区切换目的地的基站142进行通信所使用的ANCH用PRU由1个通信信道组成的单一信道,如后述所示,通过通信中的基站141发射的越区切换应答,由越区切换目的地的基站142通知。0051在此,基于图3说明对越区切换目的地的基站142的ANCH的发射功率的算出方法。如同图所示。

28、,为了使越区切换目的地的基站142中的ANCH的接收功率与确知的基站希望接收功率Z相等,将在基站希望接收功率Z的基础上累加上述的移动台12基站142之间的传输损耗LOSS_BS2而得到的功率设置为ANCH的发射功率PT_MS2即可。即,PT_MS2ZLOSS_BS2即可。0052这样,发射功率控制部34,基于由确知的基站希望接收功率Z和传输损耗运算部32算出的传输损耗LOSS_BS2,算出对越区切换目的地的基站142的ANCH的发射功率PT_MS2。并将所算出的发射功率PT_MS2供给到调制部40。0053此外,发射功率控制部34,可以通过其他方法控制ANCH的发射功率PT_MS2。图4是表示。

29、对越区切换目的地的基站142的ANCH的发射功率的其他算出方法的图。这种算出方法,是以预先控制对基站141的上行信号的发射功率为前提、以使通信中的基站141中的上行信号上行CCH或者上行ICH的接收功率与基站希望接收功率Z相等的方法。0054如图4所示,由通信中的基站141发射的下行信号下行CCH或者下行ICH的传输损耗LOSS_BS1是下行信号的发射功率PT_BS1与在移动台12中的下行信号的接收功率RSSI_BS1之间的差,故表示为LOSS_BS1PT_BS1RSSI_BS1。另外,若令下行信号的发射功率控制信息下行信号所包含的负值为PT_BS1,则下行信号的发射功率PT_BS1表示为PT。

30、_BS1PTMAX_BSPT_BS1。因此,由通信中的基站141发射的下行信号的传输损耗LOSS_BS1由以下算出LOSS_BS1PTMAX_BSPT_BS1RSSI_BS1。这样所算出的传输损耗LOSS_BS1可看作移动台12基站141之间的传输损耗。0055另外,决定对通信中的基站141的上行信号的发射功率PT_MS1以使基站141中的上行信号的接收功率与基站希望接收功率Z相等,故若从上行信号的发射功率PT_MS1中减去移动台12基站141之间的传输损耗LOSS_BS1,则得到基站希望接收功率Z。即,基说明书CN102007802ACN102007816A6/9页9站希望接收功率Z通过以下。

31、算出ZPT_MS1LOSS_BS1。0056如上所述,由于对越区切换目的地的基站142的ANCH的发射功率PT_MS2表示为PT_MS2ZLOSS_BS2,故若将ZPT_MS1LOSS_BS1代入上式,则为PT_MS2PT_MS1LOSS_BS2LOSS_BS1。0057这样,发射功率控制部34,基于对通信中的基站141的上行信号的发射功率PT_MS1、以及由通信中的基站141发射的下行信号的传输损耗LOSS_BS1与由越区切换目的地的基站142发射的广播控制信道的传输损耗LOSS_BS2的差,可以算出对越区切换目的地的基站142的ANCH的发射功率PT_MS2。0058定时修正量运算部36,。

32、当移动台12进行从基站141到基站142的越区切换时,如图5所示,算出作为定时修正量T的、由通信中的基站141发射的下行信号下行CCH或者下行ICH的接收定时与由越区切换目的地的基站142发射的广播控制信道BCCH的接收定时的定时差,并将所算出的定时修正量T供给到上行帧同步部42。定时修正量T的算出所使用的上述两个接收定时由存储部30读出。0059但是,在移动通信系统10中,有时通信中的基站141发射下行信号的时隙与越区切换目的地的基站142发射广播控制信道的时隙不同。在这种情况下,定时修正量运算部36将从上述定时差进一步减去其时隙间的间隔时隙长的倍数所得到的值设为定时修正量T。0060这样所。

