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特别用于针织机的针组。
背景技术
针织机针有一通常用扁平材料制成的细长针杆,针杆上侧向伸出一个或多个针踵。针踵用来使得针在针槽中作直线移动。为此,它们与所谓的三角连接。通过三角与针或容纳它们的针床的相对运动针踵穿过一三角槽运动,从而造成针的直线运动。一般来说,这些功能绝对可靠。但有时由于三角部件的错误控制以及其他偶然事件针踵与三角的部件之间会发生碰撞。必需避免碰撞造成针织机部件、特别是三角或针床的损坏。针床由一多部件实心体构成,在该多部件实心体中按照相对最窄的分布切割出多个紧密设置的槽这些槽构成了针槽。各槽之间设有在侧向上引导针的隔板。即使在发生故障时也必需防止损坏这些隔板或针床地其他损坏。
由JP620191888公知一种用于针织机的针,其针踵有预定断裂点。这些断裂点由在针踵狭长面上、导致该针踵的特定削弱的切口构成。针踵与三角部件发生碰撞时针踵会折断,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防止损坏针床。
此外,有的针织机需要使用针踵长度不同的针。例如,如果相同针床的针在针织过程中在不同长度上运动,则需要使用这类针。此时要求长针踵而不是短针踵与其他三角部件啮合。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这样的针,即使针踵的长度不同,也能防止由三角或选择件与针踵的碰撞造成的针织机部件的损坏。
该目的由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组实现。
本发明针组或针族根据本发明包括至少两根、最好是三根或三根以上的针,该针的线圈形成件是相同的,其中,这些针的针踵的长度不同。针踵上设有断裂强度不同的预定断裂点。如断裂强度大,断裂过程中会生成使得针围绕其纵向轴线转动的较大断裂转矩。该断裂转矩必需由针床吸收。该针组或针族的不同针的断裂转矩不同。它们最好匹配成:出现的最大断裂转矩也无法损坏针槽或针床。另一方面,特别从针踵的长度来看,断裂转矩最好设定成:用大小大致相同的力在各针踵端部或针踵顶部生成不同断裂转矩。这一措施然后防止三角部件遭到损坏。最后,预定断裂点的尺寸相对由针踵上针的轴向上的应力造成的断裂转矩,即在传递驱动力时发生的断裂转矩做成:该针组的所有针能一直承受甚至是出现的最大驱动力。
预定断裂点做成:针踵长的针的断裂转矩比针踵短的针的断裂转矩大。为此,不同针的预定断裂点的大小和/或形状和/或位置不同。较长针踵的较大断裂转矩主要与该针踵上大致垂直伸展在该针踵的扁平面上的应力有关。关于驱动转矩,各针踵的断裂强度最好大致相同。为此,预定断裂点由大致相对该针的纵向平行的各针踵的扁平面上的凹陷构成。这些凹陷几乎不削弱针踵的(在针长度方向上)驱动力的传递能力。但当针踵上受到与针垂直的应力时,这些凹陷便于针踵发生断裂。这特别有利于对针床和三角的良好保护而且并不限制针的操作能力和针的使用寿命。
互相平行并与针的纵向平行、位于针床外部的凹陷最好作为预定断裂点形成在两扁平面上。因此它们大致布置在从针杆到针踵的过渡区中或甚至离针杆稍远处。它们最好位于一与针踵扁侧面垂直的共同平面上。此外,预定断裂点最好布置在三角与针床之间一区域中。这样可防止由于针的断裂造成针织机的损坏。
预定断裂点由比方说圆形的凹槽构成。最好是,一针组的各针的所有预定断裂点的曲率半径都相同,但各凹槽的深度不同。可用深度量调节断裂强度。此时凹槽的长度基本上对应于针踵的宽度,即,凹槽最好是伸展在针踵的整个扁平侧面上。
以上表明针床很容易吸收本发明针组赋予长针踵的针的较大断裂转矩,从而可靠、牢固地把甚至很长的针踵保持在针杆上。另一方面,以上表明短针踵的针的低断裂转矩完全足以传递所需驱动力和实现所需使用寿命。
从以下附图、说明或从属权利要求可看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其他详情。
【附图说明】
附图示出本发明一例示性实施例。附图中:
图1为包括一针织机的针和织针三角的针织系统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简示出针床、三角槽和长针踵的针的剖面图;
图3为简示出针床、三角槽和短针踵的针的剖面图;
图4为一针组的一部分的一长针踵的针的侧视图;
图5为沿图4中针的V-V线剖取的剖面图;
图6为该针组中一有中等长度的针踵的针的侧视图;
图7为沿图6中针的VII-VII线剖取的剖面图;
图8为一针组的一部分的一短针踵的针的侧视图;
