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吸湿溶液为循环工质的全热交换方法及其装置.pdf

上传人:00****42 文档编号:109215 上传时间:2018-01-25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23.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2155301.7

申请日:

2002.12.09

公开号:

CN1506630A

公开日:

2004.06.23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清华大学 地址: 北京市1670信箱 邮编: 100084; 清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北京市2670信箱 邮编: 100084变更后:清华大学 地址: 北京市1670信箱 邮编: 100084; 同方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北京市2670信箱 邮编: 100084|||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F24F3/147; F28D3/00

主分类号:

F24F3/147; F28D3/00

申请人:

清华大学; 清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震; 陈晓阳; 刘晓华; 江亿

地址:

100084北京市1670信箱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吸湿溶液为循环工质的全热交换方法及其装置,属于空调领域。本发明具备成本低廉、便于制造和使用、压力损失小的优点。本发明方法的步骤为:1)水泵从底部溶液槽中把溶液打到上部填料的顶部喷淋;2)室外低温干燥的空气与上部填料中的吸湿溶液接触,溶液被降温浓缩,空气的温度和湿度都增高;3)被加热加湿的空气进入空调箱里进一步处理或者直接送入室内作为新风;4)上部填料中冷却浓缩后的溶液经过隔板均匀的分布到下部填料中;5)室内高温高湿的空气与下部填料中的吸湿溶液接触,溶液被加热稀释,空气的温度和湿度都降低并且排出外部;6)下部填料中被加热稀释的溶液重新回到底部溶液槽中。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利用吸湿溶液为循环工质的全热交换方法,其步骤为,1)水泵从底部 溶液槽中把溶液打到填料(2)顶部喷淋;2)室外低温干燥的空气与填料(2) 中的吸湿溶液接触,溶液被降温浓缩,空气的温度和湿度都增高;3)被加 热加湿的空气进入空调箱里进一步处理或者直接送入室内作为新风;4)填 料(2)中冷却浓缩后的溶液经过隔板均匀的分布到填料(5)中;5)室内 高温高湿的空气与填料(5)中的吸湿溶液接触,溶液被加热稀释,空气的 温度和湿度都降低并且排出外部;6)填料(5)中被加热稀释的溶液重新回 到底部溶液槽中。
2: 实现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吸湿溶液微循环工质的全热交换方法的装置,包 括外壳(1)、置于外壳(1)内部的上填料(2)、下填料(5)和底部溶液槽 (6)、水泵(7)、液封(12)和具有小孔(4)的隔板(3),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部溶液槽(6)置于所述外壳(1)的底部,所述下填料(5)置于底 部溶液槽(6)的上方,所述上填料(2)置于所述下填料(5)的上方,在 所述上填料(2)和下填料(5)之间设有隔板(3)和液封(12),所述液封 (12)置于所述隔板(3)的上方,所述水泵(7)从底部溶液槽(6)中把 溶液打到所述上填料(2)的顶部喷淋。
3: 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溶液槽(6)中的溶液 为盐溶液。

说明书


一种利用吸湿溶液为循环工质的全热交换方法及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领域,尤其涉及空调技术中的全热交换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空调技术领域中,应用较多的全热交换器为薄膜型全热交换器,这种全热交换器在两股空气之间隔了一层薄膜,利用这层薄膜的透湿传热作用进行全热交换。由于传热传质机理的原因使得这种全热交换器对薄膜材料的要求较高,因而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另外一种使用的是转轮型全热交换器,但是这种全热交换器的成本很高,压力损失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成本低廉、便于制造和使用、压力损失小的利用吸湿溶液为循环工质的全热交换方法及其装置。

    本发明地技术方案以如下方式实现:

    一种利用吸湿溶液为循环工质的全热交换方法及其装置,其步骤为,1)水泵从底部溶液槽中把溶液打到上部填料的顶部喷淋;2)室外低温干燥的空气与上部填料中的吸湿溶液接触,溶液被降温浓缩,空气的温度和湿度都增高;3)被加热加湿的空气进入空调箱里进一步处理或者直接送入室内作为新风;4)上部填料中冷却浓缩后的溶液经过隔板均匀的分布到下部填料中;5)室内高温高湿的空气与下部填料中的吸湿溶液接触,溶液被加热稀释,空气的温度和湿度都降低并且排出外部;6)下部填料中被加热稀释的溶液重新回到底部溶液槽中。