33、算出的定时修正量T,如图6所示,与移动台12基站141之间的距离D1与移动台12基站142之间的距离D2的差成正比。即,若令光速为C,则TD1D2/C。0061数据生成部38从未图示的上层将符合发射信道的格式的头信息等添加到数据比特串,生成发射数据。并将所生成的发射数据输出到调制部40。0062调制部40的构成包括串并变换器、IFFTINVERSEFASTFOURIERTRANSFORM快速傅里叶逆变换运算部、并串变换器以及D/A变换器。调制部40对由数据生成部38输入的发射数据进行符合调制方式的码元映射SYMBOLMAPPING振幅以及相位的分配,并得到复数码元串。0063另外,调制部40将。

34、所得到的复数码元串分割成各子载波分量,并调整由基站14分配的PRU所对应的子载波分量,以使上行信号上行ANCH等的发射功率为由发射功率控制部34算出的发射功率。然后,调制部40对所调整的复数码元串的各载波分量实施串并变换、离散傅里叶逆变换、并串变换、D/A变换等,从而取得基带OFDM信号。对这样所取得的基带OFDM信号添加保护间隔后,输出到上行帧同步部42。0064上行帧同步部42,当移动台12进行从建立了上行方向的帧同步的通信中的基站141到基站142的越区切换时,基于由定时修正量运算部36算出的定时修正量T,修正对越区切换目的地的基站142的ANCH的发射定时。0065即,如图5所示,上行。

35、帧同步部42,当由越区切换目的地的基站142发射的BCCH比由通信中的基站141发射的下行信号下行CCH或者下行ICH晚|T|被接收到时,与对基站141的上行信号上行CCH或者上行ICH的发射定时相比,将ANCH用的信号早|T|发射到无线通信部22。反之,当由越区切换目的地的基站142发射的BCCH比由通信中的基站141发射的下行信号下行CCH或者下行ICH早|T|被接收到时,上行帧说明书CN102007802ACN102007816A7/9页10同步部42,与对基站141的上行信号上行CCH或者上行ICH的发射定时相比,将ANCH用的信号晚|T|发射到无线通信部22。0066此外,当对通信中。

36、的基站141发射上行信号的时隙与对越区切换目的地的基站142发射ANCH的时隙不同时,上行帧同步部42,进一步考虑其时隙间的间隔时隙长的倍数,并修正ANCH的发射定时。0067图7是基站装置14的功能模块图。如同图所示,基站14的构成包括天线50、无线通信部52、解调部54、数据检测部56、IP接口部58、通信信道控制部60、越区切换控制部62、数据生成部64以及调制部66。这些中的一部分由例如CPU或者DSP构成。0068天线50接收无线信号,并将所接收的无线信号输出到无线通信部52。另外,天线50对移动台12发射由无线通信部52供给的无线信号。此外,无线信号的接收和发射,依照无线通信部52。

37、的指示,时分地进行切换。0069无线通信部52的构成包括低噪声运算放大器、功率运算放大器、局部振荡器、混频器MIXER以及滤波器。无线通信部52将由天线50输入的无线信号用低噪声运算放大器放大,并降频至中频信号后,输出到解调部54。另外,无线通信部52将由调制部66输入的调制信号升频至无线信号,并用功率运算放大器放大到发射输出电平,供给到天线50。0070解调部54的构成包括A/D变换器、串并变换器、FFT运算部以及并串变换器。解调部54对由无线通信部52输入的信号实施保护间隔的消除、A/D变换、串并变换、离散傅里叶变换、并串变换等,并取得连续的复数码元串。将这样所取得的复数码元串输出到数据检。