图9为沿图4中针的IX-IX线剖取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一针组1,该针组与沉降片2和相对上述第一针1横向设置的另一些针3一起构成一针织机的一针织系统。针1受一由三角部分5、6、7构成的三角4的驱动。这些三角部分限定一具有引导面8、9、11的三角槽12。该槽用来驱动针1的针踵14、15、16伸入三角槽12中。
这些针1构成一由在图4、6和8中示出的用针18、19、21表示的三根针构成的针组17。例如,图1中的这些针1包括针组7的针18、19、21。这些针18、19、21分别有一针杆22、23、24,针杆的端部有一钩。这些针18、19、21例如实施为舌针,因此各钩旁有一可枢转的针舌受控地打开和关闭。
针18、19、21的针杆22、23、24上分别有一针踵28、29、31,与针杆22、23、24一样,针踵用扁平材料(钢)制成并且无缝地过渡到针杆中。如图5、7、9所示,针踵28、29、31各有互相平行的两扁平侧面32、33、34、35、36、37,它们过渡到针杆22、23、24的扁平侧面中。在侧视图中,针踵28、29、31大致为方形。它们的连续的直的狭长侧面41、42、43、44、45、46如图4、6和8所示过渡到针杆中。这些狭长侧面41、42、43、44、45、46上没有切口也没有凹槽。但是,扁平侧面32、33、34、35、36、37上有界定预定断裂点57、58、59的凹陷51、52、53、54、55、56。此时,这些凹陷伸展在各扁平侧面32、33、34、35、36、37的整个长度上并终止于各狭长侧面41、42、43、44、45、46。它们大致与针杆22、23、24平行地笔直伸展。而且它们分别布置在相应位置上,即其离针背的距离A都相同(图5、7、9)
凹陷51、52、53、54、55、56最好由圆形凹槽构成,所有三针18、19、21的圆形凹槽的曲率半径R相同。此外,所有三针18、19、21的凹槽两侧面的夹角α相同。凹陷51、52的深度相同。同样凹陷53、54以及凹陷55、56的深度相同。但是,凹陷51、52的深度小于凹陷53、54的深度。凹陷53、54的深度又小于凹陷55、56的深度。因此预定断裂点57、58、59的断裂转矩不同。
除了长度L1、L2、L3,针18、19、21是相同的。针踵28的长度L1最长。凹陷51、52的深度最小。与针19、21比较预定断裂点57的断裂强度最大。针踵29的长度L2小于针踵28的长度L1。
针组17中针踵31的长度L3最小。预定断裂点59的断裂强度也最小。此时,在针杆22、23、24紧紧固定时断裂强度与用相对于扁平侧面32、33、34、35、36、37垂直的应力折断针踵28、29、31所需断裂转矩有关。但是,就在针杆纵向上作用在针踵28、29、31上、生成驱动转矩的驱动力而言,由于凹陷51、52、53、54、55、56的直线取向,针踵28、29、31的断裂强度大致相同。
针组17的针18、19、21在发生错误控制时因针踵28、29、31受控地折断而保护该针织机免遭损坏。为说明这一点,参见具有针18、19的图2和3。
一针床61容纳针组17的针18、19。针18、19的针杆22、23座落在与针的分布对应的等距布置的相同针槽62、63中。针杆22、23受针槽的侧面的引导。针踵28、29的狭长侧面伸展在三角槽的对应引导面11a、11b上,同时用其狭长侧面接触这些引导面。引导面11a、11b可不同实施,因此针18的运动与针19不同。在本文所示针、针槽和三角轨道的该实施例中,预定断裂点57、58位于三角与针床61之间一平面E上。如此时针踵28与三角的一部分发生碰撞,则例如在针踵28端部生成一力F。该力在针槽62中生成支撑反作用力R1、R2。支撑反作用力R1、R2的大小受预定断裂点57的断裂转矩的限制。这特别适用于与引导面11a、11b平行的导致断裂的作用力F。此时预定断裂点57的断裂转矩已设定成:防止针槽62遭到损坏、针踵28在预定断裂点57上平滑折断,即避免碎片式断裂。该针断成两部分,一针杆部分,一针踵部分。针织机部分遭飞开碎片损坏的危险被消除。
与纸面垂直、从而与针杆22平行作用的驱动力无法在预定断裂点57上造成断裂。这特别是因为用作预定断裂点57的凹陷与驱动力平行、但是与断裂力F垂直。
针19的断裂转矩较小。当断裂力F作用在针踵29上时必需由针槽63侧面吸收的支撑反作用力R3、R4相应较小。为此,预定断裂点58更显著即该容许断裂转矩比在预定断裂点57处小。我们发现,尽管如此针踵29也能把所需驱动力传递到针19上,尽管针19所需的驱动力至少与针18一样大。
针组17的几何形状大致相同的针18、19的有预定断裂点57、58的针踵28、29的长度不同。这两个预定断裂点不同地实施,使得作为针组17的一部分的针18、19的针踵28、29的断裂转矩不同。如此可一方面确保防止针织机遭到损坏,但另一方面确保针的可靠工作。