    实现上述的利用吸湿溶液为循环工质的全热交换方法及其装置,包括外壳、置于外壳内部的上填料、下填料和底部溶液槽、水泵、液封和具有小孔的隔板。其结构特点在于,所述底部溶液槽置于所述外壳的底部,所述下填料置于底部溶液槽的上方,所述上填料置于所述下填料的上方,在所述上填料和下填料之间设有隔板和液封。所述液封置于所述隔板的上方,所述水泵从底部溶液槽中把溶液打到所述上填料的顶部喷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装置的结构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结构原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4的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本发明方法部分已在发明内容部分说明,这里不再赘述。

    实施例1

    一种利用吸湿溶液微循环工质的全热交换方法的装置,包括外壳1、置于外壳1内部的上填料2、下填料5和底部溶液槽6、水泵7、液封12和具有小孔4的隔板3。所述底部溶液槽6置于所述外壳1的底部,所述下填料5置于底部溶液槽6的上方,所述上填料2置于所述下填料5的上方,在所述上填料2和下填料5之间设有隔板3和液封12,所述液封12置于所述隔板3的上方。所述水泵7从底部溶液槽6中把溶液打到所述上填料2的顶部喷淋。

    参看图1,本实施例适用于冬季利用室内排风对新风进行预热和加湿的过程。开始运行时,水泵7从底部溶液槽6中把盐溶液打到填料2的顶部喷淋。室外干冷的新风8吹入填料2,由于新风的温度和水蒸气分压力低于盐溶液的温度和表面水蒸气分压力,在填料2中空气和盐溶液接触,盐溶液被冷却浓缩,新风被加热加湿。被加热加湿的空气通常进入空调箱里进一步处理,或者直接送入室内作为新风。冷却浓缩后的盐溶液落到隔板3上。在隔板3上开有均匀的小孔4,盐溶液可以通过小孔均匀的分布到填料5中。同时由于液封12的作用,上下两股空气不会混合。室内排风10在填料5中和盐溶液接触,由于盐溶液的温度和表面水蒸气分压力低于空气的温度和水蒸气分压力,盐溶液被加热稀释。盐溶液重新回到底部溶液槽6中,完成循环。同时空气被冷却除湿排入环境,有效的利用了排风的焓。

    实施例2

    同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室外干冷的新风8吹入填料5,然后进入室内,而室内排风10经由填料2排出室外。

    实施例3

    参看图2,采用多个同实施例1相同的全热交换装置组成多级全热交换装置。由于每一级底部溶液槽6中的盐溶液浓度不同,从而实现逆流传热传质。

    实施例4

    参看图3,本发明不仅可以在冬季利用排风对新风进行预热加湿,也可以在夏季利用排风对新风进行降温除湿。在冬季的预热加湿过程同实施例1所述的相同,其对夏季新风的降温除湿过程如下所述:室外的高温高湿新风8在填料2中和盐溶液接触,由与空气的湿度和水蒸气分压力高于盐溶液的温度和表面水蒸气分压力,空气向盐溶液传热传质,空气被降温除湿,盐溶液被加热稀释,落到中间的隔板上,通过均匀密布的小孔分散步到下面的填料中。室内的排风10`吹入填料5,由于排风10`的温度和水蒸气分压力低于盐溶液的温度和水蒸气分压力,盐溶液向空气传热传质。盐溶液被降温浓缩,回到底部的溶液槽中,完成循环。空气被加热加湿排入大气中,排风的焓得到有效的回收。

    同本发明结构相似的多级或者单级利用盐溶液微循环工质的全热交换装置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种利用吸湿溶液为循环工质的全热交换方法及其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利用吸湿溶液为循环工质的全热交换方法及其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利用吸湿溶液为循环工质的全热交换方法及其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利用吸湿溶液为循环工质的全热交换方法及其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利用吸湿溶液为循环工质的全热交换方法及其装置.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吸湿溶液为循环工质的全热交换方法及其装置,属于空调领域。本发明具备成本低廉、便于制造和使用、压力损失小的优点。本发明方法的步骤为:1)水泵从底部溶液槽中把溶液打到上部填料的顶部喷淋;2)室外低温干燥的空气与上部填料中的吸湿溶液接触,溶液被降温浓缩,空气的温度和湿度都增高;3)被加热加湿的空气进入空调箱里进一步处理或者直接送入室内作为新风;4)上部填料中冷却浓缩后的溶液经过隔板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供热;炉灶;通风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