38、测部56。0071数据检测部56从由解调部54输入的复数码元串检测符合码元的调制方式的数据比特串接收数据,并将所检测出的接收数据输出到IP接口部58和越区切换控制部62等。0072IP接口部58在由越区切换控制部62和数据生成部64输入的数据中添加规定的IP头,生成IP分组,并将此IP分组经IP网16发射到其他的基站14和ASN网关18。另外,IP接口部58经IP网16接收由其他的基站14和ASN网关18发射的IP分组,并将接收到的IP分组所包含的有效载荷数据供给到越区切换控制部62和数据生成部64等。0073通信信道控制部60,应移动台12来的请求,决定分配给移动台12的ANCH用PRU由1。

39、个通信信道组成的单一信道和EXCH用PRU由1个以上的通信信道组成的复合信道等,并将决定的PRU通知给移动台。0074越区切换控制部62,当由数据检测部56检测出的接收数据是通信中的移动台12来的越区切换请求SWITCHINGREQUEST时,生成包含通信信道控制部60分配给移动台12的ANCH用PRU的越区切换请求,并将此越区切换请求经ASN网关18发射到越区切换目的地的基站142。其后,越区切换控制部62将由越区切换目的地的基站142返回的越区切换应答SWITCHINGRESPONSE所包含的新的ANCH用PRU通知给通信信道控制部60,并且,指示数据生成部64将此越区切换应答发射到移动台。

40、12。0075在这种情况下,通信信道控制部60根据需要改变EXCH用PRU的分配,以使由越区切换控制部62通知的新的ANCH用PRU的时隙与分配给移动台12的EXCH用PRU的时隙不重复。即,通信信道控制部60将分配给移动台的EXCH用PRU限制为除去了由越区切换控制部62通知的新的ANCH用PRU的时隙的时隙。说明书CN102007802ACN102007816A8/9页110076另一方面,越区切换控制部62,当由IP接口部58输入的数据是与移动台正进行通信的基站141来的越区切换请求时,将此越区切换请求所包含的ANCH用PRU通知给通信信道控制部60。在这种情况下,通信信道控制部60,将。

41、与由越区切换控制部62通知的ANCH用PRU的时隙不同的时隙所包含的1个空闲PRU决定为新的ANCH用PRU。然后,越区切换控制部62生成包含通信信道控制部60决定的新的ANCH用PRU的越区切换应答,并将此越区切换应答经ASN网关18返回给基站141。0077数据生成部64从IP接口部58和越区切换控制部62将符合发射信道的格式的头信息等添加到数据比特串,生成发射数据。并将所生成的发射数据输出到调制部66。0078调制部66的构成包括串并变换器、IFFT运算部、并串变换器以及D/A变换器。调制部66对由数据生成部64输入的发射数据实施码元映射、串并变换、离散傅里叶逆变换、并串变换、D/A变换。

42、等,从而取得基带OFDM信号。对这样所取得的基带OFDM信号添加保护间隔后,输出到无线通信部52。0079接下来,基于图8说明移动台12进行从通信中的基站141到基站142的越区切换时的越区切换时序。此越区切换是移动台12与通信中的基站141以及越区切换目的地的基站142之间同时进行通信的软越区切换。此外,令移动台12在与通信中的基站141之间已建立完上行方向的帧同步。另外,令对基站141的上行信号上行CCH或者上行ICH的发射功率PT_MS1的控制完成,以使基站141中的上行信号的接收功率与基站希望接收功率Z相等。0080如同图所示,基站14定期地发射包含本站的基站ID以及发射功率控制信息的。

43、广播控制信道BCCHS100。移动台12基于在由各基站14发射的广播控制信道中的接收功率最高的广播控制信道在此为由基站142发射的广播控制信道,在与基站142之间建立下行方向的帧同步S102。此时,移动台12将由基站142发射的广播控制信道的接收定时和接收功率保存到存储部30。0081接下来,移动台12对通信中的基站141发射到基站142的越区切换请求S104。接收到移动台12来的越区切换请求的基站141,生成包含基站141分配给移动台12的ANCH用PRU的越区切换请求,并将此越区切换请求通过ASN网关18发射到越区切换目的地的基站142S106,S108。0082接收到基站141来的越区切。

44、换请求的基站142,在与ASN网关18之间进行了路径注册请求、路径注册应答、认证信息等的交换后S110,0083将与越区切换请求所包含的ANCH用PRU的时隙不同的时隙所包含的1个空闲PRU决定为新的ANCH用PRUS112。然后,将包含所决定的新的ANCH用PRU的越区切换应答通过ASN网关18发射到基站141S114,S116。0084接收到基站142来的越区切换应答的基站141,将包含由基站142决定的新的ANCH用PRU的越区切换应答发射到移动台12S118。在此,基站141根据需要改变EXCH用PRU的分配,以使由基站142决定的新的ANCH用PRU的时隙与基站141分配给移动台12。

45、的EXCH用PRU的时隙不重复。0085移动台12当接收到通信中的基站141来的越区切换请求,则从此越区切换请求取得新的ANCH用PRUS120。接下来,移动台12基于确知的基站最大发射功率、由S100接收的广播控制信道所包含的发射功率控制信息以及存储部30所存储的广播控制信道的发说明书CN102007802ACN102007816A9/9页12射功率,算出广播控制信道的传输损耗,即移动台12基站142之间的传输损耗。然后,基于确知的基站希望接收功率和算出的移动台12基站142之间的传输损耗,并算出、修正对越区切换目的地的基站142的ANCH的发射功率S122,S124。0086进一步地,移动。

46、台12从存储部30读出由通信中的基站141发射的下行信号下行CCH或者下行ICH的接收定时、以及由越区切换目的地的基站142发射的广播控制信道的接收定时,并算出作为定时修正量的、上述两者之间的定时差S126。然后,基于所算出的定时修正量修正ANCH的发射定时,从而在与越区切换目的地的基站142之间建立上行方向的帧同步S128。0087其后,移动台12使用在S120中取得的ANCH用PRU,以在S124中修正的发射功率以及在S128中修正的发射定时,将请求分配EXCH用PRU的上行ANCH发射到越区切换目的地的基站142S130。0088接收到移动台12的上行ANCH的基站142,决定由分配给移。

47、动台12的1个以上的PRU组成的EXCH用PRUS132,并将包含决定了的EXCH用PRU的下行ANCH发射到移动台12S134。通过这样,移动台12从越区切换目的地的基站142接收ANCH用PRU与EXCH用PRU的分配。0089其后,当移动台12发射到越区切换目的地的基站142的连接请求时S136,接收到连接请求的基站142在与ASN网关18之间进行越区切换的执行确认后S138,将连接应答返回给移动台12S140。此时,ASN网关18对基站141发射路径删除请求S142,并解除移动台12与基站141之间的连接S144。0090根据以上说明的移动通信系统10,由于越区切换时序中没有包括移动台。

48、12发射定时修正信道对应上行同步突发信号的步骤、以及越区切换目的地的基站142发射信号控制信道包括定时修正量、新的ASCH用PRU以及发射功率修正量的信息的步骤,故能够实现越区切换的高速化和无线资源利用率的提高。另外,能够防止对相邻小区的干扰。0091此外,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0092即,本发明不限于采用TDMA/TDD方式以及OFDMA方式的下一代PHS,而能够广泛应用于包括第一以及第二基站、进行从第一基站到第二基站的越区切换的移动台的所有移动通信系统。说明书CN102007802ACN102007816A1/9页13图1说明书附图CN102007802ACN102007816A2/9页14图2说明书附图CN102007802ACN102007816A3/9页15图3说明书附图CN102007802ACN102007816A4/9页16图4说明书附图CN102007802ACN102007816A5/9页17图5图6说明书附图CN102007802ACN102007816A6/9页18图7说明书附图CN102007802ACN102007816A7/9页19图8说明书附图CN102007802ACN102007816A8/9页20图9说明书附图CN102007802ACN102007816A9/9页21图10说明书附图CN102007802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电通信